❶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
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先後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當過律師。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游腔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1952年先後任非卜歷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任總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陰謀顛覆罪而改判為無期徒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在獄中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一職,並表示不再參加1999年6月的總統競選。1999年6月正式去職。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斗爭就是生活》、《爭取世界自由宣言》、自傳《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同年他還與當時的南非總統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國費城自由勛章。1998年9月曼德拉訪美,獲美國「國會金獎」,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這一最高獎項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授予「卡馬」勛章,以表彰他在領導南非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斗爭中,在實現新舊南非的和平過渡階段,以及擔任南共體主席期間做出的傑出貢獻。
1992年曼德拉與溫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與溫妮離婚。現任妻子格拉薩·馬謝爾(Graca Machel)是莫三比克前總統薩莫拉的遺孀,1998年7月18日與曼德拉結婚。
1992年10月首次訪華,5日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5月,曼德拉總統應邀訪華,他是首位訪華的南非國家元首。
1993年,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年—— )在斯德哥爾摩領取該年度諾貝爾獎。
托尼·莫里森生平
托尼·莫里森(1931年—— ),美國小說和散文女作家,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31年2月18日,莫里森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附近的羅倫鎮,原名琪洛·沃爾德。她的雙親曾是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的佃農,為了擺脫貧困,來到羅倫鎮這個鋼鐵小城。莫里森是四個孩子中的老二,出生時正值大蕭條時期,父親靠做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為了在經濟上幫助家庭,莫里森12歲便開始打工,同時頑強地堅持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讀完高中,1949年進入華盛頓專為黑人設立的霍華德大學。在校期間,莫里森利用暑期巡迴演出的機會曾回到南方故土,吸收那裡的文神弊衫化營養。1953年大學畢業後,莫里森進入康奈爾大學深造,研究福克納和吳爾夫的小說,於1955年獲文學碩士學位。此後她先後在南德克薩斯大學和霍華德大學教書。她與建築師哈羅德·莫里森結婚,並開始試筆寫作。1964年與丈夫離婚後,莫里森離開霍華德大學,到紐約蘭登出版公司當編輯。1976年後又擔任教職,曾在耶魯大學、巴德學院教授黑人文學和小說創作,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二、托尼·莫里森的文學歷程:
在霍華德大學任教期間,莫里森常和一些詩人和作家聚會,使她萌生了創作的慾望。婚姻出現裂痕以後,她更以寫作來求得精神寄託。《最藍的眼睛》中小姑娘畢可拉的故事就是這時開始孕育的。但是,莫里森真正走上文學創作之路是在她到紐約工作以後開始的。
1970年,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藍的眼睛》發表。小說寫一個黑人小女孩獲得了一雙美麗的藍眼睛,但卻由此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淵。這部作品是對當時流行的「黑人是美的」口號的一種反諷,為作者贏得了「當代美國黑人社會文學觀察家」的稱號。
莫里森最初步入文壇只是出於對文學的愛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生活中的痛苦。但就在她開始發表作品之際,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發展到一個新的高潮。這使她自然而然地將個人痛苦與黑人婦女的生活現實結合在一起,從而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種將神話色彩和政治敏感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獨特風格。
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說《秀拉》(1973年)刻畫了一個有叛逆精神的黑人婦女形象,打破了以往黑人小說中黑人總是對白人又恨又怕的性格模式。秀拉傲睨一切,放盪不羈,我行我素,因而使她處於與老一代黑人和新一代黑人的雙重矛盾當中。然而她明確反映了作者要求平等的願望,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在《秀拉》里,社區中的人讓秀拉留在那裡,他們不會清洗她或把她埋掉,他們只是保護自己不受她的傷害,但她仍是社區中的一員。但是白人的渣滓,那些在《秀拉》里被高貴的白人世界拋棄的白人,在我們社區里卻為所欲為,隨心所欲」。作者以秀拉的叛逆與白人相對照,提出了黑人婦女應享有的權利。
第三部作品《所羅門之歌》(1977年)被認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說從不同角度描寫黑人戴德一家三代的歷史,提出了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在「自由平等」的美國社會中,今天的黑人青年一代是否仍在遭受西方精神文明的奴役?作者似乎認為,只有讓黑人返璞歸真,恢復本民族古樸的風范,才能逃脫這種精神的桎梏。《所羅門之歌》中的名字大部分是真實的,作者用《聖經》中的名字表現《聖經》對黑人生活的影響,將他們對它的敬畏和尊重與他們改變它的能力聯系在一起。作者還用了一些基督教以前的名字,表現幾個世界交織在一起的感覺。小說中的飛翔神話,其含義是會飛翔的黑人——黑人的自由。
在第四部小說《瀝青娃娃》(1981年)里,莫里森運用了一個古老的故事。故事裡有一個「瀝青娃娃」,白人用他來抓兔子。「瀝青娃娃」是一種稱呼,就是黑鬼,白人把黑孩子、黑姑娘叫做「瀝青娃娃」。莫里森說,瀝青在西方故事裡似乎很怪,但她在非洲神話中發現過一位瀝青婦女。於是她開始考慮瀝青。她認為瀝青沆曾經是個神聖的地方,至少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因為瀝青是建築用的東西。它直接從地里來,它粘合像摩西的小船和金字塔之類的東西。對莫里森來說,「瀝青娃娃」意味著具有凝聚力的黑人婦女。這部作品是通向歷史和預言的出發點,也就是莫里森自己所說的抹去神話上的塵埃,進一步看看裡面隱藏著什麼。
第五部小說《寵兒》非常暢銷,有討好讀者之嫌。小說結構復雜,人物眾多,故事中夾敘故事,以蒙太奇的手法進行切換。小說寫美國南北戰爭後的所謂重建時期,女主人公十八年前被殘忍地割斷喉嚨死去,死後陰魂不散,經常作祟,以此返照往事,揭露不人道的奴隸制的殘酷壓迫和剝削。
《爵士樂》(1992年)是到現在為止莫里森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描寫一個黑人婦女渴望得到一個金發男人的愛而毀掉了自己本來可以得到的幸福,走上了幾乎精神失常的道路。身為黑人而嚮往白人特有的金發碧眼,與白人的審美和價值標准認同,其結果必然是失去自我同一性,釀成悲劇。顯然,莫里森在這部小說里融進了少數民族話語理論和女權主義的觀點,她意識到在白人文化與價值觀佔主導地位的社會里,黑人要實現自己的生存價值將非常困難。他們既要反對主流社會,為了生存又要認同於主流社會;他們處於主流文化的邊緣,但又千方百計想進入他們所反對的主流文化的中心。他們身上充滿了悖論和矛盾。莫里森的這一認識使她的作品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也可以說對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有好處。
綜觀莫里森的創作歷程,可以說她成功地將現實主義與神話結合在一起,善於以口語化的語言和象徵的手法描寫婦女形象,以民間傳說和童話渲染氣氛。但更重要的是,她反映了一種進步的文化思潮,表現了美國社會中黑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發展,而這無疑得益於她對文化研究成果尤其是女權主義研究成果的運用。
❷ 澳大利亞總統是誰
澳大利亞沒有總統。
澳大利亞沒有總統,實權在澳大利亞總理手中,這個國家的元首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大英帝國境內的自治領為主權國家,自此澳大利亞就獲得了獨立,成為英聯邦的一員,英國國王則是其國家元首。
然而這個標志著澳大利亞正式獨立的文件《威斯敏斯特法案》,並不是澳大利亞人弄出來的,是英國議會的決議。
英國雖然承認了澳大利亞的獨立,但是並沒有完全放棄宗主權,嚴格來說,英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系,並不同於英國和當初從英國獨立出來的美國之間的關系。英國女王仍然是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雖然只是一個象徵。
澳大利亞總理的任命
澳大利亞總理是澳大利亞政府首腦,由澳大利亞總督代表英國女王任命的。澳大利亞憲法沒有提到總理一職,因此總理的存在和職權皆由慣例來確定。
按照威斯敏斯特體系的慣例,澳大利亞總督作為象徵性的元首代理人不幹預行政,所以總理是實際決策者和最高行政長官,現任澳大利亞總理為斯科特莫里森。
❸ 保守、強硬、務實,擁有眾多光環標簽的莫里森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保守、強硬、務實,擁有眾多光環標簽的莫里森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作為一個政治人物莫里森有自己的一些特點,下面給大傢具體的說明一下:
莫里森是一個保守的人,他在政治、經濟、以及國際關系方面,只會趨炎附勢而已。對於國家的經濟改革,以及國民的醫療改革,莫里森根本是雷聲很大,根本不下雨。可見莫里森這個人屬於外強中干,能力不佳的一個人。
❹ 莫里森們是什麼意思
莫里森是澳大利亞首相的名字。
莫里森是澳大利亞首相的名字。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里的國家之一。
其他四眼是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
❺ 莫里森指的是誰呢
莫里森指的是澳大利亞總理。
斯科特·莫里森,男,1968年5月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畢業於新南威爾士大學,現任澳大利亞自由黨黨首,澳大利亞總理。
澳大利亞總理
澳大利亞總理是澳大利亞政府首腦,由澳大利亞總督代表澳大利亞君主(Monarch of Australia)任命的。澳大利亞憲法沒有提到總理一職,因此總理的存在和職權皆由慣例來確定。按照威斯敏斯特體系的慣例,澳大利亞總督作為象徵性的元首代理人不幹預行政,所以總理是實際決策者和最高行政長官。
同樣根據威斯敏斯特體系的法律結構,總理由下議院(眾議院)掌握多數席次的黨派來推舉,並被視為該黨派的實際領袖。總理通常必須是聯邦議員(Member of Parliament;MP)。現任總理是斯科特·莫里森。
❻ 澳大利亞總統現任叫什麼名字
斯科特·莫里森(英語:Scott Morrison,1968.5-),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祖籍英國聖凱弗恩,英裔澳大利亞人政治家。澳大利亞第30任總理。
查看更多
❼ 莫里森作為澳大利亞領導人為世界做出了哪些貢獻
2019年5月18日,澳洲總理莫里森領導的保守派聯盟黨(由自由黨和國家黨聯盟)逆轉民調,一舉擊敗工黨,奇跡般贏得國會大選。
一、莫里森獲得連任
在連任期內,對於世界的氣候環境、經濟、各國戰略問題,莫里森作為澳洲的靈魂領導人物,為世界作出了如下的"貢獻"。
因為自己的不作為,在對全球的氣候、空氣質量也獨特的"貢獻";在莫里森的決策下,澳大利亞因為山火和疫情,經濟受到重大的打擊,也為世界的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❽ 莫里森是中國女婿嗎
不是。莫里森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是澳大利亞第30任總理,並不是中國女婿,並且莫里森的妻子也是澳大利亞人,並不是中國人。
❾ 澳大利亞總統叫什麼名字
斯科特·約翰·莫里森(英語:Scott John Morrison,1968年5月13日-,澳大利亞當地譯莫理遜),澳大利亞政治人物,為自由黨籍。
其出生於悉尼,畢業於新南威爾士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現任澳大利亞總理(第30任)、公共服務部長以及自由黨領袖。
進入政界前,莫里森曾在澳大利亞的房地產業及旅遊業中擔任公職人員與管理職位,並曾赴紐西蘭的旅遊部門工作過。返回澳大利亞後,擔任過新南威爾士州的自由黨部主管。在2007年的聯邦大選中莫里森當選為庫克選區的澳大利亞國會議員,自此進入聯邦政壇。
在自由黨於2013年上台執政後,莫里森先後在托尼·阿博特和馬爾科姆·特恩布爾的內閣中擔任過移民事務部長及財政部長等職。
2018年8月下旬,在前自由黨領袖兼國家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宣布辭職後,莫里森加入了與彼得·達頓、朱莉·畢曉普等人角逐這一職缺的競爭,最終在投票表決中獲勝,於8月24日出任新一任自由黨領袖及國家總理。
2019年5月,在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率領執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贏得多數國會席位,獲得連任,並得以進一步單獨組建聯盟黨的多數派政府。
當選總理之前
2007年11月24日,當選澳大利亞眾議院庫克選區議員並連任至今。2013年9月18日隨自由黨上台執政進入內閣,擔任移民及邊境管制部部長,至2014年12月23日調任社會服務部部長,再於2015年9月21日調任澳大利亞財政部長。
2018年8月23日,正當自由黨內斗爭白熱化,暫代內政部長的莫里森,宣布禁止中國大陸電信業者華為、中興通訊進入澳大利亞5G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