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拉尼娜現象會帶來什麼樣的災害
1、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
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返族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影響:
對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岸的影響:東岸賀世孝更乾旱,西岸更濕,易引發洪澇。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造成氣候異常。對中國氣候的影響:與厄爾尼諾的影響相對。
2、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海面抬高的厄爾尼諾現象。
影響:
最為確定的影響是,厄爾尼諾事件導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增多。這導致太平洋中東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洪澇災害頻繁,同時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一帶則嚴重乾旱,世界多種農作物將受影響。
(1)拉尼娜對澳大利亞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拉尼娜年,由於熱帶太平洋海溫西暖東冷的結構,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區對流活躍,容易造成夏季台風活動偏多,初夏生成台風和汛期影響中國的台風可能較為活躍,並有利於北上台風的活動。
對於中國來說,厄爾尼諾易導致暖冬,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北方易出現高溫乾旱,東北易出現冷夏。比起單純的氣溫變化,極端天氣更容易引禪稿發危險。
西太平洋熱帶風暴(台風)的產生次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次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Ⅱ 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意味著什麼
形成一次「拉尼娜」現象,意味著今年的冬天將會非常冷。
了解今年氣候的人都知道,「弱厄爾尼諾現象」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對我國造成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不過,「弱厄爾尼諾現象」在5月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不過,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預測,今年拉尼娜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到了70%,大約是正常概率的3倍。事實上,拉尼娜會對中國乃至全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因此,現在我們一定要警惕今年的拉尼娜。
事實上,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拉尼娜現象形成,2020年也將是形成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同現」的模式。前面我們說了,今年的拉尼娜發生的可能性將會增加到了70%,那麼,如今的拉尼娜現象醞釀已經達到什麼狀態?
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都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是交替出現一次,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這個規律其實已經是沒有了。在2019年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但是在2020年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事實上,對於是否會出現拉尼娜現象,現在還是存在疑問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今年拉尼娜現象出現的話,不僅會影響南半球的一些國家,而且對全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事實上,不管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都很難避免被拉尼娜所影響。
總而言之,如果今年真的出現「拉尼娜」現象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一定會非常冷,寒冷程度肯定遠遠超過往年同期。當然了,對於是否會形成「拉尼娜」現象,現在也還不確定。
Ⅲ 拉尼娜現象成因及影響是什麼 有哪些影響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拉尼娜的發生與赤道偏東信風加強有關。偏東信風加強,赤道洋流受信風推動,從東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溫暖水在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堆積,成為全球水溫最高的海域正知簡。相反,在赤道東太平洋表層比較暖的海水向西輸送後,深層比較冷的海水就來補充,因此造成東太平洋海表水溫偏低,從而引發拉尼娜現象。
從近50年的結果來看,拉尼娜發生的頻率少於厄爾尼諾,強度也比厄爾尼諾弱,持續時間則大多數為偏長。拉尼娜出現時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水偏多。相反,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地區、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乾旱。
拉尼娜對我國東北夏季氣溫有影響。在拉尼娜年份,沈陽、長春和哈爾濱夏季氣溫為偏高,東北是我國主要產糧地之一,氣溫變化對那裡的糧食產量有一定影響。
拉尼娜對我國華北汛期降水也有影響。在拉尼娜期間,華北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其原因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有關。舉褲拉尼娜年份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有猛高利於形成華北汛期多雨的大氣環流形勢。
Ⅳ 2008 拉尼娜對澳大利亞的影響
我們今年處在一個拉尼娜的狀態下,就是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海溫要比常年偏低0.5度以下,而這個現象對中國的氣候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這樣一個環流形勢非常有利於我國北方冷空氣的南下。它使得我們會有一個冷冬,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這個冷的冬季就出現了。
拉尼那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進入2008年以來,亞洲高壓非常活躍,不斷形成冷氣團南下影響我國,造成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但是由於南方今年的暖氣團也很活躍,大量來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頻頻光顧南方地區,當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強大冷氣團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區,並與暖濕氣團相遇後,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受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所以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而且長時間維持著低溫天氣。如果只有強大的冷氣團,而沒有暖濕氣團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會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如果只有暖濕氣團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沒有冷氣團光臨,則根本沒有什麼災害性天氣。而兩者齊備的時候,災害就降臨了。
同時,在中國遭受雪災的嚴重打擊時,美國中部出現20攝氏度的劇烈降溫,暴風雪不時出沒(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亞地區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達100年未雪的歷史(2007.12);西歐07夏季水患嚴重,英法損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來,俄羅斯北部邊緣地區溫度連創新低,一度達到-50攝氏度……拉尼娜仍未結束,事態依舊很嚴重...
http://ke..com/view/159325.html?wtp=tt
Ⅳ 「拉尼娜」現象會造成什麼影響
拉尼娜現象的徵兆祥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特點是使當地的氣候走向更極端,如當地是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拉尼娜會使當地夏季更高溫,冬季更寒冷。如使太平洋東岸更乾旱,西岸更濕。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
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國易出現冷冬熱夏,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出現"南旱北澇"現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區、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乾旱。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喊棗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在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並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後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
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鄭宴拆發生頻率要高於拉尼娜。拉尼娜現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特別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但中間沒有發生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