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的鐵礦石,真的是大部分從國外進口的嗎
我國鐵礦石的進口依賴度達到80%左右,無論是從進口產值還是依賴比例上,都可以說算是我國依賴度最高的商品之一。
根據Refinitiv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12個月里,中國大陸地區(不包括我國的台灣地區)通過海運進口了11.04億噸鐵礦石。2019年的同期的進口量為10.36億噸,同比增長6.5%,佔到全球鐵礦石總貿易中的73%之多,也就是說再2020年,全球開采出來的7成鐵礦石都運往了中國。
而在中國的進口國方面,目前主要是澳大利亞和巴西,其中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份額佔到2020年中國進口份額的66%。
我國雖然也有較為豐富的鐵礦資源,但整體品味較低,開采成本高,無競爭優勢。疊加我國環保高壓政策,督促鋼廠偏向高品位鐵礦石的采購以獲得更高的得鐵率,所以我國自產鐵礦石產量非常有限。
全球鐵礦石產量居前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印度。但是俄羅斯和印度控制鐵礦石出口,而中國由於開采成本過高長期處於較低產量位置,所以澳大利亞和巴西成為全球鐵礦石的主要供方,其中兩國的4大礦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控制了70%的全球鐵礦石貿易,已經形成高度集中的寡頭壟斷局面。
2. 瘋狂的石頭:中國進口鐵礦石背後的大國崛起和資本博弈
作為非從業者, 基氏攔本認知和邏輯思維可能都不夠專業,還請各位喚櫻批評指正!
有必要說一說全球鐵礦石分布情況。
全球鐵礦資源分布極不均衡, 位列前十位的國家依次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 巴西、中國、玻利維亞、幾內亞、印度、烏克蘭和智利 。這10個國家鐵礦資源佔全球資源總量超過80%, 其中澳大利亞居首位,約佔全球總資源量18% 。
大家都習慣把中國稱之為「基建狂魔」,進入2000年後,超級工程不斷涌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高速發展。比如新時代中國名片的高鐵、中國基建走向強國的橋梁工程,見證中國速度還有很多,比如城市軌道交通、大型LNG運輸船、智能裝備領域的掘進機械等等。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領跑全球,在這種背景下,鋼鐵,乃至鐵礦石的需求增長暴增。
2021年1-5月,中澳貿易額達到878.8億美元(約56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 。在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暫停後,中澳貿易額為何不減反增呢?
這就是鐵礦石瘋狂漲價帶來的結果 。前五個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4.72億噸,同比增長6%;鐵礦石平均價格飆升至每噸1032.8元人民幣,上漲 62.7%,鐵礦石價格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呈現出大漲大跌的態勢。到上個月(2021年5月),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曾突破230美元/噸的大關,相較於2020年全年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均值108美元/噸來說,鐵礦石漲價幅度高達113%。
2015年以來,推行供給側改革,通過限制供給側產能增長調控鋼材市場。最近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搞 戰略重組,增強中國鋼企的市場話語權 。
由於我國工業化發展歷程較短,我們的鋼鐵行業企業單體規模相對較小、分布較散、行業秩序較亂。這就導致了,大家各自為政,但是面對國際礦石巨頭談判時,又沒有太大實力。通過深化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逐漸形成與四大礦商高度壟斷格局相抗衡的市場話語權,提高在鋼鐵冶金原料市場的談判地位。比如,2020年,經過多次兼並重組成立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產量躍居全球首位。
提到鐵礦石,不得不提非洲的 獅子山 ,最窮的國家之一,但鐵礦石儲量豐富。中國2011年起從獅子山進口鐵礦石,一度成為中國第六大鐵礦石供應國。但後來因價格和埃博拉疫情,該國鐵礦石生產逐漸停滯。到了2020年1月,獅子山重啟對華鐵礦石出口,並且與中國慶華新唐克里里鐵礦項目,採取合作模式。
又比如非洲的 幾內亞 。這個國家,位於非洲西海岸,北部是塞內加爾、馬里,東臨象牙海岸,南與賴比瑞亞、獅子山接壤。雖然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但是自然資源豐富,鋁礦、鐵礦儲量大,並且品質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在幾內亞東南部山區,距離首都科納克里約650公里處的西芒杜山脈,有一處世界級的鐵礦,這個核心礦區面積738平方公里,被稱作 西芒杜鐵礦 (Simandou),儲量超過澳大利亞和巴西,已探明總儲量累計超過100億噸,鐵礦石平均品位更是達到65%,被認為是世界上尚未開採的儲量最大、礦石品質最高的鐵礦。而更為重要的是,要開采西芒和核叢杜鐵礦,必須通過在幾內亞境內的鐵路運輸,解決運輸問題,到達港口出口。要在幾內亞海岸新建神水港,以及連接西芒杜鐵礦到港口的鐵路。
這些修建工程,也只有我國這樣的基建大國能夠又快又好又便宜地進行修建。
第三、可持續發展,積極尋求可替代能源
當然,這是一個大課題,是一個國家乃至全球面臨的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人類因為發展工業技術導致不少環境問題和污染問題。新能源,大國之間同樣在這一領域博弈。
3. 4月,中國迎來了連續三個月創紀錄的鐵礦石進口,4月5700萬噸的進口量,象徵著同上月相比增加了9.05%
(1)澳大利亞;鐵礦 (2)熱沒謹帶雨林;亞悉鎮馬孫平原 (3)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 (4)西南季風不穩定;班加羅爾 (5)都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人口大國,都在睜察粗1億以上 |
4. 供應我國67%鐵礦石,澳大利亞如今用人民幣結算,究竟有什麼影響
供應我國67%的鐵礦石,澳大利亞如今用人民幣結算,究竟有何影響?我國是製造業大國,由於工業化水平快速的提高,所以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擴大,尤其是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煤等這些傳統的化石能源。但不巧的是,我國除了在陝西、山西的關中平原以及內蒙古地區擁有豐富的優質煤炭資源以外,像石油還有天然氣相對還是非常匱乏的,每年需要大量的進口。
這也會得到我們在經貿上的認可,澳大利亞的產物非常的豐富,除了礦石以外,大豆、小麥、牛羊等等糧油物資也非常的豐富,要知道這在關鍵時刻可都是硬通貨。而且澳大利亞作為歐洲圈裡比較有分量的角色,如今開始接受我國的貨幣交易,這也勢必會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對於人民幣逐漸走向世界是非常有幫助的
5. 中國最缺哪些資源
缺石油,僅靠海油不夠豐富;缺木材,外興安嶺以前是中國的領土,現在被俄羅斯占據著,損失了大片的森林資源。缺礦,經濟開發建築需要大量鋼鐵,不斷開采礦資源在逐漸減少。缺人才,我國沒有自主研發的電腦系統,手機系統,納米晶元蝕刻機也只能來自進口。
6. 中國稀缺物品有什麼呢
我國嚴重稀缺的資源:鉀鹽
鉀鹽是指含鉀的礦物,世界上95%的鉀鹽產品用作肥料,只有5%用於工業。鉀鹽礦主要用於製造鉀肥,是農業不可缺少的肥料。
世界鉀鹽儲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雖然我國鉀鹽儲量居世界前四,但尚難滿足農業對鉀肥的需求。因此,鉀鹽礦被國家列入急缺礦種之一。
我國鉀鹽礦主要分布在青海、雲南、山東、新疆、甘肅和四川等省區。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是中國含鉀鹽湖鹵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
鉀肥是農業三大肥料之一,對絕大多數作物都有沖山明顯的增產效果,鉀肥主要為氯化鉀和硫酸鉀,屬酸性肥料。氯化鉀用量大,適於水稻、麥類、玉米、棉花等作物,硫酸鉀適於麻類、煙葉、甘蔗、葡萄、甜菜、茶葉等經濟作物。
我國嚴重稀缺的資源:鉻
鉻呈銀白色,化學性質穩定,在水和空氣中基本不生銹,同時也是最硬的金屬。
我國鉻礦資源比較貧乏、儲量少、產量低,每年消費量的80%以上依靠進口,屬於嚴重稀缺資源。主要分布於西藏、新疆、內蒙古、甘肅等13個省(區),以西藏為最主要,保有儲量約佔全國的一半。
由於鉻具有質硬而脆,耐腐蝕等優良特性,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鑄鐵、耐火及高精端科技等領域。
鉻鍍在金屬上可以防銹,也叫可多米,堅固美觀。秦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鋒利無比,原因是劍鋒上面覆蓋了一層鉻。同時鉻具有耐磨性和抗腐蝕性也被應用於汽車剎車片中。
我國嚴重稀缺的資源:鈷
鈷礦物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前埃及人就曾使用鈷藍作為陶瓷製品的著色劑,我國從唐朝起也在陶瓷生產仔判橘中廣泛應用鈷的化合物作為著色劑。
世界鈷資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三國儲量之和就佔了世界總儲量的68%。我國的鈷儲量只佔世界的1%左右,儲量約8萬噸。
我國鈷礦資源不多,獨立鈷礦床尤少,主要伴生於鐵、鎳、銅等礦產中。主要分布在甘肅、山東、雲南、河北、青海、山西等6省,以甘肅省儲量最多,約佔全國的30%。
鈷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電子、陶瓷、動力電池等領域。
我國嚴重稀缺的資源:鉑
鉑俗稱白金,是一種過渡金屬,密度大,延展性強呈銀白色。可拉成很細的鉑絲,軋成極薄的鉑箔。
世界上鉑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南非,其次是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我國雖然是全球鉑金首飾第一消費國,但鉑資源匱乏,供應主要依靠進口。可供開採的儲量則更少,對外依存度超過95%。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將其作為戰略性礦產。
鉑的性能優越,用途十分廣泛。珠寶首飾業中,主要用作裝飾品和工藝品。在汽車工業中,鉑金在尾氣處理等方面的作用無可替代,消耗量幾乎佔到鉑金工業用量的一半。鉑銥合金同時是製造自來水筆筆尖的材料。
我國嚴重稀缺的資源:金剛石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
世界著名的五大金剛石產地分別是:澳大利亞、剛果、俄羅斯、波札那和南非。我國的金剛石礦產資源比較貧乏,遠不能滿足本國消費的需要,工業用金剛石99%以上依賴國產人造金剛石。
我國的金剛石主要分布在遼寧、山東、湖南和江蘇四省。其中遼寧產的金剛石質地最優良。
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製作工藝品和切割工具。以及特殊零件的超念團精密鏡面加工,如錄像機磁碟、光學平面鏡、多面鏡和二次曲面鏡等。
未來我國面臨的稀缺資源還會更多,因為資源的不可再生。應該更科學、更合理的利用資源。
7. 澳大利亞有哪些礦產
澳大利亞獨佔一塊大陸,使得澳大利亞具有極強的資源稟賦,加上人口數量少,所以澳大利亞人均資源佔有量名列世界前茅,所以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資源出口國。澳大利亞擁有超過70餘中的礦產資源,被譽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其中鋁土礦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約佔全球總儲量的35%。
澳大利亞除了鋁土礦之外,鐵礦石、煙煤、褐煤、鉛、鎳、白銀、黃金、鋅、鈾、天然氣、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也十分豐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鋅出口國,也是第二大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黃金出口國。澳大利亞是我國第一大鐵礦石進口來源國,2018年全年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7.24億噸,占我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的近70%。
8. 重要礦產資源的主要供應國
比較而言,我國重要礦產資源的主要供應國較為集中,重點是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周邊國家、非洲和中東等,以下對16種重要礦產資源分別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2.2.1 石油:進口地區結構已有明顯優化
2005年中東地區仍為我國原油主要進口地區,從中東的進口量佔全國總進口量的47.2%,為5985.1萬噸;其次為非洲,佔全國總進口量的30.2%,為3834.2萬噸;再次為俄羅斯和中亞地區,佔全國總量的11.1%,為1407.0萬噸;從亞太地區的石油進口量為969.0萬噸,佔7.6%。
位居我國原油進口前5位的國家,依次為:沙烏地阿拉伯(17.5%)、安哥拉(13.8%)、伊朗(11.3%)、俄羅斯(10.1%)和阿曼(8.5%),2005年合計進口量為7752.4萬噸,佔全國總進口量的61.2%。其他的重要進口國還有:葉門(5.4%)、蘇丹(5.2%)、印度尼西亞(3.2%)、越南(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科威特(1.3%)、哈薩克(1.0%)。2005年從南美進口我國所需石油的3.4%,來自歐洲的佔0.4%,來自澳大利亞的進口量佔0.2%。
與2000年相比,我國原油進口地區結構已有明顯優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中東和非洲地區的總體依賴程度基本維持不變,但是,對中東地區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而從非洲的進口量大幅增加。
2)來自北線俄羅斯的原油進口量大幅度增加,佔全國總進口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5年的10.1%。同時,開始從中亞地區進口原油。
3)來自歐洲、拉美這些相對遙遠地區的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來自歐洲的原油進口量佔全國總進口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3.6%降低到0.4%。
但比較而言也有一些不利的層面,主要是來自亞太地區的原油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從2000年的15.0%降低到2005年的7.6%。但來自越南的石油進口量呈現增加趨勢。
2.2.2 天然氣:開始進口液化天然氣,管線天然氣的進口正在談判中
在2005年之前,中國不進口天然氣。從2006年起,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數量大幅度增加。據深圳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2006年1~10月深圳口岸進口液化石油氣和液化天然氣154.1萬噸,同比增長17.5%,價值7.43億美元,增長30.3%。其中,進口液化天然氣32.5萬噸,價值5558萬美元;進口液化石油氣121.6萬噸,下降7.3%,但受價格提高影響,進口價值6.87億美元,同比仍上升20.5%。目前,深圳口岸液化氣進口結構呈現如下特點:一是液化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進口出現此消彼長態勢。二是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較低,液化石油氣進口價格略有回落但仍然較高。液化天然氣進口均價較低,僅170.9美元/噸,但液化石油氣1~10月進口均價高達564.6美元/噸,是液化天然氣進口均價的3倍多。三是進口來源的趨向分散,但仍以中東和澳大利亞為主。
目前中國正在沿海建設6個進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未來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將大幅度增加。預計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來源主要是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阿曼等。同時,建設中俄和中國一中亞天然氣管線的談判也正在進行中,預計到2010年後還將從俄羅斯和中亞通過管線進口天然氣。
2.2.3 煤炭:主要進口國是澳大利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並且也有相當多數量的煤炭出口到東亞等地區,但是,我國南方相對缺煤,因此從澳大利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向我國南部省份出口煤炭。2005年中國煤炭進口量約2600萬噸,占總消費量的1.3%,預計2006年進口約4000萬噸。
煤炭主要從東南沿海各口岸進口。我國進口煤炭的省份主要在東南沿海以及長三角地區,進口的品種主要是動力煤和煉焦煤,進口來源國主要是越南、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朝鮮、俄羅斯等國。中國是越南煤炭出口的主要市場,占越南出口量的82.0%,主要進口地區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從越南進口煤種主要是無煙煤。2006年1~10月我國從越南共進口無煙煤1587萬噸。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國,2005年中國進口印度尼西亞煤炭約260萬噸,2006年1~10月份進口達329萬噸。澳大利亞生產的煤炭75.0%以上供出口,目前日本在澳大利亞煤炭市場佔47.0%,韓國佔12.0%,中國台灣省佔9.0%。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主要是動力煤和煉焦煤,2006年1~10月進口總額為552萬噸,其中動力煤392萬噸,煉焦煤160萬噸。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澳大利亞的煉焦煤在中國將會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2006年1~10月中國共進口朝鮮無煙煤194萬噸。2006年1~10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約78萬噸。預期今後我國還將從蒙古大量進口煤炭。
以2006年1~10月測算,中國煤炭進口的地區結構為:越南53.0%,澳大利亞19.0%,印度尼西亞11.0%,朝鮮6.5%,俄羅斯2.5%,其餘國家8.0%。
2.2.4 鈾礦
2006年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協議,在今後10年內從澳大利亞進口約2萬噸鈾礦。
2.2.5 煤層氣
不存在進口問題。
2.2.6 銅
參與貿易的各類銅產品非常豐富,包括銅材、銅合金、粗銅、精煉銅、銅精礦、廢雜銅等,總共大約包括72種銅產品;銅市場相對透明,主要在LME交易。我國銅精礦進口額在整個銅產品進出口結構中所佔比例不大,銅精礦進口來源相對分散,自30多個國家進口,其中主要包括智利、澳大利亞、蒙古等。從貿易方式看,我國銅精礦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占總量的83.0%以上,小額邊貿也佔一定比例。2004年中國銅精礦的主要進口國為:智利(29.1%)、蒙古(20.1%)、秘魯(12.5%)、澳大利亞(9.1%)、哈薩克(7.7%)、墨西哥(7.4%)、加拿大(3.4%)、伊朗(3.3%)、巴布亞紐幾內亞(3.2%)等。
精煉銅進口來源也比較分散。主要包括:智利、日本、菲律賓、韓國、俄羅斯、哈薩克等。
2.2.7 鋁土礦
鋁土礦礦石本身不是貿易的產品,我國進口的主要是中間產品氧化鋁,但同時還出口一部分電解鋁。我國電解鋁行業投資迅速增加導致氧化鋁的供求缺口拉大,推動了氧化鋁的進口增長。進口規模由2001年的188.0萬噸擴大到2004年的587.0萬噸,年均增長46.2%,2005年進一步增加到701.6萬噸,同比增長19.4%,進口價值26億美元,增長27.0%。我國氧化鋁進口大部分以現貨貿易為主,目前進口數量已佔到世界現貨貿易總量的60.0%以上,我國進口量的變化對國際氧化鋁價格影響非常大。中國30.0%的進口氧化鋁以及80.0%的出口原鋁都與來料加工有關。為節省電力以及增加國內市場原鋁供應,從2005年7月1日起廢除有關氧化鋁來料加工貿易的政策,此外,商務部已不再發放氧化鋁來料加工貿易的許可證。我國氧化鋁進口來源基本穩定。2005年我國自澳大利亞進口392.4萬噸氧化鋁,增長20.0%,占當年氧化鋁總進口量的55.9%;自印度的進口大幅度增長,進口100.5萬噸,增長37.0%;自牙買加進口56.7萬噸,下降24.7%;自美國進口57.1萬噸,增長7.3%。自上述4個國家合計進口占總進口量的86.5%。
2.2.8 鉛
我國鉛礦砂及精礦的主要進口來源是:秘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土耳其、納米比亞、伊朗、韓國和朝鮮等。
我國精煉鉛的主要進口來源是:澳大利亞、哈薩克、日本、韓國、朝鮮和加拿大等。
2.2.9 鋅
我國鋅礦砂和精礦的主要進口來源是:澳大利亞、秘魯、伊朗、印度、越南、智利、緬甸等。
我國精煉鋅的主要進口來源是:哈薩克、朝鮮、比利時、韓國等。
2.2.10 鐵礦石
「十五」期間,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從2001年的9231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27500萬噸,增加1.83億噸,增長197.9%。2005年中國進口鐵礦石2.75億噸,是1990年的19.3倍,是1996年的6.3倍。
近年來我國鐵礦石主要進口來源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首先,澳大利亞一直是我國最大的進口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量近年來大幅度上升,從2000年的3272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11218萬噸,增加了242.8%。但是,澳大利亞對中國鐵礦石的出口量佔中國鐵礦石總進口量的比例,卻有下降趨勢,從2000年的46.8%下降到2004年的38.0%,但2005年又增加到41.0%。印度超過巴西成為中國鐵礦石第2大進口國。2000年中國從印度進口1100萬噸鐵礦石,佔中國進口量的15.7%,但是到2005年,中國從印度進口的鐵礦石數量達到6855萬噸,占當年中國總進口量的24.9%。從2000~2005年,中國從印度進口的鐵礦石數量增加了5.23倍,佔中國總進口量的比重,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印度本來是我鐵礦石第3進口國,並且長期以來作為平衡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的鐵礦石價格的一個手段,但現在我國從印度進口的鐵礦石已成為一種主要的進口來源,並且不僅量增,而且價格的增長幅度還大於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巴西是我國穩定的鐵礦石進口國。巴西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量穩定增加,從2000年的1482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5471萬噸,增加269.2%,並且自2000~2003年,佔中國鐵礦石總進口量的比重也連續增加。2005年與2004年相比,盡管巴西對中國鐵礦石出口量增加,但由於來自印度進口量的增加,所佔比重下降5個百分點。南非一直是我國第4大鐵礦石進口國,每年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量大約在1000萬噸左右,並且近年來有略微增加的趨勢。但是,由於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大幅度增加,南非對中國鐵礦石出口量佔中國總進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3.8%,但仍然是中國第4大進口國。以上4個國家,佔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的比重,2005年為90.0%。2001年,這一數字為95.8%。秘魯、智利等也是中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國。2000年,中國從秘魯進口173萬噸鐵礦石,2001年進口184萬噸,2002年進口198萬噸,2003年進口220萬噸。目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每年200萬噸左右。2002年中國從智利的鐵礦石進口量為123萬噸,2003年為164萬噸。除此之外,中國還從其餘近20個國家進口鐵礦石,但數量不大。
2.2.11 錳礦石
近年來我國錳礦石進口量不斷增加,主要通過廣東口岸進口。我國錳礦石進口來源主要包括以下7個國家:澳大利亞、加彭、迦納、緬甸、巴西、印度、南非等。從這7個國家進口的錳礦石占我國全部錳礦石進口總量的95.0%。從澳大利亞、加彭、迦納這3個國家進口的錳礦石,均佔全國進口總量的2/3。
2005年中國進口錳礦石457.8萬噸,主要進口來源包括:澳大利亞34.3%,加彭13.4%,迦納12.1%。3個國家合計佔59.8%。
2.2.12 鎳
2005年,中國共進口鎳(未鍛軋鎳)89580噸,主要來自於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
2.2.13 鎢
鎢是中國優勢礦產,大量出口。
2.2.14 錫
錫是中國優勢礦產,大量出口。
2.2.15 鉀鹽
2005年中國進口鉀肥883.4萬噸,進口來源主要為:俄羅斯46.2%,加拿大25.6%,白俄羅斯19.3%。這3個國家合計佔全國進口總量的91.1%。
2.2.16 金
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黃金約200噸,其中90%用於首飾製造。我國黃金市場已放開,進口來源廣泛。
9. 澳大利亞為什麼有這么多鐵礦
澳大利亞最近又牛氣沖天,仗著自己鐵礦石豐富,只要和我們的關系出現不愉快,就拿鐵礦說事,用漲價的策略來惡心我們,還別說,這一招真的屢試不爽,因為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鐵礦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僅儲量大,而且鐵礦石的品位非常高,基本都屬於富鐵礦,所以鐵礦石堪稱澳大利亞最強的殺手鐧。
反觀我國,雖然鐵礦石儲量也不低,但品位卻普遍不高,而我國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自身基建對鋼鐵的需求量也很高,所以我們不得不一直從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進口鐵礦,很多人不免發出疑問,同樣是世界大陸,憑什麼富鐵礦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等,而我們多是貧鐵礦呢,原因啊要從鐵礦的形成以及陸地板塊形成講起。
鐵礦石之內生鐵礦地球上的鐵礦形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內生鐵礦,另一種是沉積鐵礦。內生鐵礦,顧名思義就是在地球內生作用形成的鐵礦,這種內生作用可以是岩漿運動,也可以是各種來源的氣水溶液,一般的內生鐵礦都深埋於地下,不容易開采,除非是火山運動、地熱運動、地質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礦床才有可能運動至淺層地表,但這類淺層鐵礦品位普遍不高,我國像攀枝花鐵礦、馬鞍山鐵礦、白雲鄂博鐵礦等,基本都屬於內生鐵礦。
鐵礦石之沉積鐵礦沉積鐵礦,是地表的成礦物質,在風力、冰川、河流等作用下,搬運到湖泊、海洋等低窪區域,長時間沉澱聚積而形成的,礦石品位受物源、氣候、岩相、地質構造等條件綜合影響,因此不同地區的鐵礦貧富程度差距也很大。全世界已探明的富鐵礦大部分都屬於沉積鐵礦,比如我國海南石碌鐵礦,就屬於富鐵礦,基本占我國富鐵礦儲量的70%,但像遼寧鞍山等眾多鐵礦,卻屬於沉積型貧鐵礦,這么看來,沉積鐵礦出現大型富鐵礦的概率也不算高,但澳大利亞確是個例外。
澳洲大陸鐵礦澳大利亞所處的澳洲大陸,雖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但澳洲大陸的「年齡」並不小,根據科學家推測,澳洲大陸與其他大陸分離大概是在1.7億年前,而與其他大陸組合在一起的時間卻超過20億年。未漂移之前的澳洲大陸,位於大陸邊緣,屬於淺海環境,這也就是說,澳洲接受來自大陸沉積的時間超過20億年,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海相鐵礦物質沉積,形成了大型的鐵礦帶,並且在進一步地質運動中,完成提純、富集等一系列操作。
海相鐵礦VS陸相鐵礦再後來,澳洲大陸分離,帶著鐵礦漂到了當前位置,又經過了長時間的乾燥氣候風化,鐵礦帶逐漸露出地表,因此澳洲大陸的鐵礦不但純度高,且易於開采。全世界海相沉積鐵礦佔世界沉積鐵礦總量的87%,而陸相沉積鐵礦只佔世界總量的13%,從澳洲大陸以及我國所處的歐亞大陸地質上看,可以大膽的推測出,在大陸未漂移之前,我國就基本位於大陸的中心,鐵礦形成多基於陸相,因此儲量、品位都不算最優。
不過上帝造物是公平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所有礦種品類是齊全的,我國雖然富鐵礦不多,但像鎢礦、稀土礦的含量,卻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也不必過分的厚此薄彼 。
在今年中澳關系持續緊張,澳大利亞多項產品被中國徵收關稅的情況下,經濟遭受不小損失的澳大利亞決定通過對鐵礦石漲價來彌補損失。
12月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價格上漲近10%,創 歷史 新高,首次突破每噸1000元人民幣,達到1042元每噸,較11月初上漲34%,是五六月份價格的兩倍。
世界鐵礦石總的儲量約1900 億噸,澳大利亞的儲量超過世界總量的1/4,達530 億噸左,並且約70%是可直接裝船的高品位礦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根據目前的冶煉水平,鐵礦石中鐵的含量最少也要在20%~30%以上。而在地殼中,鐵的含量約為5%。由於開采技術的限制,很多鐵我們無法利用,目前只能開采地殼中的離地面很近的淺層的鐵礦。
含有鐵的岩石,經過風化崩解,裡面的鐵被氧化成氧化鐵。在距今5~6億年以前古老的地質 歷史 時期,它們逐漸沉澱堆積,在聚集過程中,再經過地殼中的高溫高壓作用,使這些沉積而成的鐵礦經過風化,把鐵進一步集中起來,造成含鐵量很高的富鐵礦。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與當地特殊的地質構造、地質環境有關:澳大利亞地質結構長期穩定,地層古老,數億年來沒有強烈的地質運動,利於礦物的長期積聚、富集。
澳洲已探明的鐵礦石主要分布在兩大地區:皮爾巴拉 (Pilbara)地區和中西部 (Midwest)地區。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包括低磷、高磷布魯克曼礦 、馬拉曼巴礦、河床礦等,主要是高品位的鐵礦石;中西部地區的鐵礦石主要是低品位的磁鐵礦 、少量的赤鐵礦及混合礦等 。
鐵礦是在地球 歷史 上最古老的時期形成的,因為那時地殼較薄,地層斷裂深而且多,火山噴發也很頻繁,隨著岩漿的噴發,把藏在地幔深處的含鐵量高的岩漿噴發出來,給形成大規模的鐵礦創造了條件。
皮爾巴拉地區的岩石被稱為 「哈默斯利群 」,是古老的火山岩化和碎屑沉積階段後由化學沉積而成。哈默斯利群大約有2.5km厚,以赤鐵礦為主要含鐵礦物,低磷且很堅硬,鐵品位通常都超過 64%,含磷量在 0.05%左右 。
澳大利亞年產鐵礦石 1.8 億噸以上,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亞現有鐵礦石生產企業有RioTinto(力拓 )、BHP(必和必拓 )和 FMG等 。
上世紀 90 年代末,澳大利亞鐵礦市場的 85% 在亞洲,目前已經增長至近 100%。日本進口的澳大利亞鐵礦比例是56.20%,韓國接近 70%,中國為61.09%。由此可見,亞洲幾個經濟大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的依賴程度在不斷提高。
鋼鐵工業是國家基礎產業,而鐵礦石作為鋼鐵工業主要原料,其穩定供應是鋼鐵業 健康 發展的重要保障。由於資源稟的先天差距,我國鐵礦企業成本遠高於國際上主要鐵礦出口國,在規模實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澳大利亞最大的礦產公司力拓公司的業務遍布全球,2014 年,力拓銷售利潤共計 104.6 億美元,其中鐵礦石銷售利潤81.1 億美元,占總利潤的77.5%。目前,力拓已開發及待開發礦山儲量共計55.49 億噸,平均鐵品位 63.2%,鐵礦的生產成本從也2012 年的23.9 美元 / 噸,降至19.5 美元 / 噸,甚至有望達到17 美元 / 噸,利潤空間十分巨大。
不過澳大利亞漲價鐵礦石不可能長期卡住中國。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寶武集團已計劃在非洲的幾內亞投資鐵礦,該鐵礦有望在2025年投產,可以大大緩解中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的依賴。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提高鐵素資源利用率並落實供應多樣化等措施,澳大利亞「拽」不了多長時間了。
對澳大利亞來說,它們超過83%的鐵礦石都出口到中國,也就是說他們國家對鐵礦石出口的依賴性絕對很高。中國需要澳大利亞的鐵礦,澳大利亞的鐵礦也需要中國,雙方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與中國的鐵礦石貿易對澳大利亞經濟也很重要,澳大利亞也不太可能真的不把鐵礦賣給中國,否則它能賣給誰?
其實,貿易摩擦也好,其它因素也罷,資源價格出現浮動本就是市場經濟中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也不要太過於擔憂。記得2018年的時候,隨著我國對於鋼鐵行業去產能等因素的影響,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不斷下跌,澳大利亞不是加大鐵礦石供應,希望能夠彌補損失嗎?此一時彼一時,咱們真的不用太過擔心。
2019年,中國的鋼鐵產量達到了9.96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高居世界第一,從高速鐵路,到大型船舶,再到跨海大橋,這近10億噸鋼鐵鑄就了中國「基建狂魔」的夢想,解決了數十萬工人的就業問題。 然而,這些繁榮指標的背後,是中國對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的嚴重依賴。
根據統計數據, 中國每年進口鐵礦石10億噸左右,其中6.65億噸來自於澳大利亞 ,佔到了采購量的6成以上。
隨著中澳關系的惡化,澳大利亞在貿易戰中祭出了鐵礦石這一大殺器,在12月份以來, 澳大利亞出口給中國的鐵礦石價格從上半年的每噸540元左右上漲到了1000元,上漲了幾乎100%。
然而, 面對澳大利亞的惡意漲價,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我們卻寧願忍受巨大的漲價壓力,利益嚴重受損的局面,也不願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痛下殺手」。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澳大利亞擁有地球上最優質、最豐富的鐵礦石。
根據數據統計, 世界鐵礦石目前已經探明的總儲量約1900 億噸,澳大利亞的儲量超過世界總量的25%,達530億噸,而且70%是可直接裝船的高品位礦石 。
澳大利亞每年出口鐵礦石10.7億噸,幾乎壟斷了全球66%的鐵礦石出口量,出口金額達到1070億澳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1大鐵礦石出口國。
那麼,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這么豐富的鐵礦呢?這篇文章,站長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鐵礦的形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地表形成的沉積礦床,大部分的鐵礦都是這種類型,另一類是地球內部岩漿、熱液形成的內生礦床。
在距今23億年以前,地球大氣圈中的氧氣含量遠遠低於現在,海水中硫的含量也很低,因此鐵大量以二價鐵離子的形式存在於海水中。
到了距今23億年左右,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升高到了現今含量的一半左右,這時二價鐵離子不再穩定,而是與二氧化硅、碳酸鹽等一起沉積,形成了條帶狀磁鐵礦。而且隨著地表的風化過程,有大量的鐵被輸送到海洋,使得近海及湖泊的鐵含量往往高於遠洋。
而澳大利亞在地球演化早期長期處於淺海環境,形成了豐富的條帶狀磁鐵礦。
在距今5-6億年左右,條帶狀磁鐵礦經過長期的風化、與水等流體的交代反應及變質作用,鐵元素進一步富集,就形成了一系列含鐵量很高的富鐵礦。
此外,澳大利亞大陸非常穩定,沒有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利於礦物的長期積聚、富集,這些富鐵礦經歷了數十億年仍保存完好。
有人問了,咱們國家自己的鐵礦石儲存量又如何呢?其實,咱們的鐵礦石存儲量其實並不低,佔全球儲量的12.3%,排在世界前列。
但由於三個原因,使得咱們的鐵礦難以滿足煉鋼的使用需求。
第一,我們的鐵礦石品質一般 (個別富礦除外,數量極少),品味一般也就33%,而國外進口一般為55%以上,品質實在差不少。
第二 ,國內鐵礦廠稍微品相好點的,也都深埋在地下, 勘探開采難度和成本極高 ,僅算上開采成本都已經達到從澳大利亞購買鐵礦石的150美元每噸的價格了,而且還面臨著破壞自然環境的後果。
第三,國內鐵礦石中雜質含量較大 ,其中還有部分含有如釩鈦等稀土元素的礦,高爐應用起來負擔較大,綜合應用成本較高。
所以綜合考慮,還是從以澳大利亞為主的國外進口相對劃算一些。
鐵礦石,是任何一個強國崛起的工業化的基石。
從英國工業革命,到德國趕超,從歐洲各國復興,到美國稱霸,再到中國崛起,鋼鐵產量指標一直被看做是工業化的成績單。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鋼鐵產量逐年飆升,多年蟬聯世界第一,但由於中國的鐵礦石品質較差,因此中國每年需要巨大的資金用於鐵礦石進口。
此外,中國近些年取得基建成就,都是建立在鋼筋混凝土之上的,「 疫情之後的基建復甦政策里,鋼鐵背後的鐵礦石,絕對是中國的命門」。
因此很遺憾的說,我們除了在工業的塔尖——晶元製造等領域被「卡脖子」外,我們在工業的塔基——鐵礦石等原料進口上也存在「卡脖子」的問題。
澳大利亞為什麼有這么多鐵礦?
鐵礦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儲量最為豐富的礦產資源之一,七大洲都有分布,而且海洋底部也有相當巨量的鐵錳礦石,但是,從陸地上鐵礦的空間分布來看,又顯得極不平衡,儲量居前十位的國家,鐵礦的儲量佔到了全球總儲量的80%以上。其中澳大利亞以1500億噸的資源量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占據全球總儲量的18%左右,而且澳大利亞鐵礦的品質也非常好,我國雖然鐵礦儲量也比較豐富,但總體看品質與澳大利亞差了很大一截,有網友會問了,同樣是面積很大的國家,為何澳大利亞有這么多鐵礦而且品質很好呢?
鐵礦石從形成過程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生鐵礦和沉積鐵礦。其中,原生鐵礦是在地球的誕生過程中便開始聚積。太陽系中的太陽形成以後,那些沒有被太陽巨大的引力所吸聚的星際物質,在太陽風的吹拂以及星際物質之間引力的共同作用下,開始在太陽外圍軌道慢慢聚集,形成炙熱的行星內核,然後繼續吸收剩餘的輕物質,最後形成固態和氣態行星。由於一開始的星際物質,來源於上一任恆星在生命末期發生的超新星爆發,所以含有一定量的重元素,其中就包括鐵、錳等,這也是為什麼行星內核中都會有這兩種物質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隨著重元素物質的逐步沉降,它們都埋藏於行星表面以下很深的地方。不過,拿地球這樣內核仍然處於活躍狀態的行星來說,內部發生劇烈的地質活動,比如地震、火山噴發、岩漿大范圍垂直遷移等,都有可能將鐵元素從地底帶到淺層地殼甚至地表並富集起來,形成鐵礦。不過,這種通過岩漿遷移形成的鐵礦,可開採的儲量一般都不大,含的雜質也較多,品位往往也不高,比如我國西南和中部地區的鐵礦,很多都是這種類型。
還有一種鐵礦類型,是沉積鐵礦,它是建立在地表岩石在長期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作用下,積聚而成,同時也有大量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游離氧並與火山噴發物質結合的功勞,在形成鐵礦層的同時,還會形成硅質層、碳酸鹽層和白雲岩層。如果後期再經過風化淋漓或者內生岩漿的熱水液淋洗,或者經過高溫高壓變質過程等,沉積的鐵礦可以進一步發生富集,鐵的品味將明顯提升,甚至可以達到50%-60%,形成富鐵礦。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富鐵礦的誕生,一方面主要以沉積型為主,另一方面,必須經過沉積層的再次「優選」沉積富集,所以,經過漫長的海相沉積、然後再經過持續、劇烈的地質活動,這樣的區域,能形成富鐵礦的概率比較大。而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在「盤古大陸」時,陸相沉積的比率很高,微生物吸收分解沉積的 歷史 可以說不夠悠久,只有在海南及其附近地區,才符合這樣的特徵,我們現在也僅在海南發現了儲量豐富、品味很高的富鐵礦,正好印證了這一推測,按照這樣的推測,我國的青藏高原或許還存在著大型的富鐵礦,只是受地理條件的限制,現在沒有勘探出來而已。
而澳大利亞則不同,它與「盤古大陸」結合在一起的時間可以達到20億年,而且處於大陸的邊緣,具備長時間海相沉積的完美條件,在海洋微生物、海底火山爆發等地質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諸多鐵礦石岩層帶,後來又在大陸分離過程中,經歷了至少上千萬年的劇烈地質運動,鐵礦層又發生了一系列的再分解、再富集、再沉積過程,因此,鐵礦的品味不斷提高,達到了驚人的平均60%左右。這些鐵礦後來又在風力的侵蝕下,埋深逐漸減小甚至露出地表,成為最易開採的礦床。
和澳大利亞大陸經歷的 歷史 相似,像印度、巴西的鐵礦石,富礦的比例也較高,平均也能到50%以上,這樣的結果,是海洋沉積環境、礦物質持續沉積和地質運動共同推動所致。雖然我國鐵礦品味不怎麼高,但總儲量還不錯,另外,我國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千差萬別,地質活動也程度不一,大約有近50多種的優勢礦產(其他國家很少),特別是稀土、膨潤土、鈦、鎢、銻儲量世界第一。
面對澳大利亞人的挑釁,我國決定利用關稅武器採取還擊措施。遭受了損失的澳大利亞人並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決定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利用鐵礦石漲價來彌補損失。利用鐵礦石說事是澳大利亞人的慣用策略,這一招非常的管用,非常精確地打在了中國的軟肋之上。
中國的經濟是兩條腿走路,一是對外出口,二是國內投資。由於疫情的因素,國外市場萎縮,對外出口這一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動力不足,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的重擔,更多的壓在國內投資上。
各種各樣的基建就是國內投資的主力,作為基建狂魔,每年都有大量的鋼鐵需求,可是不巧的是,我國的鐵礦石儲量不低,但是普遍品位較低,我國的富鐵礦最有名的就是石碌鐵礦,這個鐵礦原本名氣並不大,他的知名度全靠幾本群穿至明朝的小說撐起來的!
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鐵礦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儲量大,而且品位又非常的高,所以我們不得不從澳大利亞以及巴西這兩個國家大量進口鐵礦石,以滿足我國國內基建的需要。
我國要搞基建,澳大利亞就是我們繞不過去的那道坎。那麼我們不得不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富鐵礦,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而咱們國內都是一些貧鐵礦呢?
這個事兒還得從鐵礦的形成以及地球板塊說起!
話說地球上的鐵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內生情況的,還有一種是沉積鐵礦。所謂的內生鐵礦,就是地球內生作用,形成了鐵礦。
這種鐵礦石兩級分化非常嚴重,要麼就是埋藏的特別深,以現在的 科技 手段無法開采,還有一種就是由於地殼運動,礦床被運動至淺層地表,相對來說比較好開采,但是問題又來了,這種鐵礦的品位普遍都不高。
沉積鐵礦是地表的,成礦物質在各種自然力的作用下搬運至湖泊,海洋等低窪區域長時間沉澱積聚而形成的。這種鐵礦也是貧富差距非常大的!國內的海南石碌鐵礦就是沉積鐵礦,國內還有許多的沉積鐵礦都是貧鐵礦。
所以沉積鐵礦中出現富鐵礦的概率也不算太高。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咱們世界上探明的富鐵礦絕大多數都是這種沉積鐵礦。
那麼為什麼澳大利亞富鐵礦那麼多呢?
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得天獨厚。澳洲大陸面積雖小,年齡不小,根據板塊移動學說,澳洲大陸和其他大陸分隔兩地,是在1.7億年前,但是在此之前,他和其他大陸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超過20億年時間。
這段時間里,澳洲大陸一直屬於整個大陸的邊遠地帶,好比是伸向大洋的一隻腳!在這里,澳大利亞的土地足足接受了超過二十億年大陸的饋贈,積累了豐富的海相鐵礦物質沉積,再加上一系列的地質運動,使這里形成了大量的富鐵礦。
隨著時間的推移,澳洲大陸攜鐵礦私逃飄啊飄飄到了現在的位置,用歷經了千萬年的乾燥氣候鐵礦帶逐漸露出地表,所以澳大利亞的鐵礦不但純度高,而且開採的難度相當的低。
不過我突然想到一點,咱們的青藏高原,據說以前也是一個海,隨著地質劇烈變化,這里逐漸隆起成為了世界屋脊,這一點和澳大利亞大陸頗有幾分相似,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在西藏那裡動動腦筋呢沒准就有重大發現呢!
10. 澳大利亞斷供鐵礦石,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澳大利亞位於澳洲,面積達到700多萬平方公里,是澳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雖然面積廣大,但因為大多數的國土面積都被戈壁和沙漠覆蓋,真正可利用的國土面積卻不多。
加大中國內部的資源開發。除此之外,中國也利用自己的資源與技術,開發中國本土的鐵礦石的開采量,不僅增加鐵礦石的開采數量,更要保證鐵礦石資源的增值效應。
中國有很多種方法來獲得鐵礦石資源,而澳大利亞對中國斷供鐵礦石的行為註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