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大利亞的文化特色論文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個年輕的國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她的 文化 是英國文化的移植和再創造。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篇1試論澳大利亞文化認同轉型
摘 要: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和多元文化階段。其每一階段向另一階段的轉化都有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輕的澳大利亞是在多次的文化認同轉型中走向成熟的,其發展歷程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利用外界發展自身的典範。
關鍵詞:澳大利亞;文化認同;轉型
對於澳大利亞文化性格的建立,黃源深老師在其著作中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以及多元文化階段。土著文化即在澳洲延續四萬年的原住民文化,雖然幾近被隨英國殖民的西方文明所入侵與扼殺,但仍對後來澳洲文化的發展存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至於民族文化階段則是從1788年英國進入澳洲的殖民文化開始,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演化,才逐漸發展成可稱為「澳大利亞文化」的相對獨立性格。就在其移民社會豐富內涵以及開放發展的趨勢下,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多元性漸成為其文化社會的重要成份。自70年代起,這種對多元寬容態度的提倡,便成為澳大利亞政府主要的文化政策方向。黃源深認為,澳大利亞的當代文化表現在社會層面上是粗獷豁達、平等實際、物質文明、浪漫無羈。這種民族文化融合了寬容多元的精神,在多元異種文化刺激下而能綻放出豐富的生命力。
18世紀經歷圈地運動及工業革命的英國,大量的農村人口為了謀生而集中到城市。然而過度擁擠的人口以及高消費使得謀生並不容易,城市裡出現了大批窮苦的勞工及貧民。面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與尖銳摩擦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城市裡犯罪率不斷上升,英國政府的對應 方法 則是不斷加重及擴大刑罰嚴懲以期嚇阻。為了解決監獄人滿為患及城市人口過度擁擠的問題,英國政府開始將囚犯流放至美澳等地,且往往將底層民眾所犯的輕罪加重判刑以符合流放標准。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舒緩城市人口壓力及社會問題,二來又可以拓展海外殖民地。
由於在北美爆發脫離英國的獨立戰爭,澳洲成為英國政府繼北美之後替代流放罪犯的地方。1788年,英國派出由菲利浦總督(Arthur Phillip)率領的第一艦隊載來首批移民抵達澳洲,罪犯及軍人構成了澳洲這批最早移民的主要成員,其後在澳洲發現金礦後及移民獎勵政策下,自由移民才逐漸成為多數,直到1868年全澳廢除流犯政策為止,英國已經在澳洲流放多達168,000名罪犯。在今天,一般便以1788年作為現今澳大利亞聯邦創建所能追溯到最早的一年。
這種罪犯流放史的 經驗 ,對澳大利亞民族的集體心理可能構成了深層的影響。1788年1月26日,菲利浦總督在悉尼灣(Sydney Cove)舉辦了簡單隆重的典禮,宣告英國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的正式成立,後來更成為澳大利亞聯邦的 國慶節 。然而對今天的澳大利亞人民而言, 1788年並不是一個純然榮耀的一年。1788年是英國正式將勢力伸入澳洲建立殖民地,同時也是首批發配澳洲之流犯抵達的一年;它象徵的是英國的榮耀,而不是澳大利亞的榮耀。和懷抱夢想前往美國的清教徒相比,這些澳大利亞早期的移民特質也不一樣。這些早年來到澳洲的人們並非為尋找新天地而來,而是一群被英國政府及社會所放逐到遙遠荒陸的有罪之人和社會底層民眾,他們是被迫待在澳洲的一群無奈的英國人。在這個背景下早期移民澳大利亞的群體自然較難積極發展出獨立的自我價值及榮耀,他們的榮耀理當來自於大不列顛帝國殖民的延伸,然而卻是原本在國內的社會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較為低落的一群。澳大利亞在過去對母國的心態可以說是景仰卻隱含有相形自卑的潛在意識,這使得他們早年似乎不斷的在尋求英國的認同,並強調以身為不列顛人的身份為榮。這種自信的失落讓他們可能特別意識到並強化在面對非西方文明時的優越感。
此外,在澳大利亞的早期移民建立其以白種移民為主社群組織後,便一直想像著一個脆弱的自我。這種想像的來源因素很多,除了前所提及的政經歷史發展因素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孤立偏遠的地理位置所致。澳洲的偏遠位置、晚起步的發展、相對稀少的人口,都讓早年的澳洲白種移民感到不安,擔心自己被西方遺棄。這種脆弱性的想像帶來不安,使澳洲希望盡可能的以各種方式確認自己居於西方國家,並以身為大英帝國的一員為其歸宿。而在外在物質的聯繫上,早期的澳洲移民時常必須依賴母國的接濟,在經濟開始發展後,與英國以及日後與美國的貿易,構成了經濟上最大的支柱,而其國防在二戰前更是依賴英國的保護。在這種脆弱不安感和前所提及的自信相對失落的背景下,澳人便傾向於追求心理上的歸屬感及外部實質上的依賴,導出澳人比 其它 國家更在意確保自己身為優越西方的一份子,且與強大英美均維持好友。
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便可能在這種心態下成為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的基本國策,對於中國和日本等亞太勞工移民的進入,澳大利亞以白人為主的社群在早期顯得相當憂慮,澳人因為特別在意自己的西方身分而刻意對亞洲移民加以區隔歧視。如前所述,由於在西方世界內的自信相對不足,澳人在面對非西方文化時因而特別易於產生優越感,藉由歧視他們來獲取自信失落的慰藉。雖然身處亞太,但澳大利亞過去在論述上認為亞洲是「另一個世界」,然而由於他們實際在地理位置上又和「另一個世界」較為接近,加以前述脆弱性的想像,使得他們對於「亞洲黃種人」可能帶來的威脅特別敏感。讓澳大利亞早期在亞洲特別感到威脅的國家有二,一為甫成為新興強國的黃種日本,二為擁有龐大人口且被西方世界認為是最能代表「東方」的中國。一直到二次大戰後,在澳洲開始轉向多元開放的五零年代以前,澳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從純粹西方國家的角度來想像自己,並透過英美來認識世界。
澳大利亞對母國英國從崇拜並安於其傳統關系,到產生不滿與 反思 ,在歷史上有一次重大事件可作為轉折點。澳大利亞早年在外交上僅關注於與母國的聯系,對外並未有太多獨立發展的外交政策,在外交制度上甚至由英國來代表澳大利亞。二次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日本南侵瓦解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防線已經兵臨澳洲本土之際,英國首相丘吉爾否決了澳洲朝野的求援請求,還准備將澳洲在中東戰場的精銳第七師軍團調往緬甸支持。在危急時刻澳洲國會通過召回澳洲第七師的決議,出身工黨的科廷(John Curtin)並在激辯中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宣告澳大利亞認為太平洋戰爭對澳洲而言是一場主要的戰爭,澳大利亞應該要有自立的能力,並且在外交上將轉而關注與美國的合作。太平洋戰爭確實引起了澳洲對自我身份的反思,澳大利亞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位於亞太的國家,而日本兵臨城下與英國輕視帝國邊陲戰場的態度,強烈刺激了澳大利亞要保衛「自己」的這種想法,促成澳大利亞有別於大英帝國的自我獨立意識。
二戰後澳大利亞轉向追隨美國,然而這種追隨已經和過去從屬英國的關系不一樣,澳大利亞和美國在歷史記憶中的政治位階同屬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美國像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優秀的兄長。在這個時期,澳大利亞在政治上的主體性已漸嶄露。二次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和歐美各國有了實質性的政治交流和平等地位。在冷戰格局下,澳大利亞追隨著美國以兩大陣營對峙的觀點來認識世界。1972年,工黨領袖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成為澳洲,取代了戰後長期執政有著親英美傳統的自由黨,採取了反戰等非親美策略,開啟了新澳大利亞外交政策上嶄新的一頁,同時白澳政策也在此時正式被廢除。
不久之後,發生全澳震撼的政治事件,1975年工黨的經濟政策失誤導致政治陷入僵局,惠特拉姆向時任總督一職的克爾(John Kerr)請求參議院改選,而寇爾竟宣布以總督職權解除民選惠特拉姆的職務。這個事件確實激起澳洲民眾再次對自我走出英國關系的省思。且在此之前英國加入歐盟的這件事,其實已經對澳大利亞傳統親英的人士造成相當大的打擊。70年代,先是美國反傳統的浪潮影響到澳大利亞新興社會風氣,且各國移民的大量加入,使得多元民族的現實打破了文化一元的情況,澳大利亞政府在80年代宣布採取「多元文化」作為正式的政策方向。
澳大利亞所呈現的文化多元性似乎與美國不同,其既想要改變過去依附推崇英國文化作為唯一主流的立場,然而在自我價值相對薄弱下並沒有很強的主體文化基礎。由於他們不似美國擁有「美國精神」般的也有某種澳大利亞精神,或說澳大利亞精神是在後來才逐漸形成並以開放、多元和自然為期待,因此他們的文化主體性質可能更易接受各種外來的刺激影響。美國文化的多元性是將各種文化吸納進美國這個主體,然而澳大利亞的文化主體則由於沒有強烈的基本元素,而使得各種外來文化更容易生存且可能直接形塑文化構成,寬松開放的文化主體使澳大利亞能去追求展現出一種「世界性」特質的理想。
這種澳大利亞對自己擁有「世界性」期待的理想,除了表現在尊重國內的多元文化共生外,還展現在澳洲對國際事務的態度。澳洲自二戰後便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對事務的意見上,努力表現超然中立,從一種以世界為考慮的高度上去思考。在這種世界性的展現中,澳人可以找到了心理上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榮耀。且由於站在這種高度去思考,而使澳大利亞能對以往極依賴的「西方」世界有所批判,例如在環保、軍事等議題上皆曾與傳統西方國家對立,而人權議題更在白澳政策廢除後成為外交主題之一。澳大利亞對追求世界性的開展和對澳洲自我定位的省思是相關聯的,澳大利亞在走出英國、反省一昧追隨美國以及放棄極力確保自己為西方歐洲國家的進程中,開始逐步整理自己的身份定位。這時,澳大利亞的地理偏遠位置反而能有利於在國際發聲時顯得超然中立,而國內多元民族文化的提倡以及原民傳統則留下的自然思維等,皆有利於其對世界性追求的開展。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並不是說她的親英美傳統消失了,事實上無論是親英美策略或者以國家戰略利益考慮的態度一直都存在。而在社會上的各種文化元素中,根源英美的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強勢的主流。英語能說得好,可說是在當地生活獲得尊重的必要條件。白澳政策雖然已經廢除,但部分澳洲白人仍有這種排斥亞裔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想法,白人作為主流優越的印象也仍存在一些澳洲民眾的心中。1998年由激進種族主義者漢森(Pauline Hanson)所創立的一族黨(One Nation Party),主張排斥非白人移民,尤其針對影響日益增加的亞裔文化,該黨竟在當年的選舉獲得89席中的11席國會席次。雖然一族黨後來遭到不分族群許多民眾的多次抗議並衰微解散,但可知種族主義思維仍然存在於澳洲,並可獲得一些支持。
年輕的澳大利亞是在多次的文化認同轉型中走向成熟的,原因就在於澳大利亞是一個善於利用、借鑒他國的國家。這種擁有多元性、開放性、世界性的自我期待,使澳大利亞社會逐漸走向開放和多元化,正在面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Dalrymple Rawdon. Continental Draft: Australia’s Search for a Reagional Identity. Burlington, Vt. : Ashgate. 2003.
[2] Lachlan Strahan. Australia's China :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黃源深. 澳大利亞文學史〔M〕. 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 出版社,1997.
[4] 黃源深:從孤獨中走向世界―澳大利亞文化簡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 阮西湖 . 澳大利亞民族志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6] 吳禎福 . 澳大利亞歷史 [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
[7] 張安:.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與優越 [J], 《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05
[8] 張秋生: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史[M]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9] 張天: 澳洲史 [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篇2試論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
摘要: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移民的國家,而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確保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諧發展,不僅豐富了國家的教育資源,而且使得社會得以全面的發展。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獨具特色,這不僅反映在國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而且在具體的實施方法、策略、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關鍵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一、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澳大利亞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移民的國家,移民的情況決定了社會的性質。其主要經歷了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澳大利亞第一次移民潮是土著人,他們大約在6萬年前到達澳洲。他們代表著一種充滿活力的文化遺產,對現代澳洲具有極大的重要性。第二次移民浪潮從1788第一船隊登陸植物灣起到1945年,主要是英國人和愛爾蘭人移民。1847年,90%的澳洲人口是英國人,其它來自歐洲.只有不到l%來自亞洲。第三次移民潮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澳洲接收了來自許多非歐洲國家與地區的新移民。這些新移民以他們不同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澳大利亞的社會狀況,尤其是近些來自印度支那的難民潮也更深地影響著澳大利亞社會特性。移民,澳大利亞這一主要的社會元素,給澳大利亞社會打上了多元文化的印記。
與此同時,移民結構的改變也決定了澳大利亞移民政策的發展演變。同時,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也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同化階段(190l一20世紀60年代中期),1901年制定的這個移民限製法將移民的范疇僅僅局限在英國和愛爾蘭,所有在澳洲定居下來的移民都應接受澳洲主流文化的同化,以便盡快融入澳大利亞社會。第二個階段為融合階段,即20世紀60年代至1972年,出於改善國際形象的迫切要求和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同化政策開始改變。1966年政府開始改革移民法,並對非歐洲移民的限制進行了修改,允許「傑出」非歐洲移民澳大利亞,也對「白澳」政策進行了抑制。隨著1972年惠特拉姆政府正式終止這個限制性的政策,並提出了尊重移民地位的主張。他指出解決移民政策就是多元文化主義。第三階段是自1972起多元文化的實行。1973年,「多元文化」被政府正式提出,各個少數民族積極回應,紛紛成立全國性的組織以便在主體文化中能夠提倡或體現他們的傳統與語言。
自1979年起,澳大利亞成立了多元文化事務學院.旨在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加強澳洲社會的凝聚力,促進民族之間的理解與寬容。之後到1989年,多元文化事務顧問委員會在廣泛咨詢和接受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隊國家議程》,並且確定了多元文化的三個方面,即文化認同、社會公正以及經濟效益。隨著這一議程的提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逐漸趨於完善,最終被確立為澳大利亞處理民族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對移民政策進行了新的調整,並且明確要堅持多元化的原則。1996年,霍華德向眾議院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重申文化多樣性原則和無歧視的民族政策,議會一致通過。1999年,澳大利亞國民多遠文化咨詢委員會在名為《新世紀的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趨向包容性》的 報告 中闡明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方針原則和今後的發展方向。2000年,澳大利亞政府建立了多元化澳大利亞文員會,對多元文化進行監督和管理。2003年,澳政府再次頒布《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多元一體》,重申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要舉措。
二、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市隨著多元文化政策的產生而產生,但是它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一直奉行「白澳政策」,拒絕非歐洲地區的移民。當時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鑒英國的,實行同化教育,而且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和非歐洲移民接受到的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對移民學生採取「被動的通話教育」政策,政府認為移民學生自己必須主動去適應學習環境、語言和學習習慣,學校沒有義務和責任做出任何改變,政府只允許學校使用英語進行授課,限制其他語言在課堂中的使用。
然而,變革不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它並沒有得到現實的尊重。到了80年代早期,澳大利亞所有的州幾乎都接受了多元文化政策。可以說,在澳大利亞,沒有哪個學校沒有受到多元文化政策的影響。教學資源的編制也反映了教育部門的政策。雖然各州的政策努力使教師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政策中來,但是,真實的落實,尤其是沒有較多移民學生的學校里,這些政策的落實都只是象徵性的。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整個課程體系的實施都是各行其道,沒有一個系統的標准,這就導致了1984年國家多元文化教育咨詢文員會的建立。1973年.政府組建了多個移民教育調查委員會,並在各州學校成立組織委員會,並細致地調查了移民 兒童 的教育問題。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掀起了一股多元文化教育浪潮。到80年代,澳大利亞各州已完全接受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從80年代初期開始,聯邦政府以及各州開始制定各種形式和層次的多元文化教育實施方法。1987年中期,聯邦政府又制定出了國家語言政策,提出「非英語教學語言」。這就肯定了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的價值,並提供資金在中小學、成人教育機構中進行英語為第二語言和非英語語言的教學研究。1989年出台的《關於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議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實施綱領。該議程的實施,使得來自不同家庭、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生的經歷和傳統得到充分的尊重,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並且承認所有學生對學校、社區及社會所作的貢獻。另外,聯邦政府還制定了發展和提高土著居民教育的政策,以增加土著居民的教育、就業的機會。從此,澳大利亞由多民族、多種族人口形成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事業開始得到全面發展。
三、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具體體現
(一)政府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資金支持
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並成立組織了相關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課程。國家設立多元文化教育委員會,各個州成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府顧問委員會或相應的管理機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不僅如此,澳大利益對土著居民的教育問題也日益重視,各州政府不但撥資金以提高土著學生入學率和教育質量,還在進行教育撥款時向土著學生較多的地區和州傾斜。
(二)構成了一套多元化的課程體系
澳大利亞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取多元文化政策,為多元文化創造有利的條件,聯邦政府和各州都高度重視並支持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並且成立相關的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課程。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課程反映在課程文化背景、課程目的、課程設置以及課程管理實施中。課程的設立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要求。澳大利亞強調國家執行多元文化主義,而國家統一推動多元文化課程是其多遠文化教育的一個新特點。澳大利亞在全國范圍內把普通教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人都必須重點學習的共同基礎課程,其內容包括社會認為一切成員都應具備的知識觀念、本領和價值觀,具有規定性。另一部分是選修課程,是一套可以根據學生願望、興趣、才能以及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的需要來確定的內容,由各州、各校自行選擇。在課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亞中小學實行分權、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聯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國中小學的課程.只對各州中小學課程發展給予指導和資助。學校也為教師提供課程發展的空間,允許教師自主開發多元文化課程。
(三)保護和發展本國語言的多元化特點
澳大利亞政府為了保護本國語言的多元化特色,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1997年澳大利亞頒布了《語言問題國家政策》,這是澳大利亞第一部明確的官方語言政策。該政策規定了英語為澳大利亞的國語和官方語言,並一直堅持以下四條澳大利亞語言規劃的基本原則:(1)確保英語的支配地位;(2)保護其他語言的穩定發展;(3)提供英語外其他語言的服務工作;(4)提供學習第一語言的機會。同時注重土著語言的保護和研究。
(四)注重多元文化師資的培養
學生背景的多元化給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就使得教師必須學習如何滿足多民族學生的需要,必須設計、安排出可行的課堂管理制度,必須設計有文化交融的課程進行教學。政府還在高等教育院校設置教師培訓專業項目,主要為從事多元文化教學的各級各類學校培養教師,要求教師必須具有使用多元文化教學的知識和技能,使用批判性的教育方法和成熟的語言教學。此外,政府還招聘和培訓土著教職員工,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土著學生的需要,同時要求所有任課教師掌握土著居民的歷史、文化和語言。政府為加強土著教師隊伍建設,還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對土著居民教育的教師給予種種優惠等。
四、 澳大利亞多遠文化教育對我國民族教育的啟示
我國作為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沖突與和諧,面臨著處理教育一體化與多元化之間協調的問題。我國一直在不斷努力探索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途徑與模式,經過建國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已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如何切實提高教育的質量還是我們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澳大利亞寬容、開放、民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為我國民族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借鑒價值。
(一) 必須確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理念
我國的民族教育與澳洲多元文化教育在發生的背景、實施的內容和方法、目標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有各個級別的民族學校,甚至有民族學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到目前並沒有形成完整而科學的民族教育體系。長期以來,民族教育作為普通教育的一個補充部分,民族性沒有得到體現;也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民族教學論;雙語教育也是停留在摸索階段.並沒有一套體系遵循;課程設置上忽視民族 傳統文化 建設,民族學校與內地同科目,開展「應試」與「升學」教育。因此,我國的民族教育要堅持開放、民主、寬容的態度,認識到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確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體現我國社會的多元文化性,這樣才能使教育的發展既有國家的一體性又彰顯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二)教育政策要向民族教育傾斜
澳大利亞制定為多元化教育的實施和執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條文、法令、法規等,從而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和順利實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和政策上的依據。此外,這些法規法律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每項法律法規的制定都有相應的人員、財務和組織機構做保障。我國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時,要按照民族地區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在政策制定、實施、資金保障層面要確保我國民族教育多元化發展,建立民族地區教育補償機制,加快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均衡發展。我們要將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具體措施與我國的國情結合起來,促進其本土化轉化。
(三)為培養多元文化師資力量提供必要條件
師資力量的提高和完善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必備條件。我國師資培養課程體系基本上全國趨同,很少有涉及對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的訓練。因此,我們首先必須要改善現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師培養的課程設置.更新多元文化教師的教育觀念,將培養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納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其次,少數民族可以聘請民間的一些藝人、長者、學者擔任民族學校的客座教師,不定期和教師進行座談交流,幫助教師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等的理解,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此同時,學校和教育部門要定期定向撥款資助教師培訓,同時注重對教師多元文化知識和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專業訓練,能夠使教師順利應對跨文化的教育教學情境,辨別學生不同文化的行為模式,使用學生熟悉的教學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參考文獻]
[1] 孫燕.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時代教育.2011.1.
[2] 孟凡麗.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課程開發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 楊洪貴.戰後移民與澳大利亞人口變遷[J].渝西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2.5.
[4] 姜峰,劉麗莉.澳大利亞《土著民族教育(目標援助)法案》[J].中國民族教育,2009,(5):41—43.
[5] 鄭信哲.澳大利亞的民族教育發展特色[J].世界民族,2000.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澳大利亞文化論文」
② 有關澳大利亞土著人的 信仰的所有內容
信仰是土著民族生活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土著民族的每一塊土地或部落都有其宗教的來源,所以他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土地等生活來源而爭執,他們之間所發生的沖突大都起源與宗教活動,民俗等被外來民族所冒犯,沖突往往由部落中的長者調解解決。這是為和我們建議在參觀土著文化時在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同意最好不要隨便照相。
土著民族相信所有的土地及自然界的東西都是在人類出現之前稱著夢幻時期就存在的神氏祖先所創造。而這些神氏祖先仍然存在在自然界中,影響著自然界的所有的一切。圖騰是神氏祖先與人類的聯系中介。每個人都有其各自的圖騰,這些圖騰通常由一些動物如小袋鼠,鳥,魚等來擔任。
有關夢幻時期或創造時期,各個故事給出了各個部落相關的宗教,習俗,及各個部落的土地的起源,告訴哪裡可獲得生活資源,如尋找資源,如何尋找生活伴侶等,實際是各部落的生活教科書,這也是為何土著民族的生活離不開宗教的原因。
土著民族對有關他們神氏祖先的聖地都非常愛護,每個人都會自覺地維護它們。
③ 澳大利亞植物有多奇特為何被稱為當地土著文化的根之所在
澳大利亞植物品種多樣,有數千種獨特的植物,這些植物曾經是人們的食物、狩獵捕魚的工具、葯材等。
④ 澳大利亞的文化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文化:
1、澳大利亞人給世界的印象曾經是喜好戶外的、運動的、好飲酒的、好拍大腿的鄉巴佬。盡管有這種印象,實際上大多數澳大利亞人居住在城市裡,關於運動也是看得多做得少,也不會到死還是個戴著亞古巴帽的牛仔。
2、澳大利亞是個多元化的國家——幾乎不可能定義一種典型的澳大利亞人。統計表明,如果到一家澳大利亞人的客廳看看,你也許會對自己所看到的感到驚訝。
3、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可能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文化之一。得益於這樣的多元文化,澳大利亞一直可以享受多種多樣的思想創意、品類繁多的菜餚以及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和諧的國家,沒有重大的與種族相關的暴力行為。
4、最新人口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口中24%為海外出生,超過40%澳大利亞人來自混合的文化背景。每4分8,秒澳大利亞就獲得一位新移民。許多海外出生的紐西蘭和英國,還有中國、越南、非洲和印度,以及其他許多地方。
5、澳大利亞人口中大概2.2%自認為是土著居民,大多居住在北領地。澳大利亞其他原住民主要是美拉尼西亞人,他們居住在昆士蘭北部以及約克角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托雷斯海峽的島嶼上。
⑤ 澳大利亞有什麼土特產
澳大利亞特產羊毛製品:羊毛被,羊毛褥,羊毛皮是非常值得買的禮品。羊毛製品冬暖夏涼。澳洲的羊毛毛長,密度高而聞名世界。澳洲產的羊毛製品處理工藝一流,柔軟,不易蛀蟲無臭味。
健康保健品是來澳人士喜歡購買的特產之一:如魚油製品,
蜜蜂產品,牛羊產品。
澳大利亞的蜂業,水產,畜牧業最為發達,因而以其為主的各種天然無污染,無負作用的保健食品呈出不窮。其保健的范圍廣(從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肝病,痴呆症,皮膚保健等),功能強,效果顯著,深受國人的喜愛。如
深海魚油
,鯊魚軟骨粉,深海鮫魚油,復方卵磷脂膠囊,羊胎素膠囊,膠囊,液體鈣膠囊,袋鼠精膠囊,月見草油,牛初乳片,羊奶片,天然蜂膠,
蜂王漿膠囊,蜜蜂花粉,長效保濕生化精華液,保肝精,
特效減肥葯OPTI2000
⑥ 澳大利亞如今還有土著居民,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澳大利亞如今還有土著居民,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⑦ 澳大利亞土著人的風俗
風俗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禁忌 ======================================================================== 澳大利亞是由全世界各民族組成的國家,在文化藝術方面充分展示了它的豐富多采。一方面,它體現在土著人的繪畫、文學和音樂中,另一方面,也表現在西方傳統的藝術、文學、現代舞蹈、電影、歌劇和戲劇中,而亞太地區也是影響澳大利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澳大利亞的作品在其內容和風格上往往融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的特色於一體,充分體現了多元文化的影響。
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著文化的價值越來越被人們所熟悉,澳大利亞的土著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萬年前,土著人有豐富的口頭傳說,有與祭奠有關的原始舞蹈,但最為突出的還是繪畫,繪畫是土著人記錄歷史、延續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土著繪畫的內容以夢幻為永久的主題,主要描繪各種神話傳說及土著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情景,土著繪畫的形式主要有石壁畫、樹皮畫和沙石畫,顏色多取於褐、白兩色。
澳大利亞的電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經常榮膺世界各項電影大獎,並為好萊塢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歌劇在某種意義上看是一種典型的澳大利亞的藝術形式,盡管它發源於義大利,但澳大利亞人賦予它非凡的熱情和新的內涵,從內利?梅爾巴夫人到瓊薩瑟蘭夫人,澳大利亞為世界培養了如此傑出的女歌劇演唱家。
澳大利亞的文學作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土著人以及來自海外的移民作家為這方面增添了新的內容,目前,澳大利亞的文學作品逐漸反映出對亞太地區文化的意義以及本地區國家間共同利益重要性的熟悉。澳大利亞人酷愛欣賞音樂會,澳大利亞有八個大型專業交響樂團,就通俗音樂來講,澳大利亞在世界英語國家中所提供的樂曲數量占第四位,澳大利亞搖滾音樂的出口正日益發展,澳大利亞的文化藝術是一個巨大的行業,它僱傭33.6萬人,每年創造的價值達130億澳元。
澳大利亞人也非常喜愛觀看戲劇演出及參觀美術展覽,假如按人口平均計算,澳大利亞人購買雜志和書籍的數量在世界上屬於最多者之列,澳大利亞擁有眾多的美術館、劇院和圖書館,最重要的從事收藏的文化設施有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澳大利亞國家電影和音響檔案館、國家科技中心、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和國家海洋博物館等,1300多個博物館收集並保存著澳大利亞的文化遺產,悉尼歌劇院也許稱得上是澳大利亞最具特色的城市標志的建築物
⑧ 澳大利亞土著人有哪些生活習俗
在澳大利亞土著人社會中,某些人是不允許相互接觸的。例如,男人和他的繼母必須避免互相接觸,必須通過第三人才可以交流。成年兄妹在對話時也必須臉朝著不同的方向。還有一種親緣關系的傳統,女人把她母親的姐妹們也稱做「母親」,而母親的姐妹們也稱她「女兒」。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有好幾個「父母」。
大多數土著人的婚姻都是由家族安排的,一些孩子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指腹為婚了。女孩子們通常在十三四歲就已經結婚了。在一些部落里丈夫會比妻子年長很多,而許多現代土著人的婚姻已經不再遵循傳統規則和習俗了。
澳大利亞土著人向遙遠的地方發出煙霧信號很奇特。他們把新砍下來的木頭會燃起黑色的煙,而干木頭燃起的煙顏色要淺一些。隨後,土著人向煙吹氣或者用樹皮在篝火邊煽風,這樣冉冉上升的煙就會變成不同的形狀,比如圓柱形的煙,螺旋上升的煙或者一股股突然噴出的煙。而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煙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他們用這種煙霧信號,通知人們當地的新聞事件,警告有客人到來或者外敵入侵,或者找人幫忙把獵到的動物運到家裡。
澳大利亞土著人也用一種長約20~60厘米的木棒傳遞信息。一些木棒非常簡單,也有一些木棒有雕刻,繪畫或羽毛做裝飾。這種木棒的形式有些像提示符。例如,木棒上刻有三個凹痕就意味著三位長者發出了邀請,同一個木棒可以多次使用,代表不同的含義。
⑨ 澳洲當地特有的文化
我們在澳大利亞留學,接觸到的很多事物都是當地特有的文化,不知道同學們注意到了多少? 澳大利亞的文化反映了多種因素的相互融合。土著人的文化傳統、不列顛的殖民歷史、來自世界各地移民芹肢的價值觀,再加上這個民主國家對國際影響所實行的繼續開放政策以及在藝術領域中提倡競爭和抒發不同看法,形成了豐富的多元文化。
在新南威爾士州蒙戈湖挖掘出的墳墓證明,將近40,000年以前土著人在禮儀活動中就使用赭石顏料。澳大利亞留學生介紹,土著人觀察和描繪世界的洞察力和靈感受到畢加索大師的注意,他贊揚依拉瓦拉繪制的樹皮畫。依拉瓦拉是北部地區阿亨姆地方的古溫戈部族昌行負責禮儀的人。
澳大利亞文化的重要部分將展示在為了迎接悉尼2000年奧運會而舉行的一系列奧林匹克藝術節中。1997年的“夢幻藝術節”歌頌全世界土著人,特別是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1998年的“大海變遷藝術節”的主題是描述移民們如何豐富了澳大利亞文化。1999年舉行的“踏遍全球藝術節”將展示澳洲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最後一次藝術節在2000年舉行,名為“生命之港藝術節”,澳大利亞著名的藝術家們將出示他們的傑作。
悉尼歌劇院的設計是在眾多設計師參加的國際性競賽中遴選而定的。在這項巨大工程的進行過程中,人們對其設計和造價意見紛紜。1973年,悉尼歌劇院終於落成。今天它已成為一致公認的澳大利亞象徵之一。
歌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典型的澳大利亞藝術形式----它發源於別處,但澳大利亞賦予它特殊的熱情與內涵。從內利·梅爾巴夫人到瓊· 薩瑟蘭夫人,澳大利亞人口並不多,但卻為世界培養了如此傑出的女歌劇演唱家。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著名的俄國芭蕾舞演員安娜·巴甫洛娃到澳大利亞訪問演出。這以後,舞蹈在澳大利亞迅速發展。目前澳大利亞各州的首府都有交響樂隊,它們的崛起與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有密切聯系。其它音樂團體如“音樂萬歲”等經常在全國各地舉行古典和現代嚴肅音樂會。澳大利亞的作曲家珀西·格蘭傑和彼得·斯卡索普都享有國際聲譽。
澳大利亞的文學是當代英語文學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從1973 年帕特里克·懷特獲得諾貝爾獎以後,許多澳大利亞作家先後都在國際上獲獎,其中有小耐首嘩說家托馬斯·基尼利和彼得·凱里(布克獎獲得者)及詩人萊斯·默里(皮特拉克獎獲得者)。其他獲獎的散文作家還有海倫·迦納、戴維·馬洛夫、伊麗莎白·喬利、阿奇·韋勒和蒂姆·溫頓等。
澳大利亞早期和當代的著名詩人有亨利·勞森、艾·比·(“班卓”)佩特森、埃·蒂·霍普、朱迪思·懷特、格溫·哈伍德、烏傑露·努努考爾(原名凱西·沃克)、傑夫·佩奇和約翰·特蘭德。
為澳大利亞文學開拓新的更寬闊境界的還有來自海外的移民作家,如布賴恩·卡斯特羅、福蒂尼·依潘諾米蒂斯、貝絲·雅普、鐵莫申可·阿斯拉尼德斯、安傑羅·洛卡基司和安德魯·里默。
目前,澳大利亞的小說和其它文學作品逐漸反映出對亞太地區文化的意義以及本地區國家間共同利益重要性的認識。這些在尼古拉斯·喬斯、亞歷克斯· 米勒和伯納德·史密斯最近的創作中都有所體現。
澳大利亞劇作家的作品使觀眾能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亞社會。戴維·威廉森的戲劇在英國和美國的演出都獲得成功。漢尼·雷森、邁克爾·高和丹尼爾·基恩也在國際上受到好評。
許多澳大利亞觀賞藝術家鍾情於澳洲獨特的自然風光。例如阿瑟·斯特里頓、悉尼·諾蘭、阿瑟·博伊德、艾伯特·塔克、約翰·珀西瓦爾和布雷特·懷特利等。他們生動地刻劃澳洲大自然的景色和意境,在國際上受到重視。
澳大利亞積極參與世界流行文化。1896年8月,在墨爾本,美國人卡爾·赫茨在哈里·里卡特的福德維爾歌劇院首次播映電影。這以後,澳大利亞的電影電視業蓬勃發展,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根據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的報告,在短短的八年中,澳大利亞影視業平均每年生產15部小型系列片、9部電視片、14部系列片或連續劇以及26部故事片。1996年,澳大利亞的傑弗里·拉什和約翰·西爾獲得奧斯卡獎。傑弗里·拉什在電影《耀》中表演出色,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約翰·西利拍攝電影《英格蘭病人》,技藝非凡,獲奧斯卡最佳攝影師獎。
在流行音樂和搖滾樂方面,澳大利亞的表演者們也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彼得·阿蘭對流行音樂作出了傳奇式的貢獻,他的曲調已成為國際標准。凱麗·米諾格在澳大利亞的一部電視系列片中演唱流行歌曲,在英國大受歡迎,一舉成名。約圖·英蒂樂隊和“銀椅”樂隊的旋律繼承了土著藝術的精彩傳統,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的還有“探尋者”、Bee Gees以及INXS等著名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