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服務貿易當前發展戰略是什麼
自從1972年12月中澳邦交正常化以來,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經貿合作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中澳之間貿易增長遠高於同期雙方對外貿易的增長率。進入21世紀後,隨著中國入世以及雙方自貿區談判的開啟,兩國的經貿合作更是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目前,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與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亞也長期位居我國十大貿易夥伴之列(2014年為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必將對雙邊經貿合作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雙方貿易規模迅速擴大
中國與澳大利亞建交四十多年來,經濟水平都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兩國間的貿易總量都獲得了巨大提高。尤其是1995年以來的近20年,雙邊貿易發展更加迅速。
1995年至2014年,中國對世界的貿易總額從2808.63億美元增長至43003.6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5.44%,澳大利亞對世界的貿易總額從1104.23億美元增長至4679.8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7.90%,而與此同時中澳之間的貿易額卻從42.11億美元增長至1368.2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0.11%,高於中國和澳大利亞各自對世界的貿易增長率。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澳的貿易額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澳貿易額年均增長率增加至23.29%。如圖1所示,1995—2014年中澳貿易額穩步上升,尤其是2001年之後上升態勢更為迅猛。中國現在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和主要的投資來源國,而且也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市場。下面通過澳大利亞主要貿易夥伴的變化進一步說明中澳貿易的迅速發展。
圖1 中國與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發展狀況
圖1 中國與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發展狀況
當前澳大利亞前五大貿易夥伴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與新加坡,圖2顯示了這些國家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在澳大利亞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變化。可以看到,在1995—2014年之間,澳大利亞與美國和日本的貿易比重逐步下降,與美國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3.49%下降至7.28%,與日本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7.62%下降至12.52%。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與韓國和新加坡的貿易比重基本保持穩定,大約維持在3.5%至6.5%之間,波動幅度較小。然而,澳大利亞與中國貿易額所佔的比重卻從4.19%增長至27.41%,增長了23個百分點。從時點上看,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額所佔比重分別於1999年、2005年與2009年順次超越韓國、美國與日本,躍居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圖2 澳大利亞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額佔澳大利亞貿易總額比重
圖2 澳大利亞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額佔澳大利亞貿易總額比重
(二)雙邊貿易結構不盡合理
相對於貿易規模的迅速發展,中澳之間的貿易結構並不十分合理。先來看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結構(見圖3)。從圖3可以看到,1995—2014年,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於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SITC8(雜項製品)三類商品中,還有少量的SITC5(化學品及有關產品)。同時可以看到,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SITC7商品的比重在不斷增長,從1995年的18.15%增長至2014年的39.20%,增長了2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SITC8商品卻在不斷減少,從1995年的48.58%減少至2014年的29.29%,減少了20個百分點;而其他類產品的貿易卻處於較平穩的狀態,沒有出現大幅的增長或減少。中國作為世界上的製造業大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機械及運輸設備等科技含量較高的商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反映了中國的貿易產品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過程,這本身是一個貿易結構優化的表現。
圖3 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圖3 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再來看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見圖4)。從圖4可以看出,1995—2014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一直占據著絕對比重,而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08年,SITC2產品佔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比重達到了最高值,即84.53%,此後一直維持在70%的水平之上。除了SITC2產品,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較多的商品還包括SITC3(礦物燃料、潤滑油和相關原料)、SITC0(食品和活動物)和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等,但比重都不高,2014年它們的比重分別為12.19%、4.07%、3.28%。總體上看,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非常單一,主要集中於自然資源類產品,但這反映了中國的需要,因而雖然不盡合理,但也不是一個壞現象。
圖4 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圖4 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結構變化
(三)雙邊貿易依存度日益提高
首先來看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依存關系。通過表1不難看出,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依存度連年提高,已經從1995年的0.58%上升到2014年的1.32%,上升了將近1個百分點。具體到各項數據,1995年,中澳貿易總額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1.50%,2014年該比重已經增長為3.18%,增加了將近2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額在中國對外貿易進口總額中的比重由1.96%增長至4.99%,上升了3個百分點;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額在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由1.09%增長至1.67%,較同期貿易總額佔比與進口額佔比增速略緩。
表1 1995-2014年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依存關系(單位:%)
表1 1995-2014年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依存關系(單位:%)
再來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依存關系(見表1)。很顯然,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更高,同時也上升更快。1995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為1.14%,到2014年則上升至9.41%,上升了8個百分點,遠遠大於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依存度。1995年,中澳貿易總額佔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3.8%,2014年該比重增長至29.24%,增長了25個百分點,使中國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期,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額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進口總額中的比重由2.83%增長至17.20%,上升了14個百分點,使中國成為其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額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由4.88%增長至40.62%,增長了近36個百分點,使中國成為其第一大出口對象國。
(四)中國對澳貿易逆差加劇
整體來看,在中澳貿易中,中國始終處於逆差一方,而且近年來中國的逆差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趨勢。圖5顯示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在1995—2014年之間的變化,可以按照金額簡單地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5—2003年,這一階段貿易逆差額較低,始終處於20億美元以下的水平;第二階段是2004—2007年,這一階段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開始明顯擴大,金額迅速超越50億美元但處於小於100億美元的水平;第三階段即2008年至今,這一階段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開始迅速擴大,在超過100億美元大關後連續突破多個整數關口,達到了600億美元以上。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商品是礦產品,其中尤以鐵礦石和銅礦砂居多,而在2004年尤其是2008年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礦產品需求持續增加,而同時礦產品的價格快速攀升,出現了所謂「量價齊升」的局面,導致了中國向澳大利亞進口金額的更快增加。以2008年為例,澳大利亞鐵礦石的價格平均增長了95%以上,但是由於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相對於其他國傢具有更高的性價比,且我國對鐵礦石具有剛性需求,因而我國還是從澳大利亞大量進口鐵礦石。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所需要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日益增加,而澳大利亞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這將進一步加大中國的貿易逆差。隨著中澳自貿區的成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將不斷擴大,貿易逆差在一定時期內將會不斷拉大。如何發展中國的優勢資源稟賦,擴大對澳大利亞的出口范圍以促進貿易平衡,已經成為中澳貿易良性發展和經濟合作長期持續的重要議題。
圖5 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逆差金額
圖5 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逆差金額
二、中國與澳大利亞雙邊貿易影響因素分析
當前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貿易存在諸多發展機遇,其中包括一些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同時也面臨一些阻礙發展的不利因素。只有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影響因素,才能找到正確的策略以推動中澳貿易的發展。下面從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方面給予分析。
(一)有利因素
1.「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
「一帶一路」是我國現在和未來較長時期內最主要的國際戰略。雖然澳大利亞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但是秉持「開放」的理念,《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包含「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這就將澳大利亞涵蓋在內。此外,澳大利亞也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多次表達參建「一帶一路」的意願,謀求與中國的更深層次合作。澳大利亞不同於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小國,作為發達經濟體,澳大利亞具有更為成熟的市場機制,在農業科技、高等教育、現代醫療、環境保護、資本運作等諸多領域領先於中國。因此,我國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契機,積極開展同澳大利亞的合作對於我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中國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體量已穩居全球第二位,在基礎設施建設、機械及運輸設備製造、航空航天、供電和發電等領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澳大利亞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中國資本進入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海洋合作研究、旅遊等領域。「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必將會給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合作帶來更多的機遇,尤其是在相互投資及服務貿易領域具有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
2.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
中澳自貿協定在競爭中立、負面清單與政府采購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國迄今商簽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將會使中澳之間的經貿合作更加緊密,使雙方在農業、教育、旅遊、科技創新產業以及健康養老等領域具有更多的機遇,對於我國對外貿易及投資自由化的推進意義重大。在貨物貿易領域,在協定生效時雙方85.4%的商品實現零關稅,減稅過渡期後,澳大利亞將對中國進口的全部貨物實現零關稅,中國也將對澳大利亞進口的96%以上的商品實現零關稅。雙方的關稅減免遠遠超過一般自貿協定的降稅水平,這無疑會大大促進雙方的貿易發展。在服務貿易領域,澳大利亞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我國開放除法律、房地產等領域之外的絕大多數服務部門,「非禁即行」的開放模式大大拓寬了中國向澳大利亞服務出口的准入范圍,將給中國服務提供者創造和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澳大利亞是首個以負面清單模式對我國做出服務承諾的國家,這也將是我國未來對外開展服務貿易談判的重要方式。另外,中澳自貿協定也在國際投資方面解除了諸多原有的政策限制並提供了激勵措施,這無疑會推動兩國之間的國際投資,而兩國間投資的增加無疑會推動兩國貿易的發展。
3.RCEP的持續推進
應該說,有了中澳自貿協定,RCEP對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關系的作用就相對弱化了。但是,由於有TPP的預期負面作用和美國對澳大利亞的各種影響的存在,RCEP對於加深和鞏固中國與澳大利亞政治經濟關系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換句話說,TPP使澳大利亞靠近美國,RCEP使澳大利亞與中國等亞洲國家融合,RCEP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TPP的負面影響,削弱美國強加在中澳經濟關系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正是基於此,RCEP也越來越成為中國應對TPP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來看,TPP在經濟開放方面的標準是當今全球各經貿合作協議中最高的,而且要求各談判國對經濟制度法規進行調整,無論是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均要求標准統一,這給其談判帶來了一定難度。而RCEP談判雖然起步較晚,但其在東盟與各國的自貿協議的基礎上進行,其標准相對較低且更加務實,因而其達成較TPP容易。還有,TPP在實現經濟目的的同時伴隨有明確的政治目的,而RCEP更多地體現了經濟目的,因而也更容易得到亞洲國家的認同。總的來說,RCEP的成立終將推動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將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內和更長的時間里推動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往來與合作。
4.雙方貿易互補性較強
從資源稟賦來看,我國人力資源豐裕,勞動力成本較低,在勞動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在按SITC6(原料分類的製成品)與SITC8(雜項製品)生產與出口上具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力。因而如前所述,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的產品主要是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與SITC8(雜項製品)。然而,澳大利亞作為發達國家,卻由於特殊的國情即「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並不是所謂的技術密集型或者資本密集型商品,恰恰以農產品與原材料為主。如前所述,澳大利亞對我國出口的商品中SITC0(食品和活動物)、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與SITC3(礦物原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三類商品的比重始終維持在80%以上,其中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始終維持在70%以上。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我國與澳大利亞相互出口的商品結構完全沒有重疊或僅有較小的重疊。中澳兩國由於各自「國情」不同,自然稟賦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使得兩國貿易具有極強的互補性,為未來貿易的擴大提供了便利條件和空間。
(二)不利因素
1.美國因素的不利影響
澳大利亞是美國的重要盟國之一,兩國之間具有長期的親密而穩定的關系,因而我國同澳大利亞的經貿合作必將受到中美關系以及美國亞太戰略的影響與沖擊。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在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快速增強,這強化了美國抑制中國的願望。TPP就是美國抑制中國的重要手段和「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支撐,此外美國主導的服務貿易協定(TISA)也具有同樣的戰略目的。在這兩個協議中,澳大利亞都是重要成員國,而美國有意將中國排除在外。同時,中國的發展也使澳大利亞增強了與中國經濟合作的願望,它需要通過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避免可能的孤立與利益損失。因而,其一方面參與由美國主導的TPP協議,另一方面又同中國這個非TPP協議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以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美國不情願其重要盟國與中國加深經濟合作,所以會不斷施加負面影響和阻礙措施。中美之間的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人民幣問題、貿易摩擦問題等都會持續存在,具有加劇和緩和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不斷影響中國與澳大利亞經貿關系的發展。
2.中澳貿易結構的單一性
中國與澳大利亞貨物貿易進出口結構十分單一,對兩國貿易的更大發展構成了明顯的限制。如前所述,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70%以上集中在SITC2(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料),進一步講主要集中在鐵礦石與銅礦砂上。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總量巨大,對於兩國經濟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旦鐵礦石進口出現問題必將對兩國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出口主要集中在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 與SITC8(雜項製品),其中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佔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比重高達40%。在SITC7產品方面,我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競爭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尤其是美國在次貸危機後實施的製造業振興計劃對我國向澳大利亞出口SITC7(機械及運輸設備)形成了一定的並可能是長期的沖擊。同時,在SITC6(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與SITC8(雜項製品)方面,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釋放和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來自東南亞、南亞的製成品及雜項製品對我國同類產品的競爭壓力逐步加大,而東南亞國家與澳大利亞政府實施的進口多元化政策也將對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SITC6與SITC8造成壓力。
3.中澳服務貿易水平差距明顯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和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服務貿易在整個貿易中進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當今世界經濟已經步入了服務經濟的時代,服務貿易佔世界貿易的比重約為1/5,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平衡、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成為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撐。很顯然,兩國之間的服務貿易能否快速健康地發展並達到一定的高度,關鍵因素是兩國之間的服務貿易水平是否相當。如果服務貿易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就會使貿易主要在產業間進行,限制產業內貿易的產生與發展,進而限制服務貿易總量的擴大並因為貿易差額擴大而產生摩擦。而從實際來看,在服務貿易方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與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存在明顯的差距。2014年服務業躍升為澳大利亞最大出口產業,而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12.3%,中國在金融、保險、教育、培訓、醫療等服務行業方面都與澳大利亞存在較大差距。目前,盡管澳大利亞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中以負面清單方式向中國做出了服務貿易承諾,但是中國與澳大利亞服務業水平的差距限制了中國對澳大利亞服務出口的快速增加。
4.雙邊投資發展失衡
國際投資對國際貿易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如果雙邊投資發展滯後或者失衡,勢必影響貿易的良性發展。目前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國際投資存在著明顯的失衡現象,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雙邊投資金額存在較大差異,即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金額遠遠大於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投資金額;二是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主要集中在礦業和房地產業。具體來看,2013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投資額是32967萬美元,僅佔世界對中國投資總額(11758260萬美元)的0.28%,遠遠低於同期日本和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額(分別為705817萬和281987萬美元);同時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額為345798萬美元,佔中國對世界投資總額(10784371萬美元)的3.21%,略低於中國對美國投資額(387343萬美元),並高於中國對日本的投資額(281987萬美元)。在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方面,2014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澳大利亞外資第一來源國,而中國投資的44.67%流向了房地產行業。與此同時,礦業仍是中國在澳大利亞投資的首位產業。
(一)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加深雙方經濟聯系
應對外部負面影響(如美國干擾)的最好策略是加深雙方的經濟聯系、增強政治互信和經濟依賴。「一帶一路」戰略為加深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聯系提供了最好的契機。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中國政府一定要積極推動與澳大利亞政府的合作,並與之一起消除經貿合作障礙、提高經貿合作效率。一方面,雙方政府要切實簡化通關手續、縮短通關時間,促進中澳之間貨物與人員流動的效率。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和企業要積極參與澳大利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動兩國在港口、鐵路與航空之間的互聯互通,構建「海陸空」三位一體的運輸網路,提高兩國之間的貨物與人員運輸速度。具體來講,在海運方面,中國應當增加通向澳大利亞的航線,提高兩國之間的貨物吞吐量;在道路運輸方面,根據自貿協定負面清單規定,澳大利亞將對中國道路運輸服務提供商開放除計程車和公共交通外的國內運輸服務市場,中國政府應當鼓勵中國企業積極介入,並適時推進我國的高鐵進入澳大利亞;在航空運輸方面,澳大利亞將對中國空運服務提供者開放國內出航權業務外的空運服務市場,澳大利亞國際航空公司也允許外資持股,中國政府都應當積極推動企業參與。
(二)以農業貿易合作為突破口拓展中澳貿易領域
當前,中澳貿易結構單一,已經限制了中澳貿易總量的擴大。因此,中澳兩國政府必須加強合作,針對不斷出現的新需求,拓展貿易合作的新領域。從兩國資源稟賦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農產品貿易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限於以往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兩國的農產品貿易並未得到有效的發展。所以,中澳兩國政府可以將加強農產品貿易作為拓展中澳貿易領域的突破口,切實推進農產品貿易合作。中澳兩國都是農業大國,兩國農業合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的小麥貿易,雙方1984年簽署了農業合作協定並建立了部長級農業聯委會機制,為以後的農業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澳大利亞政府一直積極鼓勵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多次表達歡迎中國農業企業投資的意願。就當前中澳的貿易結構來看,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所佔份額僅有10%,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的農產品所佔份額不足3%。從此次簽署的中澳自貿協定關稅減免來看,農產品貿易方面的減免占據了很大的份額,自貿協定生效時澳大利亞對中國實施零關稅的農產品稅目和貿易額佔比均達到約99%,這無疑會給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更多的出口機會。農產品貿易的擴大必將帶動許多工業產品貿易的擴大,這也在客觀上拓展了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領域。
(三)依託負面清單模式加強中澳之間的服務貿易合作
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首個對我國以負面清單模式做出服務貿易承諾的國家,其將大大促進我國與澳大利亞之間服務貿易規模的擴大與結構的優化。相對於中澳貨物貿易來說,中澳服務貿易規模較小,與貨物貿易的地位極不相稱,因而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且在利好政策下構成了未來中澳貿易增長的重要方向。根據澳方列示的負面清單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對中國服務提供商所作出的限制並不是很多,開放力度較大。根據負面清單,澳方在專業服務、電信服務、分銷服務、金融服務與運輸服務方面僅做出了適當限制。例如,在電信服務領域,負面清單規定中國企業可以在澳大利亞設立獨資電信公司,沒有地域和業務范圍限制,中資企業還可以入股澳大利亞電信公司(Telstra),但所有外資持股比例最多不得超過35%。從電信服務來看,澳大利亞幾乎放開了對中國企業的限制,開放程度較高。此外,澳大利亞對建築、環境和旅遊服務等部門基本沒有限制,這意味著上述領域將向中國服務提供者完全開放,這使得中澳雙方在服務貿易方面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中國則通過「正面清單」的模式考慮了澳方在銀行、證券、電信、法律、教育和建築等部門的重點訴求,相較於澳方開放程度相對較小。在未來我國還應通過「負面清單」積極同澳方開展相關談判,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促進雙方服務貿易發展。
(四)以優化結構為重點促進中澳雙邊國際投資
為了推動和擴大中澳雙邊國際貿易,中澳兩國政府必須重視和推動雙邊國際投資,尤其是製造業投資。中澳自貿協定進一步開放了中澳雙方互相投資的領域,相應的投資門檻不斷放寬,投資限制不斷減少,為雙方的投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中澳雙方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兩國之間國際投資的失衡現象,以優化結構為重點促進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雙邊國際投資。首先,中國政府應該通過積極宣傳投資政策,鼓勵澳大利亞公司到中國投資,尤其是通過微觀政策的激勵以及地方優惠措施引導澳大利亞公司投資到中國的農業、環保等較為薄弱的領域。其次,中國政府應該通過融資、保險等優惠政策,鼓勵中國公司投資到澳大利亞礦產、房地產等之外的產業,改變投資結構嚴重失衡的現象。同時,中澳雙方政府要積極推進和監督中澳自貿協定中各自承諾的實施,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建立平等互利的交流機制,及時協調和解決雙邊投資中出現的爭端,落實先行磋商制度、公共福利政策措施排除仲裁製度、建立仲裁員名單制度以及合並仲裁製度等四種國家爭端解決制度的實施。最後,雙方政府在中澳自貿區建設中,應不斷提高中澳之間的投資自由化水平,彼此給予對方更具開放導向和透明度的投資環境,推動中澳雙邊投資規模的擴大與結構的優化。
⑵ 中國向澳大利亞出口什麼
中國向澳大利做侍薯亞出口玩具,日用品和服裝類。玩具madeinchina的幾率高達95%,純者日用品和服裝都在85%以上。中國出口澳大利亞的第一大類產品是HS27101923柴油,不含生物柴油,2021年03月出口額為16841萬美元。第二大類產品是HS84713090其他重量不超過10千克的攜帶型自動數據處理設備,2021年03月出口額為15462萬美元。第三大類產品是HS85171210手持(包括車載)式無線電話機,2021年03月出口額為9295萬美元。第四大類產品是HS31054000磷酸二氫銨及其談戚與磷酸氫二銨的混合物,2021年03月出口額為4748萬美元。
⑶ 中國向澳大利亞進口有哪些商品
根據我海關統計,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203.9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50.3%,是建交時的230多倍。其中我對澳出口88.4億美元,同比增長41%;我從澳進口115.5億美元,同比增長58.2%。2005年1-10月,中澳雙邊貿易額221.1億美元,同比增長36.1%。其中,我從澳進口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41.9%;我對澳出口額89.5億美元,同比增長28.3%。 (2005-12-26 13:03:00)
我對澳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品、鞋、箱包、玩具、運動用品、傢具等。從澳進口的主要商品有鐵礦石、氧化鋁、羊毛、原油、煤、鋁、錳礦石、小麥、大麥、棉花、銅礦石、奶牛等。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夥伴。2004年,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
⑷ 2022年九月份中國從澳洲主要進口哪些產品
煉乳、天然氣。在我國外貿部發布的公告中可以了解到,在2022年九月份,我國主要從澳洲進口煉乳和天然氣兩種物資產品。澳洲是指澳大利如滲差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渣皮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喊灶領土組成。
⑸ 中國進口的糧食有哪些
在中國,糧食按品種來分包括穀物、大豆、薯類三種。其中,穀物主要包括稻穀、小麥、玉米三類。而穀物中的稻穀、小麥,又被稱為「口糧」。以2021年為例,中國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占糧食總產量(68285萬噸)的24.1%。這意味著,中國糧食對外依存度為19.4%。
我國進口糧食的4個主要國家
1、美國
美國有937萬平方公里土地,世界第四。美國中部地區,有廣袤的中央大平原,非常適合種植莊稼。美國的耕地面積多達157.7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美國通過大規模地機械化的種植,每年的糧食產量高達4.4億噸。
美國只有3.3億人口,人均糧食產量1346公斤,自身吃不完,所以美國是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國。我國主爛隱絕要向美國進口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
2、加拿大
加拿大國土面積為998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加拿大國土面積廣闊,但是靠近北極地區,很多地方不適合種植莊稼。加拿大的耕地面積為38.6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七。加拿大的耕地主飢姿要集中在較為溫暖的南部地區。
2021年,加拿大的糧食產量為5702萬噸。加拿大隻有3813萬人口,自身吃不完,所以也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我國向加拿大進口大豆、小麥等糧食。
3、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為769萬平方公里,世界第六。澳大利亞的耕地面積只有30.9萬平方千米,僅占國土面積的4%,位居世界第十,但是澳大利亞的草原和森林面積十分廣袤。
2021年,澳大利亞的糧食產量為5004.9萬噸,位居世界第十二。澳大利亞人口只有2569萬,自攜圓身吃不完,所以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我國主要向澳大利亞進口小麥等農產品。
4、巴西
巴西的國土面積為851.49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巴西有全球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所以巴西的耕地面積比較多,有55.7萬平方千米耕地,世界第五。2020年,巴西的糧食產量為2.21億噸。
2021年,巴西遭遇了嚴重的乾旱,糧食產量降至1.19億噸。巴西有2.1億人口。巴西的糧食能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向世界大量出口。我國主要向巴西進口大豆等糧食。
回答於 2022-10-10
⑹ 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哪些商品
澳大利亞新近擬訂了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種類。
1.服裝紡織品
服裝:男裝、女裝、牛仔服、童裝
棉織品:毛巾、床上用品、絨衣、絨褲
針織品:襯衫、褲子、床單、床罩、鉤編服裝
紡織品:全棉坯布、帆布、絲綢、化學纖維
2.輕工製品
塑料製品:塑料浴簾、塑料桌布
家庭日用品:傢具、傘具、餐具、瓷器、燈具、電池、童車、玩具 箱包:手提箱、公文箱、學生書包
電器製品:無繩電話、計算機、文具、電動滑板車
3.化工產品
蛋白類物質、肥料、其他化學產品
染料、顏料、油墨、無機化學品、有機化學品
塑料、橡膠、塑料製品、橡膠製品(防滑墊)
4.五金製品
不銹鋼廚具、鑄鐵掛鎖、抽屜鎖、黑色瑪鋼管件、鍍鋅瑪鋼管件、絲網、小五金工具
5.礦產製品
石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
6.機械設備
普通機械:閥門、鍋爐、動力機械、金屬加工機械、軸承
專用機械設備:皮革機械、農業、食品機械、木工機械、棉花加工機械
其他專用機械設備:橡膠、塑料機械、冶金礦山設備、造紙、印刷機械
醫療器械:醫用紗布、棉花、一次性注射器、輸液裝置、醫院一次性用品、中葯材腕式血壓計、電動輪椅
7.土畜產品
乾果製品、脫水蔬菜、蜂蜜製品、茶葉、香精香料、茶葉、飼料、農產品、食品、罐頭、肉製品、動物食品
8.工藝品
珠寶貴金屬、首飾、金銀器、珍珠、寶石、編織品 雕刻材料、其他工藝品、人造花、人發製品、頭飾、藝術及收藏品 玻璃及製品、陶瓷及製品、地毯、塑料毯、絲帶
⑺ 中國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什麼
中國主要從澳洲進口什麼呢?
一、鐵礦石
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數量分空源別為7.13億噸、6.94億噸。目前在我國鐵礦石的進口比例,澳大利亞佔比高達67%。為什麼我國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如此多的鐵礦石呢?
鐵礦石資源對於鋼鐵行業來說是其保障和原材料來漏虧御源,而鋼鐵行業對於國家工業來說則是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鋼鐵產品應用於機械、汽車、船舶、輕工、建築、油氣等產業,以上產業對於鋼鐵的消耗佔了鋼鐵產量的大部分,同時這些產業也是國家工業中骨幹產業。
因此鋼鐵工業的發展水平也被視為國家工業化水平的一個標志,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從全球鐵礦石的分布來看,具有資源分布明顯不均衡的特點。
為何這么說呢?
以2017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數據為例,全世界目前所擁有的鐵礦石儲藏量為1700億噸,而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中國的儲量分別為500億噸、250億噸、230億噸、210億噸,佔比分別為29%、15%、14%、12%。既然中國鐵礦石產量這么豐富,為何還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呢?
事實上,中國國內鐵礦石資源由於其大型、超大型礦床少,分布廣泛,貧礦多、富礦少,伴生組分復雜等特點,使得其開發難度較大,開發成本高。同時中國還是個人口大國,經濟高速騰飛的發展中國家,這也就意味著國內自身鐵礦石每年供應量是遠不足以滿足自身經濟發展需求。
因此中國每年鐵礦石資源很大程度上都依賴國際市場進口,對外依存度逐年增加,以上原因也使中國鐵礦石資源供需矛盾逐漸突出。結合其他發達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的相關經驗,估計中國往後對於鐵礦石的需求還會逐漸增加。
與中國對國際鐵礦資源市場高度依賴相反,雖然中國在鐵礦資源進口量和消耗量上佔了世界主導地位,但中國在國際鐵礦石定價權上的話語權卻很少。一旦鐵礦石價格上漲的話,必定會沖擊國內的鋼鐵行業。
二、天然氣
天然氣一直被認為是廣泛的清潔能源,佔到當前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1/4。進入到本世紀以後,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迅速增長。2018年,我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
澳大利亞目前擁有著豐富的天然氣,目前已探明儲量為11.1萬億立方米。近些年來,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天然氣數量迅速增長。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其天然氣進口量佔到我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0%。同時,南太平洋水道具有良好的運輸安全性,這也為中國擴大從澳大利亞天然氣進口奠定了基礎。
三、其他產品
除鐵礦石、天然氣外,目前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還有牛肉、紅酒、奶製品、海產品等等。以紅酒為例,目前澳大利亞紅酒產區多返岩達63個,主要集中分布在西澳州的西南部、南澳洲南部和維多利亞州。
這些地區也是葡萄種植集聚區,葡萄種植和釀造實行專業化分工和合作,利用企業間以及企業與各相關機構間的交互形成集群網路,並重視葡萄酒產業高效研發澳大利亞紅酒產業發展有一定基礎,在實行集群化發展戰略後,短短十幾年間由葡萄酒凈進口國變為出口大國。
同時,澳大利亞紅酒產業集群的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發全新的葡萄酒品種,這也提高了澳大利亞葡萄酒在國際社會上的知名度。澳大利亞在紅酒領域的產業集群,值得我國酒企所學習。
⑻ 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什麼類型的煤礦
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採的礦石一半以上用於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礦產品是煤和鐵礦石。
⑼ 與澳大利亞做進出口貿易的商品主要有哪些
澳大利亞資源豐富,人民富裕、消費力強,但人口較少,消費總量不算太大。所以,不妨進出口結合。我所知道的澳大利亞羊毛、棉花、鐵礦石、肉類都是大宗出口的、中國又都需要的商品。唯一的問題是,這些商品都是大宗商品,國內進口需要許可證。
我們正在做對澳大利亞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其特點是,單子小,利潤尚可,買家的信譽好。一般一個單子幾千美金,基本上空運。澳大利亞是比較典型的單一經濟,資源、農牧業及加工品大量出口,消費品基本進口。所以,服裝、紡織品、鞋類、玩具、工藝品、家電、IT產品等在澳大利亞都有銷路。
如果想從紡織服裝做起,聯系我。我們做對澳的小單有經驗。
⑽ 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的葡萄品種是什麼
1.常見的紅葡萄品激脊種,赤霞珠、西拉、美樂、黑皮諾、佳美,常見的白明仔滲葡萄品種霞多麗、長相思、雷司令、賽美容、麝香等均有大面積種植戚敏。
2.優質的品種無疑是西拉(Shiraz)、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霞多麗(Chardonnay),還有梅洛。
3.而西拉乃澳大利亞之魂。澳大利亞著名的紅酒品牌「軒奈葡萄酒」,旗下的很多干紅產品都是由Shiraz和Cabernet混合釀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