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洲淡水藍龍蝦和小龍蝦的區別有哪些
澳洲淡水龍蝦,原產於大洋洲澳洲北部的熱帶區域及北昆士蘭的河流中新幾內亞南部的溪流,外型類似海中的龍蝦,體色為亮藍、青綠或鐵青色,依不同水域的礦物質濃度而有顏色的差異,雄性成蝦的兩對大螯前端外側有一鮮紅的膜質斑塊,故又稱紅螯螯蝦。比同樣有名的克氏原螯蝦(美國螯蝦、小龍蝦)體型更大、適應力更強。
克氏原螯蝦,也就是俗稱的小龍蝦。原產墨西哥,後向北美擴散,大約在1930年前後,克氏原螯蝦又被引入中國。小龍蝦屬於外來物種,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但因為我國食用量巨大,這對阻止克氏原螯蝦的蔓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澳洲龍蝦的原產地是澳大利亞嗎
澳洲龍蝦的原產地是澳大利亞。主要產地是大洋洲。
澳洲龍蝦主要產地大洋洲具有六大特徵:
1,體大肥美,一般商品蝦澳洲龍蝦龍蝦仔體重100—200克,成蝦在750克以上。
2,生長快,產量高。
3,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滑脆、味道鮮美香甜,風味別具一格。
4,適應性強,能忍耐惡劣天氣環境,在水溫5℃—35℃之間,鹽度17-24度之間能正常生活。
5,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飼料,也吃人工配合飼料和腐殖質,且粗生易養。
6,經濟效益高。澳洲龍蝦不僅產量高,而且有極強的耐活力,便於長途運輸。鮮活大蝦在國內外市場上倍受消費者青睞。
(2)澳大利亞為什麼叫小龍蝦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晝伏夜出,白天藏匿洞中,僅顯露兩對觸角和頭部用以感觸洞外動向,夜間外出覓食。主要攝食小魚、蝦蟹類、小貝類、海膽、藤壺、多毛類、藻類等。龍蝦依靠步足爬行,不喜游泳,行動遲緩。觸角靈敏,遇敵時轉動第二觸角摩擦發音器發出吱吱聲響以驚嚇對方。
受驚時常屈腹彈跳,引體向後。喜廝斗,常以俯沖方式攻擊對方,有群棲習性,蝦群區域性明顯,常因季節水溫變化和索餌、生殖等因素發生遷移,通常夏季棲於淺水處,秋冬移向較深海區,繁殖時復又到淺海處。
3. 澳洲小龍蝦怎麼樣
紅螯螯蝦(REDCLAW),中國稱澳洲淡水小龍蝦(cheraxquadricarinatus),原產於澳大利亞,自然分布於北昆士蘭洲等地區的河流中。養殖自1985年得予發展,成為澳洲以至全世界蘊藏量最豐富的地區。該蝦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抗病力強,食性雜,耐低氧,耐高溫,肉質細嫩鮮美,最大的個體為600克(在澳洲被發現)。世界各國對其生態規律進行完整研究,並初步形成有系統的養殖模式。中國在近幾年也得到良好的發展,擴大了生產規模以供應市場。
特徵
紅螯螯蝦隸屬十足目,擬鰲蝦科,光殼蝦屬,整個蝦體由幾丁質甲殼覆蓋,外表光滑,由頭胸部和腹部共20節組成,體色褐綠,帶鮮紅色花紋,少部份呈天空籃色。胸足5對,觸須6條,尾部呈扇形,有5片。成年雄螯蝦螯足基部外側有一層鮮紅色的薄膜層,但雌蝦沒有,胸部有生殖器。
習性
紅螯螯蝦屬底棲類爬行動物,喜新水活水,喜群居,喜夜晚出來活動,大多傍晚和及黎明前索食,但白天投喂,該蝦也食飼料,常棲息在水體中較為隱蔽的地方,具逆水移動特性。該蝦氣溫適應性廣,生存溫度在3°--37°,最適生長溫度18°--32°,耐低氧,並可在各種劣質水體中生長。紅螯螯蝦不喜斗和自相殘殺,能忍受高密度環境。關於自相殘殺目前尚沒有正式的權威研究報道,但養殖實踐表明,當蝦體嚴重缺氧時,會互相鬥毆,飼料來源極度匱乏時,會自相殘食。
紅螯螯蝦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將發生多次脫皮,脫皮多在晚上及淺水區進行,過程大體上需時10--30分鍾,脫皮後,蝦體比原體寬大15%-- 35%。隨著蝦體的成長,脫皮的時間跨度越長。該蝦為廣譜雜吃性動物,動物性食物(魚肉及螺肉等)為主,植物性食物(綠色水生植物的根葉)為輔,在人工飼養中,投喂市售的配合飼料均可有好的生長。
優勢
澳洲淡水小龍蝦的人工養植,先天成就於它極好的生態特點:
A生長速度快,3--6cm的蝦苗養植4--5個月便可上市(上市規格為60--200g)。
B氣溫適應性廣,安全氣溫3°--37,最適生長溫度18°--32°,養殖時限長,中國南北均可養植。
C個體適中,可鮮活上市。蝦苗成活率更高(3--6cm)達90%,畝產量均在220--250kg。
D耐低氧(養殖可不設增氧機),能忍受各種劣質水體,耐運輸(可脫水長短途干運,本地及空運充氧運輸)。
E吃性雜,要求飼料蛋白質低,腸道細,食量少,飼料成本更低。
F抗病力強,至今沒發現重大疾病。
4. 澳洲淡水小龍蝦的簡介
澳洲淡水龍蝦學名紅螯蝦,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貴的淡水經濟蝦種之一。它原產於澳洲北部的熱帶地區,因粗壯威武酷似海中龍蝦,故稱為澳洲淡水龍蝦。20世紀,人們所吃的澳洲龍蝦必須從澳洲空運至香港再轉至內地,價格昂貴。因澳洲龍蝦富含低脂肪、高蛋白和人類必需的鈣及多種氨基酸,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地區陸續引進發展商業養殖。澳洲龍蝦個頭比海水龍蝦小得多,外殼帶有青色。養殖人員介紹,澳洲龍蝦長到75克左右就可食用,最大可長到250克,味道極為香、脆。它離水後至少還可成活5個小時,最長可達3天,有利於運輸。由於澳洲龍蝦產卵少,一隻蝦母一次只產大約100個卵,而且孵化率低,所以產量一直不高,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中國於1992年由湖北水產研究所引進,並首先在廣東和湖北兩省試養成功。1993年4月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引種試養成功。1994年後又逐步推廣到江蘇、湖南、北京等地。紅螫螫蝦其個體一般在50-100克,個別最大者達500~600克,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淡水蝦類。由於食性很廣,生長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歐洲、日本和中國受到市場上的歡迎。
5. 澳洲小青龍,養殖方法有哪些
「近期,我還在餐館吃到一份小龍蝦,塊頭非常大。」
「哪些?你有點兒基本常識怎麼樣,一轉眼就立冬了,小龍蝦很早開洞冬眠期了,你哪兒吃獲得。」
以上會話,在浙江淡水水產品研究室來看,都沒問題。他全新轉換的科研成果,便是讓大家在冬季吃上「小龍蝦」。
當日下午,錢報新聞記者隨權威專家回到省淡水所的科學研究產業基地,這里有水塘基本養殖的小青龍。
顧志敏說,小青龍是雜食的,它的口感有些像陽澄湖大閘蟹,養殖要在塘底栽種水草植物,他們喜歡,也需要相互配合投喂清理精飼料。和養殖四大家魚比,小青龍的養殖更為潔凈環境保護。
當場,省淡水的科研人員捕蝦幾大筐,用電子秤、尺標對每隻小青龍的身長、凈重一一精確測量,對基本水塘養殖的小青龍開展了塘前評測。
取樣測量表明,歷經192天養殖,紅螯螯蝦均值休重可以達到79.17±2.23g、均值身長128.40±6.75mm,各層面質量都遠超小龍蝦。
省淡水所飯堂的老師傅,當場烹飪了二種味道的小青龍,一份鹵煮,一份香辣,鮮蝦沒有腥味兒,蝦身肉厚緊實,口味都很非常好。
它的燒法和小龍蝦也相近,但是錢報新聞記者發覺,假如清煮的話,小青龍蝦身色調是桔紅的,要用超出100℃的高溫油爆,蝦身色調才會變為橙紅色。
顧志敏直言:因為前兩年小龍蝦價錢不景氣,農民養殖主動性低,小青龍的宣傳也碰到了短板。這么多年,小龍蝦消費火爆,也拉動了農民主動性,給小青龍的宣傳產生了機遇。
如今,取得成功馴化的澳洲小青龍2021年初次營銷推廣養殖,浙北、浙中一帶剛發售,江蘇省、上海市一帶也是有養殖,這蝦一斤五六隻,能夠從9月吃到11月。
秋冬季時節的蝦無霸來啦,你想吃什麼味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