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o小黃車一個月退出8個國家,你怎麼看
謝邀,小黃車不關管理有問題,公司高管和老闆理念就不行,他們走的是共享單車裡面最低端車,沒有吧車的本身提高,質量不行稍微一碰就變形,剛開始用的是密碼鎖,我就看到過很多小屁孩沒幾下就把密碼鎖破解了,他最初覺得成本低大批投放就盈利可觀,沒想到那麼多孩子分分鍾破解,在有的大城市大量投放,導致交通堵塞後來很多清理出去造成小黃車墓場,後來又換了兩次密碼鎖就這種成本就註定他走不下去,反觀哈啰,摩拜尤其哈啰一個鎖就決定了他的市場,騎著很舒服車自身的質量沒得說…畢竟是幾個大學生搞出來的很多東西操之過急太過於樂觀…
2. ofo為什麼退出澳大利亞
7月11日綜合訊 中國ofo小黃車的國際擴張行動再遇挫折!近日,ofo小黃車宣布,正在著手逐步關停在澳大利亞的業務。這距去年10月11日ofo小黃車官方宣布正式進軍澳大利亞不到1年時間。
「作為這一過程的一部分,ofo將開始從城市拆除自行車並將其整合到我們的倉庫中,」ofo的一位發言人說。
「這個決定並不是輕而易舉做出的,ofo澳大利亞分部將會負責任地採取行動,在最終確定結束運營之前解決任何懸而未決的問題。」
綜合澳洲媒體報道,ofo方面表示,退出澳大利大市場是公司作出的戰略性決定,將以國際視野聚焦優先市場。該公司將在未來的60天內,逐步結束公司在澳大利亞的運營,ofo共享單車將逐步從街道上移除,放置在倉庫中。
據了解,ofo已經不是第一家敗北澳大利亞的共享單車企業,2018 年早些時候,總部位於新加坡的 oBike 公司就宣布退出墨爾本市場(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甚至已經退出了大本營新加坡市場);幾乎和ofo同時,一家名叫 Reddy Go 的澳大利亞本土共享單車企業也宣布將退出市場,告知用戶公司正在重組「商業模式,並計劃向每個會員免費贈送兩輛自行車。
相關人士表示,共享單車使用率較低或是ofo退出該市場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今年5月的一項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單車共享率為全球最低。在悉尼地區,共享單車平均每日被使用0.3次,而在其他國家,這個數字通常為2-6次不等
3. 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被限制消費,昔日老總為何會落得如今的模樣
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創業失敗,剛開始不懂管理,後來跟合夥人鬧掰,一意孤行,他錯在了沒有管理經驗,公司內部情況沒有掌握好,如今,戴威連小黃車押金都退不出來,所以被限制消費。
戴威沒有注重小黃車保養
戴威剛開始沒有注重小黃車保養,小黃車都定位了,公司應該定期有員工修理不能騎的小黃車,由於沒有修車師傅,小黃車壞了丟在路邊或者公園,車子損失過大。皮簡他一心想著快點把小黃車發展起來,光想著投放片區,沒想過定期維修,這是創業失敗原因之一。
小黃車剛流行時候,很多人騎著都方便,後來,車子隨便顫旁擺放,公司也沒有定期找小黃車,沒有專業管理人員根本不行,服務對象是消費者,公司也要定期管理,戴維如今被限制消費,因為他創業失敗,押金都退不出來,一個小黃車老總如今落魄,相信以後他能卷土重來。
4. 哪個國家使用自行車最少
澳含賣大螞局利亞使用自行車最少。在澳大利亞很少使用自行車,例如共享單車品牌ofo就在進駐之後退出了澳大利悶老讓亞,澳大利亞的共享單車使用率太低。
5. ofo運營不到1年時間為何退出澳大利亞
報道稱,ofo將在接下來的60天內,結束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和悉尼的業務。期間,ofo將從當地移除自行車,並將其匯合到其倉庫中。
Ofo是最近一家離開澳大利亞的共享單車運營商。新加坡公司oBike已經於上個月透露,將離開墨爾本市場,其母公司也進入了清算階段。oBike於去年早於ofo數月進入澳大利亞當地市場。
去年中國的ofo以及澳大利亞Reddy Go都在澳大利亞當地上線了共享單車服務。時隔不到一年後,兩家公司均宣布退出澳大利亞。
「如果您不想等待重組過程並希望終止您的會員資格,我們很樂意為您和朋友提供免費自行車(共兩輛自行車),以對您的忠誠和支持表示感謝。」
此時距離新加坡共享單車公司OBikes退出墨爾本剛剛一個月。獨特的黃色共享單車在墨爾本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存在,地方議會擔心自行車被留在不適當的地方,或造成城市污染。
OBikes也退出了新加坡,客戶抱怨無法退回押金。
去年在澳大利亞上線時,ofo在悉尼投放了大約200輛自行車,在阿德萊德投放了100輛自行車。 而Reddy Go在上線時約有160輛自行車。
6. ofo去向不明,曾經輝煌的小黃車為何淪落至此
內部經營不善,高層管理出現問題,公司發展方向錯誤,再加上行業市場競爭,共享單車行業收益微薄不足以資金周轉。導致這樣一個一開始占據優勢的ofo公司逐漸走向沒落。ofo公司目前欠款已達到2.5億,數百萬用戶押金難退,創始人戴威被限制高額度消費35次。一代輝煌的小黃車就此沒落,曾經保證就算是跪著也要走下去的戴總也沒能讓他的每一個用戶享受到應有的服務。
其實戴威也算是夢想家,一開始的夢想很好,只是現實很殘酷,經受不住磨難再美好的願望也會破滅。從始至終不接受收購,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開辟一片新的天地。我們敬佩這種擁有強大魄力的企業家,但是ofo淪落至此是現實,未來ofo押金問題,欠款問題依然有待解決。
7. 欠債數十億,如今又被罵上熱搜,ofo小黃車為何黃了
前幾日,話題#ofo仍在自動續費#沖上熱搜,已經很久沒有動靜的ofo小黃車就這樣又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線。誰也沒想到,在「押金無法退回」成為用戶「罵不動」的事實後,ofo如今還能祭出自動扣錢的「神操作」。那麼,昔日的獨角獸企業如今被罵上熱搜,ofo小黃車為什麼黃了?
OFO再次被罵上熱搜,這下徹底「涼涼」
據北京晚報報道,幾天前,有消費者反映自己的微信賬戶突然被扣了52元錢,經過查詢發現竟然是ofo季卡在自動續費。為了搞清楚是怎麼回事,該消費者先是撥打了續費簡訊上留的電話,結果發現號碼是空號;她又試圖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聯系ofo方,但也都沒得到對方的回應。「現在的小黃車軟體上,根本找不到能夠解綁自動扣款的埠,而是完全變成了購塌轎衡物軟體。這押金還沒退呢,被強行轉到了購物賬戶,聯系電話也變成空號了,可自動續費功能他們卻沒取消,這種賺錢的方式是不是太過分了!」該消費者氣憤地說。
報道一出,「ofo仍在自動續費」的話題便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各大官媒也紛紛斥責ofo的做法 ,其中澎湃新聞更是發文稱ofo自遭遇危機後,不知給消費者挖了多少坑?先是ofo退押金不僅要排漫長的隊,而且退費需要提交仲裁,費用高達6100元,這明顯是摸透了用戶心理後開出的流氓條款。而且此次曝出的自動續費,更是過分。 ofo已退出共享單車市場,企業卻還在以共享單車服務的名義扣用戶的錢。這和搶錢有什麼區別?ofo哪來的勇氣? 隨著各大官媒的表態,各界的指責鋪天蓋地而來。那麼,昔日令所有互聯網從業者都為之狂歡的獨角獸,ofo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當下的這種危機情況下,ofo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被千萬用戶要求退還押金,「翻身」機會渺茫
在共享單車行業百花齊放的時期,ofo、摩拜、小藍單車在資本界的融資可謂是戰果累累。可發生摩拜被美團收購的局面後,ofo開始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此時,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燒錢熱也停滯下來,ofo的聲量以及投放數量開始減少,隨後OFO「退押難」的問題被放大後,直接成為把ofo推向深淵的導火索。早在2017年5月,《證券日報》就已經報道過ofo小黃車存在押金退還未成功到賬的問題。但因為當時退押金的人不多,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到了後來,伴隨著ofo公眾號接起了廣告、向P2P導流等明顯的商業化行為開始,大家紛紛猜測ofo遭遇了系列危機。
緊接著在當年6月,ofo小黃車將押金數額從99元提升至199元,老用戶不需要多交押金,但退押金後下次再用需交押金199元。這一行為,徹底導致消費者對ofo的未來失去了信心,「退押潮」還是不可避免地到來。為了緩解在資本圈遇冷的危機,ofo還是在這個時候採取了挪用用戶押金的方式來緩解危機,其實挪用押金在行業內本來也算是潛規則,但這一問題在媒體們的曝光下,徹底引發了大眾的恐慌。
不少用戶選擇將退押金難的問題告知媒體,媒體的密集報道反之又加劇了用戶的恐慌心理。輿論一發酵,用戶就去退押金,用戶越是退押金,輿論就更猛烈,就這樣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來看,退押潮的到來似乎是壓倒ofo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如今,ofoAPP上排隊退押金的人數已超過1600萬,日均退押金人數約3500人,以每人99元或199元押金計算帆升,待退押金規模為15.84億元~31.84億元。假設退款速度不變,最長的用戶要等待超過12年。不少投訴人表示:團做「已經越來越不抱希望了。」
欠債高達40多億,不願做資本棋子的ofo終被遺棄
如果說退不了用戶的押金是壓垮ofo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沒有處理好與資本之間的關系則是ofo走向敗局的深層原因,這也是導致其負債累累的原因所在。 在ofo發生系列風波以後,其債額高達40多億,幾乎把股東、供應商、用戶的錢都欠了一遍。 其中,阿里系是ofo最大的債主——ofo創始人戴威先後兩次將公司共享單車作為質押物,換取阿里共計17.7億元借款。後來,螞蟻金服再次借給ofo5億元。去年,ofo聲稱17.7億的債款已還清,但欠螞蟻金服的5億元是否還清卻言辭模糊。
其次,除了股東,ofo在自行車廠商、物流公司、配件公司的債額也超過了3億元。但這筆錢不管這些ofo供應商們如何「追債」,恐怕是要不回來了。因為目前,ofo名下已經沒有可以被執行的財產。上文提及ofo欠這么多錢的原因在於沒有處理好和資本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講,是因為ofo的管理團隊對於共享單車的 社會 價值和商業價值都抱有極大期待,所以不甘心成為資本的棋子。
ofo想要憑借自身的實力引領一個產業的發展,並不想整個項目被資本控在手裡。但是對投資人和資本機構來說,ofo只是一個幫助其賺錢的介質,ofo既沒有足夠的底氣讓投資人聽從管理團隊的,也沒有通過盈利強勢證明自己的實力,這就讓投資人不可能繼續容忍一個由投資人捧起來的項目反過來挑戰投資人自己的想法。就是在這種不服管的過程中,敢接盤ofo的機構更少了。從純商業模式和商業表現來看,不願意做資本棋子的ofo最終被資本當成了棄子。
小 結
總的來說,至於ofo是否還能翻身,答案已經很清晰了。縱觀ofo的成長史,從最初被資本追逐的「肥肉」變成如今的一塊「雞肋」,ofo似乎很難再有別的出路。對整個行業來說,也許共享單車註定就不適合單個企業發展,市場也根本就不會有純粹的共享單車企業可以發展成為下一個滴滴。這是ofo血淋淋的教訓。
8. ofo退出澳大利亞是什麼情況
ofo公司在聲明中稱,公司做出了「戰略性決定,以國際視野聚焦優先市場。」昆士蘭科技大學今年5月的一項研究稱,澳大利亞單車共享率為全球最低。
在悉尼地區,共享單車平悄皮均每日被使用0.3次,而其他國家共享單車每日平均使用次數則從2到6次不差掘等。
報道稱,ofo將在接下來的60天內,結束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和悉尼的業務。期間,ofo將從當地移除自行車,並將其匯合到其倉庫中。
Ofo是最近一家離開澳大利亞的共享單車運營商。新加坡公司oBike已經於上個月透露,將離開墨爾本市場,其母公司也進入了清算階段虛運核。oBike於去年早於ofo數月進入澳大利亞當地市場。
9. OFO小黃車盛極一時,為什麼會破產
OFO小黃車盛極一時,為什麼會破產是因為惡性競爭,長期以來,ofo與moby之間燒錢補貼的行為,瘋狂搶占市場,是ofo與moby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企業要想長期持續經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盈利。即使不在現階段,也能立竿見影的盈利,但必須有可預見的盈利前景。然而,自共享單車產業出現以來,兩位寡頭為了搶占市場,一直在瘋狂地補貼價格,根本沒有考慮利潤問題,這為當前的資金鏈斷裂埋下了伏筆。
其長期的燒錢行為,已經灼傷了投資者的熱情。投資者投資企業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企業卻一直在無限期地燒錢,以求市場佔有率意義不大,這是投資者永遠不願看到的。ofo自己的產品缺陷,ofo作為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的第一家公司,其產品設計輕巧,色彩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