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亞卡卡圖岩畫的主要分布情況是怎樣的
卡卡圖岩畫主要分布在兩個岩畫點:一是馬蘭根格岩畫點,各種動物和奇異的生物圖像神奇而詭譎,岩畫點附近有一個岩洞,裡面有人的骷髏與動物的骨骼,可能與岩畫有關。二是尤萬加耶岩畫點,在高達150米、長50米的垂直峭壁上畫滿了人、精靈、大袋鼠、鶴以及無數的魚,它們在樹叢中栩栩如生,活蹦亂跳著。
2. 澳大利亞岩畫有哪些奇特之處
澳大利亞西北部和中部有一些奇特的岩畫:有的人身上穿著寬大、舒適的宇宙服,頭上戴著頭盔,腦後像釋迦牟尼像那樣閃著光芒。有的「宇航服」上居然有明顯的拉鏈、身體下部有尾飾,頭戴圓盔,頭盔上還有觀察孔,頂部有幾根天線,整個身體外面還有一個橢圓形的防護罩。阿茲洛克地區土著人描繪的「光的兒子」之神,他舉起雙手,呈和解姿勢,自天而降,將自己的形象刻畫於岩壁之上,然後又返回天空。因此,先民們把這樣不可思議的人物視為神聖,保存至今。
一家專門探討不明飛行物的網站「UFO區」聲稱,澳大利亞中部烏盧魯國家公園中那些古老的岩石繪畫描繪的其實是外星人光臨地球的故事,這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證據。該網站聲稱:「在遙遠的過去,一個大型紅蛋難以安全到達地面,最終墜毀。從蛋里走出幾個白皮膚的人,後面跟著他們的孩子。」由於無法適應地球大氣,成年人一個個死去。而孩子們卻活了下來。後來,他們在岩石上畫上父母的畫像,以紀念離開人世的親人。難道烏盧魯公園里的岩畫果真是外星人的傑作?澳大利亞公園管理部門女
發言人瑪麗·斯坦頓表示,烏盧魯國家公園不會對這種荒誕的故事作出評論。
英國著名不明飛行物專家尼克·雷德費恩對烏盧魯岩畫是不是外星人所為這個問題並未直接回答,但他表示:很多令人感興趣的故事就源自古代史,由此我認為,UFO現象很久以來便存在。
據記載,公元前329年,正當亞歷山大大帝穿越印度河,欲大舉入侵印度的時候,他在天空中看到了「若隱若現的銀色盾狀物」,不斷在他們的頭頂飛來飛去。很多人認為,UFO僅僅是現代現象,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古文化都擁有關於陌生人和不同尋常的物體從天而降的傳說。」
事實上,一些土著文化專家並不認同「外星人說」,這些繪畫更有可能是古老的土著人神話的展現,而且這樣的岩畫非烏盧魯公園所獨有,在澳大利亞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代表了很多不同的文化。
澳大利亞岩畫
3. 澳大利亞德拉米爾「雷電兄弟」岩畫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德拉米爾附近,有一幅反映神話故事中的「閃電兄弟像」岩畫,岩畫繪在一塊高達15米的大岩石上。畫面表現的是兩個男人,最高的可達3米,兩個人的頭頂部都一根天線般的畝嫌粗豎線,還有如同陽光四射一樣的線條排列。他們的身體部分也是由一些豎線構成,每人都顯露出和腿一樣粗的生殖器,末端塗著衫耐攜紅色。
雷電兄弟澳大利亞德或伏拉米爾岩畫
4.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岩畫風格有哪些變遷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岩畫不僅數量極大,而且岩畫風格歷經變遷,這里有古老的「米米風格」的岩畫、「X光線風格」的岩畫,還有「汪其納」岩畫,反映出不同風格類型的岩畫在這一區域的長期聚集,說明這一地區岩畫製作時期的漫長悠久。18世紀末,考古學家們在澳大利亞發現舊石器時代藝術遺址的同時,發現了大量的岩畫遺址,大致與此同時,「米米風格」岩畫也開始進入研究者的視野。1912年,研究者在阿納姆高地一帶收集到了一種特殊風格的樹皮畫,後來人們發現這種風格的繪畫不僅限於樹皮畫,在岩畫中也同樣有很多的表現,學者將這種特殊風格命名為「X光線風格」。20世紀中期,澳大利亞與美國聯合探險隊在澳大利亞北部的奧恩庇里等發現巨大的岩畫遺址,岩畫內容包括動物、魚類,特別是海魚和蛇的圖形很有特色,它們都是用這種「X光線風格」繪制的。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考察與研究,岩畫學者們發現,「米米風格」、「X光線風格」以及「汪吉納風格」岩畫的流行區域相當廣闊,它們分布在廣闊的北部及西北部地區,甚至還擴散到澳大利亞的東部地區。從年代上看,「米米風格」應當是比較古老的一類,「X光線風格」岩畫常常會疊壓在「米米風格」之上,而「汪吉納風格」的作品,往往因為反復塗繪而難以判斷年代。
5. 澳大利亞岩畫的分布
澳大利亞的岩畫藝術是多種多樣的,大部分是崖壁畫,實際上覆蓋了澳大利亞的整個地區。一般來說,自然主義的風格的岩畫主要集中在北部;戚祥帶而抽象符號風格的岩畫集中在從新南威爾士州海岸到西澳大利亞。而在澳大利亞的南部和中南部,抽象化和圖案化風格的岩畫是非常出色的,鑿刻著圓圈、螺旋、梳形、迷宮圖像和極其概略化的人物形象。幾何風格的作品,使人想起護身符上的裝飾。 北部的阿納姆高地岩畫和西北部的金伯利高原岩畫,是澳大利亞北部最重要的岩畫點。這里有古老的米米風格的岩畫,有汪其納岩畫,在這些地方有許多動物圖形的岩畫,諸如魚、龜和蛇,還表現為X光線風格。同時又和許多人物及形象描繪在一起,這些人物被表現成各種不同的姿勢和動作。其影響並波到澳大利亞的南部和西部。
畫面的中心是一隻鴯鶓,這是產於澳洲的一種體大而不會飛的鳥,它的旁邊畫了一個戴帽子和一個騎馬的人,這些都覆蓋在古老的作品上面。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德拉米爾附近,有一幅反映神話故事中的「閃電兄弟像」, 畫在一塊高達六十英尺的大岩石上. 畫面有兩個高3米的男子像, 每人都顯露出和腿一樣粗的生殖器, 末端塗著紅色, 可能是表示「下割」。
在一個名叫「岱頓婦人」的岩廈里,畫著婦女形象、陰形手印和其他人物。 汪其納岩畫,是一種神靈的形象,主要發現在澳大利亞西北地區。 「汪吉納」岩畫,往往畫在可以防避熱帶暴雨的懸崖下面;也有畫在巨石下面,石塊的形狀上寬下狹,很像一朵蘑菇,可以防止雨水的滴落,這也是繪畫「汪吉納」岩畫的理想的所在。偶然也發現在崖脊上或河谷里。但是,這些地方的岩畫往往是不容易發現的。
「汪吉納」被畫成人形,總是採取躺卧的姿勢,面部不畫嘴巴,只畫眼睛和鼻子;身體上通高蘆常是用白色直線畫的,手和腳僅僅只是示意而已,可是腳卻總要把腳掌畫出來,猶如腳印。 在「汪吉納」崖壁畫的上面,作為陪襯,通常還畫了一些較小的「汪吉納」,以幾個小小的頭形來表現。據說這些是大「汪吉納」的孩子們。與此同時還有許多食用的植物和動物,如袋鼠、魚、鳥等等,表示這些動物是和「汪吉納」一起生長著的。此外,還有一些不明確的長形的圖案也在畫中出現宴和,當地土著民族認 為是蜂蜜,這種表種手法是純屬象徵性質的。蜂蜜被認為是神聖的食物,塗在禮儀用的的聖杖上,以求神靈的保佑,幫助他們以獲得更多的蜂蜜。所以岩畫中出現這種聖杖的長形圖案,事實上也就是表現蜂蜜。
事實上你有機會被當地的土著帶領著去參觀這些岩畫,即使是土著首領他們自己,也不能對於這些岩畫作出合理的解釋,老人們可以解釋得多些,而他們中的年輕人卻不怎麼感到興趣,甚至於不屑一顧。 在澳大利亞中部和西北部一樣,這種汪吉納崖壁畫都有神物的意義,這可能要聯系著遠古的神話,它們既可以轉變成神話中偉大人物的生命力,也能在宗教儀式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包含著土著民族的精神、生殖力,以及圖騰崇拜等等。 「X光線風格」這個術語,曾被人們在論述南美印第安人岩畫時使用過。在澳大利亞北部的阿納姆高地, 這種被稱作X光線風格的岩畫, 有動物也有人物. 它的特點是: 所畫的形象有點像X光線的透視圖. 游魚、走獸、飛鳥和爬蟲, 除了畫出外部形象之外, 還畫出了骨骼、心肺和腸胃等內臟;也有一些人像, 畫出了五臟, 意圖在於表現那些正在舞蹈、狩獵或戰斗的人們的內在精神狀態.
有的學者認為,「X光線風格」崖壁畫所表現的是那些被祖先神靈所獵獲 並食用的動物;又有的認為對「X光線風格」岩畫,到目前還無法清楚地解釋它的含義。而另一位學者則堅持,「X光線風格」藝術是有它明確的含義,它與狩獵儀禮有關,是為了修復死去的動物的生命,說是澳大利亞土著民族認為被殺死的動物可以因修補其某些致命的部分(如骨骼和心臟)而復活。這似乎是薩滿教的觀點,也只能說是一種推測,因為目前並未得到「X光線風格」崖壁畫的中心地區-阿納姆高地與薩滿教有什麼關系的證據。 X光型的婦女,有著扇形的頭飾和流著乳汁的奶頭,上部兩條X光型的游魚,這是一幅大畫的局部。裝飾性的「X光線風格」崖壁畫,看起來畫家已經喪失了對於內部器官解剖細節的興趣,而在對象的身體上描繪了純粹裝飾的紋樣。 近來澳大利亞岩畫研究中最會引起爭論的,是發現於西部沙漠克勒萊德山的岩刻「微笑的人面」。克勒萊德山是瓦特遜山脈的延伸部分,主峰名叫冬山。在那裡看起來無止境的沙丘像海洋一樣,一直延伸到一個沉沒下去的峽谷,和被稱作托姆斯的水庫的岩洞。
有人宣稱這是澳大利亞史前最重要的岩畫點之一。16個人面像,各有1~2米闊。他們認為這不僅在澳大利亞岩畫中是無雙的,即使在歐洲、北美、南非和別的大陸也是如此。經過許多刊物的發表和各種意見的討論,人們接受以了「微笑的人面」這個提法。這些以溝槽雕刻成的形象,代表著一種優秀的卻已被遺忘的文化,體現著一種神秘主義的吸引力。 但是「微笑的人面」這種提法其實並不確切,因為雖然有的人面流露著一種高興的情緒,但有的又表達出一種憂傷的感情。
所有這些人面像普遍的面貌,是一對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圓圈和圓點,或則同心圓,用以表現人面的眼睛。這種畫法也經常在沙漠地帶的澳洲土著民族藝術中出現。或許這是一種符號,一般成對地出現,但也有多種多樣的結合和構造。解釋這種符號的說法也很多:從怪物到祖先和古代的英雄,甚至可能包含一個完整的故事。
岩畫在這個地區是非常圖形化的。初看似乎很神秘,但當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解釋的時候,作品就合乎邏輯了。這些人面像的構圖是代表一種特別早期岩畫傳統,或許可以稱之為「古老的人面像傳統」。相同的風格在西部澳大利亞其它地區也有發現。
6. 澳大利亞阿納姆高地岩畫的特點是什麼
阿納姆高地岩畫位於澳大利亞北部,擁有1000餘處遺址,據人類學家們考察,這里的岩畫激談碧非常古老,其年代可能與歐洲舊石器晚期洞穴岩畫同期,或者更古老。與歐洲舊石器晚期洞窟岩畫不同的是這里的岩畫傳統一直在延續著,它擁有世界上最源遠流長的岩畫傳統,復雜的構圖、難以解釋的思維方式以及最為原始的宗教信仰。
澳大利亞東北角的侍陪約克角半島岩畫因「昆肯畫廊」的洞窟岩畫而著名,這裡面有數百幅描繪著英雄明舉和神靈的岩畫。
7. 為什麼說澳大利亞的岩畫藝術是世界上最豐富、最龐大的岩畫藝術的畫廊之一
當第一批移民到達大洋洲之後,岩畫的創作也就隨之開始,澳大利亞南部的庫納爾達洞窟深處,發現許多蜿蜒曲折的石壁刻紋和直線V字形凹痕,這些符號式的岩畫的年代可能已長達2萬多年。從18世紀末起,考古學家已發現澳大利亞有李基頌世界上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的藝術遺址;同時也發現許多岩畫遺跡。澳大利亞的岩畫藝術,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處。從西北部的金伯利高原,越過北部的阿納姆高地哪鄭一直到達約克角半島,在20世紀70年代,研究者們已認定,這里是世界上最豐富鋒顫、最龐大的岩畫藝術的畫廊之一。
8. 澳大利亞的岩畫起源及分布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岩畫的年代跨度極為漫長,一般認為,最早的岩畫發現於澳洲的南部地區,因為那裡是最早被開發的地區;但最精彩的岩畫卻集中在北方,那裡出現了最具澳洲特色的「汪吉納風格」的岩畫:「米米風格」以及「X光線風格」的岩畫群。
9. 通過對澳大利亞昆土蘭州岩畫的考古有哪些發現
考古學家們發現的一個岩畫遺址,畫面長30米,上面畫著生氣勃勃的半人半獸的古代動物形象,另外兩個岩畫遺址表現的是鯰科魚等巨型畫像。考古學家還在遺址中發現了距今6,000年前當地居民遺留下來的木炭等物。
昆士蘭州一塊奇特的岩石上,畫著有400幅單獨的個體孝謹岩畫,它總面積長33米、高3米,被人稱作「繪畫陳列館」。岩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袋鼠、蛇、禽類等,據考證,這些岩畫屬於不同的時期,其巧激基中最古老的岩畫的年代可早至12,000年以前。就在這塊岩石的根部,鉛跡考察者還發現了一些石制工具和礦物顏料赭石。
10. 「X光線風格」的岩畫的繪畫特點是什麼
袋鼠和人物(X光線風格)澳大利亞阿納旦顫兆姆高地崖壁畫「X光線風格」的岩畫,在分布上大多隻限於澳大利亞北部的阿納姆高地,洞指特別是其北部的奧恩庇里,向西延伸則到達金伯利高原。北澳大利亞的阿納模租姆高地岩畫里,「X光線風格」既用來表現動物,也用來表現人物。這種風格的繪畫特點是對所畫的形象進行特殊的處理,有點像X光線的透視圖,除了勾勒出它們外在輪廓,還要畫出它們的骨骼、心肺和腸胃等內臟。用這種方式表現的動物種類很多,如游魚、走獸、飛鳥和爬蟲等。
袋鼠和人物(X 光線風格)澳大利亞阿納姆高地崖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