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與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
你好,解析如下;
美國較重要的農產品有32種,其中種植作物22種,它們是玉米、小麥、燕麥。大麥、黑麥、高梁、大豆、土豆、白薯、大米、養麥、野麥、小米、乾草、蔬菜、水果、棉花、煙草、亞麻、花生、甜菜以及甘蔗,此外還有10種畜產品:肉牛、奶牛、馬、騾子和驢、豬、綿羊、山羊、蛋雞、肉難以及火雞。
在澳大利亞農業中,粗放與集約並存,勞動生產率很高。農業受國際市場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經營方式以家庭農場為主,但呈現向大農場化發展趨勢,如奶牛養殖農場自20世紀80年代的20000餘家減少到目前的9250家,數量減少,但規模增大;並且,農業經營由混合型向專業化發展,區域性的專業生產地帶明顯;農業由以畜牧業為主向畜牧業、種植業並舉發展。澳大利亞大田作物主要包括小麥、大麥、高粱、燕麥和水稻、甘蔗、棉花等農作物,屬於雨養農業,灌溉設施較少,作物單產的變幅較大。農場的平均規模為4000hm2左右,但差異很大。一般養牛農場和養羊農場面積較大,麥羊兼營農場次之,穀物農場和蔬菜農場較小。94%以上是家庭農場,其餘為公有或私營公司所有。澳大利亞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
澳大利亞各州農業資源條件、氣候條件等差異較大,在大的地貌格局和自然地理分異作用的制約下,澳大利亞依不同的氣溫、雨量、土壤等條件合理配置農業資源,農業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特色和專業化生產經營。如昆士蘭州沿岸的甘蔗帶、塔斯馬尼亞州的蘋果區、東南部的小麥帶,並出現綿羊南移,肉牛北遷,形成了具有各州優勢的特色農業。農牧業生產的合理布局,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實現了最大限度的資源回報。
從農業地域類型看,北方是肉牛、水果、棉花、甘蔗、蔬菜的生產基地。如昆士蘭州,甘蔗面積佔全澳90%,棉花佔50%,水果佔39%,肉牛養殖佔33%。東南沿海降雨相對較多,氣候溫和,是糧食、蔬菜、奶牛、羊、肉牛的主產地,如奶牛養殖,維多利亞州佔63.8%,新南威爾士州佔12.6%,昆士蘭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各佔7%,其他各州僅佔不足10%。中部內陸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主要是大草原低密度的粗放式牧業。
希望對你有幫助!給個好評吧,謝謝你了!
『貳』 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是
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是都實現了地域專業化;機械化水平高。
美國和澳大利亞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但出口的農產品有所不同,美國是一個工業和農業都很發達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在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美國的乳畜帶和澳大利亞的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發展的共同 有利條件是城市、人口分布密集、消費市場廣闊。
(2)澳大利亞和美國農業發展遵循什麼原則擴展閱讀:
美國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分化,使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產帶,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等。早在1914年,美國農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種植專業化,這種格局保持至今。
這種區域分工使美國各個地區能充分地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通暢的水陸運輸網的建立更進一步促進了區域分工專業化生產,而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也有力地推動了附近地區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
『叄』 澳大利亞發展農業遵循什麼原則
試題答案:⑴小麥;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⑵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⑶有利條件:地勢平坦,熱量充足;不利條件:降水稀少。
『肆』 誰能介紹一下美國的農業政策啊
美國的農業政策
一、美國農業政策的歷史演變
美國聯邦(中央)政府的農業政策,是三個因素變動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一是土地、人口、和氣候等自然因素,其二是市場因素,其三是政治因素。美國自建國以來的農業政策發展,大抵可分作兩大階段。20世紀20年代以前,美國政府對農產品市場基本採取自由放任不幹預的政策,但通過對經濟基礎的投資,促進農業的發展。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直接干預農產品市場。
1.自由放任與農業促進
同所有其他國家一樣,美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從農業起步的。早期殖民地各州,無不以生產出口農產品和原材料為其經濟命脈。19世紀初葉,農產品佔美國出口價值總額的75%。在30年代,75%以上的煙草,80%以上的棉花出口國外。直到南北戰爭時,單棉花一項便佔美國出口額的一半以上 。
19世紀後半葉,隨著西部疆土的開拓,美國的可耕地增長了兩倍。農產品的價格,雖然在南北戰爭後一度急劇下跌,但此後的半個多世紀期間,相對於非農產品而言,仍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其主要成因有三。第一,來自歐洲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外國市場吸收了三分之一的新增農產品。新增小麥產量的近半數銷往海外。第二,美國國內城市和移民人口的增長,刺激對農產品的需求。第三,隨著工業化的展開,美國農業生產率增長幅度,遠遠低於製造業生產率的增長 。
從南北戰爭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政府對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波動漲落,採取了不幹預不介入的政策。但它並非全然消極無為,而是採取一系列投資政策,間接或直接地促進了美國農業的發展。首先,聯邦政府以及許多州政府對運河和鐵路的大力投資,大大地降低了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南北戰爭後美國農產品出口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運輸成本降低,而提升了美國農產品在歐洲市場上的競爭力。
從1862年起,聯邦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專門針對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1862年,林肯總統簽署了贈地晌埋睜大學法案(The Land-Grant College Act)和宅地法案。前一法案規定聯邦政府向各州無償贈送國有土地,各州必須利用所得土地及其收益建設以農學和工學為主科的大學。後一法案則規定,凡連續耕種國有地5年的農戶,只需繳納規定的證件費,即可獲得160英畝國有土地的所有權。同年,美國農業部成立。1987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在各州建立由聯邦政府出資建設運營的農業試驗站。在1862年之後的三十年裡,美國農業部的支出以年均13.2%的速度增長 。
美國聯邦政府自19世紀後半葉實施的一系列支農政策措施,不僅是美國領土擴張,人口增液兄加,工業化加速等社會經濟變化的結果,而且是其政治制度及政治勢力變動的產物。此處僅以贈地大學法案的通過為例說明 。此法案由來自佛蒙特州的眾議員莫利爾(Justin Morrill)提出。根據該提案,各州按其擁有的參議員和眾議員人數,從聯邦政府無償獲得國有土地(按每名眾議員或參議員分得30萬英畝土地計)。此項提案,得到地少人多的東部各州議員的強烈支持。但是,由於聯邦政府持有的"國有土地"幾乎完全坐落在西部,西部各州議員擔心,該提案一旦成為法律,可能使廣大的西部土地,被東宴歲部巨商用作投機。一位代表威斯康辛州的議員批評該提案"要把整個西部變成紐約的領地。西部議員還擔心,贈地大學法案可能有礙宅地法案和要求聯邦政府資助修建橫貫美國東西的大陸鐵路的鐵路法案的通過。這兩個法案,是西部開發的關鍵,為西部議員所力爭。
由於西部議員的反對,贈地大學法案一度擱淺,未能通過國會專門委員會一關。但它最終仍於1862年和宅地法案先後在國會通過。其中原委,蓋由美國的民主選舉制度決定。1862年是大選年。在國會中佔有多數的共和黨若爭取不到中西部的選票,則無勝選的可能。1860年共和黨於芝加哥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做出支持宅地法案和修建大陸鐵路的決議。隨著1862年大選的臨近,對於共和黨來說,推動宅地法的立法,成為其勝選的必需。
於是,共和黨領導階層在1862年5月在國會內推動宅地法的通過。西部議員則桃李相報,不再反對贈地大學法案。堪薩斯州參議員波默羅伊表示,東部議員既然已幾乎全都對宅地法案投了贊同票,而永遠不再染指那些土地,因此,東部各州應該獲得大學贈地。宅地法和贈地大學法於1862年同年通過,是代表東西部的議員們利益交換 (logrolling) 的結果。
2.財政補貼與直接干預
盡管有上述種種政府的支農措施,南北戰爭之後的美國農業發展,一直是在起伏不定的狀態中進行的。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期間,美國農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局面。在大戰的初期,美國農業的總純收入為36億美元。到1919年,達93億美元。但僅在兩年後,收入便陡降至37億美元。此後,在20年代,農業收入逐步升至61億美元,但到大蕭條的1932年再度跌至19億美元 。1932年,農業仍僱用四分之一的美國勞動力,但在已大大減少的國民收入中,農業僅佔7%左右。不少債台高築陷入貧困的農民鋌而走險。他們或截堵運往城市的糧食,或聚眾鬧事,暴力抗法,威脅執法者的人身安全等 。
導致農業危機的直接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按不變價格計算,1932年的小麥價格僅為1925年價格的四分之一 。10從1929年到1932年,棉花、小麥、稻米等農產品平均價格下降了一倍多。1929年,一蒲式爾玉米值80美分。1932年,只值32美分 。
救助農業是羅斯福新政的主要任務之一。羅斯福政府的農業政策的核心是通過政府幹預來控制農產品價格,以避免谷賤傷農。為達到此目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要者一是鼓勵農民撂荒部分耕地(休耕),政府予以貨幣補償。此措施意在減少農產品供給,以抬升農產品價格。二是政府貸款價格支持制度。具體做法是,任何農戶在穀物收獲之後,可將它們封存入倉。然後以穀物為抵押,向聯邦政府農業部管轄下商品信貸公司貸款。政府規定每一單位的穀物值多少貸款(貸款價格)。一筆商品信貸公司貸款的數額等於封存穀物的數量與貸款價格的乘積。如果穀物價格上升至大於貸款價格的水平,農戶可將它們出售,以現金償還貸款。如果價格未升至大於貸款價格的水平,農戶則可用抵押的穀物償還貸款。農戶自願參加政府的貸款價格支持體系。但凡參加此體系者,必須與政府簽訂休耕合同。換句話說,唯有與政府簽訂休耕合同者,方可享受政府貸款價格支持的待遇。
從30年代到60年代中葉,由商品信貸公司實施的農產品價格支持制度,一直是美國農業政策的中堅。政府貸款價格事實上成為農產品的"盆底"價格。它起到了支持農產品價格的作用。例如,從1948年到50年代末,除了51和52年因朝鮮戰爭,玉米的市場價格高於政府的貸款價格外,其餘各年或者兩者持平,或者後者高於前者。由於政府的保護價經常高於市場價,農民往往放棄其抵押給政府的穀物,不歸還貸款,以獲取保護價大於市場價的利益。這樣做的結果使美國政府持有大量農產品。1959年,商品信貸公司所持有的玉米,棉花和小麥分別占年產量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強 。為了消化商品信貸公司所持有的穀物,美國政府於1954年通過對外糧食援助法(PL-480)。至1960年,美國一半小麥的出口,是通過該項目進行的。從1961起,美國開始實施向貧窮階層提供免費食品的食品卷項目。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為了支持農產品價格。
從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政府放棄農產品價格支持的政策,取而代之直接向農戶發放現金補貼。其具體做法大體是,政府每年設定農產品目標價格,按市場價格小於目標價格的差額,向農戶支付現金補助。這樣做對美國最大的好處是增加了美農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而舊有的價格支持制度則有害於其國際競爭力。事實上,美國用現金補貼政策取代價格支持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應對來自歐洲共同體國家農產品出口能力擴張的壓力。美國政策的改變,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1971年,美國農產品貿易盈餘為19億美元,1981年則增至270億美元。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糧食市場價格除了在兩次石油危機期間 (1974 -1976,1978-1981)90年代中葉,一度高於美國政府的目標價格外,其餘大部分年份,均低於目標價格。兩者之間差額在80年代中葉達到高峰。為此,從1986年到1989年,美國政府對農民的現金支付均在100億美元之上。1987年的支付額接近170億美元 。
1996年,柯林頓總統簽署聯邦農業改進和改革法(又稱農業自由法),首次從法律上把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補貼同農產品價格脫鉤。該法案規定,在1996年到2002年7年期間,政府逐年向農民支付的現金補助,將固定不變,不再受農產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其總金額將從1996年的56億美元,降至2002年的40億美元。該法案預計,在7年期間,政府對農民的現金補貼總額為360億美元。這一計劃數額,大大低於1990年至1995年6年間政府對農民的實際現金補貼552億美元。這一法案當時被譽為美國政府自新政以來最重要的市場導向改革 。
然而,美國政府在1996年到2002年所實際支付的農業現金補貼,遠遠大於其1996年農業法計劃的360億美元。僅在1996年至2000年5年間,美國聯邦政府向農民支付了616億美元的現金。1999年和2000年的支付額均超過了200億美元。導致這一情況的直接原因是由美國國會通過、柯林頓總統簽署的一系列農業救濟緊急法案 。由國會通過布希總統簽署的2002年農業安全和農村投資法案,計劃在2002至2111十年間向農業提供1900億美元(年均190億美元)的巨額補貼。這個法案與1996年農業法案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又把政府對農業的補貼和支持同農產品價格變動掛起鉤來,把1996年的市場導向的改革法律一筆勾銷 。
美國政府自20世紀30年代新政以來對農業持續不斷的支持和補貼,是決定二戰後美國農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政府的農業政策保證農民有較高的穩定收入,從而使他們有信心投資農業新技術,如雜交品種,大型機械,和化肥農葯。農業政策獎勵高度專業化,資本密集的農業生產方式。因為這種方式能夠大幅度地增加農產品產量,而農戶生產的農產品越多,則其獲得的政府補貼也越多。例如,1997年,擁有1000英畝以上耕地的大農場,僅佔全美農場總數的9.2%,但卻佔有 66.1%的耕地,並獲得48.4%的政府補貼 。盡管美國有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發達資本主義市場,但美國農業能造就成為一個資本、技術密集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同美國政府的積極政策支持,是分不開的。
二、美國農業政策形成的原因分析
為什麼美國政府能夠持續不斷地向農業提供支持和補貼?按照新古典主義也即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觀點,政府幹預農業市場是有礙於經濟發展的。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里,唯一可能被用於糧食市場干預合法性辯護的理論是糧食市場的不完善性。同其他大多數商品相比,糧食的生產和消費受價格和收入因素的影響較低。用經濟學的話來說,糧食的價格收入彈性較低。從需求方面看,糧食恐怕是價格和收入彈性最低的商品。人們不會因糧食價格上漲而減少其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糧食消費,也不會因為收入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糧食消費。從供給方面看,糧食的低價格彈性是因為單個農戶無法預知市場對糧食的需求量,而在播種之後,單個農民難以根據市場行情變動調整當年的生產。因此,如果沒有政府的調控和干預,糧食的市場價格難免於大起大落。產量的些微變化,往往導致糧食價格的大幅度振盪,最終導致糧食市場在供不應求和供過於求之間來回振盪。農產品市場的完全市場化,不僅有損於農民的利益,而且有損於整個社會的利益 。
但是,糧食市場的不完善性,是一個規范性概念。它可以為美國政府的農業政策提供理論辯護,但並沒有解釋為什麼美國政府能夠持續不斷地向農業提供支持和補貼。唯有從政治的角度,方能解釋這個問題。具體而言,美國農民手中的選票,決定美國政府能夠持續不斷地向農業提供政策支持。毫無疑問,農民是美國農業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聯邦政府對農民的直接現金支付額,在農業總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在7%和66%之間。目前農民所有的土地市場價值的25%來自於政府的財政補貼 。因此,利用手中的選票,向國會議員和行政部門施加壓力, 保證農業政策支持的持續不斷,符合農民的利益。
然而,把美國的農業政策視為農民政治壓力的結果,必須解釋這樣一個問題:美國目前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只有200萬,不到美國人口的2%。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則,美國農民的政治影響力應當已被邊緣化,但事實上美國農民的政治能量大得很。為什麼?
對這個問題回答得最好的理論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勒做出的。在他於1971年發表的"經濟規制的理論"論文中,斯氏指出,政府經濟規制的立法的實質是以政府的權威方式,使財富在社會成員中的轉移。美國政府從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實施的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可以看作財富從消費者向農民的轉移,而此後的農民收入支持政策,則是財富從納稅人向農民的轉移。其次,立法者所追求的是連選連任,這意味著其立法行為著眼於尋求選民的政治支持。再次,利益集團為獲得對自己有利的立法,競相向立法者提供支持,施加壓力。
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下,國家的經濟政策一般偏向於那些能夠有效地向國會施加壓力的利益集團。斯氏認為,一個利益集團政治能量大小,不僅取決於它的規模的大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它的組織水平上的高低。一個利益集團的組織水平的高低,又取決於它在多大程度上克服集體行為中的"搭便車"現象 。如奧爾森(Mancur Olson)在其名著《集體行為的邏輯》中指出的,人口規模小的利益集團,相對於規模大的集團而言,其成員於集體行為有較深的利害關系,而且監督成本也比較低,從而比較容易克服"搭便車"問題,而具有較高的組織水平和較大的政治能量。
自新政以來的美國農民正屬於這種規模小,組織水平高,政治能量大的利益集團。首先,由於人口規模小,政府的農業支持政策,對每個農民來說,利害重大。例如,2000年美國農業的凈收入為464億美元,其中近半數(229億美元)來自於聯邦政府的直接現金支付 。換句話說,兩百萬農民人均從政府財政支持獲得的收入高達11450美元。這些財政補貼大部最終來自於聯邦稅收。美國的納稅人總數當在2億人以上。人均農業補貼負擔大概為100美元出頭。兩者於農業政策的利害關系,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農民的組織水平之高、之廣,政治影響力之大,一直為美政治經濟學者所公認。政治學家杜魯門於20世紀50年代指出,"顯然,一個象全美農業協會那樣覆蓋眾多農業州的團體,能比城市利益集團更容易地影響國會的決策。" 這一情況,至今未有本質的變化。今天,盡管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已不足美國人口的2%,但仍有10-15%的縣以農業為首要產業。若得不到農民的政治支持,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很可能在選舉中敗北 。
最後,美國農業利益集團的政治能量,還得益於美國國會利益交換的慣行。自60年代以來,代表農業利益的議員,往往同代表城市貧民利益的議員,和代表環保利益的議員,結成投票同盟。免費食品券項目事關不少來自城市選區的議員的票田。於是,代表農業利益的議員和代表城市貧民利益的議員,常常在立法過程中互相支持,共同得利。
『伍』 歐洲西部,美國,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的共同社會條件
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前提有:
一、天氣
歐洲西部大部處於北溫帶,冬季溫順,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較小。降水較多,季節分配平均。因為溫帶海洋性天氣暖和潮濕,西歐相宜多汁牧草生長,因此乳畜業發達。大多數地方發展混合農業,種植小麥的同時發展乳畜業,形成互補。
二、地形
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平原比例大,重要平原有波德平原、西歐平原,泥土肥饒,適合牧草和牲口生長。
三、水文特徵
1、河網密,水量大,長河少。(因大陸輪廓曲折和山嶺限制)
2、水流平穩(緩慢),水能儲藏量小。(因大陸內部地形平坦)
3、流量季節變化小,航運價值大,水運發達。
4、湖泊多分布於西北部和阿爾卑斯山脈的南北兩側.芬蘭有「千湖之國」之稱。
以上水文特徵也適合牧草和牲口生長。
(5)澳大利亞和美國農業發展遵循什麼原則擴展閱讀: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攜哪鎮。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法國和德國農業產值中,畜牧業比重也略高於種植業。荷辯粗蘭、丹麥等國事世界聞名的乳畜大國。其中丹麥的乳畜產品在緩純出口總額中佔30%以上,火腿、熏肉、臘腸、乳酪是主要出口產品。
歐洲西部從事畜牧業的農夫以飼養牛,羊等牲口為主,同時種植谷類作物及牧草,主要出產肉類,鮮奶及乳製品,羊毛等畜產品。這里勞動力短缺,農業出產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列如,乳畜業從牧草及飼料作物的耕種到擠奶工作,都採用現代化機械操縱。
『陸』 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體現了什麼樣的原則
澳大利亞中部是熱帶沙漠氣候,周圍的氣候主要有熱帶草原氣候和亞熱帶草原氣候.澳大利亞的農牧業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柒』 美國現代農業及澳大利亞畜牧業的有關資料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歷伍條件。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土地、草原和森林資源的擁有量均位於世腔爛脊界前列。美國畜牧業比較發達,主要有畜牧業管理法制化、畜牧業生產集約化、畜禽品種良種化、疫病防治規范化、飼草飼料配合科伍滲學化、生產服務社會化等特點。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大部分國土處於溫帶,氣候溫和濕潤,中部和沿海地區有豐富的水源,有利於優良品種牧草的生長。從社會環境來說,四面環海,交通方便,冷藏技術高(有利於貯存),市場廣闊。
『捌』 美國本土的農業分布體現了發展農業的什麼原則
①乳畜帶: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由於氣候溫涼,熱戚宏和量條件差,不適宜種植糧食農作物,但可以種植多汁牧草。東北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城市眾多,對乳畜產品的需求量大,是乳畜業的主要分布高盯地區。②小麥區、玉米帶:分布在美國中央大平原,發展商品穀物農業優越的自然條件:①這里地形平坦開闊,②土壤肥沃、深厚,③氣候溫和濕潤,降水豐富,④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從社會經濟方面看,這里:①地廣人稀,②交通便利,③機械化水平高;④農業技術先進,農業產量大,商品率高;⑤市場廣闊(進20世紀,世界人口猛增,世界農產品市場迅速擴大,糧價大幅度上漲,絕橋促進美國農業現代化。)③棉花帶:分布在美國的南部,這里緯度低,熱量條件好,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熱同期,土壤肥沃適宜棉花的生長。④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分布在美國西部山區,這里有許多高原、盆地,由於地形閉塞,氣候乾旱;在中央大平原的西部,由於位於西風的背風坡,又離東部的大洋較遠,降水較少。乾旱的氣候,使農業生產離不開灌溉;草場資源比較豐富,是美國主要的畜牧業區。
『玖』 澳大利亞是如何利用各地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發展的
1、澳大利亞中、西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因而中、西、北部地區氣候乾燥、草原廣布。因此澳大利亞在中、西、北部發展粗放牧羊帶和粗放牧牛帶。
2、澳大利亞東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其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東南和西南部地區水熱條件較為優越。因此澳大利亞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發展了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拾』 澳大利亞農業以什麼為主,混合農業農事安排
澳大利亞的農業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其人口密度較小,但農場規模較大,同時其機械化的程度較高、生產技術較先進,因此生產出來的主要農牧產品大部分都能用來出口,比如羊毛、牛肉、小麥。
一、澳大利亞農業以什麼為主
澳大利亞的農業主要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該產業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亞大盆地(大自流盆地)以及墨累-達令河附近,其生產的突出特點是機械化程度高。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其人口的密度較小,但農場的規模較大(以家庭農牧場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同時其機械化的程度較高,並且由於該國的生產技術比較先進,因此生產出來的主要農牧產品大部分都能用來出口,比如羊毛、牛肉、小麥等。
二、澳大利亞混合農業農事安排
1、農事安排:冬季為牧羊忙季、種麥閑季;5月份是當地農民比較忙碌的時間段。
2、分布情況:西南部和東南部的草原地區一般普遍採用同時種植小麥以及牧羊的方式來進行混合經營。
3、墨累-達令盆地中的小麥種植帶、牧羊帶的優點:農場已經成為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農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來安排農活;農民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決定是要多種植小麥還是要多牧羊;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以及對市場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