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猛禽為什麼放火

澳大利亞猛禽為什麼放火

發布時間:2023-05-23 07:25:36

1. 會傳火的鳥是什麼鳥

實際上,澳洲每年夏季都有野火季節,高溫乾燥的天氣使野火容易燃燒和蔓延。自然因素多數時候都是野火發生的禍首,像是乾燥的森林遭到雷擊。但有時候野火不一定是天災和人為,也可能是某些鳥類乾的——火鷹。

其實澳大利亞原住民都知道這幾種老鷹會放火,見過這些老鷹會帶著火種到其他地方點火。以前有研究學者認為這些老鷹被火嚇到從而產生的慌亂之舉,畢竟動物都怕火呀。但這現象在鳥類學家鮑伯.戈斯福德(Bob Gosford)眼中看來不是慌亂之舉,而是「蓄意放火」,是這些老鷹的一種聰明的捕食策略。

「火鷹」是什麼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火鷹竟然真的會「放火」!

「火鷹」不是特指一種鳥類,而是指澳大利亞三種常見的猛禽(雀鷹):黑鳶(Milvus migrans)、嘯栗鳶(Haliastur sphenurus )、褐隼(Falco berigora)。這三種猛禽屬於中型猛禽,體長為50-60厘米左右,翼展為120厘米,體重約600-900克。它們的捕食能力不算特別強,主要以兔子、小型哺乳動物、蜥蜴、魚、昆蟲、蟋蟀和一些鳥類為食。

2. 45000年前智人引燃的林火,把澳洲生態帶歪了,祖先背鍋,合理嗎

如果要給近期的澳洲一個關鍵詞的話,我想應該是「炎」,肆虐大地四個月的山火,讓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片凶險的土地。

森林火災並不少見,我國也經常會出現。但是彷彿澳洲的森林火災在新聞上出現的特別頻繁,這是真實存在的現象還是錯覺呢?

雖然現在還沒有更多的證據,不過我覺得這大概率不是巧合,45000年前的智人就像「蝴蝶效應」中的那隻蝴蝶,無意間的推動讓2020年的全球人民都感受到了巨大壓力,還真的有點微妙呢

3.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澳大利亞有原始的農業嗎

澳大利亞是有原始農業的,大家可以從以下內容了解澳大利亞的原始農業。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社會經濟,像其他人類原始社會所經歷的經濟形態一樣,也主要是狩獵業和採集業這兩大部類。大量資料說明,他們根本不知道農業和畜牧業。捕魚業也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重要經濟部門,所有這些都是他們處於原始社會的重要標志。

可供採集的植物性食物還有許多,如各種果實、草莓、硬殼果、顆粒、草籽、細根、嫩枝嫩葉、塊根、幼芽。此外還有各種昆蟲,如蜜蜂、蜜蟻……這一切構成了一套完整的食物系統,正是這個食物系統奠定了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的物質基礎之一。

4. 惡名昭著紐西蘭鸚鵡,展現驚人統計學智商!要演化出鳥人的節奏

紐西蘭食肉鸚鵡是一種厚顏無恥、臭名昭著的鳥類,它們攔路搶劫背包客,還可能從你的汽車上撕掉雨刮器,所以它們的名聲不佳,但奧克蘭大學比較心理學的博士生Amalia Bastos和他的同事研究表明,這種鳥類有一種非同尋常的統計能力!

黑猩猩在實驗室完成數字記憶游戲

所以在競爭中落敗了,但這並不是壞事,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大腦得以發展,最終發展出了人類,所以失之桑榆收之東隅,而倭黑猩猩臘絕仍然是倭黑猩猩,還在演化道路上繼續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人類在地球上的一天,別的物種就不會有任何機會,包括「鳥人」。

5. 伯勞是種什麼鳥它有哪些習性

伯勞俗稱胡不拉,從外形上看眼睛圓圓的、身材小小的,灰白色的羽毛並不出眾。要是不說它是伯勞,估計還以為是平常的小鳥,成年後體重約100克左右。從外表上來說,伯勞並不出眾。

雖然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千萬不要小看這位「小猛禽」。它的嘴尖有一個小鉤子,很像鷹嘴,爪子也和老鷹一樣,非常鋒利。堅硬的嘴巴能讓它直接啄死昆蟲或者蜥蜴,剛勁有力的爪子能幫它抓起比自己本體還大的老鼠和其它鳥類。

6. 澳大利亞都有什麼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 (Amphibian) 第一種呼吸空氣的陸生脊椎動物,由化石可以推斷,它們出現在三億六千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直接由魚類演化而來,這些動物的出現代表了從水生到陸生的過渡期。兩棲動物生命的初期有鰓,當成長為成蟲時逐漸演變為肺。兩棲動物「amphibian」的字源來自希臘文的「兩種amphi」和「生命bios」。這是因為兩棲類可以同時生活在陸上和水中。
在6千萬年前,地球南方的一塊土地脫離了大陸,形成了今天的澳洲。17世紀時,歐洲人發現了這個地方,把它叫做「澳大利亞」,意思就是「南方的陸地」。1770年,歐洲人在這個神秘的地方,見到了一種奇怪的有袋動物,他們問當地的土人:「這是什麼動物?」土人沒聽懂對方的話,就用當地語回答:「堪加魯。」意思就是「不知道」。於是西方人至今仍把這種動物叫做「不知道」。其實,這種動物就是「袋鼠」。今天,它已經成了澳洲的象徵。

澳洲紅袋鼠
在澳洲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有著美麗的原始森林,遼闊的草原和沙漠,那裡是袋鼠的王國,紅袋鼠是這個王國中最著名的成員。
紅袋鼠主要在沙漠和草原地帶活動。夏天,炎熱的高溫使袋鼠媽媽白天幾乎哪兒都不去。但是,她還得盡「母親」的責任,因為在她的肚袋裡,有剛生下來的小寶寶。小寶寶剛生下來時,全身光禿禿的,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爬到媽媽的肚袋裡。那裡有乳頭,是小袋鼠的溫床。小袋鼠要在媽媽的肚袋裡呆上整整8個月。
袋鼠有許多天敵,但由於它有一雙天生能跳的後腿,一跳就是5米高、3米遠,使它們能夠逃過天敵的追擊。
提起袋鼠的「飛毛腿」,還有個傳說呢!澳洲土人常常圍著火堆跳舞,袋鼠看到土人的舞姿,也立起後腿跟著跳了起來,慢慢地就練成了一身驚人的彈跳本領。
小袋鼠在媽媽的肚袋裡慢慢長大了,開始嘗試爬出袋子,尋找小草吃。但是,天敵不會放過它們,當天敵出現時,袋鼠媽媽就會趕緊叫孩子躲進袋子里,帶它們逃跑。
袋鼠遇到的災難還有許多。比如當地土人放火燒草原,然後來獵取驚慌的袋鼠;歐洲人來到澳洲後,到處建造牧場和公路,使袋鼠王國的領地越來越小,有的袋鼠還被汽車壓死。於是,19世紀時,就有人預言:袋鼠會在地球上滅絕。
不過,袋鼠有著奇妙的育兒能力和頑強的適應力,加上水源的豐富和草木的繁茂,它們仍在不斷地繁衍著。小袋鼠長大後,先是跳出媽媽的肚袋,然後它們會學著大袋鼠的樣子,跳來跳去。有的雄袋鼠甚至會伸出前腿,與另一隻雄袋鼠比賽「拳擊」,這是為了爭奪「王位」。一旦一方勝利,新一代袋鼠王就產生了。於是,袋鼠王國的新一代又開始主宰那美麗而神聖的領地。

位於南半球廣闊的澳大利亞,在這里棲息著的動物、草木中,有許多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珍稀品種,最多的便是袋鼠、樹袋熊等單孔類動物,這些情況都在地理學上說明從前這是一個單獨的島。
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是袋鼠,袋鼠也有很多種類,差不多有50種以上,其中有身長超過1米紅色的紅袋鼠;以及到處都看得到的灰袋鼠;還有棲息在樹上的小型樹袋熊等。
澳洲的樹袋熊非常可愛,它的名字是由土著語「想喝水」而來,實際上樹袋熊雖然不是一點兒不喝水,但它一天吃1千克尤加利樹葉,其中含大量水分,所以沒有喝水的必要,樹袋熊只生活在澳大利亞大陸東海岸,樹袋熊與袋鼠一樣腹部也有袋,在其中進行6個月的哺育,在袋中長大的小樹袋熊在媽媽腹上緊緊抱著再生活1年就獨立了。
袋熊是從樹袋熊中分類出來的種類,它的體型比樹袋熊還短粗,顯得很可笑。在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有普通袋熊,而在南澳大利亞和昆士蘭州內陸部生長著毛袋熊。

因為袋鼠繁殖力特強,澳政府每年都要有計劃地捕殺一批,皮做成皮箱等物品出售,肉做成各種佳餚食品。現在去澳國的人都喜歡買一兩樣袋鼠皮件做紀念,或到餐館吃頓紅燒袋鼠肉,其味道很是不錯,跟紅燒牛肉差不多。
澳大利亞最珍奇的動物要算鴨嘴獸了。它屬於當今世界極稀有的單孔動物,是介於爬蟲類與哺乳類中間的一種動物,與哺乳動物共同之處是用肺呼吸,且是熱血,可是它又以產卵繁殖,保留了一個爬蟲類動物特徵。它長得也很奇怪,既像獸又像鴨。英國動物學家剛見到標本時簡直不敢想像世界上還有這種奇特動物。鴨嘴獸像鴨,像獺,像蛇,又什麼都不像。這是澳大利亞獨存的動物,始終處於過渡階段,給動物進化提供了活的研究資料。
澳大利亞有500多種土生的禽鳥,其中以被命名為國鳥的鴯鶓體格最大。鴯鶓是鴕鳥的一種,屬於陸地飛禽,身高1.5米,體重約40多公斤,棕色羽毛,善於奔跑,時速可達70公里,是陸地禽鳥中著名的飛毛腿。經過訓練可以看門、騎玩。
澳大利亞的琴鳥招人喜愛。它像中國的孔雀一樣,渾身長滿了美麗的羽毛,高興時尾巴羽毛展開,向人展示它的美麗身姿,還會發出許多悅耳動聽的聲音。據說琴鳥可以發出40多個音節。

海豚是海洋中人類最好的朋友,他們親切,友好,溫馴,聰明,易受訓練,他們大多數都是成群結隊的在海中出現,喜歡把身體露出水面,以跳躍的方式在空中旋轉,來表現它們愉快的心情. 他們可愛的身姿在海洋與空中舞著,激起了一片片白色的浪花.此情此景, 不禁讓人嘆為觀止。更感受到心靈深處那份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與關愛.
在澳洲的Nelson Bay以海豚頻繁地出沒而聞名,遊客為了去觀賞可愛的海豚到這里來的, 從悉尼出發,大概二三個小時的路程即可到達Nelson Bay,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海豚為了歡迎您的到來而做各式各樣的精彩表演, 你甚至可以和海豚一起游泳,感受海洋那神奇的魔力. Nelson Bay位於悉尼的Port Stephens, 是著名的海豚港, 差不多150隻瓶鼻海豚在這里安家。可愛的小天使們每天聚集在這里,等候著來自各地的遊客,為人類起舞歡唱,成為這里的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在Nelson Bay也設了租船的主題旅遊,您可以坐船到海的中央去觀賞海豚,感受那天海合一,人類與動物和諧共存的神奇景象
澳洲鴯鶓

彩虹鳥:鸚鵡

鸚鵡雖不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但澳洲的鸚鵡品種和數量特別多,羽毛的花紋與色澤也多種多樣,紅、白、黃、橙、青、藍、紫俱全,每隻鸚鵡的身上都閃耀著綺麗的色彩。有的白頭藍背胸前緋紅;有的全身雪白滿頭嬌黃,雙腿墨黑;有的紫背黃胸綠翅腿圈黯黑;還有淡黃的、湛藍的顏色五彩繽紛,酷似雨後彩虹,澳大利亞人稱它為「彩虹鳥」。

說起海馬對華人來說還有印象,但說起澳大利亞動物海龍就比較陌生了,它們生長在海底的海草中,成年海龍大約有一尺長,不仔細看還當它們是浮在水裡的海草,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它們還真有些龍的形態。
海龍其實動物屬魚類,它的表皮披有一層盔甲似骨質。它的視力很好,以微小的小蝦及海蚤為生,由於它沒有牙齒,所以當它看到食物時是整個吸進它的小嘴裡的。
象所有魚類一樣,海龍也是生蛋繁殖,所不同的是海龍是由雄性海龍來完成懷孕過程的,母海龍將蛋生在雄海龍的尾部,然後就離開了;這些蛋在雄性海龍的尾部大約五個星期才孵化。
小海龍一經孵化,就能看,能游泳,而且必須自己尋找食物獨立生活,因為它的爸爸不擔負照看幼海龍的義務。小海龍要經過兩年的生長才能成年。
澳洲界的哺乳動物
澳洲界的哺乳動物只有少數幾個目有代表,最有代表性的哺乳動物是單孔目和有袋目。單孔目是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特產,共有三種,其中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產,針鼴(左上)為兩地共有,原鼴原來也產與澳大利亞,但現在只見於新幾內亞。有袋目並非起源於澳洲界,而可能是在岡瓦那大陸尚未分離的時候從南美經南極到達澳洲的,但是因為在澳洲缺少有胎盤類的競爭,有袋目在澳洲界得到最大的繁盛。有袋目包括一些人們最熟悉的澳洲動物,考拉、大袋鼠等幾乎成了澳洲的象徵。有袋目在史前時期的南美洲占據了食肉性動物和食蟲性動物的生態地位,而在澳洲則幾乎占據了哺乳動物的各個生態位,成為澳洲的主宰,並且進化出了與其它大陸的不同真獸類相對應的不同類型,從小型的食蟲類型直到大型的草食類型,現在也有人將有袋目進一步劃分成幾個不同的目。澳洲界的哺乳動物缺少體形巨大的成員,現存體形最大的肉食有袋類是袋獾(左),而最大的草食有袋類也是澳洲最大的陸生動物是大袋鼠。但是在史前時期動物的體型要大很多,肉食的袋獅體型和大型貓科動物相仿,而草食的雙門齒獸則大如犀牛。澳洲界原產的有胎盤類只有一些蝙蝠和嚙齒類,它們顯示出與東洋界的一些聯系。蝙蝠中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的成員均有分布,這些蝙蝠和東洋界的比較接近。嚙齒類中僅有鼠科,但種類比較多,是鼠科的分布中心之一,並且有獨特的水鼠亞科。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的哺乳動物尤其貧乏,僅有蝙蝠和嚙齒類,有些小島則甚至沒有哺乳動物。其中髭蝠科是紐西蘭的特產,原本有兩種,現僅存一種。髭蝠(左圖)是最適應地面行走的蝙蝠,在地面非常敏捷。

華麗琴鳥Menura novaehollandiae
紅羽極樂鳥Paradisaea raggiana
翠鳥Dacelo novaeguineae

維多利亞鳳冠鳩Goura victoria
大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galerita
藍冠吸蜜鸚鵡Vini australis
澳洲界的鳥類很有特色,多是些獨特的類群,有些東洋界有一定聯系,另外一些古北界的候鳥在澳洲界越冬。澳澳洲大陸澳洲界的鳴禽中按照西伯利的分類體系明顯以鴉小目的種類占絕對優勢,澳洲界絕大多數鳴禽都屬此類,而這里也是鴉小目的起源和分布中心。鴉小目鳥類中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琴鳥和主要分布於新幾內亞的各種極樂鳥,琴鳥和極樂鳥也分別是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的國鳥,這兩類鳥均以華麗的羽飾而著名,琴鳥還擅長模仿,而極樂鳥則有優美的炫耀舞姿。澳洲界比較常見的鴉小目鳥類還包括各種吸蜜鳥、園丁鳥、刺嘴鶯、細尾鷯鶯、鴝鶲、王鶲和鍾鵲等,這些鳥類為澳洲界最繁盛的類型,其中有些為澳洲界所特有,也不少也可見於鄰近的東洋界。澳洲界的攀禽以各種鸚鵡最為名,和新熱帶界同為鸚鵡的兩個分布中心,但新熱帶界只是種類多,而澳洲界遠更具多樣性。澳洲的鸚鵡中最有特色的是頭上有冠的各種葵花鸚鵡和色彩豐富的各種吸蜜鸚鵡,而虎皮鸚鵡則可能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鸚鵡。澳洲界另一類有特色的攀禽類翠鳥類,其中新幾內亞島是翡翠的大本營,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幾種美麗的極樂翡翠,而澳洲和新幾內亞的幾種笑翠鳥則更加有名。澳洲界的鳩鴿類種類繁多,並盛產大型和美麗的種類,其中新幾內亞的幾種美麗的鳳冠鳩是最大型的鳩鴿類,而一些小型的果鳩則甚至更加華麗。澳洲界的猛禽種類不是很多,其中晝行性猛禽中沒有舊大陸其它地區可見的兀鷲類,夜行性猛禽中只有鷹鴞和草鴞兩大類,這里也是鷹鴞的分布中心。澳洲界的夜鷹類比較多樣,其中耳夜鷹、蟆口鴟和裸鼻鴟可以算是澳洲界的特色類型,而其中一些在臨近的東洋界也能見到。冢雉科是澳洲界代表性的雉雞類,以獨特的繁殖習性而著稱,並不靠體溫來孵化而是用類似爬行動物那樣將卵埋在地下。澳洲界是不會飛的鳥類的大本營。走禽類是岡瓦納的特色鳥類,在澳洲界非常繁盛,分布於澳大利亞的鴯鶓(右圖)和分布於新幾內亞以及澳洲北部的鶴鴕是僅次於鴕鳥的大型鳥類,鴯鶓也是出現於澳大利亞國徽上的澳洲象徵性動物之一。紐西蘭特產的幾維是紐西蘭的國鳥,也是紐西蘭的象徵。紐西蘭已經滅絕的恐鳥比鴕鳥更加巨大,其滅絕相信和人類的捕捉有關。在紐西蘭和太平沿島嶼由於與世隔絕,還有一些非走禽類也失去了飛行能力,包括一些秧雞和其他鳥類。紐西蘭和太平洋群島的鳥類種類雖少,但是有一些特有的類群,其中最著名的是特產於紐西蘭的刺鷯、垂耳鴉;特產於新喀里多尼亞島的瀕於滅絕的鷺鶴(左圖)和特產於夏威夷的各種管舌鳥。這些與世隔絕的的鳥類適應能力比較差,目前有很多受到外來物種的侵擾而瀕於滅絕或者已經滅絕,如一些管舌鳥、吸蜜鳥、刺鷯和垂耳鴉。

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爬行動物種類繁多,除特有類型外,多與東洋界有一定的聯系,而少數則和新熱帶界相關。其中最著名的是蛇類。澳大利亞是唯一毒蛇種類超過無毒蛇的地方,不少毒蛇毒性劇烈,其中內陸太潘蛇(左上)是世界上最毒的陸生蛇類,但是這些巨毒蛇全部屬於眼鏡蛇類,而沒有蝮蛇和蝰蛇類的成員,澳洲的那些樣子象蝰蛇的成員其實也是屬於眼鏡蛇類。其它各大陸均占優勢的無毒或微毒的游蛇類成員這里卻非常少。澳洲的蟒蛇類種類比較多,是澳洲比較常見的無毒蛇。而紐西蘭和多數較遠的太平洋島嶼則沒有原產蛇類分布,在斐濟等大陸性島嶼上則有少量蛇類出現,另外一些島嶼有隨著人類擴散的鉤盲蛇。澳洲界是巨蜥的分布中心,巨蜥也是澳洲最強大的食肉動物之一,在史前還有一些體型非常巨大的成員,是大陸上的頂極食肉動物,而在華萊士區內的科莫多龍是現存體形最大的蜥蜴,也是最著名的巨蜥。澳洲界的蜥蜴中以石龍子類、鬣蜥類和壁虎類種類最多,另有一個和壁虎有一定親緣關系的特有的鱗腳蜥類。石龍子是爬行動物的最大一科,澳洲界和東洋界是其分布中心,在澳洲界有些體型最大的石龍子,其中最大的是索羅門群島的猴尾石龍子,第二大的是澳洲和新幾內亞島的幾種藍舌石龍子。鬣蜥科也是以東洋界和澳洲界為分布中心,在澳洲界有一些最獨特的類型,如頭上有皮褶的傘蜥和身上有棘刺的魔蜥。斐濟等島嶼上的低冠蜥屬於在新熱帶界占優勢的鬣鱗蜥科的成員而不屬於澳洲界占優勢的鬣蜥科,對於研究動物的分布有一定價值。澳洲界的壁虎中也有一些大型成員,以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多趾虎體型最大,澳洲的一些壁虎有時被單列為澳虎科。鱗腳蜥科是澳洲界特有的類型,四肢退化而僅為鱗片狀,外形似蛇,多體型較小。澳洲的鱷魚種類不多,只有鱷亞科的成員,但名氣很大,其中灣鱷(左下)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分布於東洋界和澳洲界,也是澳洲界最大的食肉動物。澳洲界的龜鱉類以蛇頸龜最有特色,顯示出和新熱帶界的一定聯系。兩爪鱉(右圖)則是形狀最奇特的龜鱉類,特產於新幾內亞和澳洲北部。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上爬行動物種類較少,其中紐西蘭的楔齒蜥是現存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其祖先可以追溯到恐龍誕生之時。

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densis
傘蜥Chlamydosaurus kingii
低冠蜥Brachylophus vitensis

東部藍舌石龍子Tiliqua scincoides

兩棲動物
多趾虎Rhacodactylus leachianus
斑點楔齒蜥Sphenodon punctatus

澳大利亞的兩棲動物只有無尾類,其中最繁盛的龜蟾類和雨濱蛙類,二者分別與新熱帶界最繁盛的細趾蟾和雨蛙相對應,顯示出和新熱帶界的緊密聯系。龜蟾類中最奇妙的是在腹中孵化後代的胃育溪蟾,這種蛙在幾十年前不知什麼原因滅絕了。姬蛙科在澳洲界北部也非常繁盛,是新幾內亞島的優勢兩棲動物,那裡幾乎半數的兩棲動物都是姬蛙。滑跖蟾是紐西蘭唯一的兩棲動物,也是無尾類中最原始的成員。其它大陸常見的蛙科在澳洲界則僅見於北部地區,在一些太平洋島嶼上也能見到。

滑跖蟾Leiopelma sp.
淡水魚
胃育溪蟾Rheobatrchus silus
綠雨濱蛙Litoria chloronta

澳大利亞的淡水魚類特別稀少,在各界中是種類最少的,這一方面和澳洲界長期與世隔離有關,另一方面和澳洲大陸屬於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河網不發達有關。澳洲界真正的淡水魚多是非常原始的種類,如澳洲肺魚(左上)和一些鞏魚。澳洲肺魚和恐龍時代的角齒魚非常相似,屬於同一類群,比非洲和美洲的肺魚更加原始,相差也比較大。鞏魚屬於原始的骨舌魚類,為澳洲界和東洋界所共有,產於東洋界的俗稱金龍,而澳洲的稱為噴點金龍。澳洲界的淡水魚中還有不少為原本居住於海里後來移居到河流中的。
澳洲界以體型巨大的鳥翼蝶(左下)聞名於世。新幾內亞是鳥翼蝶的分布中心,其中亞歷山大鳥翼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其它的鳥翼蝶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也能見到,澳洲界和東洋界的蝴蝶等昆蟲具有較大一致性,常被合稱為印澳界。澳大利亞的無脊椎動物中其它比較著名的有巨型蚯蚓、原始的山蝦和各種蜘蛛。澳洲有一些毒性很大的蜘蛛,如漏斗網蜘蛛(左圖),屬於澳洲最危險的動物之列,其危險不亞於澳洲的毒蛇。

7. 為什麼諾大的澳大利亞,幾乎沒有大型食肉動物出現

說起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那自然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就像一塊得天獨厚的大陸,造就了許多自然界的傳奇,但是遺憾的是,以目前看來,澳大利亞並沒有大型食肉動物,這不免給人留下了一絲遺憾,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史前,澳大利亞是孤立的,非常非常孤立,離任何大陸都有數千里之遙,那時候的這里有一些古老的哺乳動物譜系——有袋動物和單孔目動物,它們分化開來,占據了豹、鹿、袋鼠和大象的領地。

當澳大利亞最終在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群島下面塵埃落定時,它已經擁有了許多大型的、獨特的物種。當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時,其他大洋洲動物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從巴布亞紐幾內亞移居到澳大利亞,反之亦然(這就是為什麼印尼有袋動物,印尼是亞洲唯一的有袋動物)。大約四萬五千年前,人類曾與可怕的野獸共享這片大陸。巨型巨蜥是科莫多巨蜥的兩倍長,袋鼠有公共汽車那麼高,還有大喙的大型食肉鳥類,那時候的澳大利亞真的是物種多樣,精彩紛呈。

如今,鱷魚的數量有所回升。除了鱷魚之外,只剩下為數不多的澳洲野狗、塔茲魔鬼、巨蜥、蟒蛇、鷹和鼬鼠,與曾經大量存在的物種相比,它們的數量少之又少。隨著越來越多的外來動物填補了原有本土動物的空白,澳大利亞正被入侵物種侵佔。作為人類,我們必須以澳大利亞為例,說明我們對地球造成的後果,以及我們不應該重蹈覆轍。

在更新世物種滅絕之前,我們在奧茲確實有大型獵物,牛到犀牛大小的雙齒獸是最大的。頂端的捕食者是袋狼,一種能長到小獅子大小的殺人負鼠。還有巨蟒和哥斯拉大小的巨蜥。但等一下,這里還有一些可怕的爬行類食肉動物。但是後來種種導致澳大利亞喪失了大型獵物,現在最大的本土動物現在居住在澳大利亞是紅色和灰色袋鼠。

8. 澳大利亞部隊為什麼要消滅鴯鶓

1937年12月,在澳大利亞的伍倫貢地區,數百名皇家炮兵部隊的士兵和來自農場的志願者一起,在倫道夫少校的指揮下,列隊出發,去討伐數量多至2萬的「敵人」。這支軍隊攜帶著兩挺機槍和很多槍支彈葯,精神百倍地前去戰斗。預定的軍事行動計劃是:先將「敵人」趕入用鐵絲網圍成的大包圍圈裡,然後用機槍進行猛烈掃射。

以區區數百人去圍殲多至2萬的敵人,這是什麼敵人,如此不經打?

說出來你可能要笑出聲來,原來,這些裝備精良的赳赳武夫要對付的敵人竟是一種鳥,一種大鳥——澳大利亞的特產鴯鶓。

鴯鶓的外形像鴕鳥,所以以前也曾將它叫做澳洲鴕鳥。與鴕鳥不同的是,鴯鶓的脖子上長著豐滿的羽毛,身呈純灰色,而鴕鳥的脖子幾乎是光禿禿的,身是黑色或深灰色。

說來也真可憐,澳大利亞人處心積慮要加以圍殲的這種大鳥,其實並不是凶惡的猛禽,它不但不會進攻人,也不會進攻其他動物,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它還是一種十分討人喜歡的動物呢。

成年鴯鶓有一個成年男子的高度,體重也有五六十千克,是世界上僅次於鴕鳥的第二大鳥。這種大鳥長相古怪:長脖子上頂著個小腦袋,滿臉毛茸茸的,睜著雙大圓眼睛。不過,其貌不揚的鴯鶓性格極其善良,容易馴服。在澳大利亞的草原和沙漠地區,常可見到它們在悠閑地走動,長長的脖頸一伸一縮地,還老是咧著嘴,看上去就像在笑似的。如看到有旅遊車停在路旁,鴯鶓還會大搖大擺地跑過去,將長脖子伸進車窗,咧嘴笑著,對旅客表示親昵友好。

雖說鴯鶓長相溫和,可行動頗為敏捷,當它們受驚奔跑時,猶如奔騰的野馬,每小時能跑上100千米,比鴕鳥還快。它還是游泳高手,當把它們趕入水裡時,可看到它們高超的游泳技藝。不過,它們和鴕鳥一樣,翅膀都已退化,雖然是鳥類,卻不會飛,哪怕是像母雞那樣撲騰幾下翅膀都不可能。

鴯鶓的卵也很有特色。一是大,它長約15厘米,約重600多克,相當於10來只雞蛋的重量,這樣大的蛋,要煮上一個多小時才會熟;二是顏色漂亮,是淡淡的綠色,在孵化時,顏色會加深;三是卵殼硬,不太容易打碎,所以當地有人將鴯鶓蛋殼作為盛器用,比如用來裝牛奶、穀物等。

可是,最有特色的,與其他鳥類大不相同的,而鴯鶓的孵雛。

在發情季節,雌鳥把雄鳥招來,在眾多的「求婚者」中挑選出自己的「佳婿」,交尾以後,在平地上隨便找一個巢,產下幾個卵,就算完成了它作為「母親」的全部職責,飄然而去。其餘的工作,則全部留給被遺棄「丈夫」去做。鴯鶓丈夫可比太太勤勞、賢惠多了,太太出走之後,它把卵一個個撥到自己的身下,一面耐心地孵雛,一面警惕地保護著它們。

小鴯鶓出世以後,鴯鶓爸爸會一連七八個星期帶領著它們,形影不離,為它們的成長而操勞。如果遇到敵害,它會挺身而出,把敵人引開,讓小鴯鶓躲到有保護色的草絲中去。等敵人走遠了,再回頭把它們引出來。與此相反,雌鳥對自己的後代漠不關心,獨自過著游手好閑的「貴婦人」生活,直到下次交尾季節到來,再重新挑選配偶,再做一回短暫的「母親」。

鴯鶓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以草和野果為食,有時還要吃些昆蟲。按理說,以它們與世無爭的溫順性格,是極容易與人和平共處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本文開頭的那一幕呢?

澳大利亞人對它們的指責是:偷吃供牛羊食用的草,偷飲供牛羊飲用的水!這又為什麼會惹澳大利亞人上火呢?原來,澳大利亞本來是沒有牛羊這兩種動物的,後來,英國移民把它們引進到這塊大陸來。由於澳大利亞有著豐美的草原,又沒有猛獸,所以牛羊生活得特別好,比它們在英國老家生活得還要好,畜牧業成了這個國家最重要的產業,澳大利亞人對牛羊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越來越專一。

「殺掉這些可恨的鴯鶓,為我們心愛的牛羊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人們殺氣騰騰地作出了決定。更荒唐的是,政府甚至還為它定下了賞格:每打死一隻鴯鶓可得一個英鎊。1937年一年,僅羅克漢普頓一地,就為此發了37000英鎊賞金,你可以算算有多少只鴯鶓喪生。一直到1964年,澳大利亞政府還在為這個荒唐的決定支付賞金,這一年打死的鴯鶓是14476隻!

可憐的鴯鶓,在澳洲大陸平安地生存了數十萬年之後,終於遭到了厄運。雖然澳洲仍然沒有猛獸,但有著比猛獸更兇猛百倍的人類,在人們的圍追堵截下,它迅速走向了滅亡之路,不到30年,它們的身影就從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草原上消失了。這時,人們才如夢初醒,想起鴯鶓的種種可愛之處,才想到地球並不是人類專有的,各種生物應該和諧地共存於地球上,才意識到以前所作所為的荒唐。70年代起,覺醒了的澳大利亞人發起了「搶救鴯鶓」運動。現在鴯鶓已被視為澳大利亞的象徵、澳大利亞的驕傲,並和袋鼠一起被選作國徽標記,以讓人們時時都能見到它們,想到它們。

9. 澳洲發生的森林大火究竟是不是鳥放的

可能會有很多人說這只嘯栗鳶縱火只是出於偶然,但後來陸續發生的鳥類縱火案事件證明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經過調查,原來這些聰明的“縱火犯”通過縱火能夠獲得大量被燒死甚至逃離的更多獵物,所謂得來全不費功夫可能就是這個意思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澳洲的森林大火跟氣候也有很大的關系,這可不是嘯鳶這種鳥可以引發的,所以嘯鳶在這場森林大火中只是有幫凶的嫌疑,其實作用並不是很大,嘯鳶因為森林大火就可以把自己的食物逼出來,當這些動物聚集在一起時,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吃更多的食物,所以它們才是幫凶。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猛禽為什麼放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