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馬東澳大利亞哪個大學

馬東澳大利亞哪個大學

發布時間:2023-06-01 23:28:44

㈠ 節目主持人馬東的年齡

1.央視主持人
個人信息
馬東星座:魔羯座 籍貫:天津寶坻 身高:175cm 血型:A型 業余愛好:睡覺 座右銘:不能說真話的時候,也盡量不說假話! 最喜歡的顏色:所有顏色馬東主持「挑戰主持人」最喜歡的水果:桃 最喜歡的食品:肉 最喜歡的服飾:寬松休閑式 最喜歡的書:太多了 最欣賞的人:有趣的人 最難忘的事:都忘了 主持特點:沒特點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退休 曾是CCTV-3《挑戰主持人》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幼年馬東1968年12月:一個大雪天出生在哈爾濱市。 1天:在無反抗能力的情況下被帶到北京。 3歲:寄住在保姆家裡,全然不識親生父母真面目。 7歲:上小學,被人叫做「小馬季」的時間多過叫做馬東。 9歲:第一次聽到鄧麗君的歌聲,對愛情無限嚮往。 10歲:和小學老師玩後背寫字游戲,老師寫的是「馬東是滑頭」。 12歲:受表哥的鼓勵每年暑假看一遍《三國演義》。 14歲:讀《紅樓夢》一發不可收拾,至今珍藏各版「脂評本」。 17歲:暗戀一同學,成績一落千丈,書包不再有課本,只有「南唐二主詞」和「納蘭詞」。 18歲:胸懷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雄心去澳大利亞上山下鄉。 20歲:打工掙錢談戀愛之餘,開始混文憑。馬東與父親馬季先生26歲:逢人便說「澳洲不適合年輕人發展」,為回國製造輿論。 27歲:進北京電影學院再讀學位,看錶演系女生多過看書。 30歲:在湖南衛視主持「有話好說」。 33歲:成為「挑戰主持人」的主持人。 36歲:在河南衛視兼任「華豫之門」主持人。 39歲:父親馬季不幸因心臟病猝死,享年73歲。 42歲:主持「文化訪談錄」。2009年首上春晚,表演相聲《五官新說》並擔任語言類節目導演馬東:
我要做我自己
馬東很長一段時間,馬東在媒體面前都不願意提到父親馬季的名字。但在近期播出的《文化訪談錄》中,剛剛接手「掌門」的馬東「隆重」請出了自己的父親。 為什麼?馬東淡淡回答:我已走出了這種情結。 曾經,馬東籠罩在父親的「光環」下。一提起他,人們總在他的名字前面冠之以一個修飾語——「馬季的兒子」。 馬季的兒子怎麼了?馬東對此好像並不在意,他依舊工作,依舊努力,2001年從一家地方台進入央視做主持人,最近從央視欄目製片人的競聘中勝出,成為《文化訪談錄》的製片人兼主持人,同時還擔任著《挑戰主持人》的製片人和主持人工作,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去年下半年,央視新欄目《文化訪談錄》公開招聘製片人。已是《挑戰主持人》製片人的馬東,在眾多競聘者中再次「挑戰」《文化訪談錄》。資格把關,層層篩選,直到塵埃落定,馬東最終以「百姓視角,文化情懷」這樣的欄目定位和訴求,贏得了一個機會。 「在大眾傳媒時代,我知道做文化欄目吃力不討好,但作為國家電視台,央視不能缺少文化欄目,做這個欄目,我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就這樣,馬東開始同時操刀央視兩檔節目。雖說很忙,手下也只有「二十幾桿槍」,但出人意料的是,《文化訪談錄》開播後,收視率一路飆升,現已升至1.67%;同樣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改版後的《挑戰主持人》平均收視率也從原來的0.4%提升至0.8%,甚至還創造過1.56%的不俗成績。
馬東初戰告捷
做主持人?你在罵我 什麼是選擇?什麼又是機緣?對馬東來說,也許進入電視主持這個行當,既是一種選擇,又充滿了機緣。 上世紀80年代,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馬東懷揣著夢想漂洋過海,開始打量外面的世界。那時,馬東剛滿18歲,去往澳大利亞留學,而且鬼使神差學起了計算機專業。可是,那是別人的世界,不是自己所要尋找的彼岸,孤獨、無助和夢幻像是飄浮的陰翳,糾纏著他,使他過早地體味到了什麼是漂泊,什麼是艱難。 十年後,像是從頭再來,他從海外回國,一頭扎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在校期間,馬東開始了新的選擇,一邊學著做節目策劃,一邊客串做主持人。身邊的朋友看到他的「表演」後,竟抓住馬東的手臂,一口咬定他能做主持人。「簡直是胡說!」當時,馬東以為這位朋友在嘲諷他,立刻反唇相譏,「你在罵我吧,你才能做主持人呢!」 馬東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馬東笑著說:「在我的感覺中,主持人應該是俊男美女,光彩照人。那時我比現在還胖30斤,那副模樣也能上鏡,簡直是開玩笑!」 也許這就是機緣,一次偶然的機會,時任湖南電視台台長的曾凡安來京,無意間說起他們正在策劃一檔談話欄目,馬東突然興致大發,自動請纓到湖南電視台,從節目籌劃一直到節目製作和主持,馬東自始至終參與其中。 在湖南電視台一干就是兩年,節目有了一些影響,馬東開始有了名氣。2001年,馬東結束了在湖南的工作,回到北京。「為什麼要回到北京,想想,一方面父母年歲大了,身邊該有人照顧;另一方面,北京是文化中心,有中央電視台這樣的國家台,比地方台舞台更大。」 可是一切並非那樣順利,中央電視台畢竟人才濟濟,星光燦爛。馬東剛剛在《挑戰主持人》露面,外界就有一種猜測,似乎馬東進入中央電視台,是沾了父親的光。聽到這些議論,馬東雖然不很在意,但內心裡總有一塊陰影。「你別無選擇,要讓別人尊重你,必須靠實力說話,越解釋越說明你無能。」馬東說。 就這樣,憑著多年的生活閱歷,以及策劃、主持經驗,馬東擔綱《挑戰主持人》欄目主持人後,沒過多久便漸露鋒芒。
文化就像「下飯的東西」
在信息過度飽和的傳媒社會,如何使文化節目既不失其品位、品格,又不疏離觀眾?多年來,雖然各家電視台都在積極探索,但結果並不理想。央視也不例外。如央視《讀書時間》欄目一改再改,收視率仍然很低,以至最終被淘汰,讓人很是惋惜。又如《文化訪談錄》開播之前,央視曾開設過《倪萍訪談錄》,隨後又改為《文化視點》,由於多種原因,開辦多年後還是被撤了,現在又重起爐灶,改為《文化訪談錄》,這充分說明了文化欄目的尷尬處境。難怪有人說,文化欄目是一塊燙手山芋,誰做誰死。 馬東認為,「文化是一個大詞,但文化要說的應是一些小事」,文化就像空氣,雖然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每天都在你身邊,就在你的日常行為中。你不能自以為是,以為文化僅僅是書齋里的高談闊論,或者是凌虛蹈空的東西。馬東說,央視節目大餐很多,做得也很好,在激烈的競爭中誰也不能另闢蹊徑。定位上讓《文化訪談錄》能盡可能做成老百姓「下飯的東西」,但同時又像手中一杯碧綠的「綠茶」,飄逸著清香。《文化訪談錄》要力避文化人那種自命清高的姿態。作為央視綜藝頻道一檔文化節目,既要融入整體的頻道氛圍,不能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同時又要保持文化節目固有的品格和力量,「這種挑戰就是樂趣所在。」 馬東不迴避《文化訪談錄》目前所面臨的一個困境。他說,從去年10月8日開播至今,該欄目仍處在培育期,無論是欄目的外在形式還是內涵,都需要精心打磨。這個欄目的播出時間是周四晚上8:35,馬東說,「這個時段反映了各級領導對這個節目的重視,但另一方面,這個時段恰巧又是各台播放電視劇的黃金時間,這就意味著《文化訪談錄》要在電視劇的圍攻下搶到自己的觀眾,優勢和劣勢並存。」 央視三套綜藝頻道共有30多個欄目,已採取末位淘汰制。當記者問到《文化訪談錄》的排名時,馬東淡淡一笑,「排名沒有優勢,目前不會被淘汰,但是如履薄冰。」
主持人不能當「肉喇叭」
在常人看來,主持人既是一個光鮮的職業,又是一個「出盡風頭」的職業。「其實並非如此,」馬東說,「作為電視主持人,要有耐力和定力,更要有挨罵的思想准備和良好心態。」這一點,馬東在他所主持的《挑戰主持人》中有很深的感受。 「首先我們要消除一個誤區,並非學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就能當好主持人;並非不學這個專業的學生,就不能當主持人。說實話,主持人無『學』,最重要的是,一個好的主持人必須具備綜合素質。主持人不能當『肉喇叭』!」馬東所說的「肉喇叭」,是那種徒有其表、缺乏內涵的主持人。 在《挑戰主持人》節目中,馬東把主持人分為兩類:新聞類和非新聞類主持人。新聞類主持人要求外表端莊大方,內心冷靜,分析能力強,「李詠是個出色的娛樂主持人,如果讓他當新聞類主持人,一本正經地去播《新聞聯播》,看看他那模樣,你能信嗎?」有意思的是,在談到非新聞類主持人時,馬東把相聲中的「學說逗唱」作為衡量標准。所謂「說」,就是主持人要會說話,要有描述能力;「學」,模仿能力要強;「逗」,會調節氣氛,具備幽默感,讓觀眾感到愉悅;「唱」,主持人嗓子好,五音要全。說到「唱」時,馬東調侃道,自己就是五音不全的人,不會唱。 馬東特意拿《挑戰主持人》舉例,它所挑選的主持人屬於非新聞類,也就是娛樂型主持人。除了節目形態本身外,其實《挑戰主持人》還隱藏著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想讓所有的參賽選手明白,一個好的主持人必須要經歷一段「煉獄」過程。談到《挑戰主持人》那些參賽選手,馬東透露道,那些選手剛來的時候,幾乎個個意氣風發,以為自己學了主持專業理論後,就能當好主持人,「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選手們經過欄目組一番魔鬼訓練後,沒過兩天就像霜打的茄子,身上的傲氣盪然無存,臉上的神氣也煙消雲散,原來,主持人如此難當。那些選手做完節目後,不管被淘汰還是挑戰成功,跑到後台,常常哭聲一片。一個星期的「挑戰」,這些「新手」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馬東說,看著一張張稚嫩的臉,有時他也於心不忍。 盡管如此,這種不近人情的方式還是鍛煉出一批有潛質的選手。拿風頭正健的參賽選手尉遲琳嘉來說,他在第5次守擂成功時,竟有10家衛視台負責人打電話來要人。記者在采訪中,華娛衛視的節目總監馮琪恰好打來電話來向馬東「要人」。《挑戰主持人》已變成了一個優秀主持人的訓練營和「搖籃」。談到這里,馬東一臉的驕傲,他說,「每晚你們只要拿起遙控器,隨便換台,在各家電視台的主持人中總能看到從《挑戰主持人》走出去的選手。」 馬東還透露說,欄目組有一個不對外公開的「『挑戰』播音主持人才資料庫」,所有參賽選手以及122所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推薦人的資料都記錄在案。 據了解,全國廣電系統共有數萬名主持人。這是個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的群體,因為觀眾對欄目的喜好全都會反射到主持人身上。馬東感慨道,他剛當主持人的時候,曾被罵得體無完膚。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最好從基層做助理編輯開始,長期積淀後再推上主持人崗位,這樣更能鍛煉人。」
對事不對人
馬東既是兩檔節目的製片人,又是主持人,工作節奏很快。為了拿出像樣的節目,馬東在《文化訪談錄》選題策劃上花了很多工夫。 「我不懂的,絕對不會去批判。同樣,只有我感興趣的選題,我才會去做。」主持人要有個性,只有主持人有個性,節目才會有個性。好在,製片人和主持人的雙重角色,可以使馬東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節目,按照他的話來說,自己與節目完全融合是他追求的目標,「個性化的風格、開闊的視野和專業精神三者的融合才能使節目有發展空間,否則,就會走向反面。」他舉例說,前不久他做電影《孔雀》文化訪談這期節目,首先是因為自己喜歡這部電影,在今天這種浮躁的環境下,《孔雀》是一部最接近電影本質的作品,應該大力推薦。做這期節目,就是為了鼓動更多的人去電影院,享受一部好電影能夠帶給人們的愉悅。 跟《挑戰主持人》不同,《文化訪談錄》更多時候會呈現出一種批評姿態,記者擔心這會使節目得罪一些人。「這樣做怕不怕得罪『圈裡人』?」 「我不是『圈裡人』!」對此,馬東一再強調,工作中要有專業精神,不要為了批評而批評,但是也不迴避尖銳的話題。他們所討論的文化命題都是「對事不對人」,所以沒什麼可懼怕的。馬東坦言自己的朋友不多,他認為朋友太多也很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文化訪談錄》做成一種建設性的文化批評節目。「說實話,這檔節目我是做給老百姓看的,如果能聽到坐地鐵、擠公交車上班的老百姓議論《文化訪談錄》哪個話題挺有意思,那才是對我的最大獎賞,也是我最大的滿足。」 采訪中,無法迴避的話題是其父親馬季。「他是專家型的人物,也就是說,他是相聲領域的專家。專家就是對知道的事情發表意見,而對不知道的事情,很少發表評論。父親就是這樣的人。」至於父親是否對他進行過指點,馬東說,父親也關注他的節目,不過不是期期都看,趕上了就打開電視瞅一眼,看完了也不作過多評論。「也許,他覺得自己的孩子已成人了,應該走自己的路。」看得出,馬東對父親的敬佩之情還是溢於言表。 「生活的樂趣就是盡力而為。」采訪結束時,馬東再次露出自信的笑容
2.哈爾濱經濟廣播電台記者
簡介
(1969~ ) 播音主持名馬東,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蓬萊人。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曾任中共哈爾濱市南崗區教育工作委員會秘書,現任哈爾濱經濟廣播電台1972編輯部主任助理、主持人、記者。1992年9月經考評進入哈爾濱經濟廣播電台任節目主持人。
主持節目及獲獎
1994年主持的節目《新加坡女作家尤今訪談》和1996年主持的《972空中體壇》節目獲黑龍江省播音主持一等獎。采寫的《雙城抗洪目擊記》、《40000萬家當交能人,董事長自我否定》等近十篇作品獲黑龍江省廣播電視作品一等獎,其中幾十篇作品獲省、市級及 全國經濟台各項獎。
3.法國地理學家馬東
簡介
馬東(1873~1955) Martonne,Emmanuel de 法國地理學家 。又譯馬東男 。生於沙布里,卒於索鎮。巴黎大學教授。創建巴黎大學地理研究所,任所長。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秘書、主席和第一任名譽主席。
研究領域及觀點
主要研究山嶽冰川、準平原、氣候地貌和水文學。改進了W.M.戴維斯的侵蝕輪回說。認為自然地理學是一個地區整個地理研究的基本部分,主張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結合在一個體系中。提出計算乾燥指數的公式。創用外流區、內流區和無流區等專名。
著作
著有《自然地理學專論》 、《中部歐洲》和《法國自然地理》等。
4.遼寧能源總公司總經理
簡介
馬 東 1937年2月生,男,山東平度人。現任遼寧能源總公司總經理。196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動力系。1960年12月分配到遼寧發電廠工作,先後任電廠技術員、副科長、科長、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等職,1990年4月調遼寧能源總公司任總經理、黨組書記。他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擁護中央的改革開放政策,積極探索開拓工作局面。
業績
他使遼寧電廠一躍成為全國電力行業先進企業,為遼寧的能源建設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探索出一套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多年來由於成績突出,先後被國家、部委、省市評為特等勞模、全國勞模、全國優秀企業家,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機軸承生產線,繼而引進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並按專業化生產,組建內外聯營合資分廠,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使一家名不見傳的小廠,躍上了中型企業和國家二級企業。10年拼搏,企業固定資產增長7倍,工業凈產值增長10倍,出口創匯增長19倍,利稅增長近30倍,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多年來均排在全國行業的前列。榮獲1991年機電部授予經濟效益、產品質量先進單位兩項稱號。
5.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安全監察部副部長
男, 1993年沈陽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電器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安全監察部副部長。2006年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工程師審核通過。自1993年畢業分配到內蒙古電科院工作以來,通過為全區電力生產、建設服務,使自己在變電站地網降阻、腐蝕防護、系統過電壓分析研究、防污反污、電力技術監督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地鍛煉和提高,成為有上述專業技術特長的技術人員。主持對系統內合成絕緣子不明原因閃絡進行分析和研究。
6.作家馬東
馬東,男,1987年生。 內蒙古鄂爾多斯人。 《萌芽》當紅作家。 第八屆新概念作文大賽 篇目《嬴政》 在萌芽發表作品《最想過的生活》《當我還是超級瑪麗的時候》《項羽》等
7.數學教師馬東
馬東,男,1979年生。 河北廊坊人。大學本科,理學學士,碩士在讀,講師; 國家二級奧數教練員; 主要從事計算機數學與經濟應用數學的研究; 曾任數學教研組組長,始終在教學第一線,教學成果顯著,多次獲得「愛崗敬業標兵」「教學突出貢獻獎」,並進行數學建模實驗室的建設

㈡ 傷情最是晚涼天,憔悴斯人不堪憐。這首詩是誰寫的

這首定場詩改編自當代人的作品,作者是馬季先生之子馬東。

拓展資料

馬東,前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電視人,電視節目主持人,1968年12月25日出生於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著名相聲演員馬季之子。

馬東少年時喜讀《紅樓夢》《南唐二主詞》《納蘭詞》等,該詩是馬東二十歲時在澳大利亞留學期間戀愛失敗寫下的傷感作品,原詩收錄於1995年出版的汪景壽、曾惠傑著《馬季傳:笑灑人間》第十一章,詩名《無題》,題下有馬東自注「少年荒唐,雖幼稚,情卻真!」

閱讀全文

與馬東澳大利亞哪個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