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農業實現了什麼化

澳大利亞農業實現了什麼化

發布時間:2023-06-02 15:23:05

Ⅰ 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狀況兩方面說說看,澳大利亞為什麼能實現機械化放牧

你的問題好多啊
先看看下面的資料,有第一題的答案。

澳大利亞的農牧業
生產布局合理

澳大利亞十分重視環境保護,重視自然生態平衡。在澳大利亞幾乎看不到一塊裸露的土地,整個國家除了河流、街道、建築物。到處都是花草、樹木。每個城市中心地帶,都有大的植物園,如悉尼的皇家植物園、海德公園,墨爾本的維多利亞植物園等。即使是在不長草的樹蔸、花壇下面,也都鋪上厚厚一層木屑,以防止水土流失。政府要求農田、森林、牧地和水體有一定的比例,不能無限制地擴大耕地。對農田實行輪作、輪歇以保持地力。政府還大力推動有機農業,實行秸稈還田,提倡施用有機肥。

澳大利亞人依據不同的氣溫、雨量、土壤等條件對農牧業生產進行合理規劃。北方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是肉牛、水果、棉花、甘蔗、蔬菜的生產基地。如昆士蘭州,甘蔗面積佔全澳90%,棉花佔50%,水果佔39%,肉牛養殖佔33%。東南沿海降雨相對較多,氣候溫和,是糧食、蔬菜、奶牛、羊、肉牛的主產地,如奶牛養殖,維多利亞州佔63.8%,新南威爾士州佔12.6%,昆士蘭和南澳各佔7%,其他各州僅佔不足10%。中部內陸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主要是大草原低密度的粗放式牧業。農牧業生產的合理布局,不僅保護了生態平衡,而且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回報。

勞動者素質高

在澳大利亞,農場均為私人所有,往往一個家庭就是一個農場。家庭農場佔90%以上,股份合作農場不足10%。因此,澳大利亞農民既要懂經營管理和農牧業生產知識,還要會操作農業機械,自己會找產品銷售市場。他們是集生產、管理、操作、推銷於一體的新型現代農民。農牧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如耕種、施肥、打葯、收獲、投料、擠奶等均實現了機械化。在澳大利亞可以看到,每個農場院子里都擺滿了拖拉機及各種農業機械,有些農場還有農用飛機,因此,農業生產率極高。平均每個澳大利亞農民負擔耕地面積103.2公頃,生產糧食53697公斤或肉類5051公斤,養羊1615頭,出欄700頭,產羊毛7476公斤,養肉牛170頭。在墨爾本市郊的卡德梅德農場,養殖奶牛600頭,該場採用了先進的環形脈沖管道設備擠奶,一次可同時擠奶50頭,由2名工人操作,2小時就可完成600頭奶牛擠奶。

網際網路在澳大利亞農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每個農場都有自己的網際網路址。他們通過網際網路與農民協會聯系,與市場聯系,從網上獲取種養信息和技術,發布產品銷售信息,從網上接受農協及政府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澳大利亞農業已實現了機械化和信息化。

市場化程度高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人均佔有資源多,農業人口比重小,因此,農業生產完全是商品生產,市場化程度高。他們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發展本國農業生產,國內外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生產什麼。近年來,北半球國家需要大量反季節水果,他們就利用與北半球季節相反的優勢,大力推廣葡萄、桃、櫻桃、甜柿等生產。多年來,澳大利亞政府支持農民發展出口農產品生產,但未採用歐美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對農業的補貼僅為4%,遠低於WTO成員國平均31%的水平。

澳大利亞農產品質量高,成本低,國內外價格一致,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強。如牛奶,每100公斤的平均成本,美國為27美元,歐洲為30美元以上,加拿大則高達38美元,而澳大利亞不到15美元。

在澳大利亞,超市是農產品銷售鏈的終端,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大城市的著名超市,如科爾斯、沃爾沃斯,還是小集鎮的超市,貨架上都是琳琅滿目的農產品。在蓋登鎮Schu lte 肉站看到,該肉站在店鋪後面的加王廠內,將從定點屠宰場購進的肉進行分割、包裝後擺在貨架上銷售。超市一般從水果蔬菜批發市場進口大包裝蔬菜水果,分裝成小份後出售。超市的農產品,如甜椒、南瓜、土豆、甜柿等都有精美的包裝,上面均有自己的品牌及廠名。企業通過品牌和包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擴大了市場份額。

農民協會作用大

澳大利亞的農業協會十分普及,主要是按行業組建,也有按地域組建的,協會之間相互滲透,形成了多層次、多行業縱橫交錯的網路式的協會體系。協會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推廣普及農牧業新品種,新技術,開拓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維護農產品價格鏈的正常運行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作用。他們不僅游說政府的農業政策,使之有利農民,而且還與商家討價還價,使之讓利於農民。實際上,協會以第三者的身份,替代了政府的部分管理職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各種農民協會,澳大利亞的農業生產就無法進行,政府的農業政策也無法落實。

重視農業科技工作

澳大利亞非常重視農業科技的推廣及研究。基本上每個州和大學都設有推廣示範及科研機構,形成了以政府、大學、協會、企業共同投資的農業推廣體系。農業科技的推廣實行項目制,每一項科技的推廣,都要明確項目主體和項目資金。項目實行招標制,農業企業、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都可以平等競標。項目資金一般由聯邦政府、州政府撥專款進行資助。政府還根據農產品的產值,向農民提取一定的科研基金,然後以項目費的形式,支持農業科研。

在不同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相適應地生存著不同的人、種群、民族,他們或者選擇狩獵、或者從事農耕、或者進行游牧。自古以來蒙古高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生存活動的舞台,尤其,蒙古民族在與草原上幾百年的游牧生活中不斷探索著生存的哲理,謀求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地。
內蒙古草原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是中國北方天然的生態屏障。由於地理位置、草原類型及氣候的差異,內蒙古東、中、西部地區牧民的生存狀況也略顯不同。現在,除了內蒙古的極個別地區保留著非完整意義上的游牧生活以外,大部分地區的牧民都已經過著定居生活。定居後的牧民既有經營純粹放牧的,也有經營半放牧半農耕的;既有生存環境較好的,也有生存環境較艱苦的。
農耕、游牧是最原始的生產方式,內蒙古幅員遼闊草場豐美適合游牧生產,牧民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已適應了游牧生活。

藏袍、蒙古袍:

藏袍既無口袋,也不用紐扣。腰間繫上腰帶,胸前凸突成大行囊,裡面可以裝隨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嬰兒也可放入其中。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隻袖子,另一隻袖子從後面拉到前面。這種習俗與當地的高原氣候有密切關系。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於是只得穿一隻袖子,甚至兩只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可見,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飾。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歡穿長袍,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寬大,束有腰帶,因性別不同,樣式和顏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紅、粉、綠、天藍等為主色,逢節慶之時,還要配戴用瑪瑙、珍珠、珊瑚、寶石、金銀玉器等編織的頭飾;男子則多喜歡穿棕色和藍色的蒙古袍。

Ⅱ 澳大利亞農業生產專業化,機械化嗎

澳大利亞是一個發達的農業國,其農業生產十分專業化和機械化。

Ⅲ 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農業生產類型並分析兩地農業生產的相同特點

美國較重要的農產品有32種,其中種植作物22種,它們是玉米、小麥、燕麥。大麥、黑麥、高梁、大豆、土豆、白薯、大米、養麥、野麥、小米、乾草、蔬菜、水果、棉花、煙草、亞麻、花生、甜菜以及甘蔗,此外還有10種畜產品:肉牛、奶牛、馬、騾子和驢、豬、綿羊、山羊、蛋雞、肉難以及火雞。

在澳大利亞農業中,粗放與集約並存,勞動生產率很高。農業受國際市場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經營方式以家庭農場為主,但呈現向大農場化發展趨勢,如奶牛養殖農場自20世紀80年代的20000餘家減少到目前的9250家,數量減少,但規模增大;並且,農業經營由混合型向專業化發展,區域性的專業生產地帶明顯;農業由以畜牧業為主向畜牧業、種植業並舉發展。澳大利亞大田作物主要包括小麥、大麥、高粱、燕麥和水稻、甘蔗、棉花等農作物,屬於雨養農業,灌溉設施較少,作物單產的變幅較大。農場的平均規模為4000hm2左右,但差異很大。一般養牛農場和養羊農場面積較大,麥羊兼營農場次之,穀物農場和蔬菜農場較小。94%以上是家庭農場,其餘為公有或私營公司所有。澳大利亞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
澳大利亞各州農業資源條件、氣候條件等差異較大,在大的地貌格局和自然地理分異作用的制約下,澳大利亞依不同的氣溫、雨量、土壤等條件合理配置農業資源,農業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特色和專業化生產經營。如昆士蘭州沿岸的甘蔗帶、塔斯馬尼亞州的蘋果區、東南部的小麥帶,並出現綿羊南移,肉牛北遷,形成了具有各州優勢的特色農業。農牧業生產的合理布局,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實現了最大限度的資源回報。
從農業地域類型看,北方是肉牛、水果、棉花、甘蔗、蔬菜的生產基地。如昆士蘭州,甘蔗面積佔全澳90%,棉花佔50%,水果佔39%,肉牛養殖佔33%。東南沿海降雨相對較多,氣候溫和,是糧食、蔬菜、奶牛、羊、肉牛的主產地,如奶牛養殖,維多利亞州佔63.8%,新南威爾士州佔12.6%,昆士蘭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各佔7%,其他各州僅佔不足10%。中部內陸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主要是大草原低密度的粗放式牧業。

Ⅳ 澳大利亞的農業是區域專門化生產嗎

是的澳大利亞一些主要農產品狀況:1.穀物。澳大利亞的穀物分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兩類。冬季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與其輪作的有油菜籽、羽扇豆等。夏季作物包括稻米、玉米和高粱等。在澳北部,稻米可產兩季。小麥是澳大利亞產量最高的穀物。主要小麥種植帶橫貫昆州中部、新州、維州、南澳以及西澳地區。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2001~2002年度出口小麥1640.6萬噸,佔世界小麥貿易總量的16%。埃及、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和日本,是澳大利亞小麥的最大出口市場。燕麥是澳大利亞傳統的溫帶農作物。如今經過改良的品種使燕麥可以在更廣泛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生長。新州是燕麥的最大產地,西澳和維州分居二、三位。2001~2002年度澳大利亞出口燕麥19萬噸。大麥在澳大利亞主要用作麥芽供應釀酒業,在一些地區豐收時也將其作為飼料使用。一般情況下,大麥與小麥、燕麥及牧草進行輪種。南澳是大麥的最大產地。高粱在澳大利亞屬於夏季作物。昆州為主要產區,佔澳大利亞高粱總收成的一半以上。2001~2002年度高梁出口42萬噸。大米在澳大利亞幾乎全部種植在新州。巴布亞紐幾內亞、日本、中國香港、中東、紐西蘭、斐濟等是澳大利亞稻米的主要出口市場。2.棉花。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主要產棉國,也是全球皮棉出口大國。澳大利亞生產的棉花90%出口國際市場,主要出口對象為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和泰國等。棉花主要種植在新州。近幾年來棉花的產量產值迅猛增長,使其成為澳大利亞第二大農作物,僅次於小麥。3.油料。澳大利亞生產的油料主要有油菜籽、葵花籽、大豆、紅花籽和亞麻籽等。葵花籽和大豆是夏季作物,其他為冬季作物。近十多年來,油菜籽迅速發展成為澳大利亞的主要油料作物。4.蔗糖。澳大利亞甘蔗的商業性種植主要在東部海岸,昆州是主要產地,其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糖出口大國,糖產量的大部分出口海外市場,主要為加拿大、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5.牛羊和肉類。牛在澳大利亞各州都有牧養,奶牛主要在南部和沿海地區,肉牛主要在昆州和新州。2001~2002年度,澳大利亞牛的總數為2774萬頭;羊只存欄數為1.11億只,羊的放養經常與養牛和穀物種植混合進行,一些地區的農場主則專門從事羔羊養殖。同年,澳大利亞的屠宰生產肉類總產值為112.6億澳元,鮮肉產量達313萬噸,鮮肉出口為183.5萬噸,肉類和活牛羊出口總值為65.5億澳元。雖然澳大利亞的牛肉生產僅佔世界產量的3.9%,但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6.乳品業。乳品業是澳大利亞的重要農業部門,繼小麥和牛肉生產之後產值居第三位。2001~2002年度乳晶業出口總值達31.8億澳元。7.羊毛。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2001~2002年度,澳大利亞羊毛產量為60.7萬噸,對華出口羊毛達27.2萬噸,也就是說占當年羊毛產量的44.8%輸往中國,羊毛對華出口總值達14.5億澳元。羊毛是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傳統大宗商品,中國市場強勁需求是澳羊毛業的重要支撐力。8.蔬菜、水果等園藝業。園藝業在澳大利亞農業中屬於勞動密集性產業,目前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澳大利亞出產多種水果,既有菠蘿、芒果和木瓜等熱帶水果,又有蘋果、橙子、梨、核果和漿果等溫帶水果。2001~2002年度,澳大利亞園藝產品出口達7.9億澳元。 二、澳大利亞農業發展的特色 由於其自然條件、社會制度、經濟技術、勞動力等條件,以及國際大環境的影響,澳大利亞農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粗放與集約並存,土地單產較低,勞動生產率很高。澳大利亞是個地多人少、高度城市化的國家,發展農業不是靠人力投入的增加,而是靠土地的增加和現代技術的應用及科學管理。澳大利亞每個農業勞動力負擔的土地面積,在農業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農場規模比較大。即使在灌溉區的集約種植業,最小的農場面積也有50公頃左右。乾旱區粗放牧場每個平均佔地高達5萬公頃。牧場平均規模約3萬公頃,比美國牧場大十多倍。每個農牧業勞動力負擔土地約1200多公頃。在農業用地中,90%左右是粗放的天然牧場經營。因此與世界其他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澳大利亞農業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和載畜量都比較低,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澳大利亞畜牧業勞動生產力高的基本原因是大規模放牧式飼養,低的土地產出率卻造就了高的勞動生產率。生產的專業化也是澳大利亞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2001~2002年度,澳大利亞每個農業勞動力(不包括漁業林業和農業服務人員)人均飼養270隻羊、76頭牛,人均生產小麥65噸、大麥34噸、高粱148噸、大米3.3噸、油料7.8噸、糖原料13噸、皮棉1.8噸、羊毛1.6噸、鮮奶29580公升,等等。2001~2002年度,全國農業勞動力人均GDP高達63150澳元,勞動生產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農業商品率高、外向化程度高,農業受國際市場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大。並且,由於澳大利亞人少、國內消費市場容量就小,而農產品品種較多、產品量大,農產品不得不主要依賴出口,國際市場成為澳大利亞農產品生產的主要目標。澳大利亞常年農產品出口量約占農產品產量的75%。2001~2002年度農產品出口總值占當年農業總產值的81.5%。因此,澳大利亞農業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外向型。近年來澳大利亞越來越重視亞洲市場,出口產品重點已從傳統的歐洲市場轉向近鄰的亞洲市場。同時,澳大利亞農業受國際市場影響很大。當國際市場需求量大、價格好時,澳大利亞農業生產上升幅度就大,否則相反。另一方面,澳大利亞人少地多,農地收成受自然條件影響也較大。特別是澳大利亞水資源比較短缺,凡遇乾旱年份,農業生產便大幅度下降。由於上述兩方面的影響,澳大利亞農業生產年際水平不穩定,農業收成變化幅度較大。3.農業信息化程度高。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電腦網路普及率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網路「電子市場」』向農民提供市場價格、需求量、產品種類等信息,還向農民提供一種叫作「合同決定管理」的網路設施,使農民能未雨綢繆,及早給自己的產品定位、定價。原來畜產品出口多通過中間商和代理商,自從有了遠程網路,越來越多的牧民直接做起「出口生意」,減少了流通環節,使自己的產品在國際上更具有競爭力。澳大利亞的網上咨詢業比較發達,不僅能夠提供較為准確的信息,也為自己的咨詢服務承擔法律賠償責任。有的農場主索性在網上常年聘一位市場顧問,隨時從網上得到咨詢服務。4.家庭農場佔多數,農場呈現向大農場化發展趨勢。澳大利亞的農場按其經營方式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農場主及其家庭成員為主從事生產的農場,稱為「家庭農場」;另一類是由農場主僱工為主從事生產的農場。大多數農場為家庭牧場。家庭農場一般都擁有現代化的生產手段,並得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持,而且經營也比較靈活。在澳大利亞,按農場的生產規模可分為三種類型:(1)小型農場,經營土地較少,一般為150~200公頃;(2)中型農場,經營土地一般在300~800公頃;(3)大型農場,經營土地在1000公頃或數千甚至數萬公頃。雖然大型農場的比重很小,但占農場數3%的大農場卻占農業用地的3/4。小型農場與大中型農場相比,相對耗費大、生產成本高、承受經濟風險能力低。為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政府利用財政補貼、優惠貸款和減免稅收等辦法鼓勵前景不佳的小農場主放棄土地改行謀生。如,前些年政府向准備離開農業的勞動者提供貸款,資助其重新創業,對成功者貸款變為無償贈與,對失敗者再以7年為限償還政府,以加速農業勞動力轉移。所以,幾十年來澳大利亞農場呈現向大農場化集中的趨勢,農業經營單位數量在減少,不過近年來農場數量趨於穩定並略有增加。5.農業經營由混合向專業化發展,專業地帶明顯。澳大利亞農業發展在相當長時期內一直為混合農業發展模式。隨著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業經營規模擴大,農業高度商品化促進了高度專業化,出現了經營某一行業或生產某一類產品的農場,甚至出現了某些工藝專業化,即一個生產單位只完成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某一個環節。例如,肉牛生產中有的單位專門從事育肥,肉雞和養豬生產中有高度專業分工。這種專業化的出現與自然條件的影響、產品國際化有著密切關系,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在地域上也出現了某些特定的作物帶和畜牧帶。如昆士蘭州沿岸的甘蔗帶、塔斯馬尼亞州的蘋果區、東南部的小麥帶,以及綿羊南移、肉牛北遷的集中趨勢等。6.農業由以畜牧業為主向畜牧業、種植業並舉發展。在澳大利亞的農業中,以前畜牧業長期佔主要地位,畜牧業與種植業的比例很多年保持在6:4、個別年份甚至達到7:3。但近30年來,種植業比例呈上升趨勢。其中種植業生產中的小麥,作為農牧業單項產品的總產值和出口值,都超過了以前長期分別占第一、二位的羊毛和牛肉的總產值與出口值。

Ⅳ 澳大利亞的農業部門主要以什麼為主

澳大利亞農業以工礦業和畜牧業為主,主要出口的農牧產品為小麥和羊毛。

澳大利亞農業有明顯的特點:
一是畜牧業在農業中占明顯優勢。50年代,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生產總值的32%,肉類產品產值佔18%,其他畜產品值佔50%。40年來,種植業產值所佔比重有較大幅度增長,肉類產值的比重也有所上升,而其他畜產品產值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但是,畜牧業仍佔有明顯的優勢。種植業、肉類、其他畜產品三者的比重,80年代分別為46%、25%和29%,90年代則為48%、27%和25%。從產品來看,1989年小麥、羊毛、牛和牛奶的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左右,小麥為28.8億澳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2%;羊毛為57.3億澳元,佔24%;牛肉和小牛肉為36.2%億澳元,佔16%;牛奶為11.4億澳元,佔5%。
二是以專業化的大型農場為主體,兼營農場日益增加。澳大利亞農業實行高度專業化、社會化生產。1988年,共有農場12.65萬個,其中年總產出在2萬澳元以上的大農場佔94%,64%的大農場從事穀物種植業、養羊業、羊牛業或兼營以上兩種或三種。從70年代中期到1987年,由干農場合並、規模擴大和技術進步,農場總數平均每年減少6.3%,但農場平均產出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農場的平均規模為4670公頃(1987年),但差異很大。其中,作物農場為1300公頃,麥羊兼營農場為1450公頃,養羊農場為7270公頃,養牛農場為17470公頃。94%以上是家庭農場,其餘為公有或私營公司所有。獨家所有和合夥所有是主要的所有制形式。農場主使用自家的勞動力並參加經營。需僱傭勞動力的大農場,也通常僱傭本家親戚。農場兼營和兼業的趨勢日益明顯。

Ⅵ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小麥和牛肉出口國,請分析其農牧業生產 的特點

農牧業是澳大利亞傳統經濟部門,突出特點是:
(1)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但其比重日趨下降。農牧業是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基石,戰後又有了進一步發展,是本國極為重要的經濟部門。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許多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顯赫地位。農牧產品約占出口總值的40%以上。但由於其它生產部門發展更為迅速,因此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下降,1951年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8%,現降為5%。但與其它資本主義工業相比,這個比例仍是較高的。
(2)經營方式主要是資本主義大農牧場。澳大利亞是地廣人稀的國家,農牧場規模很大,1981年全國平均每個農牧場擁有農用地3,060公頃,其中大於二萬公頃的農牧場是總場數的1.1%,但佔地達70%;大於四萬公頃的特大農牧場,僅占農戶的0.6%,卻擁有全國63%的農用地。由於實行資本主義大農牧場經營,僱傭勞動較多,現占農業勞動力的五分之一以上,說明澳大利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達到高度發展的水平。
(3)機械化水平高。澳大利亞不僅耕作業已全盤實現了機械化,而且牲畜的飼養、剪毛、擠奶、屠宰等也已完全採用機械化操作。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大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佔全部人口不到 3%的農業勞動力所生產的農牧產品,不僅滿足了全國人口的需要,而且每年還有大量出口。每一農業勞動力一年創造的財富,可養活近40人,是世界農業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4)生產不穩定。由於國際市場行情變化較大,加上水利設施差等緣故,澳大利亞農牧業生產長期存在著不穩定的狀況,每屆大旱,要損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只牛羊。耕作業波動更大,有時相鄰年份產量增減二分之一以上。小麥最為突出,1977~1978年產量為937萬噸,第二年度達1,809萬噸;1981~1982年度1,633萬噸,1982~1983年度僅為770萬噸。

Ⅶ 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是

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是都實現了地域專業化;機械化水平高。

美國和澳大利亞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但出口的農產品有所不同,美國是一個工業和農業都很發達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在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美國的乳畜帶和澳大利亞的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發展的共同 有利條件是城市、人口分布密集、消費市場廣闊。

(7)澳大利亞農業實現了什麼化擴展閱讀:

美國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分化,使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產帶,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等。早在1914年,美國農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種植專業化,這種格局保持至今。

這種區域分工使美國各個地區能充分地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通暢的水陸運輸網的建立更進一步促進了區域分工專業化生產,而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也有力地推動了附近地區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

Ⅷ 澳大利亞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實行這種農業經營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1.澳大利亞由於氣候:
澳大利亞氣候比歐洲或美洲溫和,尤其是北部,氣候與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相近。在昆士蘭州、北部地區及西澳大利亞州,一月份(仲夏)的溫度白天平均為攝氏二十九度,液間為攝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攝氏二十二度及攝氏十度。
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氣溫約為攝氏二十六,夜間為攝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則分別為攝氏十五度及攝氏七度.這種氣候適合牧草的全年生長。
2、地理壞境:澳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 氣候乾燥的沙漠, 能作為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 26萬平方公 里。 沿海地帶, 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 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 整個沿海地 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 個國家。
3、人文壞境:(澳大利亞的政府和國民很重視環境保護)的影響,是一個天然的草原牧場,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國和生產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澳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

Ⅸ 澳大利亞農業特點,主要的農產品是什麼

二、澳大利亞主要的農產品是什麼

1、澳大利亞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主要出口的農產品是小麥、羊毛。

2、澳大利亞盛產羊(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牛、小麥、蔗糖,而且還依靠長期出口農產品、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因此它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出口國。

Ⅹ 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的特點有專業化嗎

澳大利亞農業生產總體來講還是極具專業化的。最顯著的就是小麥和葡萄酒的生產過程!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農業實現了什麼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