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怎麼加入二戰

澳大利亞怎麼加入二戰

發布時間:2023-06-05 00:45:56

A. 澳大利亞參加過二戰嗎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時下寒風習習,偶爾雪花飄飛。但這里連續三天舉行的武器展覽、飛行和跳傘表演、燃放焰火等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活動讓這個南太平洋城市一掃冬日的沉寂,熱鬧非凡。

堪培拉是澳大利
亞全國各大城市中舉行二戰太平洋戰場紀念活動規格最高的城市。國家、政府以及軍方的最高領導人全部出席。而堪培拉市參加紀念活動的人有10萬之多,佔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們在各種活動中追憶歷史,受到啟迪。

記者在一個紀念活動上遇到一位名叫萊科克的老兵,二戰時在新幾內亞的科科達同日本人作戰,腿部負傷。13日恰巧是他85歲的生日。他說,在這歡聚的日子裡,他總懷念沒能活著看到勝利的戰友們。言語間,老人一臉剛毅,令人肅然起敬。

科科達是一條林間小路的名字,但在澳大利亞家喻戶曉,因為它曾是澳軍與日軍激戰的戰場,也是澳軍贏得勝利和榮耀的地方。當年,澳軍同6倍於己的敵人奮戰毫不退縮,戰斗從1942年7月一直持續到11月,戰況極其慘烈。澳軍最終擊退日軍,扭轉了戰局。後來,科科達便成為一種精神的代名詞。

曾著有《科科達精神》一書的作家林賽說,科科達精神存於每個澳大利亞人心中,教育著每個人如何應對逆境。澳反對黨工黨領袖比茲利上周在議會說,所有澳大利亞人都為科科達精神自豪,這種精神重塑了澳大利亞。在紀念活動中,許多發言者都指出二戰勝利的意義不僅在於軍事上擊潰了邪惡的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還在於由此取得了一場偉大的道義勝利。這種可貴的精神力量不斷鼓舞人們尋求正義,保衛和平。

二戰中,澳大利亞有100萬人參戰,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4萬人陣亡,現有健在老兵17萬。澳大利亞各界十分重視這些老兵,在各種紀念活動中把他們尊為民族楷模。堪培拉紀念二戰的活動便是以「向老兵致敬」為主題。總理霍華德15日在一個4000人的集會上發表講話,號召人們學習老兵的愛國精神。他說:「愛國不是感情一時的、短暫的爆發,而是平靜而穩定地奉獻一生的過程。愛自己的國家是一種崇高的(人生)激勵,召喚我們超越自我,為崇高的理想和事業而奮斗。」

澳大利亞媒體更是不吝筆墨,大量報道老兵的事跡,幫助人們重溫二戰,把歷史變為新的精神動力。翻開近期報紙,上面盡是有關二戰的內容。《澳大利亞人報》每天隨報附送一本二戰系列小雜志,分專題講述二戰史。《堪培拉時報》乾脆將60年前該報報紙逐天重印發行。1945年8月16日頭版通欄標題是「日本投降,戰爭結束」。歡慶場面,躍然紙上;勝利豪情,呼之欲出。

如此回顧歷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澳大利亞的年輕人。一位叫亞歷山大的學生說:「戰爭能造成數百萬人傷亡,令人厭惡。但戰爭中傷亡的英雄不會被忘記,他們會留在我們心中。」

B. 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亞,為什麼沒有參加二戰

南美洲沒參加2戰也說得過去,但印度和澳大利亞沒參加我死都不信!
南美洲也算是參加了(被美國強迫參加反法西斯聯盟),只是沒派兵參戰。
印度當然是參加了2戰,因為那時英國陸軍大約有15%的人是印度人,而且緬甸戰場就有很多直屬的印度的地面/空中部隊(非英軍編制,只是用英國裝備),來保衛印度的。
澳大利亞參加2戰就更加明顯,由於當時澳大利亞軍隊實力不太強(現在也差不多。舉個例子:現在整個澳大利亞的陸軍只有6萬現役軍人),澳大利亞的強項只在海軍和空軍,所以2戰時以支援美軍太平洋戰場為主(例如:幫助美軍在南太平洋各島嶼提供情報的「澳大利亞海軍嘹望員」就在情報收集和救助被擊落的飛行員上有很好的表現。

C. 在二戰時期,澳大利亞有參加戰爭嗎

當然參加了。
二戰之初,澳大利亞作為英聯邦的成員,就在幫助英軍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參與了對日作戰。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7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曾有 57萬多人參軍,每 10個18至 35歲的男子中就有 8人曾在軍中服務。澳大利亞共有 33826人陣亡,另有 18萬人受傷。

D. 兩次世界大戰時,澳大利亞在忙著做什麼

兩次世界大戰時,澳大利亞都參戰了。而且作用還不小。

一、澳大利亞在一戰中的表現

澳大利亞最初是英國流放罪犯的地方,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不過,因為和英國有密切的"血緣"關系,所以澳大利亞在沒有條約規定的情況下,多次自願出兵協助英國作戰。在聯邦成立之前,澳大利亞就為了英國介入過布爾戰爭毛利戰爭。不過,澳大利亞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莫爾茲比港的Kokoda戰役中,駐守此地的澳軍主要由國民軍組成,經驗少裝備差。初遇強敵,顯得有些慌亂,只能且戰且退,利用林木的掩護與日寇周旋。在此後將近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各路澳軍頑強地與日寇在巴布亞的叢林中廝殺,以慘重的代價(如國民軍維多利亞39營,全營平均年齡僅為18歲6個月,幾乎全部戰死)保證了Kokoda小路不失於敵手,拯救了莫爾茲比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澳大利亞的傷亡人數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半,但是因為澳大利亞本土遭到日本的猛烈攻擊,損失更為慘重。

E. 幾次世界大戰感覺澳大利亞都沒怎麼參加!是我不了解歷史還是…

一戰和二戰,澳大利亞都參與了,而且發揮了不少作用。
一戰時,澳大利亞在對德宣戰後兩個月,便派出第一批遠征軍去歐洲,其中包括一 個輕騎兵旅和三個步兵旅,約2萬人。且在宣戰前一日(8月31日),澳大利亞政府將其戰艦連同海軍士兵2萬人交由英國海軍調用。
澳大利亞本身參加二戰的時間比美國人要早得多,美國直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遭到日本襲擊之後才對軸心各國宣戰參加了大戰,而澳大利亞作為英聯邦國家在1939年9月3日就已經對德國宣戰,雖然在一開始澳大利亞軍隊幾乎完全沒有準備,而且當時的澳大利亞也沒有什麼像樣的軍隊,除了有一支能夠戰斗的海軍之外,但這支海軍也非常弱小,一共只有十三艘重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在對德宣戰之後,澳大利亞在擴充海空軍的同時,還迅速地組建和訓練了一支最後達到30萬人的第二澳大利亞皇家陸軍,這支由志願兵組成的部隊後來和納粹德國,義大利,法國維希政權以及日本軍隊都交過手,都取得了勝利。

F. 二戰時澳大利亞有沒有參戰

澳大利亞當時是英國盟國,當然參戰了,歐洲戰場他們做為英軍的輔助部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和北非戰役,在亞洲他們參加了新幾內亞戰役,

G. 誰能詳細說一下澳軍在二戰的作戰歷史

二戰爆發時,澳大利亞雖沒有作好參戰准備,國民對這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缺乏熱情,但是大多數人仍支持政府的參戰決定,認為英國是澳大利亞的母國,澳大利亞在戰爭中站在英國一邊是天經地義的事。全國隨即進入緊急動員,議會頒布《國家安全法》,授予政府有關處理戰爭事務的廣泛權力。政府下令對16—65歲之間的公民進行人口調查,立即恢復強制軍訓制;對農牧產品、匯率、物價等實施政府管制;發布組建新的「澳大利亞帝國部隊」(AIF)的計劃,並在11月將建成的第一個師(第6師)派往中東。相隔21年之後,澳大利亞又一次投入了世界大戰。在這次大戰中,這個人口僅720餘萬的國家前後共動員了近100萬人參戰,傷亡人數達95567人,[(12)]為戰勝德國日本及其他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直接派軍參戰,在軍事上取得了許多重大戰果。
陸軍直接參加了中東北非戰場、東南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作戰。在戰爭初期,澳陸軍第6、7、9師前往中東,先接受軍訓,1941年1月起先後投入戰斗。在西部沙漠戰役中,澳軍第6師與英軍連續攻佔義大利軍隊據守的巴爾迪亞、托卜魯克、班加西等城,共殲滅意軍10個師,相當於意陸軍總兵力的1/6。同年3月,澳軍轉戰希臘本土和克里特島,協助希臘軍隊抗擊義大利的入侵。4月,德軍第12集團軍繞過希軍北部防線,發動迅猛的進攻。澳軍被迫隨英希軍撤至克里特島,抗擊德軍傘兵部隊和登陸部隊的進攻,與盟軍一起殲滅了德軍一個傘兵師。但因制空權、制海權盡被德軍控制而撤回地中海南岸。澳軍在這次行動中首遭重創,1595人陳亡,5174人被俘。[(13)]6月,盟軍發動敘利亞—黎巴嫩戰役,澳軍第7師沿海岸北上,7月8日攻下達穆爾,直抵貝魯特近郊,迫使法國維希政權的部隊在5天後接受停火。在北非沙漠,德意軍在3月底開始反攻。4月11日澳軍第9師在托卜魯克被包圍。澳軍官兵浴血奮戰,擊退德意軍無數次進攻,堅持到12月10日盟軍前來解圍為止。托卜魯克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使澳軍贏得了聲譽。在第二年10月的阿拉曼戰役中,澳軍第9師打得更為出色。在另外兩路進攻受阻的危急時刻,在右路擔任主攻的澳9師拚命殺出一條血路,扭轉了戰局。遭到慘敗的德軍統帥隆美爾驚嘆「(澳軍)這一路就像一部粉碎機,碰上它的一切東西都會粉身碎骨」。[(14)]1942年起,澳軍3個師先後撤回太平洋戰場。
在東南亞戰場,澳軍第8師參加了保衛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戰斗。由於盟軍內部存在矛盾,軍心渙散,喪失海空保護,被日軍第25軍擊敗。1942年2月新加坡陷落時,澳8師15000餘名官兵均淪為日軍的戰俘。澳軍另有一個旅據守緬甸東南部,亦被日軍擊敗,退入印度。
在太平洋戰場,日本將戰火燃到澳大利亞的北大門。1942年9月,澳軍在巴布亞的科科達山道戰役中擊敗了向南進犯的13000名日軍,粉碎了他們攻佔莫爾茲比港進而渡海入侵澳本土的企圖。隨後,澳軍第6、7師和美軍一個團在澳軍總司令托馬斯·布萊梅上將的指揮下向北進攻,至1943年1消滅了盤踞在巴布亞北部沿海地區的日軍,拉開了盟軍反攻的序幕。巴布亞戰役的勝利比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擊敗日軍還早半個月。1943年4月,美軍和澳軍發動新幾內亞戰役,消滅大批日軍有生力量。澳軍還參加了攻佔布干維爾島、新不列顛島的戰斗。1945年5月1日,澳軍在汶萊的東海岸登陸,解放了大片地區。日本宣布投降後,澳軍負責在汶萊、荷屬東印度的東部地區和澳大利亞海外屬土接受日軍的投降。
澳大利亞海軍和空軍也全力以赴投入各戰區的戰斗。海軍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歷次重大海戰運送兵員給養、支援陸軍登陸和護船中起了重要作用,並付出慘重的代價。「悉尼號」巡洋艦在地中海擊沉了義大利驅逐艦「埃斯佩羅號」和巡洋艦「巴托羅謬—克萊奧尼號」,後在澳西部近海與德國炮艦「考莫蘭號」同歸於盡,「悉尼號」上645名官兵全部戰死。在其他的海戰中,巡洋艦「珀思號」、「堪培拉號」和多艘驅逐艦亦被擊沉。空軍的作戰范圍更大,包括歐洲戰場。大批澳空軍人員還加入英國空軍作戰。戰爭期間,共有10562名空軍官兵陣亡,其中一半戰死在歐洲。[(15)]
第二,作為盟軍太平洋戰場的大後方和反攻基地,為盟軍調整戰略部署和發動反攻提供了必要條件。
日軍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後,迅速南下,盟國殘部敗退澳大利亞,並決定以此為基地調集兵力准備反攻。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十分重視澳大利亞的戰略價值,他說:「從全面的戰略觀點來看,我相信太平洋進攻行動的最有利的路線應該是從澳大利亞出發經過新幾內亞到棉蘭老島。」[(16)]
美軍於1941年12月22日開進澳東北部的布里斯班,到1943年9月,美軍在布里斯班及以北的羅克漢普頓、敦斯維爾等地集結了12萬重兵。1942年3月17日,麥克阿瑟來到澳大利亞,並把他的司令部設在墨爾本,7月遷至更靠近北方前線的布里斯班。不久,澳美軍隊發動巴布亞戰役,拉開了盟軍反攻的序幕。戰爭期間,約有100萬美軍在澳大利亞駐扎訓練、休整或調防。在瓜達爾卡納爾作戰的美軍官兵在戰斗結束後全部轉到墨爾本休整,澳大利亞人的熱情慷慨使這些經歷過戰火洗禮的美國軍人感動不已。
第三,生產大量軍火和其他軍需品,為盟軍提供了重要的後勤支援。
二戰開始後,尤其是日本南侵以來,澳大利亞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支持盟軍抗擊侵略者。早在1940年7月,政府就設立軍火局,任命鋼鐵業巨頭埃辛頓·劉易斯為軍火總監,使軍火生產在短時期內出現較大發展,全國約有1000家工廠製造軍火。1943年時,有15.6萬名工人在軍火生產第一線工作,行政管理人員為6000人。所製造的產品包括炸 葯、彈 葯、槍 炮、裝甲車、無線電設備和各種其他車輛等。為軍火工業相配套的其他工業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機床製造業、電氣和光學儀器製造業、飛機製造業得到建立和迅速發展。另外,為動員更多的人參加工作,調配人力資源,政府任命華萊士·沃思為人力調配總監。全國16歲以上男女公民均登記在冊,隨時聽候調遣。1943年6月,澳大利亞參軍或參加工作的14歲以上的男子達2529000人,婦女為840000人。[(17)]而且,政府還成立了戰時工業組織局,負責管理民用生產,調查並監督資源使用。政府對一些重要的戰爭物資,如汽油等油料實行配給制供給,並限制電力和其他燃料的使用。對於澳大利亞在這方面作出的貢獻,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在整個戰爭中,澳大利亞的給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陸、空部隊比起其他戰區來都是自給自足的。1942年下半年,他們需要的資源有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來自當地的產物。我給鄰近的南太平洋戰區運送了大量噸位的給養,超過美國運到我區來的補給。因而事實上西南太平洋並非美國負擔,而是自給的。柯廷是這場光輝的澳大利亞戰爭勝利的主要動力。」[(18)]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根據《租借法》向澳大利亞提供了價值3億多澳鎊的貨物和服務,而澳大利亞提供給美國的貨物和服務遠多於這個數額。[(19)]
第四,在外交方面加強盟國的團結,積極參與創建聯合國的工作。在日本軍隊大舉南下的危急時刻,澳大利亞決定改變在外交、國防上依靠英國的傳統,加強與美國和其他盟國的關系。柯廷總理在1941年底發表的新年咨文中說:「我毫無保留地明確指出,澳大利亞指望著美國,但這對我們與聯合王國的傳統血肉關系絲毫沒有損害。我們知道聯合王國所面臨的問題。我們知道不斷存在的侵略威脅。我們知道力量分散的危險。但我們也知道澳大利亞可能垮掉而英國可以依然存在下去。因此我們要下決心不讓澳大利亞垮掉,我們要盡一切努力來擬定一個以美國為基石的計劃,它將使我們有信心堅持下去,直至戰爭的形勢轉變到對敵人不利的時刻。」[(20)]澳美合作大大加強,澳政府主動要求美國將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設在澳大利亞,將澳軍交給麥克阿瑟指揮,與美國組成「盟國供應委員會」,負責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的後勤補給。在與其他盟國的關系方面,澳大利亞政府1941年6月任命首任駐華公使,向中國運送軍火。一些澳志願人員來華參戰。1942年10月,澳大利亞與蘇聯建交,還給蘇聯運去大量羊皮。1944年1月,澳大利亞又與紐西蘭簽訂《澳新協定》,加強兩國的合作和對南太平洋事務的影響力。

H. 澳大利亞是如何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以下內容將為大家講述澳大利亞是如何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939年9月3日英國對德宣戰,澳大利亞和其他英聯邦國家一樣也立即對德宣戰。總理孟席斯向全國正式宣布,澳大利亞因而處於戰爭狀態。參戰後,孟席斯政府立即做出了下列決策:向英國輸送糧食和軍需品;招募軍隊,建立遠征師團;著手進行軍火和軍需生產;准備讓國會通過鎮壓共產黨人的法案。這後一項決策顯然是違背民心的,甚至連丘吉爾都不同意他的這一決策 。

澳大利亞政府的另一項重要參戰措施就是組建遠征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澳大利業陸海空軍作為英聯邦軍隊的一部分,由英國最高軍事當局統一指揮 。

I. 一戰時 二戰時 澳大利亞干什麼去了

都參戰了。一戰時候的加里波利戰役主要就是澳新軍團參戰的。二戰時北非戰場就是澳洲軍團頂住隆美爾進攻,守住托布魯克,為日後反攻贏得時間。在太平洋戰場,澳洲皇家海軍與美軍一起痛擊日本帝國海軍。在莫爾茲比港的Kokoda戰役中,駐守此地的澳軍主要由國民軍組成,經驗少裝備差。初遇強敵,顯得有些慌亂,只能且戰且退,利用林木的掩護與日寇周旋。在此後將近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各路澳軍頑強地與日寇在巴布亞的叢林中廝殺,以慘重的代價(如國民軍維多利亞39營,全營平均年齡僅為18歲6個月,幾乎全部戰死)保證了Kokoda小路不失於敵手,拯救了莫爾茲比港。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澳洲軍方高層對澳軍在這里的艱苦條件所知甚少,並拒絕給予空投補給。不萊梅將軍甚至很不公正地解除了多名指揮官的職務。在Kokoda小路遇阻使日寇不得不再派一路人馬(約2800名陸戰隊和若干輕型坦克)於8月25日在距莫爾茲比港三百多公里的米爾恩灣(Milen Bay)登陸,以圖另闢蹊徑。然而由於情報失誤,在此地受到痛擊。駐守此地的有澳洲國民軍一個旅,有從中東回來的AIF第七師一個旅和美軍第43工兵團1300餘人。戰斗從當日晚開始至9月7日結束;期間澳空軍有效地壓制了日寇來自海上的炮火支援,大大減少了地面部隊的壓力。澳軍在此役中死167人,傷206人,美軍死14人。日寇死傷近1500餘人,損失全部坦克,僅有1320人原路逃回。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怎麼加入二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