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澳大利亞西部是沙漠呢而東部降水較多
澳大利亞虛羨西部是沙漠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西北氣流和高壓系統的影響,缺乏降水;而東部受到熱帶氣旋和季風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詳細解釋:澳大利亞大陸地域廣闊,氣候變化復雜。西部屬於大陸性氣候,地勢高低起伏不大,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乾燥荒蕪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帶,年降雨量少於250毫米。這是由於西北氣流貫穿整個西部地區,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濕氣,並經過高壓系統的干擾,使得降水十分有限。
而澳大利亞東部則受到熱帶氣旋差旅拍鎮猛和季風氣流的影響,由於盛行的東南貿易風從南海吹向大陸,匯聚成為強勁的季風氣流,在春、夏兩季順時針方向帶來的是充足的濕氣,豐沛的降雨,使得東部地區相對濕潤。
總結:澳大利亞西部是沙漠主要受到的影響是氣流和氣壓,阻止了濕氣進入;而東部則受到熱帶氣旋和季風氣流的影響,降雨較多。
② 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八月份的氣候雨水多嗎
墨爾本的氣候屬於亞熱帶與溫帶交叉型氣候,
墨爾本的舊金礦
最熱月通常最高平均氣溫25℃,最低平均氣溫14℃,最冷月在3℃到15℃之間,終年多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處於向亞熱帶過渡的地帶,夏季偶有最熱月超過40攝氏的情形。夏天人們喜歡去海邊玩,在炎熱的夏天,日間氣溫最高可達到四十攝氏度以上。
墨爾本的氣候比較乾燥,相對濕度常在30%到50%之間,由於乾燥,平時晾曬衣物也幹得快,衣服傢具等物品不容易發霉,冬天在同樣的低溫下與濕度高的地方比較也不覺得那麼寒冷,在生活上,墨爾本這樣的濕度讓很多人覺得舒適。
由於地理位置和洋流影響的原因,墨爾本日夜溫差較大,夏天即使白天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晚上就會涼下來至十二度左右,因此在冬天,墨爾本不太冷,冬天一般日間氣溫在十攝氏度以上,冬天並不下雪,但墨爾本的周圍有許多山,冬天的時候寒冷的高山上有積雪,所以每逢冬季,墨爾本附近的高山又是滑雪的好地方。
墨爾本地處大分水嶺以東,常年受南太平洋暖流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溫變化較為和緩,降水分布均勻(下半年降水量略多),但由於同時受到印度洋冷風的影響,墨爾本日溫差大(超過10°C)的天氣狀況比較常見。冬季溫暖,略微潮濕,降雪少見(墨爾本地區上一次降雪追溯到1986年7月);夏季溫熱,相對乾燥,高溫天氣少見,偶有極端高溫(尤其是熱浪發生時)。最冷月為7月,平均氣溫9.8℃;最熱月為1月,平均氣溫20.1℃。極端最低氣溫−2.8 °C(1901年7月4日),極端最高氣溫46.4℃(2009年2月7日)。
墨爾本的氣候雖然普遍較為舒適,但由於受氣候變暖的影響,近年來其平均溫度(尤其是夏季)呈明顯上升趨勢,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和程度也顯著升高和加深。例如2009年1月末至2月初,熱浪突襲澳大利亞,墨爾本是主要的受影響城市之一。該市保持了150年之久的最高溫紀錄就在此期間被打破 。加上臭氧層空洞的問題,墨爾本夏季的陽光更加容易引起皮膚癌。市民在外出時,均會塗上防曬油以減少紫外線的傷害。
墨爾本的氣溫有「一天四季」的說法,一天之間從短袖到棉襖這樣的狀況也經常出現。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
悉尼的秀麗風光
是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區的氣溫是18.6–25.8℃,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以上。錄得的最高溫度是45.3℃,1939年1月14日在維期4日的全國性的熱浪結束後錄得。夏天略微涼快,沿海地區的氣溫很少降至5℃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極端值是8.0–16.2℃。錄得的最低最小值是2.1℃。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當平均,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適中且變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1830年曾在悉尼市地區發生過一次降雪。
雖然悉尼不會遇上氣旋或大地震,但聖嬰現象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影響悉尼的天氣狀況:一方面有乾旱和林區大火,另一方面是風暴和泛濫,與濤動相對的兩方面結合。悉尼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區大火傾向於春夏兩季發生。悉尼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③ 誰知道澳大利亞降雨分布的特點和原因
我是高三的文科生,這個我有正確答案
分布特點:澳大利亞大陸降水量自北、東、南沿海向內陸減少,成半環狀分布
原因: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大部分地處副熱帶高氣壓,下沉氣流為主,除東部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外,大陸中部及西岸降水稀少,沙漠面積廣大,形成熱帶沙漠氣候。東部山地阻止了太平洋暖濕氣流向西深入,西澳大利亞寒流從大陸西岸流經,所以西岸是荒漠。
大陸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風影響而多雨,冬季受東南信風影響而乾燥,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大陸東南部內陸,介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之間,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減少,形成亞熱帶草原氣候。
澳大利亞東北部受山地抬升,降水豐富,是熱帶雨林氣候;東南沿海是亞熱帶濕潤氣候;大陸東南角和塔斯馬尼亞島常年西風控制,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南角受副高和西風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
④ 澳大利亞氣候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12月至翌年2月 為夏季,天氣溫和; 3月至5月為秋季,秋高氣爽,雨水較多; 6月至8月為冬季,天氣較冷,農作物可照常生長;9月至11月為春季。
⑤ 誰有澳大利亞 降雨量分布圖
澳大利亞的平均年降雨量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變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勻。最乾旱的地區是艾爾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濕潤的地方是東北熱帶地區和塔斯曼尼亞州西南地帶。澳大利亞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帶。澳大利亞人各地的氣候很不相同。大陸北部地區是濕潤的熱帶氣候,東部中央地區和西部沿海有溫暖而不太炎熱的氣候,而大陸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亞州則較涼爽。整體而言,澳大利亞各地都有溫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東北部內陸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氣溫曾高達攝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 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氣溫最低紀錄為攝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亞氣候比歐洲或美洲溫和,尤其是北部,氣候與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相近。在昆士蘭州、北領地及西澳大利亞州,一月份(仲夏)的溫度白天平均為攝氏二十九度,夜間為攝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攝氏二十二度及攝氏十度。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氣溫約攝氏二十六度,夜間為攝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則分別為攝氏十五度及攝氏七度。
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及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里。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佔大洋洲的絕大部分,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佔全國面積的35%。全國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全國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最長河流墨爾本河長3490里。中部的埃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屬熱帶,大部分屬溫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內陸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
⑥ 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是什麼樣子的地形 為什麼會促使悉尼夏季降水更多
大分水嶺是澳洲東部海岸附近自南向北的一系列山脈的合稱,長約3000千米,但並不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中間也有平地.高度不是很高,它的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才2230米.大分水嶺離著東部海岸線並不遠,所以夏季的雨水多在迎風坡,在澳洲東部,無論是布里斯班還是凱恩斯,或者悉尼墨爾本,幾乎都是上午海邊見到很多的雲,下午就移動到大分水嶺迎風坡一側形成降水.另外澳洲夏季東部沿海,受東南信風以及西北季風的交匯,降水很多,雨水充足.所以在昆士蘭北部還會形成一些雨林,在凱恩斯附近,有時還會有洪水.
⑦ 指出澳大利亞西北部多雨的季節 並說明其風向的形成過程
澳大利亞西北部多雨季節是北半球冬季,風向西北。是因為澳大利亞此時正是夏季,大陸地區因氣溫高而形成低壓中心,吸引南移的東北信風翻越赤道左偏成西北季風。由於此風來源於熱帶洋面而多雨。如圖:
⑧ 誰知道澳大利亞降雨分布的特點和原因
澳大利亞氣候的基本特徵是乾旱區面積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環狀分布和全大陸普遍暖熱。
(1)乾旱區面積廣大、比例最高。全大陸平均年降水量為470 毫米,除南極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還少許多,只相當於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年降水量不足250 毫米的地區 (276.5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5.9%。 250~500 毫米的地區(249.14 萬平方公里)佔32.4%,兩者合計佔大陸總面積的68.3%;超過1,000 毫米的地區(51.36 萬平方公里)僅佔6.5%,遠小於非洲和南美洲,七大洲中除南極洲外也是最小的。
(2)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圖式,即自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 毫米之間,東北部的凱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06 毫米,最大達5,360 毫米,中部平原的埃爾湖附近最少,不足100 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這種分布圖式在各大洲中是獨一無二的。
(3)全大陸普遍暖熱,特別是夏季內陸地區炎熱程度不亞於撒哈拉沙漠區。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在內陸中西部十分之三的地區在30℃以上,塔斯馬尼亞島中部為16℃,東南部高山地區最低,但也在10℃左右。至於一月平均最高氣溫,除大陸北部受季風調節很少超過38℃外,全大陸南北皆在40℃以上。極端最高氣溫更高,如馬布爾巴為49.4℃,克隆卡里為53℃,中部的斯丟阿特(東經135°,南緯23.5°)達55℃,成為大洋州最熱的地方。全大陸夏季不僅炎熱,而且熱的時間也長,南緯20°~23°的內陸,日平均氣溫連續超過32.2℃的日數達150 天以上,其中有的地區連續37.7℃的高溫達64 天之久。澳大利亞的冬季與同緯度的非洲、南美洲比較也相當暖熱。七月平均氣溫全大陸絕大部分在10℃以上,15℃等溫線橫穿大陸中部,北部在25℃以上,東南部山地氣溫最低,也為8°~10℃,僅個別山頭可達0℃以下。極端最低氣溫,內陸地區夜晚可見霜,甚至降到0℃以下(如阿利斯泉曾有-3.8℃的記錄),其餘即使南部海岸也少見霜。
總之,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在三個熱帶大陸中,既不同於南美洲,又有別於非洲,具有其獨特性,這是在其所處緯度位置及大陸輪廓、地形、洋流、氣壓與風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
二、澳大利亞氣候成因
澳大利亞介於南緯10°45′~39°08′間,南北跨28°23′,是跨緯度最少的一個大陸,南北間溫差小,氣溫分布比較簡單。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99%的面積屬於熱帶和亞熱帶,使全年氣溫都比較暖熱,少雨區和沙漠的面積特別廣。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增加了內陸離海的距離,最大達1,500 公里以上,影響了海洋氣流之深入內陸。
另外整個輪廓又是東西長、南北窄,擴大了東南信風帶控制的面積,內陸又無廣大河湖等水面調節,使大部地區更加乾熱。在地形上,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較低平,起伏不大,氣旋迴轉少,天氣穩定,很難致雨,使廣大的中西部氣候差異變小。
另外,東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長4,500 公里、高1,000 多米,東坡陡西坡緩,又緊逼東海岸,阻擋了東南信風從東面太平洋上帶來的暖濕氣流,使東坡多雨、西坡乾旱少雨,縮小了東部多雨區的面積,擴大了西部內陸乾旱區的范圍。中部平原縱貫南北有利於南北氣流之運行,使中部內陸盆地並不是滴雨不下的沙漠之地。
澳大利亞周圍的洋流,在大陸北部沿岸為北澳暖流,東部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大陸北部和東部沿岸增溫增濕成為多雨區。南部沿海為西風漂流,西部沿海為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了澳大利亞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
從大氣環流來看,澳大利亞大陸夏季氣壓帶南移,大陸北部為熱低壓中心,南回歸高壓帶位於大陸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風,炎熱而多雨;大陸中部和南部都吹東南信風,炎熱而乾旱;只有大陸東部山地東坡為迎風坡,有較多的降水。冬季氣壓帶北移,與陸上冷高壓相結合,高壓中心位於大陸北部內陸,大陸上大部分地區為高氣壓所籠罩,風從高壓中心向外吹,所以乾燥少雨,只有大陸西南角和東南角吹海上來的西風,多氣旋,天氣濕潤多雨。東部山地東坡仍為迎風坡,有較多降水。塔斯馬尼亞島因位於南緯40°以南,終年吹西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所以,從年降水量的分布來看,就成了北、東、南三面多雨,向內陸和西部逐漸減少的圖式。
三、澳大利亞雨區的移動與降水季節分配
澳大利亞的雨區在各季中皆呈一新月形分布圖式。夏季雨區位北部沿岸,兩尖端伸向西北和東北部沿岸。冬季雨區位南部沿岸,兩尖端伸向西南和東南沿岸。春秋兩季雨區位於東部沿岸,兩尖端伸向東北部和東南部沿岸,故澳大利亞在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上北部屬夏雨型,(達爾文港11~4 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95%);南部屬冬雨型(佩思5~10 月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5.3%);東部沿海為全年有雨型,惟北部夏雨稍多、南部秋雨較多;廣大的內陸和西部地區終年乾旱少雨,越往北夏雨比例越大,越往南冬雨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