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最近澳大利亞哪裡發洪水了

最近澳大利亞哪裡發洪水了

發布時間:2023-06-30 17:47:17

❶ 澳大利亞水災影響了哪些城市,比如布里斯班,凱恩斯等旅遊地點

昆士蘭州政府網站即時消息表示:「目前往昆士蘭州的部分地區受到洪水的影響。布里斯班、昆士蘭中部、內陸、南部(Southern Downs)及Granite Belt、圖文巴及Darling Downs西部(Western Downs)、南伯內特(South Burnett)和the Lockyer Valley等地區的部分地方受到洪水的影響,前往這些受災地區受到限制。而其他眾多的澳洲旅遊景點並未受到洪水侵襲,其中包括黃金海岸、陽光海岸、費沙海岸、麥凱、降靈島、湯斯維爾、凱恩斯、黛恩樹雨林和道格拉斯港。這些地區大部分的海灘、度假島嶼、旅遊公司和景區仍然照常營業。」

❷ 澳大利亞遇百年一遇洪水,造成了什麼影響

據當地媒體報道,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中北部沿海地區遭遇強降雨,導致包括悉尼的部分地區的河流水面上漲,新南威爾士州多個地區的交通受到嚴重影響

網上傳播的視頻顯示,在新南威爾士州中北部塔里地區附近的曼寧河,一幢房屋被洪水沖走,只剩屋頂露出水面。沿途也是一片汪洋,很多樹木只剩下樹冠留在水面。另有視頻顯示,多個街道,人們只能劃著皮劃艇出行。

(2)最近澳大利亞哪裡發洪水了擴展閱讀

新南威爾士州遭遇鼠災:

新南威爾士州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鼠災。當地推出了多種捕殺項目,但是到目前為止,密集的誘捕計劃收效甚微。當地人甚至希望大雨能把老鼠淹死在洞里。

其實,想用洪水來抑制鼠患幾乎不可能的,暴雨和洪水反而會導致鼠害激增。洪水襲擊過後,數百萬老鼠會被迫離開洞穴,從下水道和地洞侵入民宅,讓人坐立不安。

❸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遇50年最嚴重洪水,這場洪水是如何影響居民生活的

那個是對澳大利亞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首先,洪水的到來直接就是很多的澳大利亞人民無家可歸,成片成片的社區被無情的洪水淹沒,讓那裡變成了一片汪洋。視覺的淹沒也是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由於很多的重要設備被水淹沒,導致有些學校不得不停課。使得的很多的學生被迫的在在家裡面。同時也是使得道路被汪洋阻隔。很多地方都是不能夠進行及時的救援。 而且在如此大的洪水面前停電是肯定少不了的。要知道現在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沒有電的地方。現在這個年代,哪個地方不需要用電的?一旦停電了,人們的生活將會近乎癱瘓,回到原始生活之中,可以說是相當無聊的。


但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為什麼近年來我們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了呢?就是我們不保護環境的下場。一旦我們惡意對待大自然,大自然必將會更加變本加厲的還給我們,使我們付出非常嚴重的代價,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護環境。

❹ 拉尼娜現象怎樣引發洪災還能引發乾旱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災可以看出,拉尼娜仍未消失。

目錄

概述名詞解釋
拉尼娜現象
形成原因
詞義
現象表現近期播報
影響
現狀厄爾尼諾、拉尼娜遠離熱帶
「拉尼娜」正在衰退
拉尼娜對我國氣候的影響上半年氣候變化
歷史對照
北方高溫少雨
長江以南局部地區
2008年氣候異常與拉尼娜的關系
拉尼娜如何影響今年春夏氣候對南方早稻播種的影響
對春季北方地區沙塵暴的影響
對乾旱及森林火險的影響
對夏季區域性洪澇災害的影響
2009年拉尼娜預警:我國多個省市大旱一、關於旱情的緊急報告
二、拉尼娜氣候的共同特徵
三、拉尼娜的發展趨勢
概述 名詞解釋
拉尼娜現象
形成原因
詞義
現象表現 近期播報
影響
現狀 厄爾尼諾、拉尼娜遠離熱帶
「拉尼娜」正在衰退
拉尼娜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上半年氣候變化
歷史對照
北方高溫少雨
長江以南局部地區
2008年氣候異常與拉尼娜的關系
拉尼娜如何影響今年春夏氣候 對南方早稻播種的影響
對春季北方地區沙塵暴的影響
對乾旱及森林火險的影響
對夏季區域性洪澇災害的影響
2009年拉尼娜預警:我國多個省市大旱 一、關於旱情的緊急報告
二、拉尼娜氣候的共同特徵
三、拉尼娜的發展趨勢
展開

編輯本段概述
名詞解釋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氣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個新名詞。意為「小女孩」(聖女嬰),正好與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相反,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厘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台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克環流,當沃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1995年-1996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形成原因
那麼拉尼娜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詞義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ña」(注意不是La Nina,因為網路無法正確顯示帶西班牙文特有字母,帶拗音符的n,所以這里的西班牙文原文無法正確顯示,而La Nina並非西班牙文,這樣寫的原因是不懂西班牙文)——「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圖解
。 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拉尼娜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在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並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後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發生頻率要高於拉尼娜。拉尼娜現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特別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但中間沒有發生拉尼娜。 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則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編輯本段現象表現
近期播報
最近一次拉尼娜現象出現在最近一次的西南乾旱。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通常交替出現,對氣候的影響大致相反,通過海洋與大氣之間的能量交換,改變大氣環流而影響氣候的變化。從近50年的監測資料看,厄爾尼諾出現頻率多於拉尼娜,強度也大於拉尼娜。 圖解
拉尼娜常發生於厄爾尼諾之後,但也不是每次都這樣。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相互轉變需要大約四年的時間。
影響
中國海洋學家認為,中國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澇災害,是由「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和長江流域生態惡化兩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國海洋學家和氣象學家注意到,去年在熱帶太平洋上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我國附近海洋變冷)已在一個月內轉變為一次拉尼娜現象(我國附近海水變暖)。這種從未有過的情況是長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這次厄爾尼諾使中國的氣候也十分異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華南降雨頻繁,長江流域、兩湖盆地均出現嚴重洪澇,一些江河的水位長時間超過警戒水位,兩廣及雲南部分地區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華北和東北局部地區也出現澇情。拉尼娜也會造成氣候異常。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巢紀平說,現在的形勢是:厄爾尼諾的影響並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響又開始了,這使中國的氣候狀態變得異常復雜。一般來說,由厄爾尼諾造成的大范圍暖濕空氣移動到北半球較高緯度後,遭遇北方冷空氣,冷暖交換,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後,夏季到來,雨帶北移,長江流域汛期應該結束。但這時拉尼娜出現了,南方空氣變冷下沉,已經北移的暖濕流就退回填補真空。事實上,副熱帶高壓在7月10日已到北緯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緯18度,這種現象歷史上從未見過。 「拉尼娜」它是一種厄爾尼諾年之後的矯正過渡現象。這種水文特徵將使太平洋東部水溫下降,出現乾旱,與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溫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偏多。科學家認為:「拉尼娜」這種水文現象對世界氣候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但將會給廣東、福建、浙江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帶來較多並持續一定時期的降雨。
編輯本段現狀
厄爾尼諾、拉尼娜遠離熱帶
2000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在過去的3年中,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引起天氣異常。 它們將不再影響熱帶地區,但其它地區還將受其影響。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地區的氣溫和水位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太平洋中部的海水水位比正常值高14~32厘米,而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的水位卻低於正常值5~13厘米。該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海洋學家威廉·帕策爾特說,目前這種平靜狀況始於3個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他認為全球氣候系統已恢復到3年前的狀態。
「拉尼娜」正在衰退
以下內容均在2007年發表,但事實已經推翻這個理論,從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災可以看出,拉尼娜仍未消失。 ———2008.01 法美兩國「海神」衛星發回的最新海洋觀測數據表明,過去兩年裡影響太平洋的「拉尼娜」現象已經明顯減弱,世界第一大洋將恢復往日的「寧靜」。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指的是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變化的一種現象。「拉尼娜」是由「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龐大冷水區域在東太平洋浮出水面後形成的,因其特徵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它與「厄爾尼諾」現象均會使全球氣候出現嚴重異常。 據法國專家介紹,「拉尼娜」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之後,通常情況下,兩種現象各持續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開始出現的「拉尼娜」現象卻持續了兩年,直到2000年6月才開始逐漸減弱。他們表示,目前的研究還無法解釋此次「拉尼娜」現象和在其之前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什麼會異常強烈,也不能解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拉尼娜」現象持續時間比以往延長了一年。 研究人員曾於1999年1月和6月兩次觀測到「拉尼娜」現象出現減弱徵兆,但後來的結果證明,這些不過是假象。在稍稍喘息後,「拉尼娜」再次卷土重來。法國專家強調說,此次衛星發回的最新數據顯示,「拉尼娜」現象確實已明顯減弱,「女孩」這回是真的老了。
編輯本段拉尼娜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上半年氣候變化
上半年我國氣候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氣候專家經過研究分析,初步認為拉尼娜現象是影響我國上半年氣候的主要原因。 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趙振國認為,今年,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赤道東太平洋水溫偏低,東亞經向環流異常,造成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於是,北方強寒潮大風頻繁出現,而降雨量卻持續偏少,氣溫也居高不下。 據統計,今春北方地區風沙天氣頻繁,3到4月一共出現了12次大范圍揚沙和沙塵暴天氣,影響范圍包括西北、華北、東北西部、黃淮地區,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區,5月份西北地區又出現了3次區域或局部地區沙塵暴天氣,其頻率之高、范圍之廣,為近50年同期所罕見。氣候專家陳峪說,西北地區近50年來沙塵事件頻數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
歷史對照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陸均天說,從公元300年以來,我國一共出現過5個沙塵事件頻發期,每個周期持續90年左右,近10年來沙塵事件又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 談到沙塵暴出現的原因,陳峪認為,沙塵暴的形成及其規模取決於環境、氣候兩大岡素,從環境上講,日益嚴重的荒漠化問題不容忽視。但「無風不起浪」,從氣候上講,今年北方地區自2月份開始,氣溫回升較快,偏高幅度達2至3℃,造成土壤解凍時間提前,干土層大量出現。這時,雨季尚未來臨,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北方地區連續出現大風天氣,土借風勢,沙塵暴隨即形成。
北方高溫少雨
北方的高溫少雨,也是人們的一個熱門話題,今年3到5月,全國平均氣溫創下1961年以來的同期最高,特別是北方地區氣溫持續偏高。從2月開始,長江以北大部地區降水持續偏少,連續4個月總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華北、西北地區不足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特別是2到4月,北方地區平均降水量僅23毫米,為建國以來最少。高溫再加上少雨,使北方地區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形成了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春旱。 趙振國說,1992年以來,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特別是去年6月至今,北方地區降水持續偏少,土壤底層墒情已經很差。這時,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我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再加上冷暖空氣配合不利,此消彼長,一直沒能在北方地區形成理想的降雨條件,由此出現了持續少雨乾旱的天氣。
長江以南局部地區
在北方抗旱的時候,長江以南局部地區卻是暴雨頻繁。對此,陸均天指出,南方的暴雨天氣是局部強對流天氣的結果,從大范圍流域性來講,降水量尚屬正常。 陸均天在談到我國整體氣候特徵和發展趨勢時說,從近年來全球氣候的走勢看,普遍表現出多樣化趨勢,這主要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交替作用的結果。在這種環境中,我國不可能成為風平浪靜的「世外桃源」。他說,國家氣象部門正密切關注今後的大氣氣候變化,及時預報,盡可能減少災害性氣候帶來的損失。
2008年氣候異常與拉尼娜的關系
我們今年處在一個拉尼娜的狀態下,就是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海溫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這個現象對中國的氣候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這樣一個環流形勢非常有利於我國北方冷空氣的南下。它使得我們會有一個冷冬,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這個冷的冬季就出現了。 拉尼娜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進入2008年以來,亞洲高壓非常活躍,不斷形成冷氣團南下影響我國,造成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但是由於南方今年的暖氣團也很活躍,大量來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頻頻光顧南方地區,當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強大冷氣團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區,並與暖濕氣團相遇後,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受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所以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而且長時間維持著低溫天氣。如果只有強大的冷氣團,而沒有暖濕氣團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會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如果只有暖濕氣團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沒有冷氣團光臨,則根本沒有什麼災害性天氣。而兩者齊備的時候,災害就降臨了。 同時,在中國遭受雪災的嚴重打擊時,美國中部出現20℃的劇烈降溫,暴風雪不時出沒(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亞地區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達100年未雪的歷史(2007.12);西歐07夏季水患嚴重,英法損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來,俄羅斯北部邊緣地區溫度連創新低,一度達到-50℃……拉尼娜仍未結束,事態依舊很嚴重…… 拉尼娜——你從哪裡來 去年,持續了一年多的「厄爾尼諾」現象迅速消失後,「拉尼娜」隨即粉墨登場了。那麼什麼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氣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個新名詞。意為「小女孩」,正好與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相反,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在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並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後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發生頻率要高於拉尼娜。拉尼娜現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特別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但中間沒有發生拉尼娜。 那麼,拉尼娜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信風,是指低氣中從熱帶地區刮向赤道地區的行風,在北半球被稱為「東北信風」,南半球被稱為「東南信風」,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這恆定的偏東風航行到東南亞開展商務活動。因此,信風又名貿易風。 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同樣對氣候有影響。拉尼娜與厄爾尼諾性格相反,隨著厄爾尼諾的消失,拉尼娜的到來,全球許多地區的天氣與氣候災害也將發生轉變。總體說來,拉尼娜並非性情十分溫和,它也將可能給全球許多地區帶來災害,其氣候影響與厄爾尼諾大致相反,但其強度和影響程度不如厄爾尼諾。 但人類應該反省,為什麼20世紀以來會出現這么多頻繁的自然災害
編輯本段拉尼娜如何影響今年春夏氣候
受赤道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和歐亞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2008年1月10日以來,我國南方出現了四次歷史罕見的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預測,這次拉尼娜事件會持續到2008年夏季前,將會給我國帶來春夏季乾旱及森林火險等級偏高、北方地區沙塵暴天氣偏多、夏季出現區域性洪澇幾率增加等氣象災害。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的意思,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表現為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它與厄爾尼諾現象均會使全球氣候出現嚴重異常。 記者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歷史上,1954年至1955年,1956年至1957年,1963年至1964年,1968年至1969年的冬季,我國也出現了很嚴重的低溫雨雪異常天氣。國家氣候中心綜合分析了這些年份的氣候變化後認為,這個調皮的「小女孩」將對今年春、夏氣候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對南方早稻播種的影響
預計2008年華南地區(兩廣及福建大部)在2月中旬至3月份的早稻播種期天氣,華南南部較常年同期偏差;華南北部較常年同期偏好,僅在3月中旬前期有2至4天的低溫陰雨天氣,對早稻播種影響不大,江南地區春播氣候條件偏差。
對春季北方地區沙塵暴的影響
預計2008年春季,我國北方沙塵多發區沙塵天氣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少,但與2007年同期相比將有明顯增加;出現強沙塵暴的可能性較大。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沙塵天氣日數偏多的可能性較大。
對乾旱及森林火險的影響
2008年春我國東部地區以少雨乾旱為主,東部大部地區可能出現春旱,其中吉林和遼寧大部、內蒙古東部、華北南部、黃淮、粵桂北部春旱可能較為嚴重,須加強抗旱工作;夏季,全國少雨范圍比多雨范圍大,整體形勢旱重於澇,長江下游至江南北部可能出現高溫乾旱。此外,春季黑龍江北部、吉遼大部、湘贛南部、粵桂北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少,上述林區森林火險等級偏高。
對夏季區域性洪澇災害的影響
2008年夏季,主要多雨帶位於廣西大部、雲貴高原、重慶、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山東東部、河北北部、京津地區、吉遼大部,這些區域發生洪澇的可能性較大。 對台風活動的影響 拉尼娜年,由於熱帶太平洋海溫西暖東冷的結構,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區對流活躍,容易造成夏季台風活動偏多,初夏生成台風和汛期影響我國的台風可能較為活躍,並有利於北上台風的活動。
編輯本段2009年拉尼娜預警:我國多個省市大旱
一、關於旱情的緊急報告
安徽省氣象局於2月1日將春節前夕發布的乾旱橙色預警信號變更為紅色預警信號。此前的1月29日,河南省已經發布該省首個乾旱紅色預警。據國家氣候中心有關專家介紹,紅色預警信號為乾旱預警中的最高級別,代表著未來一周內的綜合氣象乾旱指數達到50年一遇的特旱,或者某一縣(區)有6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而橙色預警信號則表示未來一周綜合氣象乾旱指數達到25年至50年一遇的重旱,或者某一縣(區)有4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 其實,早在2008年入冬以來,乾旱就已席捲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西中南部、陝西中部、山東西部、浙江東南部、福建中部等地,都出現了重度氣象乾旱情況。 不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主任、高級工程師高歌告訴《財經》記者,由於1月下旬降水量增加,目前中國南方地區的乾旱情況已有所緩和;但華北大部分、黃淮、江淮、江漢等北方冬小麥主要種植區的旱情,卻仍十分嚴峻。 來自河南省氣象局的信息顯示,河南省南部降水量偏少,而河南省北、中部則基本無降水。在安徽省,自1月25日以來,冬麥主產區也基本無降水。據了解,目前安徽省的沿淮淮北地區累計降水量僅為2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2毫米,僅次於1974年,為1961年以來同期次少年。而河北、山西、河南、北京等地降水量偏少程度甚至接近或突破歷史極值。 事實上,冬季的乾旱情況在中國北方地區並不罕見。高歌告訴《財經》記者,1999年中國就曾出現過嚴重的「旱災」。當時,中國華北、黃淮、華南等大部分地區出現特大乾旱現象。此後的三年,中國北方又連續三年少雨。其中,2000年全國受旱面積更是高達4054萬公頃。雖然目前仍無法精確估計旱情的進一步發展趨勢,但高歌坦言,就目前的情況看來,今年將會是乾旱情況比較嚴重的年份之一。 目前,有關專家目前仍無法確定導致此次降水量偏少的直接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的乾旱並不是正常的大氣波動,而是大氣異常。」高歌表示。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林而達告訴《財經》記者,從全球的氣候變暖大背景來看,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氣候現象中,乾旱災害尤其嚴重。他警告說,在過去20年中,乾旱造成的損失佔到中國整個GDP的1.2%,如果不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那麼乾旱造成的農業損失將不可小覷。 據了解,目前根據氣象乾旱指標估算,全國氣象乾旱面積約為2350萬公頃,尤其對北方冬小麥的生產帶來嚴重影響。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七省冬麥區受旱面積總計已達1.04億畝(約693.33萬公頃),其中重旱2428萬畝(約161.87萬公頃)。
二、拉尼娜氣候的共同特徵
我們在2008年1月31日總結中國南方冰凍災害教訓時指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全球氣候異常的最強信號,1998年中國大洪水就與1997年4月-1998年6月20世紀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和1998年6月-2000年8月持續兩年的強拉尼娜事件有關[2]。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主任、高級工程師高歌指出,1999年中國就曾出現過嚴重的「旱災」。當時,中國華北、黃淮、華南等大部分地區出現特大乾旱現象。此後的三年,中國北方又連續三年少雨。其中,2000年全國受旱面積更是高達4054萬公頃[1]。與之對應的就是1998年6月-2000年8月持續兩年的強拉尼娜事件(有人把2001年也定為拉尼娜年)。 2007年8月發生了拉尼娜事件,2008年末2009年初拉尼娜現象又開始增強。伴隨拉尼娜的到來,中國的沙塵暴、台風、旱澇災害將變得強烈,中國新聞界有責任讓公眾盡早了解氣候變化的趨勢,做好預防的准備。厄爾尼諾是一種全球氣候變化的「暖事件」,拉尼娜是一種全球氣候變化的「冷事件」。中國新聞界對「暖事件」跟風報道,對「冷事件」不聞不問,這有失於新聞的公平和公正。 世界氣象組織說拉尼娜現象導致歐洲嚴寒天氣。中國北方遭遇的嚴重乾旱也與拉尼娜密切相關,我們在1月10日已給出了災害預警,做好拉尼娜事件中的防災准備:旱澇不均、低溫冷害、台風暴雨和生物災害值得關注。
三、拉尼娜的發展趨勢
我們在10月28日指出,7月30日-11月6日(109天)為地球季節性自轉減速階段,不利於厄爾尼諾事件的形成;11月18日-1月23日(66天)為地球季節性自轉加速階段,是季節性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原因。所以,今年8-10月厄爾尼諾進展緩慢與季節性氣象不利因素阻礙有關,表明各種因素相互抗衡,季節性因素決定了異常變化的方向。這意味著厄爾尼諾的快速進展將發生在2008年11月18日-2009年1月23日(66天)的地球自轉加速階段,與季節性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相一致。 2008年11月18日-2009年1月23日(66天)的地球自轉加速階段,並沒有改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地球季節性自轉減速階段所造成的中東太平洋海溫下降趨勢,表明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拉尼娜事件的能量還未完全釋放,並可能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轉減速階段形成拉尼娜事件。我們在2008年年初就指出拉尼娜增強厄爾尼諾後延的可能性。2000年全球進入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是拉尼娜增強的原因。 最新天氣資訊顯示,盡管本周末會局部出現降雨,但難以緩解乾旱格局,之後仍會再度出現炎熱乾燥天氣,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國機構已經分別下調了對於本國2008/09年度大豆播種面積的預估,因而對美豆形成短期強支撐。另一方面拉尼娜現象所造成的美國中西部天氣寒冷的狀況,可能要持續到春播前後,是否會造成美豆播種的不利值得關注。 2009年1月29日和2月2日海溫異常比較(白色為海冰),顯示拉尼娜現象正在加強。可能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轉減速階段形成拉尼娜事件的預測尚待證實(有關部門預測,此次拉尼娜現象不會超過3個月),拉尼娜現象所造成的美國中西部天氣寒冷的狀況可能要持續到春播前後的估計,表明拉尼娜現象持續到4月7日的可能性增大。中國北方的春旱已經不可避免。2009年3-4月為弱潮汐時期,與春季弱潮汐南北震盪疊加,增大了乾旱的幾率。 拉尼娜預警:關注拉尼娜發展,警惕2000年嚴重旱災重演!(光明網 楊學祥)

❺ 澳大利亞遇百年一遇洪水,房屋被沖走,當地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應急措施

根據2021年3月20日當地時間的報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中北部塔瑞地區附近曼寧河的一所房屋被洪水沖走,只剩下屋頂在水面之上。最近,新南威爾士州中部和北部的沿海地區遭受了大雨,導致某些地區的河流上升,新南威爾士州許多地區的交通受到嚴重影響。

將來,極端天氣給澳大利亞帶來的損失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根據澳大利亞氣候委員會1月底發布的報告,極端天氣在過去10年中造成了350億澳元的損失。與1970年代相比,它幾乎翻了一番。到2038年,每年的損失可能高達1000億澳元。

❻ 暴雨在澳大利亞悉尼引發洪災,對當地的經濟會有何影響

澳大利亞在火災發生之後,又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突如其來的降雨也是大大緩解了火災的趨勢,但是這場降雨持續不斷,也給澳大利亞帶來了新的洪災,並且這場洪災也給當地的居民包括交通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持續不斷的降雨導致了當地的降水量持續的增加,甚至高達400毫米。根據澳大利亞悉尼當地的數據,可以發現正常的,預料不到200毫米也可以看得出來,400毫米的降雨量是非常的多了。

所以有關部門也是呼籲當地市民盡可能的不要去開車出行也不要隨意的出門,之所以會造成這么大的洪災,就是因為降水量不斷的增加,持續不斷的下雨就會讓雨水累積的越來越多,沒有辦法很好的進行排解,包括當時的澳大利亞正處於夏天並且盛行的是東北風,也會給大陸相應的帶來一些降水,並且也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讓工作人員沒有辦法很好的去工作,當地的經濟也會相應的下降,並且有關部門也需要對於受難的市民進行支援。

❼ 遭遇50年最嚴重洪水的澳新南威爾市州,災後有沒有什麼措施

澳大利亞的威爾市州最近非常的不太平,在剛剛遭受過鼠災後,又遭遇了50年難一遇的洪水,很多的房屋都被淹了,可以說這個城市最近是非常的悲慘。這樣的天氣讓很多的計劃被推遲了,像疫苗接種的情況也被大大的耽擱了,對於當地的老百姓來說是非常的困難。

很多人猜測這次的洪水是否和之前的鼠災有關系,從側面來說,動物對未來發生的事情都有一定的預測,老鼠們瘋狂的出來,也預示著可能會有相應的災害發生,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之後,就發生了這樣一次的大洪災,開來,動物能預測災害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然,也希望提高科技水平對災害的預測能力,能夠更好的預防自然災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❽ 澳大利亞東南部洪水持續,部分居民緊急撤離,目前當地居民安置情況如何

遭遇洪水襲擊的澳大利亞居民已經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並且已經得到了足夠的生活保障支持,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居民的生活也正處於緩慢的恢復狀態。

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出現洪水災害之後,很多澳大利亞居民的生活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如果不將澳大利亞民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必然會危及到澳大利亞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遭遇洪水襲擊的澳大利亞居民已經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由於澳大利亞經常會出現洪水災害,這使得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提前做好了相應的預防准備,雖然此次洪澇災害持續時間非常漫長,但是由於澳大利亞居民已經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這使得澳大利亞居民的安全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只不過澳大利亞居民的財產會面臨一定程度的損失。

閱讀全文

與最近澳大利亞哪裡發洪水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