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原因:在18世紀後期,歐洲移民第一次將29隻美利奴羊帶往澳大利亞。 由於那裡草原廣闊, 氣候乾燥, 適於綿羊的繁殖生長, 因此這種家畜便迅速地繁殖起來。
目前, 澳大利亞的羊毛產量佔世界產量的1/4, 羊毛出口量佔世界羊毛出口量的1/2以上,均居世界首位。所以,人們稱它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
澳大利亞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
(1)澳大利亞羊牛是什麼時間有的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國名的由來: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原為土著居住地。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7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2. 澳大利亞的三大地形區與三個牧羊帶之間有什麼關系
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降水條件較好,土壤肥沃,所以,澳大利亞70%的羊,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經營帶,而其他地區的羊只數量很少。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了農牧業,形成了三個牧羊帶。
澳大利亞國是世界上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的典型代表,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狹窄的沿海低平原地區,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墨累河和西南沿海平原地區,粗放牧羊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東部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主。
區域位置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澳大利亞
3. 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騎在牛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 所以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4869美元,排名世界第6,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1,遠高於美國,英國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手持麥穗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澳大利亞的氣候比較乾燥,近70%的土地是旱地,草原平坦遼闊,適於大面積發展畜牧業。在牧區,經常可以看到成群放養的羊群和牛群。「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亞的真實寫照,澳大利亞原本沒有一隻羊,十八世紀後期,歐洲移民第一次帶了29隻綿羊進入澳大利亞。由於澳大利亞草原的條件良好,氣候乾燥,適於綿羊生長和繁殖,到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綿羊數量增加到6000萬之多。
澳大利亞地處中低緯度區,受海洋氣候影響。地勢平坦遼闊,草原面積遼闊,牧場分布廣、規模大、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澳大利亞工業的現代化造就了現代化的大牧場;地下水資源豐富,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在2011年,羊的數量約在1億7000萬只左右,澳大利亞的羊只數量佔全世界總數的六分之一,羊毛產量世界第一,人們形象地稱澳大利亞是一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所以不是「騎在牛背上」的國家,它和它的鄰國紐西蘭一樣也是產羊大國。
4. 為什麼美國和阿根廷養牛而澳大利亞養羊呢
美國和阿根廷的畜牧業都很發達,但是似乎澳大利亞更加乾燥一些,其氣候條件更加適宜養羊。其次,澳大利亞的養羊業與英國有淵源。英國的工業革命需要大量的羊毛,而當時澳大利亞是其殖民地,故養羊業大為發展,而後成為很強的產業。美國和阿根廷的牛在人類出現之前就似乎在美洲大草原生活了。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以及歐洲等地市場上對肉牛的需求等各種因素,造成美國和阿根廷的養牛業比較發達。
養殖技術
一、建舍。羊舍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向陽背風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飼養區,安裝固定飼槽和飲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溝,舍內要鋪竹墊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區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溫度4—7℃,利於羊只生長。要輪換選用不同類型的消毒劑,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對羊舍、運動場、飼槽、飲水器皿、飼養工具及圈舍等定期進行消毒。
二、分舍。舍飼養羊應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把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體況的羊分舍飼養,設立專門的產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離舍等,並配以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
三、選種。因地制宜選擇體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效益高的優良品種。父本的選擇首推南非波爾山羊,其次是我國的馬頭山羊;母本可選薩能奶山羊、河北白山羊等。
四、交配。定期從外地調換種公羊,給種用的公、母羊戴耳號和編制配種檔案,詳細記錄配種羊的編號、配種時間、配種方式和產羔情況,有計劃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親繁殖引起的品種退化。
五、規模。養羊規模要適宜,可根據家庭現有耕地多少、飼草飼料數量、勞力及投入的資金數量等條件決定。一般以養能繁殖的母羊20隻左右為宜,年收入可達萬元。由於一家一戶恐怕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的錢,在剛開始養殖的時候不要貪圖規模,要不斷摸索總結養殖經驗,採取滾雪球的方式來發展。
六、密度。羊屬反芻動物,一天中要有較長時間用來採食飼草和反芻。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夠的槽位和活動空間,每隻羊應有1。5—2。5平方米的活動場地。
七、飼料。羊是以吃粗料為主,精料為輔的牲畜。規模飼養最好是「種草養羊」,這樣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鮮青草。養羊戶應開辟青綠飼料專用地,人工種植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除夏、秋兩季飼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後還可以曬制青乾草或製成青貯飼料餵羊。
也可種植玉米進行青貯,供羊只常年飼用。配製精飼料時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還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麩皮、魚粉、骨粉等蛋白質飼料。此外,若加入適量瘤胃代謝調節劑、尿素緩釋劑等復合飼料添加劑,效益更好。另外,規模養羊一定要有清潔的飲用水供羊飲用。
八、防病。群養山羊易發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鏈球菌病、傳染性膿皰、線蟲、羊虱等。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還應做好重點疾病的預防接種和綜合防治工作。
九、管理。規模養羊要立足自繁自養,合理組群。若放牧,要劃區輪牧。並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
十、去勢。用於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後7—21天內去勢。此時去勢有利於提高肉的品質,並使之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快速育肥。
5. 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的羊是什麼品種
l澳大利亞基本概況 2007年,澳大利亞的農牧業總值約占其GDP的35%,出口更是以農畜產品為主,占出口總額的72%左右。羊只存欄1.4億頭,羊肉產量62萬噸,羊毛的產量78萬噸,牛隻存欄3500萬頭,牛肉產量186萬噸,成為世界上畜牧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 2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的經驗2.1因地制宜地引進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1826年引進英格蘭的海福特牛,有角、深紅,主要分布在環境惡劣的地區。如昆士蘭和南部海岸地區,比例相當大。約占純種登記中的60%以上。1840年引進蘇格蘭的安格斯牛,純黑面無角,主要分布在降雨量比較豐富的地區如新南威爾士,維克多尼亞和西部。1933年才開始引進美國的婆羅門牛,用以克服英國牛常遇到的扁虱,這種牛有天生的抗扁虱和耐熱能力,主要分布在沙漠周邊地區。及時引進優良品種,因地制宜地引進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是主要的經驗之一。2.2確定發展的優良品種。有針對性地引進優良品種進行雜交 引進印度的瘤牛及波斯、印地加牛與英國品種雜交,產生了優良的熱帶新品種牛如布拉福特耐旱王牛、非洲牛、伯爾蒙特紅牛等品種,為牛隻適應當地氣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70年代初期,開始引進純種牛精液,繼而引進活畜、雜種活畜以及受精卵,以創造新品種,繼而擴大生產。在澳大利亞,種群之間的雜交很普遍,目前已經發展到四元雜交體系。2.3建立專門機構,協調畜牧業的發展 (1)澳大利亞農業部設立了肉類研究委員會專門研究各個家畜品種的性能、特點。將研究的成果反饋給各個牧場。 (2)國家農業部主持肉用牛等品種的性能測定、品種登記工作。制定了國家肉用牛純種登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早在1 833年前後英國就實行了品種、性能的純種登記制度。兩百多年來,品種性能登記這一制度在優良品種的繁育、定向培育、提純復壯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到目前為止,國家肉用牛等純種登記制度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牲畜改良的主要平台:能提供電子計算機計算的家族、血統的發展情況和性能資料,父族、母族索引。牧群記錄;銷售品種和牲畜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色澤、體重、日增重、耐熱性、肉料比、產仔數、肉脂比、最佳配種年齡,最佳屠宰期等都一目瞭然。 (3)新南威爾士州農業廳和新英格蘭大學創建了動物遺傳、品種繁殖研究中心,負責牲畜生長的各種資料儲存研究,贊助品種改良的設計(納入國家預算)。 (4)澳大利亞規模龐大的牲畜、肉類及羊毛的出口,統一由澳肉類和牲畜公司負責組織銷售,2007年,澳大利亞約有240餘個肉類出口商和70餘戶牲畜貿易商,均系該公司的成員。商家用一個聲音說話,避免了相互爭斗,競相削價的問題。目前,澳大利亞的牲畜主要品種有:肉用牛類(安格斯牛、海福特牛、保爾海福特牛、墨里灰、短角牛類、林肯紅牛、達文牛、塔斯馬尼亞灰牛、高樂威牛、澳大利亞白牛和不拉曼牛、旱王牛,當然也有不少歐洲品種,如夏洛來牛、西門塔爾牛、利木辛牛等。乳用牛類有荷斯坦牛、埃歇牛、澤西牛、古力斯牛等)。綿山羊類(超細美利奴羊、細毛羊、中粗毛美利奴羊,強韌羊毛美利奴羊、保爾瓦斯羊、蘇扶克羊。新開發展品種有卡莫羊。多莫羊、埃利特得爾羊等。山羊類有安哥拉山羊、沙能山羊、吐根堡山羊、紐賓山羊等)。水牛類(澳大利亞在1 852年從梯模地區引進水牛,至今雖然馴化,但大多仍處於野外環境中,主要品種受印度、印尼品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