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代表澳大利亞的元素有哪些

代表澳大利亞的元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7-21 08:02:53

A. 在鈉、鎂、鋁、銅、青銅、鉛、鋅中,哪個熔點最高哪個最低哪些是比較好的導體哪些是澳大利亞有的

1、銀白色立方體結構金屬。新切面有銀白色光澤,在空氣中氧化轉變為暗灰色。質軟而輕,密度比水小,在-20℃時變硬,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並產生大量熱量而自燃或爆炸。在空氣中,燃燒時發亮黃色火焰。遇乙醇也會反應,跟乙醇的羥基反應,生成氫氣和乙醇鈉,同時放出熱量。能與鹵素和磷直接化合。能還原許多氧化物成元素狀態,也能還原金屬氯化物。溶於液氨時成藍色溶液。在氨中加熱生成氨基鈉。溶於汞生成鈉汞齊。相對密度(H2O)0.968。熔點97.82℃。沸點881.4℃。有腐蝕性。
電導率:20-200
(25C_+1C)uS/cm
2、發現過程1808年,英國的戴維,用鉀還原白鎂氧(即氧化鎂MgO),最早製得少量的鎂。物理性質:銀白色的金屬,密度1.738克/厘米3,熔點648.9℃。沸點1090℃。化合價+2,電離能7.646電子伏特,是輕金屬之一,具有延展性,金屬鎂無磁性,且有良好的熱消散性、
熱導率:156 W/(m·K)
3、
銀白色輕金屬。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製成棒狀、片狀、箔狀、粉狀、帶狀和絲狀。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鋁粉和鋁箔在空氣中加熱能猛烈燃燒,並發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於稀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溶液,不溶於水。相對密度2.70。熔點660℃。沸點2327℃。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航空、建築、汽車三大重要工業的發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鋁及其合金的獨特性質,這就大大有利於這種新金屬鋁的生產和應用。 應用極為廣泛。
熱導率W/(m·K):237
4、
銅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Cu(拉丁語:Cuprum),它的原子序數是29,是一種過渡金屬。 銅呈紫紅色光澤的金屬,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點1083.4±0.2℃,沸點2567℃。常見化合價+1和+2。電離能7.726電子伏特。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最好的純金屬之一,稍硬、極堅韌、耐磨損。還有很好的延展性。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好。銅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較好的耐腐蝕能力,在乾燥的空氣里很穩定。但在潮濕的空氣里在其表面可以生成一層綠色的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這叫銅綠。可溶於硝酸和熱濃硫酸,略溶於鹽酸。容易被鹼侵蝕。
導電性能:排名第2
5、
青銅原指銅錫合金﹐後除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均稱青銅﹐並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錫青銅的鑄造性能﹑減摩性能好和機械性能好﹐適合於製造軸承﹑蝸輪﹑齒輪等。鉛青銅是現代發動機和磨床廣泛使用的軸承材料。鋁青銅強度高﹐耐磨性和耐蝕性好﹐用於鑄造高載荷的齒輪﹑軸套﹑船用螺旋槳等。鈹青銅和磷青銅的彈性極限高﹐導電性好﹐適於製造精密彈簧和電接觸元件﹐鈹青銅還用來製造煤礦﹑油庫等使用的無火花工具。
6、
鉛為帶藍色的銀白色重金屬,熔點327.502°C,沸點1740°C,密度11.3437克/厘米3,硬度1.5,質地柔軟,抗張強度小。
沒有氧化層的鉛色澤光亮,密度高,硬度非常低,延伸性很強。它的導電性能相當低,抗腐蝕性能很高,因此它往往用來作為裝腐蝕力強的物質(比如硫酸)的容器。加入少量銻或其它金屬可以更加提高它的抗腐蝕力。
金屬鉛在空氣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會很快氧化生成保護薄膜;
7、鋅是一種藍白色金屬。密度為7.14克/立方厘米,熔點為419.5℃。在室溫下,性較脆;100~150℃時,變軟;超過200℃後,又變脆。鋅的化學性質活潑,在常溫下的空氣中,表面生成一層薄而緻密的鹼式碳酸鋅膜,可阻止進一步氧化。當溫度達到225℃後,鋅氧化激烈。燃燒時,發出藍綠色火焰。鋅易溶於酸,也易從溶液中置換金、銀、銅等。鋅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物狀態存在。主要含鋅礦物是閃鋅礦。也有少量氧化礦,如菱鋅礦,如菱鋅礦和異極礦。
電導率 16.6×106/(m·Ω)

澳大利亞沒有青銅

用青銅做雕塑,詳見青銅性質

B. 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有礦產和生物資源。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儲量3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

。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萬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

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由於環境穩定,所以特有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它們雖顯得原始,卻成為人類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近幾十年來外來物種通過不同途徑進入澳大利亞,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澳大利亞大陸地形特徵:

澳大利亞大陸地形特徵:東部大分水嶺縱貫南北,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澳大利亞大陸的地形可以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不同的地形分布區,澳大利亞大陸地處印度洋板塊內部。

因此很少有板塊運動而形成的高大地形,大陸內的山地高原形成的地質年代多十分久遠,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外力作用後,澳大利亞大陸地表相對起伏平原,整體海拔高度不大,平均海拔僅為350米左右。

澳大利亞大陸東部的地形單元是大分水嶺,貫穿南北走向與海岸線基本平行,總長度約為3000千米,寬度約為160至320千米左右,平均高度約為800至1000米。

其中海拔2230米的 科修斯科山是其最高山峰。大分水嶺是一列古老的山脈,在長期的外力風化侵蝕作用下,高度不斷下降,地表相對起伏較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澳大利亞

C. 關於——澳大利亞(什麼東西最能代表澳大利亞)

當然是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位於悉尼市區北部,是悉尼市地標建築物,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
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也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D. 澳大利亞的象徵是什麼

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左邊是一隻直立的袋鼠,右邊是一隻伸著長脖子的鴯鶓。
澳大利亞的大陸與地球其他地方隔絕,免受人類的許多破壞,所以它土生土長了很多獨有的動物和植物,最具代表性的有: 桉樹.

E. 澳大利亞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動物:袋鼠 考拉、鴨嘴獸 鴯鶓

建築物:悉尼歌劇院

人物:尼可·基德曼,凱莉·米洛,拉賽爾·克羅,伊恩·索普

其他:大堡礁 黃金海岸

F. 澳大利亞的國旗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國旗是:

澳大利亞聯邦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藍色背景上有三個元素: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米字旗)、英聯邦之星和南十字星座。米字旗(紅、白「米」字)位於澳大利亞聯邦國旗左上角。

在米字旗之下是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或被稱作白聯邦、聯邦),有七個角;國旗右邊是「南十字星座(由五顆白色的星組成,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餘均為七角)。



(6)代表澳大利亞的元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1901年,澳大利亞首任總理埃德蒙·巴頓爵士宣布了一項為新的澳大利亞聯邦設計國旗的國際競賽。

1903年,愛德華七世國王批准了澳大利亞國旗的兩種設計:英聯邦藍旗和英聯邦紅旗,供商業海軍使用。1908年,英聯邦星增加了第七個點來代表澳大利亞領土。

1953年,「旗幟法」宣布澳大利亞藍旗為澳大利亞國旗,澳大利亞紅色旗為在澳大利亞注冊的商船的旗幟。

G. 澳大利亞特色有哪些

1、澳洲葡萄酒

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生命不僅來自陽光、土壤和葡萄的精華,更來自悠久的品酒歷史和精湛的釀酒技術,多元文化背景的釀酒經驗,以及崇尚保留葡萄品種的最高原味和果香的釀酒技法,這些都使得澳洲葡萄酒充滿個性與活力,別具特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澳洲葡萄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袋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考拉

H. 澳大利亞的文化特色論文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個年輕的國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她的 文化 是英國文化的移植和再創造。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篇1

試論澳大利亞文化認同轉型

摘 要: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和多元文化階段。其每一階段向另一階段的轉化都有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輕的澳大利亞是在多次的文化認同轉型中走向成熟的,其發展歷程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利用外界發展自身的典範。

關鍵詞:澳大利亞;文化認同;轉型

對於澳大利亞文化性格的建立,黃源深老師在其著作中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以及多元文化階段。土著文化即在澳洲延續四萬年的原住民文化,雖然幾近被隨英國殖民的西方文明所入侵與扼殺,但仍對後來澳洲文化的發展存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至於民族文化階段則是從1788年英國進入澳洲的殖民文化開始,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演化,才逐漸發展成可稱為「澳大利亞文化」的相對獨立性格。就在其移民社會豐富內涵以及開放發展的趨勢下,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多元性漸成為其文化社會的重要成份。自70年代起,這種對多元寬容態度的提倡,便成為澳大利亞政府主要的文化政策方向。黃源深認為,澳大利亞的當代文化表現在社會層面上是粗獷豁達、平等實際、物質文明、浪漫無羈。這種民族文化融合了寬容多元的精神,在多元異種文化刺激下而能綻放出豐富的生命力。

18世紀經歷圈地運動及工業革命的英國,大量的農村人口為了謀生而集中到城市。然而過度擁擠的人口以及高消費使得謀生並不容易,城市裡出現了大批窮苦的勞工及貧民。面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與尖銳摩擦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城市裡犯罪率不斷上升,英國政府的對應 方法 則是不斷加重及擴大刑罰嚴懲以期嚇阻。為了解決監獄人滿為患及城市人口過度擁擠的問題,英國政府開始將囚犯流放至美澳等地,且往往將底層民眾所犯的輕罪加重判刑以符合流放標准。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舒緩城市人口壓力及社會問題,二來又可以拓展海外殖民地。

由於在北美爆發脫離英國的獨立戰爭,澳洲成為英國政府繼北美之後替代流放罪犯的地方。1788年,英國派出由菲利浦總督(Arthur Phillip)率領的第一艦隊載來首批移民抵達澳洲,罪犯及軍人構成了澳洲這批最早移民的主要成員,其後在澳洲發現金礦後及移民獎勵政策下,自由移民才逐漸成為多數,直到1868年全澳廢除流犯政策為止,英國已經在澳洲流放多達168,000名罪犯。在今天,一般便以1788年作為現今澳大利亞聯邦創建所能追溯到最早的一年。

這種罪犯流放史的 經驗 ,對澳大利亞民族的集體心理可能構成了深層的影響。1788年1月26日,菲利浦總督在悉尼灣(Sydney Cove)舉辦了簡單隆重的典禮,宣告英國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的正式成立,後來更成為澳大利亞聯邦的 國慶節 。然而對今天的澳大利亞人民而言, 1788年並不是一個純然榮耀的一年。1788年是英國正式將勢力伸入澳洲建立殖民地,同時也是首批發配澳洲之流犯抵達的一年;它象徵的是英國的榮耀,而不是澳大利亞的榮耀。和懷抱夢想前往美國的清教徒相比,這些澳大利亞早期的移民特質也不一樣。這些早年來到澳洲的人們並非為尋找新天地而來,而是一群被英國政府及社會所放逐到遙遠荒陸的有罪之人和社會底層民眾,他們是被迫待在澳洲的一群無奈的英國人。在這個背景下早期移民澳大利亞的群體自然較難積極發展出獨立的自我價值及榮耀,他們的榮耀理當來自於大不列顛帝國殖民的延伸,然而卻是原本在國內的社會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較為低落的一群。澳大利亞在過去對母國的心態可以說是景仰卻隱含有相形自卑的潛在意識,這使得他們早年似乎不斷的在尋求英國的認同,並強調以身為不列顛人的身份為榮。這種自信的失落讓他們可能特別意識到並強化在面對非西方文明時的優越感。

此外,在澳大利亞的早期移民建立其以白種移民為主社群組織後,便一直想像著一個脆弱的自我。這種想像的來源因素很多,除了前所提及的政經歷史發展因素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孤立偏遠的地理位置所致。澳洲的偏遠位置、晚起步的發展、相對稀少的人口,都讓早年的澳洲白種移民感到不安,擔心自己被西方遺棄。這種脆弱性的想像帶來不安,使澳洲希望盡可能的以各種方式確認自己居於西方國家,並以身為大英帝國的一員為其歸宿。而在外在物質的聯繫上,早期的澳洲移民時常必須依賴母國的接濟,在經濟開始發展後,與英國以及日後與美國的貿易,構成了經濟上最大的支柱,而其國防在二戰前更是依賴英國的保護。在這種脆弱不安感和前所提及的自信相對失落的背景下,澳人便傾向於追求心理上的歸屬感及外部實質上的依賴,導出澳人比 其它 國家更在意確保自己身為優越西方的一份子,且與強大英美均維持好友。

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便可能在這種心態下成為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的基本國策,對於中國和日本等亞太勞工移民的進入,澳大利亞以白人為主的社群在早期顯得相當憂慮,澳人因為特別在意自己的西方身分而刻意對亞洲移民加以區隔歧視。如前所述,由於在西方世界內的自信相對不足,澳人在面對非西方文化時因而特別易於產生優越感,藉由歧視他們來獲取自信失落的慰藉。雖然身處亞太,但澳大利亞過去在論述上認為亞洲是「另一個世界」,然而由於他們實際在地理位置上又和「另一個世界」較為接近,加以前述脆弱性的想像,使得他們對於「亞洲黃種人」可能帶來的威脅特別敏感。讓澳大利亞早期在亞洲特別感到威脅的國家有二,一為甫成為新興強國的黃種日本,二為擁有龐大人口且被西方世界認為是最能代表「東方」的中國。一直到二次大戰後,在澳洲開始轉向多元開放的五零年代以前,澳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從純粹西方國家的角度來想像自己,並透過英美來認識世界。

澳大利亞對母國英國從崇拜並安於其傳統關系,到產生不滿與 反思 ,在歷史上有一次重大事件可作為轉折點。澳大利亞早年在外交上僅關注於與母國的聯系,對外並未有太多獨立發展的外交政策,在外交制度上甚至由英國來代表澳大利亞。二次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日本南侵瓦解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防線已經兵臨澳洲本土之際,英國首相丘吉爾否決了澳洲朝野的求援請求,還准備將澳洲在中東戰場的精銳第七師軍團調往緬甸支持。在危急時刻澳洲國會通過召回澳洲第七師的決議,出身工黨的科廷(John Curtin)並在激辯中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宣告澳大利亞認為太平洋戰爭對澳洲而言是一場主要的戰爭,澳大利亞應該要有自立的能力,並且在外交上將轉而關注與美國的合作。太平洋戰爭確實引起了澳洲對自我身份的反思,澳大利亞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位於亞太的國家,而日本兵臨城下與英國輕視帝國邊陲戰場的態度,強烈刺激了澳大利亞要保衛「自己」的這種想法,促成澳大利亞有別於大英帝國的自我獨立意識。

二戰後澳大利亞轉向追隨美國,然而這種追隨已經和過去從屬英國的關系不一樣,澳大利亞和美國在歷史記憶中的政治位階同屬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美國像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優秀的兄長。在這個時期,澳大利亞在政治上的主體性已漸嶄露。二次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和歐美各國有了實質性的政治交流和平等地位。在冷戰格局下,澳大利亞追隨著美國以兩大陣營對峙的觀點來認識世界。1972年,工黨領袖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成為澳洲,取代了戰後長期執政有著親英美傳統的自由黨,採取了反戰等非親美策略,開啟了新澳大利亞外交政策上嶄新的一頁,同時白澳政策也在此時正式被廢除。

不久之後,發生全澳震撼的政治事件,1975年工黨的經濟政策失誤導致政治陷入僵局,惠特拉姆向時任總督一職的克爾(John Kerr)請求參議院改選,而寇爾竟宣布以總督職權解除民選惠特拉姆的職務。這個事件確實激起澳洲民眾再次對自我走出英國關系的省思。且在此之前英國加入歐盟的這件事,其實已經對澳大利亞傳統親英的人士造成相當大的打擊。70年代,先是美國反傳統的浪潮影響到澳大利亞新興社會風氣,且各國移民的大量加入,使得多元民族的現實打破了文化一元的情況,澳大利亞政府在80年代宣布採取「多元文化」作為正式的政策方向。

澳大利亞所呈現的文化多元性似乎與美國不同,其既想要改變過去依附推崇英國文化作為唯一主流的立場,然而在自我價值相對薄弱下並沒有很強的主體文化基礎。由於他們不似美國擁有「美國精神」般的也有某種澳大利亞精神,或說澳大利亞精神是在後來才逐漸形成並以開放、多元和自然為期待,因此他們的文化主體性質可能更易接受各種外來的刺激影響。美國文化的多元性是將各種文化吸納進美國這個主體,然而澳大利亞的文化主體則由於沒有強烈的基本元素,而使得各種外來文化更容易生存且可能直接形塑文化構成,寬松開放的文化主體使澳大利亞能去追求展現出一種「世界性」特質的理想。

這種澳大利亞對自己擁有「世界性」期待的理想,除了表現在尊重國內的多元文化共生外,還展現在澳洲對國際事務的態度。澳洲自二戰後便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對事務的意見上,努力表現超然中立,從一種以世界為考慮的高度上去思考。在這種世界性的展現中,澳人可以找到了心理上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榮耀。且由於站在這種高度去思考,而使澳大利亞能對以往極依賴的「西方」世界有所批判,例如在環保、軍事等議題上皆曾與傳統西方國家對立,而人權議題更在白澳政策廢除後成為外交主題之一。澳大利亞對追求世界性的開展和對澳洲自我定位的省思是相關聯的,澳大利亞在走出英國、反省一昧追隨美國以及放棄極力確保自己為西方歐洲國家的進程中,開始逐步整理自己的身份定位。這時,澳大利亞的地理偏遠位置反而能有利於在國際發聲時顯得超然中立,而國內多元民族文化的提倡以及原民傳統則留下的自然思維等,皆有利於其對世界性追求的開展。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並不是說她的親英美傳統消失了,事實上無論是親英美策略或者以國家戰略利益考慮的態度一直都存在。而在社會上的各種文化元素中,根源英美的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強勢的主流。英語能說得好,可說是在當地生活獲得尊重的必要條件。白澳政策雖然已經廢除,但部分澳洲白人仍有這種排斥亞裔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想法,白人作為主流優越的印象也仍存在一些澳洲民眾的心中。1998年由激進種族主義者漢森(Pauline Hanson)所創立的一族黨(One Nation Party),主張排斥非白人移民,尤其針對影響日益增加的亞裔文化,該黨竟在當年的選舉獲得89席中的11席國會席次。雖然一族黨後來遭到不分族群許多民眾的多次抗議並衰微解散,但可知種族主義思維仍然存在於澳洲,並可獲得一些支持。

年輕的澳大利亞是在多次的文化認同轉型中走向成熟的,原因就在於澳大利亞是一個善於利用、借鑒他國的國家。這種擁有多元性、開放性、世界性的自我期待,使澳大利亞社會逐漸走向開放和多元化,正在面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Dalrymple Rawdon. Continental Draft: Australia’s Search for a Reagional Identity. Burlington, Vt. : Ashgate. 2003.

[2] Lachlan Strahan. Australia's China :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黃源深. 澳大利亞文學史〔M〕. 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 出版社,1997.

[4] 黃源深:從孤獨中走向世界―澳大利亞文化簡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 阮西湖 . 澳大利亞民族志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6] 吳禎福 . 澳大利亞歷史 [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

[7] 張安:.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與優越 [J], 《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05

[8] 張秋生: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史[M]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9] 張天: 澳洲史 [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篇2

試論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

摘要: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移民的國家,而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確保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諧發展,不僅豐富了國家的教育資源,而且使得社會得以全面的發展。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獨具特色,這不僅反映在國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而且在具體的實施方法、策略、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關鍵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一、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澳大利亞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移民的國家,移民的情況決定了社會的性質。其主要經歷了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澳大利亞第一次移民潮是土著人,他們大約在6萬年前到達澳洲。他們代表著一種充滿活力的文化遺產,對現代澳洲具有極大的重要性。第二次移民浪潮從1788第一船隊登陸植物灣起到1945年,主要是英國人和愛爾蘭人移民。1847年,90%的澳洲人口是英國人,其它來自歐洲.只有不到l%來自亞洲。第三次移民潮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澳洲接收了來自許多非歐洲國家與地區的新移民。這些新移民以他們不同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澳大利亞的社會狀況,尤其是近些來自印度支那的難民潮也更深地影響著澳大利亞社會特性。移民,澳大利亞這一主要的社會元素,給澳大利亞社會打上了多元文化的印記。

與此同時,移民結構的改變也決定了澳大利亞移民政策的發展演變。同時,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也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同化階段(190l一20世紀60年代中期),1901年制定的這個移民限製法將移民的范疇僅僅局限在英國和愛爾蘭,所有在澳洲定居下來的移民都應接受澳洲主流文化的同化,以便盡快融入澳大利亞社會。第二個階段為融合階段,即20世紀60年代至1972年,出於改善國際形象的迫切要求和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同化政策開始改變。1966年政府開始改革移民法,並對非歐洲移民的限制進行了修改,允許「傑出」非歐洲移民澳大利亞,也對「白澳」政策進行了抑制。隨著1972年惠特拉姆政府正式終止這個限制性的政策,並提出了尊重移民地位的主張。他指出解決移民政策就是多元文化主義。第三階段是自1972起多元文化的實行。1973年,「多元文化」被政府正式提出,各個少數民族積極回應,紛紛成立全國性的組織以便在主體文化中能夠提倡或體現他們的傳統與語言。

自1979年起,澳大利亞成立了多元文化事務學院.旨在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加強澳洲社會的凝聚力,促進民族之間的理解與寬容。之後到1989年,多元文化事務顧問委員會在廣泛咨詢和接受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隊國家議程》,並且確定了多元文化的三個方面,即文化認同、社會公正以及經濟效益。隨著這一議程的提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逐漸趨於完善,最終被確立為澳大利亞處理民族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對移民政策進行了新的調整,並且明確要堅持多元化的原則。1996年,霍華德向眾議院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重申文化多樣性原則和無歧視的民族政策,議會一致通過。1999年,澳大利亞國民多遠文化咨詢委員會在名為《新世紀的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趨向包容性》的 報告 中闡明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方針原則和今後的發展方向。2000年,澳大利亞政府建立了多元化澳大利亞文員會,對多元文化進行監督和管理。2003年,澳政府再次頒布《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多元一體》,重申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要舉措。

二、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市隨著多元文化政策的產生而產生,但是它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一直奉行「白澳政策」,拒絕非歐洲地區的移民。當時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鑒英國的,實行同化教育,而且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和非歐洲移民接受到的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對移民學生採取「被動的通話教育」政策,政府認為移民學生自己必須主動去適應學習環境、語言和學習習慣,學校沒有義務和責任做出任何改變,政府只允許學校使用英語進行授課,限制其他語言在課堂中的使用。

然而,變革不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它並沒有得到現實的尊重。到了80年代早期,澳大利亞所有的州幾乎都接受了多元文化政策。可以說,在澳大利亞,沒有哪個學校沒有受到多元文化政策的影響。教學資源的編制也反映了教育部門的政策。雖然各州的政策努力使教師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政策中來,但是,真實的落實,尤其是沒有較多移民學生的學校里,這些政策的落實都只是象徵性的。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整個課程體系的實施都是各行其道,沒有一個系統的標准,這就導致了1984年國家多元文化教育咨詢文員會的建立。1973年.政府組建了多個移民教育調查委員會,並在各州學校成立組織委員會,並細致地調查了移民 兒童 的教育問題。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掀起了一股多元文化教育浪潮。到80年代,澳大利亞各州已完全接受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從80年代初期開始,聯邦政府以及各州開始制定各種形式和層次的多元文化教育實施方法。1987年中期,聯邦政府又制定出了國家語言政策,提出「非英語教學語言」。這就肯定了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的價值,並提供資金在中小學、成人教育機構中進行英語為第二語言和非英語語言的教學研究。1989年出台的《關於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議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實施綱領。該議程的實施,使得來自不同家庭、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生的經歷和傳統得到充分的尊重,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並且承認所有學生對學校、社區及社會所作的貢獻。另外,聯邦政府還制定了發展和提高土著居民教育的政策,以增加土著居民的教育、就業的機會。從此,澳大利亞由多民族、多種族人口形成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事業開始得到全面發展。

三、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具體體現

(一)政府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資金支持

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並成立組織了相關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課程。國家設立多元文化教育委員會,各個州成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府顧問委員會或相應的管理機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不僅如此,澳大利益對土著居民的教育問題也日益重視,各州政府不但撥資金以提高土著學生入學率和教育質量,還在進行教育撥款時向土著學生較多的地區和州傾斜。

(二)構成了一套多元化的課程體系

澳大利亞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取多元文化政策,為多元文化創造有利的條件,聯邦政府和各州都高度重視並支持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並且成立相關的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課程。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課程反映在課程文化背景、課程目的、課程設置以及課程管理實施中。課程的設立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要求。澳大利亞強調國家執行多元文化主義,而國家統一推動多元文化課程是其多遠文化教育的一個新特點。澳大利亞在全國范圍內把普通教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人都必須重點學習的共同基礎課程,其內容包括社會認為一切成員都應具備的知識觀念、本領和價值觀,具有規定性。另一部分是選修課程,是一套可以根據學生願望、興趣、才能以及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的需要來確定的內容,由各州、各校自行選擇。在課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亞中小學實行分權、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聯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國中小學的課程.只對各州中小學課程發展給予指導和資助。學校也為教師提供課程發展的空間,允許教師自主開發多元文化課程。

(三)保護和發展本國語言的多元化特點

澳大利亞政府為了保護本國語言的多元化特色,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1997年澳大利亞頒布了《語言問題國家政策》,這是澳大利亞第一部明確的官方語言政策。該政策規定了英語為澳大利亞的國語和官方語言,並一直堅持以下四條澳大利亞語言規劃的基本原則:(1)確保英語的支配地位;(2)保護其他語言的穩定發展;(3)提供英語外其他語言的服務工作;(4)提供學習第一語言的機會。同時注重土著語言的保護和研究。

(四)注重多元文化師資的培養

學生背景的多元化給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就使得教師必須學習如何滿足多民族學生的需要,必須設計、安排出可行的課堂管理制度,必須設計有文化交融的課程進行教學。政府還在高等教育院校設置教師培訓專業項目,主要為從事多元文化教學的各級各類學校培養教師,要求教師必須具有使用多元文化教學的知識和技能,使用批判性的教育方法和成熟的語言教學。此外,政府還招聘和培訓土著教職員工,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土著學生的需要,同時要求所有任課教師掌握土著居民的歷史、文化和語言。政府為加強土著教師隊伍建設,還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對土著居民教育的教師給予種種優惠等。

四、 澳大利亞多遠文化教育對我國民族教育的啟示

我國作為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沖突與和諧,面臨著處理教育一體化與多元化之間協調的問題。我國一直在不斷努力探索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途徑與模式,經過建國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已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如何切實提高教育的質量還是我們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澳大利亞寬容、開放、民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為我國民族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借鑒價值。

(一) 必須確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理念

我國的民族教育與澳洲多元文化教育在發生的背景、實施的內容和方法、目標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有各個級別的民族學校,甚至有民族學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到目前並沒有形成完整而科學的民族教育體系。長期以來,民族教育作為普通教育的一個補充部分,民族性沒有得到體現;也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民族教學論;雙語教育也是停留在摸索階段.並沒有一套體系遵循;課程設置上忽視民族 傳統文化 建設,民族學校與內地同科目,開展「應試」與「升學」教育。因此,我國的民族教育要堅持開放、民主、寬容的態度,認識到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確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體現我國社會的多元文化性,這樣才能使教育的發展既有國家的一體性又彰顯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二)教育政策要向民族教育傾斜

澳大利亞制定為多元化教育的實施和執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條文、法令、法規等,從而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和順利實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和政策上的依據。此外,這些法規法律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每項法律法規的制定都有相應的人員、財務和組織機構做保障。我國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時,要按照民族地區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在政策制定、實施、資金保障層面要確保我國民族教育多元化發展,建立民族地區教育補償機制,加快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均衡發展。我們要將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具體措施與我國的國情結合起來,促進其本土化轉化。

(三)為培養多元文化師資力量提供必要條件

師資力量的提高和完善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必備條件。我國師資培養課程體系基本上全國趨同,很少有涉及對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的訓練。因此,我們首先必須要改善現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師培養的課程設置.更新多元文化教師的教育觀念,將培養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納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其次,少數民族可以聘請民間的一些藝人、長者、學者擔任民族學校的客座教師,不定期和教師進行座談交流,幫助教師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等的理解,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此同時,學校和教育部門要定期定向撥款資助教師培訓,同時注重對教師多元文化知識和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專業訓練,能夠使教師順利應對跨文化的教育教學情境,辨別學生不同文化的行為模式,使用學生熟悉的教學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參考文獻]

[1] 孫燕.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時代教育.2011.1.

[2] 孟凡麗.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課程開發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 楊洪貴.戰後移民與澳大利亞人口變遷[J].渝西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2.5.

[4] 姜峰,劉麗莉.澳大利亞《土著民族教育(目標援助)法案》[J].中國民族教育,2009,(5):41—43.

[5] 鄭信哲.澳大利亞的民族教育發展特色[J].世界民族,2000.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澳大利亞文化論文」

I. 各國國旗圖片及名稱 圖案是什麼

一、加拿大國旗:楓葉旗

加拿大國旗(英語:Flag of Canada,法語:Le drapeau Canada),是加拿大的國旗,由紅、白兩色組成,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中間為白色正方形,內有一片11個角的紅色楓樹葉;兩側為兩個相等的紅色豎長方形。

加拿大國旗中央的紅色楓葉構建起「勤勞勇敢的人民是楓葉」的隱喻,楓葉寄託了加拿大人民的一片愛國之情。楓葉是加拿大300多年來公認和重要的象徵。它已經被用來象徵加拿大,土地和人民。它還用於加拿大武裝部隊的武器和旗幟。楓葉的11個角代表著加拿大的10個省和3個自治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拿大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聯邦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士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典國旗

閱讀全文

與代表澳大利亞的元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