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年給予馬雲200元資助的夫妻,馬雲是如何報答他們的
當年給予馬雲200元資助的夫妻,馬雲用共同命名的獎學基金作為報答。
偶然的緣分,讓馬雲得到了資助。馬雲在杭州西湖一帶偶然中認識了這一對澳大利亞的夫婦,並且相談甚歡。之後還資助馬雲出國學習,給了經濟上的幫助,這對當時還沒開始發達的馬雲來說是一次機會。通過這一次出國旅行,馬雲才有機會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增長了見識,讓以後要走的路變得清晰起來。因此後期馬雲身價上漲以後,並不是單純地歸還這筆錢。這機遇雖然是由200元引發,但並不是還錢就能報答的。
報答方式沒有最好的一種,能表達心意,對方有接受的才是比較完美的。人都是比較有感情的,需要有所行動來感謝別人的無私贈與,要還給別人對等的或者更高的幫助,才能顯示出人間真情。其實馬雲的這個方式也比較特別,價值更高。
⑵ 35年前,一對父子每年資助馬雲400元上學,馬雲怎樣報恩的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肯·莫利和大衛·莫利就是故事中的那對父子。准確的說,在馬雲最艱難的時候,這對父子不到2年多的時間里,資助了馬雲200澳元,差不多每年400人民幣。幫助馬雲順利完成了學業。投桃報李,馬雲在事業成功後,2017年,馬雲拿出2000萬美金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設立Ma-Morley獎學金,感謝肯當年對他的無私幫助。具體故事是這樣的:
事業有成的馬雲並沒有忘掉他的恩人,2004年,肯因病去世,他與大衛.莫利仍有著密切的來往。2017年,馬雲拿出2000萬美金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設立Ma-Morley獎學金,感謝肯當年對他的無私幫助,同時鼓勵和他一樣有金錢困擾的孩子,不要忘記夢想的追逐。
以上是馬雲和莫利父子的故事。這裡面既有馬雲艱難的成長史,也有那一段被人津津樂道的跨國友誼。還有「知恩圖報」的社會美德。
以上是「衛哥說籃球」的回答,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喜歡的朋友請點贊加關注,謝謝!
⑶ 馬雲「落魄」時,外國夫婦曾資助他200塊,馬雲怎樣報答他們的
說起馬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中國首富,也是一位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的企業家,不僅常常參加各類公益活動,還推出了螞蟻森林,帶著5億用戶,用短短3年多的時間,在中國荒漠化的地區,種植了1.22億棵真樹,而實際上,馬雲也有「落魄」的時候,外國夫婦曾資助他200塊,如今馬雲這樣報答他們!
一方面來說,馬雲確實報答了這對外國夫婦,另一方面,他也沒有直接給錢,沒有傷害雙方建立多年的友誼,確實令人佩服,對此大家怎麼看?
⑷ 36年前馬雲「落魄」時,那對資助他200塊的外國夫妻,如今怎樣
2017年2月3日,馬雲來到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宣布向該大學捐贈2000萬美元作為獎學金,並且在這里設立了名為「Ma-Morley」的獎學金計劃,這是馬雲公益基金第一筆海外助學基金。那麼馬雲為何會選擇這所不算出名的澳洲大學呢?其實,裡面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為了報答莫利一家當年對他的恩情,馬雲選擇來到莫利的家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並且向紐卡斯爾大學捐贈2000萬美元,因為莫利一輩子沒有上過大學,他一直非常嚮往大學。馬雲知道莫利一家不會收他的錢,於是選擇了這樣特殊的方式,以莫利的名義,繼續幫助當地那些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完成學業。
⑸ 馬雲為什麼捐錢給澳大利亞的大學
馬雲給Newcastle大學捐獻兩千萬美元,用來紀念他的良師益友 Newcastle人 Ken Morley。
Ken Morley在1980年到訪中國杭州西湖時,偶遇15歲的馬雲。
Ken Morley是一名電器工程師,他們之後成為好朋友,是馬雲的英語教師和他的良師益友。
Ken Morley在1980年回國後,對馬雲鍾愛有加,不斷和他通訊並指導他的英文。
在1985年,Ken Morley還邀請馬雲來悉尼,這是馬雲第一次出國。
他在Ken Morley的Newcastle家呆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馬雲後來說,在Newcastle的這一個月完全改變了我和我的命運。
他說,我非常感謝澳洲和澳洲人民,在我青年時期,讓我來到一個神奇的國度,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在澳洲,我接觸到完全不一樣的文化,景觀。
另外最重要的是這一次澳洲之行,對我當時對世界的看法有深刻的影響。
⑹ 馬雲「落魄」時,澳洲夫婦資助他200元,如今怎樣
馬雲是阿里巴巴創始人,也是亞洲首富,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他曾說過這么一句「名言」: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因為我最快樂的時候是一個月拿91塊錢,我當老師的時候。曾經的馬雲,也許因為錢發過愁,但是現在的他,的確有資格說出這番話。35年前,馬雲「落魄」時,曾得到過一對澳洲夫婦的資助,僅僅200澳元,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可是如今,馬雲卻用1個億作為回報,這個「滴水之恩」的故事,大家聽說過么?
2004年,肯·莫利去世了,馬雲傷心不已,他的辦公室內至今都留著與莫利一家的合照。為了報答肯·莫利的恩情,2017年2月3日,馬雲來到了他的家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他知道肯·莫利沒上過大學,這是他一輩子的夢想。
於是,知道莫利一家不會收錢的馬雲,通過向紐卡斯爾大學捐贈2000萬美元(摺合一億人民幣)獎學金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他稱肯·莫利是為他打開世界之窗的男人,而這項獎學金,也是他為澳大利亞學子打開的「世界之窗」與「友誼之窗」。
⑺ 當初馬雲落難時,送他200塊的那對外國夫婦,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很多人相信善舉的力量,相信滴水能穿石,那麼一絲小小的善意,同樣也能經過多年發酵後匯聚成一川星河,承載一方夢想的彼岸,也有一部分人對此嗤之以鼻,他們認為,世上雖有一部分人,能夠知恩圖報,懂得感激,但還是有很多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的故事,讓好人寒了心。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樣一些案例,就質疑善意的力量,在當年曾發生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中國首富馬雲,他還是一個大學生的時候,就跟一位來自澳洲的工程師結下了緊密的聯系,他也因為蒙受這位工程師的恩惠,而對他產生了感激之情,這種感激最終匯聚成一份巨大的回報,從小小的200塊錢變成了厚重的贈禮,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做善事都能遇到馬雲,但是心懷善意,永遠善良,轉角處就能遇見奇跡。
很多人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會忍不住想:如果浪費時間去幫助了別人,他卻沒有給出應有的報答,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或者說是自己給逃避善舉,所找到的最佳借口,善意本來就不是一種投資,不一定能種瓜等,像馬雲這樣的事件,確實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從中傳遞出來的,是這樣一個觀念: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更美好,肯·莫利夫婦對馬雲獻出了自己一份關愛,讓他受到資助,終獲成長,馬雲為了將這種愛傳遞下去,於是選擇成立獎學金,以肯·莫利夫婦為名,既是最好的報答,也是意義最長遠的善舉,兩人在這個過程中,看似沒有完全實現互動式的報恩,實則卻實現了更深遠的善行傳遞,這反而比普通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