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特徵及人文特徵
七大洲的地形特徵
亞洲地形基本特徵
第一,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佔全洲面積的3/4;第二,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邊緣地區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第三,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又有世界最低的窪地死海(海拔—400米)和遼闊的平原。
非洲地形基本特徵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稱為「高原大陸」。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
非洲地形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原。自北向南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位於東非高原,是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斷層陷落帶——東非大裂谷帶,長6000多千米,谷底有一連串狹長水深的湖泊;第二,盆地。中部是廣大的剛果盆地,原為廣闊的內陸湖,後因地殼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第三,沙漠。北部是撒哈拉沙漠,面積77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歐洲地形基本特徵
第一,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3,主要平原有東歐平原、中歐平原(波德平原)、西歐平原;第二,地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第三,冰川地形廣布,第四紀冰川對歐洲廣大地區影響顯著,東歐平原和中歐平原部分地區呈波狀起伏的地形;北歐地區的峽灣海岸和眾多的湖泊;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寬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結果。第四,山脈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
北美洲地形基本特徵
北美洲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西部高大的山系屬科迪勒拉山系,由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及落基山脈等幾列平行山脈組成,山間分布著高原和盆地。
中部廣闊的平原分布在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地之間,北起北冰洋,南抵墨西哥灣,是一片縱貫北美大陸中部的廣闊平原,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東部低緩的高地由阿巴拉契亞山脈和拉布拉多高原構成,因久經侵蝕成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地。
南美洲地形基本特徵
南美洲地勢西高東低,也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高大山系,東部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和波狀起伏的高原(呈相間交錯分布)。
西部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延伸部分,叫安第斯山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全長9000多千米,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
東部有三大高原:蓋亞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約500萬平方千米)。這些高原由於久經侵蝕,起伏和緩。
東部有三大平原:自北向南有奧里諾科平原、亞馬孫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大洋洲地形基本特徵
澳大利亞大陸也可分為三個地形區:第一,東部山地。大分水嶺縱貫南北,海拔約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平緩;第二,西部高原。是一片低矮廣闊的高原。面積約佔全國面積1/2以上,沙漠和半沙漠面積很大;第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南極洲地形基本特徵
第一,南極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第二,地表大部分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第三,冰層下面有各種不同地形,在羅斯海與威德爾海之間有一條低地,把大陸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是高原,西部分布著一系列褶皺山四大洋地理特徵四大洋 (一) 陸地海洋概況
到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能夠維持自己生存,半徑為6371公里的橢圓型的唯一球體。海水體積為地球體積的1/800。地球的表面積5100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約為7:3,地球表面大致可以劃分為七大部分:位於地球儀的頂部是北冰洋,下部是南極洲,中間依次是世界島——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南北美洲,大西洋。按面積大小依次為:
1. 太平洋18000萬平方公里
2. 大西洋9300萬平方公里
3. 印度洋7500萬平方公里
4. 北冰洋1300萬平方公里
其中,海洋361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3以上達71%分為四大洋;陸地149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9%不到1/3,分為七大洲。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里目前無人居住。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實際為135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6·47%,四分之一多一點。約相當於13個中國國土的面積。
(二)海洋概況
地球表面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里,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世界海洋面積太平洋占將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佔一半。
太平洋 1796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南美洲,18個中國,佔地球表面積35.2%,超過1/3,平均水深4028米,海水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太平洋佔世界海洋面積的49·8%幾乎一半。東西最寬19900公里,南北最寬15900公里。北有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通,東有巴拿馬運河,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巽它海峽和龍目海峽,東南印度洋海丘,托萊斯海峽,帝汶海等溝通印度洋。太平洋中較大的島嶼有2600餘個,簡單概括為一弧三群:一弧,分布在太平洋北部,西部,西南部各邊緣海外側的弧形列島,包括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諸島,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諸島。這些島嶼距離大陸近,面積大,多港灣,補給能力強,軍事利用價值大。三群:分布在太平洋中部的三大群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島群包括所羅門,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等;密克羅尼西亞為微型島群,有加羅林,馬里亞納,吉爾伯特群島;玻利尼西亞島群包括夏威夷,中途島,社會群島等。象巴拿馬海盆的科隆群島,夏威夷群島,關島,中途島,琉球群島正對著上海,沖繩群島等,我們必須給予關注。這些群島的地理位置對於我們國家環顧全球具有重要意義。 位於太平洋區域的共有28個海,它們是: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馬魯古海、哈馬黑拉海、斯蘭海、爪哇海、巴厘海、佛羅勒斯海、薩武海、班達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俾斯麥海、珊瑚海、所羅門海、塔斯曼海、羅斯海、阿蒙森悔、別林斯高晉海、阿拉斯加灣、加利福尼亞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海,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是位於南太平洋的的珊瑚海,面積為479萬平方千米,其次是我國的南海(面積為360萬平方千米)、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面積為230.6萬平方干米)和南太平洋的塔斯曼海(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
大西洋 9337萬平方公里,南北長15742公里,東西寬約6852公里,佔世界海洋面積的26%,平均水深3627米,海水體積3377萬立方公里。相當於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四洲面積的總和。大西洋中群島不少,象加勒比海中的大,小安的列斯群島,佛德角群島,馬德拉群島,古巴,海地等,我們必須給予關注。 位於大西洋區域的海共有20個,它們是:波羅的海、北海、愛爾蘭海、地中海、利古利亞海、第勒尼安海、亞得里亞海、愛奧尼亞海、愛琴海、馬爾馬拉海、黑海、亞速海、加勒比海、斯科舍海、威德爾海、比斯開灣、墨西哥灣、聖勞倫斯灣、哈德遜灣、幾內亞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南大西洋的威德爾海,面積為289萬平方千米;其次是北大西洋西岸的加勒比海(面積為275.4萬平方千米)和北大西洋東岸的地中海(面積為250萬平方千米)。最小的海是位於土耳其西北隅的馬爾馬拉海,面積僅1.l萬平方千米,它也是世界最小的海。
印度洋 7492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面積20%,平均水深3897米,海水體積29195萬立方公里。印度洋在世界海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控制了印度洋,就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鑰匙。印度洋進出太平洋,大西洋非常方便,是世界四大洋的樞紐,波斯灣更是世界經濟的石油命脈。位於印度洋區域的海有6個,它們是:紅海、阿拉伯海、安達曼海、波斯灣、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印度洋西北部的阿拉伯海,面積為386.3萬平方千米;其次是印度洋東北部的孟加拉灣,面積為217.2萬平方千米。
北冰洋 1310萬平方公裡面積最小。比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里小1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最寬約4233公里,最窄處1900公里。北冰洋雖小,然而北冰洋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從北冰洋出發,到達西方發達國家的距離最短。國家海軍戰略潛艇在北冰洋的存在不但因為北冰洋冰面的存在便於隱蔽,而且因為距離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距離最短而便於進攻。北冰洋平均水深1296米,海水體積1698萬立方公里。 位於北冰洋區域的海有10個,它們是:挪威海、格陵蘭海、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帖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和巴芬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北歐沿岸的巴倫支海,面積為140.5萬平方千米;其次是挪威海,面積為138.2萬平方千米。
四大洋名稱由來
太平洋: 1520年,麥哲倫在環球航行途中,進入一個海峽(後稱麥哲倫海峽),驚濤駭浪,走出峽谷時風平浪靜,於是稱這個水域為太平洋,因為這個名字吉利,所以被全世界承認了.
大西洋: 大西一詞,出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傳說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統一定名為大西洋.
印度洋: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道非洲好望角,向東尋找印度大陸,將所經過的洋面稱為印度洋.1570年的世界地圖集正式將其命名為印度洋
北冰洋: 位於北極,終年冰封.1845年在倫敦地理學會上正式命名為北冰洋.
現在是五大洋了,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南冰洋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
國際水文地理組織定義南冰洋為以南緯60度為界的經度360度內,包圍南極洲的海洋,主要有羅斯海、別林斯高晉海、威德爾海、阿蒙森海,部分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峽以及部分紐西蘭南部的斯克蒂亞海,面積2032萬7千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為17,968公里。海洋學家對此定義仍有不少異議,澳大利亞的地圖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南的洋面都標注為南冰洋,而不是印度洋。
在三千萬年前,當南極洲和南美洲分離時,環繞南極洲的洋流才開始出現,因此南冰洋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大洋。南極洋流和北方暖水的匯合處,是南冰洋的天然邊界,南極洋流在紐西蘭南部維持在南緯60度左右,在大西洋部分,由於強西風帶的作用,可到達南緯48度的地方。
南冰洋與北冰洋的冰蓋年度變化情況(白色部份)南冰洋的海水溫度在-2℃至10℃之間,洋流圍繞南極洲從西向東流,由於極地冰蓋和海水之間的溫差造成洋流的動力很大,在南緯40度到洋流邊界,是地球上最強烈的風帶。在冬季,太平洋方向南緯65度以南,大西洋方向南緯55度以南的海洋都被冰封,水面以下的溫度都會達到0℃以下,但在南美洲沿岸有的地方,由於來自陸地的暖風,可以保持海岸不封凍。
南冰洋的海洋深度在4到5公里,南極洲大陸架很窄,最寬只有258公里,而且深,有400到800米深(全球海洋大陸架平均深度為133米),南極冰蓋在3月份有260萬平方公里,在9月份則達到1880萬平方公里,大約增加了7倍多,南極洋流有21,000公里長,是世界上最長的洋流,流量為1億3千萬立方米/秒,等於全世界所有河流流量總合的100倍。
最低點 -7,235 m, 南桑威奇海溝,在南桑威奇群島東側。
連接四大洋的海峽
白令海峽: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
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麥哲倫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七大洲四大洋人文特徵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aisa.asp
『貳』 七大洲的主要地形及其附近的主要海峽
一.亞洲 :
主要地形:
⑴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⑵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⑶大陸東緣有島弧帶,外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附近的主要海峽:
馬六甲海峽,台灣海峽,霍爾木茲海峽,土耳其海峽,白令海峽,朝鮮海峽,曼德海峽
二.非洲:
主要地形:
⑴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⑵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⑶山脈少,分布在西北和東南角高原邊緣
附近的主要海峽:
莫三比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曼德海峽
三.歐洲:
主要地形:
⑴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⑵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⑶冰川地形廣布
附近的主要海峽:
丹麥海峽,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海峽
四.北美洲:
主要地形:
⑴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⑵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⑶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附近的主要海峽:
白令海峽,佛羅里達海峽
五.南美洲:
主要地形:
⑴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⑵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附近的主要海峽:
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
六.大洋洲:
主要地形:
⑴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⑵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附近的主要海峽:
巴斯海峽
七.南極洲:
主要地形: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⑵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附近的主要海峽:
德雷克海峽
詳細見下圖:
『叄』 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區謝謝啊,,,拜託了
亞洲: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 青藏高原 德干高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 塔里木盆地 等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山脈少,分布在西北和東南角高原邊緣
主要有衣索比亞高原 東非高原 南非高原 查德盆地(世界第二)剛果盆地(世界第一)等
歐洲: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廣布 主要有阿爾卑斯山脈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 亞平寧山脈 波德平原 東歐平原 等
北美洲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由落基山脈 內華達山脈 海岸山脈組成了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東部是山地、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高原),中部是平原(哈得孫灣沿岸平原 美國大平原 密西西比河平原)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
南美洲: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世界最大的山脈);中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蓋亞那高原 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拉那高原)
大洋洲: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大分水嶺),中部為平原和盆地(世界第三大的大自流盆地 納拉伯平原),西部為高地(金伯利高原 維多利亞大沙漠)
南極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肆』 各大洲的地形特點什麼叫大陸,島嶼,半島,地峽
七大洲的地形特徵
歐洲: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起伏較小。稱為「高原大陸」。
南極洲:覆蓋著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廣闊的平原,東部是高原。
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廣闊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亞洲: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主要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佔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陸的周圍地區。
大陸(continent ,the mainland ),從地理的意義來說,是指 大陸
面積大於格陵蘭島的陸地,且有別於「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地球上共有6塊大陸: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南美大陸、北美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半島是指陸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陸相連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圍。
地峽是連接兩塊較大陸地或較大陸地與半島間的狹窄地帶。前者如連接亞、非兩洲的蘇伊士地峽,連接南、北美洲的中美地峽;後者如連接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的克拉地峽
來自度娘,整理了下,喵
『伍』 各大洲的主要地形
各大洲的主要地形:
1。亞洲:以高原和山脈為主。
2。非洲:主要是高原。
3。北美洲: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
4。南美洲: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洲面積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間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33%,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7%。
5。南極洲:主要是南極冰雪高原。
6。歐洲:高度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洲總面積的60%。
7。大洋州:主要是澳大利亞西部高原。
附:
1。亞洲:
(1)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喀喇昆侖山脈、中國的秦嶺山脈、大別山脈等。
(2)丘陵:中國的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江南丘陵等。
(3)盆地:死海盆地、中國的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4)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印度河-恆河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等。
(5)高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中國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
2。非洲:
(1)山脈:阿特拉斯山脈、德拉肯斯山脈等。
(2)丘陵:
(3)盆地:剛果盆地等
(4)平原: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狹窄平原、印度洋沿岸狹窄平原等。
(5)高原: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南非高原、幾內亞高原等。
3。北美洲:
(1)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落基山脈、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等。
(2)丘陵:
(3)盆地:中央盆地等。
(4)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沿海平原等。
(5)高原:拉布拉多高原、育空高原等。
4。南美洲:
(1)山脈:安第斯山脈等。
(2)丘陵:
(3)盆地:
(4)平原:奧里諾科平原、亞馬孫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
(5)高原: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等。
5。南極洲:
(1)山脈:
(2)丘陵:
(3)盆地:
(4)平原:
(5)高原:南極高原。
6。歐洲:
(1)山脈:阿爾卑斯山、喀爾巴阡山脈、亞平寧山脈、比利牛斯山脈等。
(2)丘陵:
(3)盆地:
(4)平原:東歐平原、波德平原( 也叫中歐平原) 和西歐平原等。
(5)高原:
7。大洋州:
(1)山脈:冒納羅亞火山、大分水嶺、邦格爾邦格爾山脈等。
(2)丘陵:
(3)盆地:
(4)平原:中部平原、沿海平原等。
(5)高原:澳大利亞大陸西部高原等。
『陸』 歐洲、非洲、南極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亞、亞洲的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 美 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 美 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 洋 洲(澳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 極 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柒』 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以什麼為主
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以山地;平原;高原為主。
澳大利亞地分布有三大特徵:
1:東部山地:主要山脈是大分水嶺,大分水嶺橫貫南北,綿延約3000千米,寬約160千米~320千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高點。主要城市有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布里斯班、紐卡斯。
2:中部盆地和平原:主要是澳大利亞大盆地和納拉伯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河流從東北山地,西北高原流進,成「倒傘型」分布。主要分布城市是有阿蒙萊德、皮里港。
3:西部高原:主要地形有維多利亞大沙漠,地貌主要是沙漠和荒漠,此地區面積約佔澳大利亞全國面積的一半,平均海拔約為200——500米,主要城市有珀斯、達爾文。
『捌』 澳大利亞的地形以什麼為主
地形特點(
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西部為廣闊平坦的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山脈)氣候特點(呈半環狀分布)(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還有熱帶雨林,熱帶草原,地中海氣候等.)
植被特點(由南向北植被是森林,草原,荒漠
)(是地域性和緯度性同時起作用的結果)
降水規律(澳大利亞東側十大分水嶺山脈,所以海洋上的濕氣不能進入,澳大利亞中部形成了維多利亞大沙漠,這當然也和副熱帶高壓代有關
)...
澳大利亞大陸也可分為三個地形區:
第一,東部山地。
大分水嶺縱貫南北,海拔約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平緩;
第二,西部高原。
是一片低矮廣闊的高原。面積約佔全國面積1/2以上,沙漠和半沙漠面積很大;
第三,中部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地形特點
(
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
(西部為廣闊平坦的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