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在澳洲教中文(海外中文教學一瞥)
女兒松子上小學之前,我是正宗的全職媽媽。那幾年,是我們出遊最密集的時期。天天圍著孩子轉的我,沒事就上網研究好玩的,就盼著周末能出去放放風。可憐老公那時候辛苦,上了一周的班,周末也不得閑。
松子上學後,旅遊慢慢少了。一來,上學和各種興趣班佔了些時間精力。二來,我開始在周六教中文,周末只剩一天,稍遠的出行就不方便了。
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海外教中文。喜歡文字,喜歡孩子,加上以前的培訓師經歷,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自然而然的走上了講台。這件事,帶給我活力、友情、成長和分享的快樂……
本文是我在澳洲教中文的見聞,涉及的主要是社區中文學校。我還接過中文家教,學生是本地成人,也很有意思,以後會單獨寫寫他們的故事。
澳洲中文教學概況
澳洲是個移民國家,多元文化背景。許多人使用雙語甚至多語。但畢竟是英文環境,若不有意識的加強,孩子們另一種語言的能力退化得很快。
於是,社區語言學校應運而生,大多是周末開課,不耽誤正常上學。雖然主流學校也有第二語言課程,但選擇受限,學校開設的課程不一定是你想學的。
從學生情況來看,主流學校(小學中學大學)的中文課程,非華語背景的學生所佔比例,要遠高於社區中文學校。社區中文學校的學生以華裔子女為主。
社區語言學校屬於非贏利組織,得到澳洲政府教育部門的認可和有限的資助,必須辦理團體與稅務注冊,教師必須通過品行資格檢查,並具備當地規定的執教資格。教職員的工資不屬於法定工資序列。絕大多數教師是出於對教育和中華文化的熱愛而加入的。
因為我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我介紹的是新州的情況。據2014年統計,新州人口約750萬,首府悉尼人口約450萬。在政府注冊的社區中文學校有62所。相信這兩年的數據仍在繼續上升。
澳洲是世界上唯一的政府出資支助社區語言學校的國家。資助措施主要有:免費提供公立中學的教室、資金補助等等。
因此,社區中文學校的學費特別便宜,每小時才五澳元左右,每周一次,每次兩小時,也有的每次三四個小時。我教過的一個非華語背景的學生說,他之所以學中文,就因為便宜,原本想學法語,但太貴了,學費是中文的幾倍。
中文學校是華語圈的大家庭
我是個喜歡體驗不同生活和工作的人,以前,幹得最久的工作也就三年。但教中文,一轉眼,我自己都驚訝,竟然也已三年。
說實話,除了想嘗試點兒有意義的事,最吸引我的,是中文學校帶給我的感覺,一種大家庭般的溫暖的歸屬感。家長們、老師和校長,這些熟悉的面孔每周見一次,不遠不近,讓人覺得舒適。大家分享生活上有用的信息,誰有困難了,定少不了熱情的幫助。
作為新移民,這種集體歸屬感,相當有吸引力。有的家長混在中文學校的時間比老師都長,從孩子一年級到六七年級,可以說是看著中文學校慢慢發展壯大的。
不光大人,孩子們在中文學校也都交了朋友。很多孩子跟我女兒一樣,從最初的勉強學中文,到後來的高高興興去中文學校找朋友們"玩兒"。
中文學校里不光能學中文,還有許多興趣班,美術類、樂器類、舞蹈類、體育類、甚至有中國傳統的書法和國畫。方便孩子一站式、把想學的都學完,免去家長頻繁接送的麻煩。
家長們也是不同的職業,來自不同的圈子。和他們接觸和交流,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閱歷,得到許多啟發。
社區中文學校教學的特點和難點
在澳洲,哪怕是華裔孩子,也以英文為第一語言。對他們來說,中文既不是第一語言,也不是第二語言。生長在英語環境,又有家庭的中文環境,他們在心理上對中文和中華文化有一定的歸屬感。他們學起中文,雖然比非華語背景的孩子容易,但比在中國學中文難得多。畢竟語言文字的學習需要大量練習和使用,僅僅靠每周一次的中文課是不夠的。
作為社區中文學校的老師,我個人體會的教學特點和難點如下:
1、 不少孩子覺得周末來學中文是額外的負擔,從情緒上有一定的抵觸。別的孩子周末可以玩兒,我為什麼要學中文?這是許多孩子最初的想法。人在情緒抵觸的時候,會表現得逆反。無形中加大了教學難度,要求老師有足夠的親和力,吸引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建立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
2、 由於學生背景的差異、年齡的差異、中文基礎的差異,很容易出現眾口難調的尷尬。
3、 澳洲主流學校的教學風格與中國不同,約束少些,更尊重個性。看看課堂紀律就知道了,這里的孩子不會老老實實的坐著,無論何時,有問題了都會大膽提問,沒有拘束感。
他們不習慣單向說教式的授課。因此,在教學方式上,以雙向互動為主,讓孩子在「玩兒」中學到東西。老師備課時,構思和准備游戲活動最費時間和精力。雖說不上「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但備課的時間一點兒不比上課短。當然,隨著經驗的積累,重復教過的課,備課也就省事點兒。
4、 作為中文學校的老師,不僅要在課堂上下功夫,還必須重視和家長的溝通。及時了解家長和孩子的思想動態。感覺和在中國的情況不太一樣。在這里,家長和學生是客戶,中文教學便是我們提供的服務產品。因此,做好客戶的需求調查,了解客戶對服務的評價,有益於教學質量的提升。
5、 除了中文,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也應該涉及。包括中國的傳統節日、歷史典故、名勝古跡、飲食和傳統文化等等。因此,對老師的知識面有一定的要求。
因為我教的是中高年級,在知識面的擴展上,更容易有發揮的空間。
6、由於不屬於義務教育,如果學生或家長的體驗不好,隨時會流失學生。這一點對於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來說,多少會有點兒心理壓力。
我在中文教學上的成長路
一、進修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重視社區語言教學,開始推廣社區語言教學資格認證。在職的社區語言教師都可報名,課程由悉尼大學提供,學費全免。通過考核,便可獲得新州語言教學資格證書。目前這個教學資格證書還不是強制要求,相信未來會是社區語言學校教師上崗的必要條件吧。
這是我來澳洲第一次在大學校園里學習。對我來說,學什麼不重要,關鍵是感受一下西方高校教學的風格。
同學們教什麼語種的都有。既是多元文化的互相學習,又結識了同行內的新朋友,了解行業信息,這些收獲都不亞於課程內容本身的重要性。
我們還要去公立小學觀摩,也是有收獲的經歷。跟本地的小學老師學到不少控制課堂紀律、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小妙招。
下圖是證書頒發儀式上,我們排隊等著上台,名字排序我是最後一個,有老師在後面,我好像沒那麼緊張了。白衣金發的就是可愛的珍妮老師。這是悉尼大學里那個像極了《哈里.波特》中魔法學院建築的禮堂。好多遊客慕名前來拍照。
二、吃一塹長一智
世上沒有一個工作是容易的,教了中文才知道,真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可以說,我是在吃一塹長一智中成長的。舉一個小例子:
剛當中文老師沒多久,就接到校長一通電話,說有家長嫌我作業給得太多,不想再讀了。其實,這也算不上啥事兒,把作業減量有什麼難的。讓我心裡犯嘀咕的是,這么個小事兒,直接跟老師溝通不是更簡單嗎?為何繞著圈最後從校長那傳達給我?這種被人投訴的感覺,確實不太爽哈。那時畢竟是新手,心理承受力還需要鍛煉哈。
當時我很積極的想辦法解決問題。除了主動找家長溝通。在布置作業的方式上,我也做了改進,對差距大的學生,我會布置不同的作業。這也算是我從中收獲的進步。
後來,我就能坦然的理解了。或許,人家只是在聊天的時候,倒倒帶孩子的苦水,提到孩子寫中文的難,隨口報怨一下罷了。而且,人家沒有義務替我考慮我的感受。活著都不容易,我自己也是孩子的媽媽,將心比心,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呢。
但不久之後,這孩子還是沒能堅持學中文,我心裡多少會有自責,覺得自己影響了學校、影響了一個孩子的中文學習。我跟校長說了我的感受,校長開導我:不用往心裡去,學生來來去去很正常,你剛來可能還沒習慣。有些事兒的原因不是單一的,可能有許多因素綜合著,很難說得清,完全沒必要自責。
有趣的是,後來我又遇到有家長嫌作業少,跟我說,看著孩子書里好多空白,看著難受。
我真切的體會到,每個家長的期望不同,要求不同,我必須先做好需求調查,而後才能有的放矢。
自那以後,新接手的學生,我都會想辦法和家長溝通一下,了解孩子的背景和需求。這樣做,贏得了不少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及時的溝通,對孩子的學習非常有利。許多家長都成了私下裡的朋友,我們互相分享人生經驗,共同成長。
三、沒有架子的老師
我在國內曾做過企業內部培訓師,給員工做培訓。成人培訓最忌單向說教,我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憑什麼對那些比我級別高的人說教。所以,培訓,以雙向互動交流為主,把想傳達的知識點,滲透在游戲、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中,讓學員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來。這樣做,不僅學得生動有趣,而且學員的體會和記憶非常深刻。
我至今還記得,有一次剛講完《積極的心態》,第二天就有學員告訴我:"昨晚差點兒又和老婆吵架,剛要發火,就想到你白天講的道理,一下子就不那麼生氣了,想開了。" 當時,我挺有成就感的。
後來我在中文學校,面對中高年級,依然保持這種授課風格。不光是方式方法上,從心態上,我更喜歡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當然,如果是教低年級的孩子,則需要適當增加權威感。
下圖,在國內某集團負責培訓工作的時候,需要建立和管理集團及各下屬公司的培訓體系。但我最享受的,還是親自站在講台上。每周六一講就是一上午,背後要花很多時間,設計課程、尋找案例、設計活動。這都是能讓我迅速擴大知識面的過程。我很感恩那段時光。這個會議室就是我那時的戰場:
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當年,企業內部培訓師在國內還算新興職業,國家剛實行資格證制,我正好趕上第一批。要拿證,少不了經過培訓和考核。現在想想,當時學的東西,和後來在悉尼大學進修的語言教學課程,內容相當類似,都是注重課堂活動的設計和實施。
這一理念,我自然而然的用到了中文教學上。平時,我都有點兒條件反射了,帶松子到處玩兒的時候,看到有趣的游戲和小道具,就會想,這個可不可以用在中文課上呢?點子最多的時候,一個學期十次課,每次都用一個新游戲,玩得不重樣兒,在玩兒中學。每次上課,孩子都充滿了期待。
慢慢的,效果就出來了。陸續有家長向我反映,孩子以前不願意上中文學校,現在一到周六高高興興的就來了。其實我自己也能感覺得到,以前表現得唯唯諾諾的害羞小女孩,現在能主動向我提問了。以前拘謹的小臉兒,現在總是洋溢著笑容。這便是對我最好的回饋。
有人說,你光帶孩子們玩兒了,能學到東西嗎?當然,中文的學習,不寫不練是絕對不行的。"玩兒"只是其中一部分內容。
我的觀念是:
某一堂課多學一兩個字,對整個人生來說,影響微乎其微。但若能激發和保持孩子對中文、對中華文化的好奇和興趣,將讓他們受益終生。在未來的成長路上,只要興趣仍在,隨時可以重新拾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