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如何保護環境

澳大利亞如何保護環境

發布時間:2023-08-10 02:20:39

Ⅰ 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為何如此惡化哪些物種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

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如此惡化的原因很多,鴨嘴獸、考拉等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

一、澳大利亞自然環境惡化

鴨嘴獸是一種外形怪異、難以捉摸的鴨嘴獸,從遺傳上看,它們既像鳥,又像爬行,又像是哺乳動物。這種動物是澳大利亞東部的特有物種,但由於多年的旱災和幾個月的火災,該國的許多地方都變得十分地乾燥。

近年來,鴨嘴獸被IUCN列入了“瀕危物種”名單。由於火山灰和氧氣的缺乏,鴨嘴獸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

持續的乾旱、酷熱和大火給澳大利亞帶來生態災難,威脅到許多物種,也包括考拉和岩袋鼠。最近幾個月,學者、救援者和環境組織不斷接到電話,要求緊急求助於乾涸河裡快要死去的動物。

澳大利亞方舟保護組織稱,由於棲息地乾涸,包括鴨嘴獸在內的河流動物擱淺並喪生。

Ⅱ 澳大利亞為什麼沙漠特別的多 澳大利亞沙漠治理

在澳大利亞地區,據說沙漠特別多,我要以前只知道澳大利亞那邊生態環境是非常不錯的,各種稀有的動物,如袋鼠,考拉都生活在那個地帶,說起澳大利亞的沙漠還是第一次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下澳大利亞的沙漠究竟是怎樣的啦!

澳大利亞為什麼沙漠特別的多?

「祝賀大家穿越辛普森沙漠成功!」昨日,「中澳沙漠大穿越」跨國環保探險隊抵達此次穿越路線終點阿德萊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主人謝元、悉尼市前副市長曾筱龍設宴為隊員接風洗塵。

為了保證一些沙漠地帶的長久安寧,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澳北方地區推出了「沙漠知識經濟」戰略,開始在沙漠淘金,以此長期地、可持續地促進沙漠地帶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所謂「沙漠知識經濟」,就是在沙漠地區及其周圍應用傳統或現代治理沙漠的技術知識,取得社會和經濟效益。現代沙漠知識包括生物學、生態學、科學用水、建築設計、農業和園藝生產系統、道路建設和保養、礦業、邊遠地區衛生教育服務、太陽能和其他新能源系統等。傳統沙漠知識是在沙漠地區進行土地和牧場管理、旅遊經營、人煙稀少地區社會行政管理等。

北方地區政府算了這樣一筆「聰明賬」:將沙漠開發建設好,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將沙漠的沙固定了,就可以達到對沙塵暴長治久安的目的。因此,治沙治荒、保護環境成為推廣沙漠知識經濟戰略的核心環節。北方地區政府一方面派出專家,到小企業和當地土著人社會推廣和傳授治沙知識;另一方面制定了免稅、發放補貼和長期無息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公民尤其是土著人在沙漠地區開辦私人農場。農場的經營方向必須是生態農業,把治沙固沙與發財致富結合起來。雖是個體經營,但治沙固沙的柳條樹、灌木和草籽都由北方地區研究和開發咨詢委員會下屬的研究所統一發放,按規劃和標準的種植方法栽種,因此成活率高,治沙效果非常明顯。

為了讓地處沙漠地區的居民接受新知識,北方地區政府通過「沙漠知識工程」建起了沙漠電視廣播網,利用現代通訊工具提供遠程教育,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定期傳授最新沙漠環保和開發知識。當地居民可通過雙向電視或電話進行交流和咨詢,也可通過網際網路查閱沙漠知識信息庫,獲取有關知識。政府設立的前沿技術科學應用研究所,定期推廣和示範沙漠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北方地區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確定利用日光多、溫差大等氣候特點,大力發展園藝和水果業。

由於實施了「沙漠知識經濟」戰略,昔日被稱為大漠「紅心臟」的澳大利亞北方地區,如今沿途沙地上都鋪滿了綠色植被,甚至還有較大面積的沙漠綠洲,沙漠農場也是瓜果飄香。

Ⅲ 澳大利亞關於環境問題的對外方針

1.澳大利亞環境保護概述
1.1 國民的良好環境生態意識
澳大利亞是世界環境保護做得相對較好的國家之一。在澳大利亞,政府和一些志願者經常發起組織一些環境保護活動,如「挑戰溫室效應計劃」及「土地管理和環境保護行動計劃」等等,許多公民都參加過各種類型的環境運動或自然資源保護活動。澳大利亞人具有較為先進的環境理念。他們很早就擺脫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的陳腐觀念,樹立了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理念。這一點,在澳大利亞國徽的設計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最基本標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追求的集中體現。
1/9
與當今世界其他國家的國徽相比,澳大利亞的國徽可以說是別具特色,該國徽的左邊是一頭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而這兩種動物,目前只有澳大利亞才是其生長地。將特有動物作為本國的標志、作為本國價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體現,這在各國並不多見。澳大利亞國徽的這種獨特設計充分反映了澳洲人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其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良好環境倫理觀。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還極為重視對環境道德的倡導和強化。澳大利亞學校教育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設有專門的環境與資源保護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環境道德感,增強其生態保護意識,而包括從報紙到電台的種種評論也已越來越多地涉足到了環境道德領域。培養正確的環境生態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道德,已成為澳大利亞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並滲透到了政府決策、企業策劃和個人行為等方方面面。從這一點上來說,澳大利亞在本國的環境保護問題上似乎更傾向於「道德治理」。在澳大利亞,由於政府的正確引導,人們已經建立了一套恰當的環境道德規范,對環境與資源的認識也相應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一高度已使澳大利亞人對環境與資源的保護成為一種國民素質和人文精神,從而極大地推動了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
1.2 多樣化的環境保護主體
環境保護的主體即環境保護的參與者。一般來講,環境保護的主體主要是政府,包括中央及地方兩級政府,狹義上的環境保護就是專指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對生態環境所進行的保護。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化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漸重視,環境保護的主體事實上已逐漸突破了傳統范圍的藩籬,在許多國家,個人及其他組織也已成為環境保護的主體之一。澳大利亞就是一個極明顯的例子。澳大利亞是一個典型的聯邦制國家,在行政機構上,它有兩套政府班子,即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無論是在聯邦一級,還是在地方一級,環境保護都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能。據統計,除了聯邦政府以外,澳大利亞目前共有900多個大小不同的地方政府,最大的如布里斯班市議會,統轄70多萬人;最小的如西澳大利亞州的一個郡,只有100多人。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是保護本地方的環境。如地方政府有權不同意在風景區建造高樓以防止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經濟刺激手段間接影響本地區企業的生產活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土地使用的控制一般要經過州長和有關部門批准等等。聯邦政府的主要環境監管職責是對各州的環境與資源保護事宜進行總體規劃和協調,並對國際國內的環境問題承擔責任。
2/9

除了各級政府實體之外,企業、環境保護組織及個人也已是本國環境保護的重要主體,他們在本國環境保護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澳大利亞擁有許多專門的環境工業公司,它們是本國環境保護的積極參與者;除此之外,澳大利亞的普通企業也對環境保護投入了較大的熱情,他們對有關環境保護的許多活動都給予了各種形式的物質或精神支持。
1.3 對環境與資源的全面保護
澳大利亞是一個極為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其環境保護的范圍相當廣泛,從自然資源到環境污染防治再到生態區域的維護,凡涉及環境的各個方面幾乎都在其環保的范圍之內:
在澳大利亞,對動植物的保護是其環境保護的一個亮點。澳大利亞具有豐富的植物資源,但出於良好的生態責任感,澳大利亞人很少砍伐本國的森林;他們無論是在房屋的建造方面,還是在傢具的用材方面,都盡力避免用木質產品。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還大量引進包括中國的銀杏在內的許多植物品種,以增強本國植物物種的多樣性。澳大利亞政府還通過立法嚴厲禁止並懲罰濫捕濫殺動物尤其是珍惜野生動物的行為;並規定,由各州和地區政府來具體承擔對動物的主要保護責任,聯邦政府則主要負責聯邦管轄領地上的特有動物,並控制動植物的進出口,簽訂有關保護自然的國際條約或公約等。
澳大利亞對本國境內的生態區域也給予了強有力的保護。澳大利亞是「世界遺產會議」的代表,並作為南半球僅有的四個代表國之一,成為自公約簽署以來一直擔任代表的國家。目前,澳大利亞共有卡卡杜國家公園、烏魯魯國家公園和澳大利亞哺乳動物化石區等11處特殊區域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這些區域都得到了澳大利亞政府及人民的強有力保護。不僅如此,對於臭氧層的保護,澳大利亞也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和積極的參與。澳大利

Ⅳ 澳大利亞的環境概況

18世紀,當英國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初次在博特尼灣登陸時,他一定象所有第一次到澳大利亞的後代人一樣,感到非常陌生。

澳大利亞與世界其它地方迥然大困不同,澳大利亞獨特的動植物和地貌的形成是巨大而緩慢的地質作用的結果。

4500萬年以來,這塊古老、厚重而平緩的大陸逐漸離開南極向赤道方向運行,這一過程將澳大利亞的生物與世界其它地方隔絕,並給它們帶來了特殊的挑戰。

嚴峻的環境造就了多種生物形態

典型的澳洲地貌非常古老,在許多地區,地面可溶解營養物質大都被溶濾,使土地的肥力減小,有些植物群落為了減少競爭可能加快了這一過程。

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植物往往生長於同一地點,這些植物擅長在不同的母岩和日照情況下生存,在這些特殊的植物群落進化的同時,它們也為動物的進化提供了機會,澳大利亞的氣候是生物進化的另一個推動力量。

當澳洲大陸向北移動時,原來涼爽、濕潤的地帶逐漸變得溫暖而乾燥,"紅色中部"現在所處的緯度正是世界上大沙漠出現的緯度。

在中部潮濕、植被良好的溪谷中,仍然可以發現隱藏著的恐龍時代遺留下來的樹和羊齒科植物的小群落。

澳洲大陸向乾旱地帶緩慢漂移所產生的影響因其平緩的地勢和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現象而增強,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全年缺少穩定的降雨,許多地區長年乾旱。

在澳大利亞生存意味著經得起嚴峻的考驗,而不是在條件適宜的時候快速繁殖;因此,典型的澳大利亞生態系統往往比其它大陸擁有較少的總生物量,但生物種類卻更加豐富。

惡劣的自然條件導致生態系統的大范圍崩潰,少量倖存下來的植物種類經過進化和傳播,重新移植到各種地形中。

桉樹屬於桃金娘科植物。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種類的桃金娘科植物,這些植物占據了其它種類植物的生態境。

由於環境惡劣,新陳代謝率低的動物-爬行動物和有袋動物反而易於生存;化石記錄表明,有胎盤哺乳動物可能在澳大利亞存在過,但卻未能繼續繁衍生存。

人類的到來

人類在6萬多年以前就來到了澳大利亞大陸。

在人類到達之前,澳洲的熱帶森林和亞熱帶稀樹草原上有許多對火敏感的動物種類,大型有袋動物和不會飛的鳥類(屬大型動物)在此食草為生,有人認為大型動物及其棲息地是在最後一個冰川期滅絕的。

這些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物質通過食草動物的消化道很快再循環,逐漸產生了能夠保持水分並製造"再生雨"的土壤;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部地區在較近的地質年代草木更為茂盛的原因。

有人認為,大型有袋動物及其棲息地是在最後一個冰川期滅絕的,然而,南澳大利亞博物館館長提姆·弗蘭納宏昌里博士認為,是早期的狩獵者消滅了大型動物,導致它們賴以生存的森林和草原生長過度;接著,四處蔓延的大火破壞了原來的植物群落,取而代之的是耐火類植物,如桉樹。

有證據表明,土著居民曾燒毀耐火的叢林,改變了植被的格局,為不同的動物種類創造了棲息地,但是,無論早期的狩獵者對於改變他們所進入的生態系統起了什麼樣的作用,毫無疑問,傳統的土著社會確實與其所生活的鄉村達到了一種持續的平衡。

自然遺產保護

近些年來,人們更注意使用傳統的方法保護土生動物的棲息地。

北部地區的卡喀杜國家公園、烏盧魯-卡塔·丘達國家公園以及悉尼南部查維斯灣地區的波得里國家公園現與它們的土著所有者合作管理。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早期開始,澳大利亞便開始制訂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地區性規劃大綱,這個大綱力求在建立保護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對所有生態系統作出全面的考慮,土著人和私有土地所有者也參與了這一全國性的努力。

澳大利亞保護區的總面積正迅速擴大,新近又宣布了好幾個國家公園,主要是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這與早先的政策截然不同,原來只有對畜牧業、農業或林業毫無滾絕念用處的地區才能被劃為公園。

河流系統水藻的密集滋生和灌溉土地鹽度上升的問題引起了關於農業承受力的辯論,沿海地區的開發也引起了人們對環境退化問題的關注。

澳大利亞人對環境的關心是真實有效的,各城市都有健全的廢物回收系統。民用固體垃圾正在減少。

澳大利亞袋鼠

時不時地,動物保護組織會批評澳大利亞對袋鼠採取的去劣留優行動,實際上,澳大利亞牧場的環境非常容易被毀壞或退化,在引進歐洲飼養方法的牧區,牛羊等家畜有了水供應,而這些地區的袋鼠數量也隨著明顯增長,新的水供應大大提高了袋鼠的存活率;由此引起的澳大利亞牧場袋鼠數量的增長給本來就易受毀壞的環境帶來了過度放牧的壓力。

因此,挑選品種和捕獵袋鼠便成了袋鼠數量控制與有效土地管理不可缺少的步驟,這些步驟不僅有助於所有袋鼠種類的延續,同時還保護了其它土生動物生存所必須的自然棲息地。

現在捕獵的四種袋鼠數量很大,沒有一種是生存受到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品種。

氣候的變化

很久以來,澳大利亞便認識到氣候的變化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它可能對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澳大利亞尤其關心的是氣候變化對印度洋和太平洋諸島國的影響,及其對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和經濟所產生的影響。

隨著1997年12月《京都草約》的正式通過,澳大利亞與其它發達國家達成共識,同意各國將限制未來的溫室排氣量;為此,澳大利亞政府撥款近10億澳元,通過開發新技術和實行新方法來減少能源生產、交通運輸以及土地和森林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新的措施與原來鼓勵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以及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產品的方法同時並用。

在不斷進行的有關國際氣候變化影響的洽談會上,澳大利亞的作用是確保《京都草約》的執行能有效地鼓勵所有國家減少有害氣體排量;只有將減少廢氣排量的經濟成本降至最低限度,才能地實現這一重要的環境目標。

Ⅳ 澳大利亞多地遭到了林火的侵襲,當地居民需要做好哪些防護措施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避免火源!打火機,火柴之類的,用的時候要小心了!第二點,離開家時一定要把所有的電器都拔了,第三,盡可能的要隔絕空氣(但這點就有點難辦到了)

Ⅵ 澳大利亞有眾多的劇毒生物,那澳大利亞人是如何與毒生物和平共處的

我覺得這應該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澳大利亞人保護環境的意識非常的強烈。因此,他們尊重生物自己發展,不做過多的干涉,不過他們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撲殺行動卻非常的強烈,這也正是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劇毒神生物那麼多,他們尊重自然發展規律,遵循物競天擇的原則,所以澳大利亞的鳥類就比較少,這也為劇毒生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澳大利亞人普遍有這種意識,所以他們能做到只要毒蟲毒蛇等這些劇毒生物不來侵犯人類,他們就可以不去觸碰它們。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澳大利亞毒蟲毒蛇那麼多就沒有一例傷人事件,相反,澳大利亞劇毒生物傷人事件被報道的很多,而為什麼會被世界上那麼多人熟知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澳大利亞的媒體喜歡報道這些東西,並且澳大利亞在整個世界有一定的話語權,時間一長,人們就習慣了,所以,我們認為的和平共處其實也並不是一點都不互相侵犯。當然,澳大利亞人自己還是會做一些防範措施的。

Ⅶ 澳大利亞在采礦的過程中是怎樣保護環境的

澳大利亞環境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重視預防,不是先污染、後治理,而是盡量做到不造成污染。
比如對於采礦者,政府不僅要求他們在開礦前要考慮到采礦對周圍動植物和人居的影響,還要求開采者要拿出礦山開采後的治理計劃,即廢礦場地的「恢復」問題,包括廢礦填埋後上面是種農作物還是樹木、花草,采礦主必須在開礦前交納「恢復」廢礦的成本。也因此這里許多昔日的廢礦都礦區有環保部門,專門從事清場前植物種子和幼苗的採集、培育和采後復植。為保證原有植被,開采時並非將原有林木全部鏟除無遺,而是在中間保留一條植物走廊,以確保原有動植物能繼續繁衍。 澳大利亞將礦區復植作為獲得開采權的先決條件,采礦公司不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采後復植計劃,便不可能取得開采許可。澳大利亞礦區復植可分成三種類型:其一是在荒無人煙的最偏遠地區,只要確保采後環境的安全穩定,大體恢復,不留下污染即可;其二是一種普遍做法,即要求恢復原有植被和自然面貌,數年後土著人可繼續他們傳統的林間採集活動,上述鋁礬土礦即屬此類;其三是一種高層次的做法,即創造出一個更加優美的環境。悉尼的奧運公園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一例。 變成了綠山或草場。

Ⅷ 現代澳洲人為保護環境做了哪些努力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國家之一,客觀上地廣人稀,環境自凈能力很強,環境容量很大;主觀上,政府、企業、公民環境保護意識很高,他們建立了專門的環保機構,制定了法規政策規劃,合理布局生產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嚴格

執法,加大環保宣教力度,鼓勵公眾參與。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立法上,澳洲制定了《國家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澳大利亞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化保護法》、《國家野草控制戰略》、《澳大利亞瀕危動植物和生態區域保護戰略》等法規政策。澳洲高度重視預防為主的原則,自20世紀70年代起,聯邦和州政府均要求對重大的發展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就開始預防和減輕不當的人為開發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在管理中,採取了一些具體但又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比如,在凱恩斯的庫連達熱帶雨林要修建當時世界第一、長達7.5千米的索道,因為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題,環保局壓了7年,最後業主交了100萬美元保證金,並承諾不修公路、不破壞生態,用直升飛機運送建材,環保局才予批准,結果一年就建成,但花了上億美元;又如,為了保護好世界上最小的企鵝(全球僅分布於南極、南非、澳洲),在面積相當於新加坡三分之一的墨爾本企鵝島(約有10000多隻企鵝),嚴格控制居民數量,在1000多住戶中,研究人員就佔了一半,對遊客要求做到「三不準」,即不準吸煙、不準撫摸、不準拍照(因前些年使用閃光燈致使企鵝失明而無法出海);再如,為了保護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世界自然遺產,凱恩斯加大農業面源污染和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力度,禁止海洋探險活動,有效地防範棘冠海星對珊瑚蟲的生命威脅,限制旅遊開發商的不當開發和遊客的過度流入。
澳大利亞物華天寶,得天獨厚,但有兩個遺憾:一是在國土及南極上空有一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那麼大、深度與珠穆朗瑪峰高度相當的「臭氧層空洞」;二是缺水。為了解決水的問題,澳大利亞創造性地建立了城市水資源管理模式,這是一個集水利水文工程、環境科學、水生生態、水資源管理、社區教育、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以及其它城市建設的各學科綜合性的工作,是可持續性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強調要加強降水管理,建立雨水滯流壩、垃圾攔截閘、洪水預防、降水收集、處理、傳輸、儲存、回用管理體系,降低對下游的洪峰沖擊,提高水回用機會,美化城市景觀。另一方面,高度重視水敏感城市設計,要求城市的設計者、建設者、管理者在任何涉及水的問題上都要有高度的敏感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水循環的影響,同時最大程度地增強降水系統的多功能用途。其核心思想是從家庭節水型用水器到城市的給排水設計,乃至流域水資源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都要體現節水。同時,為凈化水質,採取了植被沼澤、過濾技術、通透性地面材料、生物活性土壤過濾、微纖維膜技術、生物攔截系統、人工濕地等措施。城市水敏感設計的目的在於保護生態系統、將降水綜合到地表景觀中、保證水體質量、降低地表徑流量和高峰流量。此外,澳大利亞還非常重視社區參與,聯邦政府組織的全國性「水體觀察」項目,涵蓋了土地保護組織、大中小學校、社區組織的志願者,其中,新南威爾士州的「河流觀察」項目參加的學校、團體多達幾百個,有近3萬成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教育、監測、社區參與、流域健康促進等多功能群眾組織,成為當地水資源及環境管理發展的重要基礎。
參考網址:http://home.focus.cn/news/2009-12-18/159847.html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滿意請點擊:採納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如何保護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0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8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