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最強常規潛艇是哪國的
德國219,法國「鮋魚」級,俄制「基洛」級,中國S20,都在出口,話說哪個是王者,都比日本「蒼龍」要好得多得多,此前很是熱鬧了一陣子,有稱世上最強的,連AIP技術都不掌握,所謂的先進根本不靠譜,因此慘遭澳大利亞嫌棄。常諺一句,強中自有強中手,此三者哪個最強?我們且來分析一下:
㈡ 日本蒼龍級潛艇,為何會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奇葩的潛艇
因為日本暫時無法擁有核動力的潛艇,正是這樣的原因,促成了世界常規潛艇設計中的奇葩——蒼龍級潛艇。
蒼龍級核潛艇的變位非常接近核動力潛艇,但它的戰斗能力遠不如核動力潛艇。當最大水下航速為20節時,電池只能支持一個小時,所以只能依靠其他信息手段來了解敵方水面艦隊的導航路線,並提前設定好路線。日本媒體曾誇耀蒼龍級潛艇是航空母艦的殺人武器,這顯然是一種自慰行為。常規潛艇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操作區域和方法。當然,與核動力潛艇相比,他們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在日本暫時無法擁有核動力潛艇,無法與海上航空管制相抗衡的情況下,開發大型常規潛艇也是無能為力的。
㈢ 法國軍售創了什麼記錄
㈣ 一艘潛艇價格多少
潛艇目前是最昂貴的海上武器,核潛艇的單艘價格是5億~30億美元,常規潛艇是3~30億美元,實際10億美元以下價格的核潛艇與3億美元以下價格的常規潛艇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用途很有限,甚至說基本不可能在高強度戰場發揮多大用途。常規潛艇超過5億美元才能有大洋作戰價值,3億美元1艘的玩意只配近海玩玩,至於更低價的常規潛艇實際連近海作戰也得看看對手是誰才行,而核潛艇要具有高效作戰價值不大可能低於15億美元的價格,常規潛艇實際比相近作戰能力的核潛艇還貴,因為常規潛艇通常不會做成7000噸~10000噸的噸位,那在動力方面的技術門檻太高了,所以一般2000噸就是大型潛艇了,在2000噸級的常規潛艇上安裝具有高能力的大型聲納探測系統,技術上要求就很高,這個設備的研製與製造會比核潛艇用的同級別能力的探測系統更昂貴,而如果又要求有反潛導彈攻擊,魚雷對抗等先進大型核潛艇才追求的全面攻防能力,那麼整個潛艇的探測作與戰系統的價格就會超過同等技術能力的大型核潛艇,而又因噸位與動力的限制,水下航程會短的多,武器攜帶的件數也少的多,所以又貴,威力又小,因此很少有國家去要求常規潛艇可以執行全面攻防能力,這是經濟上劃不來的事情,但也有例外的,日本和澳大利亞就熱衷擁有具備全面攻防能力的高端遠洋常規潛艇,所以澳大利亞肯花370億美元招標特製12艘4000噸級常規潛艇,估計最後幾艘的單艘造價能突破40億美元大關,而現在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也就23億美元1艘,這種現象在國際上屬於罕見特例。絕大部分國家的常規潛艇實際都是只要求局部作戰性能的近海戰斗潛艇,根本不要求大洋反潛作戰能力,不需要大型聲納,不需要能使用反潛導彈,也無完善的魚雷對抗系統,也不要求具有超過300米的作戰潛深,主要針對的攻擊目標是大陸架海域水面船隻,反潛能力相當有限,但即使如此,出於對抗現代反潛能力的提升的需求,這價格也是很貴的,2000噸級的一般不低於3億美元1艘,否則近海伏擊作戰恐怕都難以勝任,這要按噸位價格計算,就這種作戰手段比較單一,相對較低端的常規潛艇,只要能跟上潮流水準,那按噸位價格都比超級航母更貴,現在按噸位價格,最貴的海軍艦艇就是潛艇,管TMD超級核潛艇還是普通要求的常規潛艇,都比超級航母貴的多,其次是超級宙斯盾戰艦,再其次才是超級航母,而超級常規潛艇甚至單艘的價格都可以比超級核潛艇更貴(看要求高低了),所以現在的潛艇只要能跟上國際潮流水準,根本就不是什麼水下殺手,而是昂貴的高價值目標,所以潛艇這玩意的作戰環境已經完全不同於一戰二戰時期了,很多作戰方式實際已經不敢運用了,這么昂貴的玩意,說白了需要全面保護,哪還敢象一戰二戰那樣去冒險。而依舊廉價的潛艇在現代的反潛系統面前根本沒有生存能力,送上戰場那和去送人頭差不多,沒有啥用途。現在的潛艇越超級越高端,在戰場上就越用途單一,真是單價超過5億美元的常規潛艇或單價超過15億美元的核潛艇,恐怕海上作戰任務就只是做為反潛體系中的一環而已,就是把對方的潛艇當做主要目標,也就是反潛用途,根本不能再去執行敵水域水面破交任務,那太冒險了損失不起,一旦有損失就肯定得不償失
㈤ 澳大利亞購買潛艇怎麼這么貴,一艘三十多億美元
最大的原因有3個
1、重新設計
2、重要子系統外購
3、本土生產
從披露的消息上看,這次法國中標的潛艇雖然還是叫蚰魚級,但遠不是之前的設計
是核潛艇的縮小版,使用泵推。而泵推技術法國自己的核潛艇還沒有裝備,換而言之,這個技術在法國也沒有徹底成熟,這不是貨架產品,還要研發,研發費用自然要大大增加
這次的常規潛艇的排水量將近4000噸,這個研發費用真心不低
再看第二條,按照之前澳大利亞的消息,澳大利亞要求潛艇裝備的火控系統是美國的洛杉磯級核潛艇上的火控系統的縮小版,這個全部從美國購買,費用不低,加上相關整合費用更好
最後,澳大利亞要創造本土就業機會,要在本土生產,這就涉及到重開工廠,工人培訓等等
這些費用都要算進去
選下來自然費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