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農場招什麼工人

澳大利亞農場招什麼工人

發布時間:2023-08-21 00:13:22

A. 澳大利亞務工養奶牛靠譜嗎

總體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澳大利亞是全球時薪最高的國家,近20刀/小時。澳大利亞農場主要靠國際背包客來完成季節性採收工作,因為本地人不願意做這類工作,認為太辛苦。具體能夠賺錢,也要看你個人具體情況,以及老闆本人了頭條萊垍

第一、你持工作簽證合法打工,也會說英語,也申請了個人稅號,收入會比較有保障。但如果不會說英語,只能在華人農場打工的話,那不好說,很可能老闆付你現金,不給你交稅,薪水也遠遠低於時薪標准。萊垍頭條

第二、如果有農場工作經驗,能吃苦。會有一份不錯的收入。至於新手,就別指望太多,摘水果什麼的,都是按量付酬的。螞團頭條萊垍

第三,因為疫情影響,不少背包客回國,澳大利亞農場目前急缺人手,也是一個好機會。曾經有媒春物蘆體報道農場主為了挽留採摘高手,支付高達3800刀/周的薪水。頭條扒帶萊垍

B. 澳大利亞勞務真實情況是什麼

出國勞務包括的人員沒有統一的規定范圍,只要勞務輸入國需要,且勞務輸出國擁有的勞力和服務都可以包括在出國勞務的行列中。以我國為例,輸出的人員主要有:建築工人、工程技術人員、海員、炊事人員、醫務人員、文學工作者、農業種植、手工藝工作者、工藝美術人員、外貿工作者、翻譯人員、教育工作者以及從事家務勞動的保姆等。

澳大利亞做對外漢語教師是比較有發展的,但是需要持有一定的教學資質才可以任職。作為唯一合法的國家職業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國家人社部認證證書是對外漢語從業人員就業和升職的重要憑證,也能給增加個人的綜合競爭力。

在校大學生、待業和在職人員均可來我們這里報名參加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和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獲得證書。

C.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農牧場司機工資高

一般小的農場都是農場主自己身兼數職,做司機開卡車開各種農具車。大的農場,農場主就是一個管理者,飛機灑葯播種,聯合機收割等都是按照農作物生長期預約聯系專門公司有專業人士完成。基本上澳洲農場沒有專職的司機,每個人都是多面手。現在澳洲廣大農村小鎮也是空心化了,農村年輕人都跑去大城市工作生活而城市人又不願去農村。澳洲地大氣侯溫暖,全年都是採收季節,農場缺乏人手特別是年輕強狀勞動力,所以澳洲對全世界年輕人特別是歐洲人開放渡假工作簽證,讓年輕人周遊澳洲,工作凈錢遊玩倆不誤。農場採收工作都是按箱付款,多勞多得,當然農場主也需要考慮成本,當人工等成本高於采購價寧願讓農作物爛在田裡,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而來自中國拿到渡假工作簽證者絕大多數是有大學文化懂英語的年輕人不屑這些又苦又累單調的農場工作,而廣大中國勤勞農民也絕對拿不到工作簽證去受領這份相對較高地收入。

D. 要在澳大利亞牧場打工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條件

上圖為《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

作為新媒體、新經濟的代表,新浪網特製作《總編在線》版塊,希望通過與各大主流媒體總編輯與網友、讀者的近距離交流,為記錄中國媒體的發展軌跡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在這個特別系列訪談中,我們邀請的總編,將通過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的方式,與我們的受眾共同探討傳媒業的發展、問題,以及最新的標志性事件與現象。

在線的媒體總編緝,均來自最具社會影響力、最具媒體傳播實力及新銳視角的媒體。

我們的目的是:共同豐富與繁榮大媒體概念與產業,為讓媒體受眾近距離傾聽傳統媒體高人的聲音。

第20期《總編在線》:2003年3月26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以下為本次嘉賓聊天的實錄全文: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新浪總編在線第20期聊天現在開始,我們今天請到的嘉賓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拴科先生,他曾經從事過南極、北極、青藏高原的地貌第四屆地質環境演變的工作,下面請李社長介紹一下他個人的一些情況。

李拴科:新浪的網友們,大家好,我是第一次到嘉賓聊天室來談一談我們的雜志,我自己是從科學研究轉向媒體的行業,23歲到33歲,十年的時間,在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進行考察和研究工作,前後算起來有四年的時間在南極做考察研究工作,有四年在青藏,有兩年在北極,從33歲到現在,這個雜志以前叫地理知識,1998年改成了現在的這種形式,這個雜志2000年10月份命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去年1月份,日本版的版權賣給了日本的出版公司,出版了日文版。

主持人:從剛才社長的介紹看,社長的經歷很豐富,雜志也很專業,請社長介紹一下這本雜志的讀者定位是什麼?給哪些讀者看?而且辦這個雜志的宗旨是什麼?

李拴科:說到這個問題,稍稍佔用大家多一點的時間,談到媒體的定位和宗旨的時候,很重要的是媒體的性質是什麼,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最重要的是後面兩個字——地理,這涉及到怎樣認識地理,對於地理的概念,我們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體驗,都有一定的了解,比方說我們剛出生的小孩,當他很小的時候,如果天氣變化了,父母不能及時增減衣物,或者保暖,就會生病,甚至一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沒有多少文化的成年人,對於地理多少有一點了解,比如說出門會告訴他向東走,向西走,今天刮風了,今天下雨了,起沙塵暴了,能見度很差等等,這是很樸素的地理概念,這是從有了人類,或者說對我們個體來講,從一出生伴隨我們一生的東西,最樸素的地理概念,甚至說只要有生活積累,哪怕沒有多少教育背景,也依然是存在的,這個層次的最樸素的地理認識,實際上是人類生存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二個層次,上升到地理的實踐方面,比如說農民要知道什麼季節要播種,什麼季節澆灌,什麼季節除草,什麼時候收割,跟生產直接相關的,這是實踐地理的范疇。工人要開礦山、修公路,挖礦、搞勘探,我們要旅行,走到哪兒,上什麼路,過什麼山,穿什麼衣等等,跟我們出行有關的,都是我們實踐地理的范疇。這有助於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除了有生活經驗的積累之外,還要靠基礎的教育,沒有基礎的教育環節,第二層次的地理素養就不太可能形成。

第三個層次,就是版圖、地理理念和地理哲學,我們講到中式版圖,軍人的天職就是守衛中式版圖,這樣版圖的概念是軍人應該有的。政治家來講,守衛著他自己應該有的界限,這樣的界限是政治版圖。商業版圖,大家多少有一些了解,比如說有一些傾銷,什麼是叫做傾銷,從地域上來講,就是我的地區通過其他的方式侵入你的地盤了,大家組織WTO,實施一個新的規則,限制一下。文化版圖就是自己擁有的文化屬性,什麼樣的地域,什麼樣的自然環境下衍生、傳承、發展、變化的,像我們的漢文化一樣,我們的漢文化就是獨有的季風氣侯下,繁衍、發展、變化的。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或者說對於我們出行者來講,出行的理由。大家會看到很多旅遊的題材,旅遊的媒體,或者旅遊的書籍,介紹的是類似於菜譜一樣,告訴你要去哪兒,比如說我是外地的遊客,今天到北京了,會告訴我今天去天安門,明天去故宮,去長城等等。我到了北京,我為什麼去長城,為什麼去故宮,為什麼去北海,一定有獨有的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精髓的東西吸引了我,這樣我才去。因此,我們要介紹中國國家地理是什麼呢?中國國家地理主要是以地理思辨、地理哲學,剛才我所講的第三層次的為媒體的立題命脈,兩句口號的東西,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解釋起來道理很簡單,《中國國家地理》這樣的媒體,對於自然和人文的描述和展示,不僅是美,更重要的是思辨,也就是驚嘆號加問號,落腳到對人文的影響,中國國家地理這一期我們講的沙塵暴,我們知道,很多媒體裡面展示的沙塵暴是妖魔式的,我們都知道沙塵暴很壞,很糟糕,弄壞了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房子很臟很亂,誰又知道沙塵暴是我們地球上不可獲缺的,對人類有巨大的貢獻?比如說海洋裡面,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瘀泥,實際上海洋的瘀泥不是一般的泥,是營養的礦物質,有大部分是通過沙塵暴帶過來的,小時候是通過河流沖到海裡面的。如果沒有沙塵暴,假如我們有能力把所有的風沙都壓下去,整個海洋系統都會崩潰掉,這樣對我們人類一定是災難性的。

除此以外,沙塵暴減輕地球的酸雨的危害,如果沒有沙塵暴,酸雨已經威脅到我們北京的地區了,著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的物質顆粒,綜合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的東西,使我們感覺到雨沒有那麼酸。另外是全球變暖,正是因為有了沙塵暴的作用,大大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步伐。諸如此類的東西,媒體應該有責任告訴社會,讓社會真正認識到,一個自然現象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存在的道理,自然規律是不能抗拒的,很多自然規律我們無法改變,只能適應它。這樣一個純自然的題目,落實到人文上面來,讓每個受眾都能感受到它的對人文的影響。

返過來,昭示人文精華,人文類的題目一定要揭示它的自然背景,講一個淺顯的例子,很多媒體都講吃,很多手法去講,我們可以想到,我們很多飲食類的雜志,菜譜等等,很多都可以做的。地理雜志可不可以講吃?地理雜志最樸素的概念是衣食住行,有地區的差異,一個地區的人吃的工具跟別的地區不一樣,我們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吃的形態也不一樣,一個地方的人用嘴吃,如果另外一個地方的人用鼻子吃,另外一個地方人用耳朵吃的話,這是一個地理的話題。如果還有另外一種辦法,網友都知道,中國是由五色土組成的,大家想過沒有,每色土上人們吃的方式,或者用料的搭配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就是地理。

比如說我們的西北地區,主體上以吃酸的為主,因為西北地區的水質和黃土分布面積很廣,這個地方生產的蔬菜、食物鹼性很高,吃酸的東西有助於PH值的平衡,黑土地以鹹的為主,因為黑土地里大量的鎂,鹹的東西可以分解每。長江中夏有底帶,吃辛辣的東西,等等,這本來是人文的話題,背後有自然的背景,從這個角度做,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話題,這些東西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為什麼這樣講呢,我擔心有網友們誤解,正因為有這樣的題材,你們在生拉硬拽,在編造這樣的故事,對於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不同的行為的人一定有他的看法,農民對於土地依附於它,是無奈的依附,很多人願意到城裡打工,不願意在土地上生活,但是同樣這塊土地,組織文學家、藝術家、畫家、作曲家,建築開發商,當然包括地理工作者,我們每個人寫的考察報告不一樣,作曲家會寫一首很好聽的音樂,畫家會畫一幅很有激情的畫,文學家會寫散文……

主持人:我們國家的地理雜志也做了一期沙塵暴,這對於北方的市民來說,可能是影響很大,而且可能立刻會感受到沙塵暴給我們帶來的不便。現在有兩個問題,我們的雜志走訪了蘭州和古浪和武威這些地方,我們想了解一下,中國的沙化到了什麼地步,剛才社長說沒有沙塵暴也是不行的,是不可獲缺的,那麼我們想,一個是到了什麼地步,第二個,現在有一種觀點,沙化可以控制,但是不能根治,您是什麼樣的看法?

李拴科:從自然的概念來講,沙漠化是自然的過程,人類不能改變自然的足跡,如果人類強制地改變自然的足跡,像我們以前講的,我們要征服大自然,跟大自然斗爭,這是不可取的,最後造成了大自然更厲害的報復,沙化的過程是自然的過程,所以我們採取一些植樹造林的方式,不一定控制住沙漠化,因為樹木的增長跟沙漠化有一定的感到,這個地方應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因的。

我們的南疆和北疆兩塊大沙漠,全球有沙漠也有綠洲,新疆越來越干,變成大沙漠、戈壁,但是大家別忘正是全球性的被回歸性的地帶,都是沙漠地帶,我們國家的長江中夏憂煩而是魚米之鄉,大自然有不同的格局,就會有不同的自然地帶,該種什麼樹,該長什麼草,該是什麼樣的景觀,就一定是什麼樣的景觀,大的規律不能改變的,人類也沒有必要改變它。返過來說,中國的沙化的程度究竟什麼樣,拋棄掉某一個小鎮,某一個小村莊,某一個房子,大范圍講,有些地方在沙化,有有些地方沙化在減退,在變成草場。除非有一些地方的沙化是因為人類無知地開采它,植樹造林不能防止沙化的進程。有一些地方,地表的水很少很少,本來能滿足草場的需求,草對水的需求很少,如果就這么一點水,能供應,做個比方,這一杯子水,能養活周圍一平方米的草場,這個地方的草場就不會變成沙漠,如果我非得栽一棵樹,大家知道,樹的根系很強的,會擴張到其他的地方,把其他地方應該長草的水都吸過來,結果是草死掉了,表面裸露了,成了沙化,這樣樹也活不了,隨著樹越長越大,需要的水分也越來越多。

我們對自然的改造利用或者保護的時候,一定要科學地分析和利用,不能盲目地植樹造林,很多小地區的沙漠化的過程,恰恰是因為我們人類植樹造林引起的,所以植樹造林從泛義上講,有足夠的降水地區植樹造林,是改善生態環境,改善我們的家園的很好的手段。但是你可以想像,非得在大沙漠裡面,把它變成綠洲,種出很多樹來,不可能的,不現實的,只能使當地的生態環境更惡化。

對於沙塵暴來講,靠植樹造林解決沙塵暴問題,更是一個謊話,更不現實,沙塵暴是高空的,幾千米以上的地區發生的,靠大氣層輸送,帶到很遠的地方,帶到夏威夷,夏威夷正是因為有了我們這樣的沙塵帶過去了,所以夏威夷很繁華,如果沒有沙塵暴,夏威夷跟現在太平洋其他的海島一樣很孤獨,所以,這關聯一體的課題一定要有科學的看法。

我認為北京的沙塵暴是減弱了,北京三大怪之一,就是北京的姑娘冬天頭巾帶兩片,一片防寒的,一片防沙塵的,說明現在已經減弱了,為什麼現在群起而討伐?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大家維持基本的生活的寬敞住房都做不到了,現在生活提高了,有這樣一些很糟糕的天氣過程,大家肯定很惱火,這是一個社會形態的問題。

主持人:既然我們正在大力地提倡植樹造林,剛才社長說這么一個問題,植樹造林不一定能夠根治沙化。

李拴科:分地區,這個地區是一個自然地區。

主持人:我們受到沙塵暴干擾的市民,生活當中應該怎麼可以減少這種東西,讓我們對沙塵暴的感受上有一些改變?國家治理沙化的時候應該有哪些策略來做這個事情?

李拴科:遵從自然規律,這個地方該是荒漠的地方,就不要管它,該是牧場、草場的,要維持它的載畜量,不要把該放牧的地方變成耕種的,一定要按照自然規律。對於城裡生活的市民來講,要提醒大家,沙塵暴和我們的就地起沙是兩種概念,北京風很大的時候,很多工地需要表面的加蓋和撒水,減少就地揚沙揚塵,自然規律人們不能阻擋和改變,我們改變一個自然規律的時候,可能這樣的危害少了,會有其他的設想不到的對人類危害更大的自然現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上帝。

網友:這個雜志是哪裡主辦的?是不是有外資介入?

李拴科:《中國國家地理》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助理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聯合主辦的雜志,沒有外資的背景,這個雜志是地地道道的全民所有,是國有資產,這個雜志,包括賣到日本和台灣的版權,在中國國內的媒體業來講是不多見的,就是完整的媒體形態,名稱和商標能賣到這樣的發達地區和國家,不是很多見的。

網友:圖片都是哪些來源?是原創還是引進的?

李拴科:《中國國家地理》的圖片沒有引進的,因為沒有跟境外有版權合作,也沒有購買其他別人的版權,所以這本雜志是個原創的,我們中國人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的媒體,它的圖片,這位網友提的圖片比較好,坦率來講,《中國國家地理》還有很大的空間,跟國際上一些這一類型的雜志相比,比如說美國《國家地理》、新加坡《地理》、澳大利亞《地理》等等,《中國國家地理》還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我們需要努力,也希望社會上更多更好的熱心於這方面事業的攝影愛好者,一些專家和朋友們,能夠共同地支持這個事情。我們的操作模式是簽約制的辦法,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從今年這個月開始,中國國家隊設立基金,要支持野外考察拍攝等等,跟地理雜志報道的內容相關的,一些科學研究考察環境行為等等活動。

網友:前幾年我們國家在洞庭湖進行過考察,考察這里有沒有石油的問題,不知道您是否了解這個情況,能不能介紹一下。

李拴科:洞庭湖的考察已經多年了,現在具備的是遠景儲量,就是沒有開采能力的,我們聽廣播或者看報紙的時候,經常看到遠景儲量和探明儲量,有很大的差別,透明儲量一個是技術能夠達到,也符合經濟規律,遠近儲量是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沒有辦法開的,也許以後某一天,我們的技術條件大大改善或者經濟上有改善的時候。從理論上講,我們腳下的每一粒土裡面都可能含有晶,我們只能到某個地方去開采,同樣的道理,現在不能開採的,絕不意味著永遠不能開采,也許有一天技術大量提高,技術大量改善,都能億做到的。

網友:我們這個雜志的定位比較專業,不像大眾媒體,您怎麼平衡廣告和媒體發展?要繼續辦下去,肯定要有投入和產出。

李拴科:《中國國家地理》的簡體版本有二十萬的發行量,發行本身的盈利狀況就很好,正是因為它的發行量一年一年都在擴張,所以從一開始的84頁,到132頁面,再加增四幅圖,後來168個頁面贈大地圖,如果我們沒有大的發展,一定做不到的。

第二個,這個雜志是個科學傳媒,不應該稱之為一本專業雜志,科學傳媒關注的是什麼呢?是天地生人四大科學領域的熱點、難點、疑點的問題,最講究的是差異之美。大家知道,我們生活這個世界上,看到的自然現象也好,社會現象也好,中國人講究的差異性的美,全世界的刮風如果都是一樣的,《中國國家地理》就沒有必要選擇,盡管說降雨、刮風是地理最核心的一些組成要素,但是作為媒體來講就沒有必要涉足它。如果刮風一個地方跟另一個地方不一樣,有差異,這才是能夠關注的。

如果全世界的模式、說話模式、說話都一樣的,就沒有必要關注一個人的面孔,正是因為有面容、語言不一樣,吃的一樣有差異,這個差異就是地理,所以說這本雜志是一個科學傳媒,只是說大眾傳媒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有些傳媒是給客家看的,有些傳媒給孩子們看的,有些傳媒給藝術人看的,這種傳媒是給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的成年人看的,因此,我們賦予這本雜志,包括我的團隊努力要做的雜志,既要有時效性,同時要有典藏性,關注熱點、難點、疑點,是社會關注的,典藏性是要製作精良,要做別人沒有想到的,別人沒有做過的,這不是我們生拉硬拽的,我要解釋的。

E. 去澳大利亞農場打工可靠么

如果你想要去農場打工,其實嚴格講要看運氣。因為你的簽證類別。如果是600簽證上面明顯寫的不可打工。那僱主如果要求看你的Visa,那他這時候一般也不會選擇。因為想找人在農收季節有償勞務還是有不少的。另外就是他認可,或者你們聊的很high,他也是會考慮將你留下。或者國外有很多換宿的,你可以提出在農場幹活換吃住一般他肯定同意。
如果你是留學簽證的話。去city工作機會也很多,而且比較方便回住所。
農場通常都是在地廣人稀的鄉下。當然如果你是自己有車,想遠離城市尋找一片寧靜的富二代另說。
下面在介紹些農場知識吧。
農場分農業農場和家庭農場,這是跟土地性質限定的。跟國內商業用地,民宅用地一樣。
農業類的屬於大型的已實現機械化大生產的。一般土地面積都達到50英畝了,(合中國約300畝)具體有多大我也沒量過。就是一望無際的感覺是有的.
這樣的農場有固定的工人,有大型的機械。產品或有固定的廠商收購或有固定銷售渠道,所以不用擔心銷路問題。招工很少。工作量相對為機械不可替代人工環節,所以也不輕松。一般旅遊簽證就別去吃閉門羹了。這里不適合咱們滴。

F. 悉尼農場工資一般多少

農場採摘工一個月稅後工資保底32000元,真的。澳大利亞農場真實工資是摺合人民幣稅後每月有兩萬多。建築工稅後工資8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5萬元/月;工程車司機稅後工資8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5萬元/月;廚師稅後工資8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5萬元/月;小工、雜工、稅後工資7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萬/月;家政類:(家政清潔工、華人保姆、老人護理工、月嫂、別墅管理員)稅後工資7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萬/月普工類:(紅酒廠、麵包廠、奶粉廠)(包裝工、生產流水線、配料員、檢驗員、出納、統計員、倉庫員、廚師、電器維修工、電工、送貨司機、)其餘工種稅後工資7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萬/月;廚師稅後工資8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5萬元/月;電器維修工、電工稅後工資8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5萬元/月司機稅後工資80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5萬元/月

G. 澳大利亞發展混合農業有那些優點

混合農業農場的經營有以下三方面顯著的優點:

1、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2、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

3、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例如: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以小麥—綿羊混合生產為主,是現代混合農業的典範。墨累——達令盆地處於大分水嶺的西部。從東部海洋吹來的濕潤氣流,在大分水嶺的東側降下豐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嶺的西側,氣流下沉,降雨稀少。

這種山地背風坡降水稀少的情況,稱為山地的雨影效應。墨累——達令盆地正處於大分水嶺的雨影區,灌溉成為這里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為此,澳大利亞政府不遺餘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將大分水嶺東部豐富的水資源調入墨累——達令盆地,大大促進了墨累——達令盆地的農牧業的發展。

(7)澳大利亞農場招什麼工人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之所以能夠發展混合農業有以下幾大區位條件:

1、澳大利亞在地形上地勢較平坦;在水分方面,灌溉條件較好;

2、在人口密度方面,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生產規模;

3、在政策方面有政府扶持獎勵;在技術上,機械化程度高;

4、市場上有固定的銷售市場;交通發達便利。

澳大利亞羊毛和小麥主要產於國土東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區。這兩片地區的農業生產普遍採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混合農業主要是以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為主。

農場主一般只需僱傭一兩名工人即可完成農場的農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僱用專業的剪羊毛工人進行。一個農場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幾天便可完成。農場一般靠近主要公路,農場生產的羊毛、小麥,可以用火車盡快運往沿海一帶的市場。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所產農產品多數供出口,英國是主要的出口對象。

H. 澳大利亞牧場司機累嗎

不算很累。
澳大利亞牧場司機主要是運送飼料,農用機械以賀攔及牲畜的,每天工作八小時,比較輕松。
澳大利亞的牧場司機要求必須擁有澳大利亞或者紐西蘭駕照,沒有澳大利薯拍液亞或者紐西蘭駕照不能在澳大利數物亞或者紐西蘭當牧場司機,中國駕照也不能去澳大利亞或者紐西蘭當牧場司機的。在澳大利亞農場幹活應該不錯,但是澳大利亞實行勞工保護,外國勞工很難進入。

I. 澳大利亞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農業地域類型是:混合農業——小麥牧羊業。混合農業的代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麥出口國之一。羊毛和小麥主要產於國土東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區。

這兩片地區的農業生產普遍採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其中,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麥——牧羊帶。

這里的混合農業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農場主一般只需僱傭一兩名工人即可完成農場的農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鏈老態需要僱用專業的剪羊毛工人進行。一個農場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幾天便可完成。

農場一般棚源含激靠近主要公路,農場生產的羊毛、小麥,可以用火車盡快運往沿海一帶的市場。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所產農產品多數供出口,英國是主要的出口對象。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農場招什麼工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