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作家和文學作品有哪些
澳大利亞作家也許不如本國運動員那樣出名,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毫不遜色。從國際暢銷書作者毛里斯·威斯特、科林·麥卡羅、布拉斯·科特奈,到布克獎得主彼得·加雷和國際著名詩人萊斯·摩雷,澳大利亞作家為理解和定義本國文化作出了主要貢獻。
澳大利亞出了大量詩人和小說家,如亨利·勞森,A.B.(「班卓」)佩特森、A.D.霍普、克莉絲婷娜·斯黛德和女王詩歌金獎(1992年)第一位澳大利亞獲得者朱蒂絲·懷特。然而直到70年代,澳大利亞仍存在作為殖民地市場的問題,那就是文學輸入遠遠多於文學輸出。
也許受帕特里克·懷特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事件的鼓舞,在過去30年裡澳大利亞出版界出書不斷增多,至今價值超過10億澳元,其中50%以上的書籍為澳大利亞作家所著。
在過去20年裡,許多澳大利亞散文作家在國際上建立了自己的聲譽,如提姆·溫頓、凱特·格倫維爾、珍尼特·特納·霍斯皮托和大衛·馬洛夫等。兒童文學也很繁榮,如圖畫書作者-插圖作家阿里森·萊斯特和巴美拉·艾倫在他們的作品裡描繪了澳大利亞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地形地貌。澳大利亞作家在世界學術界亦不乏舉足輕重的人物。最著名的有批評家哲邁內·格里爾、學者德爾·斯賓德和歷史學家英格·克蘭丁南。
作家奧傑魯·努納科爾和薩莉·摩根等則為非土著澳大利亞人異常清晰地描繪了土著人的生活畫面。
澳大利亞電影業取得如此卓著的國際聲譽,應感謝澳大利亞的作家們。僅舉一例,斯皮爾伯格的票房重磅炸彈《辛德勒的名單》就是以托馬斯·肯尼利的布克獎獲獎小說《辛德勒的方舟》為腳本。同時,在利用新型傳播媒介如網際網路和多媒體進行創作方面,澳大利亞作家亦走在前列。
諾埃爾·希利亞德(1929—)紐西蘭作家,曾就學於惠靈頓維多
利亞大學和師范學院,先後當過「南方十字架」勞動黨報的記者、教師和「新西
蘭聽眾」雜志的副編輯。1971年獲奧塔戈大學羅伯特一伯恩斯獎金。他早期創作
以短篇小說為主,六十年代開始轉向長篇,主要的長篇作品有《毛利姑娘》(1960)
《歡樂的權力》(1966)《綠河之夜》(1969)《毛利婦女》(1974)和《光榮
與夢想》(1978)。他的作品大多描寫了毛利人,反映他們的痛苦和願望,他們
的所思和所想,涉及了紐西蘭社會突出的種族歧視問題,很具有現實意義,在國
內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他的這種創作思想和他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從小生
長在毛利人集居的吉斯伯思,和毛利人有過廣泛的接觸,耳聞目睹的樁樁事實喚
起了他對毛利人的同情,加深了對他們的理解,也觸發了他的文思。作為一個白
人作家,他能站在毛利人一邊,用文學的形式為他們伸張正義,揭露、譴責社會
對毛利人的世俗偏見和種族歧視,表達了「膚色不同,人格平等」的進步觀念,
這確實是一難能可貴之舉,在他之前還沒有一個白人作家能如此打破禁忌,大膽
地描寫這一令人敏感的題材。這也是小說發表後引起轟動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
評論家贊譽小說是「一部」紐西蘭的生活曲,……一部敏感的,有思想性的作品。
著名紐西蘭華裔作家:鄧榮進博士
1944年生於南京市,是一位生在南京長在台灣的中國人,先後曾在「空中大學」、「實踐大學」、「崇右技術學院」、「明新技術學院」等所學校擔任過講師及副教授。旅居紐西蘭之後,先後出版了「輕描淡寫紐西蘭」、「紐西蘭奇異奇案錄」、「奇異紐西蘭」、「千禧年的紐西蘭」、「紐西蘭社會傳真」上集與下集、「南京人寫紐西蘭」、及「印象之旅」「藍天白雲下的小故事」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紐西蘭時論」「紐西蘭扎記」「大選年的紐西蘭」等書。
僑居紐西蘭之後,曾任紐西蘭「中文一族」的專欄作家;「進報」及「紐西蘭周報」的社務顧問及專欄作家、「東方時報」的社長兼總編輯等職。
現任「中文先驅報」「紐西蘭鏡報」專欄作家,每日為紐西蘭各大媒體及網路撰寫「鄧博士談時事」、「鷸鴕新聞」、「白雲故鄉的歲月」等專欄。
2003年、2004年均被紐西蘭的網路媒體評為:「紐西蘭十大風雲人物」之一,是「紐西蘭最有名望的的時事評論家及作家」。
鄧榮進博士熱衷宣揚中華文化,樂於助人,經常協助許多僑胞了解及適應紐西蘭的生存環境,並代為解決許多難題,亦參與大量的社區工作,極獲大眾及社區的推崇。
Ⅱ 現代澳大利亞文學是什麼
20世紀2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小說有了顯著的進步。帕爾默繼承了勞森、弗爾菲的現實主義傳統,寫出了反映勞工運動的著名3部曲:《戈爾康達》(1948)、《播種時期》(1957)和《大傢伙》(1959)。澳共的創始人之一、重要左翼作家普里查德,寫過多部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和斗爭的小說和劇本,小說《庫納爾都》(1929)是最早的一部反映白種人和土著人關系,並對土著人寄予深切同情的小說。戰後他發表的金礦3部曲《沸騰的九十年代》(1946)、《黃金的里程》(1948)和《有翼的種子》(1950)描繪了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上半葉澳大利亞歷史的一個側面。
從戰後到20世紀60年代初將近20年的時間里,左翼文學蓬勃發展,涌現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弗蘭克·哈代(1917~),他的長篇小說《不光榮的權力》(1950)抨擊了社會的黑暗;艾倫·馬歇爾(1902~)擅長刻畫兒童心理,以自傳體小說《我能跳過水坑》(1955)著稱;工人作家約翰·莫里遜(1904~)則主要反映工人生活,著有短篇小說集和長篇小說《蔓延中的城市》(1949)等。
20世紀30~40年代在澳大利亞文壇上有一些關於文學流派和文藝觀點的論爭。20世紀30年代初期,與諾曼·林賽有關的「幻影派」詩人反對文學藝術中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他們有意識地探求一種表現形式,以取代風行一時的「叢林歌謠」,在詩歌創作上過於追求形式美。代表詩人有肯尼斯·斯萊塞(1901~1917)、羅伯特·菲茨傑拉爾德(1902~)等。1938年雷克斯·英格默爾斯(1913~1955)發起了「津狄沃羅巴克運動」。「津狄沃羅巴克」是土語「合並」、「融合」的意思。英格默爾斯認為文藝家只有和澳洲本土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作出具有美感的好作品;主張作家、詩人應該從土著民族的藝術、詩歌和傳說中汲取營養。這一運動是他們首先從新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學的口號,也是他們首先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土著民族文化的。20世紀40年代初期,馬克斯·哈里斯(1921~)創辦詩刊《憤怒的企鵝》,提倡先鋒派詩歌,即在詩歌創作上襲用英美的超現實主義表現方法。
同時,意識流小說開始傳入澳大利亞。帕特里克·懷特(1912~)在小說創作上著意運用意識流手法,並取得了突出成就。《人類之樹》(1955)、《暴風眼》(1973)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小說注重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語言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因此,懷特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得到這種榮譽的作家。其他著名的作家還有:克里斯蒂娜·斯特德(1902~),著有《悉尼的七個窮漢》(1934)等;哈爾·波特(1911~)具有獨特的風格,用詞刻意求新,除短篇小說外,詩歌創作也很突出;倫道夫·斯托(1935~)的小說在寫法上接近懷特,但多以西部生活為題材;托馬斯·基尼利(1935~)是一位多產作家,共有14部小說和3個劇本;克里斯托弗·考什(1932~)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風格清新,被認為是近年來一位優秀作家。
詩人中最著名的是阿歷克·德溫特·霍普(1907~),此外還有著名詩人朱迪思·賴特(1915~)、戴維·坎貝爾(1915~1979)、詹姆斯·麥考萊(1917~1976)、道格拉斯·斯圖爾特(1913~)等。
澳大利亞戲劇自20世紀50年代以後有了較快的發展,最主要的劇作家有亞歷山大·布佐(1944~)、戴維·威廉遜(1942~)、傑克·希伯德(1940~)、巴利·歐克萊(1931~)、約翰·羅默里爾(1945~)等。
Ⅲ 澳大利亞有什麼文學名作啊最好有英文原名
澳大利亞文學
澳大利亞雖然是一塊古老的土地,但在歐洲人登陸之前,當地的土著民族仍處於原始公社時期,無文字,僅有萌芽狀態的口頭文學。18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陸續有大批英國流放犯定居,以後才逐漸產生了見於文字的文學作品。因此,澳大利亞文學實際上是英語文學。
澳大利亞文學起始於殖民時期(1788~1890),以流放犯和鄉野勞動者的口頭歌謠為開端。帕特森搜集編纂的《古叢林歌》(1905)就是這一時期的歌謠匯集,其中大多抒發被侮辱與被壓迫者的感受,有較多的民主精神。最早在澳大利亞出版的詩集是英國官員巴倫·菲爾德(1786~1846)的《澳大利亞詩歌的第一批果實》(1819),但藝術性不高。隨後出現一批當地出生的詩人:威廉·查爾斯·溫特沃斯(1793~1872)、查爾斯·湯普森(1806~1883)和查爾斯·哈珀(1813~1868)等,其中哈珀較為突出,他受英國詩人彌爾頓、華茲華斯和雪萊的影響,擅長描繪景色和敘事。繼之而起的亞當·林賽·戈登(1833~1870)在當時頗負盛名,但意境不高,著有《叢林歌謠與躍馬曲》(1870)等。亨利·肯德爾(1839~1882)是這個時期造詣較高的詩人,以抒情詩見長。
小說的出現較遲於詩歌。最早類似小說的作品是流放犯亨利·薩弗里(1794~1842)寫於獄中的《昆塔斯·塞文頓》(1830)。但在1850年前後,游記、回憶錄等成為文學的主要形式,它們向英國本土介紹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及殖民者的生活情況。後期,這種形式的作品更接近於小說。較有影響的作品是亨利·金斯利(1830~1876)的《傑弗里·哈姆林回憶錄》(1859)、馬克斯·安德魯·希斯洛普·克拉克(1846~1881)的《無期徒刑》(1874)和托馬斯·亞歷山大·布朗(1826~1915)的《武裝搶劫》(1888)等,這些作品描寫了放牧漫遊、流放囚犯、綠林好漢、淘金致富等典型的澳大利亞生活場景,其中最突出的是《無期徒刑》,作者根據歷史材料,在作品中揭露了澳大利亞早期的殖民流放制度。
這個時期的文學創作,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成就都不甚突出,基本上囿於英國作家和文學流派的影響,沒有形成澳大利亞文學自己的風格特色。多數作品在藝術上也不夠精湛,特別是小說,往往側重於敘述故事,忽視人物形象的刻劃和心理描寫。
19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開始醞釀成立聯邦,興起了民族主義運動。同時,由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襲擊了澳洲大陸,工人和其他勞動者生活愈加貧困,加之工作條件惡劣,因此,工人紛紛組織工會,舉行罷工,爭取民主,要求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蓬勃興起的民族民主運動給澳大利亞文學帶來了新面貌。1880年約·費·阿基布爾德所創辦的《公報》雜志公開提出「澳大利亞屬於澳大利亞人」的口號,宣傳激進主義、共和主義和社會主義,團結了一大批作家,形成了「公報派」,促進了澳大利亞民族文學的發展。阿·喬·斯蒂芬斯(1865~1933)擔任編輯之後,開辟「紅頁」,大力扶植青年作家,提倡創作短篇小說和「叢林歌謠」,並組織出版長篇小說。在他的倡導下,許多作家踴躍創作,出現不少優秀作品,形成了繁榮的創作局面。民謠和短篇小說的創作尤為突出。
約瑟夫·弗爾菲(1843~1912)和亨利·勞森(1867~1922)是這個時期創作成就最大而且最有影響的兩個作家。弗爾菲是工人出身的小說家和詩人。他的長篇小說《如此人生》(1903)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了叢林風光和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有明顯的民主精神,語言生動幽默,生活氣息濃郁。勞森既寫詩也寫短篇小說,出版過詩集《在海闊天空的日子裡》(1896)和短篇小說集《當罐里的水沸騰的時候》(1896)等14部作品。他的詩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表達了人民反抗壓迫和要求民主、自由的強烈願望;他的小說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塑造普通勞動者的形象,歌頌他們的優秀品質。語言多用勞動人民的口語,朴實生動。這兩位作家的作品都從現實出發,具有澳大利亞特色。他們對澳大利亞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此外,短篇小說作家還有:幽默作家阿瑟·霍伊·戴維斯(1868~1935),反映流放犯生活的威廉·阿斯特利(1854~1911),反映海洋生活的喬治·路易斯·貝克(1855~1913),反映工人生活的愛德華·喬治·戴森(1865~1931)。邁爾斯·富蘭克林(1879~1954)的表現男女平等的自傳體小說《我的光輝歷程》於1901年發表,被譽為「第一部澳大利亞小說」。亨利·漢德爾·理查遜(1870~1946)是一位有才華的女作家,善於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她的三部曲《馬奧尼的命運》在澳大利亞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歌謠創作的代表是安德魯·巴頓·帕特森(1864~1941),他搜集整理並創作了大量的歌謠,有些在譜曲以後廣為流傳,《雪川來客》(1895)等詩至今為人傳誦。其他著名詩人有瑪麗·吉爾摩(1865~1962)和克里斯托弗·布倫南(1870~1932)等。前者的詩具有明顯的民主性,而後者的詩作中較多地表現出了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
在詩歌和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下,澳大利亞民族戲劇藝術也有所發展。1909年劇作家威廉·穆爾 (1868~1937) 發起,每年舉行一次「澳大利亞戲劇晚會」。隨後,路易斯·埃森(1879~1943)與萬斯·帕爾默(1885~1959)等人共同組織了「先驅演員」團體。同時,出現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與斗爭的劇本,如埃森的《時機尚未成熟》(1912)、帕爾默的《黑馬》(1922)、凱瑟琳·蘇珊娜·普里查德(1883~1969)的《先驅者》(1922)等。
20世紀2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小說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帕爾默繼承了勞森、弗爾菲的現實主義傳統,寫出了反映勞工運動的著名的三部曲:《戈爾康達》(1948)、《播種時期》(1957)和《大傢伙》(1959)。普里查德是澳共的創始人之一和重要左翼作家,她寫過多部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和斗爭的小說和劇本。小說《庫納爾都》(1929)是最早的一部反映白種人和土著人關系,並對土著人寄予深切同情的小說。戰後的金礦三部曲《沸騰的九十年代》(1946)、《黃金的里程》(1948)和《有翼的種子》(1950)描繪了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上半葉澳大利亞歷史的一個側面。在戰後到60年代初將近20年的時間里,左翼文學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優秀作家和作品。如弗蘭克·哈代(1917~ )以長篇小說《不光榮的權力》(1950)抨擊了社會的黑暗;艾倫·馬歇爾 (1902~ )擅長刻劃兒童心理,以自傳體小說《我能跳過水坑》(1955)著稱;工人作家約翰·莫里遜(1904~ )則主要反映工人生活,著有短篇小說集和長篇小說《蔓延中的城市》(1949)等。
30年代至40年代在澳大利亞文壇上有一些關於文學流派和文藝觀點的論爭。30年代初期,與諾曼·林賽有關的「幻影派」詩人反對文學藝術中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他們有意識地探求一種表現形式,以取代風行一時的「叢林歌謠」,在詩歌創作上過於追求形式美。代表詩人有肯尼斯·斯萊塞(1901~1917)、羅伯特·菲茨傑拉爾德(1902~ )等。1938年雷克斯·英格默爾斯(1913~1955)發起了「津狄沃羅巴克運動」。「津狄沃羅巴克」是土語「合並」、「融合」的意思。英格默爾斯認為文藝家只有和澳洲本土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作出具有美感的好作品;主張作家、詩人應該從土著民族的藝術、詩歌和傳說中汲取營養。盡管這一運動沒有產生出突出的詩人和作品,但自19世紀90年代之後,是他們首先從新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學的口號,也是他們首先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土著民族的文化的。這些觀點吸引了一批青年詩人,對他們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40年代初期,馬克斯·哈里斯(1921~ )創辦詩刊《憤怒的企鵝》,提倡先鋒派詩歌,即在詩歌創作上襲用英美的超現實主義表現方法。
同時,意識流小說開始傳入澳大利亞。繼切斯特·弗蘭西斯·科布(1899~1943)之後,帕特里克·懷特(1912~ )在小說創作上著意運用意識流手法,並取得了突出成就。《人類之樹》(1955)、《暴風眼》(1973)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小說注重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語言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因此,懷特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得到這種榮譽的作家。其他著名的作家還有克里斯蒂娜□斯特德(1902~ ),著有《悉尼的七個窮漢》(1934)等。哈爾·波特(1911~ )具有獨特的風格,用詞刻意求新,除短篇小說外,詩歌創作也很突出。倫道夫·斯托(1935~ )的小說在寫法上接近懷特,但多以西部生活為題材。托馬斯·基尼利(1935~ )是一位多產作家,共有14部小說和3個劇本。克里斯托弗·考什(1932~ )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風格清新,被認為是近年來一位優秀作家。 當代詩人中最著名的是阿歷克□德溫特□霍普(1907~ ),此外還有朱迪思·賴特(1915~ )、戴維·坎貝爾(1915~1979)、詹姆斯·麥考萊(1917~1976)、道格拉斯·斯圖爾特(1913~ )等。 戲劇自50年代以後有了較快的發展,主要劇作家有亞歷山大·布佐 (1944~ )、戴維·威廉遜(1942~ )、傑克·希伯德(1940~ )、巴利·歐克萊(1931~ )、約翰·羅默里爾(1945~ )等。近10年來,劇院上演的澳大利亞戲劇不斷增加,這些劇本大多著力反映澳大利亞現實生活,有強烈的時代感,語言生動,富有民族特色。
Ⅳ 哪部澳大利亞名著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於1913年,他的作品被刊登在英國詩集「吉檀迦利 - 飢餓的石頭」(國內一般翻譯為「吉檀迦利」)。獲獎理由是:「因為他是那尖銳,新鮮和美麗的詩,這首詩出來的高超的技巧和英語,他表示自己,所以他的詩學思想已經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Ⅳ 澳大利亞的名作家
1、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 1912年5月28日-199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20世紀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197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12年5月28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小說可以在情節性描寫和意識流間自由切換。他所創作小說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書。
但他在小說中嫻熟的運用了敘述角度自由切換及意識流等的手法,使得作品成為超越平庸,獲得極大成功。評論界一致公認他是當今世界上富於才華並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懷特因病於1990年9月30日在悉尼市郊百歲公園寓所去世。享年78歲。
代表作品有《人樹》、《風暴眼》等。
2、亨利·勞森
亨利·勞森(1867年6月17日- 9月2日1922) 是澳大利亞殖民地時期的著名詩人和散文作家,生於工人家庭。他從十七歲從事勞動,同時酷愛文學藝術。
他學習刻苦,寫作勤奮,著有《亨利·勞森詩集》、《通俗詩和幽默詩》、《在路上》、《喬·威爾遜和他的夥伴們》、《叢林兒童》、《把帽子傳一傳》等詩和散文集十四部。
(5)澳大利亞有哪些文學獎擴展閱讀:
作品風格:
1、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帕特里克·懷特的作品,盡管有其獨特的一面,不容否認,它們同時體現了澳大利亞文學的某些典型特徵,這主要表現在採用了澳大利亞的社會背景、自然歷史和生活方式。
同時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懷特並不像他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同行那樣,只把目光盯在澳大利亞特有的事物上。
雖然他的小說大多以澳大利亞為背景,但他主要關心的是寫人,寫那些超越地區和民族界線、其面臨的問題和生活環境都極不相同的人。
即使在他最有澳大利亞特色的史詩《人樹》中,盡管自然和社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小說中的人物,與其說是以其典型或不典型的移民生涯,不如說是以其獨特的個性而躍然紙上。
當懷特陪同他的探險家福斯進入澳大利亞大陸的荒野以後,那荒野就首先成了演出沉迷於尼采式意志力並為之自我獻身的戲劇的一個舞台。
2、亨利·勞森
勞森的作品題材廣泛,充滿愛國主義激情,表達了澳大利亞人民要求獨立反對壓迫的願望,情節動人,語言平易、通俗、幽默,生活氣息濃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帕特里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亨利·勞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文學
Ⅵ 20世紀30-40年代澳大利亞文學風格和代表作品有哪些
20世紀30—40年代在澳大利亞文壇上有一些關於文學流派和文藝觀點的論爭。20世紀30年代初期,與諾曼·林賽有關的「幻影派」詩人反對文學藝術中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他們有意識地探求一種表現形式,以取代風行一時的「叢林歌謠」,在詩歌創作上過於追求形式美。代表詩人有肯尼斯·斯萊塞(1901—1917)、羅伯特·菲茨傑拉爾德(1902—)等。1938年雷克斯·英格默爾斯(1913—1955)發起了「津狄沃羅巴克運動」。「津狄沃羅巴克」是土語「合並」、「融合」的意思。英格默爾斯認為文藝家只有和澳洲本土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作出具有美感的好作品;主張作家、詩人應該從土著民族的藝術、詩歌和傳說中汲取營養。這一運動是他們首先從新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學的口號,也是他們首先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土著民族文化的。20世紀40年代初期,馬克斯·哈里斯(1921—)創辦詩刊《憤怒的企鵝》,提倡先鋒派詩歌,即在詩歌創作上襲用英美的超現實主義表現方法。
同時,意識流小說開始傳入澳大利亞。帕特里克·懷特(1912—)在小說創作上著意運用意識流手法,並取得了突出成就。《人類之樹》(1955)、《暴風眼》(1973)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小說注重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語言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因此,懷特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得到這種榮譽的作家。其他著名的作家還有:克里斯蒂娜·斯特德(1902—),著有《悉尼的七個窮漢》(1934)等;哈爾·波特(1911—)具有獨特的風格,用詞刻意求新,除短篇小說外,詩歌創作也很突出;倫道夫·斯托(1935—)的小說在寫法上接近懷特,但多以西部生活為題材;托馬斯·基尼利(1935—)是一位多產作家,共有14部小說和3個劇本;克里斯托弗·考什(1932—)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風格清新,被認為是近年來一位優秀作家。
Ⅶ 歷史以來澳洲有幾位諾貝爾獎得主
歷史上,澳洲共涌現出了大批在科研領域非常傑出的人才。以12位澳大利亞諾貝爾獎得主為代表。他們分別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或醫學獎、化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領域。
諾貝爾物理學獎
威廉• 亨利•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Henry Bragg) (1862-1942)
威廉• 勞倫斯•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 (1890-1971)
191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威廉•亨利•布拉格與他的兒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合作進行研究,發現了利用X射線分析晶體結構的技術,此項新技術的應用為稍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奠定了基礎,父子倆因此共同贏得了諾貝爾獎。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科洛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1916-2002)
196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亞歷山大•普羅科洛夫出生在澳大利亞的鄉村,20世紀20年代和父母一起移居到前蘇聯。他與俄羅斯的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Nikolay Gennadiyevich Basov)以及美國的查爾斯•湯斯(Charles Townes)在量子電子學領域開展研究,並發明了「微波激射器」(一種受激輻射的微波放大器)和用「光」代替「微波」的& #28608;光器。他們因此被共同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霍華德•弗洛里爵士(Sir Howard Florey) (1898-1968)
194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霍華德•弗洛里爵士由於發現了青黴素及其對於傳染病的療效而被授予諾貝爾獎。弗洛里的這一研究帶來了青黴素的大批量生產,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挽救了數百萬細菌感染患者。弗洛里同樣引領了其它許多抗生素的研發工作。霍華德•弗洛里曾在阿德萊德大學接受教育。
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爵士(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 (1899-1985)
196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弗蘭克•伯內特爵士因其提出了關於抗體形成原理的克隆選擇學說以及發現並證實了動物抗體的獲得性免疫耐受性而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伯內特的主要興趣在於研究流感病毒在小雞體內的作用。他的發現促使人們理解了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而這在器官移植領域是至關重要的。伯內特畢業於墨爾本大學。
約翰•埃克爾斯爵士(Sir John Eccles) (1903-1997)
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約翰•埃克爾斯爵士因其對神經沖動傳導的研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的發現有助於人們重新認識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和控制人體的,並進一步加深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理解。埃克爾斯畢業於墨爾本大學,曾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工作。
伯納德•卡茨(Bernard Katz) (1911-2003)
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伯納德•卡茨出生於德國,1939 年赴澳大利亞與約翰•卡魯•埃克爾斯(John Carew Eccles)在悉尼醫院共同進行研究。隨著二戰的進行,卡茨於1941年成為澳大利亞公民。他因發現了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獎。
彼得•查爾斯•多爾蒂教授(Professor Peter Charles Doherty) (1940- )
199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彼得•多爾蒂教授因其在探索免疫反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獎。多爾蒂與他的同事羅爾夫•辛克納吉(Rolf Zingernagel)共同發現白血球必須識別入侵病毒和其它分子才能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多爾蒂曾在昆士蘭大學學習獸醫學,並在堪培拉的約翰科廷醫學研究學院完成其在免疫學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巴里•馬歇爾教授(Professor Barry Marshall) (1953- )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巴里•馬歇爾教授與羅賓•沃倫博士由於共同發現了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馬歇爾通過親自吞食自己培養的這種細菌,再用抗生素來治癒自己,從此革命性地改變了世人對於胃病的認識和對胃潰瘍的治療方法。他曾就讀於西澳大學,目前仍在西澳大學任教。
羅賓•沃倫博士(Dr J Robin Warren) (1937- )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羅賓•沃倫博士與巴里•馬歇爾教授共同贏得了諾貝爾獎。在他們二人的科學探索過程中,皇家珀斯醫院的病理學家沃倫在對患者活組織切片的觀察中發現,50% 的患者胃的下半部分寄生有微小的彎曲狀細菌,而細菌所在位置的胃粘膜總伴有發炎症狀。他同馬歇爾共同驗證了他們的理論。沃倫畢業於阿德萊德大學。
諾貝爾文學獎
帕特里克•懷特(Patrick White) (1912-1990)
1973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懷特以其史詩般及刻畫人物心理的敘述藝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懷特的著名作品包括《男人之樹》、《暴風眼》。他的作品還獲得過其它很多獎項,其中包括"邁爾斯‧富蘭克林獎",也因此在現代文學世界中為澳大利亞贏得了一席之地。懷特或許是中國被研究最為廣泛而深入的澳大利亞作家,他的許多作品已被譯成中文。
諾貝爾化學獎
約翰•康福思爵士(Sir John Cornforth) (1917- )
1975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約翰•康福思爵士由於其對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幫助人們了解酶的化學特性與三維結構的相關性而被授予諾貝爾獎。他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物系統的反應機制。康福思畢業於悉尼大學有機化學專業。
Ⅷ 澳大利亞1985年以來獲得諾貝爾獎共幾位
澳大利亞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2005年 醫學獎
巴里馬歇爾博士(Dr Barry Marshall)與J羅賓?沃倫博士(Dr J Robin Warren)
因發現幽門螺桿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潰瘍病中的作用而榮獲諾貝爾獎。
馬歇爾博士畢業於西澳州大學。
沃倫博士畢業於阿德萊德大學。
1996年 醫學獎
彼得查爾斯都第博士(Dr Peter Charles Doherty)
由於在免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都第博士在昆士蘭大學獲得醫葯外科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1975年 化學獎
約翰華卡普康弗瑟爵士(Sir John Warcup Cornforth)
由於在生命物體結構方面的研究成果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康弗瑟爵士畢業於悉尼大學。
1973年 文學獎
帕特里克懷特(Patrick White)
憑力作《男人之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懷特的其它作品也獲得過很多獎項,其中包括"邁爾斯富蘭克林獎"。
帕特里克懷特是在悉尼接受教育的。
1963年 醫學獎
約翰克魯艾克勒斯爵士(Sir John Carew Eccles)
由於在神經和大腦如何工作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而獲得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
約翰爵士是在墨爾本接受教育的。
1960年 醫學獎
(弗蘭克)麥克法蘭波內特爵士 (Sir(Frank) Marcfarlane Burnet)
波內特爵士由於在器官移植的基礎 -- 免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據說他為現代生物工藝學和遺傳工程學奠定了基礎。
波內特爵士畢業於墨爾本大學醫學和外科學專業。
1945年 醫學獎
霍華德沃爾特弗羅里爵士 (Sir Howard Walter Florey)
弗羅里先生由於開發出盤尼西林而被授予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在過去的那一個世紀中,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人能倖存下來全要歸功於弗羅里爵士的貢獻。弗羅里研究結果的意義遠遠不只是研發出盤尼西林和挽救了眾多生命。發現盤尼西林另一個重大意義就是盤尼西林還為其它抗菌素的成功研製奠定了基礎。
霍華德是在阿德萊德接受教育的。
1915年 物理學獎
(威廉)勞倫斯布萊格爵士 (Sir(William)Lawrence Bragg)
(威廉)勞倫斯布萊格爵士由於與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萊格爵士一起在使用X光分析水晶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被共同授予191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此(威廉)勞倫斯布萊格也成為了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威廉)勞倫斯布萊格爵士畢業於阿德萊德大學。
Ⅸ 澳大利亞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是誰
1973年 帕特里克·懷特(1912~1990)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1973年作品《風暴眼》
帕特里克·懷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1990)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生於英國。1932年,懷特赴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研讀現代語言,畢業後留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情報部門,赴中東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亞定居,先經營農牧場,後專門從事寫作。懷特的第一部小說是《快樂的山谷》(1939)、成名作是《人之樹》(1955),這部長篇巨著獲「澳大利亞的創世紀」之稱,給作家帶來國際聲譽。帕特里克·懷特的作品,盡管有其獨特的一面,但是,不容否認,它們同時體現了澳大利亞文學的某些典型特徵,這主要表現在採用了澳大利亞的社會背景、自然歷史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