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藍色鹽湖為什麼變成粉色的
近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市中心韋斯特蓋特公園的鹽湖從典型的藍色變成粉色,與西澳大利亞粉紅色的希利爾湖類似。
預計,入冬之前,待天氣逐漸變冷,降雨量增多之後,湖水將恢復正常的藍色。
㈡ 粉紅色鑽石存在嗎
鑽石歷史源遠流長,在它身上凝聚了太多人的夢想和渴望。今天人們更多地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在愛情里,許多人都會盡可能的選擇純凈的無色鑽石來作為對愛情的美好渴望的寄託。但在彩鑽家族裡最讓人瘋狂的,還要數粉鑽。憑借它溫柔的顏色和稀少的數量,讓人看一眼便只想沉醉在那片粉色中,再不醒來!今天咱就來聊聊關於粉鑽那些事兒。
㈢ 自然界中的湖泊有的為什麼會呈現粉紅色
有粉紅色的湖泊,比如:非洲塞內加爾的瑞特巴湖、澳大利亞的希利爾湖、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玫瑰湖等。湖水顯粉紅色,是由於杜氏鹽藻所引起的。
杜氏鹽藻是一種嗜鹽的綠色微藻,屬綠藻綱團藻目,常見於海鹽田。由於其獨特的顏色,會把湖水染成紅色或粉紅色。在西非塞內加爾首都以北35公里的瑞特巴湖,就因為杜氏鹽藻的作用,把湖水染成獨特的粉紅色,使其得到「粉紅湖」的外號。
1831年,法國生物學家杜納爾無意中發現地中海沿岸的某些鹽池中有一種尾部具有雙鞭毛的紅色單細胞藻類。後人為紀念他的發現,將其命名為「鹽生杜氏藻」,簡稱「杜氏鹽藻」,英文名:Dunaliella salina。因其缺乏細胞壁而與其它雙鞭毛單細胞藻類不同,故被後人建立為新屬杜氏藻屬。
鹽藻是一種嗜鹽的單細胞真核藻類,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耐鹽的真核生物之一,也是生命體最早的雛形,常見於海鹽田,由於其獨特的顏色,會把湖水染成紅色或粉紅色。鹽藻長不超過15微米,寬約10微米,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具有奇特的動植物雙重特性,逐光、耐強酸強鹼、耐高寒(-27攝氏度)和酷熱(+53攝氏度)。即使在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這種極端生物毅然煥發著頑強的生命力。被譽為」死海中綻放的生命奇跡!「
㈣ 這個圖片的風景是哪裡
1元的是杭州西湖;5元的是泰山;10元的是長江三峽;20元的是桂林山水;50元的是拉薩布達拉宮;100元的是人民大會堂。
㈤ 為什麼澳大利亞西樂湖的顏色是粉色的
澳大利亞赫利爾湖(Lake Hillier),也稱西麗湖,是一座鹹水湖。當湖水的鹽性增大時,湖中的嗜鹽藻類(如杜氏鹽藻)便會大量繁殖並產生β-胡蘿卜素,使湖水呈現獨特粉紅色。湖水的顏色並非總是粉紅色,而會隨著鹽度的變化而改變,呈現出從淡綠到深紅等不同的色調。這個神奇的湖泊位於澳洲西南岸洛切切群島(Recherche)上的最大島嶼Middle Island北部,於1802年被英國航海家發現。
赫利爾湖位於澳大利亞的米德爾島上,湖面呈橢圓形,湖水呈粉紅色,有人將其形容為一塊蛋糕上的糖霜,為米德爾島森林茂密的一角平添了幾分奇異色彩。
赫利爾湖是鹹水湖,寬約600米,湖水較淺,沿岸布滿晶瑩的白鹽,湖的四周是深綠色的桉樹和千層木林,在森林以外則是一條狹窄的白色沙帶,將湖與深藍色的海水隔離開來。從空中俯視小島,深藍,深綠,粉紅以及白色形成對比,使赫利爾湖更為惹眼。
赫利爾湖的發現
英國航海家及水文學家弗林德斯1820年在測量海岸線途中曾來到過這里,後來他對島上的粉紅色湖泊進行了文字記載。
這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湖泊引發了人們極大的興趣。湖水究竟為什麼會呈粉紅色?為了找到答案,1950年,一批科學家開始調查湖水呈粉紅色的原因。
赫利爾湖呈粉紅色的研究
從空中俯瞰,粉紅色的赫利爾湖就像一塊橢圓形蛋糕上的糖霜,為米德爾島森林茂密的一角平添了奇異色彩。
這個寬約六百公尺的鹹水淺湖的邊緣都是白鹽,四周是深綠色的桉樹和千層木林,再向外則是一條狹窄的白色沙帶將它與深藍色的海水隔離開來。
一九五零年,一批科學家調查了湖水呈粉紅色的原因。他們本來打算在湖水中尋找一種水藻。通常在含鹽量很高的鹹水中,這種水藻會產生一種紅色色素,例如澳洲大陸上埃斯佩蘭斯附近就有這么一個湖,其湖水就是因這種水藻而變紅的。
然而在赫利爾湖取了數次水樣進行分析,沒有發現藻類。所以,此湖為何呈粉紅色至今仍是個謎。最早記載米德爾島有粉紅湖的是在一八零二年。那年,英國航海家和水文學家弗林德在去雪梨途中路過這兒。此後,又有一些人到此進行過幾次短暫的商業勘探。例如十九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就有一些捕鯨人在這個島上居留;二十世紀初有人從湖水中采鹽,但只進行了六年就停止了。此後,再也無人前來騷擾這個島和島上的紅湖了
㈥ 西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野花之州
應該有以下這幾個原因,供參考
1、由於西澳洲的氣候變化很大,在一年的五個月內有12,000多種野花,雨水以及日照的程度會影響野花季到來的時間,野花季能延續好幾個月並能遍布到好多區域。在西澳的北部,較早的雨季加速了野花季的到來,野花在七月份就盛開了。直到十一月份當溫暖的氣候到來時,所有不同品種的野花開始在南部盛開,整個南部沉浸在一片花海中。澳洲金色內陸和澳洲珊瑚礁海岸是許多海岸和內陸野花的故鄉並以其野花常開不敗而聞名。在不同的內陸地區,可以看到成片黃色、粉色和白色的野花,西北盛產黃色芙蓉,野風信子,粘桂皮,毛拉花,以及很多其他的野花品種。南部地區擁有眾多奇特的植物品種,如艷麗的蘭花,蜜罐子,綠色袋鼠爪。
2、這里的法律規定禁止採摘野花,人們只是去欣賞。
3、作為「野花之州」的首府,珀斯毫無疑問是一座花園中的花園,每年九月這里會舉辦一次野花節。
4.地域遼闊,人煙稀少,自然景觀保護的較好。
㈦ 粉色的海在哪
赫特潟湖(Hutt Lagoon) 位於西澳大利亞州中部印度洋沿岸,距離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Perth)約520公里車程,距離西海岸濱海小城傑拉爾德(Geraldton)約100公里車程。
赫特瀉湖也叫「粉紅湖」,湖泊長14公里,寬2公里,面積2500公頃,因其粉紅色的外表而深受歡迎。赫特瀉湖就像一個羞澀的新娘展現出害羞的粉紅色,並不是一直呈現出粉紅色,而是因為該湖比一般的湖泊的鹹度要大,水中生活有一種叫做「杜氏鹽藻」的海藻。
杜氏鹽藻是一種嗜鹽的綠色微藻,由於其獨特的顏色,會把湖水染成紅色或粉紅色。赫特瀉湖已被國際鳥盟列為世界上重要的鳥類保護區,因為黑頭鴴和世界上1%的高蹺鷸生活於此。
赫特瀉湖的魅力可能歸因於這種「海灘夕陽」的效果,天空是藍色的,而海是粉紅色的,加上這種上下顛倒的景象,給人「天在下,海在上」的錯覺,著實令人驚嘆。
赫特潟湖水文:
赫特潟湖主要通過蒸發和降水來調節水量達到平衡。赫特潟湖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乾燥。這里平均年降雨量為449.7毫米五月至八月期間的降雨量約為全年降雨量的70%,而年平均蒸發量約為2445毫米。
在炎熱、乾燥的西澳大利亞州,尤其是1998年2月曾出現過50.5° C(122.9°F)的創紀錄高溫,湖水被大量的蒸發,赫特潟湖甚至變成了一片白色的鹽田。
赫特潟湖的水源補充主要來自於稀少的降雨、地表徑流是來自東部高地的幾條小溪流,以及地下水的滲流(特別是沿海沙丘)。潟湖的水深具有很強的季節性,1992年曾達到1米的最大值。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季節性有規律變化的小型鹹水湖泊氣候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赫特潟湖
㈧ 世界上的粉色湖泊有哪幾個
全球有多處粉色湖泊,其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西班牙、塞內加爾、亞塞拜然等國。
1、塞內加爾玫瑰湖
玫瑰湖(Rose Lake)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市區東北35多公里處,又叫雷特巴湖(Lake Retba),當地人把它叫作「粉紅湖」,而玫瑰湖則是由法語Lac Rose而來。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位於非洲西部。北與茅利塔尼亞以塞內加爾河為界,東鄰馬里,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西瀕大西洋。塞東南部為丘陵區,中、東部為半沙漠地帶。
2、澳洲希利爾湖
澳洲西南岸的島嶼Middle Island上有一個如夢似幻的粉彩瑤池 。這個名叫Lake Hillier的湖泊里的湖水都是粉紅色的,科學家推論它的形成原因是因為湖中的礦物質沉澱。希利爾湖,坐落於澳大利亞西部洛切切群島中間島,寬度在600米左右。中間島是洛切切群島的最大島嶼。
3、澳洲荷里亞湖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西澳大學的生物學家就對湖水的樣本進行了分析,確認一種學名為Dualellasailina的嗜鹽藻類是造成湖水變色的原因。在藻類大量繁殖時,它們體內所含的β—胡蘿卜素讓湖水變紅。雨季里湖水鹽度會下降,旱季時鹽度則飆升,這都會影響嗜鹽藻類的繁盛程度,於是湖水的顏色就隨著鹽度的變化而改變,呈現出從淡綠到深紅等不同的色調來。
4、西班牙粉湖
西班牙西南部的兩個鹹水粉紅湖,坐落於托雷維耶哈附近,可能是地理位置最奇特的。它們被稱之為「托雷維耶哈鹽田」,湖內生活著大量藻類,正是這些藻類讓湖水變成粉紅色。
5、加拿大玫瑰湖
加拿大的玫瑰湖坐落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絢爛的顏色由冰川融水帶來的顆粒所致。玫瑰湖四周的岩石呈紫色和粉紅色,流入湖內的水呈薰衣草色。
㈨ 粉紅湖泊的各國粉湖
塞內加爾的維德角位於非洲大陸最西端,那裡沙丘綿綿、黃沙漫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維德角金色的沙漠里還隱藏著一個美麗的粉紅色湖泊——玫瑰湖(Lake Retba)。
玫瑰湖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市區以北35公里處,當地人也把它叫作「粉紅湖」。玫瑰湖是一個面積只有3平方公里的鹽湖,其湖水含鹽量每升高達380克。從上世紀70年代起,玫瑰湖生產的鹽開始進入市場,成為塞內加爾漁業生產不可缺少的原料。
玫瑰湖到處是一片寧靜恬然的景象。那裡沒有機械化的采鹽工具,皮膚黝黑的當地男人赤裸上身、駕著小船在粉紅色湖面上打撈作業,身著艷麗衣裙的婦女則在岸邊成片的白色鹽丘邊忙碌。鹽類收集者們星羅密布地分布於塞內加爾湖面上,他們用長鏟將鹽礦石堆積在船上,每天,他們在這里的工作時間累計可達七個小時。湖水的含鹽度高達40%,為了保護皮膚免受湖水傷害,他們往往要在皮膚上塗抹一層牛油樹脂。 據悉,玫瑰湖美麗的色彩是嗜鹽微生物的傑作。隨著湖水含鹽度的變化,玫瑰湖的顏色呈現出從淡紅到深紅的色調變化,而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則是它最美的時候。
來自英國巴斯大學的邁克爾·丹松教授是微生物領域的專家,他解釋稱:「玫瑰湖呈粉紅色是杜氏鹽藻造成的。杜氏鹽藻是一種嗜鹽微生物,它們會產生一種紅色的色素,這種色素能夠吸收陽光、進行自我繁殖,進而把整個湖泊變成粉紅色。」
粉紅湖只是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塞內加爾維德角半島的玫瑰湖,鹽濃度超過40%,滿足當地人的用鹽需求。玫瑰湖每年吸引大量遊客。 澳洲西南岸的島嶼Middle Island上有一個如夢似幻的粉彩瑤池 。這個名叫Lake Hillier的湖泊里的湖水都是粉紅色的,科學家推論它的形成原因是因為湖中的礦物質沉澱。粉粉嫩嫩的湖泊已叫人驚奇,周圍更有蔥郁叢林和碧藍海水環繞,絕佳的「配色」令這塊海岸風景就如彩色寶石般璀璨迷人。
希利爾湖,座落於澳大利亞西部洛切切群島中間島,寬度在600米左右。中間島是洛切切群島的最大島嶼。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西澳大學的生物學家就對湖水的樣本進行了分析,確認一種學名為Dualellasailina的嗜鹽藻類是造成湖水變色的原因。在藻類大量繁殖時,它們體內所含的β—胡蘿卜素讓湖水變紅。至於有些人並沒能看到紅色湖水的原因,他解釋說,雨季里湖水鹽度會下降,旱季時鹽度則飆升,這都會影響嗜鹽藻類的繁盛程度,於是湖水的顏色就隨著鹽度的變化而改變,呈現出從淡綠到深紅等不同的色調來。
「要看粉色的荷里亞湖,也是要看時機的。」順帶著,「西澳大利亞這一帶並不只有荷里亞湖一個粉色湖泊。」在十幾張航拍圖上,能看到一派更奇異的現象—一個個或粉或紅的大小圓盤星羅棋布地散落在海岸線一帶,把大地變成了紅色階的調色板。原來,鹽業是埃斯佩蘭斯地區的支柱產業。這些奼紫嫣紅的圓,乃是一些天然鹽湖或者人工鹽池。
就全球來說,赤色的鹽湖也比比皆是,除了荷里亞湖,還有著名的塞內加爾玫瑰湖、西班牙的托拉維加鹽湖、羅納河三角洲鹽湖、中國內蒙古額吉淖爾鹽淖以及美國西海岸舊金山附近的大片鹽池等等,這些鹽湖都會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呈現出深淺不等的粉紅色來,而其變色的主要原因便是嗜鹽藻類。當然,要看到它們的紅顏,也和澳大利亞的荷里亞湖一樣,要選對「約會」的時節。
而在對這些鹽湖進一步的深入追尋中,鹽湖中的紅色催化劑除了鹽分,還有強光—在玻利維亞海拔4200多米處的無人區里,有一個著名的鹽湖「紅湖」。這里空氣清澈,紫外線照射強烈,湖水的顏色也異常耀眼,而湖內藻類所含的紅色素,也同時有著抵禦紫外線的功能。 加拿大的玫瑰湖座落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絢爛的顏色由冰川融水帶來的顆粒所致。玫瑰湖四周的岩石呈紫色和粉紅色,流入湖內的水呈薰衣草色。
㈩ 澳洲有哪些粉紅湖,怎樣去遊玩
每個女孩心裡都住個粉紅公主,因為我們都有公舉夢,粉嘟嘟的夢幻風景,讓人迫不及待的想和愛人或閨蜜開啟一場浪漫之旅~在澳大利亞分布著三個粉紅湖被稱為上帝遺落的小玫瑰。都是世界最著名的粉紅色湖泊, Lake Hillier . Hutt Lagoon,和Pink Lake。
在這里我特意為大家展示這幾處粉色湖泊,所以喜歡的請耐心上下翻了。
Lake Hillier希勒湖——神秘南粉湖
推薦指數:
希勒湖(Lake Hillier),是一個有著神秘明亮、粉紅色的湖,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中島,緊臨海邊,所以想要一睹它的真容,目前只能搭乘直升飛機。其令人吃驚的顏色仍然是一個謎,而科學家已證明它不是由於藻類的存在,也不像其他的鹽湖,至今他們仍然不能解釋它的顏色為什麼是粉紅色,以及形成的原因。可以想像,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觀震驚了我們的祖先和現代的我們。
今天我們介紹的粉紅湖,都在澳大利亞州,讓我們感受了大自然也有一顆少女心~
還等什麼?帶上身邊的他和她一起去讓少女心炸裂吧!boom~
不行不行,在等一下,小編溫馨提示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都是自然的饋贈,呼籲大家保護環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