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大利亞甘蔗的主要種植區及其自然有利因素
熱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勢平坦,
B. 看看澳大利亞是怎麼收甘蔗的,代一個在印尼的老鄉發圖
武宣前段時間好比也有引進這類似的機子呢!
C. 廣西的甘蔗什麼時候成熟
廣西的甘蔗11月成熟。甘蔗成熟後根狀莖粗壯發達,稈高3-5米。直徑2-4厘米,具20-40節,下部節間較短而粗大,被白粉。
甘蔗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屬C4作物。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出產甘蔗,最大的甘蔗生產國是巴西、印度和中國。
中國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南方熱帶地區廣泛種植。
(3)澳大利亞甘蔗怎麼收擴展閱讀:
甘蔗的生長習性
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8500℃,無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氣濕度60%,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
甘蔗的營養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此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
D. 澳大利亞蔗農發現灑落水泥的土地上甘蔗產量更高,通過反復研究發現是水泥中的
水泥中含有的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等物質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鹼,能與酸反應,調節了土壤的酸性,適合甘蔗生長,觀察選項,故選C.
E. 甘蔗是什麼時候收獲呀
早熟的甘蔗在九月下旬就有了,而遲熟的甘蔗到12月份才有。甘蔗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都可以吃到。
甘蔗正常情況適宜在2月下旬一4月上旬之間種植,甘蔗春播時間為1月底至3月中旬,5月至7月中旬收割,秋播以8底至9月底為宜。12月中旬收割。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緯33°至南緯30°之間,其中以南北緯25°之間,面積比較集中,適合栽種於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冬夏溫差大的地方,中國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南方熱帶地區廣泛種植。
生長習性
根據甘蔗生長、產量形成以及糖分含量與氣候的關系,提出以日平均氣溫≥20℃的活動積溫和限制甘蔗能否越冬和長年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年極端最低氣溫(Tm)作為甘蔗氣候區劃指標,劃分為以下四個甘蔗種植氣候區:
1、積溫在5000 ℃以上, Tm ≥-2℃為最適宜種植氣候區。
2、積溫在4000-5000 ℃, -5℃ ≤Tm ≤-2℃為適宜氣候區。
3、積溫在3000-5000 ℃, -5℃ ≤Tm ≤-2℃為次適宜氣候區。
4、積溫≥3000-4000 ℃, -8℃ ≤Tm ≤-2℃為可種植氣候區。
F. 甘蔗在農歷幾月份種大概多久才可以收呢
甘蔗春播時間為新歷1月底至3月中旬,農歷用新歷推算,南方早點,北方遲點。
甘蔗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都可以吃到。
其實甘蔗和很多甜味水果一樣,春季播種,晚秋時候成熟收獲,越靠近冬天成熟的甘蔗味道越甜,有「秋日甘蔗賽過參」的說法,最好吃的甘蔗是晚秋時節去甘蔗地親自採摘的。但是,現在大棚種植技術非常發達,可以控制植物生長的溫度和濕度,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甘蔗。
(6)澳大利亞甘蔗怎麼收擴展閱讀:
甘蔗的經濟價值:
甘蔗可製成蔗糖酯、果葡糖漿等。
蔗渣、廢蜜和濾泥等可製成紙張、纖維板、碎粒板、糠醛、飼料、食用品培養基、酒精、乾冰、酵母、檸檬酸、賴氨酸、冰醋酸、味精、甘油、水泥、肥料等。
蔗梢、蔗葉、蔗渣糠、廢糖蜜或酒精廢液作牛、羊等可作反芻動物的飼料;把糖蜜、濾泥摻到穀物類飼料中可製成顆粒飼料;糖廠排出的廢渣、廢液又可作甘蔗的肥料。
甘蔗是中國製糖的主要原料。糖是人類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飲料等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
G. 如何種植甘蔗
1.整地
(1)先犁遍蔗地,然後再耙碎耙平。
(2)開蔗溝行距:坡地0.9~1米、水田1.1~1.2米,溝深5~7寸,溝寬6~8寸,溝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細土。
2.種苗處理
砍種:要求砍成雙芽段,砍種時注意不要砍壞蔗芽和砍破種苗兩端切口。
浸種: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時或清水浸種24~36小時,可提高發芽率。
消毒:用2%多菌靈葯液浸種,消毒5~10分鍾,可防鳳梨病的發生。
3.種植
下種前,結合施放基肥,每畝施放3%呋南丹6~8斤或特丁磷6~8斤,防地下蟲危害種苗,確保發芽率。
下種:用雙行品字形或雙行擺種,蔗芽向兩側平擺。畝用種苗約1400斤,每米下種芽數要保證達10~12個有效芽。下種後用碎泥覆蓋一寸左右。
開排水溝:水田種的在蔗田周圍開通排水溝,田塊較大的還要開十字溝,確保蔗田雨後不積水,防止蔗種浸壞變質影響萌芽率。
除草:甘蔗種植後1~2天,需進行地面封草處理,即畝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兌水50~60公斤噴霧地面防雜草。
4.苗期管理
種後加強蔗田的管理,一要防蔗田積水,一要防人畜殘踏。甘蔗齊苗3~5葉後要及時進行除草施肥,畝施尿素10~15市斤,以促進蔗苗健康生長。
H. 甘蔗的保管及種植方法是什麼
貯藏甘蔗要注意控制溫濕度。
溫度的控制:一般要求溫度控制在10度以下,最適宜的溫度是9度左右。貯藏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並需要定期觀察貯藏地點的溫度變化。因為如果貯藏溫度太高,不僅貯藏時間短,而且甘蔗容易腐爛霉變,不宜食用。
濕度的控制:貯藏地點注意不要有積水,但也不能過於乾燥。相對濕度最好保持在50%左右。
留種的蔗莖具有忌凍,忌熱,忌干,忌濕和容易爛種等特點。在長江以南省區,只須在輔墊濕沙的室內豎貯即可安全越冬。而北方的隆冬氣溫驟降,滴水成冰,蔗種必須進行深藏冬貯。方法有兩種。
(一)窖貯
選擇土層深厚,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坡地挖窖。窖深1米以上(依蔗莖高度選定窖的深度)蔗莖10根1捆,依次豎排入窖。蔗種除豎排貯窖外,也可選用頭尾交錯橫卧排窖,窖底以「井」字形擺放好磚塊,使窖內蔗莖凌空碼垛。無論豎排或橫卧貯窖,一般每隔1米堅放一個直徑8-10公分的塑膠管,(內系一支濕度計)以利觀測溫度和通風換氣。如遇窖土過干,蔗根要先用2%濃度的石灰水清液浸濕後排窖。窖面初期只須蓋些蔗葉或草苫,上凍後再覆土30-50厘米厚,蓋土後的窖頂呈龜背形或屋脊形,同時封閉通氣孔。雪後要及時掃雪,以防雪水滲窖引起爛種。次年終霜後,應盡早開窖催芽育苗。
(二)溝貯
用全莖或蔗梢留種的亦可進行溝貯,其溝的深度與蔗莖或蔗梢的高度相等,溝底要求平整松軟,蔗種傾斜排放。溝頂蓋苫及覆土可參照上述窖貯方式進行。無論窖貯或溝貯,溫度均以6度為最適,要求不低於4度,4度以下易受凍害,高不過8度,8度以上易傷熱,10度始發氣生根。蔗種因甜味濃烈,極易招惹螞蟻、螻蛄和老鼠為害,冬貯最好在溝,窖底及四周撒些綠礬或在蔗莖封頂後用敵敵畏或甲銨磷噴灑一遍,效果很好。次年開春天氣好轉,要分次減少覆土,以利通風增溫。
甘蔗種植方法:
1、精選種苗
塊選:
選擇大田生長較好,沒有病蟲危害(尤其是綿蚜蟲)的新植蔗作種。因為新植蔗生長後勁足,蔗梢中可溶性養分較多,蔗芽萌發力強。如果種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種。選好留種田後,應加強甘蔗生長後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播種後蔗芽萌發生長。
株選:
在砍收時進行株選。選擇直立、莖粗、未開花的蔗株作種;剔除混的品種,以保證良種的純度。
留種長度:
根據需要而定。種苗充足的留梢頭苗30-50厘米; 種苗欠缺的留半莖作種;需要進行加速繁殖的良種則留全莖作種。留梢頭苗作種時, 應把生長點(俗稱雞蛋黃)砍去,以免堆放期間生長點繼續生長, 消耗養分或下種後只是頂芽芽長出1苗,其它的蔗芽生長受到抑止,不能萌發成苗。
2、砍種
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種苗由於含蔗芽數目的不同而有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產上普遍採用雙芽苗,很少採用單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系,一般上位芽先萌發, 上位芽萌發後會誘發生長素的產生,對下位芽的萌發起抑止作用。導致萌芽不整齊。這種現象,芽數越多越嚴重。
單芽苗:雖然不存在「頂端優勢」的影響,但由於芽的兩端都有切口,易乾旱失水和受病蟲危害,也很少採用。
雙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不象多芽苗那樣嚴重, 且種苗中間有一個完整的節間,不象單芽苗那樣容易失水和受病蟲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較整齊。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梢頭苗的節間短,芽較密,可採用3-4個芽為一段。
砍種方法:從芽下部節間2/3處砍斷,因為蔗芽萌發所需水分和養分首先是由芽的下部節間供給的。坎種時,芽向兩側,一刀斷,不要砍裂蔗種。
3、種苗處理
包括曬種、浸種消毒和催芽。目的是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減少病蟲害。用儲藏過一段時間的蔗莖或中、下段蔗莖作種時,種苗處理尤其重要。
曬種:
新鮮種苗含水量高,需要曬種。曬種時先把較老的葉鞘剝去,留下嫩的葉鞘,陽光下曬2-3天。曬種可以提高溫度,促進酶的活動,加速種苗內蔗糖分的轉化,增強呼吸作用,打破種苗的休眠狀態,促使種苗盡快萌發。
浸種:
浸種使種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種苗從相對休眠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促進種苗的萌發。生產上主要採用清水浸種和石灰水浸種兩種方法。清水浸種以流水為好, 常溫下浸1-2天。方法是把整捆的蔗種放入清水中浸1-2天後,撈起,剝葉、砍種。
石灰水浸種用2%的濃度,浸12-24小時, 莖基部的種苗浸種時間可延長至36-48 小時。總的原則是:種苗嫩,溫度高時浸種時間短些,種苗老,溫度低時,浸種時間長些。石灰水浸種能夠殺死部分粉介殼蟲和病菌,兼有消毒作用。
催芽:
催芽方法較多,蔗區一般採用堆集法和堆肥法兩種。 堆集法是把種苗堆集在一起,靠自身發熱來提高堆內的溫度,從而促使種苗萌發。效果較好的是堆肥法,具體做法是: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 先鋪上一層大約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廄肥, 然後放一層20-25厘米厚的種苗,接著放一層廄肥, 再放一層種苗,如此堆3-4層,堆高大約1米,堆長和寬大約1.3米,在堆的四周蓋一層10厘米厚的廄肥,再用稻草、蔗葉、泥漿或塑料薄膜覆蓋, 以保持堆內的溫度。堆肥濕度控制在手握不成團為度。封堆後需要經常檢查堆內的溫濕度,溫度控制在3 0℃左右,即用手摸感到熱乎但又不燙手為度。催芽程度以「根點突起,芽呈鸚哥嘴狀」即可。注意避免「胡須根」,催芽所需時間大約是3-5天。催過芽的種苗,下種時蔗田要保持濕潤,如果土壤乾旱, 已萌發的根和芽會失水干萎,出苗率反而降低。
4、下種期
依下種期的不同而分為春植(立春-立夏)、秋植(立秋-立冬)和冬植蔗(立冬-立春),我省大部分為春植蔗, 滇西南蔗區有一部分秋植蔗。
春植蔗的下種期:一般表土10厘米內的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下種。
適期早種,是保證甘蔗高產的重要措施。早春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 種根先於蔗芽萌發,為幼苗的前期生長打下了基礎。同時,早種能夠早生快發, 充分利用高溫多濕的生長季,延長生長期,增加株高和莖粗,為高產創造條件。
5、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與甘蔗產量有密切的關系。如種植過稀則有效莖數少,產量不高; 過密則株弱莖細,死莖增多,蔗糖分低,畝產糖量也不高,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則是「依靠母莖,充分利用早期分櫱」。 因為母莖和早期分櫱的成莖率高(分別佔有效莖數的70-80%和20-30%),單莖重,糖分高。
下種量是合理密植的具體措施。下種量的多少要因氣候、 品種和栽培技術因地制宜確定。一般來說,氣溫高,水肥條件好的,下種量可少一些,反之則多一些;莖細、直立的品種可密一些,反之則稀。
I. 澳大利亞甘蔗種植區收獲前焚燒甘蔗葉的原因
因為這些都是有大麻成分的,並且殺完之後的肥料會比較粗,然後就能夠促進下一個更好的種的時候就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