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比亞克島在哪裡

澳大利亞比亞克島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21 13:28:27

1. 折衷鸚鵡產地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引進:帛琉,新加坡。
折衷鸚鵡體長33~40厘米,體重380~475克。是非常美麗吸引人的鸚鵡,它們是所有鸚鵡中兩性外表差異最明顯的種類,雌雄色差極大,雌鳥鮮紅色的羽色與雄鳥亮眼的綠色形成強烈對比。雄鳥有一個明亮的綠色頭部和上體為翠綠色,鳥翼和腕的邊緣鑲有寬的藍邊,底部除飛羽是黑色外其餘呈鮮紅色。下體為綠色,側面和腋窩是紅色,尾巴的末端呈現淺黃色(有時呈現鑲黃白色邊緣),外側尾羽稍微滲透藍色。鳥喙紅色,末端黃色,下頜黑色,虹膜是橙色,腿灰褐色。雌鳥深紅色,在胸和頭部之間有藍紫色項鏈狀羽毛,翅膀底面是藍紫色,尾巴趨向從紅色到橙色色調。在臀部的橙黃色明亮。虹膜淡黃色,鳥喙黑色。幼鳥具成鳥的羽毛,但保留了一段時間棕色的鳥喙。
其中體型最大的是澳洲折衷鸚鵡,約38-40厘米,最小的是所羅門島折衷鸚鵡,約30-32厘米,而金尾折衷鸚鵡體型則是第2大,但與艾魯島折衷鸚鵡也差不多大。辨識大部分須經由雌鳥的外在特徵,而大部份雄鳥的外表幾近相同,難以辨認,但仍有些跡象可循。只有3種亞種的雌鳥眼睛邊緣有一圈藍色的鑲邊,就是澳洲折衷鸚鵡、紅邊折衷鸚鵡與所羅門島折衷鸚鵡,另一個辨認方法是10種亞種中金尾折衷鸚鵡 、衛斯特曼折衷鸚鵡 、華貴折衷鸚鵡的雌鳥的腹部羽色是紫色,紅邊折衷鸚鵡 、艾魯島折衷鸚鵡、澳洲折衷鸚鵡、所羅門島折衷鸚鵡、比亞克島折衷鸚鵡的雌鳥的腹部羽色是深藍色,而桑巴島折衷鸚鵡、塔寧巴島折衷鸚鵡的腹部並無藍色或紫色,全身皆為紅色,這2種亞種在一般鸚鵡養殖中十分罕見,屬珍稀鳥種,而雄鳥只能依體型大小及羽色深淺來判別。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2. 諾埃莫福爾是怎樣被攻佔的

麥克阿瑟決定在打贏比亞克島戰役後利用空降與兩棲聯合突擊攻佔諾埃莫福爾。7月2日,第158步兵團在諾埃莫福爾登陸,來到距離其中一個機場只有100碼的地方。第二天上午,第503傘降步兵團的一個營被空投到機場增援進攻部隊。獨立日那天又空投了第二個營。

諾埃莫福爾的2000日本守軍撤回到該島中心的高地上。他們頑強戰斗,但最終還是被殲滅了。美軍傷亡400人。日軍只有極少數人倖存下來。

奪取諾埃莫福爾後,7月30日,麥克阿瑟突襲了福克爾科帕半島上的一個名叫桑薩波的漁村。第6步兵師大舉登陸,其中還包括幾千名修機場的陸軍工兵。桑薩波附近幾乎沒有日軍。入侵部隊兩周後發起攻擊,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擊退了無心戀戰的日軍。

3. 東南亞的主要島嶼,半島,海峽

島嶼: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巴厘島、龍日島、松巴哇島、松巴島、多拉克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布魯島、塞蘭島、米蘇爾島、巴占島、衛古島、哈馬黑拉島、巴拉望島、卡西維島、富國島、昆侖島、邦加島、馬都拉島、比亞克島、亞彭島、呂宋島……
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極樂鳥半島、米納哈薩半島、印度半島
海峽:北普雷帕里斯海峽、格雷特海峽、馬六甲海峽、卡里馬塔海峽、巴士海峽、巴拉巴克海峽、望加錫海峽、馬魯古海峽、保克海峽……

4. 使命召喚5里的二戰。

樓主你好

第一個問題:

二戰時期有火箭彈,而且已經發展出很多種類。如專門用於對地火力覆蓋的「喀秋莎」以及美軍專用的從輔助作戰艦只發射的集束火箭彈;用於驅潛艦上的反潛火箭彈;英國海軍艦艇上被稱為「UP」的防空火箭彈;裝備在交戰雙方戰斗機上的對地支援/對空火箭彈等等。

至於樓主所說的游戲中的火箭彈支援,光從其龐大的落點范圍和密度便可直到是從艦艇上發射的。該種艦艇便是被稱為LSM(R)--即一種由中型登陸艦(LSM)上裝載火箭的旨在在登陸開始前用近距離較強火力壓制灘頭防禦的支援性輔助艦艇。它裝備了85個火箭發射器,1門5英寸,2門40毫米炮和3門20毫米炮。

(它的圖片請看最後)

第二個問題

樓主所說的水上飛機是著名的PBY「卡塔利娜」船身式水上飛機。是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海航集救助,運輸,偵查,支援,反潛為一體的高空中滯留時間的大型水上飛機。

以下資料來源於網上

美國聯合飛機公司(康維爾的前身)生產的PBY型反潛巡邏機,是該公司可與B—24齊名的兩大支柱產品之一,也是世界航空史上久負盛名、產量最高的水上飛機。PBY有一個優雅的別稱叫「卡塔利娜」,原是個與公司名稱諧音的地名。

「卡塔利娜」的原型機XP3Y—1於1933年10月28日獲海軍開發認可,1935年3月28日,一號機在水牛工廠正式交付,並進入評價試驗。三個月後即獲得首批訂貨,並轉往聖地亞哥分廠投入批產試制。1935年10月,試飛中的原型機返廠後重按巡邏機(P)和巡邏轟炸機(PB)的技術要求作進一步改進,同時改裝了功率更大的R—1830—64發動機。

1936年5月19日,改進型XPBY—1再次露面,這種以PB命名的飛機在美國還是頭一次出現。它從佛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港飛抵加州的聖地亞哥,創造水機飛行距離5550千米的世界紀錄。

首架批產機PBY—1於1936年9月出廠,1937年5月交付部隊,10月5日在VP—11F中隊正式服役。

全金屬結構的PBY有一個水上安定性良好的寬矮而修長的機身和高置於流線形翼台上並帶有支柱的大面積矩形整體高單翼。兩台R—1830系列「雙黃蜂」空冷活塞發動機緊挨著安裝在中翼上,能減少單發停車後的偏航力矩。翼尖有一對可收放浮筒,飛行中可兼作端板。機頭為多角形轟炸瞄準艙和前炮塔,稍後為多人駕駛艙。後機身背部兩側有兩個巨大的蛋形全透明觀察艙兼炮塔,是該機特徵之一。機身下方為雙斷階艇底,其尾部設可伸縮炮塔。PBY的後期型號還改裝了雷達、探磁器和可收放前三點起落架。全機擁有7.7毫米、12.7毫米機槍4~5挺,可在翼下掛彈2噸或魚雷2條。

繼原型XP3Y—1和生產型一號機XPBY—1之後,PBY又發展出十多種改型,主要是:PBY—1,1936年10月5日服役的第一種生產型。

PBY—2,裝備稍有改動,1937年5月服役。PBY—3,改裝1000馬力的R—1830—66發動機,最高時速增至307千米,1937年11月服役。PBY—4,發動機改用1050馬力的R—1830—72型,機身背部用蛋形觀察艙兼炮塔替代了以前的兩個滑門式射擊窗。機槍口徑也改為12.7毫米,最高時速317千米,轉場航程7125千米。

PBY—5服役於1940年9月18日,戰前曾為加入「中立巡邏」預購過200架。發動機改用1200馬力的R—1830—82或92型,立尾後緣改直線,裝甲強化,油箱可防彈,尾部下方改裝伸縮型小炮塔,雖燃油量減至5580升,但仍因總重增加而導致飛行性能下降。—5A是裝有起落架的兩棲飛機,1939年11月22日試飛,1941年底服役,其陸軍型叫SA—10。

PBN—1「諾麥德」1941年海軍菲拉蒂爾弗亞飛機廠用PBY—5進行修形改進後的產物。立尾升高,艇身和浮筒重新選形。中翼內設整體油箱,最大攜油量7890升,機頭改用12.7毫米機槍的新炮塔,還改良了飛機結構及電氣設備,1943年2月服役,生產出156架,其中138架援蘇。

PBY—6A是1944年4月至1945年4月間在新澳林茲工廠生產的改型。機頭和立尾同PBN—1,裝甲減少206千克,發動機同—5A,並設起落架。駕駛艙頂部裝有雷達,因總重增加導致飛行性能下降。曾有48架援蘇,75架供應美陸軍,即OA—10B。

「GST」是蘇聯於1938年引進技術仿製的型號,改用M62發動機,1939年試飛,生產過幾百架,成為戰時蘇聯水上飛機主力。

此外,加拿大畢卡斯飛機廠從1943年4月開始仿製過379架PBY—5A,返銷給美陸軍的230架救護機稱OA—10,內183架一度移交海軍,即PBV—1A。波音加拿大公司從1943年5月開始仿製PBY—5,改稱PB2B—1,共240架,後又仿製PBN—1,改稱PB2B—2,共362架,大部援英,即「卡塔利娜」4B和6,其餘售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均裝雷達。

「卡塔利娜」總產量(蘇聯除外)為3290架,其中892架是仿製型,創水機最高紀錄。

第三個問題:

萬歲沖鋒(萬歳突撃)的確存在。樓主覺得生疏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在中國,我們稱之為「玉碎」。

日語原文玉砕

散華

假名ぎょくさい

さんげ

羅馬字gyokusai

sange

它是在太平洋戰爭中舊日本帝國軍隊在和與之裝備和火力支援比差距懸殊的美軍作戰時使用的「終極武器」。由於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廣泛採用跳島戰術,使得駐守島嶼的日軍陷入沒有補給沒有援兵的孤立狀態。絕望的日本人在遇到高度機械化的美軍部隊時可謂很少有優勢可言,當精心構築的防禦工事被美軍拔除,後路被美軍切斷時,日軍便採用萬歲沖鋒的方法進行「總玉碎」

以下資料供樓主參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方總部用「玉碎」表示自殺式攻擊或誓死戰斗的策略。「散華」是同義詞,代表「像櫻花一樣散落在地」,代表日本武士道精神所追求的境界。

1943年5月29日,駐守阿留申群島阿圖島的日本守軍約2600人經過激戰,全部陣亡。當時日本軍方考慮到「全體陣亡」的說法對於國民的精神打擊過大,為了激勵士氣,便首次在報道中使用了「玉碎」一詞。

日軍主要的玉碎戰役有:

*1943年5月29日:阿圖島戰役

*1943年11月22日:吉爾伯特群島戰役

*1944年2月5日:馬歇爾群島卡瓦加雷環礁戰役

*1944年2月23日:馬歇爾群島布朗環礁戰役

*1944年7月3日:比亞克島戰役

*1944年7月7日:塞班島戰役

*1944年8月3日:天寧島戰役

*1944年8月11日:關島戰役

*1944年9月7日:拉孟戰役

*1944年9月13日:騰越戰役

*1944年9月19日:安高爾島戰役

*1944年11月24日:貝里流島戰役

*1945年3月17日:硫磺島戰役

第四個問題:

蘇軍雖然整體作戰效率(即多軍級,多兵種間合同作戰能力)低下,然而由於蘇聯政治工作到位(軍隊建制中有政委逐級存在),故蘇軍士氣高昂。然而蘇軍的裝甲部隊裝備較德軍處於劣勢,蘇軍主要的裝甲力量(後期

)T-34-76型坦克無論在裝甲或者火炮威力方面都不如德軍同時期的黑豹和虎系列坦克。然而得益於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大量的蘇聯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以及高昂的士氣,便使蘇軍輕而易舉地克服了個體裝備上的劣勢。但遠遠不能達到以一挑十的地步。

在四年的衛國戰爭中,在經歷過清洗後的蘇軍迅速成長為擅長於大平原大縱深作戰的隊伍,雖然其大規模作戰方案仍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其摩托化集群的作戰能力已令人嘆為觀止。歷史上在冷戰時期達到成長尖峰的蘇聯軍隊是唯一能與高度機械化的美軍相抗衡的軍隊,然而在二戰時,尚未做到全軍摩托化的蘇軍較美軍的單兵素質,裝備質量以及支援力量還有較大差距。

第五個問題:

本人熱衷於二戰時期的東線戰場已經有些年頭了。我對於這個問題比較客觀的看法是: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由於納粹德國和前蘇聯的政治體制存在不可妥協的隔閡與尖銳的意識形態差異,此種區別在武鬥中便表現在德軍在整個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實施了諸多暴行(即種族滅絕,槍殺俘虜以及撤退時「摧毀一切」);同時也表現在在蘇聯強大的政治機器的運作下,蘇軍對於德軍,德國乃至德國人幾乎變態的妖魔化的仇視。

根據納粹當局在1941年中下旬出台的《政治委員條令》(即對於俘虜的蘇軍中的政治工作人員,包括政委及其他工作人員,可以不經軍事法庭審判直接處決)也因為這樣交戰雙方自然都沒有善待對方俘虜的習慣。相信樓主在游戲中聽到最多的便是「復仇」「血債血還」。不論是德國的黨衛軍槍殺蘇軍俘虜抑或蘇軍槍殺德軍俘虜,都已經成為蘇聯衛國戰爭中的規則和潛規則。更有甚者,蘇聯的宣傳機器更是爆出:殺死德國人,不停地殺死德國人」的口號激勵士氣。頗受蘇聯官兵喜愛的蘇聯詩人愛倫堡更是以筆墨不停地重復著殺死德國人的信息。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兵員素質不高的蘇軍槍殺俘虜自然正常。

以上。

由於這是美軍半路出家從登陸艦改裝的火力艦,故在網上幾乎找不到關於它的一點信息..還好我回憶起以前看過的一本英國人寫成的書,裡面有關於它的插圖..找到一並奉上~絕對的極品~~

通過這張圖可以清晰辨認出遍布甲板上的密密麻麻的火箭發射器

5. 新幾內亞戰役的戰爭地點

新幾內亞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又稱伊里安島。位於西太平洋的赤道南側,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
部相望。在東經141°以東及新不列顛、新愛爾蘭等島嶼為獨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141°以西及沿海島嶼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省,稱伊里安查亞。全島兩部分接觸極少。 當麥克·阿瑟指揮部隊佔領馬丹後,根據原定的作戰計劃,下一個目標是漢薩灣。但漢薩灣和下一個目標威瓦克有日軍第18集團軍的77000人防守,是兩個堅固據點,一時難以攻克,即使攻下,最遠也只能躍進200多英里。因此,麥克阿瑟決定置這處據點於不顧,採取「蛙跳戰術」實施越島進攻,直接進攻500英里外的艾塔佩和荷蘭蒂亞。
麥克阿瑟率領他的龐大艦隊從芬什港和馬努斯等基地出發,開始了他的大蛙跳。這支艦隊先
向西北方向航進,以使敵人一旦發現他們也不能判明其真正意圖。在行駛到目標以北海域後,再突然掉頭向南,就像枝椏從樹幹上向天空伸展一樣,其觸角伸向各自的目的地:一支向艾塔佩挺進;一支向塔拉梅拉灣航行;第三支主力直接向亨博爾特灣駛去。 1944年4月22日清晨,美軍戰艦和一隊隊登陸艇沖破晨霧,在荷蘭蒂亞港灣赫然出現。幾乎未遇任何抵抗就奪佔了登陸場。4月26日,美軍以傷亡1100餘人的輕微代價結束了荷蘭蒂亞戰役。戰役結束後的第二天,即4月27日,麥克阿瑟即命令艾克爾伯格乘勝再向西躍進一步,奪取距荷蘭蒂亞170英里的瓦克德一薩米地區,以得到更多的機場供空軍部隊使用。5月17日,艾克爾伯格派出旋風特遣部隊在瓦克德島及對面的馬勞灣登陸,經過4天緊張激烈的戰斗,很快控制了該地區。
盟軍在太平洋上的迅速推進,使日軍大本營大為驚恐。為阻止這一推進,日本聯合艦隊企圖集中日本海軍的幾乎所有力量,在航空兵支援下,誘使美國太平洋艦隊進入菲律賓海決一雌雄。不料,3月底美軍繳獲了一箱標有絕密的文件。麥克阿瑟在這些文件中發現了行動計劃。
瓦克德島攻佔後,麥克阿瑟決定馬不停蹄地向西躍進,奪取距瓦克德西北180英里的實珍群島中的比亞克島。比亞克島位於鳥頭灣的出口處,為扼守鳥頭半島的天然屏障,北面即是帛琉群島。該島被珊瑚礁所環繞,島上地形起伏,長滿了濃密的熱帶叢林,到處是蜂窩狀的多層洞穴。由於阿號作戰計劃要求使用陸基航空兵來彌補航母兵力的不足,因此,位於該決戰海域的擁有三個機場的比亞克島便變得特別重要了。顯而易見,無論盟軍還是日軍,只要以該島為基地,其轟炸機群就會大大加強己方海軍部隊在這一海域的突擊力量。不使比亞克島落入盟軍手中,這對阿號作戰計劃是至關重要的。為此,日軍向那裡增援了7000餘人的部隊,使島上日軍總數達到1.1萬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訓練有素、富有戰斗經驗的精銳部隊。他們利用遍布全島的蜂窩狀洞穴,組織了嚴密而巧妙的防禦體系,准備與膽敢登陸的盟軍決一死戰。
麥克阿瑟寧願相信島上守軍不多的說法,而令霍勒斯·富勒少將的第41師1.2萬人去完成這次任務,同時命第7艦隊和第5航空隊提供海空支援。5月27,即在拿下瓦克德島一周後,麥克阿瑟發動了比亞克島登陸戰。隨著盟軍7月2在比亞克以西70英里的農福爾島登陸,以及於7月30登上了日軍在新幾內亞的最後一個據點——鳥頭半島,佔領桑薩波。這樣,麥克阿瑟在三個多月時間里向西躍進1000餘英里,並沿整個新幾內亞海岸建立起一系列海空軍基地,使日軍無論從空中還是從海上都無法在哈馬黑拉——菲律賓戰線以外作戰了。 奪取桑薩波,標志著新幾內亞戰役的結束。從上一年6月底以來的13個月時間里,麥克阿瑟的部隊採取蛙跳戰術一層一層地深入日軍的弧形防線,西進了1800英里,北進了100英里,距棉蘭老島只有500英里了。數股敵人被孤立,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系,因而無力組織有效的進攻力量,無法牽
制盟軍的主要作戰行動。唯一對盟軍的作戰計劃造成威脅的是被圍困在韋瓦克地區的日軍,他們絕望地在雨季中期待外援,但海陸補給線均被切斷。這樣,由於得不到補給,經過兩個月的孤軍困守後,日軍再也支持不住了。
在這次戰役中,美軍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沒有按照逐一突破的傳統戰術,而是通過「蛙跳」戰術將日軍切割開,破壞了戰爭中最重要的物資供應鏈,小范圍孤立駐守島嶼的日軍,打擊其囂張的氣勢、瓦解心理防線,避免了攻佔為數眾多的島嶼時出現大量傷亡的局面。最為重要的是爭取到了時間,以最快的速度縱深推進。麥克阿瑟以「蛙跳戰術」沿新幾內亞北岸北進,幾步就跳到了新幾內亞的最西端,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了新幾內亞戰役。

6. 二戰中的幾內亞發生過什麼戰事為什麼《拯救大兵瑞恩》中瑞恩的大哥丹尼爾死於幾內亞

美澳聯軍避實擊虛,推進1800公里,粉碎了日軍「死守耗敵」的企圖——新幾內亞戰役:盟軍開創「蛙跳」戰術
1943年6月30日~1944年7月30日,美國和澳大利亞盟軍在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對日軍發動進攻戰役。此役,盟軍首次採用「蛙跳」戰術突破日軍拉包爾右翼防線,向前推進1800多公里,為進攻菲律賓開辟了道路。
戰役背景
新幾內亞島(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位於西太平洋的赤道南側,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相望。
1943年初,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巴布亞半島受挫於美軍的攻勢後,在新幾內亞東北部地區不斷增加兵力,企圖建立一道固守拉包爾的外圍防線。
盟軍企圖首先收復新幾內亞的薩拉馬瓦和萊城,肅清休恩半島日軍,爾後西進奪取新幾內亞北部沿海地區,建立海空軍前進基地,為進攻菲律賓開辟通道。
作戰經過
新幾內亞戰役,大致分為2個作戰階段。
第一階段盟軍奪占薩拉馬瓦和萊城
(1943年6月30日~9月16日)
1943年6月30日,美、澳盟軍在薩拉馬瓦東南約30公里的拿騷灣登陸,新幾內亞島進攻戰役打響。隨後,盟軍向薩拉馬瓦發起進攻,以吸引駐萊城的日軍。萊城扼馬坎姆河谷之口,為新幾內亞島東北海岸的一個戰略據點。
6月29日,美軍在新幾內亞薩拉馬瓦以南的納索灣登陸,遭日軍頑強抵抗,未獲得重大進展。為此,麥克阿瑟上將決定使用空降部隊配合兩棲登陸作戰,開始進行空降作戰准備。
8月中旬,盟軍使用航空兵對新幾內亞島日本守軍實施多次空襲,基本摧毀了日軍在新幾內亞的全部航空力量。
至8月下旬,盟軍完成了對薩拉馬瓦、萊城空降作戰准備,美軍第503傘兵團和澳軍第7步兵師、第9步兵師2個旅,共集中了96架C-47型運輸機。
9月1日~3日,美陸軍第5航空隊實施空降登陸先期火力准備,對設在馬坎姆河谷地區的日軍防禦工事、機場及海岸艦只進行了連續轟炸,奪得萊城地區局部制空權。
9月4日,澳軍第9步兵師2個旅在萊城以東19公里、25公里兩處海灘登陸,佔領灘頭陣地,並向萊城方向發起進攻。9月5日8時25分,美軍第503傘兵團1700人乘坐85架C-47型運輸機分別從新幾內亞島南莫爾茲比港的沃德和傑克遜機場起飛,在100餘架戰斗機護航下,於10時20分進入目標上空傘降。傘降時未遇抵抗,5分鍾內全部著陸,95%的人員降落在預定地點。麥克阿瑟與傘兵一起飛往空降場上空,以鼓舞士氣。美空降兵奪取萊城西北的納扎布機場,澳軍第7師隨即機降,形成東西夾擊萊城之勢。入夜時分,從海上登陸的美軍1個工兵營到達納扎布搶修機場,連夜修復機場設施,並展開通信分隊及各種設備。
9月6日,澳軍第7步兵師開始乘運輸機飛抵納扎布簡易機場實施機降。至11日,C-47型運輸機共出動420架次。第7步兵師著陸後由西向東發起進攻,與第9步兵師形成對日東西夾擊態勢。
9月13日,盟軍佔領薩拉馬瓦,16日攻佔萊城。
戰事評價
新幾內亞戰役是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突破傳統戰法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戰例。從1943年6月底到1944年7月底,麥克阿瑟指揮部隊採取「蛙跳」戰術一層層地深入日軍的弧形防線,西進1800多公里,北進100多公里,數股敵人被孤立,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系,粉碎了日軍「死守耗敵」的企圖,為美軍後續登陸作戰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驗。
盟軍採用的「蛙跳」戰術,是指不採用逐一收復各島的戰法,而是收復一個島嶼後,跳過下一個(數個)島嶼,而攻佔下下一個島嶼,特別是跳過日軍重兵固守且修建有堅固工事的島嶼,並以強大的海空力量封鎖這些被日軍佔領的島嶼,在更有利的情況下再攻佔這些島嶼。在戰役中,盟軍通過「蛙跳」戰術割開日軍防線,破壞了戰爭中最重要的物資供應鏈,小范圍孤立駐守島嶼的日軍,打擊其囂張氣勢、瓦解其心理防線,避免了強攻眾多島嶼時可能出現的大量傷亡。王鳳嶺
兵力對比
-日軍守島部隊:陸軍第8方面軍(今村均上將任司令)的第18集團軍和第4航空軍,海軍東南方面艦隊(草鹿任一海軍中將任司令)的第9艦隊;駐新幾內亞西部地區的日軍為第2集團軍。其中,防守萊城和薩拉馬瓦登陸地區的日軍有1萬人,戰斗機185架、轟炸機204架。
-盟軍參戰部隊:美國陸軍第6集團軍的第24、第32、第41師,美海軍第7艦隊、第58特混艦隊、第5航空隊,澳大利亞第3、第5、第7、第9師,指揮官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軍上將。
(1943年9月17日~1944年7月30日)
9月13日~16日,日軍薩拉馬瓦和萊城守城部隊先後向北轉移。
9月22日,澳軍第9師一部在休恩半島東端登陸,10月2日佔領新幾內亞東部的芬什港。當日,日軍第20師從馬當前往增援,遭重創。
至12月上旬,盟軍登陸部隊與守島日軍膠著戰,日軍頑強抵抗,盟軍邊作戰、邊補給。
12月19日,日軍第20師由於損失慘重,開始向錫奧地區撤退。
12月下旬,盟軍在戰斗間隙里完成了戰役第二階段的准備,准備實施全面奪島進攻行動。
1944年1月2日,美軍第32師一部在賽多爾登陸,切斷了日軍在錫奧與馬當之間的聯系,迫使日軍由內陸向馬當、博吉亞、韋瓦克退卻。
4月22日,美軍繞過日軍重兵防守的博吉亞、韋瓦克,美軍戰艦和一隊隊登陸艇沖破晨霧,在艾塔佩和荷蘭迪亞(今查亞普拉)登陸,幾乎未遇任何抵抗就奪佔了登陸場。
4月26日,美軍在荷蘭迪亞發動攻勢,全殲日本守軍,己方傷亡約1100餘人。
4月27日,麥克阿瑟命令艾克爾伯格乘勝再向西躍進一步,奪取距荷蘭迪亞170餘公里的瓦克德-薩爾米地區,以奪取日軍的機場。5月17日,盟軍在瓦克德島及其對岸的馬勞灣瀕海地區登陸,經過4天緊張激烈的戰斗,於21日控制了該地區。
5月27日,即在拿下瓦克德島一周後,麥克阿瑟指揮登陸部隊實施了比亞克島登陸戰,遭日軍頑強抵抗,苦戰2個多月始占該島。
7月2日,美軍佔領新幾內亞島西部的農福爾島。隨後,盟軍避開日軍重點設防的馬諾誇里向西挺進。
7月30日,盟軍在新幾內亞島最西部的鳥頭半島西北岸的桑薩波爾登陸,奪佔了日軍在新幾內亞島的最後一個據點。至此,新幾內亞戰役結束。

7. 美軍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有哪些

以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為中心的東南亞基地群

但到1991年,美國海軍使用菲律賓蘇比克基地的期限到期,盡管在此之前美國方面為保留蘇比克基地進行了不懈努力,但當菲律賓議會討論是否繼續讓美軍使用該基地時,菲律賓的主權意識佔了上風,美國海軍的蘇比克之夢隨之破滅。1992年11月24日,蘇比克海軍基地被正式移交給了菲律賓。

因此,美國將目光瞄準了新加坡。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的新加坡是國際海運交通中心之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地理位置也較為適中,其在航運,造、修船,通訊和交通等方面的現代化程度符合美國艦艇補充燃料、修理以及人員休整的條件。因此,美軍從蘇比克海軍基地撤出後不久,即同新加坡政府簽訂協議,獲得了使用新加坡樟宜基地軍事設施的權利。美新兩國軍方於2000年4月簽署了一項協議,決定在樟宜專門為美軍航母「量身訂做」一個大型的深水碼頭,專供美國海軍航母和其它大型艦艇靠岸停泊,接受補給。

此外,美國先後同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汶萊以及澳大利亞達成協議,希望租用泰國 烏塔保和梭桃邑、印尼莫羅泰島和比亞克島等軍事基地,還分別在泰國灣、納土納群島建立 海上浮動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維修基地,開始了美軍軍力悄悄南移、增強東南亞力量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比亞克島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4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6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1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6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8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