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哪裡的醫療水平好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紐西蘭非常相似。
但紐西蘭相比於澳大利亞更像是農村。澳大利亞的高樓林立,紐西蘭是很難看到的。
相關報道:
「項由美國紐約聯邦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報告顯示,在7個主要工業國家中,澳大利亞的醫療系統僅次於荷蘭和英國位居第三名,而美國醫療系統則排在倒數第一。
這項國際報告由紐約聯邦基金會(Commonwealth Fund of New York)撰寫,基於對多個可對比的西方國家的病人和醫生的調查。 澳大利亞在給居民提供長壽、健康和豐富的生活方面位居第一,在提供有效和人性化的醫療護理方面排在第二名。在研究進行的過去三年中,一共有2.7萬名來自這7個主要工業國家的病人和護理醫生接受了調查。調查的衡量指標包括:安全性、及時性、平等性和有效性等。在居民長壽方面澳大利亞居首,而英國最差。報告中顯示:美國和英國2003年的死亡率由於醫療系統問題而特別高,比當時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分別高出25%和50%.美國在其它幾個方面的評比中也表現不佳。然而,美國醫療系統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每年每人須支持8373澳元,而澳大利亞只需3855澳元,英國需要3436澳元。」
『貳』 我在澳洲留學,都說看病可以去澳洲葯房Blooms是真的嗎
可以去澳洲葯房Blooms,葯劑師能力等方面均獲得了CANSTAR五星評級。
『叄』 澳洲留學生病了怎麼看
去醫院呀,你在澳洲留學,必須要要購買健康保險的,可以報的。
『肆』 在澳大利亞生病怎麼辦
如果你拿的是澳大利亞護照或者你有澳洲PR,享有medicare醫療保險
如果是留學生會有OSHC(海外學生醫療保險)
旅遊的話要買短期保險 這個我不是清楚 最好咨詢旅遊公司或查詢澳洲的保險公司 medibank、bupa都是很大的保險公司
一般來講保險可以給你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費用 不同保險可抵消的項目不同
去看個病什麼的去就近的clinic(診所) 即可 最好提前電話預約
『伍』 澳大利亞人怎樣看病
在澳大利亞,人們看病不是去醫院,是去看醫生類似於中國的診所,每次去看醫生要先打電話去預約時間,不是隨便走進去就是給你看病的,而且每個人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醫生,每次你再去看病的時候都是同一個醫生。如果是大病比如說心肌梗塞或者胃炎那種急性或者是開刀手術才去醫院的,一般感冒發燒幾乎所有的病都是去看醫生解決的。還有在中國感冒發燒吊個點滴很正常的,但是在澳大利亞,一定出了很大的事比如開刀才會吊點滴或者是打針,一般就是吃葯就好了。
『陸』 在悉尼看病
樓上說的什麼和什麼啊。。。。
是這樣的:
你如果是拿student visa的話,澳洲政府會強迫要求你買留學生保險的,就是我們所說的OSHC,這些是基本可以cover一部分醫院的費用和平時去診所看病的費用的。
請注意澳洲的hospital和clinic是不一樣的。hospital就是醫院,分公立和私立,一般我們的OSHC可以cover的都是公立醫院而已,和我們在國內的那種一樣,而clinic就是私人診所。也就是說規模相對於醫院小很多,可能只有1,2個醫生,但是正規的。
在這邊看病一般程序是這樣,留學生是先看病,拿了receipt後去你的OSHC保險公司claim,注意不是所有的診費(consultation)都可以報銷回來,具體的請看你的OSHC的那本服務介紹小冊子,如果沒有的話可以上你那個公司的網站download或者直接去他們的服務點找他們要,上面有詳細的介紹你的OSHC可以cover多少,有些OSHC指定的公立醫院是可以全報consultation的,還有平常去clinic可以報百分之多少,但大部分OSHC眼科牙科脊骨神經等specialist的consultation是不可以報銷的。還是那句話,建議你看那個小冊子,英文不好請努力練習或查字典,不然出國真是寸步難行。
在這邊看病留學生建議不要去醫院,第一公立醫院排隊很久,第二公立醫院不是完全可以claim的,只有你OSHC指定的一些醫院(通常可能很遠或很難去到)可以完全報銷,其他的大概只有30%左右,第三hospital的診費比clinic的診費貴太多太多了,能報銷的又不多,不劃算。第四很多公司的hospital的claim是需要在其它城市辦理的,比如Medibank全國的hospital報銷就不能直接在當地城市辦理,一定要送去墨爾本辦理,這樣一來一回沒有1,2各月你根本拿不到錢,太麻煩。
買葯的話一般不報銷,醫生會給你一張prescription,你去一般葯房給他們看那張紙就可以買到。
我們通常都去clinic看醫生,你如果英文不好可以去Chinatown看醫生,比如sussex st上sussex centre5樓就有一個medical centre,裡面有醫生,建德大廈2樓也有幾個西醫,好像姓梁還是什麼的,要不就398 sussex st上的白醫生,都是香港人或廣東人,普通話很爛但不影響溝通。
建議先去預約,因為他們很忙,你要是不預約就只能碰運氣,不忙的時候不用等,忙的時候可能要等30分鍾甚至以上。然後看這些醫生付了診金後拿著發票去你的OSHC公司報銷,具體過程一般是先填表(記得帶你的OSHC卡),然後去櫃台退,不會的問你學校adviser或上網查,不同公司可能手續不同。有些公司在city的分行都有很多會說中文的職員,好像Medibank World Square的職員基本都會說中文,但我還是那句話,出國英文就是要好的,別怕慢慢來,就算你說的不流利遇到的又是鬼佬服務,請叫他們慢慢說,他們不會介意。
想省錢就去Chinatown看,一般唐人街GP醫生的收費在30-50澳幣一次,我在Medibank的OSHC基本30塊可以拿回28,9塊的,幾乎是全報,這算是很省錢的了。你去醫院的話且不說要等多久,但是診金就80,90塊,OSHC可以報80%左右,但要送去墨爾本辦,要等好久才拿回張支票。
具體來說我們的葯費是不能報銷得了了,只有診金。還有這邊的GP就是general practitioner,就是我們那種全科的醫生,比如感冒發燒等的普通病,如果你的病到了比較特殊的地步需要specialist(就是專科醫生,比如皮膚專科,婦科專科,眼科,牙科,脊骨神經科等)來診斷的話,你的GP會給你開一封信推薦你去某個固定specialist那裡去看,這個時候specialist的診金OSHC就報銷很少,只有30%到50%左右,而留學生除了驗血是不需要花錢(帶著OSHC卡就好),其他看專科買葯照X-ray,CT等,看牙科眼科等都不報銷,配眼鏡牙科有些公司能報一點點,而在這邊看中醫也不能報銷(有些人保險金額高可以報一點針灸費,但留學生看中醫基本沒得報)。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一年一般只是生普通病(感冒發燒等,因為澳洲這邊感冒發燒葯也需要醫生開證明才能買),去診所看病,用OSHC就差不多了,看Chinatown那些醫生一般都90%以上能報銷,用OSHC每年300多的計劃就夠用了。但如果你一年是常常配眼鏡,看牙科,去醫院,看specialist那種很少普通OSHC會報銷的醫生的話,建議你去你的保險公司詢問升級成什麼計劃會比較劃算,有每年400到500不等的。
再有就是留學生的話OSHC一定每年都要買,所以看清楚你的OSHC什麼時候過期,一定不要心疼錢去更新和續費,不然若被發現簽證是會被吊銷的。一般保險公司也規定留學生若離境超過一個月,OSHC可以不用付。比如你要回國放假3個月,回澳洲以後拿著你的機票和護照還有OSHC卡去告訴他們,他們會把你這2個月得錢退給你的。
基本上能說的就這些,還是建議你好好研究你的那個服務小冊子,然後去clinic看病。中醫在這邊算貴,而且除了針灸能報銷一點點其他吃中葯也不能報銷,不是很必要或很有錢不必看。
以上。祝好運。
『柒』 澳洲就醫有什麼小指南嗎
澳大利亞是一個福利制度高度完善的國家,不僅是澳洲本國的公民,來自其他國家的澳大利亞移民同樣能夠享受到眾多的社會福利。其中,澳大利亞構建了覆蓋全體居民的醫療照顧制度(Medicare),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障。那麼,澳大利亞移民怎樣可以享受到Medicare醫療保險?正確的看病流程又是怎樣的?
一、澳大利亞的MEDICARE醫療保險
所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公民、永久居民,和來自互惠醫療保健協議國家的海外遊客,包括愛爾蘭,英國,荷蘭,瑞典,芬蘭,義大利和馬爾他,均可享受Medicare提供的福利。
Medicare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全免費的公立醫院急診、門診和住院醫療服務;免費或部分補貼的私人全科和專科醫療服務;補貼的社區私人葯品服務;全免費的病理檢驗、影像檢查和治療服務等。
二、澳大利亞移民就醫指南
1. 澳洲診所(Clinic)
診所是澳洲數量最多而且也是最普遍最普及的看病場所,一般家庭醫生(全科醫生)也就是澳洲人常提到的GP,會在診所里為病人服務。澳洲人平常遇到個頭痛腦熱或是身體上的小問題都會去診所找GP看。在中國看病基本是哪家哪個科室好就去哪個醫院,通常沒有固定的一個醫生。在澳洲,如果想全面且便捷地享受醫療系統的福利,需要認真地選一個GP作為固定的全科醫生。因為,澳洲的GP不僅會幫病人做開葯單等小事,還會保存完整的醫療記錄。這些詳細記錄是去醫院看病時,必須具備的東西。
診所的收費標准:一個家庭醫生GP的收費參考價,大概是37澳元左右一次。Medicare:根據病情的復雜性和就診時間的長短,Medicare 對全科醫生的服務有不同的報銷標准。澳大利亞政府沒有要求醫生必須按照 Medicare 的標准收費,所以醫生可以自行決定收取多少診療費。多數全科醫生按照政府規定的標准收費,如果有 Medicare 醫療保險,並且醫生診所與政府Medicare 直接結賬的話,那麼在診所看病後病人一般不需要再付費。有些醫生的收費超過醫療保險報銷標准,病人需支付超出報銷標準的部分費用。
2. 澳洲醫療中心(Medical Center)
澳洲的醫療中心類似中國的門診,像眼科醫生、婦產科醫生這些都是專科醫生。如果持有Medicare醫療卡,通過GP全科醫生的推薦去公立醫院可以免費看專科醫生。如果有個人購買的私人保險,那麼可以直接預約醫療中心裡的專科醫生,但是也要提前和保險公司核實一下可以報銷多少錢。也就是說如果GP全科醫生發現病人的病情超出了能力范圍,在經過層層檢查後,根據檢查報告的嚴重程度和病情,GP會決定該推薦病人去哪個方面的專科醫生就診。
收費標准:專科醫生通常可以自行決定診療費。根據不同的專科和地區,專科醫生診療費可從一百至數百澳元不等。
Medicare:如果通過GP全科醫生推薦的話是免費的,否則 Medicare可能降低醫療費用的報銷額。(Medicare按照MBS專科醫生診療費標准報銷 85%的專科醫生診療費。超出報銷標準的費用需由病人自己支付。)
3. 澳洲醫院(Hospital)
澳洲的醫院通常分為兩種:公立和私立,數量各佔一半。公立醫院就是免費治療,但是公立醫院的資源有限,看病等待的時間很漫長。另外,在澳洲,無論是澳洲人還是外籍人士,突發狀況送到公立醫院全部都是免費治療。病人進了醫院掛了急診號之後,需要在Triage Room里等候,Triage Nurse護士會提前來詢問症狀和病史,然後把所有病人依照症狀的緊急程度分成幾個等級,也就是說,看病時間的早晚和看病的先後順序沒有關系,優先緊急病患是澳洲醫院的看病原則。
收費標准:如果需要住院手術或治療,最好在住院前聯系保險公司,告訴保險公司具體治療計劃以及入住的醫院,以確認醫療費用是否可以報銷。
Medicare:如果作為 Medicare 公費病人住院,那麼必須接受醫院指派的醫生,也不能選擇住院的時間,必須根據病情和醫院的床位情況由醫院決定。但是,住院期間的醫療和食宿費將由Medicare根據 MBS 報銷標准支付。
在澳洲看病,如果不是急診,多數人首先會去全科醫生診所或醫療中心看病。全科醫生如果認為有必要,會再將病入轉診給專科醫生診所或者醫院的專科門診部。除了在澳洲的永久居民可以享有Medicare醫療保險的保障外,在澳洲工作和留學的海外人士,可以通過購買私人保險享受更健全的澳洲醫療體系的保障。
『捌』 在澳大利亞看病方便嗎
還不錯,有醫療卡的話去Centrelink,一般的小病都能看,但是大病的話就說不準了。
『玖』 在澳大利亞如何看病(最好是佩斯)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不要在周六周日或者晚上下班時間去看,那樣會比較貴.如果你撐的住的話.
然後去City的那個醫院啊~比較正規.就直接跑到那個等候室.坐那裡,會有人出來問你的,有沒有簽名有沒有登記之類~最好帶個ipod過去消遣下,一般沒個3個小時等不下來.
實在怕麻煩,就去那些小的surbub的"診所"咯.價錢~便宜點,也要等.
都是一些基本的對話,如果英文不好,最好帶個懂英文的朋友,其他沒什麼特別的,主要是等候的時間比較長,感謝你的提問,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