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是什麼
澳大利亞與中國關系是戰略夥伴關系。2013年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在海南省博鰲會見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雙方一致同意構建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的戰略夥伴關系,並建立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
2013年4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同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舉行會談,雙方正式啟動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確定建立外交與戰略對話、戰略經濟對話等機制。在經貿領域,加強雙邊金融貨幣合作,開展人民幣與澳元直接交易。
中國外交方式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
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准,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許多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澳大利亞
『貳』 移民話題澳大利亞為什麼會反 華
眾所眾知,澳大利亞是當今世界為數不多反華國家之一。經常製造新聞來惡心中國人。
很多人不禁問,中澳無冤無仇,澳大利亞為什麼處處跟中國叫板呢?
一,歷史原因。
1.罪犯的後代。
澳大利亞人是英國罪犯的後代。
1770年,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發現了澳大利亞大陸,並宣布為英國領地。英國人發現這里經濟價值不大,所以也沒有積極開發。
1776年,英國的北美殖民地開始鬧獨立,並在1783年獲得了英國的承認。
英國本來把北美作為罪犯流放地,美國獨立後,英國只能把犯人流放在澳大利亞。
1788年1月26日,第一批犯人從英國來到了澳大利亞。這批犯人共有780人,加上海軍官兵,獄警,官員以及他們的家屬等總共1200人。這些人建立了英國在澳大利亞的第一個殖民地。從此,1月26日就成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後來,更多的英國罪犯來到了澳大利亞。根據澳洲學者的研究,流放到澳大利亞的犯人總人數有16萬,僅有2萬是婦女——大多數是妓女。他們就成了建設澳洲的中堅力量。
2.被英國人歧視和祖先「負罪感」。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澳大利亞經濟已經有了巨大發展。但是,澳大利亞人卻經常因為祖先是罪犯而在英國人面前抬不起頭。
那時英國人普遍認為,人一旦犯罪,那就一輩子都是罪犯,而且罪犯的品質會代代相傳。
生活中,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澳大利亞人對「罪犯」這樣的詞很敏感。很多澳大利亞人甚至把能證明祖先是罪犯的文件都統統燒掉。也有澳大利亞學者通過研究來證明,他們的祖先所犯的罪多數都是輕罪,而且是被生活所迫。
澳大利亞人的這種「負罪感」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淡化。
3.為「母國」而戰。
澳大利亞人在抗議英國人的歧視的同時,卻對英國非常熱愛,充滿「母國情結」。一旦英國參加戰爭,澳大利亞人就會要求為「母國」而戰。從八國聯軍侵華到一戰、二戰都是如此。
4.反華的歷史。
1851年,澳大利亞發現金礦,出現了「淘金熱」,很多國家的移民都來到澳大利亞。
當時的清朝已經打開國門,很多華人也被英國人招募到澳大利亞。隨後十多年,越來越多華人來到澳大利亞。
華人吃苦耐勞、心靈手巧,受到澳洲和英國資本家的歡迎。很多賺到錢的華人甚至有了自己的作坊和工廠,幾乎任何行業只要華人進入,很快就能成為行業佼佼者。華人在為澳大利亞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當地工人的敵視。
於是,澳大利亞很快就以華人奪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為由,搞出排華事件,並且愈演愈烈,甚至出現華人當街被殺的惡性事件。
但是,清朝卻無法給予海外華人必要的支持。最後,華人幾乎全部被驅逐出境。
第二,現實原因。
1.「白左」泛濫。
歷史上,澳大利亞就排斥有色人種移民,屠殺當地土著人,只歡迎歐洲白人移民,甚至只歡迎英國移民。直到二戰後六七十年代,這一政策才逐步改變。
中國過去貧窮落後,現在崛起了,自然會讓部分澳大利亞「白左」看不慣。
2.盟友利益和刷存在感。
二戰後,澳大利亞的「母國」情結雖然淡化了一些,但又當了美國的小弟。為討好美國,澳大利亞經常上竄下跳來惡心中國也就不奇怪了。
『叄』 最近澳大利亞怎麼老針對中國
(原標題:澳大利亞多地中國留學生遭侮辱毆打,是否針對中國人引發擔憂)
12月19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各使領館網站上發布了一條同樣的消息,稱近期澳大利亞不同地方發生數起侮辱、毆打中國留學人員的事件,提醒所有赴澳中國留學人員注意防範在澳期間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搜索發現,今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確實發生了幾起較為嚴重的留學生被毆打事件,中國駐澳使領館也多次發布消息提醒在澳中國公民注意安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19日在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回復中稱,使館一直高度重視在澳留學生的安全防範與權益保護。
澳大利亞是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國家之一,據澳大利亞教育和培訓部的數據,在2015年,中國留學生數佔澳學生總數27%。但是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侮辱言論和暴力襲擊的報道,正在擾動微妙的中澳關系。
澳媒頻報中國留學生遭堵截
據媒體公開報道,澳大利亞國內最近一次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事件發生在今年10月23日晚,兩名中國高中留學生在堪培拉沃登區(Woden)公交站等車時,至少兩名當地少年走近他們索要香煙,中國學生拒絕後遭到圍攻和毆打。行凶者還叫喊說「滾回中國」。襲擊導致其中一名中國男生眉骨開裂,一隻眼睛暫時失明。
而就在當晚,當其中一名中國留學生和另一位朋友在警局錄完口供後在車站等車時,再次遇到同一夥人並受到威脅。
10月24日,中國駐澳使館嚴厲譴責了這起暴力事件,並向澳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交涉,要求澳方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維護在澳中國留學生的安全。
盡管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大利亞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Yvette Berry)表示對此事「非常關心」,但針對中國學生的襲擊事件卻似乎並未好轉。10月23日襲擊事件受害者的中國同學表示,盡管教育部門聲言保證他們的安全,但是他們仍然在受到襲擊。
在此事發生後的第二天,即10月24日下午,又有中國留學生在車站附近碰到了當地團伙中的幾名成員。隨後幾日還發生了多起中國留學生被圍堵事件,甚至有留學生躲進中餐館,直到餐館的保安將這群團伙趕走才得以脫險。
被打留學生講述,還有一名女留學生被踢膝蓋、掐脖子。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大堪村
據知情人透露,堵截留學生的是這群人是堪培拉當地人,年齡介於16歲到20歲,共有三十多人,常在Woden車站附近游盪,看到中國留學生會上前索要香煙或現金。
實際上,這並不是第一起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遭到襲擊,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一段時間以來堪培拉南區發生多起中國學生遇襲事件。
今年8月25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生校園襲擊事件,造成多名中國留學生受傷。當時的報道稱,一名18歲男生毫無徵兆地在教室用棒球棒擊打同學和輔導助教,造成4人受傷,傷者均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其中1人擔任這門課程的輔導助教。而這名行凶者12月14日以精神治療為由向法院申請保釋。
是否刻意針對中國人引爭論
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屢屢遭遇暴力事件,特別是在一些暴力事件中出現了針對中國人身份的言辭辱罵,這使人懷疑這些事件是否是刻意針對中國人所為。
今年9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和悉尼等地還曾先後爆出辱華海報和「殺死中國人」塗鴉事件,其中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等高校開學時出現辱華海報,用生硬的中文寫道:「注意此處禁止中國人進入。如果違章將面臨起訴以及驅逐出境的可能。」
澳大利亞媒體費爾法克斯(Fairfax)報道,有中國留學生表示他們常常感到受到威脅和攻擊,僅僅因為他們的中國國籍。也有中國留學生稱,他們曾在公交車上遭到性騷擾。報道說,這種情況在堪培拉南部尤為突出。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當地華人社區成員Dora Chen說,該社區「非常擔心這些孩子」。由於10月23日的襲擊事件,一些志願者已經開始通過社交網頁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順風車上下學。但是Dora Chen說,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們嚇壞了,感到自己成了攻擊目標。」
《悉尼先驅晨報》11月1日報道,在中國留學生在Woden去車站遭毆打後,當地華人媒體和社區團體警告說,這一襲擊事件可能會損壞堪培拉所謂安全學習目的地的聲譽,改變中國人對於澳大利亞的態度。
不過,澳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認為這只是一起孤立事件。堪培拉警察也表示,不認為10月23日的襲擊事件存在種族動機。
對於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目前的安全處境,在堪培拉從事與留學生相關工作的Victor認為,有些報道有些「誇張」「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當地青少年買煙很難,看到華人部分學生有煙,所以會去討要,可能產生沖突。」Victor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僅是因為中國人(身份)的問題。」
Victor認為,澳大利亞在多元文化方面實際上一直做得很出色,只不過幾個類似案例出現,容易使人聯系在一起,認為是種族問題。
墨爾本大學營銷傳播專業一名王姓的研究生也表示,這些事件的主要問題在於少年鬧事,而受害者恰巧是中國留學生而已,並非針對中國留學生。但同時,她也告訴澎湃新聞,「平時有人要煙我也就給了,不想給的時候我就會把煙盒藏起來,只拿出單根並說是最後一根,要是遇到醉漢的話就會繞著走」。
『肆』 澳大利亞與中國遠隔重洋,無領海領土爭端,為何瘋狂變態地反華
澳大利亞與中國,中國遠隔重洋無領土之爭為什麼會如此反華?主要是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就是態度和政治理念不合,所以才會如此
『伍』 如何評價中國與澳大利亞目前的關系
根據海外網的報道,雖然這已經是澳大利亞在兩年之內第六次求和,但是很明顯這只是局限在社交平台之上,並沒有落實到實際當中。
所以對於這樣的求和,我們並不會放在心上,也不會對我們產生任何的影響。從這一次的求和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充分的利用社交平台這樣的新興媒體在發表自己的見解表示澳大利亞希望能夠單方面的跟中國重歸於好。
但實際上從他們的行動,我們完全看不到任何的誠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我對澳大利亞六次求和的一些看法。
求和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澳大利亞是一個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國,因為在他們的國內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所以需要將很多的原材料進行出口,同時他們國內的人口也沒有辦法消耗掉他們的產能,而我們中國的人口將會為他們提供廣闊的市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跟澳大利亞斷絕一些貿易關系的話,那麼對澳大利亞造成的沖擊是非常大的,畢竟在此前我們是他們最大的消費國。特別是我們在鐵礦石以及一些牛羊肉和小麥的使用量上,都為澳大利亞提供了很多的銷售量。
『陸』 為什麼澳大利亞敵視中國
中國在澳大利亞有著眾多投資,如礦產、港口等,2014年至2017年,中國投資總額超過404億澳元,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用於礦業。而公共行政和安全是唯一沒有中國投資的部門。
可是,除了錢以外,「袋鼠」們對中國也許就再沒有任何其他好感可言了。定時參加美國在南海主導的軍演、積極響應西方對中國XJ的無理干涉、排擠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澳的正常商業活動以及在此次疫情中高喊「中國需要割地賠款」等等行為,還有民間高漲的PH聲音。我們不禁要問,「袋鼠國」為何如此熱衷於和中國過不去?
『柒』 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針對中國
他是西方文明中較弱的那一環,國立弱,很多時候弱者表現的比較誇張,因為沒實力,害怕,所以會表現出比較強的進攻性,為了保護自己,但也僅僅是表現出而已
澳大利亞在澳洲,一個國家占著一個大洲,人口少,地方多,那麼你說那麼多亞洲國家,人多地少,如果爆發沖突,從哪開刀比較好了?
澳大利亞離亞洲比較近,離美洲和歐洲比較遠,他怕呀,他需要不斷攻擊中國,來表明自己對西方等國家的忠心(主要指美國),所以澳大利亞經常跳出來帶頭找中國的茬,他為了表達忠心,怕美國拋棄它
『捌』 為什麼澳大利亞政治軍事上要這么敵對中國
澳大利亞那些事哪叫地對中國,只是澳大利亞的政策比較傾向於歐美,所以在有些事情的立場就站在了相對中國的對立面上,作為一個小國需要抱一條較粗的大腿澳大利亞這么做無可厚非,中國目前依然是澳大利亞最大出口國,在經濟上中澳關系還是很密切的。
『玖』 澳大利亞對華的「焦慮」和「敵視」到底從何而來
澳大利亞有提升自己國際戰略地位的要求,不滿足於偏安一隅,已不滿足於擔任美國的跟班和隨從,而試圖扮演美國的合作夥伴的角色。對於中國的崛起,澳大利亞是懷有復雜心情的。
據有關部門證實,在澳情報安全部門的間諜活動目標中,中國的分量越來越重。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日益崛起,澳大利亞感到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感越來越強;另一方面則是在澳大利亞看來,作為「五眼情報聯盟」成員,有著搜集中國情報與其他成員共享的強烈「責任感」。為此,澳大利亞近年頻繁修法,不斷增加情報機關職權和經費預算,強化對華情報網路建設,對中國的間諜情報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強。
澳大利亞是中等強國,地處南太平洋,在冷戰中戰略地位不高,冷戰結束後更是一度被邊緣化。隨著奧巴馬推出重返亞太政策,尤其是特朗普大力推進旨在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澳大利亞開始藉此強化其戰略地位。澳大利亞是一個真正的印太國家,通過加強自己在印太戰略中的重要性,加大活躍程度,澳大利亞希望能夠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9)澳大利亞怎麼對中國的擴展閱讀
澳情報安全部門的「北京情報站」
澳大利亞是世界間諜情報領域的「老手」,作為「五眼情報聯盟」的重要成員和美國的跟班,澳不僅緊盯中國,近年來還「賊喊捉賊」,不斷渲染「中國間諜滲透」。然而,在鐵的事實面前,澳大利亞還是「露了餡」。
據了解,2018年,我國執法部門對一起間諜案件進行偵查時,在境內發現並現場抓獲了執行情報交聯活動的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的間諜,當場起獲用於間諜活動的器材、經費以及剛剛搜集的情報資料。其中一個小本上記錄著一些地名,疑似與澳方的間諜活動有關。
有關部門透露,除在中國境內實施間諜情報活動外,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在澳本土和第三國也針對華人開展策反活動。有關部門曾破獲案件,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將一名華人策反後,安排其到位於堪培拉附近的斯旺島秘密基地進行專業的間諜培訓,之後又將他派遣回中國大陸搜集情報。
澳情報安全部門對華間諜情報活動的一個主要方式是:通過向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和情報搜集活動。據稱,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在中國從事間諜情報活動時十分謹慎小心,行蹤詭秘,使用了各類間諜器材,設法規避中國執法部門的偵查。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自以為隱秘的間諜活動最終露出馬腳。
『拾』 澳大利亞為什麼要和中國作對。
首先,在歷史上,澳大利亞一直是塊荒蠻之地。澳大利亞70%的土地都是屬於乾旱或者半乾旱的地帶,不適合人類居住。就算日不落帝國佔領澳大利亞之後,也只是將這里當做流放犯人之地,就是因為雖然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基本都不適合人類居住,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二戰之後,澳大利亞就一直屬於西方陣營。別看澳大利亞遠離歐美,但是在政治利益以及站隊方面,澳大利亞一直是屬於西方陣營的。所以歷史原因決定了澳大利亞在政治立場上必然親西。既然屬於西方陣營,那麼澳大利亞反華就有跡可循。
二戰時期,日本揮軍南下,所以在此之後,澳大利亞對來自亞洲北方的勢力一直耿耿於懷,澳大利亞一直認為亞洲北方的勢力才是威脅自身安全的重要目標。
而伴隨著中國的崛起,澳大利亞的內心是恐懼的,內心恐懼衍生出來的敵意讓澳大利亞在領土主權等問題上更為敏感。畢竟從綜合國力來看,澳大利亞還差得很遠。
所以,內心的恐懼加上自身無法擺脫的地緣位置,讓澳大利亞一直忌憚北方勢力,所以澳大利亞糾結美國以及西方勢力來抵消這種恐懼。
總的來說,澳大利亞是以一個西方移民為主的國家,在政治上是親西的,隨著中國的崛起,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澳大利亞認為中國威脅到了自身的種族以及民族國家利益。
(10)澳大利亞怎麼對中國的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在軍事政治上高度依賴西方國家,但是苦於離西方國家太遠,在地緣上更靠近中國,所以在經濟上又倚靠亞洲國家。
澳大利亞的經濟依賴農業,旅遊業和資源出口,它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製造業。與北美洲毗鄰西歐的地理位置不同,澳大利亞在地理上不與除紐西蘭以外的任何西方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