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哪些城市有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國以下城市有澳大利亞大使館:
1、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
中國北京東直門外大街21號
電話: (010) 5140 4111
2、澳大利亞駐上海總領事館
上海市南京西路1168號 中信泰富廣場22樓
電話:(021)2215 5200
3、澳大利亞駐廣州總領事館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珠江新城臨江大道3號發展中心12樓
電話: (020) 3814 0111
4、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東御街18號百揚大廈27層
電話:(028)6268 5200
5、澳大利亞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總領事館
香港特別行政區灣仔港灣道25號海港中心23樓
電話: (852) 2827 8881
(1)中國駐澳大利亞武官都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作用: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權代表澳大利亞政府。
大使和同事負責處理一系列在華事務,包括政治、經濟、商務、投資、文化、國防、開發合作等各方面的事務,其宗旨是促進澳大利亞對華關系中澳大利亞自身的利益。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同時還負責與護照、入境手續和簽證有關的事務。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的工作可從其使命聲明中反映出來。根據該聲明,大使館將尋求對中國的理解,同中國人民密切合作,以促進澳大利亞的自身利益。
大使館亦有責任努力促進澳中貿易和投資,實現貿易和投資的多樣化;增進澳大利亞國內對中國的了解;幫助中國的發展,以實現其地區一體化和全球一體化;建立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聯系;以及幫助旅華的澳大利亞公民。
② 我國駐蒙古國歷任武官
下面是2010年度中國駐各國武官名單,大家看看吧(大校未註明級別的均為正師職).......
常駐聯合國代表團:
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團長:徐南烽少將(副軍)
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陸軍代表:
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海軍代表:
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空軍代表: .
亞洲:
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孫延風少將(副軍)
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陸軍武官:邱燕明大校
駐大韓民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蔡勇少將(副軍)
駐大韓民國大使館陸軍武官:余守奇上校
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佟傑大校(副師,原中國駐澳大利亞副武官)
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武官助理:陶飛少校
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國防與武裝力量武官:陳方明空軍大校
駐柬埔寨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建林大校(2009年11月任職)
駐柬埔寨王國大使館副武官:王興平
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譚兆生大校
駐馬來西亞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王洋
駐蒙古國大使館陸空軍武官:皇甫群星大校
駐緬甸聯邦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高鐵軍大校,
駐尼泊爾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成錫忠大校
駐孟加拉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朱德武大校(原中國駐蒙古武官)
駐日本國大使館國防兼海空軍武官:徐京明少將(副軍)
駐日本國大使館國防陸軍武官:賈坤基大校
駐日本國大使館國防陸軍副武官:趙軍
駐泰王國大使館國防兼海、空軍武官:張冀元少將(曾任中國駐印尼、澳大利亞武官,副軍)(2009年12月任職)
駐泰王國大使館副武官:周堅
駐泰王國大使館武官助理:滕華
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劉卓力大校
駐汶萊達魯薩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炎大校
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劉超大校
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韓衛兵大校
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武官助理:趙雲飛少校
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武官助理:陽建坤
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甄中興大校
駐巴基斯坦***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王吉良大校(副軍,2010年6月任職)
駐巴基斯坦***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張景恩
駐阿富汗使館武官:吳沙大校
駐阿富汗使館副武官:張戈
駐伊朗***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徐進先大校(曾任中國駐印尼武官)
駐伊朗***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可輝中校
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武官:王瑞正大校
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張卓永大校
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副武官:趙偉力上校(正團)
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武官處秘書:
駐以色列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牟長林大校(曾任中國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陸軍代表)
駐以色列大使館副武官:張溯上校
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敢大校(副師)(原中國駐印度副武官)
駐約旦哈希姆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江基培大校(曾任中國駐比利時武官、原中國駐印尼武官)
駐科威特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鄭錦來大校
駐科威特國大使館武官秘書:徐東蕾
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陳勇大校
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李威上校(正團,2010年3月任職)
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孫和庚大校
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代理武官:衡愛峰上校
駐烏茲別克共和國大使館陸空軍武官:劉文斌大校
駐烏茲別克共和國大使館武官助理:張偉
駐土庫曼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李戰國大校(原中國駐斯洛伐克武官)
駐哈薩克斯共和國坦大使館國防武官:金志強大校
駐塔吉克共和國大使館陸空軍武官:馬寶奎大校(副師)
駐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大使館陸空軍武官:崔恩雄大校(副師)
駐喬治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殷飛大校
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姜川大校
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馬永葆大校(副師)
非洲:
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軍事專家辦公室首席代表:馬忠生少將
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戴紹安少將(副軍,曾任中國駐約旦武官)
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許建偉大校
駐衣索比亞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焦新春大校(副師)
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彭鋒大校(曾任中國駐埃及副武官)
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畢京三大校(原中國駐法國陸軍武官)
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卓偉大校
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李建黨
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劉勝利大校
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楊濤大校
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孟令德上校
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周琪大校
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康洪林大校(原中國駐巴基斯坦副武官)
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何志堅上校(副師)
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任東風空軍大校(副師)
駐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尹紅生大校(2010年5月任職)
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代理武官:衡愛峰上校
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程新華大校
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吳樹陳大校
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李威上校(正團)
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陳浩平大校
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許曉松大校(副師)
歐洲:
駐歐盟使團軍事代表:李寧少將
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方華大校(副師)
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建國少將(副軍)
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陸軍武官:崔建立大校
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海軍武官:鍾海林上校
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空軍武官:曹振華中校
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建國少將(兼)(副軍)
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顧鋼大校(副師)
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任昊中校
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武官秘書:吳忠上尉
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張戈大校
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孫傑夫中校
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武官秘書:劉洋中尉
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
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
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薛剛大校(曾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軍事參謀團的陸軍代表、原中國駐阿根廷武官)
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程鋼
駐丹麥王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楊寧育大校(曾任中國駐挪威使館武官)
駐丹麥王國大使館武官助理:田偉少校
駐丹麥王國大使館武官秘書:周博中尉
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王建政少將(副軍,原中國駐瑞士使館武官)
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庄義祥
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國防兼海、空軍武官:張昌泰少將(副軍)
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陸軍武官:李琰文
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王瑋中校(副團)
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武官助理:劉曉輝
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王同樂大校
駐荷蘭王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張繼春大校
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杜維升大校(副師)
駐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王利偉大校(副師)
駐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大使館武官:崔恩雄大校(原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陸空軍武官)
駐羅馬尼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林立上校(副師)
駐挪威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
駐挪威王國大使館副武官:陳俊中校
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林會生大校(原中國駐義大利兼馬爾他武官)
駐瑞典王國大使館國防武官:牛朝允大校(原中國駐挪威武官)
駐瑞士聯邦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吳文革上校(副師)(原中國駐比利時使館副武官)
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李軍大校(副師,中國駐前南副武官)
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隋長軍大校
駐西班牙大使館國防武官:林保華大校(曾任中國駐古巴使館、墨西哥使館武官)
駐西班牙大使館副武官:崔永茂中校
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李傑大校(副師)(2009年10月任職)
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王立大校
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朱瑞臣
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葉鋒大校
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葉鋒大校(兼)
駐馬其頓共和國使館武官:於海波大校
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朱達少將(副軍)
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陸空軍武官:劉龍大校
駐烏克蘭大使館陸海空三軍武官:王英范大校(原中國駐波蘭武官)
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登萬大校
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武官助理:范勝球
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及陸海空軍武官:周毅大校(原中國駐南非武官)
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楊旭光大校
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李克明
北美洲:
駐加拿大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蔡平大校
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趙寧少將(副軍)
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副武官:王志文大校(副師)
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金紹元大校
南美洲:
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李國建大校
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武官助理:王德中少校
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國防兼陸海空軍武官:楊超英大校(原中國駐寮國武官,2009年11月任職)
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副武官:趙可丹(2009年11月任職)
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周堅大校
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張偉大校(副師)
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周紹瑞大校(曾任中國駐敘利亞使館武官)
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
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姜建榮大校(副師,原中國駐加拿大副武官)
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章燕平大校(副師,原中國駐秘魯武官)
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蔣小越大校(曾任中國駐科威特武官)
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薛洲堂大校
大洋洲:
駐澳大利亞聯邦大使館國防武官:周明大校
駐紐西蘭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陳文榮大校(原中國駐愛沙尼亞武官)
駐紐西蘭大使館副武官:李漫天
③ 現任上海駐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領事武官是誰
提醒一下,按照國際條約規定,武官只能設置在大使館,不能設置在領事館,中國派駐澳大利亞的武官只能駐扎在堪培拉的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裡面,不能駐扎在中國駐阿德雷德領事館裡面,所以中國駐阿德雷德的領事館根本就沒有武官。
④ 中國駐澳洲大使館特命全權大使是什麼級別的幹部
從外交等級上,是大使級。
一國派往他國和國際組織辦理外交事務的正式代表,有3個不同的層次:
1、大使是最高一級的,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大使」之銜,是一國元首向另一國元首派遣的;
2、公使次之;
3、代辦又次之,享有比其他等級外交更高的禮遇,可以請求駐在國元首的接見。
19世紀末以前,只有大國間才能互派大使,反映了大小國家不平等的地位。現在,絕大多數國家均可互派大使。
(4)中國駐澳大利亞武官都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現任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人物履歷:
1985年——1990年, 中國外交部國際司隨員、三秘。
1990年——1993年,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三秘、二秘。
1993年——1994年, 中國外交部國際司二秘、副處長。
1994年——1995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蘭卡斯特大學外交專業進修。
1995年——2000年, 中國外交部國際司處長、參贊。
2000年——2003年, 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副司長。
2003年——2006年,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贊。
2006年——2007年,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特命全權裁軍事務大使。
2007年——2011年, 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
2011年——2016年, 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中國常駐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代表、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
2016年——,中國駐澳大利亞聯邦特命全權大使。
⑤ 中國歷屆駐美國使館武官
摘要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到你!!!我國駐各國大使館的武官隸屬於總參二部,不是由外交部或國防部派。
⑥ 中國駐外武官
武官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外交官,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使館館長(一般就是駐各國大使)的軍事助手,常駐各國駐外使館中。
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定及國際慣例,武官由派遣國國防和軍事部門指定,徵得接受國同意後派出。武官抵達使館後,拜會駐在國軍方主管部門後才能執行任務。
武官的任期主要取決於派遣國的需要和體制,一般為3—4年。武官一般與使館參贊的外交銜級相當,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武官分國防武官、軍種武官、技術武官和相應的副武官。各國武官的軍銜不一,校官居多。同一使館派有數名武官時,由國防武官或某一軍種武官擔任「首席武官」。
武官的基本任務是從事軍事外交和軍事情報工作。同時,它還是使館館長的軍事顧問,在軍事交往和談判中輔佐館長工作。
武官的具體職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以本國武裝力量代表的身份與駐在國軍方保持外交聯系,辦理兩國軍隊間的交往和交涉事宜;(2)開展與駐在國軍政官員、社會人士以及外交使團(主要是外國武官)的外交和社交活動;(3)根據兩國協議和上級指示,承辦或者是協辦軍事援助、軍事訓練、軍品貿易、軍工合作和軍事技術轉讓等事宜;(4)以一切合法的手段調查與軍事有關的情況,直接或者間接通過使館將情況報告給派遣國一些相關的軍事部門。
⑦ 武官處的特殊的武官處
在設有武官處的使館中,武官處是一個頗有些特殊的處室。它的特殊之處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根據現行的外交實踐,兩個國家之間一旦建立了外交關系,互派了大使,或者只是互派了代辦,使館內的各個處室就可以同時宣告成立。一個大國駐另一個大國的大型使館內分工必定很細,可能會設有10多個處室,分別處理各方面的事務,它究竟設幾個處室,它們又如何分工,駐在國政府是不會過問的;而一個微型的使館,只有兩三個外交官,幾個人拳打腳踢,把全部工作都包了,不一定分設什麼處或什麼室了,駐在國也不會加以干涉。但唯獨武官處不一樣。兩國建立外交關系,互派了大使,建立了使館,卻井不一定意味著兩國也可以同時向對方國家派出武官和設立武官處。使館內是否設立武官處,兩國常常要專門就此達成協議。如中國與新加坡於1991年建立了外交關系,但兩國卻並未同時向對方國家派出武官,未在對方首都設立武官處,直到1996年,兩國專門就此達成了協議,雙方才互派了武官和互設了武官處。當然,應當說,在互相建立大使館的同時即設立武官處,還是在大多數國家之間比較更為常見的做法。兩個國家在建立外交關系的同時卻不互派武官,往往是有其政治或軍事原因的。
第二,按照外交實踐的慣例,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派駐大使,其人選必須事先徵求對方的同意;除大使以外,使館的其他官員,一般不必事先徵求對方意見,駐在國發給簽證即表明對所派人員無異議。唯獨武官是個例外,武官和大使一樣,派遣國必須事先就擬派出的武官人選徵求對方意見,駐在國同意後方可派出。
第三,我們知道,在各國的外交實踐中,有的國家不一定向每一個建交國都派遣大使,有時可能只向幾個國家派一位大使,這位大使在一個國家內常駐,而他在兼任大使的其他國家內是作為非常駐大使。與使館內的其他處室官員不同的是,只有武官可以和大使一樣,兼駐幾個國家。就是說,其他處室的外交官,是不會同時兼駐另一個國家的(盡管在未派出常駐外交代表機構的建交國中的某些業務,有時可由在附近的另一個建交國中的大使館代理),而武官卻有時要兼任派駐另一個國家的武官。例如中國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建有大使館,但卻只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中派遣了常駐武官,中國駐紐西蘭的武官由其駐澳武官兼任。有些國家派駐中國的武官也兼任駐附近某個國家的武官。
第四,大使館在各國的外交實踐當中,一般部隸屬於外交部的領導之下,所以理所當然地是個文職機關。但是大使館中的武官處卻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軍隊機構,其成員全部是由現役軍人出任的。
⑧ 駐外大使館的的人包括哪些一般有多少人
人數沒有具體限定,最少的1人,身兼各種職能,多的四五十人。也有幾百人的。
中國最小的駐外機構只有1名外交官,如駐巴蘭基亞領事館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光雇員就有950人
人員組成:
根據1961年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外交代表分為以下幾類:
(一)使館館長 (二)其他外交人員
1、大使 1、參贊
2、公使 2、一、二、三等秘書
3、臨時代辦 3、陸、海、空軍武官
大使是最高一級的,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大使」銜,是一國元首向另一國元首派遣的。公使次之。代辦又次之,它是一國外交部長向另一國外交部長派遣的外交代表。代辦與臨時代辦不同。當大使(公使)不在任時,由使館人員臨時代理職務,稱為臨時代辦。
另外,參贊、秘書、武官、商務代表等,都是一國派往外國的外交人員。
大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大使」,是最高一級的外交使節。由一國元首向另一國元首派遣,享有比其他兩個等級(公使、代辦)的外交使節更高的禮遇,有權請求駐在國元首接見,與駐在國高級官員談判。其主要職責為:負責外交代表機關職能的實施和遵照本國政府指令全權處理外交代表機關的事務。駐一國大使可以兼任駐另一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使節,但兼任必須得到接受國的同意,並正式向接受國國家元首遞交國書,定期或不定期前往接受國履行大使職責。
公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公使」或「全權公使」。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規定,公使為外交使節的第二等級,由國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禮遇僅次於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同大使相同。其任命需事先得到接受國的同意。此外有些國家在大使館中設有公使,此類公使與特命全權公使不同,不是使館館長,不由派遣國元首向接受國元首派遣,而是使館中僅次於大使一級的外交官,其任命不需事先取得接受國同意。
參贊:外交官的一種職銜。其外交地位僅次於大使、公使。有些國家參贊還分為公使銜參贊、參贊,或一等參贊、二等參贊等。參贊的主要任務是協助使館館長進行工作,使館館長因故缺位時,通常由作為首席館員的政務參贊擔任臨時代辦,代為主持館務。有些使館除政務參贊外,還設有商務參贊、經濟參贊、農業參贊、科技參贊、教育參贊、文化參贊,分別由派遣國有關部門派出,協助使館館長分管有關業務。
武官由派遣國委任並徵得接受國同意後派出。武官的使命是從事軍事外交工作,並得以合法手段調查與軍事有關的情況。武官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應遵守公認的國際法准則,尊重駐在國的法律。
武官的辦公機構為武官處。武官處是使館的組成部分。武官處由武官、副武官、武官助理、武官秘書和有關工作人員組成。武官處在行政上受雙重領導,即受使館館長的領導和國內派出部門的領導。
武官、副武官以及武官處人員與駐在國軍方的公務交往和私人聯系,一般都應當通過該國武裝力量主管外國武官的外事部門進行安排。武官希望會見軍方人員,參觀訪問軍事單位或設施,向軍方詢問有關情況,要求在駐在國旅行,一般均應事先向指定的軍隊外事部門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獲准後方可進行。武官舉行招待會、宴請或其他活動,如請軍方人士參加,一般也要將請帖送軍方外事主管部門轉交。
為了保證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機關以及外交人員進行正常外交活動,各國根據相互尊重主權和平等互利的原則,按照國際慣例和有關協議相互給予駐在本國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機關和外交人員一種特殊權利和優遇。這種特殊權利和優遇,在外交上統稱外交特權和豁免。
外交特權主要有:人身、辦公所、住所、公文檔案、財產不可侵犯;免受駐在國的司法裁判和行政管轄;使用密碼通訊和派遣外交信使;免納關稅和其他一些捐稅。但是—切外交代表,都有尊重駐在國法令和不幹涉駐在國內政的義務。
我國古代就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之說。在歐洲,從十三世紀起,即開始出現常駐使節,他們被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受到特別的保護。當然,當時他們所享有的特權尚無成文的國際法為依據。到十七世紀後半期,互派常駐使節成為一種普遍的制度後,使節享有的特權和豁免逐漸形成為一種慣例。以後,隨著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有些國家對使節享有的特權與豁免訂立了專門的協定,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下來,從而成為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為各國所公認。
⑨ 中國駐澳洲有多少個大使館
截止2020年有5個。
分別是:駐悉尼總領事館、駐墨爾本總領事館、駐珀斯總領事館、駐布里斯班總領事館、駐阿德萊德總領事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市,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李鵬總理親臨為使館奠基,到一九九〇年七月全部工程竣工,歷時一年零八個月。現任駐澳大利亞大使是成競業。
(9)中國駐澳大利亞武官都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大使館的職責范圍遍及駐在國各個地區,領事館只負責所轄地區。大使館通常受政府和外交部門的直接領導,而領事館通常接受外交部門和所在國大使館的雙重領導。
許多國家在多數國家只設大使館,不設領事館。設不設領事館、設哪個級別的領事館,主要看僑民和領事業務的多少以及所在地區的重要性,並依照對等原則進行。如中國在美國設有大使館和5個總領事館,負責各自轄區內的領事業務。在個別小國,外國只設領事館和派駐領事官員。
⑩ 中國駐外大使館有哪些官職
我國駐外外交人員的職務分為外交職務和領事職務。
外交職務分為特命全權大使、代表、副代表、公使、公使銜參贊、參贊、一等秘書、二等秘書、三等秘書、隨員。
領事職務:領事是政府派駐外國,維護本國利益,保護本國公民及法人合法權益的官員,駐外領事館是其工作機構。駐外大使館通常設立領事部,指派外交官員負責領事事務,或兼任領事官員。領事職務分為:總領事、副總領事、領事、副領事、領事隨員。
外交銜級設七級:大使銜、公使銜、參贊銜、一等秘書銜、二等秘書銜、三等秘書銜、隨員銜。
駐外外交人員的外交銜級,根據其在駐外外交機構中擔任的職務、公務員職務級別和外交工作需要確定。
大使本人在國內的級別最高者是副部(目前約有10來人)、司、副司級。公使及公使銜參贊一般是司、副司級;參贊是副司、正處級;一、二等秘書為處、副處級;三等秘書、隨員為正、副科級。
總領事屬司、副司級;副總領事是副司、正處級;領事多為處、副處級;副領事、領事隨員則屬科、副科級。
大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大使」,是最高一級的外交使節。由一國元首向另一國元首派遣,享有比其他兩個等級(公使、代辦)的外交使節更高的禮遇,有權請求駐在國元首接見,與駐在國高級官員談判。
公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公使」或「全權公使」。公使為外交使節的第二等級,由國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禮遇僅次於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同大使相同。
臨時代辦: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被委派代理其職務的外交人員,稱臨時代辦。臨時代辦由外交人員中等級最高者擔任,他以臨時代辦的名義行使使館首長的職權。
參贊:使館中職位低於大使的外交官。參贊分為公使銜參贊、政務參贊、商務參贊、經濟參贊、文化參贊、教育參贊等。各國在其使館中設置哪些參贊,根據其情況與需要而定。一般使館通常均設有商務參贊、文化參贊。大使離職或不能履行職務時,設有公使銜參贊或政務參贊的使館,首先由他們履行臨時代辦職務。
秘書:是駐外外交人員外交職務的一種,分為一等秘書,二等秘書和三等秘書。其許可權由外交部或者其他派出部門決定,其外交銜級派遣時由派出部門批准和授予,駐外工作期間由派出部門根據駐外外交機構的意見批准和授予。
武官:駐外武官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外交官,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使館館長(一般就是駐各國大使)的軍事助手,常駐各國駐外使館中。
隨員:是外交官的一種,在國際通行的外交官銜序列中為最低銜級,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其任務是受館長(大使、總領事)之命進行工作。
外交人員等級在19世紀以前沒有統一規則。為避免因此而發生的關於位次的爭執,1815年《外交代表等級規則》規定了大使、教廷大使,公使、教廷公使,代辦共三個等級。1818年艾克斯-拉沙佩勒會議曾決定在公使同代辦之間增設駐辦公使一級,但派駐這一級外交代表的國家極少。
《外交代表等級規則》規定的三個等級則為大多數國家所接受,成為公認的規則。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再規定:使館館長分為如下三級:大使或教廷大使,及其他同等級位的使館館長;公使及教廷公使;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