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澳軍是怎麼對待這些日軍俘虜的嗎
日本這個小國家專門喜歡狗仗人勢欺凌弱小,看到比自己強大的國家,表現的就跟哈巴狗一樣,現在一想起安倍那副嘴臉就覺得當初大漢朝給日本賜名倭奴國,還真是太有智慧和見地了!二戰中瘋狂泯滅人性的日軍在戰後也就只怕兩個國家,那就是蘇聯和美軍,但是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讓日本人後怕,不管日軍投不投降,見人就殺!
倘若中國有這股子狠勁,日本還會有今天的囂張?不過現在美國聯合日韓澳以及印度,想要封鎖圍堵中國的發展,這的確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石油大量依賴進口,即使有天然氣,但是汽車行業離不開石油,現在目前開採的油田已經成熟和老化,不能再繼續開采,只能進口,更可氣的是進口價格遠遠高出所謂的國際石油價!特朗普前段時間來訪華跟中國簽訂的億元訂單,百分之80%都是跟能源有關,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急切盼望深海可燃冰的成功實施,這樣就可以完全斷掉被石油國牽著鼻子走,才能真正的挺直腰板!
2. 澳大利亞在太平洋戰爭中,是怎樣對待日軍俘虜的
被日軍俘虜的澳大利亞士兵不斷被送到泰緬鐵路的工地上,用自己的生命修建“死亡鐵路”。日本工程師認為在崎嶇的山區中修建鐵路至少要五年,但是日軍瘋狂驅使6萬多盟軍戰俘以及30多萬勞工進行高強度工作,強行18個月修建完成。
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對日本極端仇恨,認為日本在未來會再次武裝崛起,對亞太人民造成威脅,應該用最嚴厲的方式制裁日本。結果澳大利亞審判的日軍戰犯最多,但是更多犯下罪行的日軍戰犯在美國以及日本政府的庇護下逃脫了應有的懲罰。
3. 太平洋戰爭,澳大利亞如何對待日軍第六師團俘虜的呢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第6師團,又名熊本師團,屬於戰前17支常設師團中的骨幹力量,武器裝備精良,在日軍中素以作戰勇猛而著稱,一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甲種師團,早在長城的冷口,就擊敗了國軍主力商震的第32軍。
在日本投降之後,10餘萬在澳大利亞手中的日軍戰俘中,據悉最終只剩下1萬日軍存活了下來,澳大利亞甚至要嚷著處決日本天皇。
關於投降澳大利亞第1軍的千餘第6師團官兵的最終結局,本文作者自身始終無法獲知他們的具體命運,估計不容樂觀,本身在戰場上時就飢寒交迫,澳大利亞軍隊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最終,能存活下來的第6師團殘部官兵中能夠頤養天年者,可能少之又少。
4. 澳大利亞二戰時擊斃近20萬日軍 而且不留日本俘虜,為什麼
在新加坡戰役中,澳大利亞被俘士兵一共有一萬五千人,可是最終這些澳大利亞人活下來的不到七千。
除此之外,在1942年2月19日,日本出動近200駕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造成了243人死亡,近400人受傷。這成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國襲擊到了本土。由此,澳大利亞和日本的仇恨算是結下了
澳大利二戰總兵力是57萬人,總人口才只有700萬
屠殺8000人,意味著一次虐殺了1.4%的澳大利亞軍隊
人家能不和你拚命嗎
5. 太平洋戰爭,澳大利亞如何對待日軍第六師團俘虜的
太平洋戰爭,澳大利亞是如何對待日軍第6師團俘虜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軍的第6師團就是一個甲種師團,同時也是日軍17個常備師當中的一個。這個師團在抗日戰爭期間,也對我們犯下過滔天罪行。太平洋戰爭期間,第六師團被派往到了東南亞戰場,不過,他們最終還是遭到了美澳聯軍的強大火力打擊,在彈盡糧絕之後向澳大利亞投降了。不過,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也對澳大利亞進行了殘酷的轟炸和大肆虐待澳大利亞戰俘的情況,因此,當時的澳大利亞非常痛恨日本軍國主義,這樣一來,澳大利亞對待日軍第6師團俘虜時便開始展開了報復,僅存的一些俘虜其最終結局也都比較慘。
由於日軍此前對澳大利亞展開過殘酷的轟炸和大肆虐待澳大利亞戰俘的情況,所以,澳大利亞在對待日軍戰俘的問題上也是非常強硬的。畢竟,日軍當年對待澳大利亞俘虜那是非常的殘忍,總共有有10000多名澳大利亞軍人死在日軍的戰俘營中,因此當時的澳大利亞對日軍可謂是恨之入骨,日本投降之後,澳大利亞處決了日本乙丙級戰犯就達140餘人,其中,日軍第6師團長秋永利中將最終下落不明,現在來看,秋永利可能是被澳方處置了,畢竟,中將成師團長完全夠完全可以被認定為乙丙級戰犯。由此可見,澳大利亞當年並沒有善待日軍第6師團的這些俘虜,而是對他們進行了對等的報復。
6. 澳大利亞如何對付日軍
在二十世紀那個經典的歷史時期,日本人的窮凶極惡是出了名的,原來在西方眼裡那個文質彬彬的矮個子在完全釋放出野性之後會和野獸如此之像,強奸殺人,所到的地方無一不是屍橫遍野,佔領地人民被折磨的苦不堪言。
但是澳大利亞人不同,同樣是獨佔一整個大陸,他們的血性被激發出來之後不可阻擋,在最關鍵的一戰中,曾經整個戰場數個小時都沒有停止,是因為澳軍在和日軍肉搏,能刺刀見紅的部隊,在當時的西方軍隊,真的不多了。而且在圍困日本新幾內亞守軍的時候,他們將日軍餓到人吃人的地步,而且不接受投降,抱著錯殺也不放過的精神,生生將十幾萬敵人殺死。直至今日,日本人還對他們的兇殘心有餘悸。
7. 二戰時「澳軍」決意復仇,日本被虐,下場究竟有多慘
「澳大利亞復仇之戰」,據說在這場戰役中活下來的不超過100人,同是盟國成員,究竟為什麼澳軍對日軍這么狠呢?
這事還得從日軍及盟軍的馬來亞-新加坡戰役說起。
「天道好輪回,大仇必報」
1941年12月8日,就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同步發起進攻美屬菲律賓殖民地、英屬馬來亞殖民地的戰事。在馬來亞-新加坡戰役中,兵力處於劣勢的日軍將英軍揍得屁滾尿流。1942年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白思華中將率7萬英軍向不到3萬日軍無條件投降,這一戰後總共約13萬英軍、印軍、澳軍成為日軍俘虜。
7萬英軍向不到3萬日軍投降
而在這次被俘虜的盟軍士兵中,就有一萬五千澳大利亞士兵,可是最終這些澳大利亞人活下來的不到七千。
一名日軍斬首的澳大利亞軍人
不僅如此,在1942年2月19日,近 200駕日軍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炸死 243澳大利亞人,炸傷近 400人。這成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國襲擊到了本土,這更讓澳大利亞人充滿了憤慨,要求對日作戰,展開報復。
日軍轟炸達爾文港
當時麥克阿瑟被日本人趕出了菲律賓,而澳大利亞甚至連一支像樣的軍隊都沒有。但是隨著澳大利亞投靠美國,讓麥克阿瑟得到了喘息之機,並獲得了穩定的後方基地,太平洋戰場的局勢也逐漸被扭轉。而隨著曾去北非、中東參戰的澳大利亞士兵回國參戰,再加上美國人毫無保留的軍備援助,澳大利亞軍隊很快就脫胎換骨,在整個二戰期間,7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曾有 57萬多人參軍,每 10個18至 35歲的男子中就有 8人曾在軍中服務。
日軍被虐,究竟有多慘?
決意復仇的澳軍和日軍之間真正的大仗還是在新幾內亞戰役中,這場戰戰役至今仍然是日軍的噩夢。
新幾內亞島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太平洋戰爭前,這里分別是英國人和荷蘭人的殖民地,現在也分別由印尼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分統治,而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那半個新幾內亞島,在澳大利亞獨立前,是歸屬於澳大利亞委託管理的。
從1942年3月開始,日軍和澳大利亞軍在新幾內亞島上展開了大規模戰斗,日軍先後向新幾內亞戰場傾注了20萬左右的兵力。但是麥克阿瑟採用「蛙跳戰術」,切斷日軍的補給。
導致日軍不得不在沒有後援補給的情況下和澳軍作戰。而澳軍採用「佔地方戰術」,藉助美軍幫助,佔領一切沒有人的地方,遇到日軍時,直接炮火推平。這樣做好處就是讓日軍沒地方躲。
展示繳獲日本旗幟的澳軍士兵
面對以拚命著稱的日軍,澳軍也變得「殘忍」,因為他們對日軍恨之入骨。
澳軍在新幾內亞打仗使用的是空中運輸的手段,將部隊用飛機從莫爾茲比港空運到米爾恩灣,再從米爾恩灣修一條寬達12米的柏油公路,沿著公路向布納進攻,目標首先是布納,最後是要拿下一開始日軍登陸的萊城。
雖然澳軍的炮火沒能給日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可是卻足以將日軍困死在防彈洞里不敢冒頭。可是新幾內亞島是熱帶雨林氣候,在那炎熱潮濕的防彈洞里,見不了風,曬不著太陽。南洋新幾內亞地方本身就潮氣大,又老下熱帶暴雨,洞裡面都是積水,見不了風曬不著太陽人會得皮膚病,爛都會把你爛掉,當時在新幾內亞島上的日本人,就算逃過了瘧疾也逃不過皮膚病,好人身上能長青苔,那時候沒有抗菌素,傷兵就能活活爛死。
澳大利亞軍隊在包圍之後,就直接斷了日軍的補給,沒有食物來源的日軍很快就有1萬多人投降,但澳大利亞軍隊並沒有優待戰俘,他們大部分還是照樣殘忍的將他們殺掉了,以解心頭之恨。
沒投降的不得不靠吃戰友屍體來維持生命,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甚至曾經發布過「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布告,可見當時日本兵之慘狀。
最終20萬日軍活下來的只有5%!在這么大規模的軍事作戰中能夠弄死對方95%的戰例在世界戰爭史上很難找得出來。至今找到的日軍屍首就只有2萬具左右,還有大概15萬日本兵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20萬日本大軍,在新幾內亞戰役死亡19萬,絕對是二戰史上日軍最大最慘烈的一次失敗。
8. 在太平洋戰爭中,澳大利亞怎麼對待日軍師團俘虜的
鄙人認為澳大利亞在太平洋戰爭中,對待日軍俘虜可謂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具體來說
1、逐鹿大洋,結仇澳國
日軍成功侵入中國,自信心達到了極點,可是面對蘇聯的實力,它又不得不選擇了南下戰略,要在太平洋上,對美國虎口拔牙。同時感到了威脅的澳大利亞,也不得不捲入了和日軍的戰爭中。
尤其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澳大利亞人犯下累累罪行,更像鬧鍾一樣提醒著,當時的澳大利亞人,讓他們看見日軍戰俘,就恨的想把牙咬碎。所以澳大利亞面對日本殘軍。打死都不接受投降,據說在日軍投降後,有一百人左右的日軍被包圍,盡管投降了,澳大利亞軍隊還是選擇進攻,讓一百多的日軍無一活口。 還有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澳大利亞還仍不放過日軍戰犯,愣是提出了100多人的甲級戰犯,要在對他們血債血償。
9. 二戰後,澳大利亞為何要17萬日本戰俘的命,還拒不接受日本投降呢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二戰給人造成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在亞洲東南部、在大洋洲、在廣闊的太平洋海域,日本法西斯們在佔領區有恃無恐,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1945年,美軍的兩顆原子彈震碎了日本帝國這條破船,日本人終於低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向協約國宣布投降。大多數國家都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像中國這樣飽受日本侵略的國家甚至是放棄了對日索賠,並且從人道主義角度去盡可能輕判戰俘們。這就是中國人所一直奉行的以德報怨。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如同中國一般,你比如說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在東京審判上,中國遞交了32名日軍甲級戰犯,美國遞交了30人,澳大利亞居然遞交了100人。非但如此,他們私自處死日軍高級軍官多大140人。在戰後,澳大利亞政府拒絕接受日本投降,並且還要了十七萬日本戰俘的命,是什麼原因讓澳大利亞對日本恨之入骨呢?
本來一切應該在日本戰敗以後就恢復平靜了,但誰成想一張報紙又引起軒然大波,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原來美軍在佔領日本後從他們那得到一張報紙,上面是一個已經備受折磨的澳大利亞軍人被砍頭,旁邊站著把他斬首的日本軍人。這件事被記者報導到了報紙上,在澳大利亞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憤怒的民眾要求政府必須嚴懲劊子手。澳大利亞政府也是響應人民群眾的要求,他們非但拒絕日本投降,而且還殺了許多日本戰俘作為報復,據統計在整個二戰中被澳大利亞殺害的日本戰俘達到了十七萬人之巨。
澳大利亞不像中國,他們所信奉的真理就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時至今日在澳大利亞的戰爭紀念館內還有很多辱日的標識。你比如說在剛進入戰爭紀念館的門口處有一面日本國旗,進來的人都會踩踏在國旗上。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也標識著“日本人與狗不能入內。”也許只有這樣做才能夠讓憤怒的澳大利亞人民有才有一絲絲報仇的暢快吧!
10. 二戰時期澳大利亞為什麼要殘殺日本戰俘
因為日軍攻佔澳大利亞領土時,殘殺過澳大利亞軍隊士兵,和無辜當地人,為了報復而殘殺戰俘。
1941年,日本攻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時候,13萬英澳軍隊投降,其中有15000澳軍。因為澳軍作戰勇猛,對日軍傷害較大,所以日本人對待澳大利亞人十分殘忍,一半澳軍戰俘被處決。
1942年,日軍突然空襲了澳大利亞,炸死了1000多人,這是澳大利亞幾百年來唯一一次被軍事打擊,所以澳大利亞從此跟日本結下了深仇大恨。
後來美國大軍反攻日軍,日本開始節節敗退,澳大利亞人報仇的機會來了,在東南亞戰場上20萬日本戰俘被殺了17萬人。
每次打掃戰場時,很多澳大利亞人拒絕接受日軍投降,即使已經放下武器,也會拿著機關槍一頓狂掃,以此來泄憤。
(10)澳大利亞怎麼處置日軍戰俘擴展閱讀:
日本士兵向來以敢於拚命聞名,但遭遇到不會再投降的澳大利亞軍隊後,簡直是噩夢的開始:據後來倖存的日本軍官回憶,當時的澳軍嗜殺日本士兵簡直到了入魔的地步。
他們不僅見到日軍就兩眼發紅、不死不休,而且戰後還向戰場上的日軍屍體瘋狂補槍;新幾內亞氣候溫暖潮濕,有些日軍就會被澳軍堵在洞里,他們不殺不打,也不接受日軍投降。
日本士兵就這樣身上長著苔蘚,最後活活爛死在洞里,樣子慘不忍睹。而還有些日本士兵,由於堵在洞中沒有補給,最後餓急眼的他們不得不吃同伴的屍首果腹。
日本20萬兵力被殺死19萬人,最後活下來的只有百分之五。這場戰爭絕對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大、最慘的一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