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堪培拉的詳細資料
堪培拉
澳大利亞聯邦 首都堪培拉(Canberra)位於澳大利亞首都直轄區東北部、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脈的山麓平原上,跨莫朗格洛河兩岸。1824年初建居民點,稱坎伯里,1836年更名堪培拉。1899年成立聯邦區後劃歸首都直轄區。1913年開始興建,1927年正式遷都,聯邦議會也由墨爾本正式遷此,人口約31萬(2000年6月),
堪培拉是由美國建築家伯利·格里芬設計的。市區被以格里芬名字命名的湖分成兩大部分,北側為都市山,南側為首都山,以此為中心向四周逐漸延伸。以1988年5月完工的新議會大廈為中心,在南側設置了主要的政府機構和各國的大使館、領事館,是政治和外交的中心地區。在北側,住宅、百貨公司、劇場井然有序地排列著,寧靜而幽雅,讓人明顯地感到這里是居民生活區。
1963年人工建成的格里芬湖周長35公里,面積為704公頃,橫跨格里芬湖的康芒韋爾斯橋和金斯橋將市區的南北兩部分連接起來。湖心有為紀念庫克船長上岸200周年而建的「紀念庫克船長噴泉」,噴水時水柱高達137米。湖中的阿斯彭島上建有一個鍾塔。它是英國為紀念堪培拉奠基50周年而贈送的。其中大鍾重達6噸,小的只有7公斤,共有53個。
市內建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聖施洗約翰教堂、澳大利亞國家戰爭紀念館、堪培拉技術學院和高等教育學院等。
悉尼
悉尼(Sydney)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位於圍繞傑克遜灣的低丘之上,是用當時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的。
200多年前,這里是一片荒原,經過兩個世紀的艱辛開拓與經營,它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繁華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有「南半球紐約」之稱。
悉尼港是澳大利亞進口物資的主要集散地。港灣總面積為55平方公里,口小灣大,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良港。1933年建成的橫跨港口上空的悉尼海港大橋長達1149米,其單孔跨度503米,橋面高出海平面59米,如長虹凌空,氣勢壯觀,是南半球第一大拱橋。它將市區南北兩部聯成一體。橫卧港底的海底遂道長2.3公里,1992年建成後使港灣兩岸的運輸能力提高了50%。
悉尼德信街上的牌樓
大橋下的羅克斯岬是早期移民登陸地點。橋旁是塔朗加動物園,園內有28公頃自然森林供珍禽異獸自由活動。
風帆形的悉尼歌劇院屹立於港畔的貝尼朗岬角之上。她三面臨水,面對大橋,背倚植物園,猶如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又如一枚枚被遺落在海灘上的白色巨形貝殼,自1973年建成以來,一直以造型新穎、風姿綽約著稱於世。
市中心的悉尼塔,是悉尼城的又一標志,金黃色的外觀閃耀奪目。塔高304.8米,為南半球最高的建築物。登上圓錐形塔樓,縱目四望,悉尼市容一覽無遺。
悉尼舊城所在的岩石區,成為展示澳大利亞開發最初20年艱辛歲月時民情風貌的「活動博物館」。1988年建成的水族館,蓄水量居世界第一,人們在那裡可觀賞到350多種形色各異的海洋魚類和領略到海底世界的迷人景象。
悉尼歌劇院屹立於悉尼港灣的貝尼朗岬角處,
三面臨水,面對大橋,猶如一組揚帆出海的
船隊,又如一枚枚被遺落在海灘上的白色巨
形貝殼,自1973年10月20日建成以來,一
直以造型新穎、風姿綽約著稱於世。
悉尼是澳大利亞華僑和華人聚居最多的地區。唐人街上,中國式的茶館酒樓比比皆是,普通話、廣東話、海南話,處處可聞。離唐人街不及半公里的中國式花園「誼園」,是紀念澳大利亞200周年大慶的工程之一。它佔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其餘則為山水和綠化園地。園內有景區40餘處,「誼園」是友誼之園,它是中澳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於1988年1月正式開放。建於100多年前的維多利亞皇後大廈,是一座拜占庭式的豪華建築,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購物中心之一。市內英國維多利亞式、歐洲文藝復興式的百年大廈與平地拔起的摩天大樓,交相輝映,使市容富有歷史與時代氣息。
悉尼是全國重要文化中心,有全國創辦最早的悉尼大學(1852年建)和澳大利亞博物館(1836年建)。市東港汊參差,是天然浴場與沖浪勝地,海上畫艇彩帆,競勝爭流,蔚為壯觀。
悉尼是澳大利亞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工商業發達。鐵路、公路和航空網與廣大內地相通,有定期海、空航線與世界各國相聯系,為澳大利亞的重要門戶。
墨爾本
作者: 景點來源:沈陽旅行網 點擊數:2450 更新時間:2003-10-27
如果說悉尼是南太平洋的紐約,那墨爾本則可說是倫敦。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這是個古老的城市,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文化、金融中心。
墨爾本是移民居住的中心,來到澳大利亞的移民大部分都住在墨爾本和悉尼。移民在這兒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但同時還保留著自己民族的傳統和習慣。想了解義大利人的飲食嗎?那麼就去萊庚街吧。想知道中國文化嗎?那麼就去唐人街吧。唐人街不僅有中國飯館,還有馬來西亞飯館、泰國飯館、日本飯館等等,所以那兒不僅是了解中國人的窗口,也是了解東亞和東南亞人的地方。
墨爾本市也是澳大利亞東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夏天人們最喜歡去海邊玩,墨爾本的周圍有許多山,因此在冬天下雪以後,又是滑雪的好地方。
最佳旅遊時間
墨爾本最好的旅遊季節在秋季,平均溫度在20度,比較適宜,植物顏色繽紛多彩。總的來說,這里的天氣多變,夏天白天氣溫在25-29度之間,有時候甚至達到40度。春秋季平均為20度,冬季在13-15度之間。 春夏是氣溫變化最無常的,前後兩天最高氣溫相差15度不足為奇,而且白天晚上的溫差很大,甚至於會差15、20度。冬天最低氣溫一般5-9度,有時也會到1-3度。
節日
每年這兒都舉辦很多節日,環繞Albert公園賽徑的「澳大利亞第一方程式賽車」、名列全球的國際四大網球公開賽之一的「澳大利亞公開賽」,以及位居澳大利亞榜首的國際賽馬「墨爾本杯」等年度國際運動盛會都在墨爾本舉辦。
主要節慶活動:
蒙巴節(MOOMBA FESTIVAL)
這是墨爾本居民的狂歡節,每年3月份舉行。
蒙巴的意思是,大家快快樂樂地在一起。每到蒙巴節,一連幾天都是人們慶祝的日子。慶祝活動包括美術展覽、音樂演奏、歌舞戲劇、運動比賽、花車遊行等項目。華人的節目也是節日的一部分,舞龍燈、獅子很受歡迎。
墨爾本藝術節
每年9月中旬舉行藝術節活動,為期17天。屆時,世界各國的著名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同城競演,集中展示世界一流的音樂舞蹈和戲劇節目。
墨爾本賽馬節
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馬賽之一,也是唯一能夠令全澳大利亞上下一齊停止工作的事情。賽馬期間,女士們頭頂上萬紫千紅的帽子,成為賽馬場外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羊和羊毛節
每年7月份舉辦,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羊毛博覽會。
中國春節
每逢中國農歷春節期間,墨爾本市政當局在唐人街舉辦中國民俗表演和中國美食展銷活動,中國春節已經成為墨爾本各民族人民共同歡慶的節日。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已成為墨爾本的標志,從墨爾本的市中心過雅拉河即南墨爾本(South Melbourne)。從富林達斯車站越過王妃橋(Princess Bridge),再沿聖基爾達街(St.Kilda St.)步行5分鍾,即可見到右側的新式拱門,拱門內便是維多利亞藝術中心。
此藝術中心內有一座維多利亞美術館,館內有2萬5千件的收藏品,堪稱澳洲最大的美術館。藝術中心的建築十分令人贊賞,有廣大的中庭和以彩色玻璃為天花板的大廳,很值得一看。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10:00-17:00,星期三10:00至21:00,星期一休息
菲力浦島
在墨爾本南方約130公里,菲力浦港灣東側,其入口有一小島即菲力浦島。 對墨爾本市民來說,這里是沖浪、駕船、釣魚、滑水等活動的海灘度假勝地。
菲力浦島之所以聞名是因為島西南端諾畢斯岬附近的夏陸灘是小精靈企鵝的保護區,這種企鵝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身高僅30公分,每當日落時分,便可見到企鵝們成群從海上陸續歸巢,由於它們體型嬌小,排列在一起搖搖擺擺地走,甚是有趣。冬季在海岸觀察相當寒冷,因此最好在南半球的夏天(11月-次年3月)來比較好。如果帶著望遠鏡,從諾畢斯岬可以看見洋面海豹和岩上棲息的海豹。
在菲利普島上,還有許多怪石,表面分化,呈長方柱狀,垂直而立,形如風琴,名叫琴石,也是遊客必然觀賞的一景。
交通:可以在墨爾本當地參加菲力浦島一日游的活動,行車2小時左右即到。
開放時間:觀賞企鵝時間18:30 - 20:00(5月-9月), 19:30 - 21:30(10月-4月),全年島上開放。
食:島上的西餐、中餐和海鮮館很多,選擇的餘地很大。
小貼士:景區內是不允許照相和錄像的,所以不要帶這些設備。另外,島上很冷,即使是夏天也要多穿些防寒衣服。
皇家植物園
位於國王公園旁邊的植物園,約40公頃,除澳洲原產的以外,有國內外約一萬個品種的植物。自1845年開園以來,即不斷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逐漸擴展,才能擁有今日所見的規模。
園內的東南隅,有一棵稱為「分離紀念樹」的紅色尤加利樹(Red Gum Tree),據說1851年時,為慶祝維多利亞州脫離新南威爾斯州獨立,而在此樹周圍舉行盛會,因而得名。
園內有一幢木造的樸素建築物叫做La Trobe Cottage,在維多利亞州仍為新南威爾斯州的一部分時,此為地方官吏LaTrobe的住宅,此宅原在雅拉河北岸的Jolimont地方,於1966年時移至此地,而保留下來作為歷史的紀念物。
交通:在市中心搭乘3、6、8、16、67路有軌電車,15分鍾可以到,如果從市中心步行需要30分鍾。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6:30-20:30
小貼士:園內不要亂扔垃圾,也不要在樹上亂刻亂劃。
住宿介紹
墨爾本住宿地集中在巴克大道的林陰街,位於市中心的旅館充滿著家庭氣息,讓遊客感覺賓至如歸,即使深夜到墨爾本,如果去這周圍,也可以找一個簡單的住處。另外,要享受夜生活的話,在菲茨路易大道一帶便可找到這類旅館。
墨爾本的小旅館都採用B&B的方式,加上早餐單人$40,雙人$50左右,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大學的旅館投宿。
餐飲介紹
墨爾本是一個有著四分之一海外移民的城市,所以它的餐飲文化融匯了各國的特點,市內的2000多家餐廳經營著世界各地的美食,甚至於別的地方比較少見的阿富汗菜、非洲的祖魯菜都有,大可一飽口福,各國文化的大熔爐是墨爾本餐飲文化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風格。
一年一度的墨爾本美食節不僅是澳大利亞,同時也是南半球甚至世界范圍內極具影響力的美食文化活動,它成功地將墨爾本的飲食文化、獨特生活方式展現於世人,使墨爾本成為無可爭議的澳大利亞「美食之都」。在墨爾本,還能體驗到已有10年歷史的「世界最長的午餐」的魅力,每年3月的第三個星期天至4月中旬,在墨爾本25個地點同時舉行,親臨品嘗維多利亞的當地美食,呷一口地道葡萄酒,這種體驗令人難忘。
餐館搜索
維多利亞街(Victoria Street)
位於瑞奇蒙區(Richmond)的維多利亞街上有很多越南人開的餐廳,這里中南半島的風味特別正宗。
悉尼路(Sydney Road)
位於伯恩斯威克(Brunswick) 的悉尼路是可以平常中東美食的地方,力巴能的甜品屋是很值得去的地方。到這里可以搭乘市區的電車。
卡爾頓(Carlton)
卡爾頓區堪稱是墨爾本的「小義大利區」,義大利菜這里是很正宗的呀。
隆司戴爾街(Lonsdale Street)
隆司戴爾街上希臘式的咖啡館里可以享受地中海式的歡樂。墨爾本可是除希臘之外,希臘人最多的城市。
伯恩斯威克街(Brunswick Street)
位於費茲羅區(Fitzroy) 的伯恩斯威克街,是世界美食的天堂,世界各地的美食、小吃應有盡有。
中國城(China Town)
位於市中心的中國城裡,想吃什麼口味的中國菜都可以。
其他
電車餐廳(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
創立於1927年的電車餐廳是全世界第一家設在電車內的高級餐廳,是澳洲「最受歡迎的觀光餐廳」,懷舊的車內裝飾讓食客們在享受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能欣賞城市風光。不過在這個餐廳用餐必須事先定位。
電車餐廳的營業時間:午餐 13:00-15:00(午餐只供20人以上的團體)
晚餐 第一段17:45-19:15
第二段20:30-23:30
餐廳電話:(03)9696400
萬壽宮(FlowerDrum)
被譽為澳大利亞最好的中國餐館,以粵菜吸引世界各地無數食客,接待了諸多包括老布希等國際名人,為了保證品質,20多年來獨唐人街一家,沒有分店。
娛樂介紹
墨爾本有澳洲藝術與文化之都的美稱,遊客萬不可錯過在市內眾多的劇院觀看世界級歌劇或音樂會的機會,熱鬧的夜總會和酒吧是欣賞爵士樂和搖滾樂的理想地點,位於南墨爾本的皇冠賭場是墨爾本市的娛樂與博彩勝地,賭博設施十分齊全,場內的餐廳提供國際水準的美食。
娛樂搜索:
運動
墨爾本是一個酷愛體育的城市,墨爾本杯(Melbourne Cup)賽馬、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澳大利亞一級方程式賽車(Grand Prix)等很多世界著名的賽事都在這里舉行。墨爾本板球場(Melbourne Cricket Ground)、澳大利亞式橄欖球總決賽場館、弗林德斯公園國家網球中心都是在墨爾本觀看比賽不容錯過的地方。
墨爾本皇家高爾夫球場、Huntingdale或金斯敦鍵康中心等是墨爾本最豪華的網球中心,可以揮拍健身。
賽馬
在弗萊門汀進行的墨爾本杯(Melbourne Cup)舉行的一年一度的春季賽馬狂歡節是一年中最具時尚和最具魅力的時刻,澳大利亞、甚至全世界的良種馬都薈翠於此一爭高下。
賽車
每年三月在墨爾本阿爾伯特公園湖舉辦的一級方程式賽車(Grand Prix)大賽也令人興奮瘋狂。澳大利亞是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第一站。
藝術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有名的文藝之都,如果想看具有世界水準的歌劇、最新的百老匯演出、芭蕾、話劇或音樂會,那就得去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的一流劇院。
夜總會
演奏現場音樂及上演喜劇的夜總會在墨爾本最受歡迎,南岸區的皇冠娛樂中心,是墨爾本娛樂和賭博的龍頭地區,有撲克、輪盤賭、大轉輪、sic bo、紙牌賭博、keno、雙骰等。
購物介紹
在墨爾本,人們都喜歡購物,墨爾本人以追求衣著時尚為榮。
墨爾本市的主要購物中心位於伯克街與科林斯街,與大部分市內的酒店距離不遠,而大型百貨公司位於伯克步行大街。
科林斯街的「巴黎區」在斯普林街附近,幾乎包容了所有國際頂級時裝品牌專賣店,不過價格和香港比沒什麼優勢;與科林斯街一街之遙的Littlecollinsstreet則將墨爾本本地設計師的創意演繹得淋漓盡致;FlinderLane是風格時尚前衛人士的喜愛之地,每到11月份的澳洲時裝節,這里大師雲集,成為時尚者的樂土。比較有名的商店有AliceEughemia、LvyHopes、ChristineAc�cessories等;Chapel雅皮街是墨爾本最時髦的地方,周末這里是最熱鬧的了,世界各地的時尚買家都會在這里「淘寶」,如BettinaLianode的性感牛仔褲、DinosaurDesigns的各類珠寶和家庭飾品等等,都是人們所喜歡的;坐落在亞拉河南岸休閑中心的南門區,各種特色店琳琅滿目,一般墨爾本的商店17:00就關門了,這里卻經營到凌晨,這里的SundayMarket可以淘到許多物美價廉的手工藝品,女孩子們最喜歡到這里了。
墨爾本中心是澳洲最大規模的零售商場之一,它呈雪糕筒形的建築環繞著一座有100多年歷史的建築物興建,在古色古香的女皇購物市場(Queen Victoria Matket)里購物是一種享受,這里最有名的有朱古力、牛奶糖、潤膚膏、樹熊公仔和羊毛時裝等。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市集是遊客閑暇時間的好去處;肉食市場工藝中心是墨爾本首屈一指的工藝品市場,如果想購買紀念品帶回國,可去那裡逛逛。
其他:
DavidJones、Myer:大百貨區域
brunswickstreet:個性服飾、獨特的手工製品
Richmond:另類商品、工廠直營店
ToorakRoad:名師設計商品、二手高級服飾
BridgeStreet、SwanStreet:步行街、流行服飾
商店營業時間:10:00—17:00
交通介紹
外部交通
航空
從中國內地的北京、上海有航班飛往墨爾本。國際航線到達大廳位於機場大廈的一樓,國際航線出發大廳位於機場大廈的二樓。國際航線大廳左右分別為澳大利亞快達航空公司以及澳大利亞安賽特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線大廳。國際到達大廳內設有銀行、行李存放處、快達航空公司以及安賽特航空公司的櫃台等設施。從泰勒馬林國際機場(Tullamarine Airport)到市中心25-35分鍾左右,乘Skybus公共汽車9澳元,乘計程車大約25澳元。機場國際航班離境稅為27澳元。抵達墨爾本後,從墨爾本至堪培拉約需50分鍾,至悉尼約需1小時,至布里斯班約需2小時。
火車
墨爾本市內有兩個主要火車站。史賓沙街站(Spencer Street Station)是維多利亞州內及跨州火車線路在墨爾本市的總站,可以在這里乘坐火車前往州內各主要景點。弗林德斯街站(Flinders Street Station)是墨爾本當地火車線路的總站。有火車通往各州首府和其他主要城市。
公路
從墨爾本有高速公路通往各州的首府。
內部交通
市內火車
墨爾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市內火車,它多數時間是行走在地面以上的。這里的火車貫穿了主要的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居住地區,由於墨爾本市中心是比較繁忙的商業中心,所以許多人在上班時因無法停泊私家車而改乘火車,同時它也是運載學生上學的主要交通工具。
墨爾本市內的火車票價格是以地區和時間為劃分,而且車票是火車和巴士通用的。在每個車站門口的自動售票機處都可以買到車票,通常分為2小時票(在2小時內乘坐各個市內交通工具都有效),全天票,月票和年票,買時間越長的價格比值相對會越優惠。票價除了與時間有關以外也與地區劃分有關,在墨爾本將主要市內地區劃分為三個區域,如果是跨區域乘車,票價也會相對增加。
有軌電車
雖然它已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至今保留的原因是它有不同尋常的紀念意義。在墨爾本市中心有專門為遊客准備的免費環城有軌電車帶你觀光墨爾本的景色,在裡面還配備了專職的導游介紹景點,同時還有許多介紹墨爾本游覽點的小冊子和地圖。
電車
墨爾本的市內電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綠色車體,另一種是桔色車體。停靠站有簡單的標示牌,搭乘時,從後面上車,在車上購票,費用在市內每一區間是0.60澳元;此外,也有可在一天內自由乘坐電車和巴士的車票,票價是2澳元,而下車時,按鈴就可靠站下車。它的特點是速度比較慢,但停靠的站多,方便,幾乎覆蓋了整個市區。雙向運行的環市電車的運行時間是10:00-18:00,每15分鍾一班。觀光局有免費的市內電車路線圖Tramwag Map可以索取。
市內的主要路線有東西平行排列的Flinders、Collins、Bourke、La Trobe等大道和南北走向的史賓塞(Spencer)、威廉(William)、伊麗莎白(Elizabeth)、Swanston等道路,一直延伸至郊外。
計程車
墨爾本當地的計程車上的圖案很富有地方特色。一般在街角都有計程車招呼站,旅館前有等待招呼的空車,還有攬客的計程車。基本費用是2澳元,以後每公里加0.60澳元。
小常識:墨爾本的電車,火車,巴士共用一種車票,Metcard.車費依距離而定, 車票很有意思,分兩個小時的票(在這兩個小時內去哪兒都可以)、一天的票、一周的票和通票。
㈡ 澳大利亞的有哪些自然風光
澳大利亞按照氣候、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特點可以劃分為北部熱帶地區,東岸和大分水嶺亞熱帶地區,西南部地中海氣候地區和大陸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
1.北部熱帶地區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海岸地帶,氣候屬於潮濕熱帶類型,但5~10月為晴朗乾燥季節。
達爾文城是該國北部地方的首府,它是北部較大的城市,也是較著名的旅遊城市。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於1839年曾到此考察,故該市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里原來是土著人的居住地,後因於19世紀70年代發現金礦而迅速發展起來。1974年,由於颶風襲擊而受到嚴重破壞。後經過重建,成為具有現代化街道和建築物的美麗城市。氣候炎熱多雨,樹木繁茂,有許多特有的植物種。東、西、北三面環繞著美麗的金色沙灘,旅遊者在此可參加多種水上活動和運動。市內有中國廟宇列聖宮;南郊有亞羅奧加公園,有該國特有的野狗及鱷魚、野牛等野生動物。東南郊有一溫泉,還有許多高達3米的白蟻冢,每冢可容200萬只螞蟻,令人嘆為觀止。市內有一通往亞洲和歐洲的國際機場。
在達爾文以東不遠處,有卡卡杜國家公園,這是一個重要的旅遊點。該國家公園以其自然景觀和土著人的岩畫藝術,以及沼澤濕地的水牛、鱷魚與多種水烏等野生動物著名於世,現已被列為世界遺產地。為了保護其資源,對旅館的建設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遊客去公園旅遊交通比較方便,乘船、乘公共汽車、小汽車或乘坐四輪出租馬車都可到達。這里帶有冒險性質的假日活動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2.東岸和分水嶺亞熱帶地區 該地區可分為四個旅遊亞區:
1)北部地區。從羅克漢普頓到約克角城。這里旅遊上的特色是沿海的熱帶雨林植被、近海的大堡礁和熱帶氣候。該地區較大城市有凱恩斯。7~10月是降水較少、適於旅遊的乾季。上述特色中最突出的是舉世聞名的大堡礁。
大堡礁位於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北面從托雷斯海峽起,向南直到弗雷澤島附近,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線綿延2000餘公里。大堡礁距海岸約20~350公里,總面積達8萬平方公里。珊瑚礁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性物質和骨骼等殘骸堆積而成。這里的珊瑚礁沿海岸分布,象堡壘保衛著海岸,所以稱為「堡礁」。大堡礁不利於航行,但是可以開展多項水上運動或活動,還可以在水下觀賞美麗的珊瑚和其他水下生物,因而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旅遊區之一。大堡礁由600個珊瑚礁組成,水下珊瑚顏色鮮艷,絢麗多姿,形狀各異,還有游魚、綠海龜、蟹、牡蠣等,宛若海上公園。在17個較大的島嶼中,最著名的是擁有觀賞海洋景色設施的格林島和海倫島。格林島建有水下觀察室,可觀賞海洋中美麗、奇特的魚類和其他生物。1988年在湯斯威爾(Townsville)附近,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飄浮旅館」(實際是常年固定在礁石上的一條船)。在此可以進行一日游,也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旅遊和潛水探險。據估計,1986年,去大堡礁旅遊的人達50萬人次。由於旅遊者過多,人們已經發現,這個比較敏感的生態系統已經受到巨大威脅。另外,大堡礁還遭到以珊瑚蟲為食物的荊冠類海星的威脅。因此,澳大利亞成立了大堡礁海洋公園對大堡礁進行嚴格的管理。該公園將大堡礁分成若乾地帶,以便進行不同方式和不同層次的管理和利用。有些地區受到十分嚴格的保護,在這里只可以進行觀賞性的旅遊,不允許在堡礁上進行行走、採集和垂釣等破壞性活動。在凱恩斯附近地區和較大的島嶼上,有現代化的國際旅館和豪華賓館,也有較簡陋的小旅館,可供旅遊者休息和居住。
在該地區的熱帶雨林中,已建立了幾座國家公園,如白倫登克和特里不萊辛國家公園。這里有奔騰咆哮的河流,是飄航的理想地點。
這一地區有相當長的海岸地帶尚未進行旅遊開發,但現已建立了一些國家公園。旅遊活動基本上在乾季才能進行。南半球夏季時,這里常常有大雨,而且沿海水域中會出現有毒的水母,所以主要的旅遊季節只能在5~10月間。因此,在這期間,昆士蘭北部海岸成了悉尼和墨爾本遊客的「冬季」旅遊勝地,但對於北半球來的旅遊者來說,它們是「夏季」旅遊目的地。來此旅遊的海外遊客相對較少,但凱恩斯機場經過擴建,以便日本、美國和歐洲旅客到此旅遊。實際上,從東京飛到這里,所花的時間比從東京飛到夏威夷還要短一些。
2)布里斯班地區。布里斯班地處澳大利亞東南部,是主要度假地區的中心。雖然屬昆士蘭海岸的這段海岸,全年都能開展旅遊活動,但它主要是以冬季陽光吸引遊客。12~2月間,氣溫高,濕度大,降雨也多,旅遊不太方便。
東部海岸中段的海灘,已進行了較長時期的大規模旅遊開發,特別是布里斯班以南的黃金海岸和其以北的陽光海岸。黃金海岸是一段長約40公里的連續、優質沙灘,由於沙灘為金色,而得名。這里氣候宜人,日照充足,特別是海浪險急,適於進行沖浪和滑水運動。最理想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是所謂「沖浪者樂園」。在早年土著人的聚居之地瑟弗斯佩斯勒舍以及其他地段,有許多豪華旅館和別墅,還有各種各樣的娛樂和旅遊區,如游樂場、賭場、酒吧、夜總會、海洋世界和一些主題公園。在庫魯姆濱海海灘,建立了佔地20公頃的飛鳥保護區。夢幻游樂場,佔地84公頃,內有包括屏幕達兩層樓高的愛麥克斯戲院等設施。海洋世界是南半球最大的海洋公園,園內有許多海洋動物如海豚的精彩表演。在穆德吉拉巴,有著名的哈韋斯飛鏢工廠,廠內生產一種土著人使用的狩獵工具——投擲出去如未擊中野獸還可自動返回的「去來飛器」。這種工具反映了土著人的智慧。
離黃金海岸不遠的地方,有一處柯朗加塔機場。它位於布里斯班以南27公里處,而到陽光海岸去的旅遊者可經由布里斯班機場進出。陽光海岸的旅遊開發遠不如黃金海岸。例如,努沙(Noosa)是一個環境幽靜的旅遊勝地,附近還有一個國家公園,但目前只有一些小旅館。該旅遊勝地可開展所有各種水上運動。
日本旅遊者對於昆士蘭海岸地帶的興趣日益增加。1988年,日本人提出希望對昆士蘭黃金海岸大部分土地進行旅遊開發。現已投資8億美元。1987年僅有21.5萬日本人訪問澳大利亞,但到達昆士蘭的日本遊客人數增加的速度是到達夏威夷的日本遊客的兩倍。
3)悉尼和墨爾本地區。這是澳大利亞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里的氣候冬季較潮濕,但夏季較為乾燥。因此正好可以彌補布里斯班一帶氣候的不足之處。該地區海岸可進行大多數夏季海濱旅遊活動;當地的海灘全年都可開展一日游。這里有比較理想的沖浪條件,但有些海灘有一定危險性,因為有較強的離岸流。該地區各個城市都是重要的旅遊中心。
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和重要港口,也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它位於大陸東南岸,人口約350萬。該城始建於1788年,當時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建立的囚徒流放地。現在是全國重要的經濟、文化、金融和貿易中心。交通也很發達,公路向北可達紐卡斯爾,向南到鋼城伍倫貢,向西通向煤都利斯戈和巴瑟斯特。這里有重要的國際機場,並有多條國際國內航線。該市氣候溫和,環境美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豐富且極有特色。市內有許多公園和街心花園,綠地遍城,到處繁花似錦。泰隆加動物園內有許多珍禽異獸,如澳大利亞樹熊、鴨嘴獸、袋鼠等。海邊有很多海灣和沙灘,是優良的天然浴場,並可開展滑水、沖浪等水上運動。在眾多的古代和現代建築中,最著名的是悉尼歌劇院和悉尼塔。悉尼歌劇院也稱海上歌劇院,是澳大利亞全國表演藝術中心。該建築物造型奇特,象是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與周圍景色十分和諧統一。這一世界著名的建築於1973年建成,現已成為悉尼的標志。它的設計者是丹麥的年輕建築師耶爾恩·烏特松。悉尼塔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築,高304.8米。管狀塔身達230米。塔樓呈圓錐形,共9層,1層和2層是旋轉式餐廳,3層和4層是瞭望層,在此可以觀賞整個悉尼城的景色。在悉尼將舉行200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1991年,該市接待了150萬外國遊客,平均每人在此逗留13天,每日消費626澳元。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為維多利亞州的首府。人口約280萬。該市是澳大利亞最早的牧場和牧羊業的發源地。1851年,在附近發現大金礦,使美國舊金山有所遜色,因而稱為「新金山」。目前是工業、交通和文化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市西北部的塔拉馬林機場是全國第二大國際機場。該市是氣候宜人的花園城市,植物園和公園佔全市面積的1/4。著名的皇家植物園里,有10000多種植物,園內有95棵樹為英國女王等世界名人所植。除了現代化高層建築外,還有哥特式聖保羅教堂和古希臘式議會大廈等古建築。唐人街上有許多中國餐館和一些中國牌樓。市內還矗立著為紀念當地工人1855年爭取「三八制」(工作、休息和睡眠各8小時)的斗爭而建立的紀念碑。該市的海岸地帶,有崎嶇突出的懸崖峭壁,奇麗而壯觀;有些公園內還有多種野生動物,如鵜鶘、企鵝、海豹等。
大分水嶺是澳大利亞主要山脈,綿亘於從凱恩斯到墨爾本的東部海岸地帶。悉尼和墨爾本之間的雪山海拔最高,其山頂終年積雪,有「澳大利亞屋脊」之稱。1949年,在該山設立了科西阿斯科國家公園,面積6134平方公里。園內的斯雷德波村有設施完善的滑雪場,全年都可開展各種與積雪有關的運動。這里建有空中索道,可將滑雪者直接送到高600米的滑雪起點。雪山還是澳大利亞主要河流的發源地,並建有著名的大雪山水利工程。大壩後面的歐卡姆比內湖是全國最大的水庫,庫內水產豐富,也是重要的旅遊點。此外,還有其他許多國家公園沿山脈分布,可開展自然景觀旅遊和各種度假活動。這些活動可和以沿海城鎮為基地的海灘旅遊相結合。
藍山在悉尼以西65公里處,為大分水嶺的支脈,是一個旅遊地。峰巒高聳,峽谷深切,樹木繁茂,因入秋時大量按樹揮發的油滴,經陽光折射呈現藍色而得名。卡通巴附近,氣候宜人,怪石嵯峨,有三姐妹峰、吉諾藍岩洞、溫特沃思瀑布、鳥啄石等天然名勝。吉諾藍岩洞雄偉幽深,洞中有洞,有各種喀斯特溶洞地貌,如石筍、石鍾乳、石幔等。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座落在大分水嶺山間盆地內。人口25萬左右。該城沿攔河壩後的人工湖布設,是一座美麗而繁華的現代化城市。市內僅有少量的輕工業,但文化科技發達,有藏書豐富的國家圖書館和許多科研機構,西南郊有宇宙衛星跟蹤站。市內和郊區有許多開闊的林地和公園,宛如一座大花園。
4)塔斯馬尼亞。該島距澳大利亞大陸東南海岸不遠,是該國最偏南的領土,因而氣候比其他地方冷涼,夏季最高溫度為21℃,冬季最高溫度11℃。降雨豐富,全年分配均勻。但空間分布不均,西部山區超過2500毫米,向東漸減到500毫米以下。該島具有鮮明英國特色的農場景觀,但也分布著一些無人居住的高地和荒原,還有壯麗的瀑布、深切的峽谷、高聳的山地和秀麗的湖泊。州首府霍巴特面積不大,人口僅18萬,也是一個環境優美的海港,但該市及整個島嶼尚不是澳大利亞的重要旅遊區。
3.西南部地中海氣候區
澳大利亞西岸跨越幾個不同的氣候帶,但它一般不受濕潤海洋氣流的影響,因而比東岸乾燥,有相當長的地段都是沙漠。適於旅遊的地中海氣候分布於珀斯附近。這一帶夏季平均溫度在21℃以上(12~3月),降水較少;冬季,降雨增多,溫度可降低到13℃。
珀斯,是西澳大利亞州首府,重要港口,由於在該市湖泊中有成百的黑天鵝,並成為珀斯的標志,因而也叫「黑天鵝城」。1829年,從英國流放的囚徒到達此地開荒。19世紀末,由於其東部發現金礦而迅速發展起來。這里氣候十分有利於開展旅遊。長達數公里的白色海灘,為人們提供了天然浴場。市內還有許多文化設施和辦公大樓,如藝術博物館、珀斯歌劇院、市政廳大廈等。交通十分發達,向北有公路通向達爾文市,向東有鐵路通向東岸的悉尼。
盡管珀斯一帶氣候和自然景觀都比較優越,交通也方便,但是它離澳大利亞人口分布集中的東部地區畢竟過於遙遠,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將旅遊者從悉尼和墨爾本海灘吸引過來。而珀斯冬季的氣候又不能與昆士蘭東岸的冬季陽光旅遊勝地相比。因此,澳大利亞西南部是世界上旅遊業不太發達的少數幾個地中海氣候區之一,雖然它擁有未受人類破壞、風光美麗的海灘,種類繁多的花木,在不遠的內陸地帶還有歷史上十分繁榮的采礦城鎮。
4.中部「紅色」乾旱地帶
澳大利亞內陸大部分地區是炎熱的荒漠或半荒漠地帶,年降水量225毫米以下。地表水很少,但是由於地下水豐富,特別是不少地區有自流地下水。澳大利亞擁有大自流盆地、墨累河盆地、巴克利盆地、荒漠盆地等自流泉盆地20多處,總面積達270萬平方公里,現已鑽井1.8萬眼,為內陸乾旱地區提供了大量的人畜用水。因此,缺少地表水對於旅遊業的發展並不是嚴重的限制因素。
該地區自然景觀以地勢起伏不大、平原開闊和缺少常年性水系為特徵。只有一些間歇性河流從大分水嶺向西流入內陸盆地的鹽湖(如埃爾湖)之中。喬木僅分布於水道兩側,而其他地方分布著堅硬的草本和灌木叢。由此再向西,為更加乾旱的沙漠,石質平原、沙丘和粘盤相間分布。自然景觀以紅色占優勢,紅色景觀是由於氧化鐵沉積物覆蓋在岩石表面所形成的。在該地區地理中心的平原上有一系列的山脈,如麥克唐奈山脈、馬斯格雷夫嶺、彼德曼山脈等。山脈之間有一些孤立的露頭(即極為古老山脈的殘體)位於盆地之中。在這些壯美的孤立岩體中,最著名的是烏如魯國家公園的艾爾斯巨石和奧爾加山。
艾爾斯巨石是世界最大的孤殘岩體,位於艾麗斯斯普林斯市以西350公里處。1872年歐洲人艾爾斯首先發現,故以其名命名。該巨石高出四周平地348米,長3000米,基圍8500米。遠看象是一隻巨獸,表面光滑,無任何植物在其上生長。岩石呈紅色,但一天中顏色不盡相同,有時較深,有時偏淡。由於風化的結果,巨石上形成了許多石縫和洞穴。當地土著人把巨石視為神的化身,定期到此頂禮膜拜。有些洞穴內,有近似抽象畫的古老壁畫。遊客可從巨石西部攀上峰頂,觀賞遼闊平原的壯麗景觀。到這里旅遊,交通比較方便,可從附近的尤拉拉乘車到達這里。它擁有自己的簡易機場,旅遊服務設施完善,可提供從國際標準的豪華旅館到簡陋宿營地的各種住宿。雖然旅遊者可以直接乘飛機到達,但大多數人是乘飛機到艾麗斯斯普林斯,然後再轉乘飛機或火車到尤拉拉和艾爾斯巨石。當地氣候比較炎熱,但由於空氣乾燥,如果旅遊者注意避免太陽直接照射,旅遊活動可正常進行。
艾麗斯斯普林斯位於麥克唐奈山區,是澳大利亞中部地區行政機構所在地,也是一個旅遊中心和全國的地理中心。這里氣候炎熱,周圍是紅色荒漠。市內有19世紀無線電中繼站舊址紀念館和間歇泉遺址、戰爭紀念碑。藝術館內有一高6米的旋轉台,站立其上,可觀賞紅色平原的奇異景色。城附近有一駱駝馴養場,其駱駝可供旅遊者使用。每年秋季,該市都要舉行傳統的駱駝比賽。
㈢ 澳大利亞中部有――是世界上最大的獨體岩塊
澳大利亞中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獨石山——艾爾斯山,在西部高原拔地而起。這塊碩大無比的岩石,高出周圍地面330米,周長約10千米。每當太陽東升或夕陽西下的時刻,在陽光的照射下,這塊巨石顯示出紫、紅、橘紅等顏色,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這巨大的岩石是幾億年前的褶皺山脈經過長期風化、侵蝕而留下來的堅硬部分。
地質運動說認為,四億五千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巨石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Amadeus Basin)向上推擠形成大片岩石。由於地塊的隆起、交疊,使巨岩處於了垂直狀態。大約三億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殼運動將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經過億萬年來的風化作用,周圍的砂岩都風化瓦解了,只有這塊巨石憑著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風剝雨蝕,且整體沒有裂縫和斷隙,成為地貌學上所說的"蝕余石"。但長期的風化侵蝕,使其頂部圓滑光亮,並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寬窄不一的溝槽和淺坑。因此,每當暴雨傾盆,在巨石的各個側面上飛瀑傾瀉,蔚為壯觀。
㈣ 地球上最熱的八個地方,火焰山只排到第三位,還有哪些地方
因為地球地貌的廣闊,地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地球上最熱的地方,第一位應該是位於伊朗的達什特娥聿,其次是澳大利亞一個名叫荒原的地區,第三才是中國的火焰山,第四則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死亡之谷,第五是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第六是突尼西亞的吉比利,第七是馬里延巴克圖,第八是利比亞的阿齊濟耶。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死亡之谷,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只是不太了解。死亡之谷是位於加利福利亞的沙漠地區,是美國北美洲地勢最低的地方,但是他確實也是最乾旱的地方,這里很少有雨水,所以很多生物在這里的難以生存,曾經測得的最高溫度56.7攝氏度。
其實,地球上存在極端天氣的地方並不少,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現在能做的盡量是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㈤ 澳大利亞悉尼具體是屬於哪裡的
悉尼(Sydney)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東南部城市,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位於圍繞傑克遜灣的低丘之上,是用當時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的。
200多年前,這里是一片荒原,經過兩個世紀的艱辛開拓與經營,它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繁華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有「南半球紐約」之稱。1788年英國流放罪犯於此,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建立的殖民地點。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居民大多從事服務業,工業有石油煉制、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飛機、汽車和船舶製造業等。有鐵路和公路網連系廣大內地。港灣水深,設備良好。主要輸出羊毛、小麥、麵粉、肉類、紡織品等。有定期海、空航線通達英、美、紐西蘭等國。有全國創辦最早的悉尼大學(1850年建)和澳大利亞博物館(1836年建)。市東有海濱浴場。園林眾多,綠化面積廣闊。
悉尼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這里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風光漪妮、景色秀麗,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豐沛。悉尼年降水量大約為1200毫米,夏季(12-2月份)平均氣溫21℃、冬季(6-8月份)平均氣溫12℃。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悉尼的國際聲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廣義的悉尼即所謂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60萬左右[2011年】。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3萬人。
悉尼作為城市的歷史始於1788年,以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在悉尼登陸為開端。悉尼正式建市則於1842年7月20日。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澳大利亞,其首選居住地往往是在悉尼。悉尼外來移民按人口數量以義大利人居多,其次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臘人、華人和越南人。近20年來,華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區的華裔人口大約在40萬左右。悉尼旅遊觀光的地方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悉尼歌劇院、港口大橋、岩石區、環形碼頭、麥考瑞廣場、情人港(又稱:達令港)、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大大小小的國家公園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還是海灘。悉尼的海灘星羅棋布,風格各有千秋。比較著名的海灘包括Bondi beach, Manly Beach, Coogee Beach, Watson Bay, Rose Bay, Double Bay, Nielsen Park, Balmoral 等。
㈥ 哪個城市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和最大的城市
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為77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古老的大陸之一,除了南極洲以外它的降雨量最少。大部分地區極為乾旱,或是半沙漠,並不適宜居住。因此,澳洲的人口與國土面積相比較顯得就很少。按面積大小,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的第六大國,是唯一占據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海岸線長達36,735公里。相對於其它各洲,由於沒有特別高的山脈阻隔,加之大洋環繞帶來的調節作用,澳大利亞沒有極冷或極熱的氣候。澳大利亞40%以上的土地在熱帶。在最冷的區域,例如塔斯曼尼亞的高地,及橫過東南部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的澳大利亞山脈,會有經常性的降雪,冬季的氣候亦常跌至零下。澳大利亞的氣候從熱帶延伸到溫帶,全年平均氣溫由最北部的27℃轉變到最南部的13℃。
長期與大陸分離,使得澳大利亞成了有袋動物的聖地(一些把幼子養育在自身袋形結構里的哺乳類動物)。袋鼠、樹熊、鴨嘴獸等都是大家熟知的。每逢雨過天晴,本來乾旱的草原,鮮花盛開。較為熟悉的野花有山龍眼、法蘭絨、沙漠豆、聖誕灌木等。森林地帶集中在較為潮濕的沿海地帶:在昆士蘭州還有些雨林,但面積正在日漸縮小。澳大利亞有500種膠樹和600種合歡樹。
1788年澳大利亞成了英國的殖民地,在最初的150年裡,大部分到此定居的人來自大不列顛愛爾蘭,但是在後50年裡到此定居的人來自140多個國家,最近40%以上的定居者來自亞洲。澳大利亞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澳大利亞政府鼓勵不同種族或民族的澳大利亞人,包括土著人,在家裡或公共場合象使用英語一樣地使用他們的母語。澳大利亞的人口剛剛超過1700萬,最早的居民-土著人在這塊土地上已生活了4萬年,在自然環境下他們以打獵和採集野生植物謀生,現在土著人不是按傳統的部落方式生活,大部分生活在鄉鎮或城市裡,大約占國家人口的1.5%。澳大利亞亞,人們享有絕對的宗教信仰自由。大部分澳大利亞人是基督教徒,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人皈依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
澳洲擁有數多且高度受訓的勞動人力,許多資深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並具有豐富的國際經驗與亞洲經驗。平均而言,澳洲人在初級學校和中等學校上所花費的時間,較其它國家包括日本、德國和英國的人來得更長。澳洲百分之四十五的勞動人力具有大學學歷、執業證照或專業認證。此外,30%擁有第三機構學位的澳洲人具備研究所資格。澳洲優異的科學創新技能,已在各行業中培育出許多廣受國際尊重的世界級科技專家。
在全球化的經濟中,語言能力一項基本的勞動優勢。澳洲提供了與西方社會相似的商業文化環境,而澳洲的工作人口對於東方及西方的商業環境皆能運作自如。除了精通英文外,尚有240萬以上的澳洲人能說第二種語言。講亞洲語言的人口超過800,000人,使企業得以聘用以亞洲語言為母語的合格管理階層或技術人員。對需要語言技能的企業而言,這項有利的條件代表澳洲的城市正迅速發展成為企業所在地,利用這些技能,加上澳洲先進的通訊基礎建設,許多國際企業正在澳洲設立其區域總部或電話服務中心,以服務位於亞洲的客戶。
澳大利亞的國歌是"前進澳大利亞"。可是,一首有時在國際聚會上演奏的名為華爾茲瑪蒂達的流行民歌常常被當成澳大利亞的國歌。1984年,澳大利亞正式宣布綠色和金黃色作為國色,這兩種顏色作為運動服的顏色已有許多年。澳大利亞的國旗是由英國國旗皇家藍色背景和南十字星組成,左上角英國國旗的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歷史上的聯系。國旗上最大一顆七角星的六個角代表澳大利亞的州,第七個角代表它的首都區。澳大利亞的國徽是國王喬治五世在1912年批準的。國徽的圖案包括了盾形、六個州的標志、澳州特有的動物袋鼠、鴯鶓和一種開黃花的特有植物。澳大利亞的國慶日是一月二十六號,選擇這一天是因為來自英格蘭的第一批定居者、士兵和罪犯在傑克遜港登陸,現在這個地方已變成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
澳大利亞是能源和礦物豐富的國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和主要的鈾、輕原油和液化天燃氣出口國。它是世界最大的鑽石出口國和主要的鋁土礦、礦沙、金、鉛、鋅、鐵、銅、鎳、和錳的出口國。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區是應用先進種植技術高產的農業區,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澳大利亞有一億五千隻羊,是世界上最大的衣用細羊毛的生產國。它是蜂蜜、小麥、糖和牛奶等產品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
澳大利亞也是一個食品出口大國,雖然只有百分之六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大部分澳大利亞人生活和工作在沿海城市從事服務業或在工廠從事製造業,以及核科學、空間技術、醫葯科學,有關環境科學、電子和通迅等方面的研究和發展工作。
澳大利亞是一個立憲君主制。形式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國家的首腦,由總督在澳大利亞代表女王,澳大利亞是否應成為共和國仍是當今的熱點問題。澳大利亞的六個州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西澳和塔斯馬尼亞。大陸地區包括澳大利亞首府行政區、聯邦政府區和北領地。澳大利亞還負責管理7個海外區域。
澳大利亞遵循西方的民主傳統。它有三個層次的政府體系: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聯邦政府由總理領導,負責全國事務,如國防、外交、電信。州政府執行聯邦政府的各項任務,特別是在教育、社會福利和執法方面。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城市,如城鎮規劃、建築條例和污水處理等。所有18歲上的澳大利亞公民被要求在地方、州和聯邦政府選舉中投票。
澳大利亞介紹
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間,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亞島。澳大利亞大陸地廣人稀,四面環水,是一個風景美麗氣候宜人的國家,也是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占據一整塊大陸的國家。國土面積約76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36700公里,是目前世界第六大國。
澳大利亞亦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平坦的大陸之一,擁有許多獨特的珍稀動物和植物種類。按照氣候帶的劃分,澳大利亞的北部為熱帶,中部為遼闊的乾旱地帶,南部為溫帶。澳洲的氣候比較溫和,全年溫差不大。澳洲的四季正好與北半球相反--夏季由12月開始,3至5月份是秋季,6月份是冬季的開始,9月份進入春季。南回歸線以北地區年平均氣溫為23--26度,回歸線以南地區溫差略為明顯,冬季平均氣溫約14度,夏季平均氣溫約26度。
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區。現有人口18,426,900人,其中土著人口約佔2%,英國和愛爾蘭血統在人口中佔有較高的比例。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總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出生於海外。居民來自100多個國家,主要少數民族包括義大利裔,希臘裔,越南裔及華裔等。目前來自亞洲的移民數量正在不斷增加。澳大利亞政府奉行多元文化政策,在"公正、平等、正義、寬容"的原則下,各民族和平相處。其多元文化政策,良好的生活、投資環境及優越的社會福利,優良的教育體系,使其成為世界上的移民熱點。
澳大利亞有六個洲--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西澳、塔斯馬尼亞,及二個領地--首都領地和北領地組成。澳洲目前仍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奉英國女王為元首。澳大利亞宗教信仰自由。官方語言為英語,但各少數民族社區 都有自己的語言,澳大利亞通用貨幣是澳元。澳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約為1澳元相當於5元人民幣。
生活在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為您帶來無窮機會開發未來。
澳大利亞是一個充滿動感活力的國家,澳大利亞人都是活力充沛、友善和信心十足。我們重視知識及其應用,而且我們在許多領域上的成就都備受認同。
澳大利亞是擁有世界最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一,優秀的生活環境、水利建設和設施,包括便利的通訊設備、網路、一流的保健服務、現代公共交通系統和世界級的購物設施。受到澳大利亞居民的多元文化影響,澳大利亞的食品同樣是豐富多樣。這里的生活費和學費不但比英國或美國低廉許多,而且國際學生在留學期間也可以擔任兼職工作。
個人安全向來是學生和家長的最大顧慮,澳大利亞居民來自140個國家並且在這里落地生根,讓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最具多元文化的國家之一,而且創造出一個極為安全和友善的社會。同時,澳大利亞人也十分珍惜國際學生對於澳大利亞校園、學校和社會的貢獻。
體驗澳大利亞城市的細膩和刺激,享受地區校園的親密社區生活或沉醉在澳大利亞的自然美景之中。澳大利亞擁有獨一無二的環境,並且致力保存大自然的美麗風景。我們已經把大量土地納入國家公園范圍,共有十三個地點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區域,您可以親身體驗這些精彩景觀,享受如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卡卡度國家公園(Kaka)、烏魯汝國家公園(Uluru)和塔斯馬尼亞荒原(Tasmania Wilderness)的原始風情。
㈦ 塔斯馬尼亞荒原的介紹
塔斯馬尼亞荒原1982年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到1989年它已擴展到138萬公頃。它是南半球僅存的三個溫帶荒原之一。 塔斯馬尼亞荒原有澳大利亞最大的河系,最深的湖泊和最壯觀的山脈,它們已有10億年的歷史了。20000年前,人們便在這里生活,山中的洞穴曾是冰期時代獵人的居所,石壁上刻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壁畫。
㈧ 自然風景最好的地方.
一生不可錯過的世界20大美景
1、美國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
美國大峽谷是一個舉世聞名的自然奇觀,位於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凱巴布高原上,總面積2724.7平方公里。由於科羅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羅拉多大峽谷,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受保護的天然遺產之一。
2、澳大利亞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世界上有一個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它縱貫蜿蜒於澳洲的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3、好望角——Cape Town
到南非游覽,千萬不可錯過到非洲尖端好望角參觀的機會。好望角距離開普敦約六十公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其實,好望角是一個突出的小山岬,過去曾被稱為暴風角,因為這里的天氣惡劣,昔日不少航船都在此處遇險。但在印度洋航線通航後,聞說當時的葡萄牙王便把她改名為好望角,因為登上角點,可以眺望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壯大景色。
4、悉尼——Sydney
作為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悉尼市的最重要的特徵可能就是悉尼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港之一了。悉尼港上美麗的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悉尼歌劇院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它白色的外表,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象飄浮在空中的散開的花瓣,多年來一直令人們嘆為觀止。
5、印度泰姬陵——Taj Mahal
坐落於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士,大都是慕它的盛名而來。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
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
6、澳州艾爾斯岩-Uluru
在澳大利亞中部一望無垠的荒原地帶,大自然鬼斧神工劈鑿出好幾處奇絕景物,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艾爾斯岩。
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上最大的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飢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
7、秘魯印加遺址-Machu Picchu - Peru
20世紀初,人們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神秘的古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間也無人涉足。400多年的時光,只有翱翔的山鷹一睹古城的雄姿——
它,就是今天的馬丘比丘印加遺址。
8、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拉斯維加斯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工化城市。當沿著15號高速公路逐漸接近市區時,任何人的目光都會被那閃耀的霓虹燈及極有特色的豪華觀光旅館所吸引,甚至於在完全脫離日常生活的幻境中迷失自我。這里是全世界的娛樂中心,所有城市的設計都是為了盡情的享樂。
9、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上。它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以其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來觀賞的遊人。
尼亞加拉河是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條水道,僅長56公里,卻從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橫亘著一道石灰岩斷崖,水量豐富的尼亞加拉河經此,驟然陡落,水勢澎湃,聲震如雷。
10、埃及金字塔——The Pyramids - Egypt
據拜占庭菲羅所分類的七大奇觀中,只有埃及金字塔巍然獨存,目前埃及約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重點位於『基沙』『薩卡拉』及『孟斐斯』。它能被列為七大奇觀之首,是因為在沒有先進的科技協助下,單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偉的建築。甚至現今最先進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樣建造?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個謎。無怪不少人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外星人留下的建築物。更有人指出金字塔並非埃及人所建,而是外星文明所建的遺跡 。直飲水待續。
㈨ 悉尼的地理位置
悉尼地處,南緯33°55',東經150°53'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