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鱷魚如何去到澳大利亞

鱷魚如何去到澳大利亞

發布時間:2022-04-28 09:57:28

Ⅰ 鱷魚的生活習性

鱷魚是脊椎類兩棲動物,屬爬蟲類。淡水鱷生活在江河湖沼之中,鹹水鱷主要集中在溫濕的海濱,它一般身長4米~5米,頭部扁平,有個很長的吻,全身長滿角質鱗片,長長的尾巴呈側扁形,四肢短,前肢5趾,後肢4趾,趾間有蹼。

鱷魚形象猙獰醜陋,生性凶惡暴戾,行動十分靈活。一般在白天它伏睡在林陰之下或潛游水底,夜間外出覓食。它極善潛水,可在水底潛伏10小時以上。如在陸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它能縱跳抓撲,縱撲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是個很難對付的蟲類之王。

它的遺憾之處是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脫落下來後能夠很快重新長出,可惜它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這就使它那堅強長大的雙頜功能大減,既然不能撕咬和咀嚼,使只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後囫圇吞咬下去。

所以當鱷魚撲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它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鱷魚撲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

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鱷魚往往用大嘴「夾」著食物在石頭或樹幹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後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乾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

正因為鱷魚的牙齒不能嚼碎食物,所以「上帝」又讓它生長了一個特殊的胃。這只胃的胃酸多而酸度高,使鱷魚的消化功能特好。此外,鱷魚也和雞一樣,經常吃些沙石,利用它們在胃裡幫助磨碎食物促進消化。

和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樣,鱷魚雖然個體龐大,卻是卵生。其壽命一般可長達70歲~80歲,多的可達100多歲。雌鱷長到12歲時性成熟,開始生兒育女,至40歲左右,停止生育。

雄鱷的成熟期同雌鱷差不多。鱷魚每次產卵20枚~40枚,小的如鴨蛋,大的如鵝蛋大小。雌鱷在產卵前,先上岸造址築巢,它將樹葉、乾草等弄到巢內,鋪成一張「軟床」,然後上床待產,到臨產前兩三天時,它淚如雨下,可能是疼痛所致。

產下卵後,把它藏在樹葉和乾草下面,自身則伏在上面孵化60多天,此期間它凶惡無比,不準任何動物接近,否則必遭猛烈襲擊。幼鱷出殼以後,先是一起依附在母親背上外出覓食,半年後可獨立生活。

(1)鱷魚如何去到澳大利亞擴展閱讀: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已知最為古老的鱷魚,生活在大約9500萬年前。這種鱷魚頭部長有「鎧甲」,被形象地稱之為「盾鱷」,身長相當於半截火車車廂。研究表示,這種水生爬行動物曾生活在非洲水域,是最新發現的一種古代鱷魚種群。

盾鱷的顎部較小,主要以魚類為食,長有「鎧甲」的頭部可能並不充當一種武器,而是用於進行偽裝。研究論文合著者、西弗吉尼亞州馬歇爾大學研究員尼克-加德納表示:「我們認為盾鱷可能將長臉用作一個捕魚陷阱。它可能一直等待,直到毫無察覺的魚游到面前。距離足夠近時,盾鱷便張開嘴,毫不費力地將魚吃掉,因此無需擁有強有力的顎部。」

通過將盾鱷的頭部尺寸與其他已知鱷魚種群進行比較,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鱷魚的頭長估計可達到1.5米,體長可達到9米。盾鱷曾與很多恐龍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中生代白堊紀晚期,這個鱷魚家族一度非常昌盛。

通過研究在摩洛哥發現的部分頭骨化石樣本,美國密蘇里州大學解剖學教授凱西-霍里戴證實頭骨的主人是一種古鱷。科學家將這種鱷魚命名為「Aegisuchuswitmeri」。因其頭部的盾狀結構,它也被形象地稱之為「盾鱷」。研究人員表示,盾鱷的「盾」可能是一種震懾工具,用於恐嚇對手,也可能用於吸引異性,甚至控制頭部溫度。與其他已知鱷魚種群相比,盾鱷的頭部更為扁平。

Ⅱ 鱷魚資料

數億年前,包括短吻鱷魚在內的現代鱷魚的祖先是與恐龍生活在一起的。而從那時起直到現在,鱷魚這種古代爬行動物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變化。

鱷魚生活在比較溫暖的地區,通常靠水而居。它們大剖分時間都在曬太陽取暖。正在享受陽光浴的鱷魚一般對獵食不感興趣,如果這時有鳥類靠近它,並在它的牙齒縫里取食一些食物碎屑,可能不會被它咬傷。

鱷魚游泳時,浮得較低,只有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面它們吞下石頭,存入胃裡,使自己能夠在水裡保持身體豎直,如果沒有這些石頭,它們可能會翻個底朝天。

鱷魚在陸地上的坑裡或是樹葉堆上產蛋。當幼鱷快要孵化出來時,它們會發出」咕嚕」聲,這是給母親的一個信號:它應該去破殼了。

尼羅河鱷魚生活在河岸上自己挖的洞穴里,以魚類和一些陸地動物為食。

鱷魚捕食時,總是慢慢地爬近獵物或是趴下來等著伏擊它們。獵物會被它們用齶的一側猛地咬住,被它頭部噴出的水柱擊倒,然後再被拖入水中淹死。

鱷魚是食同類肉的動物-----它們互相吞食。鱷魚群一般由個體大小相同的成員組成,小鱷魚群會避開大鱷魚們,以免被它們吞食。

4月25日,颶風「莫尼卡」 襲擊了澳大利亞北部沿海地區。日前,正當人們忙著處理颶風吹倒的巨大樹木時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當地一隻巨大的鱷魚由於不堪忍受鋸樹電鋸的「吵鬧」作業聲,竟然一怒之下竄出池塘,大嘴一張「撕碎」了電鋸,但它也為此失掉數顆牙齒。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4月28日報道,颶風「莫尼卡」攜帶著暴雨,橫掃了整個澳大利亞北部沿海地區,高大的棕櫚樹被連根拔起。 颶風過後,公路邊、院子里,隨處可見被狂風吹倒的大樹。為了清除這些樹木,當地居民紛紛用電鋸鋸樹。正當一位名叫弗萊基·巴克萊特的小夥子在一處池塘旁賣勁地鋸樹時,平靜的池塘水面上突然浮出一條巨大的鱷魚,並快速沖向巴克萊特。驚惶失措地巴克萊特一邊喊救命,一邊往一棵大樹上爬。但是,這條大鱷魚並沒有繼續追趕這個小夥子,而是向丟在地上的正在「轟轟」作響的電鋸一口咬去。

在場的一位目擊者說,大鱷魚根本就沒有理睬巴克萊特和隨後趕來幫忙的人,它張開強有力的大嘴硬是將正在飛速轉動的電據咬壞了,但它也付出了代價,它的幾顆鋒利的牙齒被電鋸割掉了。

報道說,這隻身長4.4米的大鱷魚是當地有名的動物,澳大利亞鱷魚專家給它起了個「普魯特」的名字。一位鱷魚專家分析說,「普魯特」的巢穴就在那個池塘旁邊,鱷魚是非常喜歡安靜的動物,巴克萊特的電鋸的巨大雜訊激怒了「普魯特」,因此它才會不惜一切地攻擊電據。

一條1.5米長的鱷魚突然出現在石井河中,聞訊趕來的擒鱷專家、警察和市民齊動手,鬥智斗勇數回合才將其降服

昨日早晨7時許,一條年僅3歲、長約1.5米的泰國鱷莫名出現在石井河石潭西路河段,引得上千市民駐足圍觀,環衛工人、附近居民及水生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與其斗爭了近5個小時才將其降服,其中一名市民在捕捉鱷魚時右手被劃傷。據知情者透露,該鱷魚是石井河邊某物流公司養殖在池塘中的觀賞寵物,可能是順著下水口游到河中的。

記者趕到事發地點廣州市白雲區石井河石潭西路段時,石井河兩邊已圍滿了人。一些小販看準了商機,拿著望遠鏡沿路叫賣:「買個望遠鏡吧,看得更清楚些。」

陳先生是最早發現河裡有鱷魚的市民之一,據其描述,大約早上7時左右,這條鱷魚就出現在石井河裡,當時圍觀的人還不多,鱷魚也就「大大方方」地躺在退潮後河邊的泥土上享受新鮮的空氣。隨著河邊的人越來越多,鱷魚露面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快把它救起來啊,再這么下去會悶死的。」不少市民見到此種情況後,紛紛給相關部門打電話。

據一名知情者透露,這條鱷魚是從河邊一家物流公司池塘中游出來的,該公司池塘中本放養著4條鱷魚,現在只有3條,而且在該公司池塘邊還寫有「小心鱷魚」的警示牌。記者到該公司采訪時卻遭到拒絕。記者從水生野生動物援助中心獲悉,如果該公司在沒有辦理養殖證的情況下養鱷魚,將受到漁政部門的處罰。

第一回合:13:15

清潔工人布下網 鱷魚小子伏河底

下午1時15分許,一輛印有「廣建清潔」字樣的小船開到了石井河石潭西路段,但清潔工在劃船時驚動了這條小鱷魚,鱷魚害怕地鑽進了河床內再也不肯出來。清潔工無奈只能用撈垃圾的網兜不停地在鱷魚最後出沒的河水中來回攪動,希望能將這個害羞的小傢伙給找出來。「別那麼亂攪了,過段時間它一定會出來透透氣的。」岸上的圍觀者不住地給清潔工出主意,但小鱷魚的耐性似乎比圍觀者要好得多,竟一直沒有再浮出過水面了。一名附近的居民拿來電魚的長桿,希望能通過電流的刺激將鱷魚「逼」出水面。不知是鱷魚皮糙肉厚不怕電擊,還是因為太害羞了,這名市民的想法最終也落了空。

第二回合:13:40

膽大市民下水抓 魚鱗劃傷壯漢手

1時40分左右,在看到船上的清潔工無計可施後,一名中年男子忍不住跳下臭氣熏鼻的河水中,一段一段地摸,希望能捉住這條鱷魚。「它在這,我碰到它了。」這名男子俯下身上前一抱,小鱷魚被抱住後猛烈地扭動著身軀濺起陣陣水花。「噗」的一聲,小鱷魚還是掙脫了男子的手逃掉了,而他的手也被鱷魚厚厚的鱗片劃傷流血。清潔工給他做了簡單的止血之後,該男子只好上岸。

「沒什麼,我只覺得有趣就下去了。」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該名男子姓劉,是附近的打工者。雖然其一再強調自己是因為貪玩才下水的,但在交談中他還是流露出對在石井河中打撈垃圾的清潔工的擔心。

第三回合:16:30

民警專家攔斷河 兩層魚網被撞破

下午3時左右,民警與水生野生動物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也陸續到場,經過近一個半小時的布置之後,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決定用魚網攔斷河面,再慢慢將鱷魚逼入網中將其撈起。

4時30分,兩名工作人員拿著魚網走到河裡,一人站在河邊,另一人則牽著網慢慢地繞過鱷魚棲身的水域走到河對面,然後將網拴在河另一頭的石頭上。這時鱷魚似乎洞悉了人們的「企圖」,猛地往下扎試圖離開這段水域。不想卻逃錯了方向,一頭鑽進網里,泛起一陣泡沫。「快點,快點,別讓它給跑了。」岸上的市民興奮地大喊起來。牽網的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將網繞過鱷魚,將其困在網中。就在工作人員收網時,鱷魚突然「嘩」的一聲鑽進水裡,對著魚網猛撞,最終,兩層魚網還是沒有困住這條頑強的小鱷魚。

第四回合:17:40

長繩綁嘴網纏身 小鱷終於束手擒

在逃脫此次圍困之後,小鱷魚似乎也謹慎起來,想從水底遁走,但它在水底爬行時激起的泡沫卻時時刻刻暴露出它的行蹤。大概在下午5時40分左右,救助站工作人員確定鱷魚停下來之後,又再次繞著鱷魚用兩張網圍了4層。但工作人員還是不放心,還加派了兩人下水護網,以免再次被鱷魚掙脫。

在工作人員收網時,小鱷魚想故技重施。「嘩」,隨著水花的響起,一名身著綠色上衣的男子猛地朝水花響起的方向撲了過去,鱷魚被他隔著四層魚網抱住了。他抱住鱷魚纏著魚網一圈圈地繞,直至確定鱷魚已被魚網捲住後,才與另一名下水的工作人員將其拖起,並用繩子將它的嘴綁上。

小鱷魚上岸後成大明星

小鱷魚一被抱上岸,立刻成為了千名群眾追捧的焦點,大家都想看看這個折騰大家10餘個小時的小傢伙,「啪啪啪……」數盞閃光燈也圍著小鱷魚不停地閃爍著。但小鱷魚似乎不大適應這「明星」待遇,緊緊地依在救助站工作人員的懷里不敢張開眼。「小乖乖,不要怕。」身著綠色上衣的工作人員不停地用手拍著小鱷魚安慰它,直至將其送上車內。

據水生野生動物援助中心一名楊姓負責人介紹,該條鱷魚屬泰國鱷,身長1.5米,重約10公斤,從體形上看應有3歲。該名負責人還表示,該鱷魚將會暫時放在香江鱷魚公園放養。

相關鏈接 小鱷魚大鬧香港三度圍捕均告敗

2003年11月初,香港元朗南生圍河中突然出現一條身長1.2米的幼年灣鱷,香港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連日派人守候、圍捕,但一直無法將其捉獲。11月13日,在多次圍捕失敗後,香港政府從澳大利亞請來一名經驗豐富的「鱷魚先生」,再次展開捕鱷行動。當時大批市民涌到河邊圍觀,有酒店更開設「鱷魚團」吸引遊客。但任憑「鱷魚先生」出盡法寶小灣鱷都沒「中計」。

香港漁護署在11月29日再次聯系番禺香江鱷魚養殖場的捕鱷專家「鱷魚釗」率領9人到香港接力捕鱷。10名專家表現勇猛,不時徒手赤腳踩入鱷魚「地盤」,但由於鱷魚「失蹤」一段日子,10人最終亦空手而回。

直到2004年初,鱷魚再現身,香港漁護署斥資約20萬元安裝多部閉路電視,24小時監視,並在籠頂加設更多機關,到當年6月10日,終於將鱷魚網住

Ⅲ 鱷魚的詳細資料

鱷魚(Crocodile)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為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唯一水中或水陸的獵食者及清道夫。

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據記載,世界上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我國的揚子鱷,泰國的灣鱷以及邏羅鱷等都是較有名的品種.我國目前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是廣州市番禺養殖場,該場佔地面積近70公頃,擁有灣鱷,邏羅鱷,揚子鱷,南美短吻鱷等鱷魚近10萬條.

生活地區

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它臉長、嘴長,有所謂「世上之王,莫如鱷魚」之說。鱷魚富有觀賞價值。鱷魚還具多種葯用保健功效。鱷魚也是名貴食用佳餚。由於它全身寶,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

特點

鱷魚是鱷形目鱷科的1種。又稱灣鱷或海鱷。分布於東南亞沿海直到澳大利亞北部。全長6~7米,最長達10米,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生活在海灣里或遠渡大海。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 約兩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兇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的滅絕不管是環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鱷魚的存在證明了它生命的強有力。
鱷魚不是魚,屬脊椎動物爬行蟲綱,是祖龍現存唯一的後代。它入水能游,登陸能爬,體胖力大,被稱為「爬蟲類之王」。它以肺呼吸,由於體內氨基酸鏈的結構,使之供氧儲氧能力較強,因而具有長壽的特徵。一般鱷魚平均壽命高達150歲,是爬行動物中壽命很長的。(烏龜平均壽命152,是最長的)
據考古發現鱷魚最大體長達12米重約10噸,但大部分種類鱷魚平均體長約6米重約1噸,主要以魚類、水禽、野兔、蛙等為食,屬肉食性動物。

孵化地
在淡水江河邊的林蔭丘陵營巢(距海6萬米以上)它們用尾巴掃出一個7~8米的平台,台上建有直徑3米的安放鱷卵的巢,巢距河約4米,以樹葉叢蔭構成,每巢有白色硬殼卵50枚左右,大小約80×55毫米;母鱷魚守候在巢側,時時甩尾巴灑水濕巢,保持30~33℃溫度,75~90天孵化;雛鱷出殼長240毫米,1年可長到480毫米,3年可達1156毫米,重5.2公斤。

食物

鱷魚兇猛不馴。成年鱷魚經常在水下,只有眼鼻露出水面。它們耳目靈敏,受驚立即下沉。午後多浮水曬日,夜間目光明亮。幼鱷則帶紅光。鱷魚5~6月交配,連續數小時,而受精僅1~2分鍾;7~8月產卵。雄鱷獨佔領域,驅斗闖入者,一雄率擁群雌。常食魚、蛙、蝦、蟹,也吃小鱷、龜、鱉。咀嚼力強,能碎裂硬甲。

淚腺

中國漢代始知南方有鱷,唐宋迭有記載,明清以來偶見於沿海島嶼。俗話說「鱷魚的眼淚」,其實倒真是不假。鱷魚真的會流眼淚,只不過那並不是因為它傷心,而是它在排泄體內多餘的鹽分。。鱷魚腎臟的排泄功能很不完善,體內多餘的鹽分,要靠一種特殊的鹽腺來排泄。鱷魚的鹽腺正好位於眼睛附近。除鱷魚外,海龜、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鳥身上,也都有類似的鹽腺。鹽腺使這些動物能將海水中多餘的鹽分去掉,從而得到淡水。所以,鹽腺是它們天然的「海水淡化器」。

記載

鱷魚在我國古代已有記載,《禮記》中叫 是一種鱷魚,後,唐代韓愈因鱷魚之患作《祭鱷魚文》如討賊文,義正辭嚴,嚇退鱷患。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更是將鱷魚歸入葯性,「鱗部-鱷魚- 釋名:土龍。」並將葯性定為:「『主治:心腹症瘕』『濕氣邪氣』」無疑表明了鱷魚在人類生活的作用,近代更是以鱷魚皮革製作奢侈品而顯示其價值。
鱷魚種類繁多著名的有:灣鱷、美洲鱷、非洲長吻鱷、尼羅鱷、揚子鱷等。我園養殖的鱷魚是泰國灣鱷,又叫河口鱷,拉丁

人們的心目中,鱷魚就是「惡魚」。一提到鱷魚,立刻會想到血盆大口,密布的尖利牙齒,全身堅硬的盔甲,時刻准備吃人的神態。它的視覺、聽覺都很敏銳,外貌笨拙其實動作十分靈活。鱷魚長這副模樣就是為了吃肉,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是它的食物,再兇猛的動物見了它也只能以守為攻主動避讓,絕不敢輕易招惹它。
全世界現存25種鱷魚。但是,有一支考古探險隊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鱷魚。這條被命名為Simosuchus clarki的鱷魚,有一張短而有力的嘴,有著像食草動物――食草恐龍一樣的牙齒。這種牙齒從沒有在以前出土的鱷魚化石和現代鱷魚中看到過。這是一種生活在7千萬年前的食草陸生鱷魚。
Simosuchus clarki鱷魚是在馬達加斯加發現的7塊鱷魚化石之一。紐約大學的考古學家、探險隊的領隊戴維·克勞斯說:「這是至今為止最令人驚奇的發現。不僅因為它是食草的――有一個短得像豬一樣的嘴,這是其他鱷魚所沒有的。它的其他特徵還讓我們相信,這是個陸生生物,而非一般的水生鱷魚。」
白堊紀晚期是哺乳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那段時間里,許多種群開始分化,以適應在不同的小環境下生存。Simosuchus clarki鱷魚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戴維·克勞斯說:「鱷魚從白堊紀晚期日趨多樣化,大到5米長,小的不足1米,以適應不同生存環境的需要。Simosuchus就是這種分化後期的品種,但毫無疑問,它與現代鱷魚不屬於同一個支系。」
建立滅絕物種和現代動植物之間的關系,有助於研究過去的地理結構。以往北半球發現的化石比較豐富,在馬達加斯加的發現之前,有關南半球,岡瓦納古陸的化石非常少。對物種在南半球跨大陸發現的早期理論認為,在今天的各大陸之間,有巨大的「橋」相連。但現在,科學家們認為1億6千5百萬年前,非洲大陸最早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去,而印巴次大陸、馬達加斯加、南美洲、南極洲連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因此植物和動物得以分散到各處。
馬達加斯加考古隊發現的化石證實了這一假說。「這些動物群化石――包括魚、青蛙、海龜、哺乳動物、恐龍、鳥,是白惡紀晚期脊椎動物進化的有力證據。」考古學家戴維·克勞斯說:「但物種是怎樣,何時傳播開的,依舊是博物學最難解的一個謎。」

Ⅳ 鱷魚生活在哪

鱷魚,一般指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鱷目Crocodylia類的動物。代表性主體鱷魚——灣鱷,是鱷形目鱷科的1種,又稱灣鱷或海鱷。分布於東南亞沿海直到澳大利亞北部。鱷魚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分布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鱷魚科屬很多,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01、印度食魚鱷:處於滅絕的邊緣。在印度的養殖場中還有一定數量,在動物園中繁殖紀錄很少。02、馬來鱷:馬來鱷屬於瀕危動物,在泰國的養殖場和美國的布朗克斯動物園、邁阿密動物園能成功繁殖。03、奧里諾科鱷:奧里諾科鱷在動物園沒有繁殖過,但在有些私人養殖場中可以繁殖。04、美洲鱷:美洲鱷在美洲的鱷亞科中是分布最廣泛、數量較多的,但仍然屬瀕危物種。05、古巴鱷:古巴鱷是受政府法律保護的瀕危物種,在美國的一些動物園和美國和古巴的養殖場中可以繁殖。06、莫瑞雷鱷:莫瑞雷鱷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仍然被廣泛偷獵,是瀕危物種。莫瑞雷鱷目前在一些動物園中已經繁殖成功。07、尼羅鱷:尼羅鱷的不同種群有些被列為瀕危,有些列為易危。08、非洲長吻鱷:非洲長吻鱷是瀕危物種,在美國邁阿密動物園繁殖成功。09、沼澤鱷:沼澤鱷是易危物種,在印度的動物園有較多數量繁殖。10、新幾內亞鱷:新幾內亞鱷目前數量尚多,屬於易危物種,在養殖場中可以繁殖。11、菲律賓鱷:菲律賓鱷是瀕危物種,在野外僅百隻左右。12、暹羅鱷/泰國鱷:泰國鱷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但是人工飼養的數量還比較多,可以與灣鱷雜交。13、灣鱷:灣鱷雖然分布廣泛,但是由於鱷魚皮貿易的影響,受到嚴重威脅,被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也被廣泛飼養,在很多動物園和養殖場都可以繁殖。14、澳洲淡水鱷/強森鱷:澳洲淡水鱷雖然也受到偷獵的威脅,但是受到的保護比較嚴格,屬於易危物種,養殖場也有大量繁殖。15、非洲侏儒鱷:列為中等受危或瀕危物種。雖然在人工養殖下可以繁殖,但是尚沒有建立養殖場。16、密西西比鱷:密西西比鱷目前數量有所增長,同時有大量人工養殖,總數已經達到一百萬只,不再屬於受威脅物種。17、揚子鱷:揚子鱷屬瀕危物種,野外僅存數百隻,但是人工養殖數量尚多,除中國外,美國布朗克斯動物園等一些動物園和養殖場也繁殖成功。18、眼鏡凱門鱷:眼鏡凱門鱷的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其他被列為易危,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人工繁殖,而在美國佛羅里達一些原本作為寵物引進的個體逃逸後可以在公園甚至排水溝中形成小規模種群。19、寬吻凱門鱷:寬吻凱門鱷的棲息地是南美洲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比較嚴重,屬於瀕危物種。20。巴拉圭凱門鱷:有學者則認為該種是眼鏡凱門鱷的亞種。21、盾吻古鱷:盾吻古鱷的皮膚不適合利用,使其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22、錐吻古鱷:與盾吻古鱷一樣,錐吻古鱷的皮膚不適合利用,因而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23、黑凱門鱷:黑鱷由於捕食家畜,常被當地人捕殺,雖然被法律所保護,但是仍然屬於瀕危物種。

Ⅳ 去澳大利亞旅遊有哪些必須去的

在冬/夏爬上科休斯科峰

海拔2228米的科休斯科峰是澳洲第一高峰。在炎熱的夏季爬上此山是種享受。現在,每年夏天大約有3萬名遊客會爬到頂峰。在滑雪勝地世瑞博還有旅遊團供遊客選擇。

乘坐Ghan TrainGhan Train是火車,它橫穿2979公里,從阿德萊德到艾麗絲泉,然後再到達爾文。遊客們可以一路欣賞沿途美景。火車名字的由來也很有趣,取自早期沿此線路行走的阿富汗駱駝。
在Uluru上觀日落Uluru也叫艾爾斯岩石,這塊著名的沙岩石就位於澳大利亞的紅土中心。龐大的岩石結構和周圍地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你大約需要2-3小時才能環繞一圈。當地土著人不喜歡遊客們爬上此岩石,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人爬上去。
在金伯利遊玩澳大利亞的金伯利地區會給你帶來不同的野外體驗。崎嶇道路、可怕的令人難以親近以及到處都是蛇,這就是西奧的金伯利。在潮濕的季節,這里幾乎不能通行。而4月-9月期間,白天又酷暑難耐。遊客們可以參加旅行團前往Bungle Bungles,Geike Gorge,Fitzroy Crossing和Mitchell Falls等景點遊玩。
在卡卡度看野生鱷魚這里是澳大利亞的另一面,遠離了澳洲人的城市生活。在導游或當地土著人的帶領下,你可以看到許多鱷魚、蛇、古老的岩石和令人屏住呼吸的美麗景色。
在Monkey Mia和海豚游泳Monkey Mia是西澳的一個小鎮,從珀斯出發需要一天才能到達。不過從珀斯到 Monkey Mia的路況很好。雖然這里名字叫Monkey Mia,但是卻沒有一隻猴子。但是你會喜歡和野生海豚游泳的。只要在早上8點到下午1點之間來到海灘上靜靜等待,充分放鬆自己,海豚們就會不請自來。
在塔斯馬尼亞爬搖籃山塔斯馬尼亞的搖籃山被列入了世界遺產。白天叢林漫步,晚上在木屋裡住宿。在冬天,還有可能會下雪。但是最好的游覽世界還是在夏天,陽光燦爛,溫度大約為攝氏30度左右。搖籃山可以為你提供澳大利亞最為漂亮的景色,還有獨一無二的當地野生動物,如袋獾、小袋鼠、袋熊、澳洲喜鵲和帚尾袋貂等。

Ⅵ 關於鱷魚的資料

鱷魚,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據記載,世界上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我國的揚子鱷,泰國的灣鱷以及邏羅鱷等都是較有名的品種.我國目前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是廣州市番禺養殖場,該場佔地面積近70公頃,擁有灣鱷,邏羅鱷,揚子鱷,南美短吻鱷等鱷魚近10萬條.

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它臉長、嘴長,有所謂「世上之王,莫如鱷魚」之說。鱷魚富有觀賞價值。鱷魚還具多種葯用保健功效。鱷魚也是名貴食用佳餚。由於它全身寶,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

鱷魚是鱷形目鱷科的1種。又稱灣鱷或海鱷。分布於東南亞沿海直到澳大利亞北部。全長6~7米,最長達10米,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生活在海灣里或遠渡大海。在淡水江河邊的林蔭丘陵營巢(距海6萬米以上)它們用尾巴掃出一個7~8米的平台,台上建有真徑3米的安放鱷卵的巢,巢距河約4米,以樹葉叢蔭構成,每巢有白色硬殼卵50枚左右,大小約80×55毫米;母鱷魚守候在巢側,時時甩尾巴灑水濕巢,保持30~33℃溫度,75~90天孵化;雛鱷出殼長240毫米,1年可長到480毫米,3年可達1156毫米,重5.2公斤。鱷魚兇猛不馴。成年鱷魚經常在水下,只有眼鼻露出水面。它們耳目靈敏,受驚立即下沉。午後多浮水曬日,夜間目光明亮。幼鱷則帶紅光。鱷魚5~6月交配,連續數小時,而受精僅1~2分鍾;7~8月產卵。雄鱷獨佔領域,驅斗闖入者,一雄率擁群雌。常食魚、蛙、蝦、蟹,也吃小鱷、龜、鱉。咀嚼力強,能碎裂硬甲。中國漢代始知南方有鱷,唐宋迭有記載,明清以來偶見於沿海島嶼。俗話說「鱷魚的眼淚」,其實倒真是不假。鱷魚真的會流眼淚,只不過那並不是因為它傷心,而是它在排泄體內多餘的鹽分。。鱷魚腎臟的排泄功能很不完善,體內多餘的鹽分,要靠一種特殊的鹽腺來排泄。鱷魚的鹽腺正好位於眼睛附近。除鱷魚外,海龜、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鳥身上,也都有類似的鹽腺。鹽腺使這些動物能將海水中多餘的鹽分去掉,從而得到淡水。所以,鹽腺是它們天然的「海水淡化器」。

Ⅶ 關於鱷魚

鱷目(Crocodilia)所有爬蟲類動物的統稱。通常為體形巨大、笨重的爬行動物,外表上和蜥蜴稍類似,屬肉食性動物。鱷強而有力,長有許多錐形齒,腿短,有爪,趾間有蹼。尾長且厚重,皮厚帶有鱗甲。目前公認鱷的品種共23種。
本群之所以引起特別關注乃因其在進化史上的地位:鱷是現存生物中與史前時代似恐龍的爬蟲類動物相聯結的最後紐帶。同時,鱷又是鳥類現存的最近親緣種。大量的各種鱷化石已被發現;4個亞目中有3個已經絕滅。根據這些廣泛的化石紀錄,有可能建立起鱷和其他脊椎動物間的明確關系。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鱷魚,一般指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鱷目 Crocodylia類的動物。代表性主體鱷魚——灣鱷,是鱷形目鱷科的1種,又稱灣鱷或海鱷。分布於東南亞沿海直到澳大利亞北部。全長6~7米,重約1噸,最長達10米,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生活尼羅鱷(Crocodilus niloticus)在海灣里或遠渡大海。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 約兩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兇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的滅絕不管是環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鱷魚的存在證明了它生命的強有力。
鱷魚不是魚,屬脊椎動物爬行蟲綱,是祖龍現存唯一的後代。它入水能游,登陸能爬,體胖力大,被稱為「爬蟲類之王」。它以肺呼吸,由於體內氨基酸鏈的結構,使之供氧儲氧能力較強,因而具有長壽的特徵。一般鱷魚平均壽命高達150歲,是爬行動物中壽命很長的。(烏龜平均壽命152,是最長的)
據考古發現鱷魚最大體長達12米重約10噸,但大部分種類鱷魚平均體長約6米重約1噸,主要以魚類、水禽、野兔、蛙等為食,屬肉食性動物。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鱷魚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分布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鱷魚科屬很多,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
[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棲息在淡、海水中,(是河灣和海灣交叉口處).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它臉長、嘴長,有所謂「世上之王,莫如鱷魚」之說。鱷魚富有觀賞價值。鱷魚還具多種葯用保健功效。鱷魚也是名貴食用佳餚。由於它全身寶,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鱷魚(Crocodile)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為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唯一水中或水陸的獵食者及清道鱷魚夫。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其性情大都兇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據記載,世界上現存的鱷魚類共有20餘種,我國的揚子鱷,泰國的灣鱷以及邏羅鱷等都是較有名的品種.我國目前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是廣州市番禺養殖場,該場佔地面積近70公頃,擁有灣鱷,邏羅鱷,揚子鱷,南美短吻鱷等鱷魚近10萬條.
淚腺,中國漢代始知南方有鱷,唐宋迭有記載,明清以來偶見於沿海島嶼。俗話說「鱷魚的眼淚」,其實倒真是不假。鱷魚真的會流眼淚,只不過那並不是因為它傷心,而是它在排泄體內多餘的鹽分。。鱷魚腎臟的排泄功能很不完善,體內多餘的鹽分,要靠一種特殊的鹽腺來排泄。鱷魚的鹽腺正好位於眼睛附近。除鱷魚外,海龜、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鳥身上,也都有類似的鹽腺。鹽腺使這些動物能將海水中多餘的鹽分去掉,從而得到淡水。所以,鹽腺是它們天然的「海水淡化器」。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在淡水江河邊的林蔭丘陵營巢(距海6萬米以上)它們用尾巴掃出一個7~8米的平台,台上建有直徑3米的安放鱷卵的巢,巢距河約4米,以樹葉叢蔭構成,每巢有白色硬殼卵50枚左右,大小約80×55毫米;母鱷魚守候在巢側,時時甩尾巴灑水濕巢,保持30~33℃溫度,75~90天孵化;雛鱷出殼長240毫米,1年可長到480毫米,3年可達1156毫米,重5.2公斤。
鱷魚兇猛不馴。成年鱷魚經常在水下,只有眼鼻露出水面。它們耳目靈敏,受驚立即下沉。午後多浮水曬日,夜間目光明亮。幼鱷則帶紅光。鱷魚5~6月交配,連續數小時,而受精僅1~2分鍾;7~8月產卵。雄鱷獨佔領域,驅斗闖入者,一雄率擁群雌。常食魚、蛙、蝦、蟹,也吃小鱷、龜、鱉。咀嚼力強,能碎裂硬甲。
適應性
鱷魚之所以存活了1億年至今是因為它大概是迄今為止對環境適應能力最強的動物,它對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頭部進化精巧,在狩獵時可保證僅眼耳鼻露出水面,極大地保持了隱蔽性
2在爬行動物中擁有難以置信的發達心臟,為4心房,正常爬行動物只為3心房,接近哺乳動物水平
3心臟能在捕獵時將大部分富氧血液運送到尾部和頭部,極大增強了爆發力
4大腦進化出了大腦皮層,因此其智商可能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
5肝臟可在腹腔中前後移動以調節身體重心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01.印度食魚鱷:處於滅絕的邊緣。在印度的養殖場中還有一定數量,在動物園中繁殖紀錄很少。
02.馬來鱷:馬來鱷屬於瀕危動物,在泰國的養殖場和美國的布朗克斯動物園、邁阿密動物園能成功繁殖。
03.奧里諾科鱷:奧里諾科鱷在動物園沒有繁殖過,但在有些私人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04.美洲鱷:美洲鱷在美洲的鱷亞科中是分布最廣泛、數量較多的,但仍然屬瀕危物種。
05.古巴鱷:古巴鱷是受政府法律保護的瀕危物種,在美國的一些動物園和美國和古巴的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06.莫瑞雷鱷:莫瑞雷鱷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仍然被廣泛偷獵,是瀕危物種。莫瑞雷鱷目前在一些動物園中已經繁殖成功。
07.尼羅鱷:尼羅鱷的不同種群有些被列為瀕危,有些列為易危。
08.非洲長吻鱷:非洲長吻鱷是瀕危物種,在美國邁阿密動物園繁殖成功。
09.沼澤鱷:沼澤鱷是易危物種,在印度的動物園有較多數量繁殖。
10.新幾內亞鱷:新幾內亞鱷目前數量尚多,屬於易危物種,在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11.菲律賓鱷:菲律賓鱷是瀕危物種,在野外僅百隻左右。
12.暹羅鱷/泰國鱷:泰國鱷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但是人工飼養的數量還比較多,可以與灣鱷雜交。
13.灣鱷:灣鱷雖然分布廣泛,但是由於鱷魚皮貿易的影響,受到嚴重威脅,被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也被廣泛飼養,在很多動物園和養殖場都可以繁殖。
14.澳洲淡水鱷/強森鱷:澳洲淡水鱷雖然也受到偷獵的威脅,但是受到的保護比較嚴格,屬於易危物種,養殖場也有大量繁殖。
15.非洲侏儒鱷:列為中等受危或瀕危物種。雖然在人工養殖下可以繁殖,但是尚沒有建立養殖場。
16.密西西比鱷:密西西比鱷目前數量有所增長,同時有大量人工養殖,總數已經達到一百萬只,不再屬於受威脅物種。
17.揚子鱷:揚子鱷屬瀕危物種,野外僅存數百隻,但是人工養殖數量尚多,除中國外,美國布朗克斯動物園等一些動物園和養殖場也繁殖成功。
18.眼鏡凱門鱷:眼鏡凱門鱷的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其他被列為易危,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人工繁殖,而在美國佛羅里達一些原本作為寵物引進的個體逃逸後可以在公園甚至排水溝中形成小規模種群。
19.寬吻凱門鱷:寬吻凱門鱷的棲息地是南美洲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比較嚴重,屬於瀕危物種。
20.巴拉圭凱門鱷:有學者則認為該種是眼鏡凱門鱷的亞種。
21.盾吻古鱷:盾吻古鱷的皮膚不適合利用,使其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
22.錐吻古鱷:與盾吻古鱷一樣,錐吻古鱷的皮膚不適合利用,因而現存的數量還比較多,不屬於受威脅物種。
23.黑凱門鱷:黑鱷由於捕食家畜,常被當地人捕殺,雖然被法律所保護,但是仍然屬於瀕危物種。

Ⅷ 早期人類是通過什麼方式到達澳大利亞等島嶼的

通過小舟先從印尼的島嶼到達巴布新幾內亞,當時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跟澳大利亞有陸橋連接,從巴布亞紐幾內亞到達澳大利亞就很方便了。

Ⅸ 鱷魚的簡介

鱷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蜥形綱。分布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現存24種。

長吻銳齒、四肢短小、尾巴扁平有力、皮硬厚鱗。棲於熱帶河流沼澤,並很少離開水過遠的地方。食肉為主。卵生。

鱷魚擁有較強的免疫力,能夠防止鱷魚在險惡環境下,與掠奪者搏鬥後留下的傷痕產生致命感染。曾有科學家們發現鱷魚強大的免疫系統可以殺滅艾滋病毒(HIV),研究人員發現鱷魚血液中所含的某些蛋白質能夠殺死對盤尼西林有抗葯性的細菌,例如金黃葡萄球菌。

(9)鱷魚如何去到澳大利亞擴展閱讀:

鱷魚喜歡棲息於河流、湖泊、沼澤中,或生活於丘陵中的潮濕地帶,平時靜靜地躺在水裡,一動不動,只露出一對鼻孔和眼睛,耐心地觀察著水面和陸地上的東西。

當鱷魚發現岸邊有可捕食的獵物時,鱷魚會將身體躲到水面下,然後悄悄地朝獵物所處的方向游去,慢慢接近目標,趁其不備時突然從水中一躍而起,將獵物一口咬住,用力將其拖入水中溺死。

鱷魚常用的獵食獵物的方式為死亡翻轉,即用強大的下顎緊緊地咬住獵物,然後盡全力旋轉身體,用旋轉的力量把肉從獵物身上撕扯下來。

鱷魚捕獵時善於把握最佳時機,講究用最少的體力消耗獲得獵物,加之平時的運動量較少,對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極高,並具有很強的抗飢餓能力,這些特性有助於在食物極度短缺時生存下來。

閱讀全文

與鱷魚如何去到澳大利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