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人工耳蝸h3什麼意思

澳大利亞人工耳蝸h3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4-29 04:02:12

⑴ 人工耳蝸的原理

人工耳蝸技術是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方法。人工耳蝸是根據耳蝸生理原理開發的一種電子仿生裝置,是聽力學、醫學、生物醫學、微電子學、材料學、機械學相結合的跨多學科的高新技術產品。人工耳蝸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傳入人體的耳蝸,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刺激分布在那裡的聽神經纖維,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人工耳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成果之一,對於輕度到中重度的聽力損失,助聽器可以有較好的補償效果,而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耳聾,人工耳蝸的植入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能使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恢復聽覺的唯一有效裝置。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
中文名
人工耳蝸技術
用途
治療重度聾至全聾
屬性
醫學治療技術
裝置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又名:仿生耳、電子耳蝸、耳蝸植入),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聰的病人(聾人)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與助聽器等其它類型的聽覺輔助設備不同,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對位於耳蝸內、功能尚完好的聽神經施加脈沖電刺激。大多數人工耳蝸設備由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組成。體外部分由麥克風、語音[1]處理器以及用於向植入部分發送指令的信號發射器組成。植入部分由信號接收及解碼模塊、刺激電極陣列組成。
發展歷史
人工耳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200年以前。義大利科學家Alessandro Volta發明了電池,電壓單位伏特(Volt)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利用電池為研究工具證實了電激勵可以直接激起人體的聽、視、嗅和觸覺感知。當他將一個50伏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貼近雙耳時,它感覺到:「……當電路接通的那一刻,我覺得我的頭被震了一下,過了一會我開始聽見一種聲音,或者說是一種噪音,我無法確切描述:那是一種帶著電火花的噼啪聲,好像有什麼粘稠的東西被煮沸了……這種可怕的感覺讓我不敢再繼續重復這個實驗,因為我覺得對大腦的電擊很危險……」在此後的150年裡,沒有出現關於聽覺系統的電刺激效果的安全而系統的研究的相關報道,直至現代電子技術的出現。1937年,S.S.Stevens和他的同事運用真空管振盪器和放大器,證實了至少三個與「電聲感知」有關的機制。第一個機制是「電動機械效應」,具體指電刺激使耳蝸中的纖毛細胞振動,從而使人在與電刺激相對應的聲刺激信號的頻率點上感覺到一個音調信息。第二個機制是鼓膜將電信號轉換成聲學信號,從而使人在2倍信號頻率點上感覺到另一個音調信息。Stevens等人之所以能將第二個機制從第一個中分離出來是因為他們發現鼓膜破損或缺失的病人只能感覺到原始頻率的音調信號。第三個機制與聽覺神經的直接電興奮有關,因為有一些病人稱他們在正弦電激勵信號中感到有類似雜訊的聲音,隨著電流變化有著劇烈的響度增加,並且時常會引起面部神經興奮。然而,最早證明聽覺神經的電刺激效應的卻是一組俄羅斯科學家,他們聲稱觀察到了一個中耳和內耳耳聾的病人在電刺激下的聽力感知。
在1957年,法國醫生Djourno等人成功的運用電刺激使兩個完全耳聾的患者產生了聽力感知,他們的成功刺激了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西岸一系列恢復耳聾患者聽覺的深入研究。雖然早期研究的方法與現在的技術相比很原始,但是它們指出了許多關鍵問題和一些為了能成功實現聽覺神經電刺激而必須考慮的限定條件。例如,他們發現,與原聲聽覺相比,聽覺神經的電聲聽覺的動態范圍小很多,且聲音變化幅度劇烈,時域音調也僅限在幾百赫茲范圍。Bilger對這些早期的實驗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分析。1972年第一台與單道人工耳蝸相配套的聲音處理器問世,1977年奧地利人研製出世界第一個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系統,1978年澳大利亞人格雷姆.克拉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耳蝸。證明人類研究電刺激替代裝置在整個人類世界的成功探索。 人工耳蝸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生物醫學工程等高新技術的出現,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成為目前全聾患者恢復聽覺的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據統計,全球現在約有3萬多耳聾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蝸。

⑵ 澳大利亞的耳蝸效果怎麼樣

奧地利、美國、澳大利亞三種進口耳蝸和諾爾康國產耳蝸,從實際效果上說是差不多的,都是多數效果不錯,少數效果不佳,這些不佳的也多是自身聽力狀況的原因。每個國家的耳蝸有區別,但是區別不會很大,人工耳蝸效果主要是由個體決定的,不同的人做相同的耳蝸,效果相差非常大、如果經濟條件有限,選擇15萬的耳蝸是明智的,省下錢可以投入康復。

⑶ 人工耳蝸出現H3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閃一閃的,

建議聯系裝人工耳蝸的廠家或者當地的聽力中心

⑷ 什麼是人工耳蝸

是一種替代人耳功能的電子裝置,它可以幫助患有重度、極重度耳聾的成人和兒童恢復或提供聽的感覺.

⑸ 人工耳蝸是什麼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二十多年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工耳蝸進展很快,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人工耳蝸是目前運用最成功的生物醫學工程裝置。
人工耳蝸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義大利Volta發現電刺激正常耳可以產生聽覺。1957法國Djourno和Eyries首次將電極植入一全聾病人的耳蝸內,使該病人感知環境聲獲得音感。60-70年代,歐美等國的科學家也成功地通過電刺激使耳聾病人恢復聽覺。通過人和動物模型的研究發現,電刺激誘發出的聽覺的特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動態范圍窄,響度增長陡峭及時閾音調識別差等。1972美國House-3M單通道人工耳蝸成為第一代商品化裝置。從1972年至80年代中期共有1000多名使用者。1982澳大利亞Nucleus22型人工耳蝸通過FDA認可,成為全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蝸裝置。現在世界上主要的耳蝸公司是澳大利亞的Cochlear,奧地利的MedEl和美國的AB公司。至2010年初,全世界有十幾萬聾人使用了人工耳蝸,其中半數以上是兒童。
多道人工耳蝸植入在我國開展已經開始於1995年,這項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隨著人工耳蝸植入工作的開展,病例數量的增加,適應證范圍的擴大,一些特殊適應證的耳聾病例的人工耳蝸植入的療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證實,使人工耳蝸植入的適應證進一步擴大。例如:術前完全沒有殘余聽力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內耳畸形和耳蝸骨化病例的人工耳蝸植入;合並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小齡耳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高齡耳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
人類獲得正常的語言不僅需要正常的聽力,還需要聽覺語言中樞的正常發育,這就是為什麼成人語前聾患者即使植入了人工耳蝸,他們可以聽到聲音,但是卻不能聽懂語言及講話。研究表明人類的聽覺語言中樞在5歲左右就發育完成,成人語前聾患者,他們在語言發育前就發生了耳聾,失去了聽覺語言中樞正常發育的機會,他們的聽覺語言中樞失去了可塑性,因此這些患者即使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他們僅僅能夠聽到聲音,無法獲得正常的語言。對於語前聾患者的最佳植入年齡是5歲之前。
對於成人語後聾患者,他們的耳聾原因可能是突發性耳聾、葯物性耳聾或先天性內耳畸形基礎上的遺傳性遲發性耳聾(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等。這些成年耳聾患者在耳聾之前,他們曾經有正常的聽力,並且獲得了正常的語言,其聽覺語言中樞得到了充分的發育,因此稱這些耳聾患者為成人語後聾患者。成人語後聾患者是最佳的人工耳蝸植入適應證之一,這類耳聾患者聽覺語言中樞在耳聾之前得到了正常的發育,他們在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後,重新獲得了聽力,能夠喚起他們過去對語言的記憶,因此這類患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恢復語言能力。對於成人語後聾患者來說,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耳聾後盡早植入人工耳蝸,會很快喚起他們過去對語言的記憶,獲得更好的語言效果。如果耳聾時間很長,患者對過去語言的記憶會淡忘,導致人工耳蝸植入效果的下降。目前老年耳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老年耳聾患者多數為語後聾患者,他們耳聾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更多的是由於老年性的漸進性的聽力減退,直至使用助聽器無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更多的受到社會、家庭的關注。恢復老年人的聽覺語言能力,能增進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使老年人獲得自信,大大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老年耳聾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蝸植入後,能夠獲得很好聽力語言效果。事實上這項工作在美國和歐洲早已開展,例如在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ofIowa)醫院人工耳蝸中心,相當一部分人工耳蝸植入者是老年耳聾患者,這些老年人工耳蝸植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交流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例如沒有植入人工耳蝸前,他們不敢開車,而接受人工耳蝸植入後,他們能獨自開車去往超市、醫院等。

⑹ 澳大利亞,美國和奧地利,不同的人工耳蝸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

人工耳蝸的好壞區別重要指標:1、植入體電極(是否能順利植入及植入的比例)2、體外機對語言信息的處理能力(編碼策略)
美國人工耳蝸:招回過幾次,具體何事未有準確信息不最亂說。
奧地利人工耳蝸:廠家宣傳電極為軟電極,能減少植入過程中對耳蝸結構的破壞,能夠全植入整個耳蝸,刺激全部聽神經,聲學刺激匹配性更好。
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廠家宣傳彎電極能夠更靠近蝸軸,達到更好的刺激效果。
總體區別:澳大利亞提倡「彎電極、靠近蝸軸刺激」,奧地利提倡「軟電極、微創植入、深植入、全覆蓋」。

⑺ 澳大利亞,美國和奧地利,不同的人工耳蝸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

摘要 人工耳蝸的好壞區別重要復指標:1、植入體電極(是否能順利植入及植入的比例)2、體外機對語言信息的處理能力(編碼策略)

⑻ 奧地利和澳大利亞人工耳蝸有什麼區別

澳大利亞、奧地利和美國的耳蝸是目前比較可以的。奧地利人工耳蝸:廠家宣傳電極為軟電極,能減少植入過程中對耳蝸結構的破壞,能夠全植入整個耳蝸,刺激全部聽神經,聲學刺激匹配行更好。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廠家宣傳彎電極更能夠靠近蝸軸,達到更好的刺激效果。總體區別:澳大利亞提倡"彎電極,靠近蝸軸刺激。奧地利提倡"軟電極,微創植入,深植入,全覆蓋"

⑼ 澳大利亞人工耳蝸

樓主有沒有測試助聽後聽力,建議描述具體些。簡單說人工耳蝸的適應症是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無手術禁忌症。如果助聽器能夠聽得很好就沒有必要植入耳蝸。

⑽ 澳大利亞,美國和奧地利里不同的人工耳蝸到底有什麼區別

奧地利的耳蝸算最好的,大概在二十萬,包括了後期的語訓費用還是當時的手術費用的,說到區別。奧地利人工耳蝸:廠家宣傳電極為軟電極,能減少植入過程中對耳蝸結構的破壞,能夠全植入整個耳蝸,刺激全部聽神經,聲學刺激匹配行更好。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廠家宣傳彎電極更能夠靠近蝸軸,達到更好的刺激效果。總體區別:澳大利亞提倡"彎電極,靠近蝸軸刺激。奧地利提倡"軟電極,微創植入,深植入,全覆蓋"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人工耳蝸h3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