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國歌歌名
澳大利亞國歌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從1984年4月19日起正式成為澳大利亞國歌,歌詞如下:
全體澳大利亞人,讓我們快樂吧!
因為我們年輕而自由;
我們有金色的土地和勞動可以創造的財富;
我們的國土為海洋所環繞;
我們的土地富於自然的恩賜,
美麗、富饒而稀有;
讓歷史的每一個時期
推動美麗的澳大利亞前進。
讓我們快樂地歌唱,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在南十字星座燦爛的星光下,
我們用自己的心靈和雙手辛勤勞作,
為了將我們的聯邦
建設得舉世聞名;
對那些遠涉重洋到來的人們
我們有無盡的土地來分享;
鼓起勇氣,讓我們一起
推動美麗的澳大利亞前進。
讓我們快樂地歌唱,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Ⅱ 澳大利亞的國歌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英語:Advance Australia Fair)是澳大利亞聯邦的國歌
由澳籍蘇格蘭裔作曲人彼得·多茲·邁克康米克(Peter Dodds
McCormick)創作
於1878年被首次演奏,1970年成為「國曲」,直至1984年才被定為國歌。
Australians all let us rejoice,
澳大利亞人都讓我們欣喜,
For we are young and free;
因為我們是年輕和自由;
We've golden soil and wealth for toil,
我們有金色的土地和財富的辛勞,
Our home is girt by sea;
我們的家由海;
Our land abounds in Nature's gifts
我們的土地是大自然的禮物
Of beauty rich and rare;
美的豐富而罕見;
In history's page, let every stage
在歷史的頁面,讓每一個階段
Advance Australia fair!
推進澳大利亞博覽會!
In joyful strains then let us sing,
在喜悅的應變,然後讓我們唱,
"Advance Australia fair!"
「推進澳大利亞公平!」
Beneath our radiant southern Cross,
在我們的輻射下,南方的十字架,
We'll toil with hearts and hands;
我們將用心靈和雙手去辛勤地勞作;
To make this Commonwealth of ours
使我們的聯邦
Renowned of all the lands;
著名的所有土地;
For those who've come across the seas
對於那些已經在海洋中的人
We've boundless plains to share;
我們有無限的平原來分享;
With courage let us all combine
帶著勇氣讓我們都結合起來
To advance Australia fair.
推進澳大利亞博覽會。
In joyful strains then let us sing
在喜悅的應變,然後讓我們唱
"Advance Australia fair!
「推進澳大利亞博覽會!
Ⅲ 誰知道澳大利亞民歌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民歌是《剪羊毛》:http://www.cf86.com/cf86/晨風整理/人聲發燒/Q/青燕子/愛心/10.Wma
簡譜:http://www.sooopu.com/html/72/72354.html
Ⅳ 澳大利亞歌
waltzing matilda
澳大利亞最出名的歌就是:華爾茲瑪蒂達Waltzing Matilda其地位是無可爭論的,在澳州有人不會唱國歌,但沒有人不會唱Waltzing Matilda。
歌曲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流浪漢露營在一個小湖邊的桉膠樹下,一邊等著壺里的比利茶煮開,一邊快樂地唱著Waltzing Matilda,這時有隻綿羊來喝水,這個流浪漢很高興地抓了來裝進他的褶包里,但附近的農場主卻誣蔑他偷了他的羊,和警察一起騎著駿馬來抓這個流浪漢,流浪漢說:你們在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抓到我的,於是投湖自盡了。以後每當人們經過這個小湖時。都可以聽到他的鬼魂在唱著Waltzing Matilda。
Once a jolly swag man
Camp'd by a billabong
Under the shade of a Coolabah tree
And he sang as he watched
and waited till his billy boiled
You 'll come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Chorus
Waltzing Matilda,Waltzing Matilda
You 'll come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And he sang as he watched
and waited till his billy boiled
You 'll come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Down came a jumback
to drink at the billabong
Up jumped the swagman
and grabbed him with glee
and he sang as he shoved
that jumback in his tucker bag
you will come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Chorus
Up road the squatter
mounted on his thoroughbred
down came the troopers 1,2,3
who's that jolly jumbuck
you've got in your tucker bag
you'll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Chorus
Up jumped the swagman
and jumped in the billabong
you'll never catch me alive said he
and his ghost may be heard
as you pass by that billabong
you'll a 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Up came the Squatter[8] a-riding his thoroughbred,
Up came Policemen - one, two and three,
Whose is that jumbuck youve got in the tucker-ba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The swagman he up and he jumped in the water-hole,
Drowning himself by the coolibah tree
And his ghost may be heard as it sings by the billabong,
Who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_____________
注 釋 :
[1] Waltzing Matilda - 來 自 德 語 , 指 扛 著 鋪 蓋 卷 到 處 找 工 作 的 打 工 仔 。
[2] Swagman - swag 是 鋪 蓋 卷 的 意 思 。 swagman( 又 叫 swaggie) 就 指 扛 著 鋪 蓋 卷 的 人 。 此 處 是 指 扛 著 鋪 蓋 卷 到 處 找 工 作 的 人 ( 就 象 象 現 在 中 國 的 打 工 民 工 ) 。 一 般 指 剪 羊 毛 工 。 到 了 剪 羊 毛 的 季 節 , 背 著 鋪 蓋 , 不 怕 澳 洲 內 地 的 嚴 酷 氣 候 , 四 處 找 工 作 。 每 個 剪 羊 毛 的 季 節 , 他 們 彎 腰 駝 背 , 為 澳 洲 剪 掉 百 萬 計 的 羊 只 。 因 為 這 首 歌 , 那 些 機 智 幽 默 的 swagman 成 了 澳 洲 的 一 個 標 志 。
[3] Billabong - 靠 近 河 流 的 水 塘 , 特 別 是 那 些 枯 水 季 節 , 河 水 斷 流 後 在 河 床 上 形 成 的 水 塘 。
[4] Coolibah Tree - 一 種 桉 樹 。
[5] Billy - 架 在 篝 火 上 燒 水 的 大 鐵 皮 壺 。
[6] Jumbuck - 綿 羊 。
[7] Tucker-bag - 食 物 袋 。 tucker 指 食 物 。
[8] Squatter - 富 裕 的 地 主 。
Ⅳ 具有澳大利亞特色的歌曲
《前進的澳大利亞》、《Papillon》 螳螂與月亮 嘆息 魔力
《Mistral夢幻時光》
Ⅵ 澳大利亞有沒有什麼好聽的民謠
早期澳大利亞歌手都是從英國、愛爾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收集的曲調,然後填詞,體現他們的殖民生活。那時候的歌有《Girls of the Shamrock Shore》,《Bound for South Australia》,《Botany Bay》,《Van Diemen's Land》,《Maggie May》和《Convict Maid 》,全部都是講述(通常是悲傷的)通往遙遠殖民地的海上旅途。 自從1970年代,澳洲民歌受到那些二戰之後成為澳洲主要勞動力的有著各種文化背景的移民者的影響。由那些移民者的孩子產生的新形勢的民歌也受到歐洲、埃及和非洲古老的民族傳統的影響。比如 Kavisha Mazzella的專輯《Silver Hook Tango》,用的都是柔和溫暖的曲風。
Ⅶ 誰能推薦一些澳大利亞的流行歌曲
Two Years in April 表演者 : Tamas Wells
A Mark on the Pane 表演者 : Tamas Wells
Keep Walking or I'll Kill You 表演者 : Agnes Kain
Fingers Crossed 表演者 :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
In Case We Die 表演者 :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
Ⅷ 澳大利亞最好聽的歌是
Michelle Tumes的 feel Michelle Tumes是一名生於澳大利亞Adelaide的現代基督樂歌手兼創作人。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十幾歲時接受了兩正統古典鋼琴教育,從此立志以音樂為業。在她省吃儉用的妹妹資助下,她錄制了一盤樣帶,並很快被一家澳洲唱片公司看中。不久遷居美國,隨即替Jaci Velasquez寫出了基督樂榜冠軍歌「If this world」。但作為個人發展,她一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1998年人簽約Sparrow公司推出首張個人專輯《Listen》,由兩獲Dove Award大獎(一項New age界權威的獎項)的Charlie Peacock監制。除了這首「Feel」以外,Paease Come Back等也成為大熱。她也因此獲當年Dove Award最佳新人獎提名。從此一發不可收,短短幾年內就推出6張專輯。 Feel——融合了教堂的正大恢宏氣氛的這首歌曲或多或少的汲取了現代流行音樂的一些精華元素。比較突出的是歌曲使用的節奏部分,雖然搖滾音樂屬於音樂中和思想意識上都很離經叛道的音樂,但歌曲的創作者和演奏者並沒有因此而局限對更適合表達的音樂方式的使用,「Feel」使用的節奏正是搖滾樂通常倚賴為中心的搖擺節奏。樂曲如同其他的新古典主義歌曲一般,大量的弦樂組成了伴奏的和聲主題,整體效果非常的突出,淋漓盡致地將面山臨海毫無退懼的心理感受凸現在外。音樂上豐富的層次是這處歌曲最優勝的地方,在歌曲中間的停留處,多架鍵盤架設出一個巨大而凝實的空間,而其他的音樂遽然安靜了下來,留下一絲弦樂悠然遠渺。取材自現代音樂電聲樂器的濃重由貝司聲濃厚有加,而這也是歌曲之所以被稱為新古典的原因所在--和聲是古典的,而樂器演繹卻是絕對現代的手段。
Ⅸ 求推薦澳大利亞女歌手Sia經典歌曲!!!最近太迷她的煙熏嗓兒了
Sia歌曲大全在線聽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avZW6W91KECxE0AOxSgA3w
Ⅹ 澳大利亞的名曲有哪些
華爾茲瑪蒂達 Waltzing Matilda 就像是咱們的茉莉花,悉尼奧運會有唱。
還有樓上那個所說的剪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