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 說清楚,50字左右 謝謝~!
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乾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
曾為英國殖民地,技術發達,是現代化啲大牧場..
澳大利亞地形屬於盆地,這里豐富的地下水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② 澳大利亞是如何利用各地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發展的
1、澳大利亞中、西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因而中、西、北部地區氣候乾燥、草原廣布。因此澳大利亞在中、西、北部發展粗放牧羊帶和粗放牧牛帶。
2、澳大利亞東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其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東南和西南部地區水熱條件較為優越。因此澳大利亞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發展了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③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澳大利亞適合養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呢
那麼澳大利亞什麼時候開始養羊,提議養羊的人是誰呢?約翰對澳大利亞最大的貢獻是創造畜牧業,他是澳大利亞畜牧業的先驅。早在1792年就在澳大利亞服役,他發現澳大利亞的很多物品都是從英國進口的,進口商品昂貴,殖民地落後,無法支付這些物品的費用。但是殖民地要發展的話,離不開這種進口商品。為此,必須生產殖民地可以出口的物品,使之成為進口的支付物。他發現澳大利亞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有許多天然優質牧草,水井多,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沒有大型食肉猛獸,適合發展畜牧業。所以他全年僱傭了30 ~ 40人來飼養牲畜,通過飼養發現美利奴羊的產量很高,正好英國當時是世界工廠,英國本土紡織業發達。
④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澳大利亞的養羊業是如何興盛的
澳大利亞的土地制度改革和流放制的廢除,開始了經濟全方位的起飛。這是澳大利亞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經濟起飛。養羊業在起飛中起了主導作用。
養羊業的大發展是由一系列國內外因素促成的。19 世紀30年代,英國毛紡織業又獲得了大發展,對羊毛的需求量較20年代末更大幅度增加,由於技術革命,毛紡織品的成本進一步降低,而質量進一步提高,毛紡織品的銷售量增加,而西歐諸國在19世紀30、40年代由於政治動亂,提供給英國的羊毛或減少,或中斷,這就為澳大利亞養羊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持續增長的市場。這也是澳大利亞養羊業持續起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19世紀40年代羊只增加了900萬頭,到1850年,全澳已擁有1600萬頭,是1840年羊只頭數的3倍。當時澳大利亞人口為40.5萬,人均達40頭,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新南威爾士擁有1300萬頭(包括菲利普港區),塔斯馬尼亞(范迪門)有200萬頭,南澳大利亞為100萬頭。這樣澳大利亞從這時起開始向養羊業大國邁進,並開始了它的「畜牧業時代」。
養羊業的大發展還表現在羊毛出口量的劇烈增長上。如1830年出口羊毛為200萬磅,1849年上升到3500萬鎊,提高了16.5倍,出口羊毛幾乎全部輸人英國,約佔英國羊毛進口數額的1/2。
⑤ 試分析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
主要方面是地勢平坦、氣候適宜、草原遼闊、飲水豐富、無野生肉食動物等。澳大利亞人民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也很高。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5)澳大利亞如何合理發展畜牧業擴展閱讀:
一、澳大利亞農牧業: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2015/2016財年,澳農牧業產值952.8億澳元,占同期GDP的5.7%。
二、畜牧業特點:
1、區位條件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地勢平坦,距海港近,科技水平高等。
2、優勢條件
地價低廉,地廣人稀,草類繁多,生長茂盛,溫和的亞熱帶氣候,距海港近,出口便利。
3、經營管理
商品率高,規模大,培育優良種牛,先進冷凍保鮮技術,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辟水源種植飼料。
⑥ 澳大利亞是如何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
澳大利亞東部是大分水嶺縱貫南北,中部是低平的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是廣闊的緩高原。農牧業以羊毛、小麥為主,主要集中於墨累-達令盆地,為混合農業。
1.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降水不足,引大分水嶺東部的水和開挖西部的自流井畜牧用水)
2.地廣人稀:農場面積大,適合機械化生產
3.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大量出口,臨近港口
⑦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澳大利亞適宜養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
包括與采礦有關的出口,電信,銀行和製造業。它具有市場經濟,人均GDP相對較高,貧困率相對較低的特點。 在平均財富方面,澳大利亞在2013年瑞士之後排名世界第二,盡管該國的貧收入(GNI)12879億美元,排名前前第14位。按2460萬人口計算,澳大利亞國民收入達到了5.24萬美元,這個水平亦是位居全球前列。以上是澳大利亞的核心經濟數據。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澳大利亞經濟困率從2000/01至2013人口不多,不到2500萬,但是他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澳大利亞人比較富有。2017年經濟總量高達1.39萬億美元,人均GDP高達5.56萬美元,增長率為1.96%,實現了經濟繼續增長無衰退的壯舉。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面積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雖然澳大利亞面積大,資源豐富,但它的人口只有2500萬,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因此會有不少人羨慕澳大利亞。
只要賣點資源型的南半球國家,領土面積有769萬平方千米,人口僅2499萬多人,但它是20國集團成員國之一,也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國之一,在國際上還是挺有知名度的。從經濟實力上看澳大利亞確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石大量流入我國在哪裡出現的了,可能也是時代在哪裡該給別國家在哪裡去發財的時候在哪裡出現了。
⑧ 澳大利亞畜牧業的特點是什麼
發達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2015/2016財年,澳農牧業產值952.8億澳元,占同期GDP的5.7%。
(8)澳大利亞如何合理發展畜牧業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7742美元,排名世界第5,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高於美國,英國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
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澳大利亞資源是很多國家極為羨慕的。
英語中甚至有一個片語專門形容澳大利亞「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說澳大利亞的氣候、歷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較幸運,國民不需要太辛苦勞動,只要讓牛羊隨便吃草,在地上挖礦就可過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戰火的侵擾。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
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
⑨ 澳大利亞適宜發展農牧業的條件有哪些
從地理位置來看,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適宜發展農牧業。從氣候上看,澳大利亞多為熱帶、溫帶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為農牧副業提供了發展條件;此外,澳大利亞還有悠久發展農牧業的歷史,提供了歷史條件。(澳大利亞的氣候成半環狀分布 ,東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 ,東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南部和西南部是地中海氣候 ,最東南角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中西部為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南北兩側是熱帶草原氣候)
⑩ 澳大利亞為什麼適合發展畜牧業
澳大利亞的中部為熱帶沙漠氣候,不利於農牧業,但其他地區氣候條件比較優越.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主要分布於東南部和西南部.
1、東部、東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氣候,氣候濕潤,為主要農業種植區,經濟作物區.
2、熱帶草原氣候區區,草原廣闊,地勢平坦,為牛羊畜牧業區.
3、地中海式氣候地區主要為半濕潤地區,為小麥畜牧業輪作區.
1、人煙稀少,適合放牧
2、植被種群大,分布廣.
3、畜牧業歷史悠久,動物品種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