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澳大利亞農場主們怎麼樣放牧
分區圍欄放養為主,粗牧和圈養為次,因為澳洲能放牧的地方很少,能耕種的更少,所以澳洲採用混合農業,即種小麥與牧羊混合經營,他們有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粗放牧牛帶、粗放牧羊帶。
澳洲的牧場是承包制度,也就是說,一個牧場主有十幾英畝到幾十英畝的地,他們只能在這么大的牧場上放牧。所以澳洲的牧場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的,它們在規劃上都非常整齊,該怎麼放牧有官方規定,牧場主只能在盡量降低成本,如圍欄放牧的公司,僱傭費非常高,每年草場和圍欄的維護費也不菲,至於聽音樂,喝啤酒,吃最好的禾草都是那些具有龐大財力的大公司才會做。
澳洲的放牧,是放牧歸放牧,喂牧草歸喂牧草,一個區一個區非常有規劃,牧草種植區是牧草種植區,牧草貯藏區是牧草貯藏區,放牧區是放牧區,育肥區是育肥區,繁育有繁育區,擠奶有擠奶區。
澳洲牧場主要飼喂的牧草,為生長的禾本科牧草、人工種植的新鮮苜蓿、玉米、大豆、豌豆、大麥及乾草。育肥期飼喂的育肥牧草也以大麥、苜蓿為主要飼料。
很多地理優勢的牧草,種植的牧草以70%的紅、白三葉草籽和30%的黑麥草籽的混播,三葉草喜歡溫暖的氣候,夏季生長量大,起固氮作用,而黑麥草則在冷涼、潮濕的冬、春、秋季都能生長。這種科學的植草法能使草場全年產草量比較均衡。基本上能確保牧場一年四季都有旺盛的牧草,且此類牧草的含氮量高,能充分保障及提高奶牛乳汁的蛋白質含量。
牧草種植區,每年的12月就要收割牧草,將這些收割後的牧草經過晾曬後打捆,或用塑料膜打捆後就地貯存,以供枯草期飼草不足時補飼。
別相信網上說的,什麼澳洲適合放牧,什麼天然的牧場,澳洲的牧場是經歷數代人的經營,才有現在的環境。事實上的澳洲,適合耕種的土地很少,水資源也嚴重缺乏,降水量也少,所以牧場除了放牧還要清除牲畜的糞便,澳洲的牧場從來都是蒼蠅滿天飛。
澳洲非常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發展可持續生態畜牧業,對這些蒼蠅,他們不能使用殺蟲劑,牲畜的也不能使用生長激素、轉基因、荷爾蒙等葯物,但是會加強牲畜疫病的防檢工作。高效的養殖方式,是提高了畜牧業的市場競爭力最主要因素,這也是和官方極力推廣的教育與科研功不可沒的。
由於澳洲的官方禁止百姓引用地下水,還要求牧場主盡量做到草畜平衡,不過度畜牧,不至於水土流失,所以在澳洲某些牧場,也有研究出類似圍欄放牧的模式,他們的牧場用圍欄圍成一個巨大的迷宮,圍欄很長很長,他們驅趕牲畜在圍欄里不停的向前走,不停的做運動,牲畜只能向前走,不能向後退,這樣前面的牧草吃光了,後面就讓牧草恢復生長,等牧草旺盛了,再牲畜又驅趕了過來。如果牧草還沒恢復生長,牲畜又來了,他們就會向其他牧草收購牧草。
所以在澳洲,除了養豬、養牛、養馬、養羊,這大力種植牧草,也是一條以草興牧,種草致富的路子。
⑵ 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是怎麼回事
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
⑴分布:西南部和東南部的草原地區,普遍採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
⑵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的優點:
①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②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活;
③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資料:澳大利亞:馱在羊背上的國家 (2000.12.06 17:06:46)
澳大利亞地處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國土面積768萬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萬人。全國地勢低
平,草場遼闊,畜牧業非常發達,畜產品約占其出口商品的30%,因此素有「馱在羊背上的國家」美稱。
畜產品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約占其出口商品的30%以上。1999年,澳大利
亞全國綿羊存欄數近1.7億只,年產羊毛10億公斤,所產羊毛90%以上供出口,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
1/3以上;奶牛和肉牛的存欄數為2600多萬頭,其中3/5為奶牛,年產牛肉200萬噸、牛奶60
億升。
澳大利亞採用鐵絲柵欄圍養與牧羊犬趕羊相結合的放牧方式,羊群在鐵絲圍欄內自由活動,無需專人看
管,只需訓練有素的牧羊犬忠於職守。目前澳大利亞約有7萬個牧場,面積從幾百公頃到幾千公頃不等,小
塊草場由人工培植,大面積牧場則採用飛機播種與施肥。
澳大利亞十分重視提高畜牧業的科研水平,這是其一直保持畜牧業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科研人員嚴格選
擇優良種羊,通過交叉交配技術培育子羔,以達到縮短代間隔的目的,保證了綿羊品種的優良。
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科研服務體系較為完備,服務內容包括從良種引進、品種選育到疾病防治檢疫等諸多方
面。各級科研單位圍繞提高畜牧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從事科學研究和轉讓技術成果。
為了保持畜牧業先進的生產水平,澳大利亞始終對畜牧業的科研給予較高的資金投入。以新南威爾士州動
物科學研究所為例,其1999年科研經費為1278萬澳元,其中政府撥款佔51%,行業基金會資助占
31%,其餘18%來自技術成果轉讓及技術有償服務。在澳大利亞,畜牧生產與畜牧科研保持著緊密的合
作關系,牧場主定期聘請科研人員到牧場進行技術指導。牧場主如果需要葯物、草籽、機械等生產資料,只
要打一個電話,有關科研機構與廠家就會送貨到門。澳大利亞畜牧生產有著極嚴格的專業化分工,全國有近
萬人的流動剪毛工,打個電話剪毛工就來牧場參與剪毛工作,同時專門負責羊毛定級的人員會按羊毛的粗
細、長短、軟硬、光澤度等指標進行分級分類包裝,然後交澳大利亞羊毛局統一組織出口。出售牛、羊也只
要打個電話,肉類加工廠在2小時內就會趕來收購,十分方便。
澳大利亞政府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從聯邦政府到州政府都設有生態環境保護小組,專門負責環境保護的宣
傳教育、規劃設計等工作,無論是城鎮還是牧場建設,都要預先規劃出一定比例的綠化用地。在澳大利亞,
公園或花園式農場比比皆是。在蔚藍的天空下,綠色的牧草一望無際,成群的羊、牛、馬徜徉其間,構成了
澳洲獨有的宜人風景。(鄧國慶) (《科技日報》 2000-12-06)
⑶ 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模式是什麼!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
1、在西南和東南地區(含墨累-達令盆地)以小麥和養羊業混合為主,其中東南沿海地區以經濟作物和乳肉畜牧業為主.
2、北部地區混合性小,以肉牛業為絕對主要飼養類型
擴展:
混合農業主要是耕作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生產有多種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農業是將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的穀物和牲畜混合農業。這種混合農業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地。農業的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等;飼養的牲畜有豬、牛、羊等。世界混合農業發展最為典型的是澳大利亞的墨累一達令盆地的小麥一牧羊混合農業。
⑷ 澳大利亞的三大地形區與三個牧羊帶之間有什麼關系
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降水條件較好,土壤肥沃,所以,澳大利亞70%的羊,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經營帶,而其他地區的羊只數量很少。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了農牧業,形成了三個牧羊帶。
澳大利亞國是世界上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的典型代表,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狹窄的沿海低平原地區,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墨累河和西南沿海平原地區,粗放牧羊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東部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主。
區域位置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澳大利亞
⑸ 澳大利亞牧羊業
澳大利亞牧羊帶分為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帶(特點:1.農牧場面積小 2.放羊、牛數量偏多,經濟作物生產穩定 3.以肉用羊為主;條件:這一帶地區土壤肥沃,牧草質量好、產量高,且人工草場廣布、天然資源多,最重要的是此地區年降水量高於1000毫米,使得這一帶的牧草質量好、產量高;地區:澳大利亞東南部狹小的沿海低窪處和平原、及澳大利亞西南沿海地區;該帶生產極為穩定)、綿陽與小麥混合帶(特點:1.農牧場規模中等 2.放養數量居中,小麥等作物產量穩定 3.肉用羊佔45-50%,毛用羊佔50%以上;條件:該地區科技較發達,灌溉技術好,使農作物生產穩定,而且該地區人工草場較多,年降水量為550-1000毫米,讓這一塊地區牧草品質較好、產量較高且穩定;地區:東南墨累河平原及西南沿海高原;該帶生產較為穩定)以及粗放牧羊帶(特點:1.牧場規模較大,無農場 2.放養數量少 3.以毛用羊為主 4.生產不穩定;生產不穩定的原因:人工草場少,多為天然草場,且年降水量不到450毫米,有時不足300毫米,使得該帶牧草質量差、產量低且不穩定)
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原因:(個人自己寫的,有可能不太好)
澳大利亞大陸地處南緯11~39度,除東南一小部分地區(溫帶)外,大都處於熱帶及亞熱帶,氣溫普遍較高,適合一年四季露天放羊。
澳大利亞南部及東部地區年降水量較高,最高可達1000毫米,最少不低於250毫米,形成大片草場,有的地區牧草品質極好、產量又高。
澳大利亞部分地區(東部及東南部)科技水平較高,灌溉技術好、機械化養羊水平較高、人工草場質量好,使得毛用羊有地方發展。
樓主問澳大利亞機械化水平高不高?
答:僅東部及東南部還有部分西部地區機械化水平高(也不算太高),其實就是發達城市那邊機械化水平高,主要體現在:機械養牛、機械灌溉、機械種植等等。
·~
⑹ 澳大利亞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顯示了農業的因地制宜還是
澳3利亞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形成四個不同的農牧業區,三個不同的牧羊帶,其中①是粗放牧羊帶;②是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③是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故選項C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C.
⑺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農事是如何安排的
由於澳大利亞面積遼闊,人口稀少,耕地才有可以在某些時候種牧草、休耕。
分布:西南部和東南部的草原地區,普遍採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
⑵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的優點:
合理安排勞動力、修建水利工程
⑻ 關於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特點和區位特點(自然、社會)!在線等!給好評!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特點:1、多為家庭大農場經營 2、普遍應用現代科技,還有如:劃區輪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制等 3、專業化程度高 4、堅持「土-草-畜-市場」的混合農業模式,東南部墨累-達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麥-牧羊地區。5、農場是一個良性生態系統(種植穀物和放牧牲畜兩種生產方式互惠互利,這樣土地交替種小麥、休耕和放牧可以充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6、兩種生產方式在時間上是互補的,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生產活動(秋——播種小麥;冬:剪羊毛;春末——收小麥)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特點:
自然因素:地勢較平坦(中部平原)、灌溉條件較好(墨累-達令河水、東水西調)
社會因素:地廣人稀,生產規模大,競爭優勢大、交通發達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有固定的銷售市場(國際市場)、機械化程度高、政府扶持鼓勵
⑼ 澳大利亞的小麥牧羊帶主要分布在哪裡這種混合農業經營方式有哪些優勢
①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於保持土壤的肥力
②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活;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
③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