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人眼中的中國人
(轉載)澳洲人眼中的中國人家庭觀念 ---值得我們深思澳洲人眼中的中國人家庭觀念,值得一看,心靈受到震撼!(轉載)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觀念的種族之一,並且深深地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卻未必如此。12 月8日晚上,我參加了澳大利亞商會 (AustCham,一個>澳大利亞海外商人的團體,遍布全球,得到澳洲官方的大力支持,地位有點像我們的>"人民團體")的今年最後一次周末聚會暨聖誕晚會,一年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來>了這么多澳洲老鄉,好象全上海的澳洲人都聚攏在小小的酒吧里。在例行的gossip 之>外,更多的是告別,這里大多數的澳洲老鄉們將在這幾天回到家鄉去,過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大家問我是否回去,我說:"沒時間,工作太忙了。"他們就都很驚奇:"你怎>么能夠聖誕都不回去和孩子們一起過呢?"口氣是詰問式的。我當然有點不爽,就向他>們解釋,聖誕節對西方人來說是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中國人也有這樣的日子,那就>是春節。>>>>>>>>> 於是,我們就談起了中國人和澳洲人對家庭的重視。沒想到,那幾位澳洲朋友>說:"你別生氣,其實,我們覺得你們中國人並不愛家,並不像你們自己說的這么注重>家庭。你們更愛金錢!">>>>>>>>> ?!我愕然。>>> 於是,我記下了這些真誠的對話:>>>>>>>>> "無論在澳洲和中國,你們中國人的確很勤奮,中國人在海外也能比當地人積蓄更>多的錢財,但我不認為這是你們中國人有經商的天賦,而是你們比我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通過降低生活標准來完成的金錢積累。你們平時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從中國買了帶過去,因為這里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學生帶了很多碗過去。>>>>>> "你們會沒日沒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給老人照管,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你們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那種不帶功利的玩,不讓孩子非得學會什麼的純粹>的玩。聖誕節你們甚至都不休息,而在海外春節是沒有假期的,不帶著孩子去海>灘,因為你們會覺得這個時候的機票、賓館都貴,不如趁這個時候做點生意賺更多的>錢,等淡季了再出門。所以,你們華人的孩子盡管學業上很優秀,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覺得和當地人比起來,父母更關心的是家庭的金錢收入、關心的是他們的>學習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是的,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們中國人愛說這是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多掙些>錢,但每一代都說自己賺錢是為了下一代,那麼究竟哪一代會真正地使用這筆錢>呢?"生命是那麼短暫,你們借口為了家庭的未來,而在現在就犧牲了家庭,我不知道>這個帳是怎麼算過來的,怎麼還能體現你們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觀念。"你們為了工>作,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夫妻分離,要在我們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了。所以我們被派到海外來,就一定是全家一起來,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來。他們要是不願意來,我就不可能接受這項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國甚至聽說過你們的上一輩人甚至有夫妻幾十年都分在兩個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生活在一起。這太殘酷了。難道你們就不會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嗎?工>作也還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國公司里有很優秀的人才,但因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個月>甚至每兩個月才能相聚一次,為什麼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棄工作呢?我知道市,每有>很多在城市裡工作的農民,他們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說是為了家庭在掙錢,可>這樣的錢再**匆庖迥兀吭詘鬧蓿�忝侵泄�嘶� 徑急鵲鋇厝擻星���揮?/font>>人羨慕你們的生活,我認為你們就是金錢的機器,但你們為自己的賺錢愛好塗上了一>層家庭的色彩。我不相信。">>>>>>>>>>>> 聽著他們的嘮叨,盡管帶著酒氣,但還是很深地震撼了我。我能和他說什麼>呢?當然,可以說的太多了,比如告訴他中國幾千年來就從來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所以大家都沒安全感,都為了明天在使勁榨取今天,連見面都問"吃了嗎",所以>現在搞得存款余額超過萬億,不是中國人守財,而是自己給自己在做保險,但他能理>解這些嗎?連美國總統都在呼籲中國的儲蓄率太高應該多消費,連我們原先的鐵面總>理也認為要設立什麼黃金周來刺激消費,他一個祖上開始就生活在完善的福利體系下>的老外,能懂得我們對未來的那種無助和恐懼嗎?>>>>>>>>> 我也可以告訴他,中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哪怕他現在發了財,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他還是會想著發更多的財,在中國人的心中,還是認為能給子孫傳下更多的財產>才是對子孫最大的愛,對家庭最大的負責任,只有在認為錢財已經足夠多、或者錢財>實在太少而必須給自己一定的安慰時,才會說應該給孩子留點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這個世界,只有錢固然是不行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他能理解這些嗎?>>>>>>>> 在澳洲那樣的體系下,生病住院後,自己只要在進院和出院的時候簽兩回名字,>一切都是社會福利體系包辦了,他能理解中國人說的"六十歲以前掙的是六十歲以後的>醫葯費"這句話背後的辛酸與無奈嗎?在澳洲那樣的體系下,即使你身無長物,一 無>是處,強大的福利體系也會把你托在 security net 這張網之上,照樣保證你過上體>面的生活,無非比人家多拿一張低收入保障卡,他能理解我們的下崗給一個家庭所帶>來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嗎?>>>>>>>>> 當然,他更無法理解在 20年前,所有的中國人其實並不屬於家庭,而是屬於一個>叫做"單位"的主人,還被一條叫做"戶口"的鏈條給拴著,即使是夫妻,即使是父子母>女,一切的親情都大不過這個主人和這條鎖鏈。而我在澳洲學移民法的時候,有個>working holiday maker 的類別很讓我費神和嚮往:他們居然給那些只為了旅遊目的>而邊打零工邊掙旅遊費用的人提供附帶工作許可的專門簽證! (有興趣的朋友可> 以>自己查看澳洲移民部官方網站的有關說明>>> 很多次,在海外過聖誕節的時候,我居然都會想起小時候讀過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經常會為那可憐的小姑娘而熱淚盈眶,於是,那種對貧窮和無助的恐懼就會給>自己擰緊了充當賺錢機器的發條。我們的很多追逐金錢的行為,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的確和我們自己所宣稱的熱愛家庭有著嚴重的落差。我們無法指望這些老外朋友>們能理解,中國人好不容易可以**全地追逐金錢了,千萬別指望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能緩解這種被壓抑過久而噴湧出來的慾望和動力。這正是很多中國家庭的凝聚>力所在,哪怕忍受分離、忍受白眼。以前我們是窮怕了,嘗過小富滋味後, 以後我們>是更怕窮。而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的無奈,我們才更固執地嘮叨著我們的"美德"。這其>實已經不是為了炫耀自豪,而只是為了自警,為了怕我們忘記自己還有個把家庭看得>重於金錢的美德!>>>>>>>>> 生為中國人,不管我們的國籍是什麼,我們都難以逃脫這個悖論,海外 7000萬華>人,生活的艱難和坎坷一點都不亞於國內13 億同胞。願上帝憐憫我們,也願我們的孩>子們理解我們,更願我們孩子的那一輩人可以富足安定得足以鄙視金錢
㈡ 沒有選車的權利澳大利亞人民笑了
「你們毫不尊重澳大利亞納稅人」。
這是通用汽車宣布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後,澳大利亞首相對此進行的公開抨擊。不料,近日據國外媒體CarAdvice獲得的機密文件顯示,本田即將對其在澳大利亞的未來發展做出最終決定,或退出或者大幅削減經銷商網路。
國內地域和消費者偏好雙重分散的市場,使得依賴澳洲國內市場生存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與此同時澳洲汽車產業在出口方面同樣缺乏競爭力。
縱觀近十年來,由於移民政策的縮緊、福利的削弱、對移民的日漸不友好政策,愈發漸高的稅率,以及國際地緣經濟政治的變化,澳大利亞全球最吸引的移民國家的光環正在褪去光彩。與此同時,澳洲人民引以為傲高工資水平,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大的經濟毒瘤。而汽車行業的離去,也將成為澳大利亞經濟的致命一擊。
不過像通用汽車、本田這樣的老牌汽車製造商退出對於澳大利亞人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在選車這件事情上,還多了特斯拉、Genesis這樣的新選項可以選擇。
匹諾/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澳方所作所為很讓中國人民遺憾和失望,《澳大利亞人報》記者竟然問哪些中國人民
這群質量低劣,跟著美國混的爪牙和走狗,毫無廉恥感,簡直是一個笑話。
㈣ 澳大利亞人民的包容性怎麼樣
最近有機構對澳大利亞人對待移民的態度及其他國家對待移民的態度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雖然移民人口眾多,但是澳大利亞人對移民的包容性遠超其他大多數國家。
對全球25個國家的1.8萬人進行了調查。有近48%的澳大利亞本地人認為移民讓整個國家變得「更有趣」,在25個國家中排名第一,而這個數字的全球平均水平是31%。 每年,來到澳洲的華人們越來越多,取得PR和加入澳洲國籍的華人也越來越多。十分之四的澳大利亞人認為,移民「總體上來說給國家帶來了積極的影響」,這一比例也遠超過五分之一的全球平均比例。
Ipsos社會研究機構總監David Elliott說:「就對移民和難民的態度來說,澳大利亞依然是態度更加積極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人依然認為本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他們也都能看到由此帶來的好處。」
㈤ 中國遊客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為何我國人民成了主力軍
眾所周知,中國人民的購買力十分強大,特別是在旅遊期間,很多中國遊客都會在國外購買非常多的東西。而此次澳大利亞在阿富汗的戰爭當中的暴力行徑一直為世界人民所不恥。特別是在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國外社交平台上發布帖文,很多人對於澳大利亞都印象都有所下降。而此次也因為疫情等原因,中國遊客也並沒有去澳大利亞旅遊,這就直接導致澳大利亞損失14億,可見中國遊客的購買力一直強大。
作為中國公民,我們要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因為中國發展日益強大,才保證我們生活和平美好。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我們也應該以祖國建設為自己的任務,為實現中國夢,在推進祖國繁榮富強的進程當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特別是現在我國非常重視科技發展,在未來科技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所以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學好科技知識,提高科學素養,在科技領域方面能夠為祖國作出綿薄之力。
㈥ 澳大利亞醜化中國歷史人物,該節目對華人來說存在怎樣的影響
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發展方向,大部分國家都會尊重其他國家的歷史文物和歷史人物,多數國家並不會出現醜化別國歷史人物的現象。然而,澳大利亞頻繁醜化我國歷史人物,這其中就包括第一個女皇武則天。我覺得該節目對於華人來說是一個侮辱智商的節目,而且澳大利亞華人也十分討厭醜化我國歷史人物的現象。雖然這些華人可能不知曉中國歷史人物的成就,但他們也會時刻維護中國人的合法利益。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檔節目對華人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或許電視台想通過這種方法獲得很高的點擊率,但是這種通過醜化其他國家歷史人物獲得點擊率的節目並不會受到他國人民的尊重。更何況當地擁有較多的華人,當地華人和當地居民很難理解電視台的行為。
㈦ 中國的經濟還沒澳大利亞好嗎中國老百姓沒有澳大利亞的人民有錢為什麼澳元比人民幣貴
中國的經濟是靠大企業剝削人堆砌出來的,看著挺雄偉。只有剝削人的人比澳大利亞人民有錢,中國的錢不值錢,買不了什麼,所以便宜。
㈧ 澳大利亞和中國生活有哪些不同,有對比嗎
澳洲的冬天,中國是夏天,正好相反;
澳洲房子朝北好;中國朝南好;
澳洲空氣新鮮;中國污染嚴重;
澳洲的食品管制嚴格,極少有食品安全的問題,中國食品安全時時有曝光;
澳洲人工昂貴;中國人工便宜;
澳洲人喜歡喝涼水冰水 ,中國人喜歡喝熱水開水;
澳洲人喜歡喝咖啡,中國喜歡喝茶;
澳洲幾乎沒有在夏天晴天時打陽傘出行的,中國很自然普遍;
澳洲家庭洗碗機是廚房必備,中國是選配;
澳洲大部分人住在郊區的房子討厭高樓,中國的到處高樓大廈;
澳洲路上陌生人會向你打招呼,中國只有認識的人才打招呼;
澳洲家裡裝修很多都要DIY,中國全部包出去;
澳洲人幾乎沒有人在路上走時打傘遮陽,中國有專門的遮陽傘;
澳洲找對象雙方Happy是首要的,中國講究門當戶對,高富帥白富美
澳洲稱呼上司直呼其名,中國稱呼上司叫這個總那個長的;
澳洲孩子帶眼鏡的少,中國大部分孩子都帶眼鏡;
澳洲不結婚但住在一起的男女政府也承認;中國只承認領了結婚證的夫婦;
澳洲的老人對隔代少有全職幫助甚至替代撫養的,中國對隔代幫助撫養似乎成了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