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澳大利亞在西漢時期叫做什麼
南贍部洲,中國古代將天下分別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貳』 中國有5000年歷史,美國呢,澳大利亞呢
首先中國5000年歷史是一個虛數,即使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至今也不過4100年左右(夏朝是否存在在史學界還有爭議)。而在此以前的三皇五帝基本上屬於傳說。
美國的歷史
如果從土著印第安人在冰河時代通過白令海陸橋進入北美算起應該有4萬年,
如果從1607年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算起大概有400年。
如果從1776年7月4日正式通過《獨立宣言》,算起差不多230多年。
澳大利亞的歷史
如果從土著居民算起差不多也有4萬年。
如果從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算起來差不多240年。
如果從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至今109年
如果從1931年澳大利亞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算起至今79年。
『叄』 澳洲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嗎
不是。
澳洲一般指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86850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全國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
『肆』 唐宋元時期,澳大利亞的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歷史是從距今40,000至45,000年前人類第一次在澳大利亞大陸北岸定居開始的。(那個時候東南亞和澳洲有些地方還連接在一起,是陸地)這段時間被定義為澳大利亞史前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澳大利亞歷史開始於歐洲探險家第一次達到這片土地。這段時期又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以1901年成為大英帝國領地前後為分界點。
唐宋元時期:618年——1368年
舉個例子(我也只知道這個- -)
塔斯馬尼亞人
塔斯馬尼亞人(Tasmanians) 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的土著居民。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美拉尼西亞類型。語言系屬不詳,無文字。崇拜圖騰、月亮、精靈,盛行巫術,禁忌甚多。其祖先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經美拉尼西亞遷入。由於他們過著與世隔絕又與世隔絕的小島生活,他們的文明始終處於石器時代。
到了1876年,由於歐洲人的種族滅絕,最後一位名叫特魯加尼尼的純種塔斯馬尼亞婦女死去。塔斯馬尼亞人這一種族從此滅絕了。
總而言之,這個時期,澳洲只有土著。而因為地理位置因素(最小的洲,最少的人)、可馴化動植物缺乏(沒有牛羊馬豬大小麥、水稻等動植物)、天氣因素等等,所以他們始終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沒有轉變為農耕文明。這段時期內,澳大利亞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外人沒有踏足(至少歷史沒有記載),頂多在澳洲上方的新幾內亞地區,和澳洲沿海有稍許貿易交流。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淫吶。他們始終過著石器時代的生活。大概就是這樣。
澳大利亞簡史(隨你看不看)
澳大利亞聯邦位於大洋洲西南部,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東北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北與印度尼西亞,東與太平洋波利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群島,東南與紐西蘭隔海相望。陸地面積768.23萬平方公里,人口1575萬(1985),主要是英國移民 早期歷史約在2.5萬年前,澳大利亞土著人的祖先由東南亞來此定居,居住在大陸東南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土著人稱塔斯馬尼亞人。原始的澳大利亞土著人分為眾多的部落集團,他們操不同的語言,用木、石、骨、貝等製作簡單的工具,以採集狩獵為生。1432年時,中國人曾在達爾文附近登陸。在阿拉伯和中國的一些古文獻中,都有關於南方大陸的記載。
16世紀以前,歐洲也有關於存在著「未知的南方大陸」的想像。
16世紀時,歐洲的世界地圖有的繪出了一片與南極洲相連的大陸。最早航行至澳大利亞的歐洲人是荷蘭人。
自1605年起,荷蘭人W.詹茲、D.哈托格、A.J.塔斯曼等先後勘察和登上了澳大利亞的部分海岸。1642年,塔斯曼發現塔斯馬尼亞島,
1644年又發現大陸北岸。塔斯曼以荷屬東印度總督范迪門之名,將塔斯馬尼亞命名為范迪門地。澳大利亞大陸則被荷蘭人稱為新荷蘭。其後,英國人、法國人接踵而來。
1688年,英國人W.丹皮爾在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金灣附近上岸。這是歐洲人第一次登上這個大陸。
1770年,英國人J.庫克遠航太平洋,在澳大利亞東南岸的植物灣登陸,並以英王喬治三世的名義佔有這塊土地,命名該地為新南威爾士。
18世紀末曾經遠航澳大利亞的英國海軍官員M.弗林德斯建議英政府,這一大陸的名稱應以澳大利亞取代新荷蘭。
1786年,英國政府決定殖民於此。後又多次探測整個大陸,
1817年定名為澳大利亞。
1813年,W.C.溫特沃斯等發現越過藍山山脈的通道,找到開發新南威爾士西部平原之路。麥誇里使用刑滿釋放罪犯的政策,受到殖民地富有的自由移民的非議。
自1820年起,英國改變了過去主要以流放罪犯為主開發澳大利亞的政策,自由民開始成批的移居新南威爾士。1821年麥誇里隱退。
1823年,英政府通過法令,批准新南威爾士成立擁有有限立法權力的地方議會。
1824~1836年,在莫頓灣、菲利普灣、聖文森特灣先後建立新的定居點。1825年,范迪門地從新南威爾士劃出,成為新的殖民地。1829年建立了斯旺河殖民地(今西澳大利亞)。1830~1860年是澳大利亞歷史上變化迅速的時期。養羊業的發展使牧場主競相佔有大片土地。為限制移民過多佔有土地,1831年頒布《里彭條例》,改向移民贈與土地為出售土地;出售土地的收入則用於援助來自英國的移民,以求緩和殖民地勞力的不足。
1832~1842年,有近7萬移民移居新南威爾士。1840年廢除罪犯指派工作制,鼓勵自由移民以解決勞動力問題,從此英國不再向澳大利亞流放罪犯。19世紀50年代,新南威爾士南部等地發現金礦。1858年採金人數達15萬。淘金熱潮和養羊業的擴大推動了殖民地的發展。為利於管理和建設,1851和1859年先後從新南威爾士劃分出維多利亞、昆士蘭兩個新殖民地。
1850年澳大利亞各殖民地政府法令通過後,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原范迪門地)、昆士蘭等殖民地相繼成立責任自治政府。在歐洲移民不斷開拓土地的同時,澳大利亞大陸的土著居民被逐至荒漠的內陸地區,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土著居民則慘遭滅絕。澳大利亞各殖民地責任政府成立後,各自為政,忙於本殖民地的開發建設,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如關稅、交通、郵政、防務和限制中國移民的政策。為此,1863~1880年召開了 8次殖民地際會議。1880年11月,墨爾本殖民地際會議同意設一聯邦委員會,並決定由新南威爾士草擬聯邦委員會法案。1883年,成立聯邦委員會。1884年 8月,維多利亞、昆士蘭、塔斯馬尼亞和西澳大利亞殖民地,要求英政府支持聯邦委員會法案。
1889年10月24日,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總理H.帕克斯發表演說,強調需要成立聯邦以鞏固國防,呼籲其他殖民地總理共商此事。1891年工黨成立。工會運動的發展打破了各殖民區的界限。要求殖民區之間自由貿易的呼聲日益高漲。1893年 8月在科羅瓦召開聯邦同盟代表會議,建議各殖民地採取措施為成立聯邦做准備。1898年就成立聯邦問題進行公民投票。1900年9月17日,英國女王簽署聲明宣布聯邦將在新世紀的第1天誕生。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聯邦在悉尼正式成立,原6個殖民地改為州。澳大利亞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定都堪培拉。
『伍』 元朝時澳大利亞歸中國嗎
元朝的疆域和現在相比也不是大多少,元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約1200萬平方千米。 名義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但是實際上各個汗國都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元朝的疆域實際上只包括中國和蒙古本土,而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 如果計算各個汗國領土,以及其先後佔領土地,蒙古帝國疆域超過3500萬,逼近4000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有史以來第一帝國
所以奧大利亞是不屬於中國的。
『陸』 澳大利亞是怎麼來得有什麼歷史
來源: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
歷史:
1、1606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
2、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3、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逐步向內陸發展。
4、1900年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
5、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6)澳大利亞哪個朝代是中國領土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國家象徵:
1、國花:澳大利亞國花是金合歡,按照生物學分類,金合歡花來自金合歡樹。金合歡多年來是澳大利亞民間公認的國花,於1988年被正式宣布為國花。
2、國鳥:根據澳大利亞外交部常年的公告,澳大利亞沒有官方認定的國鳥,也沒有任何官方認定的象徵澳大利亞的動物,但澳大利亞民間普遍把鴯鶓認為是象徵澳大利亞的鳥類,並把袋鼠認為是象徵澳大利亞的動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
『柒』 澳大利亞島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嗎
中國自古以來從沒有對澳大利亞地區宣稱擁有主權,並未進行過實質性管治。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從此澳大利亞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並把其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901年1月1日,島上設置的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
『捌』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是什麼
總的來講,中澳關系還是基本穩定的,相對於歷史而言,中澳關系總體態勢良好。
澳大利亞的領導人陸克文是個中國通,而胡主席私交也不錯,他的兒子還在中國上學,他本人曾表示,將制定一個為期五十年的中澳戰略。
相關介紹:
澳大利亞(Australia),全稱為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1788年至1900年,曾是英國的殖民地。1901年,殖民統治結束,成為一個獨立的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1.793萬平方公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
『玖』 澳大利亞曾經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澳大利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James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BotanyBay),當中有736名囚犯。
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
每年的1月26日後來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AustraliaDay)。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為土著人。
(9)澳大利亞哪個朝代是中國領土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
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第一艦隊」的到來使其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拾』 中國在歷史上擁有最大疆土的是哪個朝代大概有多大
元朝.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領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後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先攻金進占黃河流域,繼而滅西遼、西夏、金和大理,並在吐蕃地區設行政機構進行直接統治。與此同時,蒙古軍還西征亞歐廣大地區。1271年,忽必烈在內部爭位斗爭中取勝,定國號為元。1279年,元朝滅南宋,完成古代中國史上空前的大統一。
元朝雖僅存98年,元的版圖東北至日本海,北至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西北接窩闊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國、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國、欽察汗國(成吉思汗孫拔都所建)和伊兒汗國(成吉思汗孫旭烈兀所建),西南接尼波羅、印度、緬甸、越南,東南至海。蒙古四大汗國中,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名義上對大汗即元帝稱藩,但實際是獨立國家;察合台汗國初實際上是窩闊台汗國的附庸,兩國不承認元帝的宗主地位,連兵反元;察合台汗國後與元通好稱藩,並在窩闊台汗國破後並有其大部領地。元朝還設征東行省於高麗,但行省丞相由高麗國王兼任,其原有機構制度不變,故實為藩屬國。
元朝為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在繼承中國歷代治國方略成功經驗的同時,推出更為適應歷史發展的政策與制度。元朝首先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制度,將金後期的行省制度推行於全國,遼陽、嶺北、甘肅、雲南、湖廣等皆是置於邊疆地區的行省。元還在距省治較遠的地方分設宣慰司都元帥府,又有招討、安撫、宣慰等使層層管理邊疆地區。其次,在邊疆地區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吐蕃地區初由設在中央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總制院管轄,該機構後改為政教合一的宣政院,從此該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在畏兀爾地區設有北庭都護府等機構。在雲南、湖廣等一些邊遠地區實行土司制度。
元朝的建立標志著古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的結束,也預示著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將開始,古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進入成熟和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