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兩航起義的詳細情況,歷史上有多少國民黨起義飛行員回歸大陸,現在的生活現狀如何…
1949年7月,中央軍委派遣呂明同志偕留在大陸的央航副總經理查夷平前往香港進行策動工作,8月24日,呂明、查夷平與港澳工委和香港地下黨的有關部門取得聯系。9月初組成起義工作並傳達了周恩來和中央軍委對策動兩航起義的指示。
11月7日,中航中層主要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幹、飛行員等42人,在《中國航空公司全體員工起義宣言》上鄭重簽名,表達起義的堅定決心。11月9日使機組和隨行人員順利辦完起飛前的各種手續,登上飛機。6時,12架飛機陸續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劉敬宜、陳卓林、呂明、查夷平等人乘央航潘國定駕駛的CV-240型XT-610號飛機,於當日12時15分到達北京。
(1)劉敬宜如何定居澳大利亞擴展閱讀
1949年11月9日兩航起義。周恩來總理同日在北京飯店設宴招待「兩航起義」人員。 兩航起義歸來的大批技術業務人員在1950年8月1日的八一開航,1956年5月試航拉薩成功,盲降設備試制,興建首都機場中,無不體現兩航起義人員鑽研技術和勤奮工作的優良品質。
起義後,中央人民政府民航局即著手兩航留港、澳人員復員事宜。到1950年底,累計香港兩航公司復員廣州、上海、天津的員工共1725人,直系親屬2474人,總計4199人。兩航愛國員工首先高舉義旗,直接影響了港九的資源委員會、招商局和中國銀行等27個國民黨在港機構相繼起義,起了示範和帶頭作用,加速了蔣幫的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