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有多少座位

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有多少座位

發布時間:2022-05-09 03:32:36

1. 悉尼歌劇院在哪個國家,建築特〔 〕

英文名稱:Sydney Opera House
地理位置:澳大利亞悉尼市貝尼朗岬角
歌劇院規模: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佔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
設計師:約恩·烏松
[編輯本段]悉尼歌劇院的外觀及結構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編輯本段]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2. 悉尼歌劇院整個分為幾部分

該歌劇院佔地2公頃,長183米,寬118米,它包括四個大廳,有2700個座位的音樂廳。1530個座位的歌劇院。550個座位的話劇廳。還有420個座位的室內樂演出廳,以及電影院等,除了四大廳外,休息室、化妝室、樂器室、貴賓室、會議室等900多精緻房間,應有盡有而且極為完美。

3. 音樂廳和歌劇院的設計的不同點有哪些

歌劇院注重舞台尺寸(台口、進深)、使用上的多功能性以及設備的可拓展性,還有要有一系列的舞台、樂池升降結構。

音樂廳就更為注重音響效果、殘響時間等聲學硬指標。內部的混響時間不同,大劇院舞台演出時人員與物資都會流動,需要後台側台構成品字平面,音樂廳相對比較簡單。

十大歌劇院:

1、挪威奧斯陸歌劇院

這座用現代大理石和玻璃構建而成的堅固建築物是由北海石油基金公司資助興建而成的,於2008年開業。劇院內,每個座位後面都安裝有顯示屏,提供八國語言的字幕服務。

奧斯陸劇院剛落成立即就成為這個城市的地標建築。你甚至可以爬上這座劇院的頂部,觀覽整個海灣和港口。視野確實太完美了。

2、莫斯科大劇院

這座19世紀風格的建築,是著名的芭蕾舞及歌劇的歸宿地,坐落於克里姆林宮及紅場邊上。劇院曾接待過數位的蘇聯領導人。1922年,蘇聯正式宣布成立的儀式正是在此地舉行。

在整個斯大林統治時期,每一個演出的開幕式他都參加。這是世界上政治氛圍最濃厚的劇院。這座金色與紅色相輝映的歌劇大廳在一場激烈的革命後,於2011年重開。

3、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之一,其中擁有3800個座位的林肯中心是這座歌劇院最大的組成部分。它的聲樂效果無與倫比,Pecqueur對當中的雕塑以及夏加爾壁畫更是贊譽有加。在一座歌劇院裡面,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可以逡巡於不同的藝術之間(享受跨界藝術的樂趣)。

4、德國拜羅伊特節日劇院

這座劇院是專為瓦格納所建造的。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曾經為了他所寫的歌劇(特別是《尼伯龍根的指環》)在這里上演,親自監督這座劇院的興建過程。直到今天,這座劇院常年只上演瓦格納的歌劇。

這個簡單的磚木結構建築影響了世界上許多其它歌劇院,(因為建造特別的原因)樂團在劇院內是看不到的。這是一個顛覆傳統設計的場所。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個小魔術。你聽到了聲音,但卻看不到它(指樂團)。

5、美國芝加哥市立歌劇院

盡管這座劇院開業的時機並不巧——在1929年全球股市崩盤後幾天開業的。Pecqueur說道,劇院的裝飾歷久彌新,聲學設計讓樂團與歌唱家的聲音都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這是一個時代和風格的傑作。

6、義大利奧林匹克劇院

這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劇院,是由義大利建築師安德列帕拉第奧設計,並沿用至今。世界教科文組織稱,這座劇院在當時(即16世紀),堪稱是傑作。直到今天,它仍然保留著原始的人造大理石舞台,舞台的後方(觀眾依然能)體會到悠久的義大利街景,別有一番風味。

7、中國廣州大劇院

英籍伊拉克裔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設計了這座別樹一幟的不對稱的劇院,它由混凝土、花崗岩、玻璃和不銹鋼等建造而成,位於南中國城市廣州。在今天的中國,廣州大劇院是未來歌劇院的象徵。它的聲樂效果如此豐富和飽滿,幾近完美。

8、巴西亞馬遜歌劇院

在19世紀末,巴西人通過做橡皮生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於是通過公投,用這筆資金在熱帶雨林的中央建造一座劇院。

這座粉紅外表的劇院,其建造材料是從法國、義大利和蘇格蘭載運而來。身處瑪瑙斯,你就處在亞馬遜的心臟部位,而在這里正好興建了一座漂亮的歌劇院。這舉動簡直是匪夷所思的。

9、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

在20世紀後期,這座貝殼狀的歌劇院建築堪稱是最聞名於世的建築物。這是歌劇的象徵,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這座建築曾經讓它的設計師,丹麥設計師鈞恩烏特松糾結不已。

烏特松在1957年獲得該項目的傭金,並於1973年該建築完全落成前又重新設計了該項目。這當中涉及了太多的政治因素,還有金錢問題。

10、法國巴黎歌劇院(又名卡尼爾宮)

時年,拿破崙三世為建造這座劇院進行投標,查理斯·卡尼爾中標。時至今日,他的名字依然與這座驚世絕倫的華麗大廳聯系在一起。

劇院內有一排特別的長鏡廳,這是受凡爾賽宮影響而設計的。但更多人得知這座劇院,是因為《歌劇魅影》的緣故。這是一座壯觀的劇院,一個魔幻的地方。

4. 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有多大。能容下多少人

澳大利亞悉尼市一個大型綜合性文藝演出中心,以建築形象獨特而著稱於世。它建在悉尼港內一塊伸入海面性地段上,東、西、北三面臨水,南面對著植物園。為興建這座歌劇院於1955年舉行國際建築設計競賽,從233個方案中選定丹麥建築師J.烏特松的設計。1966年烏特松辭去劇院總建築師職務,剩下的室內設計由澳大利亞建築師完成。歌劇院從1959年破土動工,1973年全部竣工。
悉尼歌劇院建築總面積88258平方米,包括一個有2690座的大音樂廳,一個有1547座的歌劇廳,一個可容500多人的劇場和一個小音樂廳。此外,還設有排演廳、接待廳、展覽廳、錄音廳以及戲劇圖書館和各種附屬用房(如餐廳、小賣部等)共900多個房間,同時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動。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烏特松參加設計競賽方案過於簡略,後來在工程進行中遇到了一系列復雜而困難性技術課題。例如起初設想那些巨大的殼片是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只能將每一個殼片劃分為一條條鋼筋混凝土的肋券,再分段預制,然後才能組合成整體。為了減少施工的困難,又將全部殼片改為同樣的曲革,使每一個殼片都相當於假想半徑為76米的圓球表面的一部分。為研究和設計這些殼片的結構,用去8年時間,施工也費時3年多。工程預算700萬美元,實際費用達12000萬美元。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悉尼市的標志。

5. 悉尼歌劇院的歌劇廳簡介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 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登陸我們的網站,查詢全國各大城市最新、熱門演出信息
具體請點擊:http://www.chinaticket.com ^_^

6. 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音樂廳共可容納多少名觀眾

悉尼歌劇院座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河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該歌劇院佔地2公頃,長183米,寬118米,它包括四個大廳,有2700個座位的音樂廳。1530個座位的歌劇院。550個座位的話劇廳。還有420個座位的室內樂演出廳。以及電影院等,各廳的設備如燈光、音響、舞台上下、設計各不相同,但保持統一與和諧。

除了四大廳外,休息室、化妝室、樂器室、貴賓室、會議室等900多精緻房間,應有盡有而且極為完美。以供邀請來的藝術家、指揮家、演唱家、演奏家及藝術團體住宿

7. 悉尼歌劇院總共容納人數【官網】答案

音樂廳有2690個座位;歌劇廳有1550個座位;550個座位的戲劇廳和電影廳

8. 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是哪一家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大都會歌劇院,是紐約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世界級的歌劇院。大都會歌劇院的前身,是19世紀後半葉位於百老匯第39號大街與第40號大街之間的一座劇院。現在這座大都會歌劇院建成於1965年,是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核心部分,它的建築風格,融古典與現代於一體,規模龐大,能容納4000多名觀眾,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大劇院之一。

中文名
大都會歌劇院
外文名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地點
美國紐約
建造年代
1880年
地位
具有領導地位的世界級的歌劇院
快速
導航
建築結構

輝煌歷史

演出概況

相關報道

相關文章
基本介紹
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是世界著名的歌劇院之一,於1883年10月22日落成。大都會歌劇院再建於1965年,是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核心部分。通稱Met,樓高10層。
共7張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是紐約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世界級的歌劇院。該劇院雖擁有3625個座位,說來有趣,像這樣龐大的歌劇院,卻沒有可供那些有錢商人觀看歌劇時使用的固定包箱座位。
西洋人熱愛歌劇,猶如中國人迷戀京戲。在大都會歌劇院成立之前,紐約只有樂府歌劇院一家,以供富人消遣,但包廂有限。有一天,一位范先生見他夫人分配不到包廂,便和羅斯福、易賽蘭、葛雷特、亞斯多、毛根等同好合作,籌集了近800萬美元美金,決定建造一座更好的劇院,這就是大都會歌劇院。
登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是世界各國歌唱家的夢想。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有數位享譽中外的華人歌唱家登台大都會歌劇院並擔任重要角色。鄧韻,著名旅美女中音歌唱家(現廣州鱒魚歌劇藝術團藝術總監),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首位簽約華人歌唱家。她先後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出過《弄臣》、《蝴蝶夫人》、《卡門》等二十多部經典歌劇。其他先後在大劇院登台的華人歌唱家包括付海靜(男中音),田浩江(男低音),黃英(女高音),沈洋(男低音)等。華人歌唱家在大都會的登台不僅為大都會的演出陣容增添了特色,也為全世界的華人帶來了驕傲。
演出時間:每年9月至次年4月

9. 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設計師:Jorn Utzon 是丹麥人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每天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悉尼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徵求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悉尼歌劇院座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河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該歌劇院佔地2公頃,長183米,寬118米,它包括四個大廳,有2700個座位的音樂廳。1530個座位的歌劇院。550個座位的話劇廳。還有420個座位的室內樂演出廳。以及電影院等,各廳的設備如燈光、音響、舞台上下、設計各不相同,但保持統一與和諧。

除了四大廳外,休息室、化妝室、樂器室、貴賓室、會議室等900多精緻房間,應有盡有而且極為完美。以供邀請來的藝術家、指揮家、演唱家、演奏家及藝術團體住宿。

10. 從 悉尼歌劇院 來說. 快快快快快,

座落在悉尼市區北部 Bennelong Point, Circular Quay Sydney的悉尼歌劇院,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綜合建築。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6年起公開徵求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總計共有32個國家、233件作品參選,結果丹麥建築師約恩.烏贊的設計雀屏中選。但後來因施工困難及經費不斷追加等問題,烏贊與當地政府失和,於1966年憤而離去,從此未再踏上澳洲土地。歌劇院後來由一群澳洲建築師接手完成。悉尼歌劇院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於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開幕。 歌劇院內部有許多地方是用法國進口的玻璃所鑲嵌,配上澳洲獨有的建材材料,其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外面的玻璃是由法國製造的雙層玻璃──素色及黃玉色,共有700種尺寸、2000片。 悉尼歌劇院是世界著名藝術表演場地,每年舉辦約2400次活動,曾邀請紐約愛樂、德國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re Wuppertal Pina Bausch)、菲利浦.葛拉斯樂團(The Philip Glass Ensemble)等國際團體,並獲得伊麗莎白女王、美國總統福特、柯林頓、南非總統曼德拉、聯合國前安理會總理安南等眾多國際名人造訪,為歌劇院增添許多光采。 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貝尼朗岬角。這座綜合性的藝術中心,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認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標志

悉尼歌劇院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從遠處看,悉尼歌劇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帶著所有人的音樂夢想,駛向蔚藍的海洋。從近處看,它就像一個陳放著貝殼的大展台,貝殼也爭先恐後地向著太陽立正看起。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

悉尼歌劇院遠景
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河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悉尼歌劇院遠景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3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

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音樂廳裝潢華麗,有2690個席位。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十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

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世界的經典建築載入史冊。
2003年4月,悉尼歌劇院設計大師約恩·伍重先生獲2003普利策建築學獎。普力策獎是對約恩·伍重和他的傑作的最終承認。
2008年11月29日,約恩·伍重在丹麥去世,享年90歲。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大師,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沒能夠親眼看過他自己的傑作。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有多少座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