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本土電影發展怎麼樣

澳大利亞本土電影發展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10 06:25:56

⑴ 電影澳大利亞好不好看

個人覺得很好,這電影要看你是否對當地文化有了解。
如果有,那你會覺得好看,畢竟是澳洲巨額投資拍的。
電影里很多畫面都很難才能拍到,也很難見到。
故事發展是以愛情為主,但這是表面的。
故事說的是澳洲本土文化跟習慣被剝奪的過程,還有普遍英國人當時的態度。

這片要細看,有不了解可以問我,特別是澳洲歷史與文化方面的。

⑵ 澳大利亞電影的電影簡史

自19世紀末期人類發明了電影這門技術起,澳大利亞人就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將全部熱情投入到這一全新的媒體中,澳大利亞電影業也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很快,澳大利亞電影工業就成為世界上最強盛和最多產的國營電影業之一。
1905年澳大利亞出品了世界上第一部故事長片:《凱利幫的故事》。享譽全球的澳籍導演Charles Chauvel,Ken Hall 和Raymond Longford是默片時代電影領域的先鋒。他們攝制了包括《多情小子》(Sentimental Bloke),《終生監禁》(For the Term of his Natural Life)等電影經典作品。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美兩國的電影業通過垂直一體化系統(即電影廠擁有發行和放映連鎖公司)以及大批量預定電影院等運營方式在國際電影業上占據了主導地位,致使澳大利亞本土製作難以獲得放映的機會。 隨著錄音技術的發明世界上出現了第一部「說話」電影。Cinesound公司(僱傭了Ken Hall和Charles Chauvel)在新聞影片和故事片領域很快就起了主導作用。在早期有聲時代製作的大部分電影如Ken Hall的《父親和戴維》(Dad and Dave)和《馬修的兒子》(Sons of Matthew)均是涉及這個年輕的國家的殖民背景的。
此外,澳大利亞也出現了一些形式獨特的與國外合作製作的電影如Ealing電影廠的《累贅》(Shiralee)和《夕陽西下》(The Sundowner)。然而,本土的電影業正在呈下坡狀態。為制止滑坡現象,澳大利亞政府設立了聯邦電影組織以便當地的電影製作人獲得更多的製作經驗。聯邦電影組織主要是鼓勵紀錄片的製作,但這也只不過是一種經驗。
1956年,當電視開始滲透每個角落時,電影業人士覺得電影業可能事實上會受這種新的媒體的威脅。結果卻是,由於澳大利亞政府要求電視廣告必須加入澳大利亞元素,使本土的電影製作人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同時也使電影業受益。也就是說,所有在澳大利亞播映的廣告必須由澳大利亞人在澳大利亞本土製作。 電視出現在澳大利亞後,觀眾依然持續湧向電影院。然而本土電影業卻受到一個保守、崇尚沉悶的藝術的政府和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損害。由於這個原因,1951年至1966年間,澳大利亞竟然沒有製作過一部故事片。除此之外,在六十年代後期製作的電影主要都是合製片,和直接由外國人(多數是由英格蘭人Michael Powell)導演的。
1960年代,在保守的Menzies政府領導下的澳大利亞電影的前景看起來很黯淡。幸運的是,他崇尚沉悶藝術的政權被Gorton政府取而代之。 Gorton政府意識到,通過藝術這條可行之路,澳大利亞這個年輕的國家可以被國內外認知並由助於顯示其獨特的身份。Gorton政府設立了一個實驗電影基金(EFF),其目的是培養國內有創造性的人才。通過這個項目發掘的優秀電影製作人將會被邀請就入國家電影學校學習。這是澳大利亞電影業復甦的開始。
就在電影學校成立前,Gorton政府也被Gough Whitlam政府取而代之。幸運的是,Whitlam 似乎比Gorton更支持藝術的發展。Whitlam政府向電影業投下大量資金,設立了計劃中的澳大利亞電影、電視和廣播學校。而且,還設立了AFDC,一個聯邦電影基金組織,以刺激本土的電影製作。
同時,澳大利亞電影製作人中充滿熱情的一代從國際電影節(如當時新成立的康城電影節)以及從一系列具爭議性而當局又允許放映的本土和外國R級電影(一定年齡以下的少兒除有家長和監護人陪同外不得觀看的電影)中獲得巨大的靈感。在R級電影分級制發明和有電影節之前,澳大利亞人只能觀看到美國和英國的文化產品。
1970年代涌現了新一浪的澳大利亞電影製作人開始了新一輪的合作製片,而澳大利亞電影、電視和廣播學校也為這個國家的電影業奠下新的基礎。諸如Peter Weir,George Miller,Bruce Bersford,Fred Schepisi 和Gillian Armstrong等人終於有機會可以製作在本土和海外既獲得支持又受尊敬的影片。
在這個時期主要有兩種類型的影片。第一種是被電影學者稱為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派、靈感來自歐洲的藝術電影。此類電影通常基於文學作品,故事節奏緩慢,角色研究深刻。Weir的《懸崖上的野餐》(1975)和Armstrong的《我的璀璨生涯》(1979)就是這種流派的縮影。第二種類型的電影被廣泛稱為推銷型或利用色情型。此類影片被稱為具有商業傾向的作品。Miller的《瘋狂的麥克斯》,以及Beresford的《瘋狂派對》和Tim Burstall 的《阿爾文紫色》均屬於這種影片,它們成功地使澳大利亞的電影再次受到公眾的賞識和認可。 隨著1980年代的爆發期和另一個電影基金組織FFC在1988年的成立,澳大利亞的電影業獲得另一次重生。新浪潮帶來了天才導演Jane Campion,P. J. Hogan, Jocelyn Moorehouse,Bax Luhrmann和Geoffrey Wright等。這些電影製作人均是電影學校的畢業生(主要畢業於AFTRS或維多利亞州的Swinburne 電影學校。)他們製作了一系列具有個人風格、詳細而精確和「奇特」色彩的電影,如《舞出愛火花》(1992),《無法無天》(1992),《穆麗爾的婚禮》(1994),《鋼琴別戀》 (1993)《沙漠妖姬》(1994)和《閃亮的風采》。這些電影在本土和國外都有很好的票房,使這一時期成為澳大利亞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時期。
本土電影製作的繁榮使澳大利亞電影越來越受到國際的關注。很多傑出的電影導演和演員也從此走向國際影壇,活躍在好萊塢的大銀幕。

⑶ 為什麼美國有很多電影。 而澳大利亞加拿大那邊電影很少。 大多進口美國的。

澳大利亞電影少?。。。。你太搞笑了。。
妮可基德曼(NICHOL)就是澳洲人。
羅賓威廉姆斯也是澳洲人(你可能不知道他但是不會不知道TO BE A BETTER MAN這首歌吧?謝霆鋒陳奕迅林憶蓮都翻唱過)
凱特布蘭琪也是澳洲人---通天塔和布萊德皮特合演的

其實只不過很多澳洲出的影片被歸類到美國去了而已。。。

當年陳沖拚命拍戲也就是為了沖擊澳大利亞的影後

⑷ 關於澳洲土著電影

看看電影 《澳大利亞》,這個電影的背景在二戰時期日本襲擊澳大利亞北部達爾文軍港。 土著在那個年代被歧視被遺棄,白人如何殘暴對待他們。 這個非常好的電影。 我現在身在澳大利亞,土著文化在澳大利亞現在得到比較完美的保存,很多土著一直沒有受白人的生活文化影響,一直過著他們獨有的土著生活。

⑸ 澳洲留學電影專業好不好

申請要求
本科生:雅思成績6-6.5分,高中平均分80分以上;
研究生:雅思成績7.0分,單項不低於6分,大學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大學平均分70分以上;
澳洲電影專業學費
澳洲電影專業的學費每年大概在15000-30000澳幣,根據具體專業方向劃分學費。
澳洲電影專業學校推薦
1、悉尼科技大學
2、昆士蘭大學
3、格里菲斯大學
4、莫納什大學
5、皇家墨爾本大學
6、麥考瑞大學
7、堪培拉大學
就業前景
隨著澳洲電影行業的發展,對於電影專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不斷擴大,澳洲的電影行業在全球的電影行業中也是很有影響力的。我們所熟知的亞太電影大獎便是由澳洲昆士蘭州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電影製作者聯盟共同舉辦的亞洲電影盛會,其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澳洲留學電影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⑹ 澳大利亞的文化特點有哪些

澳大利亞電影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澳大利亞即開始製作電影,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二戰後的澳大利亞電影業處於停頓狀態。

直至20世紀70年代,工黨領袖惠特蘭為首的執政黨政府設立澳大利亞電影發展公司,後改名為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AFC)。電影委員會設立了政府自己的電影製片機構澳大利亞電影局,拍攝大量的電影,成為澳大利亞史上第一輪的電影製作熱。

報紙專欄作家和廣告業巨頭菲利普·亞當斯是當時積極參與電影熱的名人之一。

文學:

1973年,澳大利亞政府成立藝術理事會文學委員會,文學開始大力發展,本土文學創作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例如馬庫斯·克拉克於1874年創作《無期徒刑》。

19世紀晚期,澳大利亞的叢林詩人為尋求更多自己的「澳大利亞化」歸屬感,開始走出英國傳統文化的影子。20世紀20年代起,優秀澳大利亞文學作品有《庫納爾杜》、《卡布里康尼亞》和《可憐的傢伙,我的故鄉》。

⑺ 澳大利亞電影的介紹

Aodɑliyɑ diɑnying 澳大利亞電影 Australia, cinema in 1896年 8月在墨爾本的歌劇院首次放映了英國人R.W.保羅攝制的關於倫敦威斯敏斯特橋的紀錄短片。同時,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派出的攝影師在墨爾本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反映盛大的墨爾本杯賽馬活動。這部影片在墨爾本和悉尼上映達 3個月之久,是外國人在澳大利亞拍攝的最早的一部影片

⑻ 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電影特點是什麼

(1)歐洲:歐洲是電影的發源地,電影產生之後,在歐洲一直是以一種藝術來看待電影,所以歐洲的電影以藝術為主,文藝片、故事片居多,後來受到好萊塢的影響,也出現一部份商業電影,不過大部分歐洲的電影人都瞧不起好萊塢的純商業電影,認為他們太庸俗,所以歐洲的電影現在還是以藝術電影為主流。
(2)北美洲:基本就是好萊塢的天下,早期好萊塢產生時,多數電影人都是歐洲過來的,基本上還是以藝術電影為主,但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由於美國華爾街的財閥們看中了電影的利潤,進以通過各種渠道慢慢掌控了好萊塢,從那以後,好萊塢就是商業片的天下,成為了一個商業電影流水線,一部部商業電影就像汽車一樣從流水線裡面產生從而面向世界,在賺取了大把錢的同時,也慢慢丟掉了早期的藝術精華。所以北美的電影就是商業片的天下。
(3)南美洲:在南美洲,電影的起步雖然也很早,但是一直不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直到現在,南美的電影產量也僅高於非洲,南美電影比較獨特,基本上都是以拍攝本地的歷史和文化的紀錄片為主,所以電影涉及面較窄,也就限制了南美電影的發展,偶爾拍出一些商業電影,國外沒興趣不引進,本地人不喜歡,所以導致南美洲電影現在不上不下的局面。唯一在世界上有點號召力的哥倫比亞和秘魯的商業電影,也大部分都是合資電影。
(4)大洋洲:和北美一樣,大洋洲的電影就是以澳大利亞電影為主,澳大利亞的電影非常繁雜,商業片、藝術片什麼都拍,因為澳大利亞一向以好萊塢為風向標,好萊塢流行什麼,當地的電影人就拍攝什麼,而且澳大利亞電影的一大特色就是合資片,基本上每年產出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合資片,尤其很多都是來自好萊塢的投資商,說他們是好萊塢的後花園絕對不會錯。
(5)非洲:非洲電影起步最晚,很簡單,太窮了,老百姓都看不起電影,怎麼讓電影發展起來,而且非洲長期處於戰亂狀態,根本無法提供給電影人成長的環境,所以在非洲,電影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域的電影。而作為非洲一南一北兩個主要的電影產出國埃及和南非,也基本上很少出產自己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外資的電影,而大部分非洲本地的電影也都是人物傳記的電影。但是非洲卻是世界電影人心目中的電影取景地,大面積的沙漠、大量的野生動物、以及古埃及文化,每年世界上有很多電影都是在非洲取景拍攝。總的來說,非洲電影真的沒有什麼特色。
(5)亞洲:亞洲電影種類繁多,基本上每個國家電影都有自己的特色,從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到印度寶萊塢,再到後來崛起的韓國和泰國,甚至於日本的成人電影都在世界電影史上留有自己的位置。唯獨作為亞洲大國的中國,作為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卻沒有成為電影大國,沒有自己的特色,無論電影質量還是電影數量都無法與歐美比較,不能不說是我國的悲哀。細分亞洲電影,現今東亞、東南亞基本上都是日韓泰電影的天下,主要是以恐怖片為主而聞名世界,南亞以印度、巴基斯坦為主,主要以歌舞片聞名世界,西亞以伊朗為主,主要以宗教片為拍攝主體。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本土電影發展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