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洲
首都 堪培拉
面積 7 682 300平方千米
同北京時差 比北京時間早2小時
國際電話碼 61
人口 1 875萬
語言 通用英語
貨幣 澳大利亞元
民族 主要是英國及愛爾蘭移民的後裔(74%)、土著人(2%)、亞裔(5%)等
宗教 居民信奉基督教(71%)、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非宗教人口約占人口的25%
國花 金合歡
國鳥 琴鳥
國慶日 1月26日
與我國關系 1972 年12 月21 日與我國建交
國家政體:
最早是土著人的居住地,他們主要散居在沿海和內陸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帶。17世紀開始有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到達部分海岸外航行。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來此,並聲稱大陸東部海岸由英國佔領。1788年英國遣送首批流放犯到此,1月26日在悉尼灣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這個日子就成為澳大利亞的國慶日。19世紀中葉,隨著大批移民的到來和大陸內地勘測的全面開展,以及西澳大利亞殖民地的建立,全境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63年劃分為6個殖民區,成為今天澳大利亞行政區劃的雛形。1901年各殖民區改名為州,共同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聯邦議會是立法機構,由女王(由總督代表)、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 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高等法院。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組成。有10多個政黨。
自然概況:
位於南半球,在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間的澳大利亞大陸上。東部瀕臨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部、西部和南部面臨印度洋及邊緣海。領土由澳大利亞大陸及塔斯馬尼亞島等周圍海島組成。東西距離約 4000千米;南北距離約3 860千米。面積7 682 300平方千米,居世界的第六。 海岸線總長36 735千米。
澳大利亞大陸是一塊古老大陸,經過長期強烈的侵蝕,地勢低平,地表平均高度350米。僅大陸邊緣地勢隆起,但所佔面積很小。整個大陸只有很少的面積海拔在600米以上。東部山地為一系列山脈、台地和谷地錯綜交接的弧行狹長的地帶。東坡較陡,沿海平原狹窄;西坡緩斜,向西逐漸展開為中部平原。山地南部的澳大利亞山脈主峰科西阿斯科山海拔2 228米,是全國的最高點。中部平原的地表很少起伏,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積約為整個大陸面積的25%。位於中部大盆地的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 米,為全國的最低點,北艾爾湖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流盆地之一。西部高原的面積是整個大陸面積的60%,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所覆蓋,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間,也有一些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脈。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獨塊岩體艾爾斯巨石。
境內水網稀疏,無流區的面積很大,多流程短而季節性的河流。墨累河是最長的河流,約長3 490千米,源於東部山地,上游多支流。主要支流為達令河,水量不大且多斷流。以北艾爾湖為中心的大盆地上有一些間歇性的內陸河流,僅雨季時才有水,最大的內流河是迪亞曼蒂納河。
地處南緯10-44度之間,南回歸線橫穿大陸中央。除大陸東南部和塔斯馬尼亞屬溫帶氣候外,大部分地區是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乾熱,大陸性顯著。夏季以大陸的西部海岸最熱,東南沿海一帶涼爽;冬季溫度由北往南逐漸下降。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北部到南部為29-18℃,最高記錄可達51℃;最冷月7月平均氣溫北部到南部為24-10℃,最低記錄是5℃。全國大部分地區雨水稀少,是世界降雨最少的大陸。佔大陸面積68%的內地,雨量少於500毫米,其中又有一半的地區不足250毫米,北艾爾湖附近年降水更少。唯北部、東部和西南沿海雨量豐沛,可達2 000 毫米以上。
礦物資源豐富。鋁礬土、鐵礦石、鎳、鋅、錳的儲量和產量位居世界前列。鈾、鈮、鉭、磷酸鹽、煤、黃金、石油也有很高的開采價值。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潛水區幾乎佔全國面積1/3。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森林覆蓋率為20%,尤多桉樹,共有600餘種。此外澳大利亞以動植物珍異聞名,有袋鼠、針鼴(食蟻獸)、鴨嘴獸、黑天鵝、鴯鶓等珍奇動物。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洋和淡水魚種類超過3 000種。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6個州和2個地區。6個州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2個地區是北方地區和首都直轄區。各州有州議會、州政府、州督和州總理。首都堪培拉。
人口民族:
人口1 875萬。每平方千米僅2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到內地120千米距離的范圍內,城市人口約占總人口的90%以上,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廣大地區人煙稀少,還有大量的無人居住區。居民主要是英國及愛爾蘭移民的後裔(74%)、土著人(2%)、亞裔(5%)等。
通用英語。
居民信奉基督教(71%)、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非宗教人口約占人口的25%。
經濟文化:
經濟發達的國家。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兩者為澳傳統產業。采礦業主要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西澳大利亞州和昆士蘭州。製造業絕大部分分布在東部的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州。重工業最大部門是冶金、機械製造(船舶、汽車、農機和機車)和化工等。輕工業以紡織和食品為主。
農牧業以小麥、養羊為主。農牧業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大麥 、燕麥;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甘蔗、亞熱帶水果等。天然牧場遼闊,其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5%,羊和羊毛馳名世界,羊的存欄數和羊毛產量均位居世界的前列。肉、乳畜牧業十分先進。
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和旅遊服務業發達。海濱城市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萊德和珀斯;昆士蘭的黃金海岸和北部的達爾文是重要的旅遊地。
國際海、空運輸高度發達,悉尼是南太平洋的重要交通樞紐。鐵路總長約4萬千米,軌距不一。公路總長80多萬千米。有商船隊76個,有70多個商港。
外貿興盛,經濟對國際貿易的依賴較大。出口以農畜產品和礦產品為主;主要進口機械、石油、汽車、化工和紡織品等。日本、美國、英國、歐洲共同體是主要貿易夥伴。
教育多元化。實行學齡前教育、中小學12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著名大學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堪培拉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格里菲斯大學等。報業先進發達,主要報刊是《澳大利亞人報》、《悉尼先驅晨報》、《世紀報》等。聯合新聞社是最大的通訊社,電台和電視台有官辦台、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非英語移民服務的民族台、商業台、公眾台等4種形式。
Ⅱ 同樣都是處於南半球,為何澳大利亞的工業發達程度卻遠遠不如巴西
因為巴西之前是殖民地,一直被歐美人霸佔著,巴西有什麼資源是掙錢的都給歐美開發了,自然經濟就上去了,而澳大利亞就不一樣,受到壓迫比較少,加上本國人口少,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適合發展出口,不適合搞國內經濟,政府又給居民很好的待遇,所以兩個人國家的經濟發展不一樣。
03、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適合發展出口,不適合搞國內經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適合發展出口,不適合搞國內經濟。就拿澳大利亞的鋼鐵資源來說,要是在國內發展,那麼澳大利亞絕對是不劃算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技術不到家,加上勞動力成本高,企業根本就負擔不起。
因此澳大利亞的企業情願出口,也不願意花錢在自己國家弄鋼鐵。這樣下來國內可以提供的就業機會就少了,國民經濟自然就發展不起來,加上澳大利亞政府給居民的福利相當好,他們情願享受生活,也不願意辛苦工作。
Ⅲ 各大洲的工農業特點!感謝
亞洲:
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歐洲:
工業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洲,工業生產水平和農業機械化程度均較高。生產總值在世界各洲中居首位,其中工業生產總值占的比重很大。大多數國家糧食自給不足。西歐工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主要為德國、法國、英國,其次為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等。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產在世界工業生產中均居前列。
農業
歐洲農業為次要生產部門。農牧結合和集約化水平高為重要特點。主要種植麥類、玉米、馬鈴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亞麻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50%,大麥、燕麥約佔60%以上。園藝業發達,主產葡萄和蘋果。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
大洋洲:
農業
大洋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經濟發達, 澳大利亞羊毛
其它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 農業 農作物有小麥、椰子、甘蔗、菠蘿、天然橡膠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3%,當地居民主要糧食是薯類、玉米、大米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綿羊頭數佔世界綿羊總頭數的20%左右。羊毛產量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40%左右。
工業
大洋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部門。大洋洲島國工業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較落後,僅以采礦及農、林、畜產品加工為主,多為外資控制,產品多供出口。
非洲:
非洲經濟是由在非洲的貿易、工業和人力資源組成的。非洲的人口約有十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09年資料)。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據聯合國在2009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的24個國家中,其中有22個都是非洲國家(第159位至第182位)。非洲貧窮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其動盪的歷史有關。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穩定加劇了冷戰沖突。自20世紀中期,冷戰、貪污和專制統治也令非洲的經濟更加不景氣。
北美洲:
工業: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農業:
北美洲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煙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
南美洲:
工礦業
工業以采礦業和製造業最為重要。采礦業是南美各國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供出口,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秘魯等國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銻;智利、秘魯的銅;蓋亞那、蘇利南的鋁土;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硝石、鉬;巴西的鈮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輕工業為南美多數國家製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製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較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
農業
農業在南美各國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占據絕對優勢。南美 南美洲
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蘿、馬鈴薯、木薯、巴西橡膠樹、煙草、金雞納樹、玉米、番茄、巴拉圭茶、辣椒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甘蔗、香蕉、咖啡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0?5%,其中巴西的咖啡和香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可可、柑橘均佔世界總產量的25%左右,其中巴西的可可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劍麻產量居各洲第二位,主要產在巴西;巴西木薯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南美洲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絕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劍麻等。東南部阿根廷等國則大量出口肉類和糧食。牛、羊的總頭數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產鯷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為世界著名漁業國。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生產仍不足自給,大多數國家需進口糧食。
Ⅳ 澳大利亞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
澳大利亞的工業並不發達,其輕工業和重工業部門種類均不齊全,主要工業產品都依靠外來進口,這跟澳大利亞市場狹小,而且市場分散有很大關系。
Ⅳ 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為何卻很少聽說過澳大利亞品牌呢
人家澳大利亞不是靠品牌來賺錢的,所以沒有澳大利亞的品牌。人家有礦產、旅遊、養生畜等來賺錢的。
就這樣澳大利亞依靠旅遊、輕工業、礦產,這些行業所帶給澳大利亞的經濟已經就足夠了。再加上澳大利亞人少地盤廣闊,所以他們國家的人均消費都是特別的高。
他們成為發達國家並不像法國、美國似的,靠著很多的重工業或者是服裝品牌等的條件來成為發達國家的。還有澳大利亞的輕工業發展也是在世界前幾名,這也是澳大利亞為什麼能夠在眾多的國家站穩腳跟的原因。
Ⅵ 輕工業產品有哪些
1、食品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從食品衛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廣義的食品概念還涉及到:所生產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種植,養殖過程接觸的物質和環境,食品的添加物質,所有直接或間接接觸食品的包裝材料,設施以及影響食品原有品質的環境。
2、紡織品
紡織品是紡織纖維經過加工織造而成的一種產品,分為梭織布和針織布兩大類,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主要產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
紡織品正確的堆放方法是選擇有利於通風,便於防火,全棉布料最好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比如離門,離窗最近的地方,門幅一米是常規門幅,6到7卷放一排,第2層縱向平放,數量必須和底部相同,第3層還是橫向平放,數量相同,以此類推。
3、印刷品
印刷品,印刷成的書報﹑圖片等。是印刷的各種產品,是使用印刷技術生產的各種成品的總稱。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報紙、書刊雜志、地圖、海報、廣告、信封、信箋、檔案袋、商標、標簽、名片、請柬、鈔票、賀卡、台歷、掛歷、畫冊、各種證卡、包裝盒、禮盒、電路板等等,應有盡有,都屬於印刷品的范疇。
印刷品幾乎充滿在人們的衣、食、住、行領域之中,它與人們生活十分密切。
4、生活用品
日用品又名生活用品,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物品,生活必需品,即是家庭用品,家居食物、家庭用具及家庭電器等。
按照用品的使用頻率或范圍劃分為:生活必需品,或稱日常生活用品、奢侈品;
按照用途劃分有:洗漱用品 家居用品 炊事用品(有按廚衛用品歸類) 裝飾用品 化妝用品床上用品。
5、體育用品
體育用品(sports goods;sports requisites),就是在進行體育教育、競技運動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統稱。
根據體育自身不同的特點和用途它可分為:
a.健身器材、器械;跑步機,踏步機等。
b.校園體育器材:鞍馬、鉛球、標槍、跳高、起跑器、實心球、發令槍等
c.康體器材、器械;握力器、臂力器等。
d.競賽項目用品;如: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棒球、壘球、壁球、保齡球、檯球、高爾夫球,以及圍棋、象棋、撲克,等各種項目用品。
e.運動護具;如滑雪鏡、護腕護膝、防護眼鏡、騎行鏡、籃球眼鏡等。
f.運動服飾;如運動手套、運動鞋、襪,運動服裝、運動帽,運動飾品等。
g.戶外運動休閑用品;如帳篷、睡袋、摺椅、登山包、運動手錶、望遠鏡等。
h.體育場館;如場地設施、場館設施、游樂場設施、場館燈光、音響等。
i.其它體育用品;如運動營養品、運動飲料、紀念品、獎杯、獎牌、體育書報、體育雜志、體育音像製品等。
j.家用系列:跑步機,簡易籃球,踏步機,仰卧起坐器等。
Ⅶ 沒有強大工業體系的澳大利亞,它究竟是如何躋身為發達國家的
澳大利亞,位於大洋洲,是一個存在感不高的國家。在我們身邊,我們幾乎看不到澳大利亞的品牌,除了袋鼠、鐵礦石和羊毛,我們對澳大利亞幾乎沒什麼印象。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澳大利亞就是個農業資源國,連像樣的工業都沒有。確實,澳大利亞的工業不算強,工業產量還沒有很多歐洲小國多。
當然,雖然澳大利亞的工業很厲害,但工業在澳大利亞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其實很小。澳大利亞真正的經濟支柱是服務業,服務業佔到澳大利亞國民生產總值的70%以上。澳大利亞的服務業產值超過1萬億美元,僅僅旅遊收入一項就高達數百億美元。除了服務業以外,澳大利亞的農業和采礦業也很厲害。澳大利亞自然資源極其豐富,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是世界第二大礦產資源出口國,被譽為“坐在礦車的國家”。澳大利亞每年僅鐵礦石出口就高達1900多億美元。同時,澳大利亞的農業也非常厲害。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出口國,澳大利亞的羊毛和肉類的出口分別佔世界的第一、二位,蔗糖出口世界第二,小麥出口世界第三。2018/2019財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總額達到創紀錄的507億澳元。
強大的服務業、發達的農業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加上發達的高端工業,撐起了富庶的澳大利亞,撐起了澳大利亞人富裕的生活。澳大利亞人均GDP高達53800美元,比美國人都高。加上澳大利亞優美的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制度、公平法治的社會環境,澳大利亞人可以說富得流油、幸福得冒泡。這也是澳大利亞能成為全球移民首要目標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個只有2400萬人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其實靠著賣鐵礦石和羊毛就能過的非常滋潤,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滿足,他們發展起了服務業和製造業,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澳大利亞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國家,靠的不僅是得天獨厚優越的自然條件,也靠的是自己的勤勞和智慧。
Ⅷ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為什麼這么發達
根據其定義,經濟發達和具備相當技術的國家就可以算發達國家了。你說澳洲科技力量薄弱么,但澳洲的大學,也出過不少諾貝爾了,而且其教育水平相對也是算為比較好。科技力量薄弱一說,雖然不強,但也不錯了。而經濟方面,其金融系統的成熟程度也有很大比重,而不是單單的GDP。而澳洲的經濟其實主要靠第三產業,而非畜牧這類第一產業和采礦這第二產業。
發達國家(英文: Developed Country; 法文: Pays développé)(又稱已發展國家)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又稱作工業化國家、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已開發國家大多具有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per capita GDP),不過,通過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而這樣的國家未必有較先進的技術(比如沙烏地阿拉伯開發石油,諾魯開發磷肥等)。
其他常常用來表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又稱發展中國家)這兩個團體的詞語有: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北方國家/南方國家、工業化國家/非工業化國家、發達國家 / 落後國家、富裕國家 / 貧窮國家、較發達國家 / 欠發達國家。西方國家雖然有類似的涵義,但是並不等同於已開發國家。
觀察家和理論家對於為何某些國家享受比較高水準的經濟發展,通常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些人認為民主制度對於現代經濟的強大來說是必要的。有些人相信一個具備自由市場的經濟體是促成開發的條件。但是也有些人認為,那些國家之所以變得富有,是因為在過去的時候透過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對較貧窮的國家進行剝削。有些人認為透過全球化的過程,這種剝削還正在繼續進行中。
在聯合國的運作中,目前並沒有建立出一套傳統來指出哪些國家或地區是屬於已開發或開發中。普遍觀念認為,亞洲的日本、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及歐洲是屬於已開發的區域或地區。在國際貿易統計學上,南部非洲關稅同盟被視為是一個已開發區域,而以色列是一個已開發國家;東歐國家以及歐洲的前蘇聯國家既不被認為是已開發國家,也不被認為是開發中國家。有些國際組織亦將亞洲四小龍列入已開發國家(地區)。
論經濟實力,紐西蘭肯定是發達國家,在世界發達國家中排名第七,其支柱產業是奶製品和肉製品的出口。旅遊業也為紐西蘭增加了不少外匯。
紐西蘭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38.73億美元(2006年,世界第53名);人均29,698美元(世界第27名);人類發展指數為0.943(高,世界第19名,有所上升)。
畜牧業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紐西蘭農牧產品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50%,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紐西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礦藏主要有煤、金、鐵礦、天然氣,還有銀、錳、鎢、磷酸鹽、石油等,但儲量不大。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為1700億立方米。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81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0%,其中630萬公頃為天然林,180萬公頃為人造林,主要產品有原木、圓木、木漿、紙及木板等。漁產豐富。工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釀酒、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畜牧業用地為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新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紐西蘭漁產豐富,是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紐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電訊、塑料、紡織、林木製品、電子、登山用品與服飾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近年來,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紐西蘭的股票指數NZX上各式各樣的公司,正反映了這些產業。
Ⅸ 澳大利亞的主要工業城市
礦產有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德干高原東北部,並在當地發展了鋼鐵工業。澳大利亞農牧業高度機械化,大牧場大農場的經營方式,商品率高,羊毛、小麥、
Ⅹ 幾個國家的工業特點
1,加拿大:工業主要分布在南部及五大湖地區,主要工業有礦業,森工,造紙等.
2,俄羅斯:重工業發達,及軍事工業發達,主要分布在烏拉爾山和新西伯利亞地區.莫斯科聖彼得堡工業區以輕工業為主.
3,中國,輕重工業並重,工業體系完整,主要工業基地有,滬寧杭,京津塘,遼中南,珠三角等.
4.美國;輕重工業發達,工業部門齊全,東北部老工業區,西部和南部是新興工業區.
5.巴西;工業體系完整,工業發展快,主要工業有,飛機製造,礦業,森工,主要分布聖堡羅,里約熱內盧等.
6.澳大利亞;工業發達,主要有礦業,輕紡,食品工業等,分布在東南及西南的珀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