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在澳大利亞公益性捐贈稅收政策受贈人有哪些

在澳大利亞公益性捐贈稅收政策受贈人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2 20:39:04

『壹』 公益捐贈稅收優惠政策解讀

法律分析:公益性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了鼓勵納稅人(企業和個人)進行公益、救濟性捐贈,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減輕社會及公民負擔而採取的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國家稅務總局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針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稅收優惠政策,讓納稅人充分享受到了公益性捐贈行為的稅收優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貳』 公益性捐贈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有哪些

一、公益性捐贈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1.一般性稅收規定:按12%比例稅前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所謂公益性捐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五十二條的規定,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基金會、慈善組織等社會團體:(一)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二)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三)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四)收益和營運結余主要用於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六)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七)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八)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團體財產的分配;(九)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捐贈行為應稅范圍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非公益性的捐贈,不得從應納稅所得顴中扣除;二是納稅人未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直接向受捐人進行的捐贈,不允許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三是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比例的公益性捐贈,不得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特殊稅收規定:允許100%全額扣除
除了按照12%的扣除比例稅前列支公益性捐贈外,針對特定事項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台了稅收優惠政策,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全額扣除。如企業為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舉辦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向玉樹地震災區的捐贈、支持舟曲災後恢復重建等特定事項的捐贈。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稅收優惠政策一般都有截止時間,如支持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捐贈,截止時間為2008年12月31日(下文提到的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印花稅亦同),支持玉樹地震災區和舟曲災區的捐贈,截止時間為2012年12月31日(下文提到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印花稅亦同)。
還需注意的是,2008年1月1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施行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一系列文件,規定企業的某些特定公益性捐贈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全額扣除。如財稅[2006]66號文、財稅[2006]67號文、財稅[2006]68號文都規定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該文件規定的公益性組織,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全額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開始施行後,此前年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與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不一致的「企業用於公益性捐贈支出可以100%扣除」的規定已經廢止。
二、公益性捐贈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
1.一般性稅收規定:按30%比例稅前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如果實際捐贈額大於捐贈限額時,只能按捐贈限額扣除;如果實際捐贈額小於或者等於捐贈限額,按照實際捐贈額扣除。
與企業所得稅一樣,對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捐贈的,也不允許從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特殊稅收規定:允許100%全額扣除
享受全額免除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是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
為支持紅十字事業的發展,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包括中國紅十字會)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全額扣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紅十字事業捐贈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30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紅十字事業捐贈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28號))。
二是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捐贈
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准予全額扣除。公益性青少年括動場所,是指專門為青少年學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愛國主義教育、體育活動的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的公益性場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青少年活動場所電子游戲廳有關所得稅和營業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1號))
三是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
從2001年7月1日起,對個人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文件所稱農村義務教育的范圍,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舉辦的農村鄉鎮(不含縣和縣級市政府所在地的鎮)、村的小學和初中以及屬於這一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納稅人對農村義務教育與高中在—起的學校的捐贈,也享受本文件規定的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納稅人向農村義務教育捐贈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103號))
四是對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
從2000年10月1日起,對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全額扣除。老年服務機構,是指專門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護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務的福利性、非營利性的機構,主要包括:老年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服務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護理院、康復中心、托老所)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老年服務機構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97號))
五是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等單位的捐贈
對個人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和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和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煤礦塵肺病治療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等單位的公益性捐贈,准予在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等5家單位的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204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向宋慶齡基金會等6家單位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172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等8家單位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6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7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8號))。
六是向地震災區的捐贈
對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向汶川地震災區的捐贈、玉樹地震災區和舟曲災區的捐贈,允許在當年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向地震災區捐贈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55號)、《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59號)、《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舟曲災後恢復重建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07號))。
三、貨物勞務稅關於捐贈行為的稅收規定
1.一般性稅收規定
從貨物勞務稅各稅種看,幾乎每個稅種都對捐贈是否視同銷售作出了明確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單位或個體經營者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視同銷售貨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生產的應稅消費品,用於饋贈的,列入「用於其他方面」的應稅范圍;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單位或者個人)將不動產或者土地使用權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視同發生應稅行為,應按規定繳納有關營業稅;《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規定,除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以及其他文件規定可以免徵關稅外,其他捐贈均屬應稅范圍。
2.貨物勞務稅對捐贈行為的優惠
貨物勞務稅對捐贈行為的優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接受捐贈進口的科研、教學用品和殘疾人專用品,免徵進口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2)境外捐贈人向全國性扶貧、慈善社會團體、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級政府捐贈直接用於扶貧、慈善事業的生活必需品、食品類及飲用水、醫療、教學用品和環保專用儀器等物資,免徵進口增值稅和進口關稅。
(3)符合規定由國務院文物管理部門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接受境外機構、個人捐贈方式獲得的中國文物進口,免徵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4)對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免徵關稅。適用此條規定減免關稅的貨物,在國務院另有規定前,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仍可同時減免。
(5)對外國政府和38個國際組織無償援助項目在國內采購的貨物免徵增值稅,同時允許銷售免稅貨物的單位,將免稅貨物的進項稅額在其他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中抵扣。
(6)為鼓勵社會各界支持汶川、玉樹、舟曲災後恢復重建,對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捐贈給上述受災地區的,免徵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
四、財產行為稅關於捐贈行為的稅收規定
財產行為稅主要涉及契稅、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
1.契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承受的單位和個人均為契稅的納稅義務人。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的,不征契稅。
2.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除下列兩種房地產贈與行為外,其他贈與行為都應按規定繳納土地增值稅。一是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人的;二是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教育、民政和其他社會福利、公益事業的。上述社會團體是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減災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年基金會、老區促進會以及經民政部門批准成立的其他非營利的公益性組織。
3.印花稅
印花稅對捐贈行為的優惠政策主要有四個方面,—是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免徵印花稅;二是財產所有人將財產(物品)捐贈給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免徵應繳納的印花稅;三是對財產所有人將財產捐贈給上海世博局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免徵財產所有人和上海世博局應繳納的印花稅;四是為鼓勵社會各界支持汶川、玉樹、舟曲災後恢復重建,對財產所有人將財產(物品)直接捐贈或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捐贈給災區或受災居民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免徵印花稅。

『叄』 我國對捐贈稅收的減免優惠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捐贈稅收優惠措施如下:

一、公司和其他企業的捐贈

公司和其他企業依照本法的規定捐贈財產用於公益事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優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

二、自然人和個體工商戶的捐贈

自然人和個體工商戶依照本法的規定捐贈財產用於公益事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優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個人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三、境外捐贈

3、境外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捐贈的用於公益事業的物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減征或者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四、工程項目的捐贈

對於捐贈的工程項目,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和優惠。

(3)在澳大利亞公益性捐贈稅收政策受贈人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捐贈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逃匯、騙購外匯的;

二、偷稅、逃稅的;

三、進行走私活動的;

四、未經海關許可並且未補繳應繳稅額,擅自將減稅、免稅進口的捐贈物資在境內銷售、轉讓或者移作他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央人民政府



『肆』 有哪些支持公益性捐贈的稅收政策

支持公益性捐贈的稅收政策:
一、對救災捐贈給予稅收優惠。
比如,《財政部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有關稅收政策問題 的通知》規定,對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捐贈給 受災地區的,免徵增值稅。
二、對提供公益性服務給予稅收支持。
比如,《財政部國家 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人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 通知》所附《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規定,在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以公益活動為目的或 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應稅服務,不視同銷售徵收增值稅。
三、對企業公益性捐贈支出允許限額扣除。
《企業所得稅 法》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 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 予扣除。
四、對個人公益性捐贈允許稅前扣除。
《個人所得稅法》和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 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 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通過公益性群眾團體的公益性捐 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規定,個人向宋慶齡基金會、 中國福利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煤礦塵肺病治療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華紅十字會、中 華慈善總會、青少年活動場所、老年服務機構,以及通過非營利機構向教育事業的捐贈等,可在稅前全額扣除。
五、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便利捐贈手續。2015年5 月1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公布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包括由民政部主導、財政部、稅務總局參與審核確認的「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進一步鼓勵公益性捐贈活動。

『伍』 捐贈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先看是企業所得稅的優惠還是個人所得稅的優惠,這兩個是不同的: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的捐贈,可以對<=年度利潤總額的12%的部分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
個人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個人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 、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的30%,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如果捐贈額大於捐贈限額時,只能按捐贈扣除限額扣除);對個人向中華慈善總會的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全額扣除;部分經過批準的基金會,如農村義務教育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中國紅十字會等,個人向其捐贈的所得,按照規定可以在計算個人應納稅所得時全額扣除

『陸』 慈善公益捐贈中涉及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1.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捐贈,以及通過人口福利基金會、光華科技基金會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 特殊可以全額扣除的項目:

    ①紅十字事業;

    ②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機構;

    ③農村義務教育、教育事業;

    ④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

    ⑤宋慶齡基金會等6家;

    ⑥中國醫葯衛生事業、教育、老齡事業發展基金;

    ⑦中華快車基金會。

『柒』 澳大利亞完善的福利政策是哪些

1. 60歲的女士和65歲的男士均可享受養老金
能否領取養老金或領取多少,將根據有關人收入、資產而定,並要滿足居住條件的要求。凡領取養老金者可以得到優惠的醫療葯品和其他衛生保健待遇。政府對享受養老金者提供的其他優惠包括減收交通費、地方稅、電費和汽車注冊費等。澳大利亞和一些國家簽訂了社會保障協議,包括英國、紐西蘭、義大利、加拿大、西班牙、馬爾他、愛爾蘭、葡萄牙、塞普勒斯、荷蘭和奧地利。

2. 國民醫療保健 (Medicare)
新移民可以即時享有大多數免費醫療服務,國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費公立醫院治療。看醫生的費用、在公立醫院手術、住院(包括葯品和飲食)的費用,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費。政府通過"醫葯補貼計劃"對許多醫葯處方給予補貼,低收入者在葯房購買處方葯時僅需支付2.60澳幣,其餘部分由政府補貼。

3. 失業救濟金
凡在工作年齡內有工作能力,願意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人均可以領取,新移民需要經政府審批才有資格申領。每年都領取1.5萬澳幣(6.75萬人民幣/年)。

4. 特別救濟金
政府將發放給生活有困難的人,新移民在其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而導致的生活狀況改變時才可申領。每年都領取1.2萬澳幣 (5.4萬人民幣/年)。

5. 低收入津貼
年收入低於18,000澳幣(約9萬人民幣/年)的低收入者或低收入家庭可享受政府政策優惠,給予免稅額,低葯費的保障。

6. 中小學免費義務制教育
澳大利亞實行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孩子在18歲之前讀的小學、中學全都是免費的。澳洲大多數中小學是公立的,教育質量高,費用低。

7. 孩子助養費
在孩子18周歲之前, 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年收入不超過65, 000澳元可以領取,1年約1萬澳幣(4.5萬人民幣/年),金額取決於孩子的年齡、數量和家庭的總收入和財產。

8. 無息政府貸款
澳洲大多數大學是公立的,教育質量高,學費相對歐美國家大學低廉。政府提供無息政府貸款就讀,保證了家境一般的學生有經濟補助讀完其課程。無息政府貸款直至學生工作後才考慮償還。

9. 學生津貼
孩子十八歲後,可享受政府制定的學生津貼。移民後獲澳洲身份的孩子比國際留學生學費便宜近一半,如在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或是卧龍崗大學就讀的本地學生學費僅為國際留學生學費的一半,約節省大學學費30000澳幣左右。(13.5萬人民幣/年)

10. 其他福利如分娩津貼
每分娩一個孩子,可得到5000澳元的一次性分娩津貼,以幫助為新生兒增添用品。此外還有未婚父母津貼,單身父或母津貼,學習津貼、疾病和傷殘津貼、災難津貼、邊遠地區津貼、寡婦津貼、看護津貼、配偶津貼、電話津貼、房租津貼、交通津貼、托兒津貼等。

『捌』 澳大利亞的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1、所得稅

澳大利亞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4%。公司員工的工資調節稅率為:6000澳元以下的0%,6000至20000澳元的17%,20000至50000澳元的30%,50000至60000澳元的42%,60000澳元以上的47%。

2、工資稅額

工資稅額為州政府徵收的稅金,按照工資基數由公司繳納,而不從員工工資中扣繳。各州政府收取的稅率有所不同。

(8)在澳大利亞公益性捐贈稅收政策受贈人有哪些擴展閱讀: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11月21日報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表示,在完成同性婚姻立法以及建立政客國際身份信息披露體制後,澳政府將於2017年著重推行中等收入階層稅收削減。

特恩布爾21日在悉尼一個產品市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澳已在推動實行企業稅削減,2017年的重點將放在下調中等收入階層稅收,以讓政府預算恢復平衡,這項決定也有利於確保澳大利亞人節省更多的資金。

澳大利亞工黨領袖薛頓(Bill Shorten)對此表示,這是為了支持總理領導權、穩定民調支持率所作的低劣嘗試,與政府另一項稅收政策相互矛盾:澳政府在2017年的預算中將醫保稅提升0.5%,相當於讓部分上班族每天多付一定額度的醫保稅。

據報道,澳聯盟黨方面希望能有更多時間來保障同性婚姻法案通過以及完成國籍登記,但工黨反對者、綠黨及中立議員均指責政府在拖延時間,躲避設立銀行調查委員會投票的進行。

此外,澳政府也在繼續推動企業稅改革。財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已致信數百位企業領導人,向他們強調不能坐觀政府推行企業稅收計劃改革。

目前,澳大利亞年收入低於5000萬澳元的企業可享受稅收削減優惠,而其它企業則仍需繳納30%的稅收。

『玖』 捐贈稅收政策

法律分析:對於一般性公益捐贈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按納稅人的屬性不同,分為企業稅收優惠和個人稅收優惠兩種。一是企業稅收優惠。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3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二是個人稅收優惠。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如果捐贈額大於捐贈限額時,只能按捐贈扣除限額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上述個人是指通過中國境內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對個人向中華慈善總會的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全額扣除;部分經過批準的基金會,如農村義務教育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中國紅十字會等,個人向其捐贈的所得,按照規定可以在計算個人應納稅所得時全額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三條 企業當年發生以及以前年度結轉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年度會計利潤。

『拾』 企業捐贈稅收優惠政策

法律分析:公益性捐贈是指納稅人(企業和個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盈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業和遭受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按照性質需求可劃分為一般性與特殊性兩類。一般性公益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是在常規形態下,對企業和個人的公益捐贈行為而給予的一項稅收減免事項,如企業向孤老院捐贈食品等。而特殊性公益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針對特殊時期而給予的一項臨時性的稅收減免事項,如扶持脫貧攻堅和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堅而出台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閱讀全文

與在澳大利亞公益性捐贈稅收政策受贈人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