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蝦喜歡生長在哪些地方
你好
蝦是近岸淺海蝦類,常棲息於泥沙質或半泥沙質底海區。據教授介紹,基圍蝦學名為刀額新對蝦,國內的產地主要是在長江以南,最主要的就是廣東和福建兩省。主要分布於日本東海岸,在中國廣泛分布於山東半島以南沿岸水域。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澳大利亞一帶也有分布。我國沿海5~8月為產卵盛期。
『貳』 澳大利亞的飲食
澳大利亞人的食物應該是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 肉,蛋,禽,海鮮,蔬菜和四季時令水果應有盡有. 幾乎全部是自產自銷, 很少依賴進口, 而且品質優良, 其中牛肉, 海鮮, 水果還遠銷世界各地以往澳大利亞傳統的飲食文化以英格蘭,愛爾蘭為主. 50年代隨著大量歐洲移民的湧入, 也帶來了飲食文化的多樣化. 義大利,希臘,法國,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餚,食品相繼在澳洲各地落戶生根, 它不僅滿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給那裡的英國後裔帶來了新的口味。
談到飲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亞洲食品在澳洲的興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樣亞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國餐. 從19世紀50年代淘金潮開始, 華工就已經把中餐帶進澳大利亞. 當時的許多小城鎮都可以找到中餐館.20世紀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雞丁就已經成為風行一時的異國情調菜餚. 現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個小城鎮里看到中式餐館. 在大城市裡的唐人街,中餐館,酒樓更是鱗次櫛比, 枚不勝舉.據說在各國風味餐館中中餐的數目是最多的。
隨著70年代後期越南難民的湧入, 一種價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傳開來, 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特別牛肉粉, 這幾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徵, 然後沒過多久越南風味酒杯咸,辣,甜的泰國菜所取代. 泰國餐館就像當年的法國餐館一樣迅速遍及各個城區, 並風行了10年. 現在最為流行的亞洲餐依次為中餐, 泰餐, 日餐, 韓餐, 越餐和馬來餐。
澳大利亞的一些著名餐館, 20年前是法國菜, 現在卻呈現多元化特色. 許多菜兼收並蓄, 互相借鑒,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
90年代以後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麼呢? 澆汁義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現在澳洲人發現, 在澳大利亞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可以種植各種任何在其他國出產的東西, 所以他們學會了各種烹調技術和在飲食上有了創新意識, 也能夠是豐富的物產物盡其用. 澳洲人終於可以說: 世界已經在我的舌尖上!
『叄』 澳洲龍蝦的原產地是澳大利亞嗎
澳洲龍蝦的原產地是澳大利亞。主要產地是大洋洲。
澳洲龍蝦主要產地大洋洲具有六大特徵:
1,體大肥美,一般商品蝦澳洲龍蝦龍蝦仔體重100—200克,成蝦在750克以上。
2,生長快,產量高。
3,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滑脆、味道鮮美香甜,風味別具一格。
4,適應性強,能忍耐惡劣天氣環境,在水溫5℃—35℃之間,鹽度17-24度之間能正常生活。
5,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飼料,也吃人工配合飼料和腐殖質,且粗生易養。
6,經濟效益高。澳洲龍蝦不僅產量高,而且有極強的耐活力,便於長途運輸。鮮活大蝦在國內外市場上倍受消費者青睞。
(3)澳大利亞什麼地方有大蝦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晝伏夜出,白天藏匿洞中,僅顯露兩對觸角和頭部用以感觸洞外動向,夜間外出覓食。主要攝食小魚、蝦蟹類、小貝類、海膽、藤壺、多毛類、藻類等。龍蝦依靠步足爬行,不喜游泳,行動遲緩。觸角靈敏,遇敵時轉動第二觸角摩擦發音器發出吱吱聲響以驚嚇對方。
受驚時常屈腹彈跳,引體向後。喜廝斗,常以俯沖方式攻擊對方,有群棲習性,蝦群區域性明顯,常因季節水溫變化和索餌、生殖等因素發生遷移,通常夏季棲於淺水處,秋冬移向較深海區,繁殖時復又到淺海處。
『肆』 海水蝦有哪些
基圍蝦
中國對蝦
中國毛蝦
竹節蝦
竹節蝦,也稱花蝦、竹蝦、斑節蝦、日本對蝦,與老虎蝦同類。特徵是在其頭部上方有細小的鋸齒,向前突出的長刺和兩眼間的刺狀突出;蝦體有藍色的橫斑花紋。
竹節蝦的附肢呈黃色,尾部呈鮮黃帶藍色。竹節蝦的殼薄而硬,肉質厚實。目前,竹節蝦在我國福建、廣東沿海有人工養殖。自日本北海道及至黃海南部,中國浙江、福建、台灣、廣東,菲律賓、新加坡、澳大利亞北部、印度、非洲東部以及紅海均有分布。
日本對蝦含肉率為39.21%,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分別為17.74%和2.08%,肌肉(干樣)中18種氨基酸總量(TAA)為70.68%。日本對蝦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占脂肪酸總量的64.0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別為1.70%和10.92%,多不飽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高於其他幾種經濟蝦類及淡水魚類。
基圍蝦,就是基圍地帶出產的蝦子,因為喜歡隨海的潮水游到基圍下的水流平緩區產卵,所以被稱作基圍蝦。基圍蝦屬於淺海海水蝦,在我國原產於福建、廣東沿海等地。其生長在河涌的泥底,身體稍呈黝黑色澤,殼較硬,有明顯的紅色條紋,體型偏小,口感脆甜,額頭上沒有刺(蝦槍)。基圍蝦可在10℃左右的水溫存活。
近年來,基圍蝦通常是淡水育種,海水圍基養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圍基養殖。基圍蝦形態像對蝦,但它的殼沒有對蝦軟,形態沒有對蝦大,且體肥殼薄。基圍蝦適合白灼烹飪,肉質鮮美爽口。
中國對蝦,又稱「大明蝦」,為海產八珍之一,是我國沿海重要的水產品。中國對蝦是海水蝦,偏黃色的對蝦為雄性,偏青色的對蝦為雌性,過去常因成對出售,故稱對蝦,又稱東方對蝦。海捕非養殖的中國對蝦一般在30-50克,規格越大越稀少;用此蝦做的油燜大蝦是經典名吃,殼薄且蝦肉香酥綿軟。
對蝦烹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製作各色品種精美點心,也可以炮製各種名菜鮮餚。中國對蝦是我國特有的名貴品種。據檢測,每100克東方對蝦含蛋白質20.6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具有補腎興陽等特殊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海中珍品。
中國毛蝦又稱小白蝦、梅蝦、蝦皮、苗蝦等,為中國特有種類。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渤海沿岸產量最多。產地主要有遼寧、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沿海。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毛蝦體長僅2.5~5.4厘米,體形側扁,蝦皮和殼都很薄。全身除極少的紅點外完全透明。毛蝦喜歡棲息在河口淺灘水質肥沃的地方。毛蝦是一種生長迅速、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世代更新快、游泳能力弱的小型蝦類,在生態習性上屬於浮游動物類群,隨潮流推移而游動於沿岸、河口和島嶼一帶。毛蝦的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
因體小殼薄肉嫩,適於加工成蝦皮或蝦醬,是蝦皮、蝦醬的主要加工原料。市場上的蝦皮即為毛蝦加工而成。蝦皮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水產品中屬價格比較低廉的大眾化海味品。經化驗每100克蝦皮中含蛋白質39.3克,還富含鉀、鎂、硒等無機元素及維生素B5和維生素E。蝦皮中鈣和磷的含量在水產品中最為可觀,兒童適當地食用蝦皮,對其生長發育大為有益。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簡便,如蝦皮炒雞蛋、熬冬瓜、燒白菜或蘿卜、炸丸子、作餡及湯料均很鮮美。
『伍』 澳大利亞飲食文化
1、本土人熱衷於西式餐飲,因此最常見的是沿街的速食店。
薯條、沙拉和麵包是這些店的基本配置,再在街邊設幾張小桌子,四周擺放幾把簡易的椅子。總能看見沿街一邊吃薯條、沙拉,一邊談笑風生的人們。
2、除了西餐廳,當屬燒烤最受當地居民歡迎。
為了迎合人們的這種喜好,政府在公園及其他一些適宜的公共區域設置了免費燒烤場所,並提供煤氣供人們燒烤聚會。
3、咖啡和酒是必不可少的。
用「把咖啡當茶喝」這句話來形容人們對咖啡的熱愛,絲毫不為過。光是在墨爾本大學校園中,就有不下10家大大小小的咖啡屋。
在墨爾本,星巴克只不過是一家再普通不過的便捷咖啡館而已。有咖啡的地方就有甜點,可以說在這里品嘗過咖啡和甜點的人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迷戀上咖啡和甜點的味道。
(5)澳大利亞什麼地方有大蝦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的生活習俗:
盡管澳大利亞常常被描繪成一個以農村為主的國家,事實上,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市區的文化和大都會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
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
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台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像的。
『陸』 澳洲淡水龍蝦的產地
澳洲淡水龍蝦,是指澳洲地區的淡水螯蝦,雖然有100多種,但目前在澳大利亞已經大規模養殖並開始出口創匯的主要有Cherax屬的三種。第一種是馬龍螯蝦(英文Maron,學名C.tenuimanus),有人譯作馬朗螯蝦或麥龍螯蝦;第二種是牙別螯蝦(英文Yabbie,學名C.destructor),又有人譯作亞比螯蝦;第三種是紅螯螯蝦(英文Red Clow,學名C.quadricarinatus),也有人譯作四脊滑螯蝦。為此,現在一般水產養殖者所稱的澳洲淡水龍蝦,就是指已經商品化養殖的上述三種螯蝦。這三種澳洲淡水龍蝦在澳大利亞分布地區有所不同,這主要是由於各自的生理生態習性決定的。馬龍螯蝦最初主要在澳大利亞西部、西南部養殖,現在在南部、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也有養殖。牙別螯蝦在澳大利亞分布最廣,產量也最大。紅螯螯蝦養殖場以昆士蘭州最多,由於這個州在澳大利亞北部,氣溫較高,很適於該蝦的生長。
『柒』 澳大利亞生態學家為什麼沒有在墨累河中尋找到墨累河螯蝦
生態學家Nick Whiterod花費了4年的時間,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墨累河中尋找墨累河螯蝦,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如今那條河流中再沒有一隻墨累河螯蝦的出現。Nick認為,澳大利亞南部的墨累河上游建造了堤堰之後,減緩了下游的水流,降低了水中的氧氣含量導致了墨累河螯蝦的減少,而在上游的水域中,其它的淡水龍蝦生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現在Nick呼籲重新引進墨累河螯蝦回到這里,因為他相信在一些地方它們還是能夠存活下來的,他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能和自己的非盈利組織為河流下游補充一些龍蝦的庫存,將小龍蝦引進墨累河裡。
『捌』 澳洲淡水龍蝦的特點有哪些 3種澳洲龍蝦的做法介紹
澳洲淡水龍蝦,隸屬於十足目擬螯蝦科,是一種大型淡水螯蝦,原產澳大利亞。該蝦近年經廣東省引進試養並先後取得人工繁殖種苗和成蝦養殖成功,目前正陸續在省內外推廣養殖
澳洲淡水龍蝦又名紅螯螯蝦,隸屬於十足目擬螯蝦科,是一種大型淡水螯蝦,原產於澳大利亞。該蝦近年經廣東省引進試養並先後取得人工繁殖種苗和成蝦養殖成功,目前正陸續在省內外推廣養殖。 澳洲淡水龍蝦因個體較大,且外形有些酷似海中龍蝦,又只生活在淡水中,故被稱為淡水龍蝦。其個體一般重100~200克,在澳洲最大的個體可重達500克。 據研究,澳洲淡水龍蝦是目前世界上的名貴經濟蝦種之一。
特點:
一、是體大肥美,一般個體重100~200克,最大個體達500克。
二、是生長快,產量高。該蝦每年4~5月份放養,10~11月份收獲,每畝鮮蝦產量達400千克以上。
三、是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滑脆、味道鮮美香甜,風味別具一格。
四、是適應性強,能忍耐惡劣的氣候環境,在水溫5~35℃之間能正常生活。
五、是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飼料,也吃人工配合飼料和腐殖質,且粗生易養。
六、是經濟效益高。澳洲淡水龍蝦不僅產量高,而且有極強的耐活力,便於長途運輸。鮮活大蝦在國內外市場上倍受青睞,目前在西方國家、日本和港澳地區十分搶手。
澳洲淡水龍蝦的特點有哪些 3種澳洲龍蝦的做法介紹
編輯:T-laixia…yxlady發布時間:2015/10/24
澳洲龍蝦的做法:
1、龍蝦伊面
龍蝦的處理方法:用筷子從龍蝦尾部搓進去,放出黃色的血水,接下來就是把龍蝦切塊,建議拿處理食物的剪刀來處理龍蝦會比較方便,把龍蝦頭部和身體分開,然後把身體切塊。把處理好的塊塊沾上生粉,放盤里備用,再清洗一下龍蝦頭里的血水,沖洗干凈,也沾上生粉,將鍋子燒熱,倒入油,把龍蝦放進去,煎至顏色深紅,大概7-8分熟便可拿出來。
做法:用一個大鍋將水煮開,加入少許鹽,將面煮熟後瀝干,鋪在碟子上,在鍋里放上牛油,轉動鍋讓黃油均勻,放入切好塊的洋蔥,爆香,倒入鮮奶油,稍微加熱後,倒入高湯和白酒,用鹽和胡椒調味,然後把龍蝦放進去燉10分鍾左右,最後,放入羅勒,即可倒入煮好的面上,攪拌均勻後即可享用。
2、香鮮澳洲龍蝦
先將刀柄將活澳龍頭部拍昏;在澳龍脖子處下直刀將澳龍活殺切斷;從中段至尾部分成八塊;再將頭部切開成十六快;將切好的澳龍用蛋清,澱粉掛糊,放入七分熱的色拉油中,煎至金黃色,出鍋;所有澳龍煎完後,將蔥姜煸出香味加料酒,墨西哥雞汁,白糖,鹽少許和高湯三勺做湯汁,滾開後將煎過的澳龍下鍋翻炒,湯汁見濃時出鍋,裝盆上桌。
3、碳烤龍蝦
准備好碳烤架並預熱。在龍蝦和烤架上都刷上適量橄欖油。燒烤龍蝦,直至外殼變紅色,肉質變白,約8-10分鍾。(如果解凍龍蝦尾需要約8分鍾)。可以i撒上適量黑胡椒粉調味。把龍蝦一邊放置一會,稍涼即可食用。註:如果有需求,也可在碳烤前切開蝦殼,除去蝦腸。
『玖』 淡水龍蝦和澳洲淡水龍蝦有區別嗎
1、產地不同:
澳洲淡水龍蝦原產澳大利亞,外形酷似海中龍蝦,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貴的淡水經濟蝦種之一。該蝦體色褐綠,螯的外側頂端有一膜質鮮紅帶,美麗好看,故又被譽為紅螯螯蝦。
淡水龍蝦,俗稱小龍蝦,在中國各地又名蝲蛄、螯蝦,在新加坡俗稱蝦婆是一種淡水蝦類,形似龍蝦而體形小,目前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2、適應環境不同:
澳大利亞淡水龍蝦又名紅螯蝦,屬於十足目龍蝦科,是一種大型淡水螯蝦,原產於澳大利亞。近年來,該蝦已引進廣東省試種,並先後成功進行了人工育苗和成蝦養殖。目前,正在省內外推廣養殖。
淡水龍蝦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主要分為三個科:擬螯蝦科(Parastacidae)、正螯蝦科(或稱蟹蝦科)(Astacidae)和螯蝦科(或稱蝲蛄科)(Cambaridae),數十個屬,400多種。
3、壽命不同:
淡水龍蝦壽命短,身長較小,而澳洲淡水龍蝦長的大,壽命長達60年,抱卵次數產卵較多。
(9)澳大利亞什麼地方有大蝦擴展閱讀:
淡水龍蝦日常食用:
小龍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及肉質鮮美之原因,而被製成多種料理,包括2010年8月末在江蘇南京傳出含有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而赫赫有名的麻辣小龍蝦(麻小兒)等,都是常見的餐點,也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