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類如何到澳大利亞
當時的大陸確實和現在的差不多,但當時是第四紀冰川時期,也就是從200萬年前開始,冰川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地區,海平面下降100多米,冰川會間歇性的溶解,然後後退,再結冰,接著向前推進。最兇猛的一次大約在5萬年前到1萬年前停止。每當出現間冰期,全世界的氣候就平均變暖,比現在還要曖得多。通常間冰期要持續好幾千年。即使在最後這次冰川推進的高峰期,也有過若干次停止前進、發生溶化的過程。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在五萬年前到一萬年前這是人類第3次走出非洲。這時,藝術出現,能夠人工取火.。母系氏族公社,舊石器晚期,也是當今世界四大人種(黃、白、黑、棕)蘊育形成的時期。而在澳洲發現的人類化石是3萬年前(有人說是6萬年前)的。者能很好地解釋他們是從亞洲,經印度尼西亞,過來的,因為這是最短路程了。從別的地方來的話,他們沒有這么高的航海技術,很容易在海上死掉。
B.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怎樣到達澳大利亞的
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澳大利亞大陸。他們與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以打獵和採集為生。十八世紀時,歐洲人來到這里,強迫土著人離開他們的領土。現在,許多土著在白人社會里感到孤立,但他們仍努力維護他們部族的個性。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
土著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但卻並不是真的「土」生「土」長。澳大利亞的土著也是外來移民。
關於澳大利亞土著的來源,最早的猜想是「非洲人種說」。1839年,英國爵士羅伯特·菲茨羅伊鄭重其事地在宴會上向來賓宣布他的重大發現:澳洲土著來自非洲。他認為,無論從膚色還是體形來看,澳洲土著和非洲黑人並無二致。至於途徑嘛,爵士用餐巾抹了抹嘴,指著不遠處一葉扁舟說,或許是乘船偶然被風刮來的。
羅伯特爵士的猜想在英國掀起了一陣土著研究熱。
1847年,普查里德博士對此提出了疑問:一來,靠海風將非洲黑人吹到澳洲簡直不可想像:二來,黑人和土著之間並不完全相同,比如臉形、毛發等。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最早的土著居民在最近的—次冰期時來到澳大利亞,當時的海平面較低,故他們能夠通過大陸橋和小片的水域來到這里。隨著冰川消融,海平面再次上升,該大陸被完全隔離。最初,人們沿海岸和河流而定居.後來逐漸移居到大陸各地。
土著的人種歸屬在大洋洲諸島和東南亞一帶的尼格利陀人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入了其他人種的基因,包括高加索暗色人種、斯里蘭卡的唯達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印度的托達人,甚至中國的苗族也融入其中。
C. 人類最早出現在澳洲大陸的世界
澳洲大陸是人類最後一個定居的大陸。科學家通過放射性碳14測定,最早的人類是在4~4.5萬年前通過東南亞島嶼群到達澳洲大陸的。此結果已經得到全世界的公認。
DNA研究顯示,澳大利亞原住民與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有著最近的基因聯系,他們之間的分離發生在距今約5萬年以前。
但現在,一國際研究團隊在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卡卡杜國家公園發現了約11000塊人工製品並追溯了年代。包括斧子、打磨石等在內的出土物暗示著人類在約65000萬年前就到了這里,比起先前的推測提前了5000到18000年。他們還在地下8.5英尺(2.6m)的沙土中發現了一些人工製品,經過鑒定很可能制於80000年前。這項發現被發表《自然(Nature)》雜志上。
8萬年前的結論尚有疑問,但把人類到達澳洲大陸的時間前推至6.5萬年前,似可以確定,因為人類從東南亞島嶼群向澳洲大陸遷徙可能持續了1萬多年的時間。
D. 古人類如何去了澳洲
澳洲的古人類就是土著人。但是按現在的考古證據來說,原始人從靈長類(猴和猿)進化而來。而澳洲沒有靈長類,所以說, 最早的澳洲土著人應該也是來自其他大陸的。
據考證,至今發現的最老的土著人遺跡大約為4 萬年。其中最有名的是芒戈湖(Lake Mungo, 在新南威爾士的西部)。在那裡發現了很多被掩埋的火堆,被遺棄的貝殼,動物骨頭,還有幾具土著人的骨骼。這些骨骼在埋葬前已被燒過,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葬。
據估計,土著人的祖先最早是在5 萬多年前到達澳洲的。他們需要渡過大海。在5 萬多年前的低海面時期,印尼的島嶼距澳洲最近只有60 多公里。
E. 最早到達澳大利亞的是哪國的歐洲人
最早到達澳大利亞的歐洲人並不是英國人,而是荷蘭人。
17世紀初,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 指揮下,為了尋找黃金,一艘荷蘭探險船來到了這里,發現了澳大利亞這塊陸地。Australia的意思就是「南方大陸 」。以後的幾十年內,又有其他荷蘭人來到這里。
荷蘭人雖然發現了這塊大陸,但對它評價很低,認為這是一塊荒涼貧瘠的土地,又沒有黃金,沒有開發的價值。荷蘭 人基本上放棄了這塊大陸,沒有做進一步的考察或者佔領。而且,荷蘭人對這塊大陸的描述讓歐洲人在很長時間里對這里不再 有興趣。第一波殖民潮和澳大利亞無關。
F. 早期人類是通過什麼方式到達澳大利亞等島嶼的
早期人類一般是通過木筏和木排以漂流的方式到達澳大利亞島嶼
G. 歐洲人到達前,澳大利亞有人類嗎
在歐洲人第一次到達澳大利亞之前,澳大利亞就有人類活動了。
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澳大利亞大陸。他們與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以打獵和採集為生。十八世紀時,歐洲人來到這里,強迫土著人離開他們的領土。現在,許多土著在白人社會里感到孤立,但他們仍努力維護他們部族的個性。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
H. 人類究竟何時登上的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50,000年前已經有人類蹤跡,如今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祖先當時從東南亞移來。17世紀後,歐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為了尋找香料而陸續到達。在小說《格列佛游記》中,「新荷蘭」即是指澳大利亞大陸,「迪門蘭」則是指塔斯馬尼亞島。1768年,英國庫克船長乘坐奮進號由英國前往塔希提。1770年,英國宣布擁有澳大利亞主權。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悉尼,並且升起英國國旗,澳大利亞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I. 澳洲的第一批土著是怎樣到達澳洲大陸的
澳洲可以說沒有土著,從澳洲遺留的古人類活動遺跡來看,澳洲人類的歷史也就萬把年,是亞洲的原住民在地球小冰期時代通過冰架等方式最終到達澳洲。
大陸漂移以往是假說,根據現代衛星等測量設備已經證實了這樣的猜想。而大陸漂移是十分緩慢的,亞歐大陸一年移動的距離還是以厘米計算的,這還不算海洋對大陸的侵蝕造成的海岸線的變化。
現代人類可以根據測定基因來判斷人類歷史上遷徙的歷程,澳洲人包括東南亞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從亞洲遷過去的,除了膚色,鼻腔等方面的構造都和亞洲人很相似。
但根據澳洲古人類活動的跡象也可以發現,在三四萬年前也有一批人類已經到達澳洲,因此對於澳洲人類的起源,科學家們認為有兩支,其中一支是沿著非洲、古印度大陸、東南亞島嶼到達,另一批是從亞歐大陸通過島嶼到達,方式可能是沿著小冰期的冰架和船隻等方式。
J. 歐洲人是什麼時候怎樣發現美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南極大陸的
3、南極大陸
1768年8月,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運送一批天文學家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觀測天文現象,更為重要的是執行著搜索神秘的「南方大陸」的任務,但到澳大利亞、紐西蘭便返回了.1772年7月再次遠行,歷時3年之久,行程近10萬千米,繞南極洲一周.1773年1月首次進入南極圈內,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進入南極圈的航行.因浮冰阻隔,未到南極洲,但發現了一系列島嶼,南至71°11′S,是當時的最南記錄.他宣稱,即使地球最南端有一塊大陸,也是寒冷的不毛之地,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之後的半個世紀人們喪失了對南極的興趣.
1820年1月,英國人勃蘭斯菲爾德和海豹獵人威?廉·?史密斯穿過現在的勃蘭斯菲爾德海峽,到達帕墨爾群島(美國人的說法)或三一島(英國人的說法)附近,站在自己船頭望去,遙遠的地方有個影影綽綽的大陸輪廓,即南極半島.這是人類看到南極大陸的最早記載之一.1820年11月美國人帕墨爾乘船追尋海豹,大致在奧爾良海峽東南發現一批多山的島嶼.1821年,俄國海軍軍官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來到南極洲海面,發現了南極大陸的海岸,次年又發現了彼得一世島、亞歷山大一世島.但這些都沒有超過庫克南航的緯度,當時均沒有引起重視,對南方大陸的尋找再次冷落下來.
過了20年後,為探索地磁理論,自然科學家鼓動了新的南極揚帆活動,僅1840年就有三次重要遠航.美國探險家威爾克斯率四艘軍艦組成的探險隊,到達了原以為南磁極所在的區域附近,其中一軍艦連船帶人俱毀,幾個星期後來到一個海灣,他命名為皮納爾灣,看到了「非常長的海岸線」,並沿岸線航行了2500千米.所以威爾克斯才稱得上第一個真正發現南極大陸的人.法國人杜威爾在澳洲正南方向發現了一個裸露的岩岸,用他的妻子的名字命名為阿德雷地.英國人詹姆斯·羅斯率隊深入到南極大陸的海灣,後來被命名為羅斯海,發現了羅斯島,用船隊里的一艘船「埃里伯斯」號命名了島上正在噴煙吐霧的活火山,並將羅斯海一側的陸地命名為維多利亞地.次年到達78°9′S,創造了這一時期的最南緯度記錄.測出了南磁極位置,看到了幾十米高、800多千米長的冰牆,即羅斯冰障,也因無法穿越此冰障,只得退了回來.
19世紀末西歐探險家博赫格列文克率領的9人探險隊在維多利亞地附近,因航船陷入浮冰群,隨冰塊整體移動著,而成為歷史上人類第一次在南極大陸越冬,人類暗淡的燭光才首次閃爍在南極漫長的極夜中.低溫使各種機件收縮變形,金屬材料變脆;幾個月不見陽光,隊員們紛紛病倒,只能靠海豹和企鵝肉來維持生活,但證實了南極洲冬天並不是可怕得恐怖,為南極科學考察積累了經驗.
20世紀初,探險家們開始進入南極洲內陸,冒險搶先向南極點沖擊.1902年英國人斯科特率隊到達82°17′S,無功而返,但建立了第一個科學考察站.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及4名夥伴,得益於耐寒的52隻愛斯基摩狗,於12月14日到達南極點,考察4天後順利凱旋.同時斯科特再度向南極點進軍,於1912年1月18日到達,因動力問題和工作疏忽,返回途中五人全部遇難,但其勇於獻身的科學探索態度成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後美國南極點科學站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以示紀念.愛爾蘭人沙克爾頓也同時向南極點沖刺,1914年改為橫跨南極大陸的探險行動,但巨大的浮冰群將他們的「忍耐」號船隻和征服大陸計劃擠得粉碎,所幸無人員損失.
之後,飛機、大型船舶、大型履帶動力車運用於南極活動,工作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一個新的時期開始了.現已有10多個國家建立了50個常年科學考察站,每年參加南極越冬的科技人員有好幾百人,11月至次年3月間成百上千人在這里從事各項活動,甚至乘船或飛機到南極半島和羅斯島旅遊.《南極條約》將給南極洲帶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