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和澳大利亞是什麼關系
美國和澳大利亞兩者均是移民國家、均通用英語;但是兩者是不同發展歷史、不同地理位置的國家。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里,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1)澳大利亞怎麼評論美國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的相關介紹:
澳大利亞聯邦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第一艦隊」的到來使其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
2. 澳大利亞研究院揭美國如何借疫情抹黑我們,如何評價
“丁是丁,卯是卯”,自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以來,澳大利亞在跟隨美國污衊我們的道路上,已經讓雙方的關系降到有史以來的冰點;但是我們相信,事實勝於雄辯,時間最終可以證明一切,如今隨心新冠病毒相關的事件越來越多的解密出來,最終掩蓋不了美國惡人先告狀的醜陋嘴臉。
不言而喻,自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以及特朗普團隊的其他政客,在誣陷、抹黑我們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
這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自疫情發生後的所為所為,面對美國國內超過200萬疫情確診者,死亡11萬人,失業人數超過4000萬;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引發全美的騷亂和示威者活動。
特朗普絲毫沒有任何反思之心,對死亡者更沒有憐憫之心,相反在瘋狂的推特攻擊各個對手方面和誣陷我們方面,卻表現得異常活躍。
特朗普為何要這樣做,無非三個目的:
第一、 大選!
第二、 大選!
第三、 大選!
隨著美國大選的深入,特朗普如今的民意支持已經遠低於競爭對手拜登,連美國軍方高層都開始集體跟特朗普唱反調,如今的特朗普再怎麼瘋狂的發文,也掩蓋不住他內心落選前的失落感
3. 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系怎麼樣
不錯,美國在太平洋的狗腿子小弟
4. 為什麼澳洲人和美國人互相看不順眼對方
雖然每個國家都有看不上其他國家的現象存在,但把這種現象上升到國家層面,實在是過了。如果你硬要問"為什麼某些澳洲人和美國人互相看不順眼對方"的話,答案無非是以下幾種。
強權:澳洲雖然面積廣闊經濟發達,但人口稀少且偏安一隅,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也幾乎唯美國之命是從。有些澳洲人並不喜歡美國對澳洲政治的指手畫腳。伊拉克戰爭時期,大多數澳洲國民並不希望澳軍參與,可當時的總理陸克文迫於布希壓力還是派了兵,此舉激怒了澳洲國內反戰人士。就在這幾個月,澳洲總理阿博特還派遣了空軍和特種兵參與打擊了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反政府武裝。雖然享受著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保護,澳洲人卻並不願意被當槍使,因此引發矛盾。
文化侵略:澳洲人玩著自己的英式橄欖球,喝著自己的咖啡,過著自己的悠哉生活。可美國文化卻通過網路電影等媒介逐漸影響著他們。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星巴克試圖進軍澳大利亞,最終不敵以「咖啡之都」墨爾本為核心抵禦的澳洲傳統咖啡店,很多店只能關門大吉。澳洲人把這作為澳洲咖啡文化的勝利,和對美國文化侵略的嘲諷。
自大無知:美國人看不上別的國家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不如自己。特別針對澳洲的,也無非是祖上都是流放犯(自己是人口販子),口音土(參見 @圭多達萊佐 的答案。不過,英國人也嫌棄美國人口音土),懶(日本人中國人笑了),古怪(不就是冬夏顛倒么,整個南美和半個非洲也是啊。)再加上部分美國人表現出的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無知。所以澳洲人當然看不慣了。
再次強調。由於文化類似,語言相通,交流頻繁,大部分澳洲人和美國人對對方國家的印象其實是熟悉且良好的。而且很多時候,互相調侃體現的是親切和級別相近,要好過單方面的同情(比如我們援助非洲兄弟這種)或者敵對的仇恨。所以,請題主不要一葉障目。
5. 澳大利亞和美國關系問題!
我覺得袋鼠國會中立,除非又出現八國聯軍那種局面。因為袋鼠國實際上沒啥太多利益在裡面,所以攙和在美國和中國的對峙裡面他們沒啥好處。袋鼠國的軍事實力應該就是美國的裝備,沒怎麼見過上戰場,同樣不好說。袋鼠國曾經鼓勵美國制裁中國,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姿態。說句比較狂的話啊,只要中國沒人去移民沒人去留學,袋鼠國就完蛋了。
6. 美國怎樣看待澳大利亞之間的關系
自稱是美國「最好朋友」的澳大利亞始終願為美國沖鋒陷陣。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也說,雖然沒有尋求或獲得澳大利亞的承諾,但他無法想像在沖突發生時,澳大利亞和美國不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7. 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對比
美國是世界霸主,澳洲是英聯邦國家。從政治經濟軍事來講,美國遠勝於澳大利亞。從生活、工作、發展空間、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來看,澳洲遠勝於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1]。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中部,包括四十八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而阿拉斯加州位於大陸西北岸,東接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與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位於太平洋中部。此外,美國同時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海域內擁有眾多的聯邦及海外領地。
美國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2][3]。其人口總量也超過3億人,少於中國和印度。美國是全球最多元文化的國家,幾乎囊括了全球各地的移民。同時美國也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4.3萬億美元,佔全球生產總值的23%(按購買力平價為21%)。
美國源自於脫離英國統治的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1776年7月4日,13州的殖民地代表共同發表了《獨立宣言》。在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於1783年與英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從此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
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在建國三百餘年來,美國曾經歷過南北戰爭(1861年-1865年)和大蕭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等數次嚴酷的考驗。冷戰結束後,由於蘇聯解體,美國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今天的美國則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更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匹敵的。
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軍現役部隊人數約140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陸軍分為10個戰斗師和4個獨立旅及裝甲騎兵團;海軍編制為5個艦隊,共12個航母戰斗群、11個兩棲戒備大隊、59艘攻擊潛艇、117艘戰艦和10個艦載機聯隊;空軍編制為20個飛行聯隊(每個聯隊約74架戰機);海軍陸戰隊編制為3個師和3個勤務支援大隊,裝備3個飛行聯隊(約21個中隊)。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約為28.78萬人。美國的海外的軍事基地大致劃分為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2004年8月,布希總統宣布,美國將在未來的10年內把駐歐洲和亞洲的軍隊削減6萬至7萬人 。2007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說,為了「反恐戰爭」的需要,他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美軍現役部隊的人數增加9.2萬人 。美軍在全球設有五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分別負責全球幾大區域的事務。2007年2月,布希總統批准軍方關於組建一個專門負責非洲事務的司令部的計劃。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4.334萬億美元(2008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人均GDP為47,025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6名)。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排名中列第11。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
近年來澳經濟持續增長,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3.2%,從1997年至今的十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3.6%。經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民儲蓄率偏低,澳大利亞在1980年代初期受國際外部環境影響,曾經歷經濟衰退,1992年的失業率曾高達12%,經過政府和國民的不懈努力,過去十多年澳大利亞的經濟持續好轉,政府財政扭虧為盈,隨著政府出現財政盈餘,澳大利亞自2001年開始每年逐步降低個人所得稅,失業率下降到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主要的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7730億美元(2007年度)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3% (2007年度)
失業率:4.2% (2007年10月)
貨幣匯率:1澳元=0.70美元 (2009年3月)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大陸」,Australia 來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現在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萬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據有關史料記載,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Botany 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現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8. 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區別
美國和澳大利亞兩者均是移民國家、均通用英語;但是兩者是不同發展歷史、不同地理位置的國家。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里,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8)澳大利亞怎麼評論美國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的相關介紹:
澳大利亞聯邦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第一艦隊」的到來使其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
9. 澳大利亞的和美國差不多,為什麼沒能成為一個世界強國
澳大利亞和美國差不多,為什麼沒有能夠成為一個世界強國?雖然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與美國的國土面積相差無幾,而且同時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因此,澳大利亞於美國為什麼不能成為相同的世界強國呢?這需要和澳大利亞於美國的國土對比以及人們的分配情況。雖然澳大利亞於美國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他們之間土地類型分配是不一樣的。澳大利亞當中有很大的沙漠以及森林這對於相映的經濟開發是非常不利的而美國雖然也有一定的沙漠和森林,但是面積卻比澳大利亞少的多。因此美國人民居住的地方就會比澳大利亞人們居住的地方更多。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了澳大利亞並不能成為美國一樣成為世界的一個強大的國家。
10. 澳大利亞為什麼跟著美國
美國這個「世界警察」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身邊小弟更是數不勝數,狐假虎威的跟在後面的真是不少。其中有一個特別特別「忠心」的國家,什麼事都要插上一腳,只要是美國要做什麼事還沒說完,這個國家就開始行動了,這么「忠心耿耿」的國家還是一個大國,自己獨佔了一片大陸,沒錯就是澳大利亞。
很難理解,澳大利亞有廣闊的領土,有安全的地緣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自己不好好享受卻總是跟著美國混,二戰過後,美國發動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反恐戰爭,澳大利亞全都參與了。很多時候,即使沒有明顯 利益,就為了表忠心,不考慮背後的風險,只要美國一吭聲,澳大利亞都會自己帶人帶錢隨叫隨到。
看看這奇葩的民族性格是怎麼來的?
看世界地圖,澳大利亞的位置距離亞洲的南部很近,雖然自己獨佔一片大陸,但是究其本質它就是一個島國,國家安全可以說是高枕無憂的,這個世界只要美國不打他,他就沒什麼事。不管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發生什麼事,幾乎跟它都沒什麼直接關系。如果把澳大利亞比作一個人,那他其實是很孤獨的,這種孤獨感造就了他喜歡熱鬧,哪裡有事都喜歡去插一腳,成了他的文化,所以澳大利亞在世界上要狠刷存在感,生怕有一天世界忘了它的存在!
澳大利亞是英聯邦的成員國,在歷史上除了很少的土著外都是英國流放過來的罪犯組成,他為什麼不跟著英國混卻投靠了美國,這要從二戰說起,二戰時期澳大利亞被日本嚇得不輕,而英國在那時候自身難保,當然無暇顧及這千里之外的「流放之地了」反觀美國展現出強大的實力,並且年輕力壯,「大英帝國」戰爭後已經是明日的黃花了。並且習慣了跟隨一個強國的戰略此時最好的選擇就是轉投美國,找個新的依靠也就順理成章了。
自從投靠到美國麾下以後,與美國的關系已經越來越密切,政治經濟軍事都離不開美國,對於澳大利亞來說與最強大的美國結盟可以獲得軍事上的安全,利用美國的海上霸權保護海洋通道,畢竟島國對海洋是很重視的。在經濟上利用關系好的便利可以無障礙的進入美國市場,這樣把自己綁在美國這艘大船上。與此同時收到好處肯定得付出一些東西,那就在國際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軍事上給美國提供基地和直接派軍隊參與行動等等。
由此可見,澳大利亞這個美國的跟班是會一直繼續下去的,除非哪一天「大哥」不在了,這小跟班才會有別的想法。其實澳大利亞跟著美國到處惹是生非實在是沒得到多少利益,還給自己找了一堆的麻煩。
對於美國也非常需要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澳大利亞是處在東方的西方國家,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支點。亞洲地區很多新興國家政治經濟不斷崛起,亞太地區,印度洋地區日益重要,澳大利亞的地緣位置越來越重要,美國也越來越需要這個支點。
「大哥」和「小弟」都相互需要,這樣的路還會繼續,但是有一天「大哥」不在了,這「小弟」該去向何方呢?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