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農村什麼樣

澳大利亞農村什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15 08:16:13

❶ 澳大利亞的民俗習與禁忌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面積第六大的國家,面積達760萬平方公里(2.9平方英里),大陸分為六個區域。澳大利亞擁有2300萬居民,他們絕大多數居住在知名城市,悉尼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這些地方的生活成本最高,而新南威爾士州的Wagga Wagga或Orange等地區生活成本相對低些。由於澳大利亞氣候惡劣,居住在沿海的主要城市最為舒適。農村地區被稱為「內陸地區」,居民很少。

與大多數國家不同,在澳大利亞,婦女與兒童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這就意味著,即便澳大利亞的男人再五大三粗,也會在女人和孩子面前「矮三分"。澳大利亞的已婚男人,在國際上是出了名的「模範丈夫」,走在大街上,隨處能看到照顧孩子的男人們,他們可以熟練地給寶寶換尿布。為什麼澳大利亞的男人這樣「怕老婆」。



在澳大利亞不僅不能打自己的孩子,國家還不允許打寵物,自己養的寵物也不能打。大家在網路上看到殘忍虐待小動物的視頻都恨得牙癢癢吧。澳大利亞就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誰要是因為打了自己的寵物而被人告上法庭,經證實就要被判處兩年半的刑罰,並且還會被處以25萬澳元(相當於12.6萬人民幣)的罰款。不僅如此,澳大利亞也不允許遺棄寵物,相關的機構會監督和強迫你找回丟掉的寵物。對可愛的動物們來說,這是一場有愛的保護,看來,那些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寵物的幸福指數會很高。

什麼事情做久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法律規定的「三不敢」逐漸發展成澳大利亞人的美德,也極大地促成了澳大利亞的社會和諧。

❷ 被戲稱為「大農村」的澳大利亞,為什麼是發達國家

簡單點回答一下
發達國家主要從四個方面衡量:人均GDP高、工業技術先進、科學技術先進、社會福利高。必需同時滿足以上四點才能算是發達國家,四個標准缺一不可。目前世界公認的真正的發達國家只有18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 (其中前七個是最發達的國家,被稱為「西方七國」)
澳大利亞顯然在其中,澳大利亞在上述四點都很出色,尤其是它不但有出色的重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主要是鋼鐵、汽車、機械、化學、冶金等)而且畜牧業和采礦業也很發達,所謂的大農村只是說澳大利亞農業發達,並不是什麼貶義詞而是羨慕。

❸ 澳大利亞人的生活習慣

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



(3)澳大利亞農村什麼樣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人娛樂活動:澳大利亞人熱愛戶外生活,例如:爬悉尼大橋,三百六十度飽覽悉尼港的壯麗景色。與海豚暢泳,參觀企鵝天堂,來澳大利亞看野生動物,騎駱駝漫步,騎馬、探險,各種精彩刺激的活動應有盡有。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沖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俗稱footy)、板球(cricket)、橄欖球(rugby)、籃球(netball)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❹ 國外的農村是什麼樣子的

一位中國規劃師背上行囊奔赴歐洲,歷時3個月,深入法國、英國、葡萄牙、義大利等10個歐洲發達國家,進行了100個樣本的農村調查。

他眼中的歐洲鄉村是怎樣的?

「生態農村」成為共識

這位規劃師葉齊茂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澳大利亞皇家規劃院成員。2003年他離開生活10年的澳洲,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工作。

2004年,他在北京郊區進行了「百村調查」;2005年,他在具有代表性的11個省份進行全國版「百村調查」;歐洲之旅是葉齊茂「百村調查」的第三章。

從飛機窗口向下看,無垠的淺綠色田野、牧場和山川中鑲嵌著星星點點深綠色的簇團,在這些簇團中依稀可見五彩繽紛的樓宇。灰白色的道路蜿蜒地把這些簇團串在一起,然後,再向著遙遠的天邊延伸。

「真美!」即使在如詩似畫的澳大利亞生活了10年,葉齊茂依然贊嘆不已,從巴黎戴高樂機場上空進入歐洲,直到飛離倫敦的希思羅機場告別歐洲,「始終被綠色包圍著」。

鳥瞰歐洲大陸的村莊,它們彷彿就是綠洲中的一員,「沒有留下多少人工雕琢的痕跡」。無垠的田野和牧場,總會在一些樹林邊戛然而止,而樹林深處也有人家。從維也納出發,沿阿爾卑斯山的北坡橫跨奧地利和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與黑森地區,道法自然的村落隨處可見,峰迴路轉處總有一些散落的村莊,絲毫沒有喧賓奪主,彷彿它們本來就是群山的一部分。

無綠不成村——這是葉齊茂對他走訪的歐盟10國100村最精練和直接的評價。「與綠色對象占據的空間相比,建築、道路、設施、車、人和動物所佔的全部空間不會超過10%。」

在義大利北部的一個村莊,高低錯落有致的房屋呈現在眼前,讓看慣了中國農村正在陸續建設的積木式建築的葉齊茂心曠神怡,盡管這個村莊也不少新建的房屋,但看不到進行大刀闊斧的大規模農村建設,而是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周遭的環境,所做的無非是在原有建設用地上的再開發而已,沒有一棟新造的房屋顯得鶴立雞群。

「歐盟的農村社區建設不是完成時而是正在進行時,不過,建設方式正在從工業化向生態化轉變。」葉齊茂介紹說,歐盟的農村發展政策圍繞著「最好地利用自然的和文化的資源」、「改善鄉村生活質量」、「增加地方產品的價值」和「發揚已有的技術和創造新技術」4個主題,來調配資金支持歐盟農村社區的發展。

到2004年底,參與歐盟農村發展「領導+」項目的15個歐盟國家的農村社區有892個,選擇「最好地利用自然的和文化的資源」的農村社區最多,佔34%,在德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荷蘭、義大利、英國,這個數字甚至超過40%。不難看出,歐洲人對「生態農村」理念有著強烈的認同感。

法國、英格蘭、比利時和德國的國土面積的90%至今仍然為農田、草場和森林,即使像荷蘭這樣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建設用地也僅為13%。可以預測,由於歐洲人口的衰退,在今後數百年裡,這種狀況不會出現重大的變化。

歐洲農村正在死而復生

說到歐洲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葉齊茂的調查結果可能要顛覆很多國人「想當然」的固有認知。

以英格蘭農村社區為例,28%沒有社區活動中心,29%沒有社區辦公室;43%沒有郵局,在英格蘭,郵局承擔許多政府和金融機構委託的業務,幾乎是與外界進行正式聯系的唯一渠道,而那裡至少有50萬個家庭離開最近的郵局2公里以上,約占家庭總數的1/6;49%沒有從事義務教育的學校;83%沒有村裡的醫療診所;75%沒有有規律的公共交通服務,在英格蘭,大約50萬個農村家庭沒有小汽車,約佔1/6;42%村莊沒有任何商店,70%沒有雜貨店;99%沒有就業中心。

數字固然枯燥,但是這一連串的數字告訴我們一個事實,英格蘭的農村地區人口不僅在經濟收入上相對貧困,而且面臨著公共服務設施的短缺和分配不公、利益沖突、社會分化的現實。在英格蘭,農業群體的自殺率在所有職業群體中最高。

但是,令葉齊茂驚訝的是,「89%的鄉村人口還是不願意離開農村,而51%的城市人口希望住到農村去。」

這並不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團,葉齊茂同樣用數字說話,他在「歐洲百村調查報告」里寫道:100%的農村社區處於廣袤的綠色開放空間之中,由綠色邊緣包圍,通過綠色網路聯系起來;100%的農村社區集中居住區內實現農業生產活動與生活分開,集中居住區周邊的農業戶仍然保留農業生產活動與居住一體的傳統方式;100%的農村社區建設了集中的雨水排放系統,住戶自備了家庭化糞池和污水處理系統,使用衛生廁所,糞便由市政當局集中處理;100%的農村社區生活垃圾市政當局集中收集和處理……

「盡管我們見到的多瑙河未必像施特勞斯所描述的那樣藍,萊茵河未必清澈,尤其是塞納河和泰晤士河還是有些令人失望,然而我們在那裡見到的鄉村小溪總是清澈見底的。」葉齊茂說,農村社區之所以是歐洲人的居住理想,原因就在這里。

100個村莊走下來,葉齊茂幾乎沒有見到一個白色的垃圾袋,路邊甚至連一堆垃圾也沒有看到過,而在每個住戶的門口卻不無例外地擺放了兩個垃圾袋。「在那裡的農村社區,沒有看到一個在我們這里司空見慣的農村茅坑。」在英國的農村社區,葉齊茂不時能看到諸如「隨意亂倒垃圾是犯罪,此類行為將記錄在案」的告示。而在國內調查時,葉齊茂發現,「不超過三個社區,在我們的農村社區的路邊溝邊准能找到白色垃圾。」

「沒有這些設施,那裡的農村社區也不會綠起來,但是這些設施如果無約束地擴張,又將打破綠色的邊界。」葉齊茂把諸如道路、供水系統、污水排放系統、垃圾處理設施等那些滿足人的生活需求的社區性基礎設施稱為「灰色的東西」。

葉齊茂所到之處,「灰色的東西」都相當完善,「沒有這些設施,一個農村社區也不會存在。」不過,工業革命時期,這些單純的功能主義的「灰色的東西」的建設方式造成了新的環境問題和安全問題。1980年代,隨著環境保護意識日益深入人心,如果居民隨意填埋垃圾或用水泥鋪裝宅院,任意延伸社區性基礎設施以擴大居住土地使用面積或提高土地價值,都會被視為犯罪,受到起訴。

葉齊茂發現了一個可喜的變化,在一些村莊社區,老區部分的路常常是兩車道,寬為6米,道路的佔地面積自然很大,而那些村莊新近開發的路僅為3米。葉齊茂還見到了新近建設的各類供人行和自行車行走的小道,這類道路與日常的交通無關,只是考慮人們日益增長的步行鍛煉、安全和接近自然的需求。「通過減少道路的總長度和寬度來減少道路整體鋪裝面積,是近年歐洲農村社區內部道路設計的一大進步。」

「在歐盟的這些國家,新的城鄉差別正在浮出水面,不過,這次是倒過來的,城市不如農村,農村社區沒有城市裡的垃圾濁水、人聲鼎沸、交通擁堵、非人的建築尺度,只有綠色、鳥語、各式各樣的標志、與人的尺度相適應的建築尺度,歐洲農村正在死而復生!」

文脈主義刮遍歐洲農村

也許,歐洲農村從來就沒有瀕臨死亡,它們只不過在二戰後,歐洲各國忙於恢復和發展城市經濟的大背景下沉寂了幾多歲月。然而,恰恰因為歐洲沒有像美國人那樣大規模發展高速公路,讓城市無盡蔓延,農村社區才得以長期採用傳統的建設方式和建築材料自我維持,從而傳承了它們各自的歷史的視覺特徵。

從國別上講,葉齊茂走訪的10個國家的農村社區的視覺特徵都非常明顯,「很容易區分每個國家的農村社區。」歐洲農村幸運地躲過了工業革命時期功能主義建築思潮的泛濫,記錄下了時空的痕跡。

葉齊茂看到,農村社區住宅的建築風格依然如舊。

獨門獨院的村舍式住宅仍然占據了農村社區住宅的90%;而新型的連體式成排別墅式住宅不到5%。在一般村莊里,原汁原味的老住宅雖不多見了,老住宅的門窗也已經換新,立面塗上了新材料,有的還多出了停車棚,延伸出來新的房間,但是,大部分住宅在外形、尺度、磚木結構,45度的坡屋頂和屋頂閣樓等仍然沒有改變。

市場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歐洲住宅市場上,老住宅要比新住宅貴,鄉村住宅要比城裡單元樓貴,老鄉村住宅要比新別墅式鄉村住宅貴。因此,市場推動人們盡可能維護和更新舊住宅,而不是五年八年就推倒重建。」葉齊茂介紹說。

葉齊茂看到,農村社區住宅的多樣性依然如故。

除了新近開發的連體式成排別墅式住宅外,幾乎找不到一個外形和尺度完全一樣的住宅,每座住宅都有個性。古老的住宅、教堂、水井,不管是否已失去效用,都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這些建築不可能使用標准圖紙,不可能完全依靠鋼筋水泥和採用大規模工業建築方式來建造。」

葉齊茂看到,農村社區的標志性建築依然如舊。除了英國的農村社區以外,在歐洲大陸上的9個國家裡,教堂仍然是一個農村社區的標志性建築,它高於所有居住區的其他建築。

葉齊茂看到,農村社區的社會氛圍依然質朴。在那裡,看不到令人卻步的寬馬路,也見不到沿街排列的巨大的商業廣告、金色的商業門樓、商店、減價廣告、懸掛著各類商業標志的立桿。人們可以在5-10分鍾之內步行到田野和小溪,也可以與鄰居隔牆交談。開放空間,羊腸小道、田野和牧場仍然是那些農村核心居住區的背景。

「歐洲農村社區的視覺特徵是外觀的,也是文化的和歷史的。」葉齊茂評價道,歐洲人不能想像,在農村社區建設整齊劃一的成排工業化住宅,沿著那裡的街道開設商店、旅店、餐館或者麥當勞快餐店,「歐洲人恐怕是當今世界上最堅決的歷史文化保護主義者。」

視覺特徵意味著許多事情,它們表達了人們希望他們的世界和他們自己應當是什麼樣的,這些歷史的特徵是農村社區建設的一道沒有色彩卻有時間的歷史邊界。歐洲人非常擔心被別的文化吞噬掉,現在他們協調一致地抵制美國人的文化,歐洲人在他們的農村最好地實現了歷史文化的整體保護。

如今,這些老歐洲的農村社區模式已經成了一種榜樣,不僅歐盟要把這種模式推廣到新歐盟國家,而且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新城市規劃的倡導者常常把歐洲農村社區的現存模式移植到美國,作為他們設計城市社區的基本模式。

在義大利法布日奇的一個農村廣場,葉齊茂被文藝復興時期所留下的依稀可見的文化痕跡所震動,被古樸風雅的民俗風情所驚嘆,被舊村落廣場的復古氣派所吸引。然而,當地人告訴葉齊茂,這個廣場是近年來才恢復的,30年前這里被修建為停車場,對村莊歷史文化氛圍的和諧性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讓葉齊茂感到佩服的是,當地政府有「亡羊補牢」的氣魄和遠見。

1970年代村莊改造時,舊村落廣場被鋪上水泥,變成了停車場。當時並沒有考慮到這種做法對環境特別是對村莊歷史建築環境的破壞。幾十年來,這里的村莊人口急劇減少,村莊萎縮,地方居民的生活質量顯著下降。這時,他們感到了當時急於現代化的錯誤。「好在這些地方只是變成了停車場,如果都蓋上了房子,或者摧毀了那些老建築,今天就不可能再恢復了。」葉齊茂感嘆道。

30年後的今天,舊村落廣場又恢復了原來的地面鋪裝和植物狀態,恢復周邊傳統建築的特徵,拆除了1970年代以後建設的街道公共設施。更新後的小廣場再一次成為地方居民集會場所和社區方便小店的集中地,同時增加了村莊社區的通告欄,並在那裡舉行一系列社區文化活動。「這些場所把不同的人和活動結合在一起,為人們相互間的聯系提供了可能,以形成共同利益,構成了一個社區的『社會資本』。」

從被恢復舊村落廣場這個案例,葉齊茂看到,歐洲人正在努力還原400多年工業革命洗滌前的農村社區面貌。「自然資源或地域文化都是『社會資本』,它們在提高農村社區生活質量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資金所不可代替的。」葉齊茂頗為感慨。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著名古城布魯日,自然景觀、建築風貌和原汁原味的美食佳餚吸引著不少遊客,社區居民沒有對景點 「再加工」和「包裝」,而是極力維護古城原有的風情和韻味。「如果布魯日沒有周圍傳統的鄉村景觀作為背景,它也就只是一個室外的博物館而已。」

根據歐盟在2000年的統計,葉齊茂走訪的老歐盟10國有1.8萬個布魯日這樣有特殊價值的自然景觀場所,大約占據了老歐盟國土面積的17%。這是文脈主義在歐洲的綿延和勝利。

❺ 澳大利亞風俗習慣和禁忌

1、澳大利亞人有個絕對無法通融的習慣:那就是每周日上午,一定到教堂(教堂數以千計)聽道。澳大利亞人自古至今,一直嚴守「周日做禮拜」的習慣。

2、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會見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他們待人接物都很隨便。

3、在澳大利亞,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婚禮後通常要舉行宴會。

4、澳大利亞人的葬禮,先在教堂內舉行,由牧師主持追思禮,他們還保存著寡婦沉默的古俗。

5、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6、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

7、澳大利亞的男人們相處,感情不能過於外露,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緊緊擁抱或握住雙肩之類的動作。在社交場合,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

❻ 澳大利亞的移民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保持著全球最低的失業率,最高標準的最低起薪。加上澳大利亞優美的生活環境和先進的教育水平,最近幾年更是吸引了海內外有移民意向的朋友們到澳大利亞投資、工作,移民留學、旅行。那麼待在澳大利亞的朋友們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澳大利亞生活怎麼樣?

很多人多以為,出國工作生活一定很艱辛,畢竟人生地不熟,難免碰壁。其實並不然。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人,反而與國內加班加到第二天的這種生活截然相反。在澳大利亞很少加班。人們更是利用下班時間修整自家的花園、與好友一起運動、烹飪美食、與家人漫步海灘或公園,或者在酒吧小酌一杯。澳大利亞人注重家庭生活,對於他們來說,享受生活更為可貴。

同時澳大利亞人很喜歡運動無論大人小孩,運動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滑板、沖浪、賽馬、網球、籃球、足球、極限運動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澳大利亞人玩不到的。

澳大利亞就業難嗎?

你不必擔心在澳大利亞找不到工作。在澳大利亞,學歷和工資的關系不一定成正比。他們更看重能力。不喜歡空談理論,眼高手低的人。很多高薪人才反而是一些技術或者藍領工人。因為澳大利亞人口稀少,要不斷發展就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澳大利亞每年都會下發緊缺職業名單,吸引海內外的精英到澳大利亞創業投資等。

澳大利亞的教育好嗎?

澳大利亞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真正擅長的專業去讀書,不強求學生一定要讀取高學歷,考名牌大學。並且澳大利亞的教育並不枯燥乏味,老師會引導學生打開思維,在不危險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這一點,與國內現在教育為讀書而讀書,千辛萬苦上大學的現狀有較大差異。

澳大利亞的生活環境舒適嗎?

澳大利亞已多年被評為"全球最適宜人類生存"的國家,悉尼、墨爾本更是被稱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亞重視對自然的保護,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是吸引全世界對澳大利亞旅遊資源的矚目,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生活在澳大利亞,不用擔心霧霾,環境污染而困擾我們的出行。周末出行不擁擠,真正的可以做到愉快放鬆的周末之旅。

看來,在澳大利亞生活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難怪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到這里移民生活。最近幾年移民大軍不斷涌進澳大利亞,寰球移民小編提醒大家,移民要趁早,不要因為一時猶豫而錯過良機!

想了解更多關於澳大利亞移民,澳大利亞游學,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等,可以關注寰球移民,更多驚喜等著你!

❼ 住在澳大利亞這個大農村是什麼感覺

其實就是生活節奏比較慢,因為人口少。娛樂項目也比較少。商場什麼的一般下午5點就關門了。

❽ 澳洲明明是一個發達國家,為何一直被稱為「土澳」

因為澳大利亞和其他的發達國家風景不太一樣,很多人眼中的發達國家都是高樓大廈林立,生活節奏非常的快,並且城市化很厲害,但是澳大利亞雖然人均很富裕,但絕大多數的領土並沒有進行開發,有很多沙漠和草原,並且城市就那麼幾個,大多數的澳大利亞老百姓都從事於養殖和農業,給人看著不像高度發達國家,所以就調侃它是土澳了,實際上這些農場主都是很有錢的,社會福利也相當的完善。

所以不少人感覺澳大利亞就像一個農村一樣,一點也不先進摩登,但是可別忘了,那些所謂的農民,實際上個個都是農場主,他們可有錢了,可能養羊,種田只不過是副業而已,在家裡也是很空閑的,因為澳大利亞的社會保障,醫療福利都相當的完善,在這里很少出現乞丐,窮人,澳大利亞的教育資源也是很強的,不少人留學也會選擇來到澳大利亞,可以說這個地方看著很土,實際上很富。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農村什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