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大利亞都有哪些盆地
澳大利亞有大自流盆地和墨累-達令盆地。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
② 維多利亞湖,大自流盆地,科羅拉多大峽谷,潘帕斯草原分別位於哪國
維多利亞湖(VictoriaNyanza):位於東非高原,大部分在坦尚尼亞和烏干達兩國境內,一小部分屬於肯亞。1860年至1863年英國探險家約翰·漢寧·斯皮克和格蘭特到此處調查尼羅河的源頭時,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該湖泊。湖泊介於東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間,居裂谷間淺寬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於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所以維多利亞湖的成因與東非高原上的其它大湖是完全不同的。該湖的面積69400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湖泊.
參考http://ke..com/view/86753.htm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參考http://ke..com/view/43469.htm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2724平方千米。
參考http://ke..com/view/6109.htm
潘帕斯草原又稱南美草原或阿根廷草原,南美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草草原。分布在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包括烏拉圭、阿根廷東部、巴西南部等地區,面積約76萬平方公里;「潘帕斯」源於印第安丘克亞語,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
參考http://ke..com/view/282378.htm
③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是什麼意思
在盆地中打井,水能順井自行向外噴出,這樣的盆地,叫自流盆地。澳大利亞的中東部地區,就有這么一個盆地,面積約177萬平方千米,人們稱其為「大自流盆地」。在世界自流盆地中,它是最大的。
在這個盆地中旅行,地面自噴井隨處可見。像澳大利亞這樣氣候乾熱的國家,有這樣的大自流盆存在,不能不說是一種大幸。大自流盆地的地質構造是一個大向斜。盆地地下含水層,是侏羅紀多孔砂岩。含水層上下為不透水層。頂面為不透水層白堊紀頁岩;底面不透水層為古生代沉積岩。砂岩含水層出露於降水豐富的東部高地。隨著雨水的滲透作用,一部分降水沿滲水層流入盆地中部。由於地勢東高西低,水源壓力很大,降水可源源不斷地向盆地中部運行。透水層成為巨大的地下水「貯存庫」,不透水層成為受壓很大的承壓層。只要人們在上部承壓層鑿井、穿眼,地下水就可很快噴出,形成「自流水」。
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深200~2000米,儲量非常豐富。由於水溫和水質礦化度較高,人類飲用和農業灌溉都有一定困難,但是作為畜牧用水卻是一大寶貴資源。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養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大自流盆地對其牧業發展有特殊作用。
④ 大自流盆地在哪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⑤ 澳大利亞的地勢
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以山地;平原;高原為主。 澳大利亞地分布有三大特徵:
1:東部山地:主要山脈是大分水嶺,大分水嶺橫貫南北,綿延約3000千米,寬約160千米~320千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高點
2:中部盆地和平原:主要是澳大利亞大盆地和納拉伯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河流從東北山地,西北高原流進,成「倒傘型」分布。主要分布城市是有阿蒙萊德、皮里港。
3:西部高原:主要地形有維多利亞大沙漠,地貌主要是沙漠和荒漠,此地區面積約佔澳大利亞全國面積的一半,平均海拔約為200——500米,主要城市有珀斯、達爾文
⑥ 大自流盆地是澳大利亞什麼業最發達的地區
大自流盆地是澳大利亞畜牧業最發達的地區。
大自流盆地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大自流盆地豐富的內陸水系資源是大洋洲水資源的基礎,它提供了整個洲22%的水源,並是澳大利亞內陸四個州的采礦業、旅遊業和畜牧業的唯一水源。
⑦ 澳大利亞盆地為何又稱「大自流盆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簡而言之,盆地中的地下水通過鑽孔或天然泉從地表湧出,因此被稱為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亞的大盆地,也被稱為大自流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和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中東部。澳大利亞的岩層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下雨了,形成了一個取水區。地下水以每年 11 ~ 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多雨地區。
由於大陸海岸和陸地面積小,海岸線的總長度只有 19000千米多米,是各大洲中最短的。然而,與大陸地區相比,平均海岸線長度為每 402km2 1千米條海岸線。大陸北部的海岸線相當曲折。約克角半島以西是卡彭塔利亞灣,它深入內陸,但是他的海水深度並不大。
關於以上的問題今天就講解到這里,如果各位朋友們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跟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分享你們個人看法,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最後祝你們事事順心。
⑧ 澳大利亞儲有豐富地下水的大自流盆地位於哪裡A、西部高原 B、中部平原 C、東部山間盆地 D、塔斯馬尼亞島
澳大利亞中部平原地勢低窪地區鑿井,地下水可以自動流出地面成為自流井,因此成為大自流盆地,所以選b
⑨ 大自流盆地是什麼樣的
在盆地中打井,水能順井自行向外噴出,這樣的盆地,叫自流盆地。澳大利亞的中東部地區,就有這么一個盆地,面積約177萬平方千米,人們稱其為「大自流盆地」。在世界自流盆地中,它是最大的。
在這個盆地中旅行,地面自噴井隨處可見。像澳大利亞這樣氣候乾熱的國家,有這樣的大自流盆存在,不能不說是一種大幸。大自流盆地的地質構造是一個大向斜。盆地地下含水層,是侏羅紀多孔砂岩。含水層上下為不透水層。頂面為不透水層白堊紀頁岩;底面不透水層為古生代沉積岩。砂岩含水層出露於降水豐富的東部高地。隨著雨水的滲透作用,一部分降水沿滲水層流入盆地中部。由於地勢東高西低,水源壓力很大,降水可源源不斷地向盆地中部運行。透水層成為巨大的地下水「貯存庫」,不透水層成為受壓很大的承壓層。只要人們在上部承壓層鑿井、穿眼,地下水就可很快噴出,形成「自流水」。
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深200~2000米,儲量非常豐富。由於水溫和水質礦化度較高,人類飲用和農業灌溉都有一定困難,但是作為畜牧用水卻是一大寶貴資源。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養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大自流盆地對其牧業發展有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