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洲名校老師的中文警告是無意還是歧視
ANU知道吧?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洲八大名校之首,南半球唯一位列全球20強的大學,被譽為南半球第一學府!可就是這樣的一所名校,近日卻因為一位老師的考試提醒,讓眾多中國留學生心生憤怒。
· 也有人認為這是漢語普及化的表現…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㈡ 最近澳大利亞怎麼老針對中國
(原標題:澳大利亞多地中國留學生遭侮辱毆打,是否針對中國人引發擔憂)
12月19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各使領館網站上發布了一條同樣的消息,稱近期澳大利亞不同地方發生數起侮辱、毆打中國留學人員的事件,提醒所有赴澳中國留學人員注意防範在澳期間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搜索發現,今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確實發生了幾起較為嚴重的留學生被毆打事件,中國駐澳使領館也多次發布消息提醒在澳中國公民注意安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19日在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回復中稱,使館一直高度重視在澳留學生的安全防範與權益保護。
澳大利亞是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國家之一,據澳大利亞教育和培訓部的數據,在2015年,中國留學生數佔澳學生總數27%。但是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侮辱言論和暴力襲擊的報道,正在擾動微妙的中澳關系。
澳媒頻報中國留學生遭堵截
據媒體公開報道,澳大利亞國內最近一次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事件發生在今年10月23日晚,兩名中國高中留學生在堪培拉沃登區(Woden)公交站等車時,至少兩名當地少年走近他們索要香煙,中國學生拒絕後遭到圍攻和毆打。行凶者還叫喊說「滾回中國」。襲擊導致其中一名中國男生眉骨開裂,一隻眼睛暫時失明。
而就在當晚,當其中一名中國留學生和另一位朋友在警局錄完口供後在車站等車時,再次遇到同一夥人並受到威脅。
10月24日,中國駐澳使館嚴厲譴責了這起暴力事件,並向澳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交涉,要求澳方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維護在澳中國留學生的安全。
盡管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大利亞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Yvette Berry)表示對此事「非常關心」,但針對中國學生的襲擊事件卻似乎並未好轉。10月23日襲擊事件受害者的中國同學表示,盡管教育部門聲言保證他們的安全,但是他們仍然在受到襲擊。
在此事發生後的第二天,即10月24日下午,又有中國留學生在車站附近碰到了當地團伙中的幾名成員。隨後幾日還發生了多起中國留學生被圍堵事件,甚至有留學生躲進中餐館,直到餐館的保安將這群團伙趕走才得以脫險。
被打留學生講述,還有一名女留學生被踢膝蓋、掐脖子。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大堪村
據知情人透露,堵截留學生的是這群人是堪培拉當地人,年齡介於16歲到20歲,共有三十多人,常在Woden車站附近游盪,看到中國留學生會上前索要香煙或現金。
實際上,這並不是第一起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遭到襲擊,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一段時間以來堪培拉南區發生多起中國學生遇襲事件。
今年8月25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生校園襲擊事件,造成多名中國留學生受傷。當時的報道稱,一名18歲男生毫無徵兆地在教室用棒球棒擊打同學和輔導助教,造成4人受傷,傷者均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其中1人擔任這門課程的輔導助教。而這名行凶者12月14日以精神治療為由向法院申請保釋。
是否刻意針對中國人引爭論
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屢屢遭遇暴力事件,特別是在一些暴力事件中出現了針對中國人身份的言辭辱罵,這使人懷疑這些事件是否是刻意針對中國人所為。
今年9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和悉尼等地還曾先後爆出辱華海報和「殺死中國人」塗鴉事件,其中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等高校開學時出現辱華海報,用生硬的中文寫道:「注意此處禁止中國人進入。如果違章將面臨起訴以及驅逐出境的可能。」
澳大利亞媒體費爾法克斯(Fairfax)報道,有中國留學生表示他們常常感到受到威脅和攻擊,僅僅因為他們的中國國籍。也有中國留學生稱,他們曾在公交車上遭到性騷擾。報道說,這種情況在堪培拉南部尤為突出。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當地華人社區成員Dora Chen說,該社區「非常擔心這些孩子」。由於10月23日的襲擊事件,一些志願者已經開始通過社交網頁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順風車上下學。但是Dora Chen說,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們嚇壞了,感到自己成了攻擊目標。」
《悉尼先驅晨報》11月1日報道,在中國留學生在Woden去車站遭毆打後,當地華人媒體和社區團體警告說,這一襲擊事件可能會損壞堪培拉所謂安全學習目的地的聲譽,改變中國人對於澳大利亞的態度。
不過,澳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認為這只是一起孤立事件。堪培拉警察也表示,不認為10月23日的襲擊事件存在種族動機。
對於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目前的安全處境,在堪培拉從事與留學生相關工作的Victor認為,有些報道有些「誇張」「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當地青少年買煙很難,看到華人部分學生有煙,所以會去討要,可能產生沖突。」Victor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僅是因為中國人(身份)的問題。」
Victor認為,澳大利亞在多元文化方面實際上一直做得很出色,只不過幾個類似案例出現,容易使人聯系在一起,認為是種族問題。
墨爾本大學營銷傳播專業一名王姓的研究生也表示,這些事件的主要問題在於少年鬧事,而受害者恰巧是中國留學生而已,並非針對中國留學生。但同時,她也告訴澎湃新聞,「平時有人要煙我也就給了,不想給的時候我就會把煙盒藏起來,只拿出單根並說是最後一根,要是遇到醉漢的話就會繞著走」。
㈢ 如何評價「悉尼大學華人tutor公開辱華焚燒中國護照」事件
這種人只不過是以一種近乎極端的方式放棄自己回國的途徑和拉關注而已,別無目的。
我們都不信他能跟神話傳說中的哪吒大神一樣「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是民族的一個爛瘡而已,僅此而已,只不過是會學習會考試的無用之物,沒有什麼,對社會,對國家不會有什麼積極的作用,甚至對於澳大利亞也不會有什麼好處,說不定哪天就帶個爆炸物,嘣,沒得了。
㈣ 墨爾本大學如何回應辱華海報事件
7月24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多所大學校園內在開學第一天出現「此處禁止中國人進入」「違反者將面臨起訴,更可能驅逐出境」等中文內容的辱華海報。目前,這些學校已移除有關海報,這一事件已引發各方關注。
據悉,該組織公開宣揚種族歧視,聲稱要建立一個「白人澳洲」,自2016年以來該組織已經在澳大利亞多個城市組織過張貼種族主義海報等活動。
中國外交部表示,希望澳有關方面盡快妥善處理此事,切實維護中國在澳留學生的人身安全、尊嚴與合法權益。
希望這樣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
㈤ 如何理性看待這次的DG辱華事件
理性點的看法,就是那個撒幣義大利老闆犯二了,在中國已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網路非常普及,國際提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還死抱著傲慢和偏見。想打開中國市場,明明不了解中國文化和現狀,就胡攪瞎攪,拍了涉嫌有辱華性質的廣告,遭到了公眾的質疑,讓 人感覺到帶有種殖民主義的高高在上,讓人不適。如果說這個廣告是由於他不了解文化差異,信息落後造成的,但接下來這事就很不可原諒,明顯帶有侮辱性質。有網友在Instagram質疑他廣告的傾向,結果就遭到他的炮轟,他在Instagram發那些辱華言論,他以為中國人不會看到,以為不會有事。殊不知,中國人就是能看到的,不僅中國藝人明星們集體退掉合約,所有電商也集體下架D&G的貨物,大批顧客要求退貨,線上和線下全面封殺D&g,這時候,他才發覺事情嚴重,就裝傻說賬號給人盜了,趕緊發表中文道歉聲明,但是明顯是背稿子,而且很不耐煩的樣子,怎麼看都是毫無誠意。總之,就是對D&G的封殺已經是既成事實了,這件事也給那些習慣高高在上的西方大品牌一個警醒,就是不管去哪裡做生意,都得尊重當地的文化,別老帶著傲慢和偏見做事,不懂當地文化,就應該聘請當地人做策劃,千萬別瞎攪和,更別跟當地人吵架。
㈥ 怎麼看待澳大利亞華人吳維辱華事件
個別極端事件而已,這種人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有了國籍就是澳洲本地人了,所以才侮辱華人。可是澳洲當地白人可不是這么看,他們只會覺得這是華人內部的事情。我不希望這種事情繼續發生,這種人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
㈦ 怎麼看待悉尼大學華裔講師吳維的辱華行為
歧視華人很常見。只是像他這樣這么公開的不常見而已。
㈧ 澳高校現辱華公告的真相是什麼
中國人禁止進入,違者遣返!在澳洲各大高校的新學期第一天,早上澳洲多所知名高校貼滿了辱華公告,甚至有的海報上還印有中國學生會的標識。據了解這是澳大利亞一個極右翼的納粹團體所為。海報正面的內容系故意栽贓墨爾本大學中國學生會。
得知此消息後,墨爾本大學中國學生會就在其官微上發布了一份嚴正聲明。稱對標志被印到這些辱華海報上完全不知情,聲明表示這件事與該學生組織無關,是別有用心的人惡意誹謗,他們已將該事件向校方進行了舉報,並稱對於這種惡意誹謗行徑將追查到底。
㈨ 澳高校出現「禁止中國人進入」的公告
7月24日是澳大利亞各高校開學的第一天,對不少中國留學新生來說,這還是漂洋過海第一次步入校園。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這樣的名校校園內竟出現辱華海報。
目前,墨爾本大學和蒙納士大學都已在安保部門的協助下,移除了張貼在校內的海報,並將海報的復印件和校園監控錄像等材料提供給警察局,追究涉事人員的責任。希望能夠早日查清事實真相,嚴懲涉事人員。
㈩ 如何看待有人說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辱華
澳洲人普遍對亞裔是歧視的,如中日韓,意法,英法之間互看不慣那種普遍,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只不過如果你去澳洲是旅遊留學投資移民,總之送錢去了,是感受不到的,求職打工開店的會直面歧視。
美國華盛頓的天空有一群外國傘兵從天而降,而他們之所以能順利空降是因為美國已經受到了入侵,這次攻擊是快速並毫無預警的,市民們發現他們的家已經被佔領,於是一群愛國青年決定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國家,他們接受了培訓,並成立了一個游擊隊,他們保護彼此,更為了讓這座城市重獲自由 。